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十四篇)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十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4 01:27:08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十四篇)
时间:2024-07-14 01:27:08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一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过渡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实验与实例的作用,借助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对浮力的认识结合了前面所学的液体压强、压力,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法:设疑,引导

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一)列举实例,引入课题

课件投影:水里游泳情景、海上轮船、热气球等图片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进行

1、浮力概念的建立

(1)让学生充分感受浮力的存在

在盛水的水桶中放一个球,找一名学生按球,谈感受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列举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思想。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师设疑)同学们知道那么多关于浮力的例子,那么像铝块石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呢,如何来验证?

?学生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案

?根据学生说出的方案,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为学生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弹簧测力计、石块、杯子、水)

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挂着石块放入水中时示数比在空气中是减小的,那减小的那部分就是浮力,指出这种方法即称重法测浮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且浮力的大小为f浮=g-f′

④对于浮力的方向,可让学生回答。一般学生会说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这时可采用用手托一托和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关于气体对物体有浮力的验证,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生小组讨论:杠杆不平衡的原因

教师讲解课本中物体在气体中受到浮力的实验。

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强调浮力的方向和称重法测浮力。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浮力及称重法测浮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把乒乓球放在一个去掉底的、不盖盖子的瓶子中,向瓶中倒水,球会受到浮力而浮起来吗?将瓶子盖上盖子,球会怎么样?为什么?

(2) 在进行实验时引导学生猜想,仔细观察,对比两次实验操作的不同之处。

(3)对于该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出准确的解释,只要意识到不盖盖子时球的下表面没有液体即可。

这一步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注意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打下基础。

(4)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并用桥墩的例子加强学生对浮力产生原因的了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四)反馈和巩固:课堂检测

(1)完成课后一二题

(2)拓展延伸:由本节课我们 知道了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上-f下,你能从中发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浮力》。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1.地位与作用:

《浮力》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五课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领域→“运动与力”范畴→“常见的力”部分。

浮力是力在水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曾在上学期“运动和力”单元学习过重力、拉力等,认识了力是有方向的、有大小的,并且对重力和拉力进行了测量。

学生本单元在前4课的学习中,了解了物体的材料、重量、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本课通过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知道了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同时结论的得出又为后续学习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影响及其原因,改变液体的浓度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以及初中进一步学习浮力的计算奠定基础。可见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教材分析:

本课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通过“感受浮力”,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放入水中时,它就受到了水对它向上的推力,即浮力。通过“研究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浮在水面的物体、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又通过“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从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对本课要开展的探究活动来说,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力。在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对于重力、拉力等“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往往认为,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重力等于0。不知道该如何测量浮力的大小。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能解释为什么物体在水里会上浮。

但是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他们对于探究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喜欢用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基础进一步指导他们完成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科学概念:

1.知道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理解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找到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浮力是可以测量的,向上的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会用科学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解决科学问题。

依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了本课的重点: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科学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量的关系,得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为了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动,需要进行如下准备:

教学具:一个水槽、一个弹簧测力计、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一个塑料量杯、一个小滑轮、一个吸盘式粘钩、渔线、记录单、水。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中测量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我发现学生难以把握其浸入水中的体积,因此课前在泡沫塑料块上做好标记,改为“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三分之二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三种状况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提高了实验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第一个环节,感受浮力。(认识什么叫浮力,感受浮力,总结浮力的概念)

1、感受浮力

(1)上课伊始,我提出问题:“学习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东西容易浮?什么样的东西沉?”(轻、体积大)

让学生复习以前的沉浮知识,以此来引出新问题。

(2)然后我出示一块泡沫塑料块,问学生“根据以往经验,这个泡沫塑料块,会沉还是会浮?”(预测)

“它会浮,为什么?”(很轻)

同学说它轻,我接着问“轻,有没有重量?”

“它在空气中如果下落会受到什么力?”(重力)

“放到水中,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什么力?”(浮力)〖引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3)引导学生亲手感受。“用手压一压,感受一下这个力。说说手有什么感觉?”〖力看不到,必须感受。你能看到浮力吗?有什么办法感受到它的存在?〗

这样设计是为了……〖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感受浮力,并且描述体验的感觉。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通过亲自动手,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2、通过几个问题,总结浮力的概念

(1)当学生感受了浮力之后,请学生说说“这个力的方向是?这个力与平常的力有什么不同?”(垂直向上)

(2)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课题:浮力】

(3)接着让学生把感受的浮力在图中标出来。“此时的泡沫塑料块一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能不能把它们画下来吗?”〖让学生的隐性思维显现出来,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

师生共同对学生的画图进行评价。(表示力的箭头从物体的重心出发,重心是物体对角线的交叉点)

(4)分析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提出问题“浮力与重力有什么不同?”(方向相反)

“浮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浮力相互作用,抵消了;此时,浮力=重力。”【板书】

接着联系生活,“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在体育活动中?”

〖设计意图:对于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我通过亲自感受浮力、用图示的方法画出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力的三要素,因此对于静止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有一定的认知困难,我通过打比方,把泡沫塑料块的这种状态比喻成拔河中的僵持状态,双方的力量均等。引导学生用具体形象的认识,理解浮力、重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进入第二个环节,研究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1、提出问题

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学习过测量力的方法,结合今天的教学内容,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看到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有办法测量吗?”随着问题的提出,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第二个环节。

2、讨论测量方法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了多种方法。

(1)引导学生从科学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的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筛选。

(2)如果学生没有找到科学、可行的方法,我出示几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设计出测量向上的浮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向下的力,泡沫塑料块浮在水中,需要把向下的力进行转换,最好能借助一个仪器朝上拉——小滑轮。〗

课本中介绍的实验装置由于橡皮泥遇水后吸附力不够强,实验失败率较高。在多次实践后,我对教具进行了改进。准备一只透明的塑料量杯,在底部吸附粘钩,在上面装上小滑轮。利用一根线穿过小滑轮,一端系住泡沫塑料块,一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就可以测量拉力了。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装一遍实验材料,讲清实验过程中如何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拉力。

提问“应用了什么道理?”(改变力的方向)

〖设计意图:怎样测量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测量向下的力有一定的基础,但测量向上的力在理解上有困难。这样挑战性的操作,需要学生动一定的脑筋,也需要教师的扶持与引导。因此我采取在提出问题以后,启发学生在科学性上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出示材料(可行性)解决实验设计这个教学难点。〗

接下面来说第三个环节,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三分之二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三种状况时的排开水量、浮力大小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有什么特点,和记录单上的项目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教材中测量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我发现学生难以把握其浸入水中的体积,因此课前在泡沫塑料块上做好标记,改为“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三分之二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三种状况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提高了实验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2)修改记录表格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泡沫塑料块自重: 牛顿塑料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三分之一浸入水中

三分之二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浸入后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排开的水越多, 越大。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地分析、对比数据,我对教材中的表格进行了改进,使学生能通过数据得出:排开的水量和浮力大小的关系。〗

(3)提问“在测量力的同时,当我们把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水面上升)

接着问“水面上升与浮力有什么关系?”

师生讨论需要提前测量:①泡沫塑料块未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②未放入泡沫塑料块时,塑料量杯里的水量刻度。(观察刻度时,视线应与水面持平)

〖明确实验目的:①测量力的大小(拉力)。②看水面上升了多少(放入泡沫塑料块后,塑料量杯里的水量刻度)〗

(4)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并且请学生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

a.水平记录水位线。

b.线不要与物体蹭。

c.测力计钩和环不能相蹭。

〖设计意图: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便于学生能科学有效地完成实验,提高动手做实验的水平。〗

(5)学生根据讨论好的方法分别测量三种状况,并且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出现困难的小组。

(6)收集数据,比较排开的水量,解释浮力大小产生的原因。

“从上面数据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板书: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7)分析数据,讨论浮力的计算方法。

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是不是等于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还有?(重力)

〖设计意图: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浮力、重力和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测量大小不同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测量大小不同泡沫塑料块全部浸入水中时的排开水量、浮力大小

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发现同一个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那么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全部把它们浸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相同吗?有了先前活动的铺垫,这个问题的推测与实验解释是没有难度的。所以,我先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让学生推测它们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哪个大、哪个小?学生通过推测引起兴趣,再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得到数据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大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排开的水量也最大;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小,排开的水量也最小;说明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塑料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小泡沫塑料块

中泡沫塑料块

大泡沫塑料块

自重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浸入后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排开的水越多, 越大。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与前面的活动是一种有机的整体,体现了思维递进。测量的方法与前面相同,学生根据前面活动所获得的结果,可以推断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一样。因此可以让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

2、比较排开的水量,解释浮力大小产生的原因

(1)学生将测量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对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总结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与浮力的关系。

(2)引导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排开的水量)有怎样的关系?

a、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完善学生的科学概念。〗

最后是第四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提出问题:“一个人游泳时,仰泳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大,还是他潜水时受到的浮力大?”

“30万吨的油轮与小货船相比,哪个载重多?哪个浮力大?”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相互讨论,深入理解将本课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我是南三德威中学物理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 浮力(p176~p178),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程序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学生器材: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实验器材:一个烧杯、一个弹簧称、一块石头、一根细线、适量水,物理教案《《浮力》说课稿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

2、演示器材:

一个小铁钉、一个木块、一个乒乓球、一个空心金属球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4、板书设计:

第一节:浮力

1、 什么是浮力

2、物体的浮沉(1)下沉:f浮<g

(2)上浮:f浮>g

(3)悬浮:f浮=g

(4)漂浮: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3、浮力产生的原因

5、布置作业:p178 1、2、3、4、5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四

1、教材分析

《浮力》为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五、六二节,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浮力》则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秤、细线、水、大烧杯、食盐、鸡蛋、金属块等

通过设置情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活动,把浮力知识有机地进行归纳,串联起来。得出解决浮力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知识系统整理归纳和提炼的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及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创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探索欲望,引入复习课。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全部感官,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2、实验质疑,合作探究

(1)建立浮力概念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浮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问题1:如何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研究和探索欲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并由多媒体展现实验过程,得到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

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复习了浮力的概念,突出了重点。

(2)探究浮力的大小

首先利用多媒体简单回顾阿基米德原理,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教师出示问题2: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实心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他利用了一个弹簧秤、一根细线和一盘清水,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此题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密度,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体现学生探究意识,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既复习了实验,又突破了难点。

(3)探究浮沉的条件

教师出示问题3:鸡蛋放在清水中会怎样?怎样使鸡蛋上浮?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会主动参与,从而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要运用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4)浮力的应用

教师出示问题4: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钢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呢?设置这一问题,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边分析边利用多媒体展示: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密度计。这部分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潜水艇及飞艇的技术问题不必纠缠。

(5)浮力知识小结

学习了浮力知识后,你有哪些收获?请把你的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回顾交流来复习浮力主要知识点,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补充,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知识点,让学生对浮力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3、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设计了三个典型习题,一道计算题,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浮力进行简单的计算,理清解题思路,一道有关吹泡泡的问题,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一道将弹簧秤改装成测浮力装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内容多,概念性强,学生复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条重要规律,虽然实验简单,但对初中生的思维难度较大,复习演示,对提高潜能生、优秀生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浸入”、“露出”、“上浮”、“漂浮”等词的认识模糊,对物理状态不知道就急于下结论,我通过习题澄清认识,释疑解惑。课堂上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五

摘要:《浮力》一课,是前面学过力学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知识。它综合运用到了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教师讲解分析等手段进行教学。

关键词:浮力;中考热点;实验

一、引课采用生活实例激起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开阔视野

在引入新课时,通过把乒乓球、木块、泡沫、空矿泉水瓶等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分析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辽宁号、飞艇、热气球、潜水器等图片,知道不仅在液体里面有一个向上的力,气体中也有一个向上的力,引出本节要讲的知识——浮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二、采用学生实验,播放视频资料,演示实验,教师讲解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1.感知浮力的存在

学生提前准备水盆,给每个小组一个易拉罐,学生对实验都比较兴奋,不由自主地想动一动它。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想不想体验一下,我们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空矿泉水瓶,慢慢向下压,体会手的感觉。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后,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答案。(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2.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学生在体验浮力存在时,也体验到浮力的大小。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有浮力,下沉的物体有浮力吗?由此,引起学生讨论,自然引出演示实验。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对学生提出为什么示数变小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变小的原因是受到浮力的作用。(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通过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知道测量浮力的方法,f浮=g-f拉。

3.浮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播放视频,把一个用橡皮膜包裹的长方体框架浸没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左右前后凹进的程度,学生会发现前后左右是一样的,上下是不同的。

其次由老师讲解;为什么四周相同,上下不同?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深度不同,压强不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上表面深度小,压强小,压力也小(面积相同),所以液体对上下表面压力不同,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最后演示实验验证浮力产生的原因,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直到水倒满后,乒乓球还沉在水底没有浮起来,因为乒乓球下部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只有水对乒乓球竖直向下的压力,所以乒乓球始终沉在水底。当用手指堵住瓶颈的出水口,使水慢慢流下并注满后,由于乒乓球的下部有了水,所以受到了向上的浮力,由于乒乓球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所以乒乓球上浮。

三、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的能力

结合前面的学习,提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开始猜想,总结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出几个问题。(初二学生猜想是不全面的,问题中有老师自己的引导。)(1)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是否有关?(2)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质密度大小是否有关?(3)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给学生提供以下参考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弹簧测力记、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以及塑料块和橡皮泥等。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并不断地思考,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六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章第6节《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五年级的学生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其有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寻找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证据。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当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时,受到的浮力也大,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就下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大科学奥妙的兴趣,进一步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以及问题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寻找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证据。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用不同方法寻找证据,分析,评价证据。

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两个部分。①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的结论。

2.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教具准备:

包括实验器材和课件等演示性教具。

学具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量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

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以其直观、形象、科学等特性,对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初步感受下沉物体受到的的浮力

1、谈话: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泡沫放到水里,它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泡沫受到水的浮力。

演示: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马铃薯、一个钩码,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一下,会看到什么现象呢?(马铃薯、钩码沉下去了)。大家说说看,下沉的这个马铃薯和钩码它们会受到了水的浮力了吗?(板书课题: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2、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测。

3、过渡:你们都说马铃薯、钩码会受到水的浮力呢,那么如果我把马铃薯和钩码放到水里后手上的感觉和它们在空气中手上的感觉一样吗?(不一样)

学生感受一下。

交流感受。(马铃薯在空气中重,在水中轻),那么说明马铃薯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

钩码呢?也感受一下。

交流。(能感觉得到差别,但不明显)说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4、过渡:刚才我们用感受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如果能用数据来证明,那就更有说服力了。老师这儿有一个测力计,你会用它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吗?

5、小组讨论。

6、生交流。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利用直观的多媒体画面,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良好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

二、通过实验,寻找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证据

1、要获取更精确的数据,怎么办?(用测力计)

2、交流:演示用测力计,下发实验记录单。

3、学生实验,作好记录。完成后交流填写汇总表

4、交流获取的数据。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小结: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板书)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分组实验,让学生知道,在沉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三、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1、过渡:现在老师这儿有个东西,(出示)多把其中1格、3格、全部浸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会一样吗?(边演示边说)

学生猜测

3、学生实验测量,作好记录。

4、填写数据汇总,分析数据

4、小结得出结论: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不一样,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四、分析数据,建立概念联系

1、师:既然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还下沉呢?

2、生交流。预设:

重力大于浮力(浮力小于重力)

追问:从哪里看出来?能找到相应的数据吗?生找上次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浮力怎么算出来?

3、学生整理数据,交流,发现。

浮力小于重力或重力大于浮力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设想,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索,自己叙述实验的过程,得出实验的结论。这符合当代开放式的、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教学思想。在本部分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教学意图。

五、总结

1.教师总结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自主操作、自主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充分运用水的这一特性,使其为我们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2.教师布置作业:在新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要为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课后自己思考: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当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会停在水中什么位置呢?看谁最聪明,能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信心,使学生能更加投入地参加到平时的科学课的学习活动中去。

当然,本节课说课以及课堂中有很多问题存在,希望大家毫不保留地给我指出来。谢谢大家。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浮力大小会发生变化,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越小。

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下沉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七

本节《浮力的应用》是在学习了上节《浮力》,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七、教学仪器:烧杯、水、橡皮泥、乒乓球、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实验:乒乓球在水中下沉、悬浮、上浮、漂浮。分析受力情况。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a、当物体浸没时:

* f浮

* f浮>g物 物体上浮:

* f浮=g物 物体悬浮

b、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二、应用:

* 1、轮船的原理

* 排水量

* 2、潜水艇

* 3、气球和飞艇

1、课外思考并推导:物体的浮沉可以用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定吗?

2、思考:物体的浮沉状态完全取决于什么?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就是要改变什么?

* 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二、1、探究:造船比赛

* 1、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回答:它是下沉还是上浮? 。

* 2、怎样使整块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

* 你采用办法是 。

* 此时橡皮泥的重力变了吗?是什么力变了?

* 3、总结出轮船的原理:

* 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体积,使它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最终使f浮=g船,浮在水面。

*

练习:

1、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

所装货物共重 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 n,

如果河水密度为1.0×103kg/m3,船排开的河水的体积

是 m3。(取g=10n/kg)

二、2、潜水艇

潜水艇浸没水中后浮力不变,靠改变自身重力(向水舱充水或排水)来实现沉浮

二、3、气球、飞艇是采用什么办法升空的?

用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的办法使它受到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的.

一、物体浮沉的条件

a、当物体浸没时:

f浮

f浮>g物 物体上浮:

f浮=g物 物体悬浮

b、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二、应用:

1、轮船的原理

排水量

2、潜水艇

3、气球和飞艇

作业:p100,1、2、3、6做在书上

p100,4、5做在本子上。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八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课文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水的浮力;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研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第三部分指导学生了解水的浮力的应用。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水的浮力。

(2)认识“在水中沉着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第一个实验,让学生感知水的浮力。

(2)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知道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3)联系实际了解水的浮力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理解什么是水的浮力。

理解“在水中沉着的物体也受到身上的浮力”。

1、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

2、通过实验探究引导策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合作、交流,并让学生亲历水的浮力的科学探究过程。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1、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 通过亲身探索主动寻求真知,自主获取知识。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1)我们曾经学过“浮和沉”一课,谁能举出三种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三种浮在水面的物体。

(2)这是一块包装用的泡沫塑料,把它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回答后,演示一下。)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关于物体在水中浮和沉的问题。

二.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1)讲述: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块泡沫塑料,把泡沫塑料放入水槽中,用手向下按一按泡沫塑料,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讲述:再用气球做同样的实验,手有什么感觉?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结果。

(7)讨论:

①用手按浮在水上的泡沫塑料和气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②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8)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教师板书课题)

2.实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1)讨论:

①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你是怎样想的?

②怎样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受到水的浮力?

(2)讲解:要想知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我们先来做一个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实验。(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首先用皮筋提起一个钩码,我们会看到皮筋被拉长,用直尺量一量皮筋的长度;然后用手将钩码向上托一托,观察、测量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适时记录实验结果。

(4)汇报实验结果。(用手将钩码向上托时,会看到皮筋的长度变短。)

(5)讲解:我们通过皮筋的长短变化,可以看出钩码受到了一种向上托的力,猜猜看,如果我把钩码放入水中,假如皮筋的长度也发生了变化,那它说明了什么?如果皮筋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那它又说明什么?

(6)猜想结论。

(7)实验探究。(分小组进行,边做实验边记录数据,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具体的数据变化说明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8)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9)讨论交流: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向上的浮力。

(10)总结概括: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教师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进行成果共享,在争论之中启发灵感,在辨析之中提升自己,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学以致用

1、谈话:水的浮力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2、看课文中的插图。

3、观察、讨论:

(1)图中是什么物体?

(2)它们是不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利用水的浮力做什么?

(3)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浮力?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教师小结:水的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如救生圈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的体重,各种船只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和货物的重量,此外,渡河用的浮桥,海上采油的钻井台,浮在水上的航标灯等,也都应用了水的浮力。

四.总结交流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巩固练习:

①什么是水的浮力?水的浮力是向着哪个方向的?

②为什么在水中能把一个人托起来,而在岸上却托不起来?

3.谈话激趣:

科学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身边的科学一定能为我们所利用,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我们服务。

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五.思维拓展

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有的则浮在水面上?

这里,我为学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问题,虽然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解答出来,但它能够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它不是学生在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而是一个需要凝思,需要创造性地完成的任务。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途径也不尽相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表现性评价。

1由于学生在前面一课中已经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泡沫感知水的浮力这部分内容所花时间较少,而且很容易就理解了浮力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2在教学“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为学生主动提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出结论。

3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实验探究引导策略,不仅帮助学生获取了科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4美中不足的是,有个别学生学习之后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难以理解“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有的会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上课时还没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兼顾个别差生。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九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水的浮力》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对本节课做如下说明。

本节课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第5节内容,是继水的压强、水的密度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压强与密度知识的生化和具体化,同时它又为后面学习力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

学习浮力的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4.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1)由于人们掌握了浮力的知识,从而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制定为: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则为: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当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通过预习,明白浮力的基本概念,对常见的船漂浮在水面、皮球浮在水面、水受到向上的力的现象也较为熟悉。在能力方面,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实验、观察、描述、区别、判断总结能力还较为缺乏,另外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控制力还较弱,针对以上情况,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在课堂上应加于适当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一)引入新课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铁块会沉在水中,而铁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同样由铁制成的潜水艇就能潜入水下航行。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死海里,人们却能悠闲地躺在水面上看报。水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现象呢?

生: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二)科学探究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将一只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手会感觉到有一个力将手往

上推。

当放开手后,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由于水的浮力,瓶子将上浮最后浮出水面。

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吗?

实验: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再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体,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弹簧秤读数变小。

提问:弹簧秤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

回答:因为物体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将弹簧秤下的物体浸没在水下。你又发现了什么?——弹簧秤的读数也变小。

弹簧秤的读数变小又说明什么?——说明水对物体也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

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水的浮力就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这个实验实际上也提供了一个测量浮力的方法,即将一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在空气中时,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g,再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则浮力的大小就是f浮=f-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那么,气体也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吗?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生活中什么现象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注意风筝、直升机、飞机不是浮力的应用)

怎么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呢?

实验:一个充足了气的球,气孔上插有打气针,打气针的另一端连着气囊,一开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此时的杠杆是平衡的。

当把打气针插入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气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气球体积变大,杠杆失去平衡,左边(球)上升,右边下沉。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得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结论: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3.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浮力的单位:牛。

总之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老师知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谢谢!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十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

通过研读教材,对浮力这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这一常识的基础上,综合的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而展开的。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浮力,如何测浮力的大小及阿基米德原理。为接下来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的内容及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将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

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3、理解阿基米得原理

4、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定性认识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学习使用探究学习常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观:

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如下:

1、重点:1)浮力的概念,经历探究过程,了解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1)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教材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及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方法。即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基础上,辅助以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真正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测量,明确浮力的大小,然后通过简单的生活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的思维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争取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1、浮力的概念:

浮力的概念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后归纳得出,生生交流后,学生汇报,教师点评。1)浸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都受到浮力;2)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3)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4)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感受,准备2个小实验,一个是释放氢气球,一个是往水里压空矿泉水瓶。

在这一环节,也许有各种问题出现,特别是概念的建构与生活经验的冲突,比如正在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另一个生活经验去反驳,比如在水里提物,比在岸上提物轻松。从而形成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浮力的测量:

明确了浮力的概念之后,在手压矿泉水瓶的实验中,提问学生有没办法测得浮力的大小。给出器材,小组讨论,得出方案。

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细绳

实验步骤:在空气中称出石块的重力,将石块浸没在水里称出此时的视重。

根据现象能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

除此,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会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正好等于浮力的大小。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

关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体、盛有纯水和浓盐水的容器各一个。实验步骤可以参考书上p92 。学生按照步骤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个实验比较简单,计划让同学们自行完成,有问题的举手示意,完成后一起交流。

关于探究浮力的大小,在已经知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重力)有关。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步骤,明确实验原理而后再进行实验。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十一

本节是初二物理第九章“力和运动”的第二节,是在学习力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同时也是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以后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

本节教材特点是:

首先,是从抽象的“惯性”概念建立入手,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分析、推理和演绎,得出惯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个有趣的实验和生活中惯性事例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同时学会应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这既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惯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惯性现象的兴趣,培养其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其次,特别安排了惯性现象的危害。这部分内容主要联系了跟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交通事故问题,还介绍了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注意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这样的编排突出了《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突出了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注意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重“sts”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既提高了对物理问题的认知水平,又让学生感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另外,本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于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后面“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节需要达成“三个方面目标”:

l 知识与技能目标:即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且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性质。

l 过程与方法目标:即知道惯性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会利用特定的思维程序解释生活中惯性现象。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惯性现象的`兴趣,积极参与惯性现象的讨论,并对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引起关注。

重点是:对惯性的理解。因为学生常常把惯性跟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相联系,对理解惯性产生了一定的思维障碍,教学中要强调“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跟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以及怎样运动都无关。

难点是: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因为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同步,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知识的单向传授和接受式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较为欠缺,同时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相对贫乏,导致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本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精心教给学生分析和解释“惯性”现象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多列举和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

初中物理说课稿-(浮力),标签: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初中物理说课视频,

本节执教的对象是初二(2)班。该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参次不齐,客观上该班学生学习能力“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既有学习能力强,思维反映快的学生,约20%,又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约30%。总体而言,该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较高,能感觉物理有趣,有学习物理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惯性现象又比较抽象,若一味采用简单的讲授和单向灌输,本课的达标会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本节课应当有所调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切入口,逐步展开教学。

本课的课堂教学策略是:采用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实施“课内分层递进,分类指导”。

教学方法是:将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演示实验相结合,讨论和说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打算下发“导学提纲”,让学生课前预习本节,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惯性,惯性有何特点;同时布置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一些与交通事故有关的报道和图片资料。

教学模式采取:“实验——体验——应用”课堂教学模式。

1、复习牛顿第一定律,补偿基础知识

本节“惯性”概念是从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推理和演绎得出的,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熟悉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惯性观念的建立。因此,在本课的开始,就设计和安排了与 “牛顿第一定律”有关的几个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牛顿第一定律知识。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所学新课

利用电脑播放一幅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的动画,告诉学生地球自转的速度为360m/s,这个速度非常大,紧接着提出一个设想:站立在地球上的圣诞老人能否迅速跳离地面,地球此刻一定转过一段很大的距离,等圣诞老人落回地面,就不会留在原处,这样圣诞老人通过不断的上跳,不就可以周游世界了吗?

让学生充分讨论上述情况是否可行?能否解释原因?

接着再演示一个实验:

先将一个鸡蛋放在一块硬纸板上,缓慢的拉动硬纸板,会发现鸡蛋与纸板共同运动;再将硬纸板放在一个空茶杯上,把一个鸡蛋放在硬纸板上,试问学生:若用手将硬纸板用力弹飞出去,鸡蛋与硬纸板一同飞离茶杯呢,还是留在原处后落在杯中?操作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引入本课的课题。

3、建立惯性概念,体会惯性内涵

引导学生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由牛顿第一定律得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上,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由于“惯性”概念是由牛顿第一定律推理得出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学生此时对惯性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两个问题: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还是一种力;物体的惯性跟物体是静止或还是运动是否有关?

重视“惯性”概念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逐步揭示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无论物体是运动或静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为了强化学生对惯性概念的正确理解,在充分揭示和归纳“惯性”的内涵以后,安排一道对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反馈练习,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此时注意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努力引导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发表看法,从他们的回答中反馈是否全班已掌握了惯性的概念。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有惯性,受力时就没有惯性

b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e只有保持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简答题:

匀速行驶的轮船甲板上,有一个船员竖直向上跳起,当脚落地时,人落在何处?是原处,还是起跳点的后方?

4、关注惯性现象,重视知识应用

(1)为了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教师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锤打象棋子

将几个象棋子叠放在一起,在锤击打底部棋子之前,引导学生思考:象棋子是否全部飞出去?

(2)一辆平板小车载一个直立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突然运动,观察小车上直立的木块倾倒方向;

初中物理说课稿-(浮力),标签: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初中物理说课视频,

再拉载着直立的木块小车,在水平面匀速做运动,若突然遇到障碍物时,让学生注意观察障车上木块倾倒方向,并向学生提出生活中什么现象与此类似?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其逐步联想到生活中机动车突然启动和刹车的情景。

此时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能否用惯性知识来解释这两个现象呢?

让学生深度思考,在此基础上,请一个中等学生回答汽车突然启动人或司机后倒的原因?若能解释完整,可再一个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试试。

若不能,就用电脑课件模拟汽车突然启动的情景,并反复几次,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人与车的运动状态的不同。

由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做一次示范,较为细致地对惯性现象做出解释,并归纳出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表达程序。而后再请学生仿照老师指导的表达方法,进行尝试,解释汽车刹车时人为什么前倾。

继续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

l 用铁锹挖煤向锅炉中送煤,手和锹停止运动,煤为什么能飞进炉膛??

l 人行走中,被石头绊到,为什么向前跌倒?

l 电脑模拟轰炸机投掷炸弹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机要在目标前方提前投弹?

讨论结束,引导学生利用教师指导的方法和程序来解释惯性现象,并分组向全班汇报,其他组同学及时纠正和补充。

5、联系生活实际,强化sts意识

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课前收集和查阅的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为了避免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人前倒,公安部门都要求系司机和前排乘客使用安全带,通过收集资料和交流体会,使学生感受到惯性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6、归纳整理知识,及时反馈矫正

在理解了惯性,学会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节知识,问问学生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主小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目标与测试》,进行形成性练习,教师应注意进行分类指导,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

最后结束本课,分层布置作业。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十二

1、教材内容要点:

(1)知道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本节内容不多,但难度大,梯度高,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

基于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以及物理课程标准上要的求: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认识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培养设计和动手实验、分析与归纳、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教学目标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浮力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

难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但要把浮力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又要综合各方面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压强等,并通过实验,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归纳获得新知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将教学活动进行的轻松有效,教法是关键。而学生是教法的支撑点,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教法学法的选择。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烧杯、水、酒精、饮料瓶、氢气球

学生分组实验:一小桶水,橡皮泥一块、饮料瓶、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溢水杯各一个,木块、同体积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各一,水、盐水两种液体各一杯,细线等供选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轮船、冰山图片,思考:是什么力量使那么大的轮船和冰山漂浮在水面上的?

(二)进行新课:分两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认识浮力 本环节从“感受浮力---探究原因----定义浮力”的思路进行。

首先做好三个演示实验:

1:乒乓球在水中上浮。

2:乒乓球在酒精中上浮。

3:出示氢气球,松手,氢气球飞上屋顶。

接着设问:在水中下沉的石块受不受浮力的作用?怎样来验证你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体验了在不同液体中---在气体中----上浮的---下沉的各种情况下受浮力的现象,灌输了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

接着设问: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浮力吗?(上述实验容易学生认为: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为了解决这个错误认识,增加一个演示实验)

4. 演示:乒乓球漏水实验。(学生很惊奇,产生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的欲望)

5.播放视频:包有橡皮膜的立方体在水中的受力状况;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的理论分析过程,从而得出浮力的产生原因

6.浮力概念的建立

浮力是一种力,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其大小的单位也是牛顿,方向竖直向上;那么浮力的大小:在什么情况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什么情况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环节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本环节采用“体验---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

1.实验体验:一团橡皮泥、水、玻璃球 步骤: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放在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把橡皮泥造成船上面加重物(玻璃球),比一比,看谁能装载更多的重物.提出怎么装载更多的重物?(解决问题)。引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学生自主猜测可能的因素:物体的密度ρ物(物体的重)、物体的形状、深度h、浸入的液体密度、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排开的液体重等。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对各猜想进行实验设计,再把上面不同的检验猜想的实验器材分给不同的小组进行。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十三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因此把这块内容放在初中,并要求一次性过关,高中教学中不再重复。鉴于以前的教材把浮力安排在初二学习,不适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易造成初二学生的两极分化的事实,现行教材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大面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考虑,把浮力的内容放到初三教材中,具体安排为:先通过实验方法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再运用演绎方法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最后介绍浮沉条件的应用使所学知识具体化,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4)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作为自然科学的规律课,教材的编写思路一般是

提出问题-初步规律-简单应用

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这节课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

浮力概念的建立(分三步)

第一步:

演示实验1:黄色乒乓球在液体中缓慢上浮(乒乓球内注入适量的水,容器可用大量筒)

设问并讨论乒乓球上升的原因,并说明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说明:动态观察、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演示实验2:金属块在水中下沉

问题一:浸在水中的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针对学生思维障碍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思维)

问题二:如何判定金属块是否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

学生讨论方案,教师演示托力的测量法,类比得出测浮力方案。

第二步:

演示实验3:用弹簧秤分别测出金属浸在水中、煤油中的浮力。

第三步:

归纳得出浮力的初步概念,指明“浸在”的涵义。指明浮力的单位——牛。

说明:从“浸没”到“浸在”,从水到其它液体,改变实验条件,异中求同比较,提供归纳素材。通过归纳,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初步归纳能力。

3、浮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学生通过“想想做做”,找出获得最大浮力的办法。

教材图13。5-2实验的基本器材,通过手压易拉罐的方法,体验易拉罐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水中的深度的关系。

通过这个“想想做做“的内容为探究活动做铺垫。

4、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阿基米德原理(分四步)

第一步:根据称量法测浮力的演示,猜测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尝试性实验排除无关因素。

从力的三要素角度提出,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运用演绎法:因为浮力是一种力,而力具有三要素)

类比:手对物体施加的托力的大小跟施力物体(手)有关,那么,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测可能因素:深度h、物体的密度ρ物、物体的形状、空心与实心、浸入液体的体积v排等。

问题一:这些因素是否都会影响物体受到的浮力呢?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检验它呢?(引导学生提出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问题二:请设计一个检验f浮与深度h有否关系的实验,并上台演示。

学生实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所设计的实验研究的目的、控制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实验探索并演示,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a:将弹簧秤所挂的橡皮泥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少,证明f浮与h有关,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将弹簧秤所挂的橡皮泥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少,当橡皮泥完全没入水中后,继续增大深度,发现弹簧秤的示数不变,证明f浮与h有时有关,有时无关。

师:这两个结论似乎是矛盾的,这说明物体在部分浸没过程中不单单是深度变化,还有更本质的因素有待发现,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与比较一下,上述两个过程存在什么差异?再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谈起:人进入浴缸的水中后,会感到水的浮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水面上升了,水上升的原因是因为人在水中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也就是人排开了一部分的水,人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人感受到的浮力越大。引导学生使用溢水杯,使学生观察得出f浮与排出液体的多少有关。

第二步:探索f浮与g排液的关系。(放在第二课时讲解)

师:f浮与g排液之间是否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呢?

学生分组实验,分三次测出浮力与排开的水重

①铝块全部浸没

②铝块部分浸没

③铁块全部浸没

比较①、③得出f浮与ρ物无关(扫除学生的又一个思维障碍)

比较①、②、③得出f浮=g排液

第三步: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1、教师演示(并借助于实物投影)在煤油中f浮=g排液

说明:这里采用教师演示的目的只是为了节约时间,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让学生分组,分别用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再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2、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3、讨论原理的适用范围,简介阿基米德的发现

第四步:简单应用

讲解课本例题,不要直接引入f浮=ρgv排公式,而应根据f浮=g排液来计算。强调应用定律求浮力时,必须搞清两点:一是液体的密度;二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实践性作业

第一道题:能否利用1牛的水产生比1牛大的浮力?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

第二道题:设计实验,证明气体中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

第三道题:让学生上网查有关潜水艇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应用网络资源,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知识。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比较适合于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强的班级,本课还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法”组织教学。即由教师提供或由学生任选材料和器材,围绕“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个主题,让学生自主猜想,提出假说,自行设计进行探究,让学生到实验室甚至到教室外面去参与自己设计的实践性活动,在实践探究中去总结、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等,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

总之,抓住f浮=g排液这个关键点设计课堂教学,针对学生易出现的思维障碍“对症下药”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发现新知,尝试创新,发展实践能力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认识浮力的说课稿篇十四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浮沉;第三,浮力产生原因。

2、教材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这一节是本章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方向,理解浮力产生原因,理解物体浮沉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教育。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建立是本节课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原因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要求。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探索研究问题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浮力》说课稿》。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发现和物理理论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方法来建立浮力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观念,最突出是"重物体下沉,轻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木头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平衡状态,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

揭示浮力产生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分析,把突破难点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将石蜡投入装水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正确方法目。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一种力,它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有关,与液体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三种测量浮力大小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决定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