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自闭症个案研究案例篇一
特殊儿童个案研
关于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题纲
第一部分:论述自闭症儿童的概念,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出论题“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存在的障碍及核心障碍”。
第二部分:描述个案的基本情况及相关语言障碍及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方案(根据自闭症儿童现有语言能力制定语言训练的方案以及如何运用)
第四部分:语言训练在自闭症儿童早期教育中取得的成效(训练前和训练后对比得出结论)
第五部分:对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训练的前景展望
第六部分:主要参考文献
自闭症个案研究案例篇二
自闭症个案研究
一、基本情况 1.个人信息
姓名:郭xx 性别:男
年龄:6岁
所在机构:自闭症康复中心
班级:启智四班
残疾类别:自闭症
残疾程度:中度
其他残疾:无
2.家庭情况
父亲:郭某某,印刷厂电脑制图员,文化程度:本科。母亲:黄某某,某公司职员,文化程度:本科。因工作繁忙夫妇俩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孩子身上投入精力少,只是给予他经济上的满足,他需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却不怎么关心孩子,两人较重视孩子的教育,注重孩子的发展。
家族史:家族无遗传及从没有人患此病
个案为全托,个案父母不定时的来机构看孩子,但时间间隔较长。周一到周五上课,周六和周日合班,但不上课。
二、问题行为
根据他父母及康复机构陈述儿童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有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对玩具不太感兴趣。很喜欢发呆,往斜上方看,注意力短暂,情绪起伏不大。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他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父母也是面无表情。因为他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他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
三、评估
1.生理神经状况
(1)视觉:视力正常,但因身患自闭症,在与人交往时和对方无目光交流。
(2)听觉:听力正常,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在与个案说话前,必须大声喊个案的名字,才能引起个案注意。(3)智力:智力正常。
(4)四肢运动不协调,精细运动发展缓慢。(5)主动言语少,模仿能力强。
2.现有发展水平(1)言语表达。
言语理解:对老师或他人简单的指令,能理解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对于稍复杂的指令或话语,需要给与辅助,个案才能理解;语言表达:因主动语言少,个案语言表达存在严重的障碍,如有需要时仅能用1~2个词来表达需求,说话声小而无力。
(2)生活自理:个案基本可以生活自理。
(3)认知水平:有较好的视觉分辨、视觉反应和触觉反应能力,听觉反应能力较差。
(4)肢体运动:大运动能力较好,精细运动相对比发展较差,平衡能力较差。
(5)社会交往:有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但不会用语言表达,不能与对方目光对视。
四、个案研究方法
利用周末的时间,对个案的班主任进行访谈了解个案的情况,另外还对个案进行一个月的观察,收集并整理与个案相关的信息,对个案进行深入的了解。
四、个别教育的实施
(1)自我意识训练。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识,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自闭儿童缺乏自我意识,并且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满足的世界中,对外界的事情及变化漠不关心,要想改善个案的自我封闭状态,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就要加强个案的自我意识。在认知课上,问个案:你的鼻子在哪里?这是你的书吗?通过让个案对自己及他人的五官指认和物品的所属问题来训练个案的自我意识。我还会让个案帮助我取物品或将食物分给指定的同学,让个案理解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但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2)主动言语训练。
语言是人沟通的工具,也是一种特殊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可以向他人传送很多信息。自闭症存在语言障碍,不仅是因为发声器官有障碍,他们根本不理解言语的真正含义,缺少语言的动机,因此不光教他们说话,更要教他们理解和正确运用语言。个案也存在此障碍,在认知课上,问个案:这个水果是什么?想吃吗?从生理需要入手对个案进行提问,鼓励个案说:这是××或我想吃××,若个案说出,就给予食物强化。在感统课上,问个案你想玩滑板吗?或者你想玩什么?个案说:想或不想,此时要引导他说:想玩滑板或者我想玩××,经训练个案就会主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表扬他并满足他的要求。在主动语言训练的环节,要为个案创设情景,塑造个案主动说话,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进行,并注意使用强化。
(3)人际交往能力训练。
生活离不开与人打交道。要想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缺乏主动语言,人际交往也就成为另一难题,其实儿童的交流从没出生就已存在。由于自闭症儿童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外界漠不关心,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动机,人际交往也就受到了阻碍。因此,在生活课上,要创设多种场景,让个案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掌握人际交往的规则和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主题超市购物,首先将超市购物流程进行任务分解,并分别配上分解图片以便个案理解,第一环节:讲解告诉个案:老师要去超市购物,你愿意帮我吗?如果他说:愿意。就说:可是怎么去超市购物?然后根据图片讲解超市购物的各步骤及所要准备的东西。第二环节:模拟演练当个案对购物流程基本掌握时,就在教室模拟一个小型超市,让个案独立进行购物,适当给与提示。第三环节:真实演练带个案去机构附近的超市,为了消除个案的恐惧心理,先陪同个案购物,顺利进行后再让个案独立进行购物,个案独立购物成功后给与强化。每周一个主题,让个案了解不同环境及在不同环境下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因为“交往是寻求的需要,合作是解决困难的需要,交往合作是生存的需要”。
(4)情感交往训练。
个案存在严重的情感障碍,情绪常表现过分冷漠,缺乏情感及情感交流,因此在音乐课上,选择舒缓的音乐或歌曲,缓解个案紧张的情绪,有助于控制情绪。同时,在音乐课上,放一些小动物的动画片,从而让个案了解这个动物,然后拿一个片中动物的玩偶,让个案抚摸玩偶并说:喜欢,不仅如此,还要指导个案关注他人的情绪变化,如小明跌倒哭了,我会告诉个案:小明摔疼了所以哭了,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几天后,个案摔倒了也哭着说:疼。可以看到这种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变化,对个案的情感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五、具体实施及效果。
只周末时间进行训练,有的训练内容是所设计课程本身,有的训练内容则渗透到课程中。经三个月的训练,个案的自我意识有所增强,主动语言增多,有人际交往的意识,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六、反弹与原因分析。
在训练的过程中,个案经常会遗忘上周训练的内容,经提示能想起部分内容,主要是因为机构课程与我所训练的内容无相交的地方,所以产生了反弹现象。
七、建议
此个案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要想取得更大的效果还需更多人的努力,不仅是机构,更是家庭和社会,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而社会则是人生存的环境。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父母选择离婚甚至将孩子丢弃来逃避现实,社会的排斥等。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1.对家长的建议
作为特殊儿童的父母要接受现实,调整心态,多了解相关的知识及训练方法,用行动诠释爱,父母可以到机构陪孩子,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也有利于了解孩子的训练和学习情况等。花更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多陪陪孩子给他足够的关爱。
自闭症个案研究案例篇三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学前教育系082班
程万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
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
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2010年入读某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
因此,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我在师兄的帮助下,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为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训练。
三、研究方法
这次我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观察法、访谈法及综合训练法。观察法主要是对儿童的每一次课上及课间十分钟的表现情况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内容为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效果。因为亮亮是寄宿生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他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很少到学校,因此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亮亮的班主任,访谈时间是课后,内容是训练前的表现及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综合训练包括感统训练法、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结构化教学法。感觉统合练利用感觉统合课来实施,游戏疗法和结构化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实施,音乐治疗法则根据亮亮的具体行为表现适时试用。最后,总结亮亮各方面的表现及训练前各个方面的表现作为参照,来分析、比较训练效果。
四、研究过程
(一)、训练前的情况
在对亮亮进行综合训练前,通过访谈其班主任,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和个人基本情况。亮亮在家里是老二,他的哥哥是正常人。有较好的家庭教育,家人对其也很关注和疼爱。基本的生活自理,如吃饭、如厕等都会。
通过几天的观察,亮亮最常有的表现行为有以下几点:a、常常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莫名其面的笑,且会自言自语:“是不是啊?”、“啊?”。遇到有人上前去关注他,他就说的更兴奋了。对细小的东西尤为注意,特别是饭粒、插板上的小格子。多动,喜欢在教室内四处走动,即使是上课时间也会离开座位。也许,亮亮这样做是想吸引老师更多的注意吧。b、情绪稳定时,不欺负别人,即使是别人欺负他也是不予理睬的态度。情绪不稳定时,大发脾气会出现自伤行为,掐自己手腕。这也许是亮亮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的表达,别人又不予理解。c、不拒绝老师的亲吻和拥抱,在老师的提示下也会主动亲吻和拥抱老师。在他情绪不稳定时,老师的拥抱和亲吻有时能安慰他。也许,他还不能完全理解拥抱和亲吻所表达的情感。
(二)、训练的实施
1、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让儿童在玩中感到快乐且达到训练效果。感统课上,亮亮能自己玩感统器材,如将羊角球放到放到独木桥上边走边跳。亮亮的精细动作较好,但是总是脱离群体自娱自乐。因此,我在训练其他孩子玩大龙球的时候,故意吸引一群孩子来引起他的注意,让他知道要按先后顺序轮流玩。在训练过程中,将训练的每一步骤都说给他听。如:向前滚动时告诉亮亮“这是向前”,如此类推向后、向左、向右。这样既让亮亮的身体得到了训练,也对他的认知进行了训练。在感觉统合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慢慢融入到同伴之中去。让他得到更好的训练,也促进了他和同伴之间的交流。
训练过程中,如果他对某一器材偏爱或者不听指挥,要使用强化物给以引导。如小红花贴纸,激发亮亮对其它器材的兴趣。在不存在某一器材偏爱且没有危险时,让其选择器材和玩法,以调动他的兴趣,发张他的能力。
2、游戏疗法
游戏疗法是基于心因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它的目的就是籍游戏的特质发挥儿童本身的自我治愈力,以书法内在的情结,用身体技能表达心里的游戏取代语言作为沟通的方法,使其人格得以正常的发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游戏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因而,在学习方面,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接受老师有目的性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效果更为显著。亮亮的模仿能力较强,如能在插板上模仿老师拼出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玩插板游戏,调动他的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按照指令插上相对应的颜色,还边插边数数。
既巩固了他对颜色的认识,又学习了30以后的数数。在增强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他说话的频率,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减少了他自言自语的行为。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自闭症儿童游戏教学是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相互交流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力既有积极作用。
3、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儿童虽然拒绝语言,但是不拒绝音乐。音乐是多重感官的刺激和反应,容易给儿童带来成功感,提供活动动机。音乐也可以成为语言提示,是训练表达能力的好环境。舒缓、优美的音乐,能使心情舒畅。音乐治疗法中,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内容丰富,音色具有透明感;
二、音乐中的三要素即响度、音频、音色三个方面要有和谐感。
音乐课上,我发现自闭症儿童对音乐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也也对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变得活泼。因而,我常在课间放一些儿歌给他们听,并带亮亮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边唱边跳。有时候在课上坐久了,亮亮常常会发脾气。这个时候,代课老师会停下来讲课,给他们放一些舒缓的钢琴曲。在音乐的陶冶下,渐渐的他能安静下来。等他情绪稳定了,老师再接着上课。
4、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教学就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安排教学环境、材料及程序,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图标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环节的实施上,大多数是由我的师兄也就是亮亮的班主任来完成的,我只是在他们上课的程序上加了一些内容。之前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在讲台上站好,说:“上课,起立!”。同时用手势示意儿童起立。儿童说:“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请坐!”并用手示意其坐下,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才开始上课。现在,我在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加了一个认识日期的环节。我用彩笔写上日期,并画了一些有关天气的简笔画,过塑之后剪了下来(这样可以循环试用)。在正式讲课之前先提问学生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程度好学生能回答出来。这样可以带动不会的学生跟着说话。如果学生还是不开口讲话,老师则单独领读,直至学生模仿老师读出日期为止。然后出示写有日期和天气的卡片贴在黑板的右下角,以便他们认读。最后带领学生读两到三遍,然后请学生一个一个的认读。完成了日期的学习之后,再进行师兄原有的点名程序,接着开始正式上课。同样的,下课铃响了,要经过“下课,起立!——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才能下课。
这一系列的行为中语言、身体姿势、图画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儿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怎样才是上课了怎样才是下课了,还提高了其认知能力。对表现好的儿童给予口头表扬或事物奖励(通常都是口头的,这样有利于儿童情感认知的理解),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频率。
五、训练效果
在师兄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亮亮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步。具体改变情况如下:
1、语言方面:在他多次与同伴接触、游戏后,亮亮自言自语的行为减少了;被叫名字时不仅能应声,而且会注视别人的目光;能听懂执行一些较复杂的命令,比如:帮老师给垃圾桶套上塑料袋;问其要不要吃饭或者如厕,能够点头或者摇头。
2、认知方面:通过玩插板游戏训练后,不止认识红、绿三种颜色,还认识了蓝、白、黑三种颜色;能听指令自己在插板上拼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能从1数到50,不用老师提示;上完厕所后,能自己洗手,并将手龙头管好回到教室。
3、情绪方面:脾气平和了许多,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即使发脾气,在老师不予理睬的情况下能很快的恢复平静。洗餐具时基本能和其他同学同时完成,玩水现象明显减少,很少
让老师提醒。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亮亮训练前后情况的比较,得到了一下结论:
1、语言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疗法和音乐疗法的综合,使儿童在音乐的陶冶下放松心情,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减少自言自语的频率。具有趣味性的音乐能诱发自闭症儿童发音,引导其说话。
2、认知方面:结构化教学法和音乐陶冶法综合,让儿童在静下心来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其认知能力。结构化教学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的,是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情绪方面:在音乐陶冶法的作用下,可以稳定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对其进行训练,进行行为矫正。在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实施康复训练、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
4、在康复训练中,有针对性的根据自闭症儿童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训练,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发展。根据孩子的行为、情绪的变化,适时改变对其的教育、康复是很有必要的。
(二)、建议
1、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作用,家长是建立儿童交往动机、诱发其沟通意识的源泉,是教育训练的基础。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并勇敢接受事实,不必怀有内疚或罪恶感。尊重孩子,不以孩子为耻。家长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带孩子走入人群与公共场合。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及支持,才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
2、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应该长期、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个别训练,坚持耐心、细心、恒心。用智能来实践对孩子的爱,用爱化解障碍。把孩子当正常的孩子还交,只不过是用了特殊的方法而已。如果孩子发脾气,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不因孩子的身心障碍,否定自闭症儿童的一切。
3、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挖潜儿童各方面能力,发挥其内在潜质。在训练、教育过程中,指导者要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年龄、智力、发病程度、接受能力、之前接受过的教育训练内容等等因素和训练内容、时间安排等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4、把握时机是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导致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发生的时间、频率又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因此,作为指导者一定要在认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自闭症儿童实际的方法积极处理,切忌消极应付。
参考书目:
1、《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及专业人员指南》,【英】,loena wing著,孙敦科 译,北京大
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2、《行为改变技术》,王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二版;
3、《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障碍的行为干预》,黄伟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三版;
4、《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杨霞、叶蓉著,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5、《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美】约翰逊 等编著,华爱华、郭力平等译校,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自闭症个案研究案例篇四
辅读学校轻度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
摘要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教育建议与结果资料分析探讨轻度自闭症儿童教育经验,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特殊学校教师提供适当的建议。研究内容包括: 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与其他特殊儿童之间的互动情况、轻度自闭症与教师互动情况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对轻度自闭症儿童教育的认识和需求。提出几条建议:个别化教育,专业人员训练以及家庭成员提供支持辅助。
关键字轻度自闭症 个别教育 支持与训练研究对象
本个案研究所选对象是就读于上海市某辅读学校的特殊儿童wawey。wawey,1998年8月2日出生,男,汉族,祖籍江苏,4岁时测智商为55,2004年秋进入上海市某辅读学校学习,现在是一年级的学生。早期诊断为自闭症倾向,主要表现在反射性语言,口齿不清。入学前曾服用过“思维源”对语言有效,有了连贯词语;有刻板行为如物归原处。wawey为核心家庭,父亲吴某是工人,母亲陈某在家。笔者曾在放学时与wawey父母各接触过一次,觉得其母似乎有些异常,后来得到wawey班主任证实。
2004年6月5日何晓莹曾使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具体版本不祥)对其做过智力测试,但并无测量结果。其评价是:该儿童的智商无法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该儿童不能与主试进行目光对视,不能理解主试的指令,只能不断机械性重复或模仿主试的指令,故无法配合智力测验的正常进行,因而他没有智力测验的分数。研究目的和内容
2.1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国际上大多数的专家会同意,自闭症的发生率保守的说大约为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左右。而以这个标准和我国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我国今天至少有五十万到一百万左右的自闭症系列病患者,其中包括典型意义上或严重的和非典型意义上的或轻度的自闭症患者。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自闭症的研究存在着研究范围局限、文献内容老旧、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许多自闭症儿童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期。作为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有责任为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奉献一份力量。因此,谨通过此文介绍我在辅导轻度自闭症儿童wawey时,所积累的资料和经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对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矫正训练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2.2 研究内容
(1)分析自闭症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方面表现及特点(2)了解其在学校里适应情况和教育需要(3)探讨对该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正的可能性和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一例自闭症个案进行研究。笔者每周去辅读学校一次(每次90分钟),对wawey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并对任课教师进行访谈,最后根据所掌握理论对观察的现象和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认知方面
4.1.1 感觉方面
在视觉方面,wawey表现出许多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地方。他在看东西的时候,目光很游离,让人无法了解他是否在看;另外,他经常要去看远方“不存在”的事物:每次,wawey都会拉着我去看远处的房子,并指着“东西”,嘴里不停的说着奇怪的话语。
wawey的听觉系统没有问题,并且能很好的理解音乐的乐律。但是,他对声音常常是“听而不闻”,经常叫了他好几声,他也不理你。
4.1.2 语言方面
经过老师两年来的训练,wawey已经能够将字音发准。但是,他在语言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他的发音节奏还不稳定:忽快忽慢或者字间间隔较长;语调平板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存在严重的语言重复现象,例如:老师问他:“今天星期几?” wawey会跟着说:“今天星期几?”
4.1.3 注意方面
他维持注意的能力很差,几乎不能听老师的话,经常要提醒他多次,才能注意一会儿。例如:语文老师上课,他基本上是在自娱自乐,不断地摇晃自己的身体,老师要叫他时,要叫几次他的名字,他才会极不情愿地将头转向老师。
4.1.4 智力方面
据其班主任老师说,wawey刚上学的时候,曾使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测试,但他不配合,因此没有测量结果。但是,现在他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如果给他施测,应能测出具体的智商。
wawey机械记忆力较高,对已经学过的儿歌或生字几乎全部可以背诵下来,但是,调换顺序就不认得了。
4.2 行为方面
4.2.1 刻板行为
wawey存在严重的刻板行为。例如: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他经常摇摆身体,甚至发出奇怪的声音,影响老师上课;上体育课时,喜欢边拉门,边说些奇怪的话;喜欢勾食指。
4.2.2 自伤行为
据其班主任老师介绍,wawey曾经有过自残行为,他不停的用自己的头撞墙,当时把师很害怕。
4.2.3 同一性行为
记得有一次上课,由于未能赶上公交车,因此较其他同学晚去了一会儿,这时,wawey表现出极不高兴的样子,谁说话他也不理。后来,当我到教室时,wawey马上就笑了,并和我打招呼。这次经历,我认为可以为其存在同一性行为提供佐证。
4.3 情绪方面
4.3.1 依恋
对父母有所依恋,每次家长来接他时,他都很高兴。如果问他“这是谁?”他会很认真的回答:“爸爸”或者“妈妈”。但是,从没有看到过他抱住或者搀扶着父母,也很少与父母有目光的接触,有着“形近神离”的感觉。
一次体育课上,他被篮球打在脸上,应该很痛的。这时正常的儿童常会寻求大人的安慰,扑在大人身上大声哭泣,可是wawey既不哭也不闹,只是一直眨眼睛,我和他说话也不理睬,还努力躲着我。
4.3.2 表情认知方面
一般儿童到两三岁就有了感情的意识。他们不仅能表达自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能懂得他人特别是父母的许多感情。但是wawey在这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困难,很少能能领会老师的面部表情。支持与训练
5.1 药物治疗
自闭症虽无报告药物特效治疗,但药物的辅助治疗是必要和令人鼓舞的,能改善一些患者的症状。wawey曾有过服药后,语言能力提高的经历,家长可通过医生的帮助,为其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
5.2 教育训练
5.1.1 个别化教育
在自闭症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说是一对一的教育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其障碍特点,制定一套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
5.1.2 训练方法
在对wawey观察的过程中,曾经利用糖果为奖励,使得他完成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因此,我觉得在对wawey进行训练时可采用以离散单元教法训练为主,多种方法配合使用的训练模式离散单元教法是训练者通过简明扼要的指令要求孩子完成相应的动作,当其做出正确反应时予以有效的反馈。但其存在着学得行为的普遍化、自然表现受条件影响等局限性,因此还应酌情选取一至两种辅助训练法。
5.1.3 训练内容
训练内容集中在:目光接触能力、行为模仿能力、语言模仿能力,接受指令能力、表达句子和词组的能力、配对能力、以及理解和表达感情的能力等方面。
5.1.4 有效利用亲子关系:
家长作为wawey的主要照顾者,应该耐心地配合教师做好家庭中的陪练调教工作,使得wawey认知、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发展在家中得以强化,从而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6 结论
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早发现、早治疗、早训练的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进行教育与干预,使他们的障碍程度得以控制,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黄伟合 《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 2003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俊明 《特殊教育学》 2005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福娟 江琴娣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2005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
(4)庄兴发 严亚西 刘文照 吴丽钦 《自闭症的心理治疗与行为介入训练》 《引进与咨询》2006年第1期
自闭症个案研究案例篇五
自闭症孩子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前言: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主要有语言障碍、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三大主要特征表现,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干预,会影响一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终生的痛苦。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主要采用教育和训练的方法。但由于现有教育资源——主要是专业水平和手段不足,再加上个体差异极大,训练效果参差不齐。
本文中的孩子是一个语言发展良好、自立能力较强但有严重的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的自闭症幼儿,帮助孩子建立交往能力和克服刻板行为是教育干预他自闭行为的主要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亲近关系、进行感知觉训练、模仿、游戏、正强化、接纳等方法进行干预。
一、问题的发现
开学以来,我班有一个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存在着明显的行为不同。
小朋友围坐在两张大大的桌子旁,老师分积木给小朋友玩,本来坐在活动室里的郑新顺马上不声不响地出了活动室,安心地一个人在大厅里踮着脚转悠(每天一个人在大厅里重复这一动作),老师请他进活动室和小朋友一起玩,他还是低着头说:“我在这里等妈妈”,神情挺安详。老师说:“小朋友玩的玩具可以造房子、开汽车,可好玩了,和小朋友一块儿去玩好不好?”还是同样的一句回答。一会儿,小朋友到大厅里玩,只见洋洋踮着脚动作轻巧地往活动室走,过了一会儿,老师发现他一个人在桌子旁安静地搭积木,半个小时后,老师看见他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搭积木,很认真。
一个星期来,我发现他对周围的人缺乏兴趣,总是独自玩耍,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或集体性游戏;愿意独处,也不和其他人沟通联系,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常常对周围的人熟视无睹;对积木等物体的关注反而比对小朋友的关注多,老师与他交流时,他始终避开老师的眼睛,而且从不对人微笑。但是,他的动作发展良好,而且自我服务的能力也强,会自己穿衣裤和鞋子而不搞错,语言发展和同龄孩子相同,而且比有的孩子发展得好。总之,我觉得洋洋是一个语言发展良好,运动技巧也与年龄相匹配的孩子,但沟通和社会化技巧相当低,主要表现为退缩和不能意识当前环境。看来,这孩子是个有着行为、交往障碍的幼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在交往上的退缩?又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呢?是孩子胆儿小、不熟悉环境?可他却表现得很安静;是不喜欢玩?可玩是孩子的天性,更何况他一个人玩积木挺象回事儿;是不是孩子从小在家就是这样,或者曾受到过某种伤害而不愿和其他孩子玩?带着这些疑惑,我专门找洋洋的母亲了解孩子入园以前的情况。
他的母亲告诉我,孩子从小就极端地安静,自己休息三个月上班后,孩子就由住在农村的外婆抚养。外婆家里,外公和舅舅都出外做生意,所以白天一直只有祖孙二人。孩子很听话,经常一个人玩,不出院门,挺安静,一个人能坐好长时间,如果有邻居孩子来玩,就会马上上楼,呆在楼上不下来,还说:“烦死了,烦死了”。母亲还说,孩子从小记忆力很好。我又询问为什么有小朋友跟他玩会觉得烦?洋洋母亲回忆说,原来也不是这样,有一次邻居家孩子来院里玩,曾经发生过打架,后来也不知怎么的,邻居小孩一来,他就一个人往屋子里跑,以后也就不和邻居小孩儿玩了。
听了家长的介绍,我觉得他早期的环境剥夺虽然不十分严重,但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按其母亲说法,因为他婴儿期开始就相对安静,祖孙二人虽长期相处,外婆对他关注却很少,总是让他一个人玩着而自己在旁做另外的事情,父母亲因为工作忙而孩子很安静也没有给他足够的身体上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物的关注。
所以我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诊断,家长回来难过地告诉我,医院诊断孩子有自闭症状。
我把他的自闭症情况跟班上的另二位老师说了,大家认为应该对孩子进行特殊教育。于是我们查阅各种资料,寻找教育的方法。最后决定对他的自闭行为(主要是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进行教育干预,帮助纠正孤独行为,使孩子及早走出自闭,象同龄孩子那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设想与设计
1、他在交往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呼之不理,极力回避他人目光,根本无法建立与他人的联系,这对他适应学校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也影响他的整个人生,对他进行交往训练是必须做的。
2、每个孩子离开自己的亲人,离开熟悉的环境,都会感觉到不安全,所以老师首先要与他建立亲近关系,使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喜爱,增加安全感,和教师在一起,从而减少刻板行为发生的次数。
三、方案的实施与效果
1、建立亲近关系
我们抓住一切时机对他进行强化训练,孩子来时,我们主动打招呼,叫他的名字,拉着他的手,并有一位教师(我)专门对他进行特别的关注,孩子不肯加入群体,我就单独带着他,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和他聊聊天,抱抱他,起先孩子也不肯和我讲话,但慢慢的,孩子的戒备消除了,二天后他和我有了语言上的交流,而且语言的表现表达完整、清晰,不过总是低着头和我说话,如果有别的教师进入,不管我怎么和他说,他再也不开口了。即使这样,我觉得孩子还是注意到了我,跟我有了一定的亲近感,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2、培养共同注意力(1)目光交流
他对社交接触表现厌恶,基本上没有社交行为,我们希望他能建立一些基本技巧,所以我们首先要让他学会目光接触,因为它是非语言性的交往技能。我们知道,眼睛是接受信息的窗口,也影响个体接受信息的质量,因此在日常幼儿园生活中,我们尽量增加与他单独相处的机会。如我让他在回答问题时望着我,开始他不愿意望着我,我就用手轻轻地托起他的下巴,引导他和自己有基本的目光接触,然后,再问同样的问题,请他回答,这样逐渐延长注视的时间,反复强化,并用亲热的动作和好吃的事物奖励他。虽然,他有点讨厌这个过程,但在半个月以后,他在老师的要求下可以和老师有短暂的目光接触。起先,是短短的三秒钟,渐渐地发展到能注视十秒钟,三十秒钟,二个月后建立了有规律的目光接触。
情景三:有一天早上,他由妈妈抱着来到学校,同班的老师伸手热情地去抱他,可他转身用双手抱住了妈妈的脖子,同时轻轻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要妈妈抱”,见此马上站起来,说:“洋洋,来,老师抱抱。” 他顺从地放开了搂着妈妈脖子的手转而抱住了我的脖子,脸贴在我的肩膀上,仿佛找到了依靠。同时轻轻地托起他的下巴,主动注视着他的眼睛,再用同样的问题问他,他很快地瞟了我一眼。我又象往常一样轻轻地叫着他的名字,他也轻轻地回应着“老师”,一次次的,可眼睛始终没有看我,“看着老师,告诉老师你喜不喜欢老师?”我又托起他的下巴,她用眼睛看着我说“喜欢。”很快地又垂下了眼睛。这是他开学到现在第一次看着我说的第一句话。虽然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三秒钟,但已经有了目光的交流。我们几个星期来的努力总算有了结果,这使我们对他的教育有了足够的信心。
(2)用孩子喜欢的东西吸引注意力
我们想,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特别地关注,只要我们拿他喜欢的物品去逗他,孩子就会在注意物品的同时而注意到你,所以每当和孩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利用孩子与教师逐渐建立的亲近关系,有时把他喜欢玩的玩具拿在自己手上,或用色彩漂亮、故事生动的图书吸引他,使他在想拿到玩具或图书的过程中,与大人、玩具组成一个互动的三角形。慢慢地,孩子的共同注意力培养起来了,又向人际交往迈出了一步。
3、进行模仿训练
我们知道,模仿是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基础,不会模仿,则会影响孩子更好的学习和其他能力的发展,在开学初期,我们发现洋洋对物的兴趣优于对人的兴趣,所以我们想让孩子从模仿使用物体开始,逐渐学会关注。
情景四:一天下午,他一个人在室内转悠,我跟他说:“老师让你玩积木好吗?”他看了看我,拒绝说:“我不要玩。”“那好,你不玩,老师自己玩。”我边说边拿出积木,自己搭起来。回头望望,他一个人正用手在挖泡沫板,我把他抱过来放在我的腿上,同时继续我的积木游戏。“这块红色积木放在下面做房子,长长黄色的这块做屋顶,这一块搭在这里做小桥吧,哇,还有小汽车在上面开呢,嘟嘟。”我偷偷地看他,发现他也在用眼睛偷偷地看我搭的作品呢。我又问他:“想不想玩?”“不要玩。”“那好,老师到外面去看看小朋友们在玩什么。”过了一会,我发现他正坐在小椅子上搭积木呢,搭的作品和我一样,而且嘴巴里还发出“嘟嘟”的声音。
4、利用一对一游戏改善交往。
根据我平时的观察,他从不进入小朋友的游戏圈,拉他一起玩,不仅不参加游戏,还会逃跑出来。于是我先对他进行一对一的游戏,我和他一起玩追皮球,因为有理论证明孤独症孩子的交往是从追逐开始的,但是他在我拉着的时候能一起追,放开他的手,他就原地不动了。我又和他玩搭积木、玩大型玩具,孩子始终不肯主动行动,而且还会退缩,并且眼睛再也不瞟向或注视自己曾经玩的玩具。
四、反思: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我们发现干预有了一定的效果,首先孩子与我们特别是我,建立了亲近的关系,有了目光的交流,也从教师的眼神中读到了老师喜欢他,并有了简单的师幼问答,他在与人的交往上有了可喜的第一步。
但是他还是把自己紧紧地封闭着,他的思想和行为仍表现出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而把外面的一切排除在外。当老师带着小朋友开心地到室外玩时,他能被你牵引着来到外面,但从不加入群体活动,只是坐在或站在他看得到你的地方;老师和小朋友在活动室里玩,他就一个人在大厅里转悠,偶尔来到活动室门口张望,然后很快地又离开了。原来想,只要和孩子亲近了,他喜欢我了,也喜欢和我单独玩了,只要我有意识地带他进入小朋友这个群体,他会因为依恋我而跟随进入群体,结果事情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看来我们只通过亲近关系让孩子进入群体的想法和做法是太简单了,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又明显地发现他拒绝变化,午睡时不肯脱衣、脱鞋,如何进行教育干预,使他的问题有显著的改变呢?
于是我们几位教师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和讨论,对孩子不肯接触玩具和小朋友,不参加集体游戏及拒绝变化等情况作了全面的分析,并进行了设想。我们想,孩子喜欢色彩鲜明的物体,而且孤独症的学习特点——视觉性学习往往优于听觉性学习,可以通过视觉学习系统来帮助他熟悉环境和事物,促进与环境的协调配合。另外,了解到孤独症儿童还有一个症状,拒绝日常生活中秩序和环境的变化,如把东西放在原位,按照固定的行为模式行动,一旦秩序或环境发生变化,他们就会抵制或勃然大怒,以极其强烈的情感反映这些变化。我们想顺应他的思维方式,接纳他的行为,逐渐改变。
五、进一步的设想与设计
1、进一步建立信任感,对孩子多宽容和理解,以孩子为中心,继续跟着他的感觉走,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的环境,逐渐改变孩子的异常行为,耐心地有意识地引导他对新环境的喜欢和同伴的交往。
2、与家长进一步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