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技校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文章篇一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充分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如文明礼貌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利用课余时间跟学习或纪律差的学生进行谈心,讲道理,并在必要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从而方便了教师的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班集体建设
自从第一学期的篮球竞赛开始我就了解到:该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差,对班上的事务不关心,少数班干的管理能力差,不敢管,也懒得管,有情况不向老师汇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根据平时的表现及科任老师的评价,重新选了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和团支书。并想出尽可能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都来为这个班出一分力。首先,经常组织班干开班委会,与学生接触交谈,了解班干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上的困难,有什么不足之处就给予指导,发现和培养班内的积极分子,明确落实班干的责任,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班干部的威信在班内逐渐得以树立起来了。第二,在班内确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大力表扬好人好事或学习勤奋的学生。教育无小事,哪怕是把地上的一张纸捡到垃圾桶这样的小事我也在全班表扬,不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这些小星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批评抵制错误的思想行为和歪风邪气,这些措施确实为许多关心班集体的同学“壮了胆”,使越来越多的同学敢于揭发和批评不良行为。
三、严格执行班规班纪。
良好的班风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我们班一直有一个班级情报员对班里旷课、迟到、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记录,我定期对记录进行检查,并对相关的同学进行处理。逃课是一种习惯,只要能克制住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不逃课了,因此我们班的课堂纪律和出勤率都得了科任老师的表扬。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利用班会时间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为了选拔学生参与礼仪知识竞赛,我班利用班会开展演讲比赛,对学生的演讲提出建议,使其不断提高演讲能力,本次竞赛中郑红梅获得了优秀奖。为了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党旗下的成长”和“感恩的心”的征文竞赛,我要求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写了两个主题的文章各一篇,并帮其修改,找出比较好的参与竞赛,其中陈姗和王亚娟获得了一等奖,杨艳获得了三等奖,因此,学生们都有了兴趣和积极性去参加竞赛,上学期学院组织的活动中几乎都有我们班同学的身影,并且表现都很好。
虽然本班级整体现象良好,但是由于我的经验还很欠缺,所以在管理和处理一些现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要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看了“技校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技校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文章篇二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更是密切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特殊学生的教育与关爱更体现在张老师繁忙的工作之中。
忙于学习、乐于奉献,张国珍老师几十年来一直辛勤地耕耘在教育这块土地上,她对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特殊教育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她热爱特教工作,为此而忙于学习更多的特教工作的思想、理论、方法,她积极参与区特教中心组的学习,经常从网上下载各种相关的资料,抽空会去苦读专业书,以求获得更多的开展特教工作的知识,寻找出相应的对策。张老师对特教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校中5个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平时经常与他们交流,经常能看见与他们在一起的身影。“他们更需要关爱”是张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张老师在学校身兼数职:教导主任、工会主席,烦琐的工作使她整天忙得团团转,但她认真、勤奋、踏实、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始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每一位做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师德的体现,关爱特殊学生更需要教师有一份强烈的爱心,张老师始终把关爱特殊学生放在工作之中。当她在思考教导处工作时,会把特教工作列入计划,当她在向全体教职员工讲述工作要求时,又会把特教工作作为一项内容进行宣传布置,要求每一位教师对特殊学生不歧视。首先要与其他学生一样一视同仁,然后还要比其他学生从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活动上的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照顾。同时张老师对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更是经常召开会议了解情况,积极的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制订随班就读学生的培养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能力发展上能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同时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化解他们在学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注重交往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让班干部带着;共同做值日生,布置教室环境,注重手脑并用,培养动手能力;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生生情、师生情,唤起他们的求知欲。“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是特教工作的指导思想,“特殊法、优先法”是工作中的原则,“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是工作手段,“完善机制努力工作”是张老师对特教事业的追求。
学校依托区科研课题,深入开展了以“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课题研究。张老师作为执行组长积极思考、敢于实践,使课题组的活动正在稳步、有序、顺利的进展。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个别教育计划。一年级的听障儿童归某就“识字教学上的个别教育”,三年级听障儿童袁某在“作文教学上的个别教育”,重度弱智在“学习习惯上的个别教育”,中度弱智就“提高学习成绩上的个别教育”及“对自闭症儿童的个别教育”等。针对这些研究内容,相关的老师写出了具体的个别教育研究方案和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近一年多来,张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课题,又让课题促进了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开展。 “爱学生”是她从事教育工作的宗旨,“他们更需要关爱”则更体现了她对特教工作执着的爱和崇高的信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矗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更要全身心投入,呵护弱苗,用心培育弱苗,使每位弱智儿童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杨红松对“特教教师”责任的理解。
1992年,杨老师自外系统应聘到教育系统,在广袤的教育园地中,特殊教育还是一片刚开垦的红土地,人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很多偏见,特殊教育缺资少源。当时的她毅然选择了特殊教育,决定为特殊学生奉献出她的光和热。她埋头苦干、孜孜以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的世界中。她在特教园地中宛如小兴安岭的一棵红松,质朴、坚定,奉献着并快乐着。
杨老师爱她的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她都一样的温和亲切,但对学生的学习却不因为他们的特殊而放松要求。“教育要持之以恒、细致入微”,这是她对青年教师的谆谆教导,每一位学生,她都了解他们的特点,对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行为、情绪都会观察在眼里,找出原因,适切处对。要让自闭症的孩子认可一个人,可谓是铁树开花,往往付出了100%的努力,得到的却是0.01%的效果。自闭症孩子行为上刻板,认可一件事或一个人一般要经历排斥——不排斥——接纳——喜欢——依赖的过程,可以说解读或破译一个自闭症孩子不亚于攻克一道科学难题。班级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一开始几乎无法有片刻的平静,与人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沟通与合作,杨老师坚持做观察记录,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与交流,一年中就记了整整两本记事本,上面满满地记录着孩子每天的行为。通过它们杨老师努力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与家长统一教育手段,尝试各种方法一点一点地改变孩子。为使孩子改变只在家中吃饭的刻板行为,她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采用了“冲击疗法”、“引导法”等多种行为矫治的手段。刚开始时,孩子的一顿午饭,她要和几位老师一起配合才能吃完;几个月后,通过观察,又与孩子的母亲进行沟通后,杨老师了解到孩子喜欢吃番茄酱,于是在喂她吃饭时,杨老师故意在饭上滴一滴酱,让她把饭一起吃下,之后就告诉她吃一口饭才可以吃酱,并把番茄酱的瓶子放在孩子面前。孩子经常会不顾一切地扑上来抢瓶子,把饭菜撒在杨老师身上,每顿饭都象在和老师“斗智斗勇”,但杨老师始终能用平静的语气提示她:“先吃饭”。渐渐地孩子能在杨老师的口头提示下自觉地吃饭了。每天为使这位自闭症学生吃饭,杨老师只能在孩子吃完后自己匆匆的吃上几口。这样,孩子适当行为逐渐在增加,并开始意识到和杨老师之间的关系,慢慢地产生了亲密依赖。这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是啊!
对学生的爱已成为杨老师生命的内涵,成为她的一种素质,她是那么倾心于每一节课,每一篇教案,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份作业。杨老师爱她的工作,她把教师这一职业作为终生的追求,一种对事业的追求。杨老师乐教,对教学游刃有余,在全市特教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听过她课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她上课条理清晰,教学目标因人而异,整堂课精炼紧凑,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每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动作或练习都可能是下一环节的伏笔。教具的使用看似随手拈来,但细细品味却尽显设计者的匠心独运,真正是为帮助学生体验、操作、理解所用,一个字:用得“透”。课堂上,她把握着每一个学生,他们任何细微的表现她都尽收眼底。你能看到学生是那样专注、乐学,一双双眼睛变得那么灵活。而她的教学风格却是“娓娓道来,如春风拂面。”这种享受你不必等到公开课时,只要是她的课,你推门进去就会感受得到。“直接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环节”,“以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策略熟练地应用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喜欢上她的课,老师们喜欢听她的课,市、区及外省市同行对她的课给与一致的好评,每个学期她都要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上数学教法示范课。
杨老师教数学,多年来,她从复读班到中重度班的教学,始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进行了《中度生识数教学》、《数学复读班教学初探》、《生活数学自编教材》、《低年级分组教学》、《弱智儿童充分发展教育》等多项课题的实验。20xx年,在市珠心算协会大力支持下,我校数学校本课程开发逐步启动,就此开始了新一轮弱智儿童珠心算课题的开发和研究。作为一名长期潜心致力于弱智儿童数学学习的研究型教师,杨老师老师承接了课题组组长一职,并在原数学教研组的基础上组建了课题开发组。由于多年来着重于现代数学的研究,对珠心算体系和发展的认识几乎从零起点开始,当时她身兼教导助理一职,繁忙的工作让她只能把课题需要的开题和立题工作都放到深夜进行,大量的书籍阅读和资料查询每每都要独自忙到凌晨。在她的带领下组员总是先明确计划,再做落实,步调配合非常一致。课程开发要编写教材,作为过来人杨老师深知确立学科纲目和课题导向的重要性。纲是筋骨而导向则决定了整个研究价值的问题,为做好这个纲目从最初到现在几易其稿,只要想到什么就马上找来填补上去,一张纸密密麻麻都是思绪的结晶。在深入学习二期课改先进理念后,杨老师对珠心算课程开发放宽了视野,拓展了意识,加深了理解,以生活为导向成了组内共同的认识。杨老师在号召组员编写教材过程中分工明确,要求细致。组员虽然年轻历练不够,但是想法大胆,领悟够快,对他们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编写都一一把关,这样加重了她的担子却也使之在数学学科的各领域着眼更深。课题组在两年的时间里成长很快,每次课题汇报公开课都由杨老师全权负责、全面把握,她激励年轻后辈要敢闯敢拼,同时对自己的教案深思熟虑把持重心。那些日子里,她与课题组同仁一起整理资料、汇编教材、修改教案、安排研讨,忘记了自己也要公开教学,忘记了自己还有一大家子的活儿要做,忘记了时间与大家同甘共苦……珠心算课题开发以来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次又一次矛盾,她带着大家用她独有的方式都一一解决,在近一次的阶段汇报中课题组的努力获得了在座专家的认可。
在学生家长眼里,杨老师不仅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交心的知己。晚上家中的电话犹如“家长热线”,探讨矫治孩子各种问题的方法、分享孩子点滴进步的快乐。有位家长常说,和杨老师通过电话后心情都能好上好几天。
在家人眼里,杨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事业狂”。为了教好书,她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刻苦钻研,如醉如痴。在她看来,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就得自己给自己加压,她原来的专业是电子自动化,已经达到了任教学历标准,但她深知,要想把自己的一颗爱心献给特殊教育事业,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于是,她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倔劲转化成对“充电”的渴求,在短短几年中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班的学习。
杨老师先后向市、区开过几十节公开课;在青教评比中获得过多次奖项;为教师和家长开过数次讲座;有多篇文章在刊物上发表;获得过“区三八红旗手”、“区科研先进个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区特教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追求创新,以学生发展为己任,以学校发展为动力。这就是杨红松,一个在自己孩子眼里称不上好妈妈,却在更多孩子眼里是慈母的特教战士。
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虽然颇多辛苦,但看到学生们将一个个自信地走入考场,我深感欣慰。将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做一小结以自勉。
首先是团结各科任课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三下半学期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个学期中,很多学生都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学科基矗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复习、巩固、提高并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但由于各个学生的兴趣有所不同,理解能力有所差异,甚至是态度问题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都出现这样或那样偏科的问题。好在大家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而且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还不是很深很难。我的工作就是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短板,争取全面发挥。这就需要各任科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我们的任科教师都很负责,大家也互相理解和支持,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家都很敬业,都希望能够拿出自己的时间更多的帮助学生,但毕竟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各任科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可以提高的空间提出自己的计划。这些大家讨论出来的计划,大家执行起来既有动力,也有压力。不过经过大家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努力,学生的各科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次是集中力量补差提高。
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个学期的学习热情是高的,学习态度是端正。但是确实存在着由于前面落后太多,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存在。好在初中阶段重视的还是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拓展运用能力,而这些知识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在学习能力范围内。对于有心学习的学生来说,一个学期足够了。我们在学期一开始就针对这些学生做了相关的安排,一方面我们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迎头赶上;另一方面,我也告诉他们,我是随时为他们准备着的,在学习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和我们老师联系。除此之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提供小型学习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不同老师的课后学习小组进行补差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基础知识明显扎实了许多,许多原来对自己没信心的同学改变了很多,对自己的期望值和努力方向也做了相应的修改。
再次是重点做好同学的心理准备工作,解决“早恋”问题。
我们知道,迎接重大考试,学习内容上的准备只是一个方面,心理上的准备也是重要一环。初三学生,处于情感敏感期,极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选择适当的方式做梳理和引导。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认识一件事情,以及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好在他们经过几年的不断熏陶和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正确的看法,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妥善解决。但中学生的情感问题,还真是比较棘手。有这么一件事情费了不少工夫。班上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对一个男生产生了朦胧的好感,但这个男生成绩并不理想。按照他的情况,只能进入技校学习,而这个女生居然产生为了这个男生而打算放弃本来很有希望考入重点高中的机会而和这个男生一起进入技校学习。我们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我们也知道,对于这种事情,不能听之任知,更不能粗暴-干涉,我们已经听到太多这样的悲剧故事。对此,我首先肯定他们之间有互相好感是很正常的,其次,以自己的学生经历和身边发生的同类事情供他们比较参考;再次,通过学校和双方家长加强联系,共同努力做好其思想。最终,他们保留着纯洁的友谊关系,并把共同提高作为以后努力的方向。随着他们认识的改变,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女生学习成绩很快恢复了,而男生的成绩也得到很大程度上提高。相信他们在中考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欣慰的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级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六名同学已经被推荐进入市重点高中后,更多的同学得到了更大的动力,学习劲头更足了,我期待着他们的成功。
技校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文章篇三
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本学期,本人担任财会七班的班主任工作。为了在新的学期能够更好的工作,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特总结前段工作如下:
首先,继续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时抓住学生点滴的情绪变化,及时解决问题。
作为高二第一学期,许多学生开始在思想上出现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很多学生已经进入“反叛”时期,常常会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因而在思想上有了很多的麻痹、松懈。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适时地在学期伊始之际,召开班会,重新让学生进行学习,并体会遵守规范的重要,从思想上给学生以深刻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抓住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课上睡觉、不完成作业甚至出现与教师顶嘴的现象等行为,对同学进行“换位”思考,并进行积极教育,让学生在反省中受教育,得真知,约束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针对高二学生的思想复杂、偏激、情绪不稳定、多变的特点,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同学生进行谈心,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引导学生将情绪正常的宣泄,尽可能的调整他们的心态,积极的投身于班级的各种活动中。
其次,积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会同各学科老师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针对中学生此阶段的心理状况,适时的抓住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讨论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或者跟部分学生谈心地方式,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时的让学生在写出个人的短期、长期目标,树立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此同时,在课堂提问、听写、单元测试等学习活动以及其他类型活动、竞赛中将学生的表现通过加减分的形式具体化,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个人竞争,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第三,积极会同各学科教师积极备好学生,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用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本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同其他任课教师经常讨论班级管理问题、班级存在的问题以及用怎样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积极的向各位教师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新学期开始,班级中出现了大量的学生上课前迟到的现象,及时的发现不良苗头,及时的纠正,让学生写出20xx字说明,给学生一个改过自省的机会,同时积极在班内开展“我为什么来学习”的大讨论,使学生在大家的关注中将此消灭并且通知任课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及时关注这类问题,共同解决。与此同时,积极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共同管理教育学生。尤其是在期中考试以后,借鉴了其他班级的方法,采用交流册以及量化评比汇报单的形式积极同家长联系,及时反映学生情况,并及时的了解、掌握学生情况,达到共同管理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四,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继续将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当中。班级实行竞选与班级考察相结合,继续实施班主任助理的手法,锻炼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同时将权利下放,在开展各种活动时,积极发动学生,创设各种机会,给学生以自己活动的自由空间,积极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五,至于成绩方面,一是班级形成较强的凝聚力,组织、纪律性较好,二是卫生扫除积极彻底,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每月班级评估分总在前六名。三是期中考试成绩名列前三名。并且在政教处、团委组织的其他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篮球比赛获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六名;拔河比赛女子组第四名,男子组第六名;校迎新年文艺选拔赛第五名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学们的努力,更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管理方面,还欠缺更加科学、民主;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不一,落后面大,在处理问题时还有一些急躁,对于学生的部分心理,还不能更好的掌握,关心、爱护学生还不能够全面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此外,我还会不定期的抽空对我们的班级主页的内容和资源进行管理和更新,只要有新的班级活动照片,我会及时上传到主页上面,只要有空就会写好班主任日记,争取把我们班级主页做成一个可以在我和学生之间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
技校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文章篇四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更是密切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特殊学生的教育与关爱更体现在张老师繁忙的工作之中。
忙于学习、乐于奉献,张国珍老师几十年来一直辛勤地耕耘在教育这块土地上,她对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特殊教育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她热爱特教工作,为此而忙于学习更多的特教工作的思想、理论、方法,她积极参与区特教中心组的学习,经常从网上下载各种相关的资料,抽空会去苦读专业书,以求获得更多的开展特教工作的知识,寻找出相应的对策。张老师对特教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校中5个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平时经常与他们交流,经常能看见与他们在一起的身影。“他们更需要关爱”是张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张老师在学校身兼数职:教导主任、工会主席,烦琐的工作使她整天忙得团团转,但她认真、勤奋、踏实、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始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每一位做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师德的体现,关爱特殊学生更需要教师有一份强烈的爱心,张老师始终把关爱特殊学生放在工作之中。当她在思考教导处工作时,会把特教工作列入计划,当她在向全体教职员工讲述工作要求时,又会把特教工作作为一项内容进行宣传布置,要求每一位教师对特殊学生不歧视。首先要与其他学生一样一视同仁,然后还要比其他学生从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活动上的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照顾。同时张老师对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更是经常召开会议了解情况,积极的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制订随班就读学生的培养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能力发展上能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同时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化解他们在学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注重交往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让班干部带着;共同做值日生,布置教室环境,注重手脑并用,培养动手能力;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生生情、师生情,唤起他们的求知欲。“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是特教工作的指导思想,“特殊法、优先法”是工作中的原则,“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是工作手段,“完善机制努力工作”是张老师对特教事业的追求。
学校依托区科研课题,深入开展了以“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课题研究。张老师作为执行组长积极思考、敢于实践,使课题组的活动正在稳步、有序、顺利的进展。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个别教育计划。一年级的听障儿童归某就“识字教学上的个别教育”,三年级听障儿童袁某在“作文教学上的个别教育”,重度弱智在“学习习惯上的个别教育”,中度弱智就“提高学习成绩上的个别教育”及“对自闭症儿童的个别教育”等。针对这些研究内容,相关的老师写出了具体的个别教育研究方案和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近一年多来,张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课题,又让课题促进了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开展。 “爱学生”是她从事教育工作的宗旨,“他们更需要关爱”则更体现了她对特教工作执着的爱和崇高的信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矗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更要全身心投入,呵护弱苗,用心培育弱苗,使每位弱智儿童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杨红松对“特教教师”责任的理解。
1992年,杨老师自外系统应聘到教育系统,在广袤的教育园地中,特殊教育还是一片刚开垦的红土地,人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很多偏见,特殊教育缺资少源。当时的她毅然选择了特殊教育,决定为特殊学生奉献出她的光和热。她埋头苦干、孜孜以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的世界中。她在特教园地中宛如小兴安岭的一棵红松,质朴、坚定,奉献着并快乐着。
杨老师爱她的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她都一样的温和亲切,但对学生的学习却不因为他们的特殊而放松要求。“教育要持之以恒、细致入微”,这是她对青年教师的谆谆教导,每一位学生,她都了解他们的特点,对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行为、情绪都会观察在眼里,找出原因,适切处对。要让自闭症的孩子认可一个人,可谓是铁树开花,往往付出了100%的努力,得到的却是0.01%的效果。自闭症孩子行为上刻板,认可一件事或一个人一般要经历排斥——不排斥——接纳——喜欢——依赖的过程,可以说解读或破译一个自闭症孩子不亚于攻克一道科学难题。班级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一开始几乎无法有片刻的平静,与人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沟通与合作,杨老师坚持做观察记录,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与交流,一年中就记了整整两本记事本,上面满满地记录着孩子每天的行为。通过它们杨老师努力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与家长统一教育手段,尝试各种方法一点一点地改变孩子。为使孩子改变只在家中吃饭的刻板行为,她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采用了“冲击疗法”、“引导法”等多种行为矫治的手段。刚开始时,孩子的一顿午饭,她要和几位老师一起配合才能吃完;几个月后,通过观察,又与孩子的母亲进行沟通后,杨老师了解到孩子喜欢吃番茄酱,于是在喂她吃饭时,杨老师故意在饭上滴一滴酱,让她把饭一起吃下,之后就告诉她吃一口饭才可以吃酱,并把番茄酱的瓶子放在孩子面前。孩子经常会不顾一切地扑上来抢瓶子,把饭菜撒在杨老师身上,每顿饭都象在和老师“斗智斗勇”,但杨老师始终能用平静的语气提示她:“先吃饭”。渐渐地孩子能在杨老师的口头提示下自觉地吃饭了。每天为使这位自闭症学生吃饭,杨老师只能在孩子吃完后自己匆匆的吃上几口。这样,孩子适当行为逐渐在增加,并开始意识到和杨老师之间的关系,慢慢地产生了亲密依赖。这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是啊!
对学生的爱已成为杨老师生命的内涵,成为她的一种素质,她是那么倾心于每一节课,每一篇教案,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份作业。杨老师爱她的工作,她把教师这一职业作为终生的追求,一种对事业的追求。杨老师乐教,对教学游刃有余,在全市特教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听过她课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她上课条理清晰,教学目标因人而异,整堂课精炼紧凑,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每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动作或练习都可能是下一环节的伏笔。教具的使用看似随手拈来,但细细品味却尽显设计者的匠心独运,真正是为帮助学生体验、操作、理解所用,一个字:用得“透”。课堂上,她把握着每一个学生,他们任何细微的表现她都尽收眼底。你能看到学生是那样专注、乐学,一双双眼睛变得那么灵活。而她的教学风格却是“娓娓道来,如春风拂面。”这种享受你不必等到公开课时,只要是她的课,你推门进去就会感受得到。“直接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环节”,“以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策略熟练地应用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喜欢上她的课,老师们喜欢听她的课,市、区及外省市同行对她的课给与一致的好评,每个学期她都要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上数学教法示范课。
杨老师教数学,多年来,她从复读班到中重度班的教学,始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进行了《中度生识数教学》、《数学复读班教学初探》、《生活数学自编教材》、《低年级分组教学》、《弱智儿童充分发展教育》等多项课题的实验。20__年,在市珠心算协会大力支持下,我校数学校本课程开发逐步启动,就此开始了新一轮弱智儿童珠心算课题的开发和研究。作为一名长期潜心致力于弱智儿童数学学习的研究型教师,杨老师老师承接了课题组组长一职,并在原数学教研组的基础上组建了课题开发组。由于多年来着重于现代数学的研究,对珠心算体系和发展的认识几乎从零起点开始,当时她身兼教导助理一职,繁忙的工作让她只能把课题需要的开题和立题工作都放到深夜进行,大量的书籍阅读和资料查询每每都要独自忙到凌晨。在她的带领下组员总是先明确计划,再做落实,步调配合非常一致。课程开发要编写教材,作为过来人杨老师深知确立学科纲目和课题导向的重要性。纲是筋骨而导向则决定了整个研究价值的问题,为做好这个纲目从最初到现在几易其稿,只要想到什么就马上找来填补上去,一张纸密密麻麻都是思绪的结晶。在深入学习二期课改先进理念后,杨老师对珠心算课程开发放宽了视野,拓展了意识,加深了理解,以生活为导向成了组内共同的认识。杨老师在号召组员编写教材过程中分工明确,要求细致。组员虽然年轻历练不够,但是想法大胆,领悟够快,对他们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编写都一一把关,这样加重了她的担子却也使之在数学学科的各领域着眼更深。课题组在两年的时间里成长很快,每次课题汇报公开课都由杨老师全权负责、全面把握,她激励年轻后辈要敢闯敢拼,同时对自己的教案深思熟虑把持重心。那些日子里,她与课题组同仁一起整理资料、汇编教材、修改教案、安排研讨,忘记了自己也要公开教学,忘记了自己还有一大家子的活儿要做,忘记了时间与大家同甘共苦……珠心算课题开发以来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次又一次矛盾,她带着大家用她独有的方式都一一解决,在近一次的阶段汇报中课题组的努力获得了在座专家的认可。
在学生家长眼里,杨老师不仅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交心的知己。晚上家中的电话犹如“家长热线”,探讨矫治孩子各种问题的方法、分享孩子点滴进步的快乐。有位家长常说,和杨老师通过电话后心情都能好上好几天。
在家人眼里,杨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事业狂”。为了教好书,她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刻苦钻研,如醉如痴。在她看来,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就得自己给自己加压,她原来的专业是电子自动化,已经达到了任教学历标准,但她深知,要想把自己的一颗爱心献给特殊教育事业,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于是,她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倔劲转化成对“充电”的渴求,在短短几年中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班的学习。
杨老师先后向市、区开过几十节公开课;在青教评比中获得过多次奖项;为教师和家长开过数次讲座;有多篇文章在刊物上发表;获得过“区三八红旗手”、“区科研先进个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区特教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追求创新,以学生发展为己任,以学校发展为动力。这就是杨红松,一个在自己孩子眼里称不上好妈妈,却在更多孩子眼里是慈母的特教战士。
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虽然颇多辛苦,但看到学生们将一个个自信地走入考场,我深感欣慰。将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做一小结以自勉。
首先是团结各科任课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三下半学期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个学期中,很多学生都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学科基矗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复习、巩固、提高并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但由于各个学生的兴趣有所不同,理解能力有所差异,甚至是态度问题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都出现这样或那样偏科的问题。好在大家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而且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还不是很深很难。我的工作就是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短板,争取全面发挥。这就需要各任科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我们的任科教师都很负责,大家也互相理解和支持,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家都很敬业,都希望能够拿出自己的时间更多的帮助学生,但毕竟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各任科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可以提高的空间提出自己的计划。这些大家讨论出来的计划,大家执行起来既有动力,也有压力。不过经过大家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努力,学生的各科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次是集中力量补差提高。
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个学期的学习热情是高的,学习态度是端正。但是确实存在着由于前面落后太多,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存在。好在初中阶段重视的还是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拓展运用能力,而这些知识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在学习能力范围内。对于有心学习的学生来说,一个学期足够了。我们在学期一开始就针对这些学生做了相关的安排,一方面我们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迎头赶上;另一方面,我也告诉他们,我是随时为他们准备着的,在学习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和我们老师联系。除此之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提供小型学习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不同老师的课后学习小组进行补差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基础知识明显扎实了许多,许多原来对自己没信心的同学改变了很多,对自己的期望值和努力方向也做了相应的修改。
再次是重点做好同学的心理准备工作,解决“早恋”问题。
我们知道,迎接重大考试,学习内容上的准备只是一个方面,心理上的准备也是重要一环。初三学生,处于情感敏感期,极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选择适当的方式做梳理和引导。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认识一件事情,以及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好在他们经过几年的不断熏陶和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正确的看法,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妥善解决。但中学生的情感问题,还真是比较棘手。有这么一件事情费了不少工夫。班上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对一个男生产生了朦胧的好感,但这个男生成绩并不理想。按照他的情况,只能进入技校学习,而这个女生居然产生为了这个男生而打算放弃本来很有希望考入重点高中的机会而和这个男生一起进入技校学习。我们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我们也知道,对于这种事情,不能听之任知,更不能粗暴-干涉,我们已经听到太多这样的悲剧故事。对此,我首先肯定他们之间有互相好感是很正常的,其次,以自己的学生经历和身边发生的同类事情供他们比较参考;再次,通过学校和双方家长加强联系,共同努力做好其思想。最终,他们保留着纯洁的友谊关系,并把共同提高作为以后努力的方向。随着他们认识的改变,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女生学习成绩很快恢复了,而男生的成绩也得到很大程度上提高。相信他们在中考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欣慰的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级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六名同学已经被推荐进入市重点高中后,更多的同学得到了更大的动力,学习劲头更足了,我期待着他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