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一
在第一个班级的课中,我这样设计:教师讲授,向给学生抛出6个条件,通过6个条件来判断问题能否转化为课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6个条件来判断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转化为课题。
我预设这个过程是比较合理的。但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整堂课老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这样就违背了我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的初衷,又在走其他课程的老路,我们该如何来改造呢?
我与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团队研究,通过听课、反思、评课的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归纳出先把6个条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述自己的理解,然后再由教师来讲解。
我眼前一亮,这个方法不错!但是,随即我又否定这个方法,“学生没接触过,他们能讲得出东西来吗?”
主抓综合实践活动的徐主任说:“不要害怕学生犯错,综合实践活动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失误,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的体会才会更加深刻。”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第二个班实验着这一“模式”。学生太可爱了,没想到课堂气氛极其活跃,他们的潜力可真大,第一个问题抛出,学生就及时的回答了出来,
现在,已经是x月末,回想起一学期的大主题活动,期初确定的重点问题基本解决。我的感受是: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应该把学生的参与放在教师的讲解之前,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他们在发现失误、纠正失误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健康成长?这种方式是否更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的本意呢?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二
这个学期,我代三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体验了从未有过的感受,就是有苦、有乐,苦乐相伴。苦在事事参与,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乐在跟学生时时交往,事事接触,看着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学生的能力在逐步地提高,我打心眼里感到欣慰,综合实践活动课真好。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对综合实践活动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新型课程,“合作学习”是它的主要学习方式。在《交通安全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准备阶段,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组成合作小组,这样,满足了学生个人需求,他们能主动探究。在小组里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空间。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实践性、开放性的大课堂。
在《交通安全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做了充分的准备,组成一个个合作小组进入社会、进入网络,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如翻阅书刊、采访、观摩、上网等搜集了有关资料,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了实践能力。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不断碰撞中学习,课堂上不要求学生步调一致;课程结束,也不要求问题都有答案,力求创造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为学生开辟广阔的空间。
(三)注重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基于此,我在活动中强调全过程的开展,先是带着学生进入社会,指导学生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通过观察、发现、调查、访问来获取知识。再引导学生以网络为平台继续探究,在过程中注重收集、整理资料等方法的指导。通过活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会了怎样去调查,去采访,去上网查资料,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实践中获得了亲身感受和直接的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三
当然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再完美的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如何进行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要反思什么?从近两年的教学反思中,归纳了几点:
一、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一章的内容时,把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由浅入深的原则,根据以往授课时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给予调整,使学生学习轻松易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理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因此,有益的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创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二、人的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是对活的活动,是师生通过课堂对活在交往与沟通活动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特别是课件的优劣程度好与坏,直接决定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先设计了几个问题做到猜想,如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从细管向乒乓球吹气等,让学生从平时的经验中做到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方式的反思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应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查,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
反思可以课前也可以课后,如教学设计完成后,可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课堂效率是否高,学生会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师生交流是否会顺畅,授课的进度,内容与时间分配在实施过程中会不会产生不协调。同时,学生的反思也是课后反思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自己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缺憾,如何使自己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又有个性。
经过了三个反思,加之完善、优美的教学设计,使师生的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谐振”,教学就会达到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四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参加的实验工作,心中感触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实验心得小结如下:
一、自学相关理论,为开展实验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
自从参加这个课题后,我和同年级组的老师自学了相关的理论,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潜力、理论素养以及自我反思潜力等专业化水平都亟待提高。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问题,比如,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创设生动具体而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这些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以往透过观摩课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教师发展的需求,基于解决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数学教研方式急需建立。
二、用心参与课题组听课,并心下自己的点心得
本学期听了金珊珊老师的一节课题实验课,搭配中的学问。课后与组内老师一齐讨论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讨论了修改方案。并撰写了自己的听课心得,上传至自己的博客。同时自已在在班级中尝试上了一节课题实验课,课后自己反思,心下教后记,与同年级组老师一齐反思。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 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潜力方面具有了必须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构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潜力、决定潜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理解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必须的社会实践潜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资料,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潜力。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透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五
根据20--年国务院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根据《纲要》精神,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等,并立足--市实际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根据同济小学20--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顺利完成本学年度的工作任务。
课程完成的情况和达到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淡化学科界限。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的学习。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突破课堂时空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综合实践课程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一门独立形态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领域互为补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实现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几个特点: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
本学期在各位班主任、老师们设计安排课程专题内容:国际理解;资讯科技;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社区参与;经济与生活。首先校行政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题会议,制定本学期综合课的工作分工和工作安排,分派行政下各个年级。二~~六年级各年级在级组长和下级组行政共同商议、策划9月份的综合课内容。二~~六年级进行“教师节”为主题的内容的综合活动。六(1)班魏毅祺老师以“广告的魅力”为专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接受佛山电视台城市纪实的采访和拍摄任务,并且在校内做了示范。校老师利用教师学习的时间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并提出建议、活动方案和改进措施。邀请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翔教授来学校听综合实践活动课,并进行评课指导。二~~六年级各自开展活动,这个月以科任老师为主。全校教师学习市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指导意见》。各年级组老师、各班下班的老师商议本月开展活动内容。学期结束时,各班级进行总结、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六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理论上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我校采取了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活动课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不断变化着。
这样一门创造性强的课程,对于习惯于教现成教材的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我们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和研究《走进新课程》,重点学习和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方案。
从理论的角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就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光有理论,大家也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再从形式上了解了一般综合实践活动是如何设计的。网上的一些案例给了我们一个通俗易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大家共同研究,我们自己得出了课程的一般模式:提出课题明确目的——围绕课题设计多重主题活动——总结归纳深化主题。
二、落实课程内容,结合实际条件,准确选题
上学期,学校没有制定大的活动计划,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结合本地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的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自主选择课题。刘桂红老师确定的课题是《我爱粘贴画》,王清老师的是《绚烂悠悠球》,张春玲老师的是《多彩纸艺》,朱梅老师负责《游龙板》课题。
三、合理安排师资、协调各种因素,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成立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小组,选取认真负责、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教师为任课教师,引领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程全面铺开。
学校组织几位教师学习理论,让教师真正明白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有开展课程的积极要求和行动。为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校要求各班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促进学生了解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们还通过与家长接触,要求家长尽量为孩子们的活动创造条件,以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还利用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动员学生、家长积极参与。
很多学生家长对这项活动以他们的方式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有给孩子物质帮助的,也有精神上鼓励的。但在课外开展的一些活动中,也总有一些学生没有参加。问他们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时,有的学生说我想参加,但爸爸妈妈不让,他们说这些活动没什么意思。这就说明我们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还不太了解。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通过活动,孩子的见识广了,能力强了,脑子活了,家长们就会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加入到我们这一行列中来,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的这项活动。此外,我们教师还注意到要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我们正确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认识到,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学生的研究活动允许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也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
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信息,我们教师启发学生思路、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
如三年级,在对粘贴画的认识与了解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寻找到各种种子、不同的毛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各种粘贴作品,有《我和大熊猫游戏》《下雪了》《蝴蝶飞》……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在劳动、分享成果的同时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
四年级学生在《悠悠球》这一活动中,老师设计了悠悠球原理、我会修悠悠球、玩儿转悠悠球等很多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竞争意识等都有提高。
五年级学生在张春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多彩纸艺》探究活动。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创作出《鱼戏莲叶》《耕耘》《狮威虎胜》《瑞雪》等许多美好的作品,不仅实践,而且在实践中视野开阔,受到了美的熏陶、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回顾历程,几位老师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搜集整理能力、探索求知能力、团结互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亲近大自然的能力。老师在活动中,除了各种能力有了提高外,还了解到学生的许多心声看,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五、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我们将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活动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如何把握?
5、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更公正、全面评价学生活动表现、并且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6、如何更好地调动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分配教师资源?比如王秀丽老师,她任教每一科目都非常认真,上学期带领六年级学生开展《走进绿色食品》活动,有声有色。而这学期由于工作需要,她不再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七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三类课程之一,提到了应有的高度,因而,综合实践活动成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自20xx年秋季起,我校开设了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亲历和体验中,我校师生做了一些实际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我校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1、注重统筹规划,实施分层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我校在课改之初就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制定了《南渡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活动主题,以及活动方法和步骤,并邀请了杨裕前等有关专家来校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分层管理,即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三层管理模式,各年级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则根据学校和年级计划再制定出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另外,我校还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则紧密结合本校的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修改主题的内涵,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年来,我校确定了“以认识计算机病毒”、“我们镇上的水泥厂”、“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走进广告天地”、“远离噪声,享受安静生活”、“传递我们的美——板画设计”、“趣味拼图”等活动主题。通过研究专题的征集,又确定了小组活动的一系列研究性专题,例如“寻访家乡的名人”、“特色家乡菜”、“家乡的方言”等。
2、重视点面结合,鼓励教师参与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层面上的综合实践活动,即以综合性实践为主的学科或学科整合活动;二是深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即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小组活动。前者的综合实践活动列入课程表,每周开设三节综合实践课,在具体实施中采用弹性课时制,一般每周安排半天时间,学生全员参与。有时需外出活动,如参观工厂、远足登山、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则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时间。
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小组活动的时间主要是以周六上午活动为主,同时还充分利用中午、下午放学后等时间,一般由六到八名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共同确立一个研究专题,并进行具体的分工,在有关学科教师的引领下,开展研究性活动,由于此类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的时间、空间较大,经常要走出校门进行参观、采访、调查等,因此,在时间的安排上要给予相当大的自由度。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参与不可忽视。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建立民主、合作、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活动时间的延续性,因此,它需要大量的教师参与,学校不应指定专门的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而应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引领和指导。我校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尤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立、方案的设计、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等方面,我校十分重视鼓励教师参与引领指导,要求教师的引领要贯穿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例如,我校在开展“我们镇的水泥厂”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上网或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水泥生产流程,其次,教师还出面与水泥厂联系参观时间等事宜;再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准备分析样品的仪器、药品等。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参观调查、采样分析得来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另外,还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体验和收获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等。
二、主要成效
1、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一年来,我校广大教师的角色得到重新的定位。许多教师都深深地体会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决不在于灌输和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一起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2、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年多来,我校通过“趣味拼图”、“参观水泥厂”、“家乡方言和文化”、“特色家乡菜”、“寻访家乡名人”、“设计校园平面示意图”、“交通标志与安全”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密切关系的浓厚兴趣。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3、建立了新型的师生间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再“居高临下”地使用讲台,而是始终处于学生中间,引领着学生走向生活,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开掘,在实践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在活动中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过两个多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我校的师生关系正逐渐变为融洽、和睦的新型师生关系。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给予了学生平等、自主、和谐的权利氛围,我们感到现在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较以往更喜欢动脑子,特别是大多数同学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通过实践中的发现,还激发起向老师、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4、获得的荣誉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年多来,我校共有一百二十多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竞赛中获奖,如在学生网页设计、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劳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中,我校有多人分获市、学区一、二、三等奖。在课改调研活动中,常州市丁伟明副局长亲临我校,对我校课改工作给予较高评价。我校作为溧阳市首批课改实验基地学校,今年又顺利通过了常州市课改先进学校验收组验收,并得到验收组领导较高评价,成为溧阳市初中中唯一一所常州市课改先进学校。
三、值得反思的地方: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我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但与一些兄弟学校相比,我校作为一所年轻的农村初中,我们觉得遇到的困惑也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也很多,具体表现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学生要深入社会,走进生活。强调课程的开放性,而现有的大班额制,如要学生全员参与,我们感到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管理上的困难。
2、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与地方文化的结合,这必定会影响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学校和教师必然要承受社会,尤其是家长的压力。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因校本课程的差异而标准不同,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感到操作较困难。
4、校本课程的开发追求的是差异性和个性化的亮点,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共同、平衡的原则,各校校本课程的质量,我们感到会有有良莠不齐的情况存在。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八
一年一度的综合实践课又开始了,周一早上我们坐着校车来到了职业技术学校实践基地。由于这是第二次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了,学生不再是以往的那样新鲜。简简单单的开营仪式之后便回到宿舍,学生自由组合构成一个个温馨的小群众,也让我再一次想起了上师范学校时的情景。那时的我们也是这样天真无邪、阳光灿烂,但过去的就是过去了,就远也找不回来了!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以往有所不同,开设了几门新课程,学生从中能够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有:科普、木工、电工、手工、雕刻、花木栽培、内务整理。学生每一天能够按时排队去上课,放学排队回宿舍,每一天都能按时打扫宿舍卫生,按顺序排队去食堂打饭,每一天放学后到操场集合跑两圈,晚上静静地在大厅里上晚自习。这一切的一切真的让我省了不少心,这些孩子真的长大了,真是越看越喜欢!
即使那里的条件很艰苦,宿舍很冷,但没有一个孩子吵着要回家,都表示必须要坚持到最后。但是还是有两个孩子感冒太严重了,我还是决定让家长把孩子接走了。周二晚8:00查寝发现吕福星发高烧,被爸爸接走,周三晚8点查寝,发现刘震不舒服,但孩子还是表示要坚持下去,半夜11:30仍然难受,被妈妈接走。
这天周四了,晚上组织学生在大厅写参加综合实践的心得体会。我把每一个孩子的心得体会全都看了一遍,真是各有千秋啊!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把几天来的想法一并写了下来。有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会了与人交往过群众生活,有的学生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老师的关爱。当然也有的学生不想再来了,感觉那里吃的不好,睡的不暖。呵呵~~看了这些小孩儿的心得体会,我也不由得来到那里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虽然有一万个不愿意,一心想不如在校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转念一想领学生出来还是对的,虽然条件很艰苦,在学生们身上操了很多心,自己的小孩还得托付给别人照顾,增添了许多麻烦,但这将是学生们一生就远的回忆!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九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采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不错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性综合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课堂,在一个真实、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参观、调查、访问、观察、测量、制作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
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跨年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综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
(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2、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办出学校特色。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利用校内外丰富的资源,按计划有系列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和网络室,充分发挥现有图书的功能,正确引导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找资料;利用好学校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探索活动,丰富知识,提高活动能力;引导学生对学校的进一步调查和了解,了解学校的面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宗旨等,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去。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学校地处街道,有丰富的社区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带领学生去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情况,寻求适合小学生开展的实践探索活动,使学生人人参与,乐于参与,并要在实践活动的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学习的快乐。
1、征对教材和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
2、对起点不同的学生分类施教,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3、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活动法、综合实践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在教学方法上,多钻研,多进行调整,寻找适合自己的一套新方法,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十一
这学期我们课题组对今年流行个人装扮进行了课题研究。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了解了很多关于服饰搭配的知识,让我获益匪浅。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也将运用到这些知识,为我的生活添姿加彩。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感受到这种活动的重要性。社会实践告诉我,在新经济时代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的潜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神等素质。要有严密的思辨潜力和理性的思考潜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持续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也了解到一个人外在形象是很重要的,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为你赢得多一份欣赏。我们在学习之余,没有太多的时间,没有花在个人装扮搭配上,那么,我们小组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来研究这个课题,来为我们的同学带给更多的推荐。
我也了解了今年的服饰搭配知识,对我们的学生生活很有用处,所以,我觉得我们就应在以后的研究中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不同性格的人选取服装时应注意性格与色彩的协调一个人的服装颜色务必与周围环境与气氛相吻合、协调,才能显示其魅力。
我们要使服饰的色彩搭配协调,原则上,就要尽量使得服饰的色彩属于同一色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搭配方法。要是再结合上面介绍的极色、辉光色的灵活搭配运用,就能使你的服饰搭配得心应手,千变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十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12年贯穿设置,作为必修课程伴随孩子生命成长的黄金时期;它不同于任何一门传统课程泾渭分明、体系严密;它不等同于学科课程,却要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它不等同于专题教育,却在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中立德树人。
一、扎实有效的教研组活动
(一)--教研团队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她们各有所长,来自各个学科,最重要的是她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有独钟。在这支团队中,有胸中有沟壑腹内藏锦绣的程涛校长,有字如其名秀外慧中的老牌综实人董自秀主任,有其貌不扬却能量爆棚的专职教师刘朋云老师,更有悉心指导一路呵护伴行的专家团队,省教研员王秀玲主任、市教研员曲文弘主任和我区教研员周秀琴老师一直关心关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情况。多年来,这支团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执着并肩前行,用她们的爱心与智慧书写着--综实故事,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研组。20__年初被评为市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示范学校,5月22日参与主办了槐荫教研新样态——20__“品牌教研引领月”系列活动综合实践学科分会场展示活动。
(二)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去年10月,教育部正式出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纲要进一步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在各学段的重要地位。作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参与、自我体验、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平台,平台的场景就是社会这个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校确立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对于学生而言:“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倡导每一个--学子在缤纷课堂、多彩实践、多元评价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悦。为此,--综实教研团队深入学习新纲要,梳理多年来综实课程的行走路径,以“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宗旨,着力打造“三级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具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文化,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来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一二一”齐步走的教研组建设策略:
“一”是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教师大教研,由课程领领导小组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主要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规划、课程体系、课程定位等,让全体任课教师达成理念上的共识。
“二”是每月进行两次综实任课教师教研,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研方式,转而采用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作为教研的着眼点。从资源的挖掘、项目的选择、方案的编写、方案的实施、实录的撰写、学生的评价、资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技能的学习等多方面进行研讨和操作,充分凸显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
最后一个“一”是每周由年级任课教师进行的网络教研。我校专门创建校本研修qq群供老师们互动交流。教研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各教师围绕一个教研主题,在qq上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在加强教师间交流的同时不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成为颇受老师们欢迎的教研方式。
二、丰富多彩的综实课堂
活动即课程,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紧紧围绕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活动主题、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整合活动资源、拓展活动时空、展示活动成果,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收获、成长。
(一)立足班级,让学习生活有滋有味
根据《新纲要》推荐的主题和我校多年的课程实施路径,形成了以“项目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特色。按照“纵横交错螺旋上升”的原则对不同年级的活动项目进行了整体设计。如“玩泥巴”、“舌尖上的美味”、“我是小小摄影师”、“有关鸡蛋的研究”等项目学习活动深受孩子们喜爱。
(二)扎根校园,让校园生活有声有色
我校的主题节日课程就为每一个--学子搭建了这样的平台。有体验诗情画意的“诵读节”,展示艺术才华的“艺术节”,享受运动乐趣的“体育节”,勇于创新实践的“科技节”,有徜徉四溢书香的“读书节”,还有感受魅力中华的“孔子文化节”。
(三)深入社会,让社会实践有情有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特点就决定了它不仅仅是学生在校以课堂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它更是学生在社会、在家庭的全部生活实践为背景的教育。为此,我校努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十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社会实践课程让每个--学子走进社会大课堂,有走进方特的研学之旅、走进山青的实践之旅、走进省博的文化之旅和走进社区的服务之旅等。校外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中锻炼自我、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的意义,为将来成为一个负责任、乐奉献的社会公民而准备。
缤纷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每个--学子搭建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成就了孩子们有滋有味的学习生活。这种生活的设计师就是我们富有爱心和智慧的教师团队。教育即生活,“用心过日子”已成为我们综实团队的教育共识。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老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幸福。我们相信:这种种宝贵的生命体验必将成为促进孩子终生成长的源头活水。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十三
一、民主、科学地确定综合实践的课题内容
1、自主化
教师、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制定活动方案。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然后根据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辅导,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由教师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处理,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社会、科学等融会贯通,保证了新的活动方式的实施。
2、阶段性总结
为了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组织统一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指导工作,教师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三、经验体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包容量非常广泛,学生认为有研究价值的所有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内容,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生存在社会生活中。
1、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确定阶段活动的方向,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新思想、新发现。
2、本课程的目标旨在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本课程渗透于各门学科中,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本课程的评价不仅在乎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在乎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本课程强调方法、形式的综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创造的、富于探究的体验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学习。
3、本课程着重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取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并从小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学校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各种有计划的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着眼于指导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感受、体验中,发现实际生活、现实社会、自然世界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积极认识社会、认识大自然、发现一些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四、教改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学习他人的先进理论和案例分析,要求自我积极参与本课程的探索、实施和研究。
2、加强辅导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精心准备,认真上课,对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正确的调整与处理,每次活动后作出详细的活动小结,并做好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同时,围绕本课题认真撰写案例和论文,及时总结经验。
3、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充分认识清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势,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加强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内涵,力争站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前列。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十四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给领导和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机械地实施教学计划,而是一次探究实践创新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
作为综合实践课老师,应积极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教学中积极开发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走向社会,注意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合作,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综合实践课和其他学科相比,没有现存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美哦亚传统的经验,没有专业的师资,这种全新课程,作为实施该课程的老师,意味着更多的困难,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它基于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也是适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为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的形成开辟了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本着,目标明确,整体规划,大胆尝试,完善提高的原则,使每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是关系到综合实践课程成败的关键,因为教育方针是确立教育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今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方针。可以使我们对教育方针有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宏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宣传少了,以至产生了错误观念,注重应试能力,放松了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我校总结好的生源转移,升学压力加重,生成空间缩小的具体问题,着重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面对新的机遇,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极投入教改,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的领导,制定目标,以改革为契机,行知实验学校为动力,谋求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开创新的育人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师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 ,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观念,课程的性质等。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请专家作讲座,组织全校教师专题讨论,赴江苏洋思中学等地考察学习等。从而正确认识设置综合实践为必修课的重要意义,把握课程内涵,更新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在实施该课程目标中,根据我校特点,明确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从社会中,自然中,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例如,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收入问题等在调查探究中,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亲身参与实践调查的积极体验和相关经验,从而增强为改变家乡面貌而认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自我与社会,与自然,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感悟自我与社会、自然、家庭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加强多方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加重负担,对综合课程时间优化,又要位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健全个性。
三、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实践性,它强调学科间的整合,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有现实意义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
把环境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当代科学技术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多元化教育内容融为一体,有计划的实施。本学年,进行反邪教,崇尚科学的教育,和本校课程学习“四会”,在班团活动中安排学校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开展青春期教育讲座,社会的公益活动,全校为加强国防建设知识学习,组织全体师生参观嘉兴军用机场,通过讲解、观看、调查,增强了学生地国防意识。
其次,挖掘学生中资源,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实践中自己提出大量感兴趣的课题,探究实践为之课程化。组织学生春游,去苏州乐园活动,各年级分别组织,调查、访问、考察、采访当地人,从调查染整长环保,羊毛衫厂的编织工序操作,农民种粮积极性现状,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系列活动,收到了比预期好的效果。
提出了好的建设性建议,和技术更新等措施,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生成性很强,实践操作性范围广而宽。在实践和开展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和确定。学校的计划作为一个“框架”,但应留出足够的生成“空间”,有教师和学生或小组个人去发挥主动完成调查专访等,寻求人们关注的热点,真正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因为农村是广阔天地,可就地取材,挖掘深层次问题,这是我们学校的先天条件。
其三,挖掘好教师资源。首先应挖掘校园,社区的教师资源,应让有一技之长地教师,师傅,有特长的家长等组成实践课程的智慧队伍。其次是教师的集体智慧。组织各年级的教学骨干,安排好具体的可实施操作方案,结合本校特点订出活动次数,体现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使教师相互配合,切磋提高。这样,既分工又合作,既集思广益,又体现综合的要求,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综合活动中去,加快乐综合活动师资的培养和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条件。
四、体现课程特征,提高课程活力
综合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特征,让综合活动真正充满活力。
(1)教学关系体现人本性
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势,与学生互相沟通,把学到的知识通过活动传授于学生。和学生一起开展探究时间,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观念,杜绝以成人的眼光对待问题的探究,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教师只能以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学习的促进者。这样才能使学生活动有声有色,受到学生的尊严,真正体现学生施展才华的关键。”
(2)活动时间应灵活使用。
综合活动在时间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往往有时活动持续时间较长,加上农村学校居住环境不一样,可在课表上安排步骤、组织协调好,做到时间上不拘一格,充分利用校园、社区资源,利用休假日等,充分挖掘时间,体现课程活动管理的灵活性、开放性。让学生有自主的活动空间。创设多样化问题情境,开放其思维时间空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相互争议、以理服人。培养遇事好问,勇于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养成对问题、新知识,好奇心与求知欲,萌发创新意识、真正在活动中学到一些新知识、新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上进精神。
(3)活动方式提倡多样性
综合能力是复杂多变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给学生一定自由度,参与活动的条件,并让他们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中强调有利于调动探究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心理的投入。
例如实践操作,专题调查研究、亲身体验、专访人物等。注重自主探索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科学现象作分析研究,自己发现问题加以总结,得出相应的措施及改进意见。所以应多形式灵活机动,培养独立活动能力,也有体现几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活动中互动交往把创新的机会交给每位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和智慧,解决一些社会的实际问题,写出小论文等,在广阔地天地中寻求人生的价值。
五、探求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要提高综合实践的效果,使之不断提高参与活动的质量,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方法。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做到目标多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潜能,每次活动自我总结。如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碰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决策和建议等。有记录、有体会,收集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不断积累,相互间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
教师应从学生发展角度,不断修改调整其评价策略,及时正确地给学生肯定和鼓励,获取学生的主观认同,另外应注重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不局限成果与水平,强调过程中情感、态度、兴趣、欲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方面的进步。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开放性实践活动可请厂长、农艺师、家长、领导参与评价,真正体现多种形式共存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对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合理、公正、公开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作为校管理人员,也应更新教育观念,不单从分数、升学率等方面评价教师,应注重对教师鼓励性、研讨式的评价。尊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组织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注重素质评价,不歧视综合实践课老师的辛勤劳动成果。以免影响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创新和发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大的教育创新空间,另一方面,自主性、综合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任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综合实践落实到直处,才可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反思篇十五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时要特别关注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设计问题”就是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二是开放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实践性。四者之中,现实是前提,开放性是保障,综合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
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种玉米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
2、阅读理解,读题,了解王大爷种玉米、结玉米以及玉米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接触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小组合作,帮王大爷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合作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 在上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帮王大爷算一算:(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元?(2)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多少元?(3)预计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然后交流各组计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二、广泛开展实践,加强合作交流
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应该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铺甬路》活动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信息,交流信息
调查地砖的相关资料信息,交流选地砖问题。通过调查、汇报信息,学生了解花坛的大小以及铺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然后
(二)讨论选转问题。
小组讨论之后,确定选择边长为 25厘米的地砖,并说明理由。(1平方米正好16块)
(三)解决问题
先构建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出甬路面积和每块砖的面积,再用甬路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所需地砖的块数。然后小组合作计算与讨论,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体汇报评价。
通过这三个任务的完成,以达成“过程的充分”,“形式的多样”和“充分的交流”。
三、重视反思评价,提升实践智慧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在动手实践、概括归纳,形成正确的结论。比如在“24点游戏”中:
活动环节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 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评价,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质量、效果,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便于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