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油画父亲艺术鉴赏(4篇)

油画父亲艺术鉴赏(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7:22:45
油画父亲艺术鉴赏(4篇)
时间:2023-01-10 17:22:45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油画父亲艺术鉴赏篇一

买方:(以下简称甲方)

卖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就油画买卖事宜达成以下协议,共同遵照执行:

一、甲方自愿购买乙方所有的国画一副,作者:名为:的国画作品(以下简称该油画)。成交价格为人民币万元(小写: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方。

二、该国画于买卖合同正式生效时交付乙方所有,由乙方负责验收,同时一次性支付给甲方人民币万元的购买费。

三、甲方承诺该国画为所著真品,若经鉴定有假,甲方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将合同金额全部返还乙方。乙方承诺在合同生效两年内不得变卖、转让、捐赠,两年后可以自由处置。

四、本合同经过公证之后正式生效。

甲方:乙方:

签订时间:年月日

油画父亲艺术鉴赏篇二

漫谈西方油画艺术赏析的感想

在开始这篇感想之前,学生觉得应该向老师道歉,自从选了这门课以后,学生并没有经常去上课,算起来只有一半的时间吧------说来惭愧,学生大规模地逃课也是从本学期开始的------既然选了老师的课,不去上课便算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师的不尊重。学生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可以想象自己站在讲台上面对着空空的教室内心会作何感想。但是作为大三的学生,有时确实是有点身不由己吧,希望老师能接受学生的歉意。也许老师会想,既然这么忙为什么还要选这门课呢?凑学分------这种答案无可厚非,然而当时选这门的初衷并不是仅仅为了学分,实际上学生早已完成了学校对人文学分的要求,只是更多地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吧------这几个学年下来自己的公选课好像都是关于传统文化的,所以当五月十六号那天晚上看到坐在前排的秦老师时学生确实有点微微的惊讶------才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想了解西方文化的冲动。学生对绘画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喜好,只是一直觉得西方油画在学生所接触的范围内有种神秘的感觉,说白了就是自己不懂,所以当时自己才选了这门课,因此也就有了现在在灰暗的灯光下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的一幕。废话说得有点多了,现在就转入正题吧,虽然这也是学生选了这门课之后的一点感想。

------序 这学期去上课的时间不多,平时能接触到西方油画的机会也很少,然而通过那仅有的上课时间和老师对每一幅绘画的认真讲解,西方油画给我的感触还是很深很深的------那就是,不喜欢!也许是学生的审美品位还没有到达相应的档次而看不出油画里的玄机,抑或是自己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太过于深刻而产生了些许的排外。可是这些并不会影响到西方绘画作为西方文明的一种代表所应有的价值,学生也承认自己喜欢某些画家或是艺术风格的作品,尤其是当自己再一次看到梵高的作品听着老师的讲解时内心的震撼是很强烈的!

看每一幅油画,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绘画,各种裸体或者半裸体宗教人物,还有宗教事件,无论他们被描绘得多么仔细,几何透视或者光学原理被运用得多么巧妙,画家的手法多么高超,人物形象多么得惟妙惟肖,学生都没有看中国写意画时的那种共鸣,那种跃然于纸上的灵动。

对西方油画,学生的感觉就是很真实,就像是拍下来的照片一般。无论是豪华激情强调运动的“巴洛克风格”,清新优雅追求幸福的“洛可可风格”,还是色彩鲜明感情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也不管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新古典主义以致后来的印象主义,每一位画家好像都在描摹自然界真实的事物,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色彩光线、真实的或者想象中的人物等,而且都会努力追求真实与科学,像人物绘画中的血管、肌肉和骨骼,风景绘画中的背景选择与色彩或光线变化。似乎每一幅绘画作品都是依葫芦画瓢,力求形式上的美,这也成为了不同画派共同追求的标准,只是实现这个标准的方式不同而已,就像印象派比较注重光线的变化,而写实派则注重每一个部分的清晰准确。

与西方油画追求真实的风格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绘画并怎么在乎对现实世界描绘的真实程度,而是用一条条或细或粗的线勾勒出大致的样子(除非是特殊场合下的工笔画),以突出作者对所描画对象的感觉,甚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采用夸张的手法。通过下面几幅画的比较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东西方绘画的差别:

这两幅描绘的都是人物肖像,然而从图像中我们可以显著发现,左侧画面中的人物鼻子眼睛等五官特征很特殊,仅仅是很简单的几处明暗的变化再加上几处线条,这显然有点夸张,而且四肢并不明显。但最惹人注目的便是他的腹部很大,与脸部、四肢浑然一体,显得整个人慵懒而不失潇洒的神态;而右边的那个女孩,不仅五官明显、肤色可辨,连衣着和背景都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很像,而且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女孩的眼神与周围的颜色相辉映,突出了女孩的乐观和饱满的精神。同样是对人物的刻画,中国传统绘画省略了最基本的元素,相反,却通过欣赏者自己的联想突出了人物的神态,这就是作者所追求的“意”;而西方油画则试图将每一个细节做到真实,使人一眼便能看出画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趣与具体事件,这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真”。

清明上河图(局部)

柯罗,杜埃的钟楼  以上两幅画所描绘的均是市井生活中的景象,从第一幅图中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每一处景物都是那么渺小,然而所有的景物合成在一起却呈现出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原来静态的事物仿佛具有了生命力,在画卷上欢呼腾跃;而下面的这幅图所描绘的景象很具体,就像地图一般,看到之后立即就会想起这是什么地方。虽然图像中出现了人和动物,尤其是选择灰蓝色的天空作为背景,但这些只是静止的,作者似乎想通过这些景象来反衬出建筑的高大。从这两幅描写景物的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喜欢用以大观小的方式来突出绘画整体给人的感觉,而不是将每一处细微的景色都刻画得很逼真。相反,对于西方的风景画则不同,它总是试图突出某一部分在绘画中的作用,而这一部分则是整幅画的灵魂。

通过这几幅画的简单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绘画的基本差异:东方绘画注重写意,用线条勾勒出画作的主体,颜色多为黑白相衬,而且多忽略细节,往往是从绘画的整体上传达作者的意图;而西方绘画则是注重写实,通过严格的几何透视给人很强的空间感,一幅画中也往往有重点,也正是这些重点突出的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当然,要完整地概括出东西方绘画的差异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这里只是就绘画的整体特征进行简单的综述而已。

绘画艺术本无高低优劣之分,她只是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的形成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下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有关。

东方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中华民族世代生活在以平原为主的地理环境中,西边有高大的山脉和辽阔的沙漠,北边是彪悍的民族与广阔的草原、而南边和东边则是一片汪洋,这种环境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形成了他们“中国”、“天朝”等观念。在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执两用中”的文化模式。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东方文化里只有一个世界,而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物我两忘与天地融为一体则成了传统艺术的不懈追求。传统绘画对景物的刻画往往更加注重写意,而不是形式上的相似,正如画家所追求的是“胸中之竹”而非“眼中之竹”。

而西方文明则是一种海洋文明,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生活在岛屿或者半岛上的民族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与海洋作斗争,也不得不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换甚至是战争和掠夺。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在西方文明中征服自然哲学观念和两极分立的文化模式成为主导。这种文化模式促进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推理。在这种思想传统里始终存在着两个世界,此岸世界的人就是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世界而孜孜以求。这种观念使人们能够站在自然界之外客观地研究自然,或者说西方绘画总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因此绘画的目的力求形式上的美与真实。

两种不同的文化孕育出迥然各异的绘画传统,也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两种绘画类型有很大的互补空间,正如西方绘画中出现了写意的抽象主义,而东方油画中则充溢着水墨情结。前面已经提到,绘画本无高低优劣之分,有的只是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截然不同的文化模式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令人期待。

写了这么多,学生自己也觉得有点空乏,立意太高而自己把握的又不是很好,而且谈到中西方绘画差异的文章很多,如果有什么不得体的地方,希望老师不要见笑啦!

年月日凌晨参考文献:

金元浦,薛永武,郭持华,李有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余谋昌,东西方两种哲学传统与两个文化世界,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第8卷第1期

吴家跃,中西绘画艺术差异的文化比较,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6月第14卷第2期

李宗梅,汉字构形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共性,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27卷第3期

孙林,中国花鸟画之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总22卷第5期

油画父亲艺术鉴赏篇三

油画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传统肖像写生以及创作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摸索油画这一媒介的独特语言魅力,加强形与色的感受能力,并对绘画中形式美的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运用。主要以课堂写生为主,讲述观摩及临摹为辅,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长期后短期,反复推进,灵活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油画人像艺术概论写实主义人像油画技法特点

难点:油画人像塑造的方法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油画理论基础知识

一、油画的主要特征

油画,自从15世纪尼德兰的凡·艾克兄弟改进并完善了用油溶解和调配颜料作画的技术,使之成为西洋绘画的主要画种,至今已经在全世界风行了几百年。20世纪初,一批中国留洋学生把握了它的精髓,把它引进国内,使之与原有的传统水墨画等互补共存。由于油画使用材料和工具较为独特,其表现视觉美感的能力也有独特之处。可以说,厚重、光泽、沉着、肌理、斑斓等特征,正是体现了油画独特艺术魅力的主要特征。

1.厚重

厚重是油画颜料质地浑厚、色彩浓重的表现,又是因油画以质地粗糙的亚麻布或者厚硬的纸张为载而可以承受高浓度油质颜料的层层添加、反复堆积的必然。它也是油画富有很强表现力的重要关键。

2.光泽

光泽有两种表现:一是使用本身是油质颜料或再调油作画,全画面反射出光泽,或者在作品完成后再涂上一层发光油,使画面显得明丽而有光彩:二是利用油画颜料的可厚可薄和色彩的对比反差,使有关物体如金属制品、玻璃器皿等的光泽感如实表现出来。油画对光泽的表现,是其他任何画种都难以达到的。

3.肌理

肌理在此是指画面表层所呈现的不同笔触和各种纹理。由于油画颜料可塑性强,作画时一笔一刀地堆砌上去,画面表层就形成斑斑刀痕与笔触;又因为油画画布有其精细不同的纹路,在采用薄涂法、干擦法和用刀刮削方法时,布的纹理也就自然地露了出来。油画的肌理效果,实质上是人的触觉感知转换于画面上形成的视觉心理的体验。

二 油画的基本技法

油画制作靠手工技巧。油画写生和创作是画家掌握了特定的技巧和方法,驾驭特有的物质媒介,把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意象传达出来的过程。只有通过勤奋练习,熟练地把握了各种技法,才能在作画过程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油画的基本技法大致有古典法、薄涂法、平铺法、散摆法、厚堆法、并置法与干擦法等多种。在作一幅作品时,通常几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

1.古典法

古典法是最早留下来被认为正宗典范的技法。它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层层罩染,二是直接铺色。它们的共同点是注重对象描绘的精确性和立体感;造型严谨,用色单纯,刻画细腻,讲求滋润和柔和。

2.薄涂法

薄涂法是指用经油稀释过的颜料直接画在画布或画纸上的一种画法。它使画面油色交融,具有轻快的透明感。薄涂法常用于起稿和铺色,也有整幅作品都用薄涂法完成,更适宜于速写性的短期写生作品。

3.厚堆法

厚堆法是选用富有表现力的厚重颜料直接堆到画面上去的一种画法。为了突出厚重,有时可以使用调色板上剩余的颜料渣来画。厚堆,可以层层覆盖,又能形成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这种画法,适用于近景特写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对象。

4.干擦法

干擦法是指用不调油的原汁颜料在画布上进行薄涂擦揉的画法。它可以在有底色的画布上干擦,使画面隐约透露底色,形成一种既冷又暖的色感;也可在干后的原色层上皴擦,使画面出现干枯的色层;还可以在未干的色层上擦揉,使色与色之间融合,求得色彩滋润的效果。

三、油画的特殊技法

油画的特殊技法,来自它使用特有的油质颜料和特有的刀具进行制作的特殊性。利用富有弹性的油画刀进行绘画,是油画在使用工具上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一个显著特点。刀法的巧妙运用,也是获取画面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1.用刀技法:堆砌法

用刀堆砌与用笔厚堆,有其相似之处,都是把颜料较厚地堆到画面上去。但刀有刀味、效果不同,一般能使色彩明朗,并易于表现物体质朴、苍劲的效果。

2.用刀技法:刮削法

用刀刮削是油画的常用技法。它是与油画颜料不易干燥的特点相联系的。例如:为了追求特定效果,着意刮去画上的颜色,使之隐现底布的纹理;或因画上颜色不甚满意,把它刮掉,再揉捺上合适的颜料;或对已画景物用刀尖刮出留有底色的线条,等等。油画用的油,主要是作为稀释颜料的媒介,种类较多,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如松节油挥发性强,使颜料干得快,常用于调色起稿;亚麻仁油俗称调色油,油性较强,在油画中用途最广;上光油用来涂于作品表面,以保护画面、增强光泽等。讲求用油技法,有助于提高画面色彩效果。

3.用油技法:浸染法

浸染是指以油调合颜料,使之在画面上产生浸化,以求得透明叠映、自然流畅以及非事先预料到的其他效果。

4.用油技法:衔接法

有些需要用较长时间反复进行制作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使色与色、笔与笔之间显得滋润而不生硬,可以使用专门的衔接油,有种称之为“媒介”的油膏,也就是衔接油:如果手头没有衔接油,也可用调色油进行技术处理。衔接油的使用和调色油的衔接处理,都有其特定的技法。

四、油画写生的构成要素

这里的构成要素是指画油画静物所应知应会的各种方法与技法因素,包括摆设、构图、择光、刻画等。掌握这些构成要素,是画好静物画的必要条件。静物画在室内作业,光线稳定,观察描绘不受时间限制。它既是绘画实践的基本训练,也是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创作。世界上不少画派的创新,大都在静物画上开始探索,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作品。

1.摆设组合

静物画在着手绘画前,要选择结构明晰、质感明显、固有色明确的物品为对象,根 据物与物的配搭及其远近、疏密关系,进行合理、有序的摆设组合。2.精心构图

构图是在长方画幅中安排和处理对象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作品的基本框架,古称“经营位置”。构图作为绘画过程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应用多样统一法则,把局部个别形象组成艺术整体,以便利用物体的大小、纵横、高低及立体感等来表现审美意向和气氛。作为静物画,则是按摆设内容,选好角度,融入构思,画好轮廓框架,便于接下去以形写神。

3.选择光线

光与色有密切联系,与表现静物质感、空间感、冷暖感,以及诱发人的情感、情绪,提高作品感染力等都有直接关系。注重于选好和用好光线,是画好静物画十分重要的关键。

4.和谐色调

色调是指色彩的基本调子,是画面色彩的总倾向,比如可倾向于暖色或冷色、亮色或暗色、红色或绿色等。一幅好画必有其表达一定意境的色彩总倾向,以求得在整体上的和谐和统一。只有和谐和统一,才能营造一种感人的氛围。

油画父亲艺术鉴赏篇四

油画《父亲》有感

每次看到这幅画,就会想到很多,会想起了在地里劳动的的父亲,想到了今天仍然默默在黄土地上耕作的千千万万的农民们,万般滋味,油然而生,也正是他们才养育了中国千千万万的人名群众,它应该刻在每一个的炎黄子孙的心中。

看见这幅画,仿佛就真的看见一位饱经风雨的老农,在炎炎的夏日,端坐在自家的地头,望着饱满的稻穗,欣慰的喝着水,流着汗,微笑着……在画面上,他所营造出的粗糙肌理特征,正表现中国农民经受生活磨难、饱经风霜的脸。沟壑纵横,挂满了大颗的汗珠,眼睛在眉弓的阴影中,“父亲”那种承受生活之重的状态和充满希望的内心,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幅画打动了无数的中国人。

《父亲》这幅画构思的产生,就是罗中立从看到的农民劳动后开始的。他说:我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家,但为农民说话的很少,老实话就更少,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我采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细节。我尽量搜集各种特征,如鼻子旁边的痣,老百姓都叫“苦命痣”,他们的确认为命中注定一辈子受苦;“卷耳朵”老百姓说是怕老婆,我用来表现农民的天性善良、驯服,不会反抗。画干裂的嘴唇,手指上的倒刺,锯过得粗瓷碗,以及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是精心推敲过的。这位农民的形象,实际上在我脑中是多少农民形象的概括。我就是闭着眼睛也能画出来。只有那个圆珠笔,是一领导同志建议画点“社会主义制度新农民的特征”加上的。

油画《父亲》的艺术特色表现为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他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碗。画家笔下浓厚的色彩和西方现代艺术中手法巧妙的采用了特写构图,细腻的笔触,淋漓的汗水从毛孔中渗出。塑造了一副感情真淳憨厚的父亲画面,即使没有华丽色彩,没有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禁朴实,细而不腻。背景呈现出的金黄的土地,更加让画面具体,丰富了起来,体现了《父亲》巨大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气息。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可谓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里程碑。

父亲一旦诞生了,它就属于历史了。当然,在那个年代,这幅画不可避免要受到非议。有些批评家说,《父亲》“污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没有反映解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于是,油画《父亲》在最后定稿时,就有了一处细节的修改: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据说,这样就体现了解放后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的农民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深刻地诠释了油画父亲本身产生的历史,成了父亲的符号胎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放大的意义比用文字来解释要好得多,这幅油画作品所承载的东西是不可能重写重画的。我想,那个不伦不类的圆珠笔,他可能是败笔,是政治符号,但它更加证明了文革后,中国艺术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走得是多么的艰辛,他让我们更好地反省自己,不要走回头路,不要重演历史的笑剧。通过油画《父亲》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国农民的本质,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坚忍不拔的普通老农民,在他身上汇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是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感动。《父亲》能够激起我们对于人民爱和赞美,激起我们发自内心的佩服,而不只是一声长叹。命运给予父亲善良的心,淳朴的情,在阳光下晒得那么自然黝黑的皮肤。即使这一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也从未有一声怨,只要看到大片大片的金黄,微笑就会涌上心田。

也许父亲那破烂又举起来的粗瓷碗,早已经放进历史博物馆。但是今天面对父亲,我们仍能体会到那十分强烈的感觉。那张被疲劳所摧残,被太阳所暴晒而布满了皱纹的脸,将是我们永远无法忘却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父亲点燃我们心中沉寂已久的热情,无论是作者的创造,还是读者欣赏,都是赋予艺术的伟大使命!

油画《父亲》有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