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内部调研报告篇一
一、调研情况
(一)岗位情况
表 1 各工序岗位基本情况
岗位(根 据劳动强 度排序)
岗位价
工作饱和
度
值及重 要性排
名
86.4%
工序
定员
建议 定员
主要工作内容
每班有效工作 时间(含吃饭)
窑中(轮班)
预热器 窑中(早班)
窑头(1 线)窑头(2、3 线)煤磨
加油、巡检、处理卫生
415
1 5
1 4
清结皮、处理卫生
仅卫生
390 292
81.25% 60.8%
4 3 2
1 1
巡检各岗位、看火看料、处理卫生、烧垃圾 巡检各岗位、看火看料、处理卫生
入煤、清下料管、卫生
355
73.9% 61.4%
1 1
295
328(异常)264(正常)
2 5
68.3% 55.5% 87.5% 32.9%
监控画面,修改参数
(实际操作:抄表、巡视 画面、联系现场、修改参
数等)
监控画面,修改参数
0
(实际操作:抄表、巡视 画面、联系现场、修改参
数等)
焊补
烧成窑中控
420
158(实际)
煤中控
420
126(实际)
87.5% 26.2%
机修(倒班)
机修(白班)
电工(倒班)
电工(白班)
120-300
25-62.5%
制作、焊补、检修
350
72.9%
巡检
巡检、集中处理电气和设
备问题
发电量、加油、空冷器
排气、循环水池、填记录、巡检、处理油污 定排和水位计排污、开
关阀门、记录、巡检、卫
生
270(正常)450(异常)
330
56.2-93%
68.7%
汽轮机
359
74.8%
余热
锅炉
340
70.8%
制水取样、水样化验、氨
水处理
338
70.4%
水化验、记录、加药
监控画面,修改参数
余热中控87.5%
(实际:抄表、巡视画面、420
166(实际)
34.6%
联系现场、修改参数等)
余热电工
巡检
(二)岗位综合分析
1、各岗位价值分析
(1)烧成工序各岗位价值排序(从高到低):窑中控、窑头、窑中、预热器、煤磨、煤中控。理由:从对生产的直接影响、决策程度、思考问题次数、工作强度、知识技 能经验、管理能力、安全风险、环境因素等各方面考量。窑中控: 需要满足以上所有的要求,同时窑中控还肩负着对生产、质量、环境、安全风险的控制,且可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劳动强度(一次喷灰就造成极大 劳动强度)。窑头: 需要满足以上所有的要求,同时还肩负着对生产、质量、环境、安 全风险的辅助控制,且需要协调现场人员工作。窑中:协助窑头工进行工作,且劳动强度较大,负责区域广。预热器: 工作环境较差,安全风险较大。煤磨:责任区域较小,在煤湿度不高时劳动强度很低。煤中控: 有效工作时间很低,且可以有窑中控负责。(2)余热发电工序各岗位价值排序(从高到低):汽轮机工、余热中控、水 处理、锅炉。理由:从对生产的直接影响、决策程度、思考问题次数、工作强度、知识技 能经验、管理能力、安全风险、环境因素等各方面考量。汽轮机工: 需要满足以上所有的要求,作为班长对现场进行管理,一岗两责,同时在生产现场利用休息时间需要在现场监控中控画面,辅助余热中控工作。余热中控: 各方面要求均中等,相比于窑中控,其对现场人员的劳动强度、环境控制较低。
水处理: 取样、制水等各方面工作均对生产有一定的辅助影响。
锅炉:巡查、卫生为其主要工作。
2、计划定员实际定员情况
第一阶段改革结束,烧成车间要求达到定员
144 人,实际达到定员 139 人,达到既定目标。目前各岗位岗位工配置较为合理,许多岗位已经一人一岗。总体
工作饱和度上来看,多数岗位已经比较饱和,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下文叙述。(三)管理模式综合分析
1、管理模式转变前后的对比
得:
(1)技术上看,专人管专事,更专业,分析问题更深入,资源能够共享与交
流。
(2)管理上看,人员能够集中调配,横向人员可以互补,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和物资成本。
失:
(1)因一人负责制问题,生料、烧成、水泥三方面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管理人员大局观尚待加强,上一道工序应当积极为下一工序提供方便。
2、相关制度完善情况
(1)继续沿用以前的《岗位操作规程》。
(2)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除综合管理处外,烧成车间没有自行细化。
(3)仅制定了针对于现场卫生区域划分等通知,也没有相应的员工管理制度。
3、九大部门间的沟通配合情况
(1)采购中心
所采购物品特别是原煤、原材料问题上,因原煤供货紧张,烧成车间对
原煤无法控制。原煤的湿度及原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人员配置(煤巡检、预热器工)。
(2)营销中心
营销中心的销量计划性是否加强可影响车间检修计划及设备保养。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人员配置
(1)烧成车间设值班长,组织处理三条线的生产问题,设
4 人,与调
2 人与值班长 4 度白班工作内容有重合,实际上从事调度工作的人员有调度
人,共计 6 人。建议只设中班和夜班值班长,保持与二厂模式相同。
(2)在设值班长若干的同时,窑头班长的工作职责应当变动,窑头班长每个班口对每个岗位的巡视约 2 个小时,应当相应减少,由当班值班长进行巡视。
(3)窑头班长巡视时间的减少,可用于支援窑中的部分工作,减轻窑
中巡检工的压力,同时减少白班窑中岗位
1 人,定员 4 人。
3(4)煤磨中控岗位可取消,减员 3 人,窑中控实际工作时间非常富余,由窑中控一人分摊一条线的煤磨,并建立异常响应机制,当烧成系统异常时,迅速由其他两条线窑中控接手异常烧成系统配套煤磨,使窑中控专心处理异常烧成系统,以避免异常问题处理不及时的情况。
(5)预热器岗位安全风险很大,在一岗一人操作时,遇中暑情况发生,可能造成救援不及时。建议三条线的预热器工联合工作,不分线别,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在原煤湿度不大的情况下,煤磨巡检工作时间富余,三条线煤磨安排一人巡检,两人支援可安排支援预热器工,待结皮清理完毕后煤磨两人回岗打扫卫生。
(6)制造一厂设有大修组,同时车间设有白班检修人员,工作职能重合,可酌情减少车间或者大修组的定员。此外,目前机修、电工人员富余,应尽快开展技术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待技术改造完毕后再行减员。
(7)余热发电中控现定员 2 人,余热班长在现场也可利用剩余时间操作中控,待现场阀门、管道改进完毕后,锅炉岗位有富余时间支援余热班长,余热班长可将多数时间支援中控,以此达到中控定员
1 人,实际减员 3 人。
2、管理模式
(1)对上下工序间的质量可能造成影响的,分厂可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促使上下工序间较好配合。
(2)机电集中管理模式最终未能实施,据现场了解,出现此问题的最大原因在于原工序机修电工对新工序设备不了解,而不知道该如何操作,而管理人员在接到此反馈后,需要一个小时方能逐个点到位,造成工作效率底下。建议先实行机修电工轮换机制,待人员技能素质到位后,再行实行机电集中管理模式。
三、工作改进建议
1、设备检修外包明确化。建议分厂制定详细的外包名录及外包制度,明确外包内容,避免车间不得不保留富余的机修与电工人员随时待命。
2、建议机电人员暂行不减员,保留技术改造人员实力,待技术改造完
毕后,烧成车间机电减员可达
20 人左右,窑中可减员
4 人,煤磨岗位可立
即减员 3 人,余热发电待技术改造减员
3 人,共计减员 30 人,达到减员目
标。
3、建议营销中心的销售计划做得精准,可使车间能够在计划内保留更
少检修后备力量。
4、建议车间细化《岗位操作规程》 ,不仅仅停留在设备停机与启动的描
述上,尽量做出新手一看就会的地步,防止下一步人员精简后发生人员无法
立即胜任的情况。
5、建议分厂开始实施关联岗位学习轮岗制度,防止人员精简后,一人
离岗无人能上的局面,特别是中控等关键岗位的人才预先培养。
6、各车间应当建立符合本车间实际情况的员工管理制度,在综合管理
处的框架内进行细化,使制度管理更符合实际。
xxx
2018 年5月
31日
企业内部调研报告篇二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xx县粮食局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也称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采取的制度和方法。《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
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
一、内部会计监督现状
内部会计监督是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从目前单位内部监督的总体情况看,内控制度不严、监督职能乏力、守法意识淡薄,不仅导致一些违规、违法问题通过会计工作“合法化”,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是内部控制不严。这是一个单位会计机构设置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不严密,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清,达不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会计要求,这不仅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会计监督乏力。虽然《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权,但由于缺乏会计依法行使职权的保障措施,会计人员往往是“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一些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实际上已是徒具虚名。
三是守法意识淡薄。一定时期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法规、税收法规等政策的“有法必依”意识尚相当薄弱,甚至为了集体利益、团体利益或个人利益,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置于脑后。
二、内部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是首要原因。我国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建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比如,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
(二)人事管理体制的影响是直接原因。任何信息都来自于人的活动,会计信息也不例外。不同的人事管理体制,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
一、一些企业单位领导的人事管理仍然集中在政府部门,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使单位领导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家。面对上级下达的“硬指标”,单位领导在这种压力下,不越过会计监督粉饰报表、编造假数字就难过考核关,严重的将被“一票否决”,“乌纱帽”难保;而且许多领导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为迎合领导意志,不得不以虚假报表上报,所谓的“假业绩能引金凤凰”,就是这个道理。其
二、由于目前企事业单位掌握着对本单位财会人员的评先、评优、任命、提拔、调动、晋升等职权,会计人员“捧”的是本单位的“饭碗”。尽管国家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会计工作,每一位会计人员也都想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的从业原则,做一名出色的会计人,但在单位领导为了自己以及小团体利益而不顾国家财会法规和财经纪律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不得不违反会计监督的要求而屈从单位领导的意志。
(三)会计人员素养的不高是主要环节。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监督的直接参与者,一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意识不强,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下支配下,将会计监督置之一旁。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严格执行会计监督的相关内容,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但是,治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更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共同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有序运行。
三、
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体系的基本内容健全单位内部监督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性”。一是安全性。通过适当业务权限的设置和合理的授权,保证货币资金进出企业的安全性;二是可靠性。通过准确的会计记录、计量及记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三是可操作性。通过确认、核算方式的制度化,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操作性;四是完整性。通过及时的实物盘点,建立定期盘点制度,保障企业各项资产的完整性。
健全内部监督控制体系主要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一是配备可靠职员。对关键会计岗位人员要由单位领导集体讨论任命,并对关健会计岗位人员的行为进行追踪,打消其投机取巧的企图;二是实行职责分离。包括经营与会计、财产保管与会计、交易权与财产保管,会计人员之间的职责分离,形成相互牵制;三是给予恰当授权。可按公司章程、规章制度、企业经营计划等进行一般授权;四是建立档案制度。会计档案
企业内部调研报告篇三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调研报告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也称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采取的制度和方法。《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
一、内部会计监督现状
内部会计监督是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从目前单位内部监督的总体情况看,内控制度不严、监督职能乏力、守法意识淡薄,不仅导致一些违规、违法问题通过会计工作“合法化”,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是内部控制不严。这是一个单位会计机构设置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不严密,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清,达不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会计要求,这不仅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会计监督乏力。虽然《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权,但由于缺乏会计依法行使职权的保障措施,会计人员往往是“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一些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实际上已是徒具虚名。
三是守法意识淡薄。一定时期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法规、税收法规等政策的“有法必依”意识尚相当薄弱,甚至为了集体利益、团体利益或个人利益,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置于脑后。
二、内部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是首要原因。我国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建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比如,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
(二)人事管理体制的影响是直接原因。任何信息都来自于人的活动,会计信息也不例外。不同的人事管理体制,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
一、一些企业单位领导的人事管理仍然集中在政府部门,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使单位领导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家。面对上级下达的“硬指标”,单位领导在这种压力下,不越过会计监督粉饰报表、编造假数字就难过考核关,严重的将被“一票否决”,“乌纱帽”难保;而且许多领导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为迎合领导意志,不得不以虚假报表上报,所谓的“假业绩能引金凤凰”,就是这个道理。其
二、由于目前企事业单位掌握着对本单位财会人员的评先、评优、任命、提拔、调动、晋升等职权,会计人员“捧”的是本单位的“饭碗”。尽管国家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会计工作,每一位会计人员也都想
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的从业原则,做一名出色的会计人,但在单位领导为了自己以及小团体利益而不顾国家财会法规和财经纪律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不得不违反会计监督的要求而屈从单位领导的意志。
(三)会计人员素养的不高是主要环节。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监督的直接参与者,一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意识不强,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下支配下,将会计监督置之一旁。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严格执行会计监督的相关内容,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但是,治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更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共同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有序运行。
三、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体系的基本内容
健全单位内部监督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性”。一是安全性。通过适当业务权限的设置和合理的授权,保证货币资金进出企业的安全性;二是可靠性。通过准确的会计记录、计量及记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三是可操作性。通过确认、核算方式的制度化,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操作性;四是完整性。通过及时的实物盘点,建立定期盘点制度,保障企业各项资产的完整性。
健全内部监督控制体系主要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一是配备可靠职员。对关键会计岗位人员要由单位领导集体讨论任命,并对关健会计岗位人员的行为进行追踪,打消其投机取巧的企图;二是实行职责分离。包括经营与会计、财产保管与会计、交易权与财产保管,会计人员之间的职责分离,形成相互牵制;三是给予恰当授权。可按公司章程、规章制度、企业经营计划等进行一般授权;四是建立档案制度。会计档案、文书档案要及时、完整地建立,防止篡改,以保持对当事人的责任追究的压力;五是制定合理程序。会计工作程序要符合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有规范的操作标准,能准确划分责任,并形成必要的牵制;六是实行职责轮换。对关健会计岗位人员建立职责轮换措施,及时发现各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七是建立检查制度。对控制系统的运转情况,定期安排外部人员或内部审计人员检查,以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四、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主要措施
(一)依法执政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保障。《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领导在建立和执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单位领导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依法行政,保障各项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执行。
(二)人员选用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基础。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这是前提,但是没有相关具体的工作人员来运作,也不能充分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单位的择人、选人、用人政策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人员配备,直接影响着是否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制度的职能作用,就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培训与再培训,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三)严格内审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会计核算及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四)提高素质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保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一大批人员加入到会计队伍中来,使会计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但就其个人素质,业技水平来讲参差不齐;另外,新的经济现象不断涌现,会计方面所涉及的学科和内容不断增加,新的情况也不断在出现,需要进行研究,因此,有必要进行培训,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使会计人员树立起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忠于职守,严格监督,实事求是,搞好核算,精心理财,优质服务的良好职业道德。要不断进行观念更新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新问题的判断力,在思想上把会计监督从单纯的“检查、督促”观念中纠正过来,克服那种一讲监督就是“管、卡”的陈腐观点,树立起会计监督是为发展生产经营服务的指导思想。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有责任有义务通晓财经法规,宣传国家有关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把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出谋划策,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当与领导在财经方面发生不同意见时,如果不涉及原则问题,除了详实向领导做好解释外,应无条件地服从领导的决定;在涉及原则问题时,要依法行使会计的监督职能进行坚决的抵制,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
(五)强化地位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环境。要使会计人员安心工作,正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要搞好会计监督仅仅依靠会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社会各阶层都来关心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