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5篇)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1 17:22:37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5篇)
时间:2023-03-01 17:22:37     小编:zdfb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一

我镇是全国重点发展的乡镇,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对 三农 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且由于合铜,合安,合铜黄高速公路都横穿我镇,已基本形成 四纵四横 的公路网络,因此我镇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而我镇政府也趁如此好的机遇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在实行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组织实施 三清、三改、三通 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目前为止,我镇已成为我县最重要的乡镇了。

早在两年前,我镇就科学设计了新农村建设规划蓝图,新农村建设起点在规划,怎样才能确保规划科学,便于实施操作,结合实际呢?对此,我镇有着一系列切合实际的规划:

精心组织,统一部署,高标准制定发展规划。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出新意、出精品的指导思想,采取外地学、当地看、比着干的办法,组织全镇村干部分别到竹山罗家坡村、平利县龙头村等地,学习、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实地看、问、学,提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感性认识。同时,组织全镇干部系统地学习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增强镇村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分类制定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市、县确定的重点、试点村,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对照新农村建设 20个字 (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层制定建设规划,力求全面推进。对镇定试点,则依据优势,侧重于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对一般村则广泛畅导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分类突破、营造优势、逐层推进。全镇所有村已根据自身实际,全部制定出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咬定目标,精心组织实施 。从外地发展的经验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长期抓、长期积累形成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咬定目标不放松,我镇无疑也必须走这条路。我们立足从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入手,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农村农民生活富裕,立足通过用先进文化、致富技术、《乡规民约》打造文明乡风,立足通过集镇建设、自来水工程建设、公路建设、能源沼气建设、生态家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立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有好的规划,更要有一个好的推进机制,我镇已经建立了一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联村考核机制,即:每个副科级干部联包1-2个示范村,每个行政干部联包一个村,每个村干部负责一个湾院,每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的联包机制,对照规划,逐项、逐年、一任接着一任干,逐项、逐年实行量化考核。

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办法是办点示范,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村已具新农村雏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强,就可具规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范性,对条件基础稍差的村则注重从解决基础设施入手,尽快改善条件,分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相反的村则注重从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发展,形成各具优势,各具规模的新农村格局。

充分体现民意,让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是人民群众的新农村,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们自己最清楚,建什么样的新农村,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我镇在领导、主导新农村建设时,最重要的是充分听取、采纳他们的建议、意见,体现民意,让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迸发出来。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 急在上头,冷在下头 的尴尬局面,才能调动全体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心,才能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当然,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镇也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村生产力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 留守 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我镇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各种因素,老百姓响应不积极, 六改四普及 难度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有些农民在思想上存在 等、靠、要 的观念,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大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利、不愿筹资的思想。虽成立了 村民理事会 ,但 理事会 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水、改厕、改栏工作进展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

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乡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扰,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农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动, 六合彩 等赌博活动有抬头的趋势。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我坚信,在我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镇一定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二

党的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贵溪市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四个突出”,大胆创新,走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全市生态环境意识持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推进贵溪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进行了专项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一是专项排查。常态化、制度化地深入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开展专项排查行动。20xx年,共排查重金属排放企业14家、重大危险源企业7家;二是专项督查。经常性对所有涉及重金属污染防治企业进行环保监督管理。全面整治不法企业的乱排乱放行为,有效遏制了重金属污染的源头;三是专项管控。即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首尾兼顾,对新、改、扩建重金属污染项目一律停止审批,对新入园项目实行联审联批制度;四是专项治理。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创新“三种模式”: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搬迁补偿政策;坚持市场运作,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坚持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贵冶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对1700余亩农田进行了翻耕,施加土壤改良剂,栽种修复植物。

(二)突出“秀美乡村”创建工作。一是扎实开展“秀美乡村”创建工作。将“秀美乡村”创建与环境综合治理有机融合,贵冶周边两批共29个“秀美乡村”全面建成。全市108个“秀美乡村”建设点也全部竣工验收,极大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着力抓好“卫生清洁”工程。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就地回收利用,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基本做到遗留垃圾全部清运、新增垃圾及时处理;三是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施和条件,按照公益性、急需性和承受性原则,进行危(旧)房改造:稳步推进“三区三线”民居改造工程;大力实施农村改厕、道路硬化等民生工程。

(三)突出“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一是加强生态资源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出台了《贵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见》。坚决落实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制度,实行阔叶树全面禁伐;二是加大绿化造林力度。20xx年,绿化造林3.39万亩,封山育林8000亩;三是加快生态镇村建设。着力推进乡村绿化提质建设,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塘湾、罗河等乡镇重新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樟坪畲族乡、塘湾镇大桥村先后被评为“全省森林乡镇”、“全省森林村庄”等荣誉称号。

(四)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贵溪市20xx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贵溪市乡(镇)环境目标责任书考核实施办法》。扎实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20xx年,共年检18家排污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新核发10家企业排污许可证;二是强化管理。督促各减排企业建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强危险固体废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管理,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三是加大投入。一期概算总投资3500万元污水处理厂已经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概算总投资800万元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即将投入运行。

二、现状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是政策支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并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鹰潭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决战景区,做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政策理论依据;二是环境支撑。县域内拥有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圳省级森林公园等优质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为63.5%;全市出界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空气环境质量全年稳定在二级以上,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资金扶持。近年来,贵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x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6亿元,财政总收入35.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46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均居全省县(市、区)第四位,县域经济实力显著,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崛起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前提;四是组织保障。近年来,贵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20xx年,确立了“推进生态建设,构建科学发展保障”的工作主线,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成美丽宜居贵溪”,实现永续发展的工作目标。

(二)不利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我市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的特征比较明显。工业仍以劳动密集型、轻加工型为主,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xx年,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仅为21.7%;二是生态文明理念较肤浅。由于农村经济滞后,百姓在山靠山,想到的先是养家糊口和发家致富,因而还存在生态文明意识不强的问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也一时难以彻底改变。少数企业推行绿色生产的自觉性不高;三是生态开发开放较单一。生态开发开放程度比较粗浅。生态价值既没有在开发中体现;生态文明的内涵也没有在开放中提升;社会各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理解不透,重视不高,执行不力,导致生态文明效应较弱。

三、对策建议

(一)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亦是民心所向。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我省在 “”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对主要污染物减少排放要求。从市情看,随着铜产业、照明产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化持续突破,贵溪市围绕铜、节能照明和医药、化工四大增长极招引的大项目、大企业日益增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生态承载挑战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贵溪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突出重点,巩固成果。一是在领导决策层面。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继续推行工业项目立项和审批工作联审联批制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坚决不予落地;二是在工作方法层面。第一,着力抓好生态文化宣传。组织文艺骨干创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文艺作品,结合送戏下乡等活动,开展生态文化进基层、农村和企业的活动;第二,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乡村环境卫生督查力度。三是在工作落实层面。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研究出台《关于贵溪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考核办法》等可行性文件,使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领导有力、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要强化统筹协调。编制《贵溪市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贵溪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使贵溪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三要狠抓工作落实。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贵溪市直机关、乡镇主要负责人的目标责任考核,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和问责制。同时,建议贵溪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考核、奖励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以奖代补;四要强化法治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协调机制,强化环保、林业等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和重点案件移送督办机制,加大对破坏资源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能力。

(三)注重结合,扩大效应。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副业经济有机结合,如家畜粪便转化沼气利用,树木栽种发展林下经济,河塘清淤发展养殖业等等,让农副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共同发展;二是把加大投入与长效治理结合起来。根据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加,不断加大生态资金投入。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等环境监管长效机制,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严格落实处罚整治措施。并将环保考核与政府考核、企业贷款资质评定等事项挂钩,促使部门和企业按照生态环保要求,加强治污减排和生态修复,促进生态保护的长效性和持续性;三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打造生态板块结合起来。打造生态板块,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全力打造白鹤湖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加快雷溪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结合生态市、生态镇(村)创建工作,按照建设“美丽贵溪”的定位,加快植树造林、环境美化等工作,努力把生态板块建设成为富裕、秀美、宜居、和谐贵溪的生态屏障。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环视今日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xx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而后在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说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1、龙泉驿区整体概况

龙泉驿区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九区之一,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部偏南、龙泉山脉中段,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974毫米,年均气温15.9℃。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西江河、黄水河、芦溪河、陡沟河流经区境。有天然气、煤、铜、磷、石膏等矿产资源。素有“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区)之一。 20xx年,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大面街道、柏合镇、山泉镇、茶店镇被规划为成都天府新区的范围,其发展定位为成都国际汽车城。龙泉驿区因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冲,自古有“巴蜀门户”之称,亦有东出锦城“川东首驿”之谓,是成都至川东南、重庆的必由之路,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已拥有沪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厦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两条出海大通道和穿境而过的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正加紧建设的从市中心向东通向龙泉驿区的地铁2号线(及东延伸线)和已经规划完毕的地铁4号线东延伸线,在区内形成了海陆空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龙泉驿区下辖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镇、西河镇、洛带镇、黄土镇、洪安镇、茶店镇、山泉镇和万兴乡等12个街镇乡,总面积556.9802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20xx年),主要方言有西南官话和湖广客家话。

2、洛带古镇为例

2.1、二期整治工程

20xx年8月,龙泉驿区旅游局宣布,近期相关部门将再投入1亿元,启动洛带古镇二期整治工程,给洛带注入文化。其工程包括 对八角井街、黄家河片区的综合改造;对古镇核心区特色院落打造、“财神大道、三百神梯”等旅游景点及附属设施建设、南干道延伸段进行建设。此外还将对以古 镇基督教堂为核心的广场片区进行改造,该教堂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乡村教堂。

目前二期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已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施工设计也已基本完成。古镇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二期工程则将对古镇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现已推出女子街,女孩们可以在商店里选自己喜欢的服装,在一处景点拍照留恋。

洛带相关部门正加紧落实成都私家收藏博物馆集群项目,以及国际浓 园公共艺术村项目、福建会馆、湖南会馆和客家乡村会馆、醋博物馆等项目落地情况,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解决征地拆迁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启动。

洛带镇加快推动古镇至金龙湖景区道路、水杉路、南干道西段启动前各项工作,以此改善旅游景区环境,推动产业发展。

2.2、客家民居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就业岗位多的项目。全力启动客家民居建设,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龙泉驿区将结合洛带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客家民居点位确 定在成洛大道以北(柏杨村七、八组),总计划用地面积412.8亩,可吸纳约3000户,10000余人。

设计方案于20xx年3月通过了龙泉驿区规委会的审查,一期占地面积100亩,净地68.2亩,建筑面积6680余平方米,已完成拆迁、勘测、三通一平和打围工作,20xx年5月破土动工,预计 20xx年2月主体封顶,6月全面完工。建成后可让已征地“过渡期”农民全部住新房,新征地农民“即拆即住新房”。

3、调查建议(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实现途径)

3.1、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2、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加大媒体等传播载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连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我们应提倡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3.3、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四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环视今日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xx大报告首次把 生态文明 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而后在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说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龙泉驿区整体概况

龙泉驿区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九区之一,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部偏南、龙泉山脉中段,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974毫米,年均气温15.9℃。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西江河、黄水河、芦溪河、陡沟河流经区境。有天然气、煤、铜、磷、石膏等矿产资源。素有 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 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 中国水蜜桃之乡 ,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区)之一。 20xx年,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大面街道、柏合镇、山泉镇、茶店镇被规划为成都天府新区的范围,其发展定位为成都国际汽车城。龙泉驿区因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冲,自古有 巴蜀门户 之称,亦有东出锦城 川东首驿 之谓,是成都至川东南、重庆的必由之路,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已拥有沪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厦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两条出海大通道和穿境而过的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正加紧建设的从市中心向东通向龙泉驿区的地铁2号线(及东延伸线)和已经规划完毕的地铁4号线东延伸线,在区内形成了海陆空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龙泉驿区下辖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镇、西河镇、洛带镇、黄土镇、洪安镇、茶店镇、山泉镇和万兴乡等12个街镇乡,总面积556.9802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20xx年),主要方言有西南官话和湖广客家话。

洛带古镇为例

二期整治工程

年8月,龙泉驿区旅游局宣布,近期相关部门将再投入1亿元,启动洛带古镇二期整治工程,给洛带注入文化。其工程包括 对八角井街、黄家河片区的综合改造;对古镇核心区特色院落打造财神大道、三百神梯 等旅游景点及附属设施建设、南干道延伸段进行建设。此外还将对以古 镇基督教堂为核心的广场片区进行改造,该教堂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乡村教堂。

目前二期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已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施工设计也已基本完成。古镇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二期工程则将对古镇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现已推出女子街,女孩们可以在商店里选自己喜欢的服装,在一处景点拍照留恋。

洛带相关部门正加紧落实成都私家收藏博物馆集群项目,以及国际浓 园公共艺术村项目、福建会馆、湖南会馆和客家乡村会馆、醋博物馆等项目落地情况,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解决征地拆迁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启动。

洛带镇加快推动古镇至金龙湖景区道路、水杉路、南干道西段启动前各项工作,以此改善旅游景区环境,推动产业发展。

客家民居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就业岗位多的项目。全力启动客家民居建设,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龙泉驿区将结合洛带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客家民居点位确 定在成洛大道以北(柏杨村八组),总计划用地面积412.8亩,可吸纳约3000户,10000余人。

设计方案于20xx年3月通过了龙泉驿区规委会的审查,一期占地面积100亩,净地68.2亩,建筑面积6680余平方米,已完成拆迁、勘测、三通一平和打围工作,20xx年5月破土动工,预计 20xx年2月主体封顶,6月全面完工。建成后可让已征地 过渡期 农民全部住新房,新征地农民 即拆即住新房 。

调查建议(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实现途径)

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加大媒体等传播载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连同 生态文明 的 四个文明 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我们应提倡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五

近年来,多宝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纪检工作,坚决贯彻落实省、市纪委工作要求和有关规定,切实加强乡镇纪委的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规范纪检工作程序,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纪委规范化建设,更好地促进乡镇纪委职能作用的发挥,有力地增强了乡镇纪委工作力量,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自身建设,力促职能发挥

在纪检监察的组织建设中,我们既重视硬件建设,又加强软件建设。一是人员配备到位。多宝镇抢抓去年乡镇两委换届的机遇,规范镇纪检组织设置,将能力强、觉悟高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加大了干部交流力度。共设纪委书记1人,专职纪检监察干事1名,委员4人。纪委书记坚持参与镇党委各项工作决策、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决定前的酝酿协商。二是后勤保障到位。设有专门的办公场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举报电话等办公设备。同时,镇党委、政府为纪委开展工作提供车辆和经费保障,年初将纪检工作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按规定落实乡镇办案人员补贴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误工补贴。三是制度落实到位。按照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和职能,我们把建立完善制度作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建立健全了纪委书记岗位工作责任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学习制度、纪检监察人员工作制度、案件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保证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正常运转。

发挥职能作用,夯实执政基础

一是加强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多宝镇以强化纪检组织基础为着力点,加强村级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在47个村1个居委会建立村(居)监督委员会,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正、群众信得过的人员担任村监委会成员。村级纪检组织建立至今,发挥了一定作用,主动协助村(居) 两委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监督检查党的农村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决议、规定在本村(居)的落实情况,协助村(居) 两委 搞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监督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处置和使用情况。二是加强督查力度。为严格执行制度,镇纪委一班人深入村组(社区)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掌握一手材料,了解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动向,发现案件线索,及时查处,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导向作用。对制度和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开展的效能监察,确保了各项制度有效落实。在抓好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同时,加大对违纪党员干部的查处力度。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工作

充分发挥纪委委员作用。目前,乡镇纪委力量配备上总体较为齐全,但纪检干部大多是兼职,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纪委委员大多只是挂个名号,业务知识不足,尽管班子齐整,但实难发挥好作用。我镇所辖区域面积大,单位多,纪检工作人员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纪委职能作用的发挥。纪委应重点发挥纪委委员作用,在委员的配备上应侧重于在涉及资金、人事等方面的重要岗位、重点人群中选用,纳入一定比例的村级力量,并建立常态的纪委委员报告制度。这部分人兼职纪委委员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其自身廉政意识,规避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便于这些人及时发现各自领域的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防范腐败的滋生。

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把乡镇纪检组织充分履职、发挥作用作为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基层协作办案、联合巡查等有效形式,整合力量,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服务发展、联系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是强化一线监督。通过动态监督和全程监督,筑牢一线监督防线,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走样、不衰减,确保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二是强化信访处理。实施领导接访、重点对象约访、民情走访等,进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察民生,贴近民心解民忧,进一步拓宽基层群众诉求渠道,主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三是强化案件查办。推行片区协作办案制度、交叉办案制度,打破单个乡镇办案力量有限的瓶颈,整合资源,握紧 拳头 ,直击基层典型案件。推行挂牌督办制度,对一些重大典型案件、复杂疑难案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挂牌督办,通过重点过问、派员协作、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基层办案提供强力支持。

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加强对乡镇纪检干部和村监委力量的培训教育,形成常态机制,通过对政策理论法规日常学习,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增强其执纪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培训,切实提升纪检干部素质,增强业务办事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村级纪检小组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落实村级纪检组织建设的人员。要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推选好村级纪检组织建设人员,把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群众基础好的党员选入村级纪检组织。让他们参与村级各项社会事务的监督,有效提高村两委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要加强教育培训,提素质。纪检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纪委要通过举办培训班、跟班学习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纪检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纪检工作的业务知识,为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三是要做到村级纪检组织的责任落实,要明确好责任分工。针对村两委工作特点,抓住 龙头、源头、苗头 三道关口,将党务、财务、事务及时公开。重大事项、建设工程请村级纪检组织成员参与全程监督,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组织 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维稳员 的四员作用,做到让上级党组织放心,干部干事舒心,老百姓安心、顺心。

四是要落实村级纪检组织的制度。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强化村级各项工作制度、社会事务以及各项会议制度,让村级纪检组织切实负起责任,履行职责,不形同虚设。要对村两委的各项工作实行全程监督,确保他们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让纪检组织成员了解社情民意。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有建议、参与处理、督促解决的权利。

五是要发挥制度保证作用。会同村监委会抓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农村党组织及党员干部遵守党纪法规、执行反腐倡廉制度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不正之风,促进农村各项权力规范运行。

六是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一方面,村级纪检组织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维护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纪检小组要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定期对群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早掌握,早疏导,并协助党组织把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村级纪检组织要发挥协助调查作用。积极协助上级纪检组织开展信访、案件调查等工作,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