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一
今天我们将旅行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做作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景致名胜40佳之一。即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懂得到一些华山的情形,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憧憬和崇敬。
华南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全部山体线条简练,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宏大的完全的花岗岩形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立矗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风筝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样。“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途径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崎岖,艰险曲折,不少地方真堪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西岳除了有绚丽的天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盛的历史文明积淀,人文景观亘古未有。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甜蜜,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缘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波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面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运动场合,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造多是清代乾隆年间从新建筑的。
各位友人,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兴许是很多人都会意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转意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小的石梯,眼看山路回旋而上,许多意志单薄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翻然悔悟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达到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必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十分主要的地舆地位,它把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眼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起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年龄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精美的箫声赢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倾慕,使她废弃了豪华舒服的宫廷生涯,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羽化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而得名。有玉女洗头盆、捐躯树等。因为这则俏丽的恋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肃穆、深厚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顺。
经中峰,我陪伴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旭日峰,峰顶有向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仙人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山人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处所。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神仙,二人经由商讨,越匡胤以华山做赌注。成果输给了陈抟,按当时订破的前提,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自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错落不齐,中指直贯高峰,每当日光照耀,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良久以前,华山跟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当初咱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顶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仰头红日近,昂首白云低”。这里四处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面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惫”。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不过人的胆量和动摇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长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好汉传》中描述的“华山论剑”大略也是产生在南峰。
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髓局部。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陡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鸟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华山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涯来”的漂亮诗句。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华清池参观,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以及曾经发生在这里并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第一部分:骊山得名,峰火戏诸侯,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 30 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大家请看前方山峦,这就是著名的骊山。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骊”在下汉语里是黑色骏马的意思。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也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大家请看骊山山峰最这一处,这就是坐落在骊山西秀岭上的峰火台。大家都知道,峰火台是古代发信号调兵遣将的一种报警设置,就在公元前 779 年,也就是周朝末期,褒国为取悦周幽王,进献美女褒姒,褒姒进宫后幽王便不理朝政,集众爱于褒姒一身,不但废了皇后,而且立了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可是褒姒却终日闷闷不乐,为博得美人一笑,幽王说“谁能使王妃一笑,赏金千两。”于是奸臣出计,点燃骊山的峰火,各路诸侯见到狼烟四起,赶来救驾,此时褒姒见惊恐万分的各路诸侯,却嫣然一笑,幽王惊喜若狂。公元前 771 年,当真正的战事来临时,幽王再次点骊山燃峰火时,各诸侯却以为仍是在为取悦,无人救驾,西周就此灭亡。这也就是我们曾听说过的“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
(第二部分:九龙湖,飞霜殿)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我们面前的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它属于华清池的西区。大家一定会问这里为什么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个区域,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谢下伸一大龙头,龙日泉水淙淙,长年不绝,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我们再来看这尊雕塑,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正是在这里演绎了一段人间最浪漫的爱情故事。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当年在华清池建造了怎样的宫殿。这个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就是飞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他们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宫殿中。这里红柱挺立,回廊环绕,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东西两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错落有致,加上门前石龙盘阶,石狮和石牛相衬,再配以龙凤大缸及花木点缀,更显示了皇家建筑的气派。
(第三部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汤,温泉水源。)
说起杨贵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她名叫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 17 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 735 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5 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 745 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从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成为千古绝唱,甚至于两人终日厮守,置其他嫔妃于不顾。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里就这样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那时杨贵妃才 38 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 742 年至 756 年的 14 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 43 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秋冬来到华清池,是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宫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这里保存着 5 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俗称“贵妃池”,因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艳丽衬托贵妃的娇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杨贵妃丰腴的形体。整个汤池呈现了唐代的协调的美学观念。不仅如此,汤池的供水系统也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池底正中有一直径为 10cm 的进水口,进水口上装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蕊,下接陶制水管道,与温泉总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压力从花蕊中自动喷洒出。
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也称“御汤九龙殿”。宫殿面积达 400 多平方米,有内殿外殿之分,御汤可储水 100 近立方米。俨然一座庞大的室内游泳池,充分显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气的社会风尚及皇权神授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莲花汤造型独特,呈写实的莲花状,这自然与宗教观念相融合,将沐浴看作是与自然的沟通,最终实现“天人合一”,这也是唐人心目中沐浴的最高境界。也深刻反映出玄宗皇帝对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
星辰汤,是唐太宗李世民“汤泉宫”的文化遗存,专供唐太宗所用。原名“御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信奉“天人合一”说的唐玄宗便将酷像北斗七星的“御汤”更名为“星辰”汤。很显然,这些用意就是想企求苍天斗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
尚食汤,形制小,工艺简单,并无奇特造型,相对于前面的御用汤池,显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据推断,尚食汤在华清宫可解释为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待宫员的沐浴场所。
还有一个汤池是太子汤,顾名思义,是东宫的皇太子沐浴的地方。
其实,在华清池沐浴温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汉、隋、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华清池,现浴池面积约有 3000 平方米,可供 400 余人同时沐浴。温泉水每小时流量 110 余吨,水温达 43 度。其水质优良,颇具医疗功效,极适宜沐浴。它既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大型温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览的文物保护场所。一旦完浴后可谓“冬走十里不凉,夏走十里不热”。
(第四部分:环园——西安事变,五间亭,兵谏亭)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西安事变的旧址——环园。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大家看到的这一字排开的 5 间房屋,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五间房子,当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 1934 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想的场所; 1936 年 10 月、 12 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以华清池为“行辕”,就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而引起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门月 12 日凌晨 6 时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今天,在五间厅内,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我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痕迹。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 4 米,宽 2.5 米的石亭,建于 1946 年 3 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当时名曰“民族复兴亭”、“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 1986 年 12 月在纪念“西安事变” 50 周年前夕,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今天我们华清池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来参观,我叫凯凯,是各位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的导游员,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非常高兴。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平方米,馆舍为“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园林建筑群,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既表现了陕西的悠久历史,又突出了盛唐长安的古老文化。是由中国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著名设计师张锦秋女士设计的。馆内藏有文物37.5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国家一级文物859件,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大家看,博物馆门前的喷水池上方有“陕西历史博物馆”七个金字,这是集郭沫若先生的字而制造的。作为一座现代划的大型历史博物馆,它有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有多功能照明和自动放火、防盗报警系统;有文物修复保护科技中心和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有独步海外的唐墓壁画库;有电脑控制、自动检索的图书馆;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还建有六种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博物馆的陈列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基本陈列的序言大厅。序言大厅不书一个文字,以昂首挺立的巨型石狮,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和绵延不断的黄土高原来昭示主题,构成独特的无言之序。这头巨型石狮是按唐顺陵前的石狮以1:1比例原大复制的。顺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陵墓,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
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共有三个展厅: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展厅“史前时代”。时间范围是距今约11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一时期从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开始,经中石器时期的大荔人,再到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文化,直到传说中的三黄五帝,揭示了人类早期的起源和发展。
这个时期中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时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这边走,我们将会看到的是一个猿人头盖骨化石,是于1964年在蓝田县发现的,我们叫它为“蓝田人”。这里是一个复制品,只有770毫升的脑容量,是我们现在正常人的一半。蓝田人是目前已知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我们看到背景的照片就是当时发现头盖骨的地方。在展柜下面,我们看到了一组出自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它们看起来非常的粗糙,所以它的用途非常简单,只用于采集和狩猎。我们接下来看到的是距今7000~5020xx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它反映了当时繁盛的母系氏族社会。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定居,并从事耕作和饲养动物,例如,狗、猪等,并且群居于村庄当中。经过精致打磨的石质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半坡遗址就是这一文明的典型代表。这里我们看到的文物大部分是来自于半坡,包括这些精美的陶器。
参观完“史前时期”,接下来我们走进的是奴隶社会的周代,而周朝是陕西历史第一个朝代,陕西的文字历史也从此开始。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组青铜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在西周达到了鼎盛。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也称周朝为青铜时代。这件青铜牛尊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巧妙的利用了牛身的各个部位:牛身为器,牛尾为柄,牛舌为流,四足站立,可以直接从底下为酒加热,整个酒器生动地展示了周青铜铸造业的高超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秦朝。秦朝距今公元前220~220xx年,实际上秦朝只辉煌了20xx年,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下面我们将在展柜看到大量的秦国文物,这里陈列了10个石鼓,顶圆底平,四面刻有四言诗句,内容多为歌颂秦人耕织作农的生活,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
接着我们来到汉代展厅。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对以后各朝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看到的是汉代的一件国宝—皇后之玺,这个洁白莹润的玉制印章是1968年在咸阳狼家沟汉高祖和吕后墓东侧出土的,印章上刻有“皇后之玺”四字,似“螭虎”形,它那精美的工艺和造型至今仍然叫人叹服。
我们看到的下一个部分是魏、晋、南北朝,它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大家看这枚多面体煤精组印,是1981年在陕西旬阳城东门外出土的。印章共有二十四面,其中十六个正方形,八个三角形,印章的主人是鲜卑族上层人物独孤信。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胤,隋文帝杨坚和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日丙,被尊称为中国第一老丈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走进第三展室,首先看到的是隋朝和唐朝。隋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公元581~620xx年存在的隋朝,虽然是个短暂的王朝,但是伟大的唐朝却恰恰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我们接下来将要看到的是唐都长安城,它占地面积83.1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宫城、皇城和外廓城。当时的长安城是现在西安城的9.3倍,人口超过100万。下面看到的是文明于世的唐三彩,而所谓的“三”不仅仅是三种颜色,而“三”在古代是多的意思。唐三彩以黄、褐、绿三种颜色为主,因为流行的时间较短,烧制的地区较少,所以遗物不多非常珍贵,是当之无愧的国宝。接下来看到一套唐代金银器—“鸳鸯莲瓣纹金碗”。
它于1970年在西安市郊出土,代表着唐代手工业的高超水平。它充分体现出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奢华。接下来我们将看到的是一组临摹的唐墓壁画,真品被收藏在壁画库里。我们看到的第一幅是“马球图”,共有20位骑马的球手,在队伍最前面的5位球手正在追击马球。马球运动是在唐代的波斯传入中国的,在唐代广泛流行,甚至女性也都很喜欢打马球。唐代一共有21位皇帝,其中的15位皇帝都很擅长打马球。但遗憾的是,这项运动在明代以后逐渐消失。我们看到的另一幅壁画“迎宾图”,是从章怀太子墓出土的。这幅壁画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官员接持外国使臣的场面。其中三位外来使者,第一位来自于罗马,第二位来自于韩国或朝鲜,而最后一位是来自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这副壁画反映了唐王朝活跃的外交事务。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会看到博物馆独一无二的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这件玛瑙杯是由天然的整块玛瑙制作而成,以牛头为首,并雕刻了兽角。玛瑙的质地很硬,比我们知道的玉石都要硬,从这点来看,它的制作工艺的难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它也是中国仅存的一件。
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宋元明清展室。而从宋朝开始西安就不再是首都了,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它仍然是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最后一件国宝—“青袖提梁倒注壶”,我叫它“奇妙的壶”。产自中国北方八大民窑之一的耀州窑。当我们仔细观看时会发现这件壶没有盖子,所以很多朋友会问我怎样注水。在左手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注水的示意图。按照图示,首先将壶倒转过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梅花状的小孔,成u形管,所以水就是从底部的小孔注进去的。另外,牡丹、一只凤凰、一只狮子被装饰在壶身上。其中,牡丹花被视为花中之王,凤凰在中国被视为鸟中之王,狮子在中国被视为兽中之王。这三王争霸的倒流壶被看作是中国古代最好的手工艺品。
走到这,我们就结束了对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的参观,可以说我们用了15分钟时间走过了陕西115万年的历史。从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古人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也了解了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古代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对历史多了一分了,大家是否在心中也生起了一分爱国情绪呢?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请大家对我的讲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四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公元1370——1378)年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明城墙呈长方形,周长约13.79公里,高12米,顶宽12至14米,底宽15至18米。墙体以黄土为主,加少许石灰、细沙、麦秸节,和水调和,分层夯打。城墙之上平整宽广,每隔120米建一座凸出墙外的敌台,台上建敌楼,全城共有98座。墩台之间距离相当,每2座敌台能够形成有利的火力夹击点,从而在战时有效地射杀攀爬城墙的敌人。城墙顶部外沿筑有2米高的垛墙,其上留有垛口,共有5984个,既能射箭、瞭望,又能有效躲避敌人箭矢。墙顶内沿建有半人高的女儿墙,无垛口,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及辎重在往来城墙时跌落。城墙的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圆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转角原状外,其它都是方形。每角各修一座角楼。
城墙外有环绕城墙一圈的“护城壕”(护城河)。护城河宽30余米,深12—15米。城墙内有6米宽的马道和6处斜坡,方便守军调动上城。
明代城墙只有4座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每座城门由吊桥、闸楼、箭楼、瓮城、正楼5部分组成。吊桥位于护城河上,白天放下,便于出入,晚上吊起,断绝交通。闸楼在吊桥内,平时打更报时,有敌情时发警报;箭楼高30米,宽53米,正面有4层箭窗,每层12孔,两侧各有箭窗3层,每层3孔位。瓮城是箭楼与正楼之间的一个封闭空间,瓮城墙高15米,面积近万平方米,外敌一旦攻进瓮城,守军居高临下,四面攻击,如“瓮中捉鳖”之势。正楼在最里,是真正的城门,楼高33米,分两层,长40米,宽17米。这5个部分构成了五道防线。
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巡抚张祉给城墙砌了一层青砖。清乾隆年间巡抚毕沅给城墙加修了排水系统。1883年开始,人民政府对城墙进行了全面整修。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明城墙四城门的基础上,先后又增开了朝阳门、中山门、和平门、朱雀门、小南门、含光门、玉祥门、小北门、尚德门、建国门等城门。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五
各位亲爱的朋友:
我们就要到达武侯祠了,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来人们便尊称他为武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国时代虽然比较短暂,但却一直被公认为是最精彩的一段。不知道各位朋友同不同意我的看法?一般认为三国就是公元220_年——265年。三国的得名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当时中原大地上并存着魏、蜀、吴三个地方政权。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现在已经没有资料可以考证了,但是从大诗人杜甫《蜀相》这首诗中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武侯祠就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从“丞相祠堂何处寻”这句诗我们可以推断,杜甫写这首诗的时间要晚于武侯祠修建的时间,也就是说,杜甫写诗的时候武侯祠已经存在了,不然杜甫也不会辛辛苦苦的去寻找不存在的东西,除非他疯了;其二,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像柏树这样的树种生长是比较缓慢的,要长成森森的翠柏,起码要一百多年的时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公元759年,我们用759减去150,得到609。而唐朝的开国时间是公元620_年,所以从这两方面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武侯祠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在唐、宋时期,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朝初年的时候,祠庙合二为一,明朝末年又因为战争被毁,今天我们将要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侯祠,请随我一同去游览。首先,请大家抬头看看大门悬挂的匾额“汉昭烈庙”,汉是指当年刘备蜀汉政权的称号。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里是祭祀蜀汉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它为武侯祠呢?有哪位朋友知道原因吗?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告诉了我们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所以大家都称为武侯祠。
现在请大家一起跟随我进入景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图是景区的导游图,等一下我们依次游览大门、三绝碑、二门、前后出师表、文臣武将廊,刘备殿,诸葛亮殿,然后经过桂和楼到刘备墓。愿意听我讲解的朋友就跟我走,想要自己游览的朋友可以自由参观,我们11点30分在这个地方集合。
大家看左右两边,立有6通高大的石碑。其中的四块是清代刻建的,一块为明代刻建,一块为唐代刻建。清碑主要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我们右手边的这块唐碑是最有名最有价值的。唐碑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_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到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因为历来治理四川比治理国家更难,而武元衡在任职期间对治理蜀地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办法,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肯定,他以诸葛亮自诩(就是把自己比作诸葛亮),想要树碑立功。他的27个幕僚中的书记官(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秘书长)裴度看出了他的心思,便撰写了一篇文章,文中极力的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的名臣管仲、萧何、张良。这篇文章表面上是称颂诸葛亮,实则吹捧武元衡是堪与诸葛亮媲美的谋略大师、经纬之才。文章立意新颖,比喻十分精妙,评价也很中肯。后来,裴度还受到唐僖宗的赏识,成为三朝宰相,辅佐了四个皇帝。另一个幕僚成都府少尹(成都市副市长)柳公绰为文章书写撰文,他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书法漂亮,当时许多有钱人家都想买柳公绰撰写的墓志铭。外国使臣也争相购买。所以让柳公绰来撰写裴度的文章实在是相得益彰。所以,这块碑以其文章传世,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伟大功绩而被誉为“三绝碑”。_时期,为了保护这块碑不被破坏,我们将参与这项工程的工农代表,鲁建的镌刻工艺,也算进了三绝,所以我们有时候听到的三绝也指精妙绝伦的文章、书法和镌刻工艺。
对面的明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石碑下面这个东西,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像乌龟?不过它并不是乌龟,二是龙生九子的第六子,赑屃。明间有句俗语啊,说:摸摸赑屃头,一生不用愁,摸摸赑屃背,旅途不疲惫。不管真假,大家不妨去摸上一摸。
现在我们来到了二门,大家抬头看看门上的匾额,不妨一起读一读这四个字。不错,这就是着名的“明良千古”匾额,匾额的意思是说刘备慧眼识人,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做了军师,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备发现了诸葛亮这匹千里马中的千里马可以算一个好伯乐了。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明”字左边的“日”字中间怎么多了一横成了一个“目”字,会不会是写错了。其实,这个字并没有写错,大家看看匾额的落款写的是:大清康熙年间,如果大家对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有了解的话,应该就明白,多一横是为了避讳明朝的“明”。
过了二门,大家可以看到前面气势恢宏的大殿,那就是刘备殿。两边是文成武将廊,这些我们待会儿再说。先来欣赏一下这面墙上的文字,这就是着名的前出师表。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给皇帝刘禅献上的奏章。这面墙上的文字并不是诸葛亮所题写的,相传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路过南阳武侯祠的时候题写的。这些拓片都是从南阳武侯祠搬运到成都来的,那大家看这前面四行的字都是行楷,到第五行“此诚危机存亡之秋”就开始写成了行书,后面又是草书。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说当时岳飞喝了酒,略有几分酒意。开始写的时候还比较的拘谨,字体也很工整,后来酒精发作加上文章的才华横溢,只好用龙飞凤舞的草书表达满腔的豪情。大家可以从这些文字中体会出岳元帅当时的心情吗?一般人可能都认为武将不大会舞文弄墨的,但是岳飞的字就写的非常的棒,《出师表》全文共13个“帝”字,但是每一个帝字的写法都不相同。大家看,这里、这里、这里。(而事实上这并非是岳飞的真迹,这是明朝时候一位叫白麟的成都文人所题写的。据说当时白麟喝了一些酒,略有几分醉意以后,跑到武侯祠来想弄个名垂青史的惊世之举。想来想去,想到借题发挥,选择了题写《出师表》。这位仁兄刚开始写的时候还比较拘谨,写着写着就豪放了起来。文章的才华横溢再加酒精发作,只好用龙飞凤舞来表达满腔豪情。写完之后,想到自己人微言轻,便翻了几下眼珠子,题上“岳飞”的名字。从此鱼目混珠,让人真假难辨。因为诸葛亮和岳飞二人英名与功业都为千古传奇。后人敬爱他俩,真也好,假也好。假的早已经变成了真的。白麟的书法、孔明的文章、岳飞的落款,虽然是欺世盗名,表里不一。但是书法确实写的好,饱含了情感,所以一直被人们视为上上品。)接下来我们再去欣赏一下后出师表,在中学的课文当中,我们只要求背诵了《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只作为课外阅读的文章,所以大家对后出师表可能相对要陌生一些。与前出师表相比较,后出师表更像一篇分析战争策略的文章,至少告诉了我们出师北伐的原因,而前出师表就一直在教育皇帝该怎么用人,讲国家怎样才能强盛等等。后出师表当中也有9个帝字,每个字的写法也是不一样的。1958年,_参观武侯祠时,对岳飞的书法大加的赞扬,用了“龙腾虎跃,气象万千”八个字来评价。
现在我们来到了文臣廊,廊内一共有14尊塑像,这14位蜀国官吏都很有才华、为官清正廉洁。其中董允直言敢谏,后主刘禅也怕他三分。邓芝不仅在“东联孙吴北巨曹魏”的战略上立下功劳,而且一辈子都没有贪污过,在临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半点钱财,非常的清正廉洁。蒋琬、费祎,是诸葛亮临终时向刘禅推荐的两位丞相继承人。蒋琬、费祎的才干虽然没有诸葛亮高,不过他们能够忠实的执行诸葛亮的政策,在执政期间,都能够保住蜀国的安定和繁荣。那居于文臣之首的就是我们面前的这位庞统先生。大家看上去可能觉得庞统又丑又黑,庞统也的确长得有点影响市容,对不起观众。但是庞统才思敏捷,博学多智,年轻的时候被称为“凤雏”,与诸葛亮齐名。最开始刘备并不看好庞统,就是因为他长得其貌不扬的。后来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多次推荐,刘备又亲自与他谈论了军国大事之后,才受到重用。但是庞统却英年早逝,不幸在攻打雒城(现广汉市)的战役中被乱箭射死,年仅36岁,非常的年轻。说到庞统的死,了解三国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他好像死得有点冤枉。当年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帮忙抗击汉中的张鲁,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计策,准备趁机占领蜀地,为自己多争取一块地盘。于是打算攻打雒城,而雒城是一座易受难攻的城池,只有一条大道可以到达,其他三面都是是山路陡峭的地方,从军事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地形从正面进攻是很难取得胜利的,除非有其他的小路,出奇兵制胜。在得到张松敬献的蜀地地图之后,才发现有果真一条小道也可以到达雒城,于是刘备打算兵分两路,由自己率骑兵走小道,庞统率大军走大道。大军主要负责正面攻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制胜的关键在于刘备率领的骑兵。庞统立功心切,加上山路陡峭,担心刘备。再三请示了刘备之后,决定率骑兵走小道,进攻雒城。在出征的当天,军士们三更起床、四更做饭、五更天出发。出发时庞统骑上自己的战马,结果战马不知道受到了惊吓,突然不受控制,把庞统摔了下来,经过三番五次的努力,庞统始终不能驯服战马。大家都知道刘备爱才心切,害怕自己的军师受到伤害,于是将自己的战马的卢马让给了庞统,的卢马是一匹白色的骏马,曾经还救过刘备一命。庞统推迟了一番,最后挡不住刘备的热情,还是接受了。于是,庞统率军出征了,当军队行军到落凤坡的时候,庞统突然观察到两边悬崖陡峭,山林间树木茂盛,作为优秀的军事,他马上产生了条件发射,心想如果在此有埋伏,不就完了吗?在问了探路兵后得知此地叫叫落凤坡,当时庞统全身汗毛竖起,不禁打了个寒战。心里嘀咕:我号称“凤雏”,而这里是落凤坡,难道我要死在这里。一番调整后,他吩咐士兵提高警惕,慢慢前行。所谓无巧不成书,落凤坡确实有张任的军队埋伏,张任曾经就听闻刘备骑的是白马。于是对士兵说:骑白马的定是刘备,给我朝骑白马的放箭!顷刻间万箭齐发,庞统当场被万千穿心而死。成了刘备的替死鬼,确实是死的冤枉。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他死的也不冤枉。话说就在攻打雒城的前一天,庞统收到了诸葛亮的信件,这信件还是从荆州八百里快递过来的。意思是说,我近日夜观星象,发现你的守护星昏暗无色,隐隐有坠落之兆,攻打雒城怕是不会很顺利,建议不要攻打雒城。当时庞统却想,我好不容易有一个机会立功,诸葛亮肯定是想抢我的功劳,于是没有接受建议。就这样,庞统不幸中箭而死。
这个东偏殿中供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以及他的儿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和赵累的塑像。大家看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打扮神灵面孔。那有没有朋友知道人们为什么会把关羽的塑像弄成帝王打扮呢?关羽的脸又为什么是红的呢?先说为什么是帝王打扮,关羽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情同手足,因此才有了“桃花三结义”故事。当年18路诸侯讨伐董卓,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关羽曾经被曹操俘获,曹操三天两头给关羽送美酒美肉美人,还给他加官进爵,但是关羽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得到了荆州,并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关羽曾经水淹襄樊,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为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设计偷袭,与关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陈寿的《三国志》中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简单来说就是看不起当官的,对下属士兵却很好。傲慢和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来的统治者对关羽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现在的明间企业家,尤其广东沿海一带也多半都会拜关公,甚至香港地区的社团、内地的_x这些组织也都拜关公,就是因为他的忠义。在宋朝时,他被追封为王,到了明清时期,加封为关圣大帝,全国各地都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就成了帝王打扮。那关羽的脸为什么又是红色的呢?明间传说,以前关羽的脸是很白的,之所以后来成了红脸,是因为一次战败后,关羽逃到一个寡妇家,眼看着官兵就要追来。家里又是家徒四壁,还有一张床,剩下就是桌子板凳,根本没地方可藏。关羽和寡妇都急了。最后,寡妇将自己的头发剪了一缕下来贴在关羽的下巴和两腮上,又将自己家的公鸡宰杀,将鸡血均匀的涂抹到关羽的脸上。霎时间,关羽又白脸变成了红脸,还满脸的胡须。然后两人一起睡到床上。当官兵赶到,搜查了一番之后,并没有发现眼前趟在床上的人就是关羽,官兵离开之后。关羽向寡妇到了谢之后,也离开了寡妇家。但是后来,不管他怎么洗,脸都是红的。有人说关羽的脸是羞红的。因为古时候对女人尤其是寡妇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金银珠宝或者嫁个好人家,最重要的是女人的贞洁。关羽觉得自己会影响寡妇的名声,所以被羞红了脸。这个故事虽然是杜撰的,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当时关羽在普通百姓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然寡妇也不会冒着牺牲自己的贞洁的危险来救关羽的命。据说明清时期,在全国数孔夫子的庙宇是最多的,排第二的就是关帝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高。
现在大家看到的匾额“业绍高光”是后人对刘备的评价。“业”是指刘备的所创立的基业,就是蜀汉政权,绍有继承发扬光大的意思,“高”指汉高祖刘邦,“光”指光武帝刘秀,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刘备的功业继承了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的基业。殿门口还有一口圆鼎,圆象征天。等会儿我们还会在诸葛亮殿外看到一口长方形的鼎。象征地,天圆地方嘛,在这里是君臣之意。
殿的正中,供奉的就是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这个塑像高3米,是武侯祠当中最高的一尊塑像。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州人。大家看刘备头戴天平冕冠,身穿黄袍,手捧朝天圭玉,宽面大耳的。《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时,说他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大家想想什么动物是两耳垂肩啊?对,就是猪;那什么动物又是双手过膝呢?咦!又对了,就是猴子。猪猴,诸侯,所以说刘备天生就有诸侯相,会独霸一方。传说刘备出身的时候也是天有异象,一缕红光射入刘备家中。24岁的时候,刘备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的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次挫败,先后投靠了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后来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后来占据益州。于公元220_年在成都称帝。不久后,为了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刘备率水陆70万大军攻打吴国。结果,在夷陵,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不久死于白帝城(重庆奉节)。其实,刘备从小到大都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小时候的刘备并不像其他的小孩一样,他不爱学习,最大的爱好是交朋友,喜欢大侠似的人物,很会笼络人心。做人一向都非常的低调。唯一的一次冲动,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陆逊所杀后。刘备和关羽张飞兄弟情深,兴师伐吴,结果遭到惨败,所以说啊,冲动是魔鬼,这也印证了歌手刀郎的那首歌,冲动的惩罚啊。上天对刘备这一次冲动的惩罚实在有点重了。呵呵!希望我们的朋友们以后不要冲动啊!
在刘备像的东侧,是刘备的孙子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个儿子,被封为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的时候,他苦苦劝谏父亲刘禅,同邓艾等来犯的敌人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是刘禅不听,刘谌非常的伤心,去祖庙哭诉了以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先杀了自己的老婆和儿子,然后自杀。他这种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了后人的颂扬。刘备像的西侧,原本是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亲的基业,投降了魏国,后来被安排到汉中。当上了安乐公,魏国皇帝问他觉得在这里过的怎么样?他居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在宋代的时候,他的塑像就被毁掉,从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面墙壁上,悬挂着木刻的《先祖传》、《后祖传》,文章都是从陈寿《三国志》当中摘抄下来的。蜀国的兴亡,可以从刘备、刘禅的传中了解始末。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偏殿,里面供奉的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大家对张飞都很熟悉,他长得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看上去十分的威猛而有生气。大家平时可能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都觉得张飞长得非常的丑,有点影响市容啊。但今天我要告诉各位,其实张飞有可能长得很帅的。不是开玩笑啊!大家都知道张飞有两个女儿,后来这两个女子都嫁给了后主刘禅。一般从基因的角度来说,女孩子都长得更像父亲,男孩子更像母亲。刘禅是什么人,他可是整天斗蛐蛐,爱美酒美女的酒色之徒啊!你想,如果张飞的两个女儿很丑的话,刘禅怎么可能会娶啊。就算是你张飞是刘禅老爸的哥们儿,拜把兄弟,刘禅也不一定会娶。所以我们推测张飞的两个女儿是很漂亮的。当然张飞长得很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除了长相,还有很多朋友认为张飞是个莽夫,这个说法有点偏激,其实张飞啊,我们的飞哥也有心细的一面,而且武艺高强。大家都知道飞哥长坂坡桥头的一声大吼吧?当时刘备带着老百姓往江陵方向撤退,曹操的十万追兵紧随其后,刘备让张飞率几十个士兵断后。而张飞并没有和曹操硬拼嘛,他看背后有一片树林,于是心生一计,让士兵在树林外边到处插上战旗,马尾上绑上树枝,在树林中来回的跑,弄起漫天的尘土,而他却一个人单枪匹马立于桥头。恰恰曹操生性多疑,看到我们飞哥一个人立于在桥头,后面树林中又是漫天尘土,怀疑有埋伏,才没有贸然进攻。这样刘备军团才逃过一劫。由此可见张飞还是比较心细、是有谋略的。不过,据我分析,当时曹操没有进攻应该是另有原因。当年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在庆功宴上,曹操称赞关羽说:关将军武艺高强,恐怕当世数一数二。关羽却说:我算什么,我三弟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我们今天从口袋里拿手机一样轻松。这句话在曹操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就想:刘备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派人来断后就等于送死。而刘关张三兄弟情深意重,刘备不可能会让自己的三弟来送死。那就只剩下两种情况,一是刘备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了,是派张飞来杀我的,二是,后面的树林尘土漫天,又到处是战旗,肯定有埋伏。于是曹操下令军队后撤。这只是我的推测啊,不代表官方的版本。呵呵!
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去看看武将廊,武将廊内也有14塑像。他们或因战功卓着,或因战死沙场,被立像表彰。赵云居于武将之首,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当阳长阪坡,他一个人从曹操的百万大军中,救回了幼主刘禅,威震一时。在汉中争夺战中,他凭借胆识,杀退曹军,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赵云是蜀国五虎上将中唯一一个寿终正寝的。但是对于他的死,明间有有另一个版本,传说他是死于老婆之手。话说,赵云身经百战,但是身上却没有受过一点伤,等到他年老的之后,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脱了衣服,给他老婆展示自己的身体,对他老婆说:老婆你看,我很强壮吧,肌肉很发达吧,很厉害吧,身上一点伤都没有。他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说,他老婆甚至连他丫鬟的耳朵都听起茧了,他老婆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想了个办法。某天晚上,她趁赵云熟睡的时候,用绣花针在他的脚底板上扎了一个洞。他老婆心想:如果明天晚上你还说自己身上没有一点伤,我就指出你脚板上有一一个洞,看你还这么炫耀。结果,第二天早上,太阳都升到半空了,赵云还没有醒来,这个时候他老婆才发现他已经死了。当然这个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而已,并不可信。在武将廊内,除了赵云以外,其他着名将领还有马超、姜维、黄忠等。马超武艺高强,当他还是一支独立势力时,曾在潼关大败曹操,弄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曹操曾说:“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后来马超被曹操打败,归降张鲁,又中诸葛亮之计,归降了刘备,被封为五虎上将。姜维本是魏国一名小将,诸葛亮首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时将他收降。因其忠于蜀汉,文武双全,受到诸葛亮的重用,被指定为诸葛亮的军事继承人。诸葛亮死后,他担负起蜀国的军事重任。曾九伐中原,力图完成诸葛亮“兴复汉室”的遗愿。黄忠,也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他老当益壮,征战中总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出了刘备殿就是过厅,过厅比刘备殿低一个台阶。这是当时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等级观念的体现。过厅当中悬挂着董必武、郭沫若、冯玉祥、徐悲鸿、舒同等人撰写的匾额对联。武侯祠三个字是郭沫若老先生在1964年是题写的。
前面这个长方形的鼎,就是我刚才所说到的天圆地方。大家可以抬头看看,房顶上有几尊塑像,中间的大家应该都认识,是我们佛教的弥勒佛,两边的是道教的风神和雨神。大家可能会问了,把他们放在房顶上有什么作用呢?其实,作用很简单,就是震灾的。古时候这种大殿的房顶都是很高的,发生火灾什么的,当时又没有先进的消防工具,水是泼不上去的。因此就把佛教和道教的神仙弄上去震灾。
我们眼前的这种大殿就是诸葛亮殿,也是传说中的武侯祠。殿正中的匾额“名垂宇宙”是康熙皇帝的第17个儿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题写的。意思是说诸葛亮名满天下,宇宙在这里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意思,在清朝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宇宙这个词语。当时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指的是时间和空间。
门额上的这幅对联,是我国十大名联之一,叫攻心联,深得_的赞赏。武侯祠的匾额、对联很多,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一一研读,主要来欣赏一下这一副。先说说对联的来历,这幅对联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写的,当时他在京城做官,他的学生遍布全国,有个学生在四川做西川节度使,但是这个人的做法有点不太妥当,对百姓实行高压政策,激起民愤。于是就写了这幅对联来提醒他的学生。先看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攻心是来自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建议,这个反侧是来自于《诗经》辗转反侧,梦寐思伏。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意思。自消就是自己消失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如果能攻心的话,那些让你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的人和事就会自动消失,你就可以睡好觉了。能攻心出自诸葛亮的一个典故,诸葛亮平定南方叛乱的时候有一个七擒孟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照说第一次就可以把孟获杀了,但是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为了使其真心的归顺。如果当时杀了一个孟获,那以后再出来一个什么李获,张获什么的就麻烦了,所以诸葛亮采取了攻心的上策。从古知兵非好战也,意思是说自古懂战争懂军事的人,都是不是好战的人。这也出自一个典故,在平定叛乱的时候,在今天的宜宾一代有一个部族叫藤甲兵。他们穿的藤甲很轻,这藤甲刀砍不动,箭射不穿的,又防水,树林间的雾气啊,水池啊都是有毒的。诸葛亮还真搞不过,后来才想到了一条妙计,反利于水者,不利于火嘛。于是将藤甲兵引到山谷中用火攻。当时山谷中两万藤甲兵烧得是呼天喊地的。从一个军事家的角度来说,把敌人打败了,应该高兴该哈哈大笑才对。而当时的诸葛亮是什么表情大家知道吗?当时他站在山谷上仰天长叹,掩面而泣啊!他为什么哭,因为他不单单是一个军事家,还是政治家,他觉得自己为了一场战争,灭掉了别人整整一个民族的人。所以说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意思是说如果不审时度势,就算制定了合适的法度也都是错的。提醒后来治蜀的官员要多思考。这下联也是有来历的。当年攻下四川,诸葛亮审时度势,还是用了刘璋的一些旧臣来治理四川。因为如果把官员全部换成荆州集团的人的话,可能会影响四川的稳定。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嘛。当时刘璋的旧臣法正就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但后来法正就有点嚣张了,飞扬跋扈还收受贿赂。按照诸葛亮的治蜀规定,这样的错误该杀头的了。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杀法正,而是约法正吃了一顿饭,聊了聊。响鼓不用重锤嘛,法正也明白自己该收敛点了。诸葛亮饶了法正一条命。诸葛亮为什么不杀法正,因为不能杀呀,当时法正算是刘璋旧臣的高级官员,如果杀了法正,其他旧臣还不人心惶惶。谁还会认认真真为国效力。而不杀法正的话,潜台词就是告诉各位旧臣,你们如果认真建设国家的话,我不仅不会杀你们。还会提拔你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审时度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大殿正中就是诸葛亮的贴金泥塑像。大家看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了一代儒相的风采。诸葛亮的一身,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前20_年和后20_年。前20_年,他隐居在襄樊的隆中,隐居起来干嘛呢,我们推测他应该是在努力的学习,所以才有经天纬地之才,常常把自己比作前朝的管仲、乐毅、萧何等名臣。他在隆中虽然足不出户,却对天下形势了若指掌。水镜先生司马徽当年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卧龙凤雏得一者,可以安天下。当时刘备正是山穷水尽的时候,加上徐庶临别前的极力推荐,他觉得自己需要得到这样一个能安天下的人。于是马上和关羽张飞找诸葛亮去了,这才有了着名的三顾茅庐。后20_年,诸葛亮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用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把火帮助刘备烧出了一个蜀汉王朝。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他在四川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把蜀汉王朝治理得仅仅有条。后来他又平定南方叛乱,六出祁山,以自己的一身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最后累死在北伐前线的五丈原军中,被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前后20_年加起来正好是54,诸葛亮也刚好活了54岁。那纵观诸葛亮的一身,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为什么这么说,诸葛亮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流传后世。比如着名的孔明灯、八阵图、木牛流马、诸葛弩等等,那大家看看我们前方的这个东西,知道这是什么吗?其实啊,这也是诸葛亮的发明,在平定南方孟获叛乱的时候发明的。这是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期的文物,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诸葛鼓。这鼓有三个作用:一是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可以当锅用来做饭;二是在战场上可以当做锣鼓,用来报信;三是晚上可以当枕头睡,可以防止敌人偷袭。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鼓的两头大,中间小,成哑铃的形状,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将地上稍微挖个坑,把鼓的两头放到土里面。如果地面有什么响动的话,声音可以通过鼓的作用扩大了之后传到人的耳朵里,这样就可以防止敌人偷袭。真可谓是一鼓多用了。除了这个鼓之外,号称中国面包的“馒头”也是我们诸葛先生发明的。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于是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南蛮军士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突然心生一计,命令厨师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做成49颗人头的形状。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蛮头与馒头同音。从此,在民间就有了“馒头”这一说法,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诸葛亮创始的馒头,毕竟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现在的馒头。而有馅的,则成为包子。由此可见,我们的孔明先生是真的非常伟大。那殿左右两边分别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在蜀国面临存亡的时候,他们率部队与魏军奋战,最后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接下来我们到三义庙去参观。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大殿就是三义庙,后人为了纪念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于清朝康熙年间修建这座庙宇来纪念他们三兄弟。三义庙的原址在成都的提督街,今天市中心的位置。后来为了支持市政建设,于1997年迁建到武侯祠。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定,将原建筑构件一一编号拆下。运到武侯祠后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原来的三义庙有五个殿,规模很大,现在仅存拜殿和正殿,成四合院的布局。整个殿由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支撑,每根柱子的直径0.5米。其中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边有10副三国故事的线描石刻画。画的原稿取自于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内容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说到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大家知道为什么是刘备做了大哥吗?民间传说,当年桃园结义时,刘关张三位都争着做大哥,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张飞看院子前面有棵大树,于是出了个鬼点子,规定谁在树上爬得最高,谁就是老大。话一说完,关羽张飞就一溜烟的爬到书尖上去了。刘备缺没有行动,他走到树下让关羽张飞二人下来。随后用斧头把树三下五除二的砍掉了。然后对他们说:把树砍了我可以直接走到树尖上去,我才是爬得最高的。我应该做老大。这下,关羽张飞当然不服了,于是刘备又在院子里抓了一只鸡。规定谁要是把鸡毛扔到房顶上,谁就当老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把鸡毛扔到房顶上的难度。三人说定以后,由张飞先扔,只见他在鸡的翅膀上拔了一根又长又相对较重的鸡毛,后退了十来步,然后往前一冲,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将鸡毛往屋顶扔。结果,当然是没有成功,接下来是关羽。关羽拔了一根很短很细的鸡毛,他没有扔,他用吹的,就想我这有。结果还是没有成功。最后轮到刘备,只见刘备把整只鸡抓在手里,连鸡带毛的一起扔到了房顶上。这下,没有办法了,关羽张飞都承认他是老大了。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传说,传说就不一定真有其事,在这里讲给大家听听,纯粹是调侃一下而已。
那我接下来到刘备墓去看看。我们现在经过的是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的尽头就是刘备墓。红墙夹道,就是指两边的红墙夹着中间的石板道路。墙的两边种的都是竹子,这种竹叫大叶绵竹,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出它的特征,长得高大茂密,叶子比较宽阔,同时比较有韧性,生长期也比较短,大概3到5年就可以长到这么高大和茂密了。四川人民平时用的竹筐竹篓都是用这种竹子编成的。说到竹子,四川可以说是竹子的故乡,全世界共有竹子种类400多种,四川有其中的100多种。也因此四川的大熊猫比较多,主要是因为食物比较丰富。当然大熊猫吃的不是大叶绵竹,它们主要食用箭竹,以后有机会到熊猫基地,我们再细说。好了,来欣赏一下我们面前的这幅对联:一抷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一抷土尚巍然指的是刘备的惠陵至今巍然屹立,无人损毁。铜雀台大家都知道,是曹操所建,漳河是一个地名,在洛阳城外。现今安阳和邯郸的分界线上。曹操一生杀人无数,怕死后有人找到他的墓地。所以让人在漳河外修建了72个假墓葬。上联拿刘备和曹操做了一对比,吹捧了刘备,贬低了曹操。下联就很简单了,是对历史的和过去的一种感叹。
我们来看一下这块碑,汉昭烈皇帝之陵。上面的陵字是风化掉的,陵在咱们古代专指帝王的坟墓,老百姓的坟墓那是不能够叫着陵的。汉是刘备政权的号,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大清乾隆五十三年三月上浣(1788),上浣就是咱们今天上旬的意思,清代人们把一个月分成上浣中浣下浣。就是我们今天的上旬中旬下旬。这通碑是清代立的,汉代的墓是没有立碑这种制度的,只有神位。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汉代墓地前面的碑都是后人立的。
前面我们这个土堆就是刘备墓,墓高12米,周长180米。这个墓和其他朝代的帝王墓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不同点。大家发现是什么了吗?对,一是刘备的墓太小了,显得没有帝王之气。二是墓是地上墓葬,不是地下墓葬。刘备墓之所以这么小,我们推测是由于修建陵墓的时间太短太仓促所致。《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0_年称帝,220_年出兵攻打吴国。战败后,退居白帝城,于公元220_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其灵柩回成都,八月下葬。一般而言,古代帝王的陵墓在其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修建,也就是说公元220_年刘备陵墓开始建设,但公元220_年四月刘备病逝,五月运回成都,为什么等到八月才下葬。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陵墓还没有修好。以当时的人力物力来说,短短一年的时间很难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所以在刘备四月病逝的时候,诸葛亮应该是快马告知了刘禅,可能将修建大规模陵墓的计划改变了,改成现在这种规模。这是第一个不同点,第二个不同点,刘备墓是地上墓,而古代帝王的墓地基本都是地下墓,为什么会修成地上墓,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成都属于平原地带,地下水十分的丰富,按照当年的说法是:掘地三尺即成井。修成地下陵墓的话不利于墓葬的保护。据史书记载,墓中还葬有刘备先后死去的甘夫人和吴夫人两位皇后,是一座合葬墓。
关于刘备墓的真假,很多人都怀疑,说这只是刘备的衣冠冢。真身葬在了奉节。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这个墓是真的。在汉朝,有一个规定,皇帝死后是不能葬在外地的,必须葬在都城。加上当时诸葛亮对刘备十分忠心,不可能让把刘备葬在外地。还有一点,在古代孝道是很重要的,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规定。刘禅刚刚即位,为了稳定人心,给大臣们老百姓有个交代,他不可能把他爹葬在外地,给人留下骂名。所以这个墓应该是真的。
刘备墓距今1700多年,虽然是地上墓,但是却从来没有被盗过。传说唐代时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墓室内,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关羽下棋,张飞在一旁观战,十名武士站立在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黏住了嘴。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这只是传说,据我分析,刘备墓没有被盗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其一、当时刘备下葬时倡导简葬、薄葬,可能确实没什么陪葬品,其二、当时刘备墓外面设有护陵官,戒备森严,其三、刘备墓称为“惠陵”,惠是说刘备仁义施恩惠的意思。刘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人们很敬重他。其四、刘备的二弟是谁,大家都知道吧。关羽是个讲义气,重信义人!全国人民都知道,连_x老大都拜他。盗贼也要讲信用嘛,俗话说盗亦有道嘛。估计盗贼们看在关羽的面上,就没有盗刘备的墓了。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六
西安是古老的,建都是不少的;底蕴是深厚的,时代是穿透的。 风水是吉祥的,鼎盛是汉唐的;历史是悠久的,起源是西周的。
城 墙是明代的,保存是不坏的。城河是环绕的,味道是怪怪的。
交通是枢纽的,陆空是全有的;机场是新换的,车站是凌乱的。 始皇是空前的,兵马是泥建的;陵墓是巨大的,盗墓是自杀的。
华清是温泉的,骊山是平缓的;贵妃是洗澡的,体态是丰满的。 幽王是浪漫的,烽火是假装的;妃子是一笑的,诸侯是上当的。 亭子是捉蒋的,中正是不幸的;国共是不合的,被捉是肯定的。
法门是佛教的,舍利是释迦的;发现是偶然的,震惊是天下的。 乾陵是壮观的,则天是合葬的;石碑是无字的,翁仲是一样的。 永泰是公主的,懿德是太子的;墓道是要下的,否则是白来的。 茂陵是汉武的,去病是相伴的;匈奴是马踏的,不敢是来犯的。 昭陵是太宗的,骏马是奔腾的;两骏是没有的,老美是偷走的。 钟楼是中心的,鼓楼是附近的;中间是广场的,散步是很爽的。
大雁是雄伟的,塔高是七级的;唐僧是取经的,回来是翻译的。 小雁是秀美的,塔顶是震毁的;通身是青砖的,塔层是十三的。 碑林是珍贵的,书法是多种的;艺术是宝库的,文盲是不懂的。 省博是丰富的,珍宝是无价的;参观要仔细的,里面是很大的。 半坡是母系的,文化是仰韶的;墓葬是不少的,经典是彩陶的。
华山是险峻的,道路是台阶的;索道是不错的,勇士是不坐的。 太白是积雪的,主峰是秦岭的;徒步是危险的,装备要齐全的。 小吃是清真的,回味是长久的;价格是便宜的,笑脸是没有的。
泡馍是精粹的,掰的是很碎的;糖蒜是赠送的,口汤是免费的。 早点是糊辣的,丸子是牛肉的;味道是很好的,要吃是请早的。 包子是灌汤的,贾三是擅长的;生意是火爆的,合影是满墙的。 酥肉是定家的,盆子是很大的;味道是纯正的,美眉是要剩的。 炒饭是红红的,里面是酸菜的;生意是很好的,味道是不赖的。
面条是柳巷的,生意是最好的;老板是美女的,记忆是电脑的。 凉皮是减肥的,美眉是最爱的;户县是最好的,辣椒是不少的。 夹馍是猪肉的,樊家是有名的;字号是很老的,态度是国营的。丽江古城导游词武夷山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七
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这座塔初名为经塔。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人为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光。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小雁塔
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谊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著名寺院。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极有价值。
现寺内存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15层,高约46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门。塔身从下至下逐层递减内收,愈上愈促,秀丽玲珑,别具风格。门框为青石彻成。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明清两代因屡经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13层。今寺内还保存一口重万余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的臣大铁钟,钟声宏亮,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八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个天气晴朗的大好日子,我们将用2个小时的时间,沿着关中道西行135公里,依次经过西安市、咸阳市、兴平市、周至县、杨陵农业城、眉县,最后抵达太白山,进行旅游观光活动。旅游观光活动将持续7个小时左右,午餐在太白山用,晚餐我们返回西安用。我今天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带大家游览好有“关中八景”之称的太白山,请大家多多配合,如有问题或意见,不用客气,请大家及时指出来。
概况
先介绍一下太白山名称的来历。有两种主要说法。其一与陕西方言有关,“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太白山山顶6月积雪,在6月炎阳的高照下,皑皑白雪反射阳光成缕缕银光四射,很好看、很漂亮、很白。陕西的关中一带,用方言说很白很白,就是白得很、白得太太、太白咧,人们长期叫起来,最后就把它叫做太白山。其二跟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关中一带在远古的时候就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这样好的一块地方被远方的一条恶龙看中了,恶龙想霸占,太白金星看到后,就和这条恶龙大战9天9夜,终于赶跑了恶龙,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要永远守候在这里,最后太白金星的身躯当真变化成一座巍峨的高山,直插云霄,所以这座山就被称做太白山。
提起“太白”二字,人们不免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李太白,李太白的名字是否和太白山有关系不得而知。但太白山从古至今就是诗人、名僧、文豪的游览之地,李白就有一首“登太白峰”的诗写道:“酉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举手可近日,前行若无山……”的壮丽诗篇,表现了诗人对太白山的赞美和热爱。今天我们就沿着诗人的足迹前去观赏太白山。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太白山的情况。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高3767米,大家可能都知道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我们平常所说的南方人、北方人就是以此为界;秦岭也是中国两大水系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主要稻米生产区和小麦生产区的分界线;也是面食区和米饭区的主要分界线。南方人多吃米、多吃鱼、多吃菜,聪明、细腻;北方人多吃面,生性耿直、厚道。所以我们沿途多见到的是小麦地。太白山处在我国中部,从山麓至山顶,相对高差很大,动植物都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当地人生动地称之为“高二丈,不一样”。白居易有诗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这些谚语和诗词中亦能反映出来这些特征。我们今天攀登太白山,随着我们的攀登、位移,自然景观会不断地变化,最下面有侧柏林景观,到达2200米时,就是松枥林,再向上还有桦木林、冷杉林等,最后还有落叶松林和高山苔原景观带。但是最上边气候瞬息万变,忽阴、忽晴、忽雾、忽雨、忽大风,忽冰雹,变幻莫测,很是神秘,很多人迷路、遇险都在此处,但是今天大家不要怕,紧跟着我走,不要离队。
太白山
现在已经抵达太白山,大家跟随我依次攀登,沿途会有很多文化遗存,也有很多名胜奇景,我会一一讲解给大家听。前面这个池子叫三官池,池水清澈见底,是当地群众祈雨之地,非常灵验,如果你们那儿雨少受旱,也可祈点雨带回去,但是每次祈雨一定要到这里来。我们前边这座山峰名叫万勿山,群壑排列似牙勿,所以称此名,中间最高的那一处山峰挺秀峻拔、耸人云霄,故名日独秀峰。前边儿处地方叫二仙水、望仙岭、冲天岭、分水岭、观云海等。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太白湫泉,大家想必看过电视纪录片太白大爷海潜水探险的片子吧?!两位潜水勇士从结冰的湖面潜入了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 三太白池(海)里,捞了一块珍贵石头,供地质研究,创造了潜水史上的一个壮举,捞出来的这块石头,更是珍贵,对太白山的形成等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其实,太白山处处都是宝,如果大家今天运气好的话,还会碰到很珍贵很珍贵的东西,动物方面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锦鸡、太阳鸟等,碰到的话千万不要打扰它们,因为在这儿我们是客,它们才是这儿真正的主人。中草药方面有很多名贵药材,比如:太白贝母、雪山一枝花、手掌参、天麻等,不过我们不认识,千万不能乱采。这里许多植物是有毒的,千万小心。如果我们团里有懂地质的人,千万不要错过机会,这里有引人入胜的第四纪末期的冰川遗迹,有冰斗、角峰、冰川湖、幽谷、羊背石等。
已经到山顶了,这个平台叫拔仙台,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一个角峰,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们可以俯瞰北边滔滔之渭水,壮观至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湖,就是大爷海(大太白海),另外还有二爷海 (二太白海)、三爷海(三太白海)、玉皇池、明星池等,分布如串珠,保存完整,水寒如冰,水稳如镜,清澈碧蓝,岩影波光,绣丽动人。白云蓝天映人湖面,随风变幻,景致万千,大家好好感受一下这心旷神怡的感觉吧。
大家登山的途中看到许多老太太拿着馒头、黄纸和香登山,虽然登得很吃力,但从不泄气,为什么呢?因为当地人认为太白山是一座神山,如果身体有病想康复,想发财,想要男孩,想要夫妻和睦,都可到沿途庙宇中烧香许愿,据说非常灵验。大家如果有什么要祈求,烧香不烧香无所谓,只要心诚祈求就行,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心诚则灵”,太白山也会祝登过它的人幸福安康,永伴终生!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九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西安游览。
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位于黄河西岸渭水平原的中部。那里是良田纵横,一目万顷的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中华大地上,镶嵌在黄土高原南端的这颗耀眼的明珠,昔日曾有过名震寰宇、无比辉煌的历史文化,也有着绿水青山、无比秀媚的自然景观。
在西安南侧的东西凡百里间,是峰峦叠峰、逶迤相连的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的秦岭山脉。在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上,有险峻挺拔号称五岳之首的西岳华山,有以温泉汤池而闻名天下的临潼骊山,有四季葱绿而内藏珍稀的终南山,有以六月积雪不化堪称奇观的太白山,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道天然而独特的景群。在古代长安,周围有渭水、浐水、灞水、涝水、沣水、滈水、氵皂水、潏(yu)水八条河流,碧波荡漾,环绕其间,即所谓“八水绕长安”。
这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东有潼关之固,西有散关之险。在北方,秦代所修宽达百米绵延千里的驰道直通蒙古草原,是抗击匈奴、供给给养的主动脉;在南方,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可越汉中而抵巴蜀;东南方向商洛山中的武关道,则是通往楚地的咽喉。古代长安交通便利,水陆并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建功立业之地。
西安地区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人类礼貌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也许还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和西安相比,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辉煌:它是西周以来13个王朝的首都,中国封建社会前半期历史的缩影。
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文化遗存资料丰富,门类齐全是又一大优势。且不说占地面积广阔的西周沣镐、秦咸阳宫、汉唐长安城等大型遗址和美轮美免的历代古建筑、名刹古寺、石窟造像,单就可移动文物而言,据初步统计,馆藏数量已达60余万件(组)之多。包括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壁画、石雕砖刻、铭记碑帖、符节玺印等各种门类。从这个意义上看,古城西安本身就是一处天然历史博物馆,是一座文化艺术品荟萃的殿堂。
西安的自然景观亦是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号称“奇险天下第一”的西岳华山、全真派鼻祖王重阳修炼的终南山、有“天然地质博物馆”美称的太白山以及“女娲补天”之地骊山、“洞天第一福地”楼观台、“中国山水故乡”——辋川(苏轼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猿人故乡”——蓝田溶洞等风景名胜区。西安的园林处处凸显出皇家的风范。华清宫以其天下第一的温泉、温馨浪漫的感情故事讲述着《长恨歌》的点点滴滴;兴庆宫则描述着“李白醉酒”的千古佳话;一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让乐游原的黄昏成为量迷人的黄昏景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如果有机会去一趟韦曲,你必须会在那桃花树下伴着“人面桃花”的美梦,感悟真爱。西安目前有森林公园11处,它们构成了这座古城的天然氧吧。
西安的旅游商品生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秦俑仿制品、仿古青铜器、秦绣、玉器、丝绸、工艺瓷器、户县农民画、唐三彩、瓷板画、景观表、麦秆画、关中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十分丰富。全市有涉外旅游定点商店26家,能够满足各位游客不一样层次的购物需要。同时,西安的餐饮业能够为游客供给独具特色的陕派饮食,如仿唐菜、饺子宴、羊肉泡馍和享誉全国的地方小吃。
今日西安,还是一座内陆全方位开放的国际大都市。经过对历史兴衰的总结和对完美未来的懂惧,西安人民已深刻认识到,向世界敞开大门,让西安走向世界,这是今日古城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陕西导游词600字篇十
黄河在内蒙古急转直下,将雄伟的黄土高原划为东西两半!陕北高原,正是这西边的一半!
陕北高原地表破碎,由于缺少树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16万吨的泥沙在此被滚滚黄河卷走,黄河也因此而得名!但正是这恶劣的环境,养育出了豪迈的陕北文化!
说起陕北文化,民歌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前些年从陕北走出的歌手——阿宝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将陕北民歌唱遍了大江南北。陕北是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陕北剪纸也独具风格,是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剪纸精华,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为众多剪纸爱好者追捧。
陕北也被誉为“革命圣地”, 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20xx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现在陕北相继有大型油,煤矿发现,成为中国能源的新宠儿!
八百里秦川
陕北往南,就是在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地区
这块土地上,演绎过一幕幕朝代交替的悲欢离合······
陕西的首府———西安,走进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撼!西安,古称长安,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早在100多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蓝田人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半坡村,是中国氏族制的典型代表。西安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从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再到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演绎这一幕幕王朝兴衰。中国的中心点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始皇在这里建了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规模巨大的秦陵地宫,被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在汉唐时期,显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城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先古代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他无愧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现在,正义这里为中心,建立起了沿欧亚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区,推动了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陕西“江南”
陕南是指陕西南部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从西往东依次是汉中、安康、商洛三地。
陕南的汉中等地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南方特征,主要栽种水稻,盛产桔子、茶叶。尤其是汉中,接近四川、重庆,通常采用四川方言。
陕西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主要河流为丹江,又称汉江流域的一部分,有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以及秦楚文化融合的人文特征。
早在商朝时期,汉中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年代中,汉中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
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历史悠久。公元前320xx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由于这里在秦岭淮河线以南,属于长江流域,所以一年河水几乎从不结冰,气温也很少降到零度以下。
这些就是陕西的景色,就是黄土地上的历史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