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保持学生学习欲望的思考1.研究目的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是学生参与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下,才能达到课的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二期课改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综合学力。学生体育课教学活动中要从“逼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过程,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是不可少的催化剂。它是激发学习兴趣后的表现形式和内化物,由自我引发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提高学习效率、效果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研究方法
2.1观察比较法。
对所任教年级在体育课教学中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2.2文献资料法。
参阅了国内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网上资料。
3.结果分析
3.1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欲望的的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欲望的不利现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1体育学习中的内容影响了学生学习欲望的强弱。
体育课的教学与体育活动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体育课是教学活动,带有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来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和体育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参与活动内容有关很大区别。
在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学习欲望也有差别。例如,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学习欲望明显比田径项目要强烈得多。再如,同样是篮球内容,学生对于投篮的学习欲望比传接球的学习欲望要强烈得多。又如,同样是田径项目,学生对于跳高、跳远的学习欲望要比耐力跑学习不知要高多少倍。
综观学生的表现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自主性强的内容,竞争性强的内容,能迅速看到结果的内容的学习欲望明显强烈。体育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欲望值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3.1.2机械的重复消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习欲望是伴随着兴趣而来的。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新内容时兴趣特别地浓,那种学习欲望是自发的,来自于内心的。然而就某一学科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言要真正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必须有一个多次操练的过程。体育学习中技术、技能、知识的掌握过程更是如此,这种反复的操练是一种必须的实践。
当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反复地重复某一练习时,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将原本高涨的学习欲望降到冰点。例如根据“跑”教材中设定50m快速跑的教学内容,四根跑道,一个同学一根跑道。第一次练习时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拼足全力,你争我夺,练习会非常投入。第二轮碰在一起的还是这四个人,第三轮,第四轮……学习的欲望也将随着悬念和新鲜感的消失而消退。
3.1.3挫折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经过努力,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复地努力,重复地失望,对于学生的学习欲望的衰退是不可低估的因素。
在我上课的班中有一位学生,由于身材矮小,实心球的考核达不到标准,几次下来对这项目失去了信心,缺乏了学习的动力,凡碰到力量性的练习,总要偷工减料,认为反正是一样的结果。
3.1.4周边不良氛围对学生学习欲望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是孤立的。他会受到周围同学和整个集体氛围的感染。当不良的学习态度占上风时,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学习欲望。记得有一次30米的追逐跑练习,最后三排的同学中有一人说了声:“大家都慢点,吃力死了。”就这样一带二,二带三,原本前面认真完成的同学也松懈了下来。不良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欲望的危害无疑是一记重拳。
3.2在体育教学中消除不利因素的策略。
3.2.1制定教学计划应凸现以人为本,设计教学流程应科学、合理。
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和设计教学流程时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到科学、合理、严谨。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既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有周详的预设。
杜绝出现大热天学习耐力跑,大冷天学习单杠之类的违悖常理的现象,可将学习内容影响学习欲望的因素降到最低点。
某些强度大,难度大的学习内容要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说明要透彻,示范要清晰准确,要领要重点突出。保护帮助措施到位,消除学生萌生的顾虑和畏难,畏惧的心理。在教学的源头就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2修炼内功,勇于创新。
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作为指导者的教师需要在提高业务能力上狠下功夫。把握好各类体育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推陈出新。例如尚文中学张老师的一节展示课中,投掷请器械毽球,在教学中张老师用三个装点的漂亮醒目的呼啦圈在竹竿上绑成品字形,老师手持道具从面对面练习的队伍中间慢跑而过,学生将毽球投出从圈中穿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道具解决了学生出手的角度和准度,老师的智慧使学生得到了快乐和技能。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汲取充实自己的知识,夯实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了厚实的基础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在体育教学中一个漂亮的示范,一组色彩鲜艳的器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快乐、新奇的练习手段将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克服因体育学习内容和机械的重复练习产生的不利因素,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欲望。
3.2.3情感交流,重新唤起学习欲望。
体育教师也有个性上的差异,在性格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善于交流,有的不善于表露。有的教师从课开始一张脸紧绷着,到课结束还是一张同样的脸。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个冰人,学生有出色的地方也没有一句表扬,有出格的地方只有两道狠狠的眼神。这种过于追求教师“权威”给学生一种拒人以千里外的感觉,我是“权威”按我的要求做就可以。碰到这种老师学生会有学习的欲望吗?连你这个老师都不喜欢,他怎么会对你的课有兴趣!当然过于“放任”的师生关系看似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性高涨,但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的是“放羊式”玩的兴趣而不是学的欲望,这是不可取的。
学生间的交流有时会超过教师的作用,记得前年体育中考前的一堂课,复习实心球的投掷,有个学生力量并不差,由于出手角度低老是晃在及格的边缘,各种辅助练习都试过,还是依旧。他对自己说:“老天保佑别抽到这项目。”他的同伴将自己的体会告诉他,让他在出手一刹那眼睛看住三楼玻璃窗,不要低头,他一试果然远了好多,高兴的把同伴抱了起来,嘴里嚷着“你是我的偶像!”那种激情溢于言表。
体育教学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的多向过程。(见以下图示)
教师
学生学生
学生学生
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情感上的慰籍消除挫折的影响,点燃“我能成功”的希望之火,最大程度地唤起学习的欲望。
3.2.4严格要求,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一个好的团队会带动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不甘落后。在这样的氛围中迫使学生自觉努力学习,当你落后时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来鞭策你去追赶,在课中有时表扬一个学生动作做的漂亮,这组的同学会以他为榜样努力接近和赶超他,我有时会被学生在课后拖住帮他看看动作。这来自于平时的在细节上严格要求,使学生对自己也有较高的要求,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也有的学生在课中将懒散的言行去影响整体,“你跑这么快干吗呀?”、“省点力气吧!”、“你要表现自己啊!”,把想认真练习同学的积极性都打掉了,碰上这种涣散斗志、瓦解士气的情况,必须及时解决。在这里教师的指导引领,以及处理问题的原则性与艺术性显得极为重要。否则的情况不解决将拖跨一个团队。
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与竞争。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塑造健全的人格,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这是长久保持学习欲望的保证。
4.结论与建议
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有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等观念的引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去体现课改的精神?作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各具个性,可塑性较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只有让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体育课教学才会有序有效,才能改变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但兴趣会迁移、会改变。只有当兴趣转换为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才会在体育学习中去主动地学、快乐地学,可持续地学。
初中体育教学只有确立并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在激发、提高学生学习欲望上下功夫,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活力,这是我对体育教学中保持学生学习欲望的一些思考。
5.参考资料:
1.张燕.《体育课怎样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积极性》.
2.马永胜.《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习惯》.
3.李志勇.《允许“越轨”、鼓励“质疑”、善待“错误”―谈体育教学中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学校体育》.第2期.
4陈辉强、胡新成.《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中国学校体育》.第4期.
5张兴百.《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要“保鲜”》.《中国学校体育》.20第12期.
6李容.《运用激励策略增强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体育教育探索之舟-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题、论文、教案、案例精选》.上海教育出版社.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二
一、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特点
1.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1)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2)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3)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评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内容的确定不仅要关注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积极情感体验,与人合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表现自己,拥有自信。
2.新课程教学评价特点
(1)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新课标除了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外,还将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之中。这样使一些本身身体素质较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先天条件好,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认识到:先天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2)强调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往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老师只看试卷的成绩,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理解。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以至于对于常见的中暑、运动扭伤等疾病也无所适从,学了十几年的体育仍然不会看体育比赛。“新课标”更强调的.是理解、运用和实际操作,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二、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运用单元学习评价的尝试
1.单元评价内容与标准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设计了“单元学习评价表”,既注重了单元学习终结性评价,也注重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评价标准根据各水平目标中与健康有关的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课堂情感意志与合作精神单元总评原始成绩现有成绩提高程度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a(90-100分)全部做到或胜任b(75-89分)大部分能达到c(60-74分)基本达到但不胜任d(60分以下)大部分达不到。
2.单元评价具体操作方法
(1)评价流程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单元总评→家长评价
(2)自我评价体能项目评价。先测试与学习项目有关的体能原始成绩,要求学生如实填入表中。单元学习结束后,再测试把成绩填入,“提高程度”栏采用等级制填写,用累计记分法确定等级。“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课堂情感意志与合作精神”评价。单元学习结束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运动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在本单元每节课学习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同学合作精神等内容的表现,分别填写四个等级”a”、“b”、“c”、“d”。同时,针对本单元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学习体会等方面,填入“自己的话”栏目。
三、运用单元学习评价的注意事项
1.单元学习项目内容的确定,一定要针对五大领域,并结合水平目标进行考虑,对“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有明确的、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作为支撑,选择项目内容比较容易,而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需要渗透到实际教学内容与活动之中,在选择单元教学项目时,需要体育教师认真整合教材,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挖掘教材的内涵。同时,在整个运用单元评价表过程中,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促进体育教师不断学习,进一步了解学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提高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施,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2.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单元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课堂上能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学生之间合作、互助、关爱、尊重等行为较以往有较大改变。在过去体育课上,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体育教师上课”和“体育课中学生身顺而心违”现象会明显明显下降。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的运用,较好促进学生的不断反省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由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中没有经历过,往往会受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影响,出现诸如学生自我中心问题、类群效应问题、附和“权威”问题、以偏概全问题等等,因此,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对同学的认识不清的要加以指导,在评价中要抛开个人感情因素,同学之间的评价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对于和同学评价差矩大的要说出理由,不能不负责的对别人作出评价,以避免学生的类群效应。
(2)在学生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和参评者要多发现被评者的优点,进行鼓励。对他们的不足一定要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尤其是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评价的目的。
(3)培养民主气氛,体现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下才有畅所欲言的环境,不搞一言堂,对不同的见解权要充分的理解和鼓励,言者无罪,有则改之,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带领下飞翔,让掌声、笑声、真情充满课堂,喜悦和自信写在脸上。
3.在运用单元学习评价表时,应注意根据单元学习项目的内容性质和特点,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确定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单元评价表的运用,为学生的学期成绩评价提供详实的依据,在学期成绩评价时,按照单元总评的方法,把每个单元的总评等级也换算成百分制最后评定学期等级,同时结合《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可以更科学评价学生健康状况和水平目标达成情况。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三
浅谈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教育论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少,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体育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将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终身体育概述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贯穿于我们的一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体育已经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调节情感,愉悦身心,而且在医疗事业中,体育疗法也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途径,起着特殊作用。体育健身已经不是一个个体发展的需要,更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务院还专门批准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方案,它充实的内容,是在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理论依据下和当下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这就要求全国人民都要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中来,增强全民体质。所以这一伟大的工程对于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我国终身体育的发展
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产业设计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产业带来的效益也很好。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但全民健身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体育健康意识薄弱,体育锻炼活动参加不积极,体育设施不齐全,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一现状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努力才能够得到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21世纪的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渐由劳力劳动取代,社会的压力也在无形的增加,这就要求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也不断加强。从终身体育的目标出发,才能够去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身体素质才能够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积极良好的身体状态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终身体育教学的基础
校园体育与终身体育存在必然的联系。众所周知,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处于中间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体育的桥梁,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在终身体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校期间通过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竞猜来促进学生来接受体育教育。加之体育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利于缓解在紧张的学习状态,并在体育锻炼中释放压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摆脱亚健康,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大学时代是培养强身健体意识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时期具有全面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精力也是最充沛阶段,是培养他们体育意识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积极的参与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意识,有利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水平,可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的参与到活动锻炼中去。
四、体育教学的不断完善
(一)转变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一个新颖的体育课,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结合视频、历史体育趣事的讲解、体育的发展史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补充,不要让学生只是单纯的认为体育就是跑步、跳高、跳远、投铅球等体力活动,杜绝向学生传达体育就是纯体力的观点。通过视觉感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将生命健康与体育锻炼、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习惯是我们在生活中长时间形成的一个行为,是一时间难以改变的。它以某一种行为方式存在,无关于意志努力。而体育习惯是轻松的,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的一种行为。所以,在学习体育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习惯为重点,将兴趣、爱好与体育锻炼有效结合。只有对一个东西产生兴趣才能成为动力,才能提高学习得热情。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只有熟知和运用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才能起到最佳的锻炼效果。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身体锻炼。良好的锻炼习惯是经过科学的、严格的、反复的锻炼形成的,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时,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由易到难的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强化体育师资力量
教师犹如教育事业的灵魂,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强化,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体育老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掌握全方面的专业和技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强化自己,做一个全能型的教师。只有这样,对学生终身体育发展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全民健身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体育不仅是个人个体发展的需要,民族体质提高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所在,为终身体育教育做好基础。生命在于运动,我们要不断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不断深化终身体育教育改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实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四
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曹仁君 王 伟
(吉林省敦化市第三中学)
摘 要:目前,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训练,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因此,在素质教育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健康;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教学内容,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这些有效措施有效渗透于实践之中,以助力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树立体育教学新观点,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体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没有得到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予以重视;教学方式呆板等。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将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的良好心态,从而让学生以正面的情绪去树立信心,养成勇于挑战的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树立学生自信心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营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将会从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一些体育较差的学生,反复的失败必定会削弱他们的信心,从而降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从而给予学生心灵上的成功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注重观察学生情绪,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学生的状态将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进展,批评教育不会带来实质性的`解决,因此,为了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体育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恰当的体育运动方式让学生将内心的沮丧、压抑、紧张等情绪宣泄出来,从而使学生恢复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体育教学方式要多样化,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运动技能的掌握是需要过程的,而每个环节都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心理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如,激趣法、竞技法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够有效地形成学生的健康心理。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支川。体育教学中的心里健康教育的几点思索[j]。教学与管理,(06)。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五
体育教学中合作意识的思考教育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增进教学的学习效益,提高各个学习阶段的实效性,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相互合作的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都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越来越来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合作意识在目前各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被广泛重视和应用,但由于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并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始思考并实践“合作学习”这一新的课题,使之有效的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并举,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型的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的形式,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这样的学习方式应作为课堂教学形式一种重要的补充。由此,有很多教师已经开始实践,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但不失有一些教师把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或者把引进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象征呈现给听课者,乱用、滥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显然失去了合作学习的真正的意义。合作学习价值的实现首先要看合作是否必要,其次还要看小组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开展这一课题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一、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社会能力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大规模的群体活动。因此,现代社会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与同伴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能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的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这是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它也成为现代学生必备的一种社会能力。
二、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心理现象、知识能力、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合作学习恰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都能互相弥补、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同伴间的综合信息,建设性解决人际之间的冲突,有效解决团体中的问题,提高儿童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正确对待、评价他人,学会包容他人的优良品质。包括
三、大面积增进学习效益
合作学习以小组互助为基础,为各层的学生普遍参与提供了机会。合作小组中,包括学习困难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更多的机会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种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进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协作以及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等。因而在这样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能实现教学的更大效益。
四、提高学习的各个阶段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机会均等、互助互学、合作探究。它改变了以往一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建立了平等支持互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满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可将合作的意识投入到以下几个阶段:
1、教者诱导阶段
小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较差,目的性、计划性不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组织性往往来源于教师诱导。因而这一阶段应着力于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合作学生的目标,引导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和学习热情投入到科学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来。
2、自主思考阶段
只有建立在充分的自由思考、探索基础上的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阶段的有无直接影响到合作的效果,经过上一阶段的诱导,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和思维的火花,这时还需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在这个阶段里做好合作前的准备,并能尽量拿出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
3、组内探索阶段
组员在自主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共同磋商,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并根据组员间的分工合作,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合作探究。在次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各个成员根据探索结果进行观点阐述,并提供相关的论据和论证。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集体研究,最后达成组内共识。这一阶段是否真正得到落实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否则合作学习也只是形式而已。
4、组内交流阶段
这个阶段,每个小组可选派代表带着各自的观点进行组间交流,并进行比较、辨析之后,再对本小组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修正。
5、集体总结阶段
在上面实施几个阶段的基础上,逐步统一认识,总结结论。同时,对小组的合作成果及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使学生体验由合作带来的成功,由成功带来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稳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
通过上面的合作学习,各种层次的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深化,不仅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还互相补充,同学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感受到集体智慧远远超过个人的才智,相互间的合作能带来学习的更大效益,在这样的过程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六
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它的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群众体育普及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终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能力和习惯,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体育骨干力量,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学校体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增强民族体质、提高我国运动竞技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研究方法
1.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发展性和社会性。
(1)教学目标整体性观念的树立。每一个学校的教学目标都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作为体育教师更应该当作重要任务来抓,根据体育这一学科的教学特点,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不要光注重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而忽略对学生思想、心理、劳动和智力的开发,所以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2)教育目标发展性观念的树立。教育目标的发展性是对教育目标的延伸,它不但对学生在校内和课堂上有所要求,而且对学生在校外和家庭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思想,培养他们能借助于社会体育的场地和器材资源运用所学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展课堂锻炼,这样有助于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我们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学校体育的灵魂所在。
(3)教育目标社会性观念的树立。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2.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在体育教学和锻炼中可以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例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32步舞、少年拳,通过优美的舒展动作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和艺术感染力,不仅达到增强体质和健身的目的,而且对促进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
3.必须重视教育对象的全体作用和主体功能的发挥
(1)教学对象的全体作用。由于学生智力水平的不同以及体质状况、运动能力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要求、安排教学任务、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让好、中、差学生既吃得饱又觉得好。
(2)教学对象的主体功能。
每个教学过程都要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功能,作为体育更应该是这样,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这首先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制订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对绝大多数学生危害性较大、身体素质方面帮助不大的内容,坚决予以取消,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功能的予以推翻;另一方面是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着想,给他们以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 4.教学内容的贯彻充分考虑到全面性和基础性
(1)教学全面发展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传授。体育教学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以便于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均衡发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另外,体育教学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挖掘教材深层次的知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智力和劳动技能等素质的培养。
(2)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目的是提高体育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我们所选择的教材内容难易程度要适中,在规定的课时内通过学习和练习都能较熟练地掌握,必须对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具有较高的作用,并能为终身体育的养成和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拿到课下去发展,这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结果与分析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下,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也抓住了改革这一时机,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未来,让学生终身受益,以显示学校体育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功能,对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和基础性贯彻到底,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绩。在这一新的学期中,我组积极发挥体育教研活动的特长,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以前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如:我们这学期加大了球类和体操的学习,对一些难度较大又枯燥无味的田径项目予以取消,这不仅使学生在身体方面有足够的发展,而且在品德、思想、意志等诸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应重视教学目标性的发展,不断更新观念和方法去创新,充分贯彻素质教育。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确实使大多数同学受益匪浅。作为基础教育应当面向全体,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所以体育教学已经成为搞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已经在素质教育中担当起重要角色,已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出了表率。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革,我们建议:
1.为了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建议学校和社会多搞一些与素质教育有关的活动。
2.为了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建议学校和社会伸出援助之手为学校添置器材。
3.建议有关部门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七
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安全问题浅析论文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成因
1.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体育器材,但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使得体育课上学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2.教师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于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不够重视,缺乏警惕,注重内容教学,忽视安全教育,如对学生的相互推挤等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活动前未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不过关的话,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时,错误的动作就更加危险。
3.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相关安全常识却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在体育上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确动作要领行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很累,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4.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还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户外上课会受到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严寒、酷热、暴雨、积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1.学校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体育教学安排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2.老师
体育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写进自己的教案里,安排专门时间讲解安全教育理论和常识,上课之初老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允许做的行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注意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安排活动,针对不同内容、季节、天气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此外,体育教师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办法进行急救处理,把损伤降到最低。
3.学生
作为学生自己,要时刻树立安全意识,警钟长鸣,不做有危险的事;要努力学好科学锻炼健身方法,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要做好放松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总之,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既不能谈虎色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用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和体育教师都应高度重视,时刻都要坚持安全高于一切,教学上认真负责,充分备课,刻苦钻研,不断改革创新;管理上严格要求,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越舒适的体育环境,真正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八
从上述可以简单看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体育的因素有很多种,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提高师资水平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主体,教师素质往往决定了课堂教学水平。中职学校针对体育教师方面的问题,应加强教师的素质培养及考核,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另外,积极学习尝试其他院校成熟的教学模式,开阔教学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体育的兴趣[4]。此外应加强师生关系的沟通,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朋友、学习的榜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中完成体育内容。且优化后的师生关系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体育,改善体育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中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心理,并通过深化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体育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当及时转变学习方法,创建出符合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方法。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或是竞赛教学等多种方法,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如在中职学生学习新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对于肢体协调性能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比较完整的示范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对于肢体协调性不足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动作规范的标准,将动作通过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系统化教学把整个中职阶段体育教学系统化,科学分解,由易到难制定各阶段教学目标,并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明确传达给学生各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以让学生在一步步达成阶段性目标的成果鼓励及目标激励下,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锻炼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拼搏精神。以此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自信、蓬勃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中职体育教学来说,教学评价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要建立在学生的发展上。不断更新与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对于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做出综合性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出相应的引导,在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方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中来[5]。
5结语
在中职学校中开展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就需要教师与学校充分认识学生对学习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出与之对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学生对于学习体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龚代华.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j].内江科技,(32):188-189.
[2]张建伟.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0):245-246.
[3]黄东旭.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探究[j].教师,(29):77.
[4]贾宇.浅谈中职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提高[j].青春岁月,(24):102.
[5]张晨光.浅析学生主体在中学体育课的表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31.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九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的审美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现状得出相应的审美教学意义以及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尝试探索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为我国的审美教育发展做出相应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体育;审美教育;浅析
在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教育的过程之中加入艺术方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情操和行美,逐渐成为了现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现状
1.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缺少了审美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体育教学之中其主要的内容为竞技体育,而针对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也是以竞技体育为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老师和学生们逐渐认识到了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之中要更多的进行审美学习。所以,在现在的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审美教育得以开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不但要进行竞技体育的学习,同时对于审美方面的学习也要不断的开展,最终实现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健身意识等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综合发展。
2.教师教学过于公式化影响了审美教育。在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传统思想的指导之下的教育往往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比较被动,教学思想难以有效的发挥,教师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的接收,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同时针对审美的学习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新的教育模式之下,高校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实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现代教学过程之中获得不断的提升。
二、高校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1.将审美教育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由于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所以灵活的体育教育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所以,现在的体育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之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在现在体育之中,不同的项目所对应的美学特点也是不一样的,田径类的体育项目更多的是展现速度美以及力量美,舞蹈类的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体现音乐美以及舞姿美。老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以及竞技技术,获得全面的发展。老师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之下,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同时要不断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践活动加深对于审美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为以后在社会之中的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更好的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2.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捉使学生接受审美教育。随着现在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老师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灵活多变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体育美,同时能够在加深认识的过程之中不断的提高对审美的创新。在教师的审美教育过程之中,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其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现阶段,老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及现实条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体育教学的审美,从而能够实现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3.丰富美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教师也要充分的结合现在的教学内容,对自我进行及时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与教学技能,将其与教学过程进行结合,形成更好的教育效果。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之中,学生是进行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在教学过程之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文案的编写,使得课堂内容充实,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之中更好的认识美,创新美。
4.系统的掌握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我们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之中对老师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便是其理论知识与教学技巧,尤其是在现在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教师在现代教育之中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等等,通过自己丰富的理论以及科学的技巧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加深对审美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以及审美学习过程之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意识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5.标准的语言讲解与规范的动作示范相结合进行教学。针对审美教育,老师要不断的发挥动作示范的优势以及语言讲解的优势,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语言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采取标准的动作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技巧的渴望,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老师要不断提炼自己的语言,使课堂充满轻松的气氛,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学习,同时采用优美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总而言之,我国的现代体育教育之中要不断的结合审美教育,使得老师能够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文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于此同时,老师也要不断的增加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审美水平,通过标准的动作示范以及语言讲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克雷,孔艳君.高校体育教学的规则教育价值与开展[j].青少年体育,(04).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十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教书育人教育论文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坚持教书育人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当普遍遵循的一条原则。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育人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德育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应切实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中实现“健康第一”的思想,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
备课先备人,教育贯始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熟练掌握动作技术、要领、组织教法和要求。此外,还应重视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并把育人的目标落实到每节课的任务之中,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时,应进行理想与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队列队形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也可针对学生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树立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顺利完成动作;当学生出现急躁情绪和个人英雄主义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思想教育;也可针对有些枯燥的项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自觉锻炼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教师应努力完善自我,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情感人,寓情于教。
体育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的心理交流,教师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产生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体育教师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体现者。教学过程既是引导的过程,也是观察、发现、了解的过程。“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思想品德、举止行为、言谈话语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对老师的评价,而评价的高低对学生学习将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严以律己,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依赖,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在信任、依赖的情况下,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教师的形象差,威望低,学生会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有些难度较大,技术复杂,学生短期内不易掌握。比如跳箱练习,有些学生跳不过去,这既有身体素质和技术问题,也有怕摔伤的害怕心理。因此,教师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讲解示范,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注意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艺术,批评与表扬运用得当。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扬与批评,针对课堂上所发生的情况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
1.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表扬多采取当众或公开,而批评可于课后或不点名字;课堂表扬与批评要具有典型性和教育性,不可滥用,批评学生时态度、语言要严肃诚恳,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讽刺挖苦。
2.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并紧紧抓住不放,做好鼓励教育工作。
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正确引导。
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不良的道德作风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关心、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友爱、紧张、严肃、活泼、乐观向上的班集体,学生在良好的班风和集体情感的熏陶下,就会具有健康的积极的欢乐情绪,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个人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培养学生相互间的紧密配合、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当出现有碍于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现象时,要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及时教育引导,维护正气,抵制歪风,通过客观分析,使学生树立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要用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组织练习过程,揭示体育教学的原理,阐明活动的性质,提出练习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既学到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又受到积极的熏陶;使学生了解“生命在于运动”,崇尚“健康第一”的阳光体育理念,懂得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辩证关系,明确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从而激发他们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体现体育运动的集体感、荣誉感和竞争性。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重复优良行为,强化正确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尽量避免和克服不良行为,及时纠正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这些都是培养优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有效手段。要“寓教于乐”,靠形象打动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人,真正达到体育教育新理念――教书育人。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十一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广东梅州●李云生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树立新的思维和理念,将“健康”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心理健康,正确把握教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学校的基本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这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它不仅担负着“加强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质”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因此,我们既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德、智、体、美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中职院校只注重教书这一个方面,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方面明显重视不够。但是,当前在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一是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明显不满,同时他们还会为了自身与小团体利益而突破道德底线,从现实主义出发去做事;二是现代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他们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表现出极端的唯利是图思想和功利主义思想;三是缺乏自信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的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与打击,就会失去上进心,失去学习目标。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就会走上歧途,给社会造成危害,也毁了自己。
这些问题对中职院校的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级学校的体育中,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教育意义,而且还要付诸于实际行动,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
二、体育运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 体育运动让学生懂得知难而上,学会克服困难
“90 后”学生是现在学生的主体,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宠爱,在学校深受关怀,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摔打和磨炼。通过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坚持和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行为,并鼓励学生克服对困难的恐惧。
2. 加强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社会生存能力
体育比其他的学科更具互动性和实践性;体育教学中的交流方式也比其他学科更为特别,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或者是学生之间,只需要用手势或者动作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而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必须用语言表达。这种沟通需要彼此的信任,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其实是对社会生活和活动的模拟,是社会活动的提前演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经历各种成败、挫折、优胜劣汰、个人与团体、正确性与合理性的体验与认知。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处事方式等性格态度;也将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在许多的体育项目中要求同伴间必须互相信任、互相了解、深入交流、互相帮助,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这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样的体育比赛中,那些自闭、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人会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融入集体,这也有利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懂得团结进取
体育运动是一种以竞技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在面对比赛的时候,学生会摒弃一些平时的不愉快,将思想的分歧与矛盾抛之脑后,所有人空前团结,形成最强的凝聚力,去为集体争取荣誉,所以体育比赛是增强学生团队精神的最佳方式。体育运动中的竞赛与合作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也可以让学生懂得场上与场外不同的身份关系,学会关爱与帮助同伴,明白个人与群体间的矛盾统一关系。这种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竞争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应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1. 应该将心理健康作为体育的一个目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项教学指标来进行考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体育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认识到,因为心理因素是个复杂多变的因素,所以不能用唯一或者单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也对我们的指标考查方式造成一定的困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如学生的自我评价、思想品德、自信等方面。采用科学的方法定期进行测评,逐渐形成完善的测评体系。这个过程需要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校还有体育教师多方面的努力。
2. 教师自身仪表、形象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过程。学生对教师的敬仰心理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仪表、形象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崇拜心理使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第一,体育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主要有言谈举止、仪容仪表、表情态度及语言习惯、行为动作等方面。当教师采用这种无声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学生的时候,会产生积极的潜在效果,甚至会比直接教育效果更好。例如,体型健美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对美的追求,会促使学生加强锻炼,以求达到健美的效果;第二,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外在形象,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过硬的技术和高深的学识,才能得到学生的崇拜和敬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这些形象会对学生的审美观和学习能力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因材施教
现代的教育方式不再是一蹴而就的大面积覆盖方式,更注重一对一或者是因材施教。学校的各个教育阶段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成长、性格完善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年龄越大,性格与心理上的差异性就会越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就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与思想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例如对于自闭、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学生,可适当进行竞赛类活动,如球类竞技、接力赛跑或拔河等需要配合的活动,可以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对于行事缺少果断的学生,可以多进行单人快速竞赛类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培养他们的快速决断能力;对于性格急躁、容易冲动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慢跑或者太极之类的活动,可以培养他们遇事沉着冷静的能力。另外还要注重男女学生的差异,女学生应该多安排瑜伽或有氧操等活动,男生则应该多进行户外运动。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体育教学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就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体育也会失去灵魂;正确的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全体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白宗清。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32)。
[2]胡毅。试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9(15)。
(广东省梅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十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范例论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所有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情感驱动人的活动,因此情感也是构成人的活动动机之一。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动之以情可以起到一种信号功能,能给学生很多的感染,给以动力。在体育课堂上如果能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可以起到以情激趣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技术形成情况,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言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从而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体育学习之中,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术。
一、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美国总统林肯讲过一段颇为精彩的话“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要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即‘自己人’。”从这一句话中道出了情感的重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多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真正走到学生的心里,并把自己的教学以学生的感受传递给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学生在心里已经认可了老师的关心与受援,认为老师是自己学习上的好朋友,老师的做法让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自己的好朋友,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并且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有学习上的困难或者生活上的困难,要以实际行动给以帮助,给学生送去春风化雨般的温情,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精心设计课堂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一节快乐的体育课得到体验是无与伦比的,体育教学的氛围是不是和谐、宽松,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成长的沃土也是他们发展个性的土壤。课室氛围需要老师用自己的言行来营造,老师的语言幽默,给学生以亲近感,示范动作优美让学生跃跃欲试。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给课堂氛围的创造产生条件。如果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老师不要打击他们,而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再试一试,等学生解决问题之后,他们那种喜悦感会很自然的流露出来。
三、运用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情感
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民间体育游戏经过历代人的实践提练而成,从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民间体育游戲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运用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能表现出学生的心理素质,更让他们体验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民间体育游戏风采特异、形式多样、趣味性强,非常适合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经常在体育课堂上融入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为情感教育提供了机会,经常做民间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从而更加热爱集体,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
比如,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炸碉堡》、《警察抓小偷》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这些游戏规则简单,易于组织,而且积极同上,表现了解放军叔叔的勇敢、机智等优良品质,学生在练习中无意中学会了如何去遵守纪律、如何团结一致,从而形成相互帮助的好习惯。
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竞争性较强的游戏,因为胜负的问题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争执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伤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不要着急,而是关于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告诉他们通过比赛产生的同学情谊比输赢更为重要,希望同学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方法以更好的心态来迎接新的挑战。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群的性格
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占有很强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群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小组合作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中也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分组是一门学问,分组的方法有多种,可以运用不同的分组模式,比如阶段分组、性别分组、随机分组、技术分组等等。并帮助学生建立合作规则,以确保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在合作学习期间,要注重相互帮助,齐心协力的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每个学生完成自己分工的同学,要顾及到别的同学的任务。比如,在玩民间游戏《剪刀、石头、布》时,采用灵活分组的方法,让他们寻找自己理想的合作伙伴,因为这样才能相互默契的配合。游戏时,有的学生反应快,有的慢,你追我赶的场面热闹非凡。这种合作性的游戏有利于那种不合群的学生参与进来,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交往能力。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激发,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老师要全方面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导他们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每一位好的老师都是一名出色的“导游”,既为“游人”开辟一条最快捷的路径,又能抓住每一处胜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体育,在学习学会体验快乐,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十三
前言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设施,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及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体育中含有大量的美育因素,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而是在于通过体育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体育教学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育因素,它们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有利条件,教师应借助这些美感的心理力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之美,并在运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1.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感受美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是借助于人体来表现的,是以人体和动作来表现自身的美──形态美。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各项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帮助学生懂得各项体育运动美之所在。譬如,田径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美;球类运动表现出来的刚性美;艺术体操、花样游泳、冰上芭蕾等表现出来的柔性美;……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生动有趣、简明扼要的讲解;准确、熟练、优美的示范;整洁、合理、美观的场地布置;简单、明快、均衡的队伍调动;新颖、独特的教法手段等,都能充分地给予学生以美的感受。如能这样,学生就会从欣赏→羡慕→向往→积极理解→决心实践,进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美
2.1体现身体美
身体美包括静态美和动态美,它们主要通过体育运动过程表现出来。从事体育锻炼的人,那粗壮、比例匀称的骨骼,丰满凸现、刚劲有力的肌肉,功能强健、代谢旺盛的器官系统,以及灵活均衡、兴奋抑制高度集中的大脑中枢神经,形成一个直观而完整的富有健康美的人体。而在身体的所有机能中,最能体现身体美的是身体素质美。如身体进行快速运动时,肌肉收缩能力空间形式表现出的速度美;人体肌肉、关节、韧带、肌腱及皮肤等伸展带来身体曲线变化所表现出的柔韧美;身体在紧急情况下作出快速反应所表现出来的灵敏性,常给人带来惊奇和愉悦。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充分地显示身体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而这些良好的素质只有通过全面的体育锻炼,如田径、球类、体操等各项运动,才能获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应从身体美的角度出发,力求使教学效果达到健康美的标准,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实现健康美的愿望。
2.2体现精神美
体育教学中,学生在练习时会产生疲劳、疼痛、酸胀等生理反应和恐惧、畏难、怕苦等心理反应,而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生理、心理障碍,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严格的课堂纪律和竞赛规则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公正诚实、谦虚、礼貌的优良品德;而这些正是时代精神美、道德美、情操美、关系美的表现。体育教学中的这种审美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通过对体育美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从中感到愉悦,并从愉悦中受到教育。
2.3体现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在形态美和素质美基础上的动作造型美。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结构以及竞技性要求,尊重人体科学规律来塑造自己的体态,编排优美的形体动作,以及运动者相互之间各种动作和谐的组合和编排,既显示了体能的完美,又显示了平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等许多美学特征。教学中,学生在练习和完成这些富有艺术美的形体动作时,会给他人以美的享受,而自身也会产生心满意足的情绪,并受到美的熏陶。这种感触的反馈作用,将会成为激励学生自觉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
3.体育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3.1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不是仅要求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体育技能的提高,而是应注意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和心灵美,健身与健心相结合。因此,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如安排球类项目的教学,可以着重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勇敢、协作配合等意志品质,并体验快速应变、多样统一的技战术美、智慧美和协作美等;田径项目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并能体验速度美、耐力美和力量美等;此外,还应选择艺术感较强的项目,如艺术体操、武术、技巧、健美操等,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3.2美化教学环境
实践证明,优美的环境具有稳定情绪,并产生积极学习意识的功能。场地器材是构成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围绕教材内容,巧妙构思,用器材变化创造美好的活动意境,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美的印象,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审美教育的要求来设计和安排场地器材。设备要完好整洁,布局合理美观,场地线条清晰,图形优美、悦目、新鲜,以便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动机,学生能自觉地进入教师所设置的学习情境中,并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3.3优化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除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外,还应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出发,注意新颖多样、丰富多彩,以培养学生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3.3.1示范讲解
寓审美教育于体育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准确、熟练、舒展大方、协调优美而富有节奏的动作示范,能给学生建立完美的艺术形象,给学生提供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可能,而且借助美感的力量,可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教师的讲解也应精炼、流畅,通俗易懂,生动风趣,给学生以启迪和美感。
3.3.2组织形式
一堂精心设计的体育课,课堂上队形的组织调动应合理、均衡,如果过多地重复单一的形式,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积极性就不高,教师若能根据场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使队形呈方、圆、曲、直等形式,用直觉唤起学生的美感,然后在教师宏亮清晰的口令或在节奏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学生就会愉快地、尽情地把自己的韵律感、节奏感表现出来。在教学中,如能把学习的内容结合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从观察同学的练习中欣赏到美,通过评分鉴赏到美,还能从自身的练习中体会到美,从而使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3.4培养体育运动美德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长跑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发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在体育竞赛中,要求学生服从命令、遵守纪律、胜不骄、败不馁、热爱集体,做文明观众等,这些都是行为美、心灵美的表现。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体育就是健与美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载体。寓审美教育于体育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各种运动项目的学习、练习、比赛,可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美德,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美化心灵,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守恒.美育原理[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杨咏祁、李开、左健.美育词典.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3.朱长喜、谭淑萍.体育与审美.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十四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的论文
摘要:以赏识教育为契机,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力争使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赏识教育的魅力,发现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潜能,而热爱体育,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中来,使师生受益,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赏识教育潜能热爱体育成功
众所周之,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渠道,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体育素养的最有效手段。通过独具特色的赏识教育,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让每个学生能在不同的水平上从事学习和运动,在不同的水平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身心的愉悦。
在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厌学现象。学生普遍喜爱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男生喜欢自由玩,而女生却不愿意动起来,存在着教师难以进行教学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其进行“诊断”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平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趣味性太少,压制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一味地采取简单、乏味的“填”、“压”法,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等;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的厌学现象),于是决定开展赏识教育,使他们能够变厌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我学会了,从而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近几年来,我在高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开展了赏识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逐渐认识到赏识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力的源泉。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学生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一、利用雨天时间在教室里进行思想转变教育,结合新课程理念渗透赏识教育
在开学的第一堂课堂常规课上,我除了讲上体育课必要的课堂纪律和常规要求外,强调了在以后的体育实践课中,老师会充分考虑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注重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中选择一、两个项目,成为自己的特长。在今后的时间里,能有机会发挥而展示给大家,从而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和鼓励,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从此克服厌学心理,走上喜欢上体育课之路。学生们一致面露欣喜之情。
凡是下雨天,在教室里,我总是挑一些体育趣事和nba的球星打球的故事讲授,让学生能感受到来自体育的魅力;并一再强调“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同学的赏识,你一定行”的观念;让学生自己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同学之间互相找优点,老师帮忙找优点的活动,每人树立自信心,找到快乐的动力,积极投身体育活动中。
大量研究表明,小学生比其他阶段的学生更需要追求成功的感觉和被认可的感觉,在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情况下,学习的认知活动效果最好。只要我们真诚地欣赏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见缝插针”地进行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会燃起更大的热情。
二、在体育实践课中进行赏识教育
首先,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现象,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模式。我课前积极吸取新课程的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力求通过课堂实践能体现出来。其次,在课堂上,我注意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再次,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赏识措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能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中去。
1.运用赏识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往的体育课以体育知识为中心组织体育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的系统化、运动技能和正规化,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运用赏识教育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1)教材
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影响甚大。贯彻《大纲》精神,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已有的运动基础,选择通过努力实践能基本掌握的教材。
(2)教学方法、手段
①比较法:例如教学生跨越式跳高时,一般学生开始时做不出腾空姿势。如果教师光说这个学生做对了,那个学生做错了,那么做对的学生听了很得意,错了的就不感兴趣,特别是这种重复指点次数过多时,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如果教师采用正误比较的方法,叫做得好的同学先做,要求杆上上体后倾腾空,再请做得不好的同学模仿、体会一次,然后再讲解,进行比较,这样,一比一照,学生主动练习的积极性会高起来。
②竞赛法和游戏法:体育课中尽可能运用竞赛法和游戏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可在跑、接力跑、障碍跑中采用,在其他教材中亦可采用。如在急行跳远练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在空中成蹲踞姿势后伸小腿落地,就在沙坑前的三米左右拉上一根橡皮筋,要求学生跳起后脚跟超过绳子落地,最后分别比赛,比哪一队跳过绳子的同学多,学生在练习中越跳越有劲,结果伸腿也学会了,成绩也提高了。
③多样化的练习形式:练习形式多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他们喜欢多变的、手段新颖的练习方式。譬如在实践课中,我在课的准备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准备活动。
(2)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始终贯串赏识教育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的动力。学生如带着深厚的兴趣学习,便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想象丰富,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①选择适宜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必须去服从的形式。
例如在课程上想给每位学生一个器材,我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主学生得到它,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教师依个发器材的效果好。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②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
(3)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体验赏识教育的魅力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以及性格、能力等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承认孩子间的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用真诚的语言对学生的成功进行充分肯定,带给学生信心和动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关注“体育弱者”,让他们在游戏或练习中都感到有进步,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学的动作,并不断的用“非常好”“看他做得多棒”“真漂亮”等充满热情的语言来激励学生。通过老师的赏识(如鼓励性的语言,赞许的目光,理解的表情等),学生逐步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信心,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敢于展示自我,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喜欢上体育课,积极地投身于体育活动中。
(4)创设赏识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抓环境创设,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赏识氛围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得到健康发展。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