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教后反思篇一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从母亲面对难题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阅读2、3、8段。“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板书:送——理解、忧——坚忍、找——关爱)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理解儿子,关心儿子,意志坚忍,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可回答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等)
3、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4、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教师小结: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6、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7、你是否能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小结:
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
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8、“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文最后的这句话中的“车辙”“脚印”都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第一次涅槃。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与地坛教后反思篇二
我曾经想,我心中的《我与地坛》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怎样的不同?肤浅理解不好,过度阐释也未必是好事。地坛正是淡褪了光华,所以等来了史铁生。那么什么是核心?我这样想多久,怕也离题万里。我于是找他的书来读。我上网找有关他的资料。我试着编他的年谱。我读他的最新的文字,看有关他的访谈资料。年谱编完了。书却读不完。读不透。我写好了教学设计。在设计之初我思考了若干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主问题的设计是否巧妙,是否有浅到深,是否有针对学生语言和思维而进行的训练;
2、教学设计中板块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流畅,过程的实施是否张弛有度;
3、板书的设计是否是对文本的深加工、再创造;
4、教学设计是否围绕文本去分析、解读,是否有执教者的想象和感悟,而且是独特的;
5、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是否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
6、课堂过程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意思,是否有很好的'生成性;
7、如何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本文的浓厚的文化内涵,如何体现执教者的素质修养。我拿那设计请省、市语文教研员看,请一线的语文老师看,修改,试着上课,再修改,再上课。几个月的时间,为了这一篇文章和她背后的那个人,冥思苦想。也许最后想通了,有了答案。也许永远没有答案。
我最终确定了以“死亡”为切入口,课文正是史铁生思索死亡后的全部想法。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生命教育包括死亡教育恰恰又是很缺乏的。所以我在导入语中说“这是一篇思索死的文章”,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核心,能使学生很快地“入境”。接下来,我又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a我们不会认真思索死,那为什么史铁生在和我们一样同样年轻的时候却认真思索死呢?b为什么非要去地坛去想呢?c在地坛中获得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三个主问题,不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从作者心境入手,深入文本,解读关键句子和语段,最后获得共鸣和启发。在分析文本的环节,我注意让学生说出对地坛独特景物描写的第一感觉,捕捉学生感受中的独特一面,使师生的思考和对话既能放得开又能束得住。
不足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刚上课时的紧张(其实也是自己不能很快入境的表现),幻灯片的使用上不连贯(有些内容准备了,但实际并没有用上,反映设计时的不严谨),个别课堂语言不简练,有无效重复的。但最明显的是两点:
一、没有很好的去引导学生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师的讲解还是偏多,有些时候是为了拓展而拓展。
《我与地坛》文质兼美,注重理性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大声美读课文是必要的。但由于课堂调控的失误,使得本来出现在教学设计中的“朗读环节”缺失了,而代以教师的过度讲解和阐释(讲到史铁生的母亲和妻子,讲他的创作历程,讲《千手观音》和残奥会运动员)。没有让学生朗读,是观念上的对朗读的不重视。比如分析“露水”这一独特物象,应指导学生搞清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去朗读,看能否读出“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哲理发现和独特审美;又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第七段的品读、思考、交流分享之后,应让学生集体朗读这一关键语段,使学生将获得的哲理融汇到朗读中去,既加深印象又升华心灵。
这两点问题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极力所要注意并加以完善的。
我与地坛教后反思篇三
(一)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史铁生在20岁时不幸双腿残废,这篇散文凝聚了他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对于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文中的生命感悟充满了情感和思辨色彩,适宜学生做探究性学习。可以倡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带着疑问去探寻、追究作者的生命感悟,并围绕问题对文章进行探究式阅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讨,从而获得一定的认识体会。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讨,运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情感目标:增强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验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学会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
2、难点
由于生活阅历尚浅,学生对作者生命感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
根据上述理念,学习中教师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此外,教育要跟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因此本课教学还采用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使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
课前准备:教师先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如《我与地坛》全文,史铁生的同主题的文章及其他一些有类似经历的人物的事迹,在此基础上制作好课文的网页。
(一)提供背景,产生问题
(多媒体展示)作者史铁生的生活经历及照片和地坛公园的图片:史铁生在20岁时下肢不幸瘫痪,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他来到了北京的地坛公园,在这座于风吹雨打中颓圮荒凉趋于沉寂的地坛中,他进行了深沉的思考……,许多年过去了,史铁生成了著名的作家,现在的他以开怀灿烂的笑容来面对生活……
问题:对该资料你有何感受?
学生可开展讨论,在留言版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做最后归纳:史铁生在地坛中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他获得了什么生命感悟?
(接受学习重在接受、吸收、积累,即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文化营养,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阅读。有了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探究。)
(二)阅读文本,自主探究
《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对于史铁生来说可谓意义特殊,他试图通过这一次写作去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尤其是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它是回忆,是自省,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有了疑问,发现了问题,就要多方探索,寻求答案。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
围绕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和生命感悟,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后自由发表看法,预期产生课堂第一个小高潮。
学生基本上能够从地坛的环境、景物描写,以及母亲无私的爱中初步找出作者的心情变化和生命感悟。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要让他们适当诵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学生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学生的生命体验、学习方式方法,因人不同,思维的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质疑的方式也迥然各异,每个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如有不同看法,不妨开展争论,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最后求同存异。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智慧。教师应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有创见,让学生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