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建议 大学生挫折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篇一
中学时代是一个热你成长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人从依赖、被保护的少儿向独立负责的成人转变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里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积极热情,勇于展示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挫折,而挫折,用心里学家的话来说,是因为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以一种消极情绪状态,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做某事,却因为种种阻碍而失败的。
一、原因分析
1、生理方面原因:
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间出现了个体差异,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人事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从而造成比较重的心里负担。
2、心里方面缺陷
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人事,自我评价过高,从而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由此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总觉得教师给别的学生的分数与评价比自己高,怀疑教师的不公正,有偏见,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胜
任一等,比赛中总以突出自己,表现自己为中心,而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同学的肯定,面对这些内心的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的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学习时心里的极不稳定。
3、学习挫折
由于学习上的失败和偶尔失败而给孩子造成的心里障碍,a.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挫折,这类学生平时成绩突出,在学习正有威信,老师偏爱,家长喜欢,他们对失败往往缺乏必要的心里准备,一旦失误即产生强烈的挫折感,b.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挫折,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很想把学习搞上去,但由于基础薄弱或自我控制能力差原因,往往事与愿违,自尊心受挫,他们自卑、抑郁,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4、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得愉快感情体验的途径,但有些孩子却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和恐慌,产生交往挫折。
5、情感挫折
由于父母利益或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使家长和孩子产生沟通的障碍,或是与异性交往又受到老师的批评阻止而产生挫折。
二、对策
逐步培养学生的挫折能力
挫折能毁掉一个学生,从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人生的经历,让人理性,让人产生心灵感,在挫折、困难面前是悲观失望,一蹶不振,还是勇敢的面对,以顽强的意志客服它,或者变换策略,都有赖于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挫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各种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模拟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折的能力,对中学生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挫折的存在性,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里上做好准备。
2、意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的结果一半带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心里的痛苦,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以给人以教益与磨练,中学生应该看到挫折的两重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挫折。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行动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和支配作用,事实证明:意志顽强的人,其抗挫折能力强;而意志薄弱的人,抗挫折能力也弱。
《1》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中学生只有胸怀远大,才能在
学习,生活中迸发出火一般的热情,才会在挫折,失败面前不低头,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不已。
《2》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从小事做起,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勿以恶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逐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努力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4、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负起责任
对学生而言,自己去发现错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行为,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找他谈话的时候,不要说;你犯了怎样的错误,而应该说:你自己反思自己所说的所做的,有哪些不妥当的地方让学生亲自体验,自我发现发现错误后,不要推卸责任,这样才能总结教训,反思自己,这样在面对挫折时就不会怨天尤人,抱怨问题无法解决,而是学会用正确的错发用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自己应该负哪些责任,学生在学会为自己做的事负责的同时会感受到应该用自己的肩膀去承受,这样他们的翅膀才会越来越强壮有力,应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他他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鼓励引导学生敢做敢为,用于承担责任,不给学生逃避责任的机会,一面淡漠学生的责任感。
5、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断的调整
个人的心态目标。
中学生风华正茂,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梦想,对生活、学习抱着很高的期望,但对自己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求胜新切,对困难估计过低,致使困难失败,失败到来时,心灰意冷,痛苦流涕,因此,老师要对哪些争强好胜,但现有水平、能力不高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教育他们客观,冷江的评价自己,做事不要感情用事,学习目标不要定的过高,要循序渐进,要承诺股份考虑前进道路上肯那个遇到的困难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引导他们通过其它途径达到目标。
6、注意交流,多方施治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学生会情绪化家长和教师应多找学生沟通,减轻学生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给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用自身的行为和行动机器他们潜在的上进热情,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别致的系统工程,对今天的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是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对于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联系电话***
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建议 大学生挫折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篇二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
【摘 要】:当前大学生正处在身心亢奋、思想转型的成长关键期,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尤为重要。民办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他们更容易遭受挫折,深刻剖析挫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挫折教育
民办高校
大学生
抗挫折
引 言
当代大学生大多生于8o年代末90年代初,且多为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条件,过分的家庭宠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而他们正处在身心亢奋、思想转型的成长关键期,而当面临环境适应、学业竞争、角色转换、能力挑战、情感困惑及职业选择等一系列问题时,挫折与适应就成为当前在校大学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蓬勃发展,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在校人数也逐年增加,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生源质量、个性特征、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有着很大的不同,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 挫折教育的意义以及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既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挫折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痛苦、紧张、焦虑,使行为积极性降低,有人会因此而郁郁寡欢,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影响健康与生命,甚至出现悲观厌世情绪,最终酿成悲剧。挫折教育是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挫折,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并能够坦然面对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加强挫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日常生活,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
2.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有的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比较顺利,自然而然可能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久而久之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时应该引入挫折教育。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增加自信心
人在面对困难挫折面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放弃退缩;二是正确面对挫折,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和挫折。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要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对自己会有更大的自信,增加自信心。
4.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同样人生也是充满挑战和竞争,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而学生只有在成长过程中就遭受许多挫折,并掌握了应对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5.挫折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强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能正确的面对、认识挫折,不会觉得挫折很可怕,由此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各种挫折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学生的意志品质更加坚强。
大学生目前正处在身心亢奋、思想转型的成长关键期,心智不够成熟,遇到困难挫折不能正确应对,因此预防挫折是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十分必须要的。
1.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积极做好预防引导工作,避免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有利于他们健康、全面成长。
2.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客观要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3.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不容忽视。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在比较顺利和受宠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经受的磨难较少,意志品质普遍较薄弱,抗挫折能力较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除了拥有公办大学的学生的特点之外,他们受到家庭、社会等多重压力,民办高校大学生往往更容易遭遇困难而导致挫折。
根据调查研究,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挫折主要有:
1.学业压力遭遇挫折:众所周知,由于民办高校的录取批次靠后,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普遍不佳。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他们从中学的紧张学习环境进人到大学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部分学生适应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复杂的学习、生活等表现出无所适从,学习方法不适当, 大学以自主学习为主, 许多大学生还习惯于中学时以教师要求为主的学习方法。学习受到影响而导致挫折;另一方面,基于家庭压力或高考分数等各种因素,他们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但是新专业的学习又对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民办高校的部分学生常常有厌学、弃学等消极反应,学习困难。这些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问题,有的人及时调整心态, 接受现实, 努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有的人则可能产生挫折心理, 严重者甚至丧失信心,对学习和考试的焦虑心态与日俱增,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2.环境适应遭遇挫折:大学生远离父母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面临着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同学和师生关系等,所以大学生需要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环境。一方面,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不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再加上自制力比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使得学习生活一塌糊涂,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不同地域、家庭的大学生,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中有许多人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缺乏关心他人的意识, 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有的大学生来自农村, 贫困的家庭经济状况使他们感到自卑, 羞于与他人交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张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既渴望与他人交往,但又分不清自尊与自傲的界限,处理不好自我和他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因此有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甚至和宿舍的人员不能很好相处,心情烦躁、恐惧,于是选择了逃避,把自己封闭起来。
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挫折:在升入大学之前,许多大学生原来都是中学的佼佼者, 心目中充满了对大学校园浪漫而又美好的憧憬, 然而现实的大学校园里, 群英荟萃, 强手如林, 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落差。另外,受到“60分万岁”、“逃课是大学的必修课”以及同时还受到来自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使不少大学生在心里产生了对上大学目的的怀疑,再加上没有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和计划,于是在大学就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对人生未来表现为迷茫、恐慌,但是又不敢面对父母,所以他们心里既为矛盾,于是就遭遇了挫折。
4.面对就业压力遭遇挫折:随着大学的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求职艰难,就业困难,是近些年大学生充分体会到的。与公办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无论是在综合素质上还是科学知识的学习都明显处于劣势,无法和其它高校的学生竞争,有些大学生找工作不顺利, 感到前途渺茫, 轻者唉声叹气, 整天闷闷不乐;重者精神紧张, 丧失信心, 甚至走上绝路。因此民办高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就业的压力甚至已影响到刚入学的新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饱和的社会需求,使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焦虑日趋严重,对将来的就业却缺乏信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5.感情遭遇挫折:当前大学生的情感正处于不断丰富、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情感需要十分强烈,这主要表现为对亲情的需要和对爱情的渴求。一方面当家庭残缺或父母关系紧张时,子女缺乏亲情的关爱,使其亲情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受挫。另一方面,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 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校园恋爱已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失恋”、“被拒绝”等给大学生带来的挫折感往往很深。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 造成悲剧。如:2011年9月17日安徽省少女周某因拒绝同校男生陶某的求爱,而遭到对方泼洒打火机油焚烧,惨遭毁容。
三 影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别是大一的新生,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经验,面对挫折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个人因素。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缺失,心里比较脆弱,个体缺乏精神动力,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在压力面前无所适从,在挫折面前怨天尤人,最终导致抗挫折能力下降。另外,他们自我期望值过高,他们其中多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具有心理优势,对个人的理想往往定的很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当现实与抱负水平距离太远时,就会有心理挫折感。
2.学校因素。在大学之前,为了升学率,为了能够使学生考上大学,中学的教育片面的重智力的发展,把成绩分数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缺乏锻炼,在人际交往、适应环境、抗挫折能力方面较差。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只走形式、摆样子,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分虽然很高,但在心理素质方面却不合格,表现为抗挫折能力、意志能力、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等都很缺乏,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益突出。
3.家庭因素。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现代家庭教育重视智力知识教育,轻视非智力教育,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德行的修养,这就造成部分孩子在道德品行,心理健康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家庭教育往往有些偏执,只要孩子愿意的,就一味的满足,使得孩子自小养成了一种“自我中心”意识,一旦现实不能满足要求,便会产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这种过度保护和宠爱使孩子缺少独立的生存能力,在面对挫折和干扰时,就会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会做出过激的反应。
四 提高民办高校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不断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随之增加。针对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在遭遇挫折后的适应和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1.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职业规划教育。
在大学阶段,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弱,就是因为对生活缺少目标,没有人生目标,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使广大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鼓励学生相信自我,树立自信心,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挑战,使得大学生们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而不再彷徨、不再迷茫。
2.把挫折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和教育体系。
作为民办高校,拥有自己的办法特色,办学比较灵活,因此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把德育课、心理健康课、挫折教育等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来达到传授挫折的相关知识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增加了学生对于挫折的认知、评价感悟的新方式,使教师可以体验学生对挫折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大学生们的坚强意志品质培养,提高其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期间安排军训这一环节,其目的就是锻炼大学生在困难中的生存、坚持、协作能力,加强他们的生活自立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新生的军训是良好的抗挫折教育。
另外,按照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大一应着重进行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快速的适应新环境,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大
二、大三着重进行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大学时代的学习和情感;对毕业生着重进行就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努力的方向,顺利实现就业或者继续深造。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对大学生,我们除了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事,让他们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教育。还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受教育者积极地寻找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而实践证明,社会阅历丰富、社会实践多的人往往比社会阅历缺乏社会实践少的人的抗挫折能力更强,人际关系也要好很多。因此培养民办高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结合民办高校办学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等各种实践活动,还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某些困难,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教会学生面对挫折,自我调适。在实践中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在实践中,使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4.关心关注“特殊”学生。
“特殊”学生包括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心里素质较差等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民办高校收费较高,而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生的挫折感倍增。因此要给与其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在经济上坚持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借助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国家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切实能够帮助到贫困大学生;另一方面,在校园内设立勤工俭学的岗位给贫困学生。在郑州华信学院,每年的寒暑假,学校的就业办都要和一些企业联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广大贫困学生找到假期工作,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社会锻炼,而且还能增加收入,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这一措施深受学生的欢迎。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且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进行培训,在学生遭遇挫折时,辅导员既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又是一名教育者,能寓心理辅导和疏导于创新的思想教育工作之中,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调控情绪,舒缓压力,排解困闷,使学生失衡的心理纳入正常的轨道,避免发生行为的偏差,酿成悲剧后果。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学风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群体价值观。良好的环境能够影响人、塑造人,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坚忍不拔、拼搏进取的校风,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学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大学生养成不畏困难挫折、奋力拼搏的精神,更能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民办高校更要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环境育人的功能来对遭受挫折的学生施以关爱,引导和帮助。郑州华信学院的校训“笃诚勤奋、自强不息”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华信学子,使他们养成了勤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品质。
结束语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挫折教育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客观要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一项系统、长期、全面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信心、意志能力,有效地提高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从而避免大学生的挫折感的产生,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和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 陈友银 王金亮.民办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10.3.[2] 施盛威.对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3] 张敏.加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素质教育,2010.5.[4] 陈火欣 刘持伟.谈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0期.[5] 程喜中 肖海彦.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法制与经济,2009年8月.[6] 王迎春.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7] 黄德健.当代大学生心理挫折探析[j],高教论坛。2006.8.[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z].1994年8月.[9] 江明辉.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其心理弹性干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5月.
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建议 大学生挫折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篇三
编码: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 学科分类学生体质健康
体育运动提高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中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提高抗挫折能力研究
按照心理学家的解释: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造成挫折的原因有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具体可分为需求挫折、行动挫折、目标挫折、损失挫折等等。
在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中专有挫折理论,即研究挫折的内容、特点、形式、原因及解决挫折的方法等问题。该理论认为,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沮丧,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失去对生活的追求,给群体和个人造成严重的损失;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教益,使人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易辙,或砥砺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坚强,在逆境中奋起。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挫折,善于转败为胜,并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从而成为乐观、坚强的人。从教育的视角看,挫折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甚至可以说,痛苦是快乐之门。几乎每一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产生挫折感,只是程度不同、结果不同罢了。其中,比较常见的挫折,如学业失败、师生关系紧张、同伴关系恶化、班级地位偏低、个人形象受损等等。那么,该如何面对孩子受到的挫折呢?毫无疑问,父母与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但能否抗挫折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学生本人。尽管许多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但命运也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因此,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自信,就是心理健康。而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运动能增进心理健康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的概念也由原来的“没有疾病、不虚弱”而转化为“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然而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又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甚至导致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体育运动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消灭文明力量的惯性影响,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那些自己擅长的项目,可以获得非常微妙的快感,满足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需要和尊重需要,使由于工作和劳动所带来的紧张、焦虑、疲劳等不良情绪得到有益的调节与放松。
体育运动还能提高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对同伴、对集体和社会的适应力。使人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豁达合群的性格,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适应各种人际关系,胜任各种社会角色。在严寒、酷暑、高山、高空等环境条件下进行体育运动,还能提高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体育锻炼对自我知觉和自信心的提高
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我存在的评价,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由于锻炼的内容、难度、达到的目的、与其他参加锻炼的个体的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可使有氧素质和应付应激的自我感觉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并能增加幸福感。
自信心是对自己成为胜任者能力的确信。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很好地胜任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
三.体育锻炼促进心境的积极变化
由于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是主动参与,并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因而个体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积极、稳定的,或是为了达到积极的状态,改善不稳定的状态而进行体育锻炼。这种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之为心境,它与个体的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是否融洽等相关。改善恶劣的心境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需要,而体育活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适当的方法。有研究表明,在所有的情绪状态下,成年女子在一天任何时候进行有氧体育锻炼对心境的改善都有显著的益处。另有研究表明,在平常的条件下,缓解的身体练习可以影响到心境的状态,并降低焦虑程度。
四.体育锻炼对体育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的改善
根据ryan(1983)的调查1750名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身体活动作为治疗焦虑症的手段;80%的人认为身体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lobitz等人的研究指出,进行7周的焦虑控制训练在降低焦虑状态方面与有氧条件性练习一样有效,但身体练习组比焦虑控制组在生理上显著获益,如收缩压和心率降低。derger等人发现,许多人在游泳后紧张、抑郁、焦虑有很大程度的降低。north等人(1990)对抑郁病人的研究表明,借助于精神分析技术有目的地让病人进行身体练习,要比休闲活动对各种抑郁病人有更大的好处。
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体育锻炼的程度越大;体育锻炼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
五.体育活动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
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心与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与人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而体育这一这会活动则为人提供了一块珍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六.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据国外报道,许多国家已将体育活动作为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手段。据基恩调查,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医生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即宣泄疗法来治疗焦虑症,80%的医生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目前对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减缓和消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临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信心。因为抑郁是以压抑为主导的消极情绪状态,而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的积极情绪状态。因此,抑郁者参与运动显然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体育活动还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的机会,使遭受挫折后的冲动通过运动的以转移和升华,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
结论: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且能够积极的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因此我们说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1】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n].黄山学院学2006
【2】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n].黑龙江高教研究200
4体育运动提高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 作者姓名:彭海英
单位:卢龙县卢龙镇中学;地址:秦皇岛市卢龙县邮编:066400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中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关键词: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提高抗挫折能力研究
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建议 大学生挫折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篇四
关于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分析研究综述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09化学教育一班段韦华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今后几十年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和挫折,就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会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所以如何教育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压力和挫折时一项十分迫切和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常见挫折心理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大学生对抗挫折态度和增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策这三部分内容将有关学者的文献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抗挫折心理能力是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指人们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也叫挫折承受力或耐受能力。由于社会高度信息化、独生子女校园主体化、就业体制转变等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遇到的问题和挫折也越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大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已成为影响其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更好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状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人格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常见挫折心理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1、大学生常见的挫折心理类型
由中国地质大学的三名教授共同完成的,以北京市大学生为对象,用他们设计的挫折感量表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结论:(1)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感受到的挫折来自于我们所熟悉的日常学习、人际交往、生活与爱情四个方面;(2)在北京市的大学生中,感觉有强烈的挫折感的学生人数约占27.56%,受挫折感困扰而处于心理亚健康的人数约占31.35%;(3)在日常学习、人际交往、生活与爱情这四种挫折感中,大学生心理挫折感的根源主要是人际交往。
2、大学生常见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般研究者都将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方面,从空间维度来讲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与生活环境(包括地域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和寝室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轻松、融洽的寝室氛围会缓解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等等。主观方面,包括生理因素、动机冲突、个性品质。如生理方面的不足或者缺陷很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同时想要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产生的时间、精力方面的冲突会给人带来较大压力;一般来说个性内向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应对挫折心理的态度
由安阳师范学院教师完成的,以河南省1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4860人为被试,用他们自编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进行整体取样调查。其抗挫折心理能力不同水平的分布情况如下:处于较弱及其以下水平的占总人数的6.64%;处于中等水平的占总体的43.16%;处于较强及以上水平者占总体的50.20%。上述结果说明,目前大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较强,总体情况良好。但是抗挫折心理能力较弱及以下水平者占总体的6.64%,值得引起人们的警惕。此外,从其抗挫力各因子的得分来看,积极抗挫(m=4.7219)均分最高,抗挫特质(m=3.8065)、消极抗挫(m=3.7529)依次排在后面,说明大学生群体在应对挫折时主要以积极抗挫为主。
三、增强大学生抗挫心理能力的对策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应对挫折时会选择积极抗挫,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消极抗挫。由于当代大学生面对更多的外部诱惑、更大的学业、就业压力,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学者提出的增强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对策。(1)从大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正确对待抗挫折教育。大学生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成功与失败、要确立科学实际的奋斗目标、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更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积极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领导部门,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培训和心理辅导。(3)从学校角度来看: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压力是当代大学生要面对的最主要压力,高校为毕业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防止心理问题产生。(4)从
学生活动角度来说:学生可以自主组织心理社团活动,如心理沙龙(大家一起敞开心扉,面对面真实地说出自己对人生、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问题的见解)、心理征文(组织心理剧、编写心理故事、观看心理电影等)。(5)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教育机制。高校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长要采用民主、宽严相济等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社会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文化氛围;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竞争秩序,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四、结语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其中有些成果也已经应用到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当中。相信目前已经出现的有关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的理论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参考文献:
[1]张丽萍、周广亚.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张耀东、张婕、张宝魁.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3]霍阳.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实践与探究,2011.[4]赵政伟、李林丽.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综述[j].现代阅读,2011.[5]简红艳、朱彦冰、何瑾.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6]袁锐.“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7]张育广、黄桂标等.挫折心理对学习态度的影响极其引导方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2.[8]王宁.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j].法制与社会,2008.
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建议 大学生挫折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篇五
浅谈提高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心理研究方法
程玉芝綦秦
高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喜欢模仿和偶像崇拜。但由于他们对自身能力及认识水平上的缺乏,对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不能及时地调整和改变,容易产生挫折感。如果他们不能正确面对挫折,挑战挫折,不能在挫折中成长起来,就会悲观自杀,出现“身在而心死”现象。因此,选择运用适当的提高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心理研究方法,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迎战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和挑战并实现美好的人生目标,便是当务之急、当务之需。我们希望通过以下方法帮助高中学生具有抗挫折能力,以应未来之需。
1.正确认识挫折存在的普遍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论我们是否欢迎,挫折都会来,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出现的情境。因为生活就是由怒、喜、思、悲、恐所构成的。古今中外的很多伟人都是在挫折中磨砺出来的,如,武则天、邓小平、哥白尼、林肯、乔布斯等。只有确定了正确的挫折观,树立坚定的目标,培养乐观精神,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敢于直面挫折,敢于向挫折挑战,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不懈,才能把挫折当做成功的起点和向上的动力,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2.正确认识挫折存在的两重性
挫折具有两重性。它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它不仅使人痛苦不安,也使人得到磨砺考验。正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比如,歌德、贝多芬曾想自杀过。但他们通过斗争,最终都坚定地走向了真理。只有正确认识挫折存在的双重性,学会接纳与超越,才能转危为安,从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在遇到挫折时,我们只有能够适当的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正确评价和正视所遇到的挫折,才能摆脱挫折的困境。比如,他人的嫉妒及恶语中伤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同时,也帮助我们认清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使我们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的确,如果我们以愉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生活就会对我们笑,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
3.正确认识挫折存在的必然性
挫折是人生必然的生命历程。挫折对人的刺激常常比较强烈,直接影响着心理和生理活动,会给人以深刻和印象,尤其使人产生了强烈情绪反应的挫折,更会使人感到时时被它所影响而不能释怀。然而,挫折如果已经发生,那就应当面对它,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已经过去,那就应当丢开它,不要老是把它保留在记忆里,更不要时时盯住它不放。痛苦的感受犹如泥泞的沼泽地,你越是不能很快从中脱身,它就越使你越陷越深,直至不能自拔。比如高考失利,终日以泪洗面,以至抑郁颓废。但是,如果若无其事,心安理得,也并非好心态。要知道有人中榜就必然有人落榜的道理。如果心愿未了,就鼓起勇气,再战考场;如果有其他出路,也可变通发展,只要适合就好。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4.预防挫折,学会接纳并战胜挫折。
首先,要确定好目标,并对在目标的实现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有所预测,对可能的成功与失败作出正确的评估,检查其途径、方法是否合适,并灵活掌控,及时调整,确保目标的实现。其次,学会不断发现并记录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优势,激励并强化成就感和喜悦感。第三,改变挫折情境或暂时离开挫折情境,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感和紧张、焦虑情绪的发生。第四,向亲人或朋友倾诉或通过快跑、唱歌、大喊等方式把烦闷的情绪宣泄出去。第五,通过班会、主题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展开主题辩论,探索抗击挫折的方法。第六,活动磨炼法。通过组织文体竞赛、智力竞赛、情商竞赛、逆境商竞赛、军训及社会实践等多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竞争意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第七,榜样学习法。用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事迹来感染和激励学生。第八,通过心理讲座及心理咨询,让学生正确认识意识挫折存在的普遍性、两重性和必然性,共同探讨出预防及应对挫折的方法。第九,学科渗透法。比如通过理科教学,使学生学会面对难题时,养成不畏惧困难,独立思考,勇于钻研的良好习惯;通过读文史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自古英雄多磨难”的道理。第十,家长应该正视高中生的教育和沟通,加强对孩子心灵的了解,帮助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从古至今一直激励着无数人积极向上的斗志,它揭示了人才成长的一个规律:经受住大挫折的人才会有大作为。我们希望高中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磨练性情,珍视生命的存在价值,果敢顽强,像雄鹰一样翱翔在广褒的天宇!
作者简介:程玉芝 女 硕士学位 全国三八红旗手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催眠治疗师 英国催眠治疗师协会会员、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协会会员 全国优秀心理工作者提名奖。中教高级英语教师 自创“程氏英语教学法".全国百名德育科研型名教师 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 吉林省优秀教师 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师 吉林省学科带头人 吉林省师德标兵 松原市专家型教师。2008年6月—7月作为志愿者参加5.12灾后重建工作,赴四川省彭州、绵竹等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地址:吉林省扶余县第一中学教务处 邮编:131200 手机:***
作者简介:綦秦 女 1988年出生,程玉芝心理英语学校校长。毕业于渤海大学,辽宁省优秀大学毕业生, 辽宁省优秀学生干部, 党员。在校期间,先后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秘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证书。后又在山东新华电脑学院环艺设计专业进修毕业。喜欢文学,曾有多篇文章在各级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