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高中地理解答题技巧(4篇)

最新高中地理解答题技巧(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7:09:18
最新高中地理解答题技巧(4篇)
时间:2023-01-12 07:09:18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地理解答题技巧篇一

掌握并理解向量的基本概念 1.判断下列各命题是否正确

(1)若ab,bc,则ac;

(2)两向量a、b相等的充要条件是ab且a、b共线; (3)ab是向量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dc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2)abcd的充要条件是a与c重合,b与d重合。

二、向量运算及数乘运算的求解方法

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一致的。两个有相同起点的向量的差

是连结两向量的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的向量,若起点不同,要平移到同一起点;重要结论:a与b不共线,则ab与ab是以a与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在求解向量的坐标运算问题时,注意向量坐标等终点坐标减起点坐标,即若a(x1,y1),b(x2,y2),则aboboa(x2,y2)(x1,y1)(x2x1,y2y1)。

例1 若向量a(3,2),b(0,1),则2ba的坐标是_______ 例2 若向量a(1,1),b(1,1),c(1,2)则c____

13133131a.abb.abc.abd.ab

22222222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3,1),b(1,3),若点c满足ocoaob,其中,r且1,则点c的轨迹为()a.3x2y110 b.(x1)2(y2)20

c.2xy0 d.x2y50abacopoa(),[0,),则p的轨迹一定过abc的()

abac例4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例5 设g是abc内的一点,试证明:

(1)若g是为abc重心,则gagbbc0;

(2)若gagbbc0,则g是为abc重心。三、三点共线问题的证法 证明a,b,c三点共线,由共线定理(ab与ac共线),只需证明存在实数,使abac,其中必须有公共点。

共线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若a(x1,y1),b(x2,y2),则

a//babx1y2x2y10(x1y2x2y1)

例1 已知a、b两点,p为一动点,且opoatab,其中t为一变量。

证明:1.p必在直线ab上;2.t取何值时,p为a点、b点?

例2 证明:始点在同一点的向量a、b、3a2b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 ababab 例3 对于非零向量a、b,求证:

四、求解平行问题

两向量平行,即共线,往往通过“点的坐标”来实现;两向量是否共线与它们模长的大小无关,只由它们的方向决定;两向量是否相等起点无关,只由模长和方向决定。

例1 已知m(1,0),n(0,1),p(2,1),q(1,y)且mn//pq,求y的值。

ab213,则b点的坐标是____.例2 已知点a(1,2),若向量ab与a(2,3)同向,例3平面内给定三向量a(3,2),b(1,2),c(4,1),则: (1)求3ab2c;

(2)求满足ambnc的实数m、n

(3)若(akb)//(2ba),求实数k;

(4)设d(x,y)满足(dc)//(ab)且dc1,求d.例4

(1)已知点a(4,0),b(4,4),c(2,6),求ac与db的交点,p的坐标。

(2)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1,2),b(3,1),c(5,6),求顶点d的坐标。

五、向量的数量积的求法

定义法:ababcos

求数量积:坐标法:abx1x2y1y2当a//b时,0和180两种可能。故abab

2222222一些重要的结论:aaaa;(ab)a2abb;(ab)(ab)ab

例1 设a,b,c是任意的非零的向量,且相互不共线,则()

①(ab)c(ca)b0;②abab;2 2③(bc)a(ac)b不与c垂直④(3a2b)(3a2b)9a4b其中是真命题的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例2 已知平面上三点a、b、c,满足ab3,bc4,ca5,则abbcbccacaab的值等于________。

.例3 已知向量a和b的夹角为120,且a2,b5,则(2ab)a______

六、如何求向量的长度

形如ab的模长求法:先平方转化为含数量积运算开方,即:

22222 aba2abb

例1 已知向量a,b,ab4,a与b的夹角为60,则ab____,ab____,其中

ab与a方向的夹角为_____,ab与a方向夹角为______.例2 设向量a,b满足ab1,3a2b3,求3ab的值。

七、如何求两向量的夹角

abcos 夹角公式:abx1x2y1y222x12y12x2y2

1例1 已知a10,b12,且(3a)(b)36,求a,b的夹角_____.5例2 若e1与e2是夹角为60的单位向量,且a2e1e2,b3e12e2,求ab及a与b的夹角。

八、垂直问题的求解

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bab0x1x2y1y20

例1若向量a,b满足abab,则a与b所成的角。

例2在abc中ab(2,3),ac(1,k),且abc的一个内角为直角,求k的值。

3a2b与ab垂直,求 例3已知ab,a2,b3.且。例4已知o(0,0),a(0,5),b(6,3),adob于点d,求d点的坐标。

九、向量的数量积的逆向应用

求解有关向量的问题,可设出该向量的坐标,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之。

例1已知a(4,3),b1,且ab5,则b?

例2求与向量a(3,1)和b(1,3)的夹角相等,且模长为2的向量c的坐标

180,且b35,则b()例3若平面向量b与向量a(1,2)的夹角是b.(3,6)c.(6,3)d.(6,3)

a.(3,6).例4已知向量b与向量a(3,4)垂直,且b15,则b_______

十、线段定比分点公式的运用技巧

求解定比分点问题,要注意结合图形,分清是内分点是外分点,不能混淆起点和终点,x定比分点坐标公式:yx重心坐标公式:yx1x2x1x2x1中点坐标公式:2,y1y2yy2y112x1x2x33 y1y2y333例1设点p分有向线段p,则p1分p2p所成的比为________。1p2所成的比为

4例2已知两点p(4,9),q(2,3),则pq与y轴的交点分有向线段pq所成的比为___.

十一、利用平移公式解题

点a(x,y)按向量a(h,k)平移,得到点向量(xh,yk),而函数yf(x)的图像按 a(h,k)平移得到的函数的解析式为yf(xh)k,解题时要注意理解图像平移前后的关系。例1已知两个点p(1,2),p'(2,14),向量a(3,12),则:(1)把p按向量a平移得_______.(2)某点按a,得到p',求这个点坐标。

(3)p按某向量平移得到p',求这个向量坐标。

例2将函数ylog3(2x1)4的图像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的是函数ylog3(2x)的图像,那么

a的坐标是_______.4

例3将函数y2sin2x的图像按向量得y2sin(2xa平移,是()

3)1的图像,则向量a的坐标a.(,1)b.(,1)c(,1)d(,1)

3636

十二、怎样利用正、余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边与角

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变换,诱导公式。abc2r;a2rsina,b2rsinb,c2rsinc sinasinbsinc111 三角形面积公式:sabcabsincbcsinaacsinb。

22正弦定理:

b2c2a2

余弦定理:abc2bccosa;cosa

2bc222下面关系式需熟记:在abc中

sin(ab)sinc cos(ab)cosc sin(abcab)cos cos()sinc 222例1 在abc中,sina:sinb:sinc2:3:4,则abc?

例2 已知abc中的最大角a是最小角c的二倍,且a、b、c成等差数列,则a:b:c____ 例3 已知a、b、c是abc中a,b,c的对边,a、b、c成等差数列,b30,abc的面积为3,那么b_____。2例4在rtabc中,c2,ab6c,求a-b的值。2

十三、如何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原则上是将角化成边或将边化成角,主要工具是正余弦定理和三角恒等变形及代数变形。

注意:做等式变形过程中因式不可直接约分!

例1 在abc中,若2cosbsinasin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b形.直角三角 形c.等腰三角 形d.等边三角形

a.等腰直角三角

例2 关于x的方程xxcosacosbcos2c0有一根为1,则abc的形状一定是()2形b.直角三角 形c.锐角三角 形d.钝角三角形

a.等腰三角

例3 在abc中,atanbbtana,则abc是()22

形b.等腰直角三角 c形.直角三角 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

a.等腰三角 形 6

高中地理解答题技巧篇二

记叙文阅读:

1.概括(?人做了?事,结果?)2.“这”“那”指代的内容(答案就在附近)3.用原文回答时,更改代词 4.赏析:角度、修辞

句式(长短句结合、对偶句)

用得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 5.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对比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托物言志

由小见大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借物喻人

拟人(童话故事中)

夸张 6.比喻:找相似点

7.景色描写:赏析(动静结合、调动五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

作用(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背景)

8.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9.人物刻画的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衣着、神态)、侧面烘托

一句话新闻:找导语(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正方观点、反方观点:正:有“理”走天下

反:无“文”寸步难行 说不尽的桥:过河拆桥、过桥抽板

桥归桥,路归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古文加点字解释:用课内解释

放在语境中组词

换字法

古文划分节奏:主语、谓语分开

连词根句子分开

翻译成现代汉语,寻找断开点

说明文阅读:

1.说明中心:在总说部分找概括性的句子 分段概括

2.说明方法:举例子(真实可信、具体)

打比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做比较(强调、突出)列数据(具体、准确)分类别(条理清晰)

引用

(古诗词:生动形象、有诗意、有韵味、文学性、趣味性)

(名人名言:更有说服性、权威性)摹状貌(生动形象)

列图表(直观、一目了然)

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小组长+中心句

举两个例子:不同地方各举同一例,说明目的不一样,各为其主

同一地方举两例,怕带有偶任性,举两例会让读者相信 3.说明语言:限制性的词语(时间,范围„„)

区别两词词义“悦目”——“明显”(分别解释)

答题步骤:解释该词——具体分析——准确、科学

4.说明文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注意过渡句,有可能就是中心)5.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事物的发展、制作过程、理论的发展)

空间顺序(工艺品、建筑物)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

由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 由一般到特殊)

高中地理解答题技巧篇三

她,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镶嵌在远远的脸蛋上,闪着稚气的光,那薄薄的嘴唇一动一动像吃樱桃。头上还属这两条羊角辫,最有趣的是她的鼻子,竟是扁扁的,好像怎么也立不起来似的。他就是我的好伙伴——张艳,在她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呢!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们几个小书迷正在看书。这是,张艳问刘丽:“我给你的《创新作文大全》呢?”“在这里,只是封面掉了,没有找着。”刘丽边说边从包里拿出那本没有“脸”的书。张艳问刘丽:“你再找找好吗?”“我上哪找去,大不了赔钱给你!”刘丽不耐烦地说。张艳见她生气了,便不再作声了,可刘丽不依不挠地和张艳吵了起来,我见话越说越不投机,就劝他们别吵了。刘丽反而说我——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气得我七窍生烟,心想:走着瞧吧!过了几天,张艳对我说:“刘丽生病了,我想去看看她,给她补补课。”我不解的说:“你还帮助刘丽啊?上次她无事生非,你都忘了吗?这叫恶有恶报!”“报什么报,上次的事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使这宽容别人,自己也会快乐起来的!”她的一席话使我心里明朗了许多。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宽容。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是她的一句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暑假的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去新华书店,路上,我边走边吃着西瓜,在炎热的夏天,吃西瓜真解暑啊。吃完后,我把西瓜皮往垃圾桶的方向扔去,不料西瓜皮从桶边弹到了地上,我只当没看见,继续往前走。“快把西瓜皮捡起来。”我吓了一大跳,可回头一看,张艳,不知她从哪儿冒出来了。我不以为然地说:“你管闲事管到太平洋去了?那边不是也有一块嘛!”说着随手指了远处的一块西瓜皮。“今天你不捡下次一定又会乱扔的,如果每个人都像你那样想,地球不就成垃圾库了吗?”我听她说的有道理,便把西瓜皮连同远处那块一起扔进了了垃圾桶。

虽然她现在转学了,我们没能在一起,但他那种以宽容为本、为大众着想的精神却值得我学习。我为我有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朋友而自豪。

2.我的好伙伴是一名女同学,就先从她的外貌说起吧!

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齐耳卷发,个子高而瘦,浓密的眉毛下镶着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闪耀着快乐和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下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她很朴素,经常穿一件红色上衣,一条蓝色的牛仔裤和一双紫色的皮鞋,凑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

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总是名列前茅。有一次,我们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小学六年级的题,我看了一眼,没加思索地说不会做,还不耐烦的这儿抓抓,那儿挠挠,偶而一瞥她却是那样的仔细,正在专心致志地钻研这道难题,经过苦思冥想终于做出了这道题,然而当我请教她答案时,她却说“以后若要成大器,从现在起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我被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打动了。从那以后,我的成绩就开始慢慢地上升。因此我最感动的还是她的行为。

她还非常活泼,尤其非常喜欢笑。俗话说“女子笑时不露齿”,可是她笑时两排洁白的牙齿立刻展现在我的面前了。有一次,我们在班上玩一个游戏,名叫——贴鼻子。游戏开始了,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姑娘,还给这个小姑娘涂上了眼睛、耳朵和嘴巴,可就是没有鼻子,大家都迷惑不解,当老师画完时才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贴鼻子的游戏,每个人都得画一个鼻子,大家轮流来,当轮到她时她不慌不忙的走上讲台,拿起她画的鼻子就往上贴,当她贴好时,取下遮眼睛的布一看,鼻子贴在了嘴巴上,顿时她哈哈大笑,又露出了她那洁白无比的牙齿,惹得同学们也笑出了声,这笑声一直荡漾在温馨的教室里……

同时她又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记得有一次,我们的课程表改变了,可同学们却一无所知,其他所有同学都没有拿彩笔,只有她善于观察,看见课程表更换了,立刻把新课表填写在纸上,因而这次及时拿上了彩笔。上课时,同学们都来借她的彩笔,可她却什么也没有说就把彩笔借给了同学们,同学们都对她感激不尽,我却很疑惑,自言自语道“呀!她平时可不是这样的啊,怎么今天变了呢?”她正好听见了,就对我说“你对别人仁,别人就对你好,再说助人为乐是好事啊,这次在别人有困难时你帮助了她(他),下次在你有困难时,同学们也会挺身而出帮助你啊!”我听了之后慌然大悟。

她不仅是我的好伙伴,还是我的竞争对手哩!你们想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吗?嘿嘿,告诉你们吧,不过你们可要替我保密哦—她就是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3.他,个子不算太高,却很自恋又乐于助人;脸上镶自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是那样有神;笑起来时,脸上的小酒窝使他显得十分可爱。这个少年便是我的好伙伴——小明。

说他是自恋狂还得从那一件事说起:那是在一堂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学习,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啦,啦啦……”这歌声打破了教室的沉静。哦!原来小明在唱歌呀!我在点忍无可忍,便对他说:“喂,不要再唱了,小明!你以为你的歌声有多好听,还不如听鸟叫呢!”“唉,这么好听的声音,能不如鸟叫?想夸我你就直说,我一向是很谦虚的,要不我再献上一首歌曲……”小明的话刚说到一半,全班同学大笑起来,我便急忙说道:“别,别……你继续唱你的歌去,不过你先唱在心里,下课在向同学们表演。”他听我说完,向我做了个鬼脸,便又轻声地唱起了歌,我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还不如堵上耳朵,他却自以为好听,再怎么唱也比不过鸟叫。

不要看他这么自恋,其实他心地十分善良,喜欢乐于助人。记得那是一个乌云密布的下午,天正下着倾盆大雨,我因没有带雨伞正在着急地等待着,希望雨早点停。我心想:怎么办?我没有雨伞,妈妈正在上班无法拿伞给我,该怎么办?正当我沉思时,小明的话语打破了这个宁静。“怎么,没带雨伞吗?”他冲我笑了笑,脸上的酒窝显得十分可爱。“是呀,不知道该怎么办!”“嗯…我的雨伞先借你吧!我家就在这附近,记得明天还给我哦!”没等我回答,他便把雨伞硬塞到我的手里。“这,这怎么好意思,不过,谢谢你……”没等我说完,他早就消失在雨雾中不见了踪影。直到第二天,我才知道小明因淋湿而感冒了,没能来上学。这就是我的好伙伴——小明。

高中地理解答题技巧篇四

目前,选择题多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做错第一题,往往会导致一组题目做错,失分相当可观,所以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干,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读题意,细读试题的题干和选项全面分析并充分挖掘题干提供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特别要注意题干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出错的关键字眼,如“不正确”“上、下”“高、低”“大、小”等。题干给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示条件:题干给出的明确、具体的条件。

(2)暗示条件:题干给出的隐藏在材料或图表中的条件,有一定的隐蔽性。

(3)限制条件(或特定条件);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

(4)多重条件:题干要求选项要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

(5)多余条件:题干虚设的个别条件,对解题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迷惑性。

2.回忆联想,比较筛选解题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联想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找出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排除“非正确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选择题的选项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

(1)前后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转换率大”。

(2)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4)概念不清或表述不完整,如“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5)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选择题提供的有些选项反映的内容或知识与题干的要求之间无内在联系,则这些选项可以排除。所以,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3.看清编码、准确选择在填涂答案题时,注意上下题及a、b、c、d的位置不要错位,如果有双选题,注意单选和双选不要混淆,尤其是双选题不要漏选和多选。

高考地理选择题满分技巧

做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基础不够牢固。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在知识点的活学活用上十分欠缺,做题时很容易被一些干扰项所误导;基础不牢导致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发掘、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做题时往往因为对题目的深层、关键信息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此外,答题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毛病,很多考生在答题就因为没有使用地理专业语言、语言描述不准确、条理不清、缺乏要点而丢分。

针对考生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梁振锋也介绍了一些可行的技巧:答题时,考生要遵循先易后难一般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多得分;选择题可适当利用排除法等技巧;在解答区域地理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回答人文地理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理清题意,答题要条理清晰,宁多勿少、宁全勿缺。

图解法

图解法最重要,主要意思分为多种,如果要是无图材料考题,可以通过简单绘图方法得出。简图材料考题也可以自己画上辅助线,特别是有等值线的题目。图片比较详细,但是看不出来的,可以采用图图转换法,用在局部整体中替换,找到切入点。我们地理就是要看明白图,弄明白图中的要素,等温线、等高线、经纬度等等,并且结合各个答题要素就可以迎刃而解。

因果联系法

因果联系法,就是这种联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和人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应注意两点:一是确定因果联系类型,是以因求果,还是以果溯因;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还是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二是获取图文信息,并条用知识行进思维链接,确定四选项与题干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高考成绩提升攻略

第一原则:学会舍弃,人的时间有限,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的时间有限,你选择了做某件事情,就隐含了你放弃做别的事情。“做别的事情”就是你的“机会成本”。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标准,不是“某件事有没有意义”,而是“某件事是不是最有意义”。

确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张之后,突然天花板掉下来砸到脑袋,到医院住了一天院,那么你做的这一张试卷对你的分数提高仍然是极有帮助的。

第二原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高中三年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能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努力不能代表成绩的提升,方法才是关键。盲目的熬夜背书?疯狂刷题?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给不了你成绩的提升。

第三原则:根据内容安排时间

只要面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和背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用来做题。

第四原则:注意适当的休息

一个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多挤出来的6个小时,是不可能与睡得好休息得好的6个小时的学习效率相提并论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