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篇一
年 社 会 工 作
第三小组作业
一、案例介绍
老人要求精神赡养 告儿子只给钱不看望
哈市一位老人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要求他必须每周探望自己一次,对自己进行精神安抚。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老人对“精神赡养”的维权也揭示出赡养方式的新变化,如今一些具备自养能力的老年人,在衣食无忧的同时,开始渴盼儿女们的精神关爱,并且这种需求已逐步上升到寻求法律帮助的高度。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七旬父告儿要其回家探望
10月17日,记者从一家律师事务所获悉,哈市一位老人要求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但不索求赡养费,只要求他定期回家看望自己。当日,记者赶往律师事务所采访了这位老人。
在律师事务所记者看到,老人是在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保姆陪伴下来的,虽然走路有些踮脚,但精神状态良好,语言表达清晰。在与老人的攀谈中记者得知,老人姓赵,今年71岁,是哈市一家医院的退休干部,家住哈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老伴在2001年因病去世,现一直独自生活。老人表示,走法律程序要儿子探望自己也是逼不得已,所以不希望报出自己和儿子的名字。
记者从老人提供的材料中看到,老人每月有2200元的退休金,有单独的6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住房,家中雇有一保姆,每月费用450元,由儿女共同承担。材料中写道:“我没有物质上的赡养要求,我有能力养活自己,不要求儿子给予我钱物。但我要求儿子关心、体贴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周末保姆休息时,应来探望我、照顾我,不应留我一人在家。此外,平时要来电话询问我的有关情况。”
“我儿子是哈市一家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平时总在外面搞工程。最近我给儿子打电话,多次提出周末保姆不在,让他回家看看我,但儿子却总是借口工程忙。他还问我三番五次地要见他的原因,是缺钱还是要找个后老伴儿。更离谱的是,他竟要给我安排一个24小时陪护的新保姆。其实我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东西,我这把年纪,要太多钱也没什么用,我就是想看看他,和他说说话。老了,一个亲人都见不到,我可怜呀!”说着,赵大爷擦拭起眼角的泪水。
据了解,老人是以无人赡养名义起诉儿子赵××的,但不申请抚养费,只要求儿子每周必须到家中探望老人一次。目前,律师已将起诉状递交到哈尔滨南岗区法院。
老人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
在采访中,赵大爷承认,自己的儿子很孝顺,经常给他买营养品和高级家用品,让他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老人为何还要以无人赡养的名义状告儿子?老人的一句话道出了原因:“他赡养了我的身体,没有赡养我的精神,我更需要心灵上的关爱。”
赵大爷告诉记者,2001年老伴不幸因心脏病去世,他开始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生活很孤独,为此,子女们商量着给我雇了个男保姆,陪着我唠嗑,照顾我日常生活。女儿隔三差五地来看我,给我买些吃的和日用品。但儿子因工作忙,一直很少来看我。老伴儿活着时,他也是不怎么来,也就在过年、‘五一’大假的时候才来看看,但最多待个把小时就走了。”
独自生活的赵大爷,见不到儿子,却能时常看到女儿,这让享受不到儿子关爱的赵大爷感到十分欣慰。但因为去年女儿突发意外,赵大爷再也享受不到女儿陪伴的天伦之乐了。
一直照顾赵大爷生活的保姆李先生告诉记者,2004年7月,老人的女儿在上班途中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至今在省康复医院住院。因上火,当时老人也突发脑溢血住院了。而这之后,女儿不能来了,儿子又不怎么来,老人就失去了亲人的关怀。“我到赵家工作四五年了,看到赵大爷儿子的次数总共超不过10次。”
赵大爷说:“吃得再好、用得再好,身边无子女照顾,晚年也是凄凉的,有时想向人说说心里话都没人。女儿有病不能来看我,我理解。但儿子不来,让我想不通。我原来以为他工作忙,但一次我得知,他送女儿去学钢琴,没地方去在网吧等,那他怎么不来看我?”
“我走法律程序‘逼’儿子探望自己的想法,在今年年初就有了。我曾看了个电视节目,一个老人住在宽敞的别墅中,有保姆照顾,但一年到头儿女都不来看他,最后他自杀了。当时那个节目主持人就提到走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精神赡养’权益。从年初到现在,儿子只来了8次,之后我就寻思着告儿子了。”赵大爷说。
10月19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赵大爷的儿子,对父亲起诉自己这事,他表示刚接到律师函,知道了一些情况。他说:“我离婚了,前妻去了外地,把孩子留给我抚养,我的生活负担也很重,我要带孩子,还要忙事业。我为了照顾好父亲,特意雇了保姆,我想老人只要生活好、玩好,一般不会有什么大事,就忽略了他。但他告我,我想不通,不去看他也不是什么大事,父亲怎么还把我告上法庭呢?我不准备和父亲对簿公堂,我准备接受调解。”
“精神赡养”要求成维权新热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精神赡养”已成为老年人维权的新热点。
据哈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法官关冰介绍,过去法院受理的老人赡养维权案,多以要求子女物质赡养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重视“精神赡养”,有近1/3的老年人在起诉书中除要求支付正常生活费外,还要求儿女常回家看看或有独立生活方式的选择权。
日前,记者从哈市法律援助中心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件:78岁的王某养育了4个儿女,但在瘫痪后,竟没有一个人给付赡养费,更没人来看望他。老人提出与子女共同生活,却遭到拒绝。随后,老人求助于法律援助,不仅要求子女们给付赡养费,更想和子女一同居住,体味家的温馨和亲情。经律师调解,目前老人轮流居住到子女家。
记者从南岗区法院、道里区法院了解到,目前提出这类诉讼请求的老人年龄都在60岁至80岁之间,有的老伴已经故去,身边没有共同居住的子女陪伴,甚感孤独;有的子女能够按时给老人赡养费,保证老人吃好住好,平时却很少看望老人,忽视了与父母的精神交流;有的独生子女留学国外甚至定居国外,不能探望也不能同住,老人就成了“留守”老人。
法官关冰说,老年人起诉儿女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儿女关注他们的心理或精神上的需求,并尽可能给予慰藉和满足。
近日,哈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受理了一个老人维护独立精神权的案例。家住哈市的韩老太想到养老院养老,可几个儿子却执意要在家中奉养。老人一怒之下将4个儿子告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决认为,4个儿子虽已履行了赡养义务,但依据韩老太年迈体弱的实际状况及其坚持在养老院生活的强烈愿望,频繁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不利于老人身心健康,故由4个儿子承担赡养费支付义务,由韩老太自由选择其生活方式为宜。
需求迫切期待立法
记者从哈市老龄委了解到,目前哈市70岁以上老人达41万,80岁以上老人已有10万多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经济上具备自我养老能力的老年人在逐步增多。在经济保障或者说物质供养方面,哈市有一半以上老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虽然他们在物质方面所求不多,但精神方面的需求却是普遍和强烈的。
省心理咨询协会理事张丽霞表示,“精神赡养”的实质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包括3个方面,即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现代老人大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少对子女有经济供养方面的要求,他们需要子女在精神上对自己有所照顾,比如生病时子女守在身边。人老了会对子女有一种依赖,也会变得敏感、脆弱,受到子女冷落,内心的痛苦是免不了的。“我在2004年年末曾做过哈市老年人心理调查,发现哈市大约有1/3的老人无子女陪伴;老人与儿女难得见面的占18%,较少交谈的占45%。由于缺少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老年人常常在孤独、寂寞中忧郁成疾。所以社会及做子女的要对老年人的精神方面进行关注,帮助消除老年人的消极心理。”张丽霞说。
二、案例描述
近日,哈市一位老人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要求他必须每周探望自己一次,对自己进行精神安抚。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老人对“精神赡养”的维权也揭示出赡养方式的新变化,如今一些具备自养能力的老年人,在衣食无忧的同时,开始渴盼儿女们的精神关爱,并且这种需求已逐步上升到寻求法律帮助的高度。
三、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精神赡养就是关注老年人的心理上或精神上的需求,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是老年人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理处于最佳功能状态。
“精神赡养”的实质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包括3个方面,即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
四、赡养形式的变化
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主要从事于农业生产,家庭模式为联合家庭,我们国家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模式,而这种模式体现为几世同堂、儿孙绕膝,老人尽享天伦之乐。家庭里尊老爱幼、其乐融融。老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
工业文明时期(现代社会里)里,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家庭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社会中主要的家庭模式是核心家庭模式,在城市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养老方式由原来的家庭养老模式发展为家庭、社会、机构等多种方式,但是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具体的养老方式上有很大的改变,比如,传统的共同居住改变为现在的“分居”等等。儿女们无暇陪伴老人,因此儿女们选择更多的物质赡养,较少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
五、法律层面的赡养
在法律上“赡养”的含义包含“经济赡养”和“精神赡养”两方面,但立法对于“精神赡养”义务难以界定。譬如,法律上不能规定子女一个月去探视几次老人。这样对于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的立法强制也就不具有可行性。目前,法律对“精神赡养”规定缺失。从全国范围来看,对“精神赡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界定,但部分城市已有自己的地方法规。比如北京立法要求,子女与父母同城居住的,两周之内必须看望老人一次。我省目前还没有相关立法。他建议,我省应为“精神赡养”立法,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律调整范畴,使其从道德责任“硬化”为法律义务。
六、老年人的需求
➢ 依存需求
老人由于离退休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社会活动范围减小,生活从职业型转变为休闲型,容易出现心里失衡。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幸的生活事件,如丧偶、丧子女等,给老人带来烦恼、忧愁与痛苦。因此老年人特别希望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得到关心和交流,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接纳和重视。家庭和睦、子女孝顺、朋友往来、邻里融洽,这些会使老年人感到内心的温暖和幸福,尤其是丧偶老人孤单寂寞,子女如能支持老人求偶再婚,会使老人摆脱内心的空虚抑郁,感到老有所依。➢ 尊重需求
一个人在社会上总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强于他人的社会地位。老年人由于离退休,进入了“弱势社会团体”,其社会角色、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影响到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和支配权。这些有可能会造成老年人情绪低落、抑郁和消沉,出现焦虑、孤独和被社会抛弃感,严重的甚至会诱发身心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老年人特别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是否得到别人的尊敬,成了其生存的第一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求
老年人离退休后,多数尚有工作能力。他们非常希望能为建立和谐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因此可以鼓励老年人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适当地参加一些社会工作,做一点家务,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保持精神上的“有所求”,这是老年人最好的精神营养。➢ 交往需求
老年人退休赋闲在家,一方面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朋友自然减少。另一方面,多数老年人深居简出,社会信息不灵,因而难免产生空虚、无聊和惆怅的心里,长此下去既影响生活又导致病痛。而且现代社会由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往往一对青年夫妻要面对4位老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25倍,时间成为稀缺资源,年轻人面对老年人的照料、赡养需求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老年人需要走出家门广交新朋友,重新的人际关系,通过与新、老朋友的言语交流与沟通,获得保健信息、增长延年知识,领略人间真情,体味世事哲理,这对调节忧闷情绪,宽阔胸怀,改善精神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大有益处。
七、案例中老人的具体需求分析
在本案例中,老人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极其需要精神的满足。主要体现为:
➢
老年人生活孤单。案主原是和老伴生活,与子女们独立居住。老伴去世后,案主五年来独自生活。家里虽雇有保姆,但案主内心仍然不满,坚持认为不能满足其精神需求。➢
家庭突发事件对老年人的影响。女儿发生意外,无法像以前那样悉心照顾,常来探望,弥补儿子对老人疏于探望的缺失。儿子也有自己的苦衷,忙于事业和照顾孩子,无暇顾及老人。
➢
老年人缺乏倾诉对象。家里保姆虽能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但是老人自认为孤独,主要是他觉得保姆替代不了儿子,他心里话无处诉说。另外有媒体负面的影响。
八、精神关怀在老年生活中的作用 ➢ 人到老年,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心理机能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情绪、性格、行为方式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与以往不同的异常。常见的老年期性格特点有暴躁、孤僻抑郁、意志薄弱、自我为中心、疑心重、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差等。如果老年期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关心和照顾,老年人的消极情绪和性格不能得到释放和排解,很容易导致痴呆、抑郁、自杀、疑病症等严重的老年性精神疾病,并且会促成老人身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经常有人抱怨老人的异常行为,甚至厌恶疏远老人,这是不理解老年生理心理,不懂得关怀照顾老人的典型表现,殊不知,老年人处于这种状态内心更痛苦更厌恶自己。而且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
九、解决措施
➢ 个人从养生出发,实现自我精神慰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儿孙为中心的,所以对儿女的“精神赡养”过分依重,这种精神状态很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抑郁,如食欲减低、体重下降、失眠、懒散、情绪低落等。今天作为新世纪的老年人,自我精神赡养 应当成为老年人精神赡养的主要方式。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有很强的抗病能力,有80%的疾病完全可以靠自身因素来解决。这其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就是老年人要拥有乐观的心态,能过调整生活中心和生活节奏,主动接受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地走入社会去寻找快乐。现在广大老年人已经开始认识到老年养生最重要的在于精神养生。若能每日将“自信康寿二百年”默念数遍,久而久之,在人的潜意识中,自然就会树立起一个坚强的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生理衰退,尚可复状,精神衰老,一老白老。因此,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自己主观上要努力,这才是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长久源泉。➢ 家庭从“孝”出发,注重敬老悦老
孝是我国养老文化的核心内容。具体一点说,孝就是使父母 宽心喜悦,免忧愁少担心。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更多的是去尊敬他们,使他们身心愉快,这也是“精神赡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总之,要做父母身边的有心人,尽子女之能使老人理解和感受儿女对他们的尊重,用积极孝顺的心去关爱老人,为老人着想。➢ 社会从服务出发,提倡助老教老
首先,许多城市开始建设“亲情社区”,使老人能有机会和场地进行交流沟通,健身娱乐,消除烦恼,开阔心胸。
其次,全国建立多所老年大学,使其成为老年人增徳益智的阵地、知识更新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健康身心的乐园,使读老年大学成为广大老年人的精神寄托。
第三,各地陆续开办了老年人才市场、老年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低龄健康老人发挥余热,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供给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搭建了渠道。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篇二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格局,城市社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大
都只限在自己的家里,与邻里也不怎么往来,传统的邻里互帮互助的精神几乎已
经消失,老人更是如此,他们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每天在家休息几乎不怎么与
外界来往,也因此使得他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单调枯燥,更易
产生孤单寂寞无助感。
由于种种的原因,现在有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交往,也不参与社会
活动。而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可以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在小组中,尊
重、接纳、宽容的氛围和组员之间
2---
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
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因此老年期虽然处于最后一个时期,但仍然是我们要重
点关注的时期。这一时期老年人的心态很不稳定,大多数都有消极的思想,面对
生活也失去信心。而增加社会交往则可以使他们获得支持,通过参加小组,利用
小组的影响,可以使组员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从而改变消极的心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
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
4---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以及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虽
然三者所论述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光是年轻人需
要社交活动,长者同样也需要。所以通过我们的小组活动可以满足长者的需要。
三、小组基本资料
(一)小组时间:2016年5月—2016年7月
(二)小组地点:甘肃惠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2街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三)小组节数:4节
(四)小组性质:□预防性小组
□展性小组
□治疗性小组
□支持性小组
▇互助性小组其他__兴趣类_________
(五)评估工具: □成效评估表
□相片 □签到表 □回访记录
▇其他__组员获得中表现及获得后意见收集_________
6---
(一)目标人群:70岁左右的长者
(二)预计人数: 8人
(三)宣传方式:
□通过qq、微信等宣传招募
▇通过社区驻点、宣传活动招募
□其他_________
(四)筛选方式:□符合报名条件;▇先到先得;□其他___________
七、日程安排(从小组计划至小组完结)
八、每节小组程序安排
(一)第一节
主题: 认识我,走近你
地点:22街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时间:2016年5月11日上午10:00—11:00
篇2: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
第一节 活动内容
主题: 为了共同目标,我们走到一起
目的:(1)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互相认识
(2)营造活跃、轻松的团体氛围
8---使手腕处于放松状态。
二、头部操。头颈尽量向左侧转动,直到看到左肩部为准,保持3至5秒钟,然后再将头颈向右侧转动,要求同上。重复做5至10次。这组运动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工作之余来做。
三、腹部操,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上体以腰为轴向左旋转,两臂向两侧摆动。与此同时,右前臂及手拍打腹部,左前臂和手腕拍打腰部,使腹背都得到锻炼,而且可以使手和臂得到放松。然后换手、换方向做。
四、全身操,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经体侧上举,同时双手相对,然后翻掌向上,尽量上托,两眼看手指并深呼吸3次,还原后重做,反复做5至10
篇3:老年小组计划书
策
划
书
之老年社交康复教育性小组
策划人:** 11级社会工作班
10---各种需求。群体可以帮助成员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满足成员的工具性需求。群体可以帮助成员实现情感的支持、欲望的满足和自我表达的机会,满足成员的表意性需求。因此,群体生活是人类成长和生活经验的核心,在群体生活的互动中,人们获得自我概念,形成自我意识。而小组工作正式基于这个原理,旨在帮助老年人个体从小组这个团体中获得适当的经验和常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2、根据马斯洛的五需要层次理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老人们也需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
12---导他们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对身边人的影响;
2、教导组员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积极建立广泛而和谐的人际关系; 3、促进组员间的相互了解,鼓励他们分享经验,从而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服务对象
1、资格: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
2、特点:希望增强归属感和成就感的老人
小组特征
1、性质:社交康复教育性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13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 4、时间:下午三时至四点 5、地点:老年人活动中心 6、人数:8人
招募方法
1、于中心内张贴海报;
2、于中心内放置和发放宣传单,并邀请场所负责人发放给招募对象; 3、工作员在中心设置咨询处,按值日亲自邀请招募对象参加; 4、工作员亲自到
14----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篇三
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名称:知心部落
组长:
组员:
一、理念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如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随着人际关系社会性的不断强化,人们思想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或因为共同的理想抑或是某种特定目的,而走到一起,结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交际圈.每个人都会拥有或多或少的若干圈子,而这些圈子在他们心中占有不同的分量,有亲有疏,有明有暗.当代大学生的交际小圈子,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大概可以分为五大类型
(1)缺少知心朋友。大多数人看来,他们都能够正常交往,可是他们所交往的朋友中没有人可以交心,朋友多但“知己”没有,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往往和大家都能成为朋友,但是会和某一个人难以沟通,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的不好,引起他们的不满和气愤。
(3)交往有困难。这一类人渴望交到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和大家成为朋友,可能是自己有自卑感或者心理障碍,这使得他们苦恼,但是很无奈。
(4)交友恐惧。这一类人对于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5)不想交往。这种类型与其他有所不同,这类人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不与人交往,性格古怪。
现代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是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有的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有“交友恐惧”或“交友困难”。面对这种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压力,往往会使这部分人的心理有阴影,很可能使一部分人心里扭曲,在一瞬间爆发,例如“马加爵事件”给这类人自己、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危害。
设计这样一个小组,就是让所有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互相认识、自我认识、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的与人交往。
二、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的基础。青年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他决定着我们未来的生活,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组目标与目的1、目标: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2、目的:(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2)、在小组活动中增加组员之间的沟通,学会交流的技巧,鼓励大家树立自信心,积极的交往新的朋友。
四、小组成员
(1)资格: 本校大一或大二的在校大学生
(2)特点:想改善人际关系和不善于交流的同学
五、活动特征
活动次数:四次
小组人数:8~12人
活动时间: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活动地点: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具体地点随活动改变)
招募方法:
1、找同年级或者同班的同学自愿参加。
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
3、在学校论坛内发招募帖
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的报名者入组。
六、活动内容: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篇四
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工作计划书 一、小组理念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总结二,这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缺少知心朋友。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不好,常会影响其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3)与他人交往平淡。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的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难。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
(5)社交恐惧症。这类同学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6)抵制交往。前几类都有交往的意愿,而这类同学却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动机,他们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大学生在具体交往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经历各种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给他们留下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社会都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我们设计的这个小组,就是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同时,斯普兰格(er,1924)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
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组设计
小组目标: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小组目的: 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鼓励组员积极地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服务对象: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同学 小组性质:学习、发展性小组 活动次数:六次 小组人数:6-8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社会工作系实验室 招募方法: 1、与之前参加过我系其他同学开展的小组活动的同学联系,邀请其中有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的同学参加我们此次的小组活动 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
3、到学生班级和宿舍进行介绍并发放宣传单页
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的报名者入组。工作员分工情况:共三名工作员,一名为主持人,两名为助理工作员,其中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活动进行记录、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另外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填写小组活动评估表。
三、活动内容: 嗨,你好~
本节主题:小组的形成和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 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 3分钟社工实验室
工作者和组员间的认识。工作者进行自我介绍
20分钟组员之间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分两人一组进行自我介绍。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游戏:"我是"和"我知道"。游戏规则:第一个拿球的人介绍自己:"我是*",然后将球传给另一个人,并说出他的名字:"我知道他是*"。气球2个,细线少许。
5分钟澄清组员的疑问。工作者介绍此小组的内容和目的。
15分钟制定小组规范,使组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工作人员与组员共同商量制定小组协约。海报纸一张,彩笔若干。
7分钟使组员感受凝聚力,体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游戏"踩报纸": 要求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部站到叠成16开大小的报纸上(组员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不能触地)。报纸一张
20分钟展现个人能力和小组的整体合力,提高组员合作精神。5分钟使组员意识到"这个小组"已经是"我们的小组"。邀请组员用最简单的话真切地描述小组。
3分钟让组员间加深印象,同时让他们意识到记住别人的重要性。作业:要求组员回去后,记录今天所认识的朋友和他们的一些特征课(可用文字描述或作图)。
认识我,走近你(1)本节主题:自我探索与分享 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 15分钟社工实验室
帮助组员澄清自己的价值偏好和价值反差,从而认同彼此的价值选择游戏"价值拍卖":用小卡片列举一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东西,模拟拍卖会,组织组员进行竞价抢购,由开价最高者购得。拍卖完后,小组进行讨论,以分享成员间价值选择的偏好或对价值选择的不同或相同的原因与感受。
拍卖的物品为:良好友情、理想婚姻、健康身体等等.。纸片若干。10分钟自我公开。游戏"生日快乐":要求组员四处走动,找出同月出生的人,按此分组,然后让他们按先后顺序说出自己的生日。
20分钟鼓励组员开放自己。自画像,并在旁附上自己的特征说明;把画像打乱分发;让其寻找画的主人;对自己的画向大家说明。纸和彩笔若干。
20分钟释放自己、自我公开。
加强组员之间的信任度。游戏"我的秘密":让组员写出自己需要改正和发扬的特点,并大声念出来。让其他组员对其缺点提出建议,与大家共同分享。纸和笔若干。
15分钟增强组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寻找相似处。每个组员寻找一个自己想了解的组员进行自由交谈。
作业回馈:与上次比较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3分钟了解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作业:收集别人对你的印象。
10分钟让组员表达对这次聚会的感受并分享,工作者记录并改善。让组员自由发表对这次聚会的看法和感受。
认识我,走近你(二)本节主题:自我行为的认知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行为的认知 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
15分钟社工实验室自己了解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让自己了解别人。作业反馈:别人对我的印象。
10分钟鼓励组员进行积极的、主动地人际交往,走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让组员列举不同的见面方式;对其进行表演。纸笔若干。
15分钟人际交往中的各种行为的感性认知。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或讨厌的行为或词语;按感情色彩从重到轻进行排序。纸笔若干。
30分钟引导组员面对自我、肯定自我。游戏重点轰炸:让每个组员到组中接受别人对你前几次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的评价,被评价者不能回话。然后工作者带领组员讨论其自己的真实感受。
20分钟鼓励组员勇于表达自我,并了解组员的真实感受。游戏我在想什么:让每个组员写出或画出自己现在的真实感受和心理状态;工作者请每个组员发表自对每幅作品的看法和理解;原作者表达自己的真实创作意图。纸笔若干。
2分钟鼓励组员积极主动地进行人际交往。作业:认识和结交两个新朋友。假如我是你
本节主题:同理心探讨--学习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 15分钟社工实验室让组员认识更多的朋友,促进其社会交往。作业反馈:介绍认识的新朋友。
10分钟感受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游戏"撕纸":每位组员拿一张纸放在身后,按工作者的口令撕纸;分享:为什么每个人撕出来的都不一样?纸张若干。
10分钟让组员感受同种行为的不同表达方式,鼓励组员自我表现。游戏"路过":全部组员站成一排,让排头的组员以自己的方式从队伍前经过,轮流进行;组员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分享。
30分钟增强同理心。游戏"角色扮演":组员按准备好的几种情景(角色冲突和角色互换)分配好扮演的角色,并将此情景展现出来。描述情景的小卡片若干。
15分钟训练组员处理问题的能力。针对前面的游戏或增加其他情景,用"大脑激荡法"鼓励组员想出解决办法。
2分钟自我探讨。作业:找一首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歌曲。5分钟了解组员的感受。组员简单陈述对此次聚会的感受。心之桥
主题:学习各种交往技巧(信任、合作、沟通、理解等)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
15分钟社工实验室了解组员的所思所想。组员回馈:请组员唱自己的歌曲。10分钟培养对小组和他人的信任。游戏扶倒试验。
15分钟体会沟通的重要性和团队的合租精神。游戏巧解千千结,并分享感受和体验。
15分钟让组员在游戏过程中体会竞争和合作的意义。游戏夹球赛跑:两人一组,背对背夹住一个气球,按口令赛跑,未犯规且用时最少者获胜。气球、小礼物若干。10分钟加强组员的人际交往,培养默契感。游戏盲人拾物:两人一组,用布蒙住眼睛,在某处置物,在的语言引导下拾起该物,结束后分享。布和小物体。
15分钟反思和成长。请组员说出其他组员在参加小组前后的改变和收获。5分钟活动总结。工作者介绍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书籍和资料。5分钟处理离别情绪。提醒组员小组已接近尾声。通知下次户外活动相关事宜。四、评估方法: 1、工作员自我评估
每次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填写小组主持人自我评估表;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工作员都要填写工组员对小组活动的评估表。
2、小组成员评估
每次活动结束前,都鼓励组员对本次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组员填写对整个小组的评估表。
3、督导或助理工作员评估
每次活动结束后,由督导或助理工作员填写一份对本次活动的评估表。五、应变计划 预计困难应对办法
1、招募不到足够的小组成员工作员一起到宿舍和班级进行宣传;邀请认识的并且符合我们招募条件的同学参加;让同学或朋友帮助介绍符合我们招募条件的同学参加。
2、组员中途要求退出若是一个人,工作员可以去了解一下原因,如果组员坚持退出,再补充组员;若是大多数都提出退出,工作员要召开小组会议,自我检讨活动内容,再讨论备选计划
2、部分组员有事缺席向其他组员合理解释,以打消其他组员的疑虑。 3、气氛僵硬、冷场放一些轻音乐作为背景;工作员讲一两则笑话调节气氛。4、主持人未能同时兼顾到组内的每一位组员在每次活动之前仔细构思小组流程及安排;在小组进行时工作人员需要更敏锐些,留意他们的言行并作出适当回应;有助理工作员和观察员等和其沟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组员谈话跑题工作员要及时的发现并打断,使其回到小组的主题上来。 6、组员大部分时间只与自己熟悉的成员进行交谈工作员及时发现并把这种情况告知当事人,希望他们能够改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他们的座位,把他们分开坐。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篇五
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篇1:小组工作计划书】
第七
:
小 组 计 划 书 杨琦、梁艳、小组成员刘亮、曾星池、洪金 小组名称:突破第一步
小组理念
因此,我们社工应该开办一些服务帮助他们改善此情况。此外,对于一些并不像这类情况严重的同学,也亦多学习一些技巧,更好的提高和增强自己的能力。另外,工作员又可以通过小组中的互助,观察到组员的能力的改善,这比个案工作来的直接,实际,便于工作员给予更适当和实质的意见和帮忙。还有,组员间亦可互相发生“模仿作用”,从别人身上学习。
小组理论
(1)心理分析理论:该理论注重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今后人格发展的影响,人的理性于意识的表现能力,个体所具有的不断成长和改变能力等。通过小组实践,人们可以建立起他们处理个人关系的技巧、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增强其参与社会竞争的自信心。
(2)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三部分。在小组工作中,强调如何通过合适的“刺激”使成员的行为超着小组预设的目标发展。
(3)社会系统理论:就是将小组看作是一个由不同的互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
(4)团体动力学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的各种需要是相互关联的,且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故人们在其行为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健全而适当的团体生活并且一直会贯穿生命的全过程。
(5)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理论内容:
(1)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他部分。人与社会并不是对立或割裂开的。
(2)镜中自我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发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
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我们根据镜子里的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心情。同样,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也就是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我们看到自己的风度、行为、性格等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
(3)首属小组
首属小组,它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首属小组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很多积极的品质和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获得并强化的。
小组工作模式 发展模式 1.理论基础
a)系统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 b)场域理论
c)符号互动理论
2.小组目标:通过小组鼓励成员参与、表达自己,进而找出大家的共同兴趣和目标,以民主的过程实现小组目标和组员的自我成长。3.小组工作的特点
a)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b)小组成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 c)社工扮演协调者和使能者角色 4.工作原则
a)工作者应该通过评估其成员正在寻找的共同点,帮助小组强化它的目标。b)工作者应该向小组成员澄清和说明他与小组的角色,并订立一个明确的契约。
c)工作者应该帮助小组成员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的小组目标上。d)工作者持现实的态度,相信小组主要是提供组员一个现实的人生经验,通过组员的互动及相互借鉴,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促进个人成长。
e)工作者工作中以人性化的态度平等地对待组员,尊重组员,相信组员有权利和能力作出决定。5.工作者的角色及技巧
a)工作者是一个使能者、教导者或领路人。
b)工作者本身是“工作者——案主”系统的一部分,既影响这个系统,又受这个系统的影响。工作者与案主一起工作,而不是为他们工作或代他们工作。
c)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包含很深的参与和感情投入。工作者必须表达他的期望,并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他的组员。
d)工作者处在小组和外界环境之间,成为调解人和资源提供者。6.工作者在这个模式中的任务:
a)找出组员个人自我感知的需要与其面对的社会要求之间的共同点。b)寻找并挑战组织实现共同点的障碍。
c)主动提供案主所欠缺的思想、事实真相和价值观。
d)通过揭示工作者自己的愿望、抱负和信念,鼓励小组成员,帮助他们观察及思考。
e)界定“案主——工作者”体系处境所面对的要求及限制。
目标及目的目标:增强组员的勇气,胆量和自信心,突破自己,勇于迈出第一步 目的:
1.让组员认识迈出第一步的重要性,从而为增强自己的能力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鼓励组员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服务对象:希望提高自己的胆量,增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心的同学 小组性质:学习、发展性小组
活动次数:4次
小组人数:6-8人
活动时间:下午4:30-5:30
活动地点:社工室
招募方法: 1、与之前参加过我系其他同学开展的小组活动的同学联系,邀请其中有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的同学参加我们此次的小组活动 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
3、到学生班级和宿舍进行介绍并发放宣传单页
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的报名者入组。工作员分工情况:共三名工作员,一名为主持人,两名为助理工作员,其中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活动进行记录、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另外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填写小组活动评估表。
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 活动内容(10:00am--11:00am)
【篇2:小组工作计划书格式】
理念: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亲身经历,发现现在不少的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且交往方式单一,过度依赖于网络。研究表明:以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微博、人人网、bbs等为代表的网络交际载体,在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得一些大学生过分依懒于网络,对他们的成才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网络社交在带给大学生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社交,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进而忽视了与身边父母、亲人、朋友等的交往,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产生不良反应。
根据亲身体验和观察,发现过分依赖于网络社交的同学基本都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公共场合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没事整天宅在寝室且大部分都是手机控。这就严重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其以后进入社会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大学生为什么如此迷恋网络社交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刚进入大学,身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前朝夕相处的同学分隔几地,面对着的是来自五湖四海陌生的面孔;上课方式由原来的老师灌输式变成自学式,要求自己独立思考,更多的是要自学;社团和学生会的活动不断,要求我们能合理安排好我们的课余时间。一系列的变化突然发生,让一些大学生措手不及,只能借助虚拟的网络社交来缓解压力。第二,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与人面对面的讲话让他们感觉不自在,甚至脸红。于是虚拟社交便成为他们的首选,虚拟社交以匿名的形式,让人感到更自由,开放。这让他们对现实社交生活的复杂产生了抵抗的情绪,并逐渐逃避现实社
交生活。第三,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低,分不清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一味沉溺于网络社交,分不清社交网络的利弊,从而无法自拔。
那么如何减轻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走出虚拟世界增强其现实社交的能力呢?首先,大学生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心理诉求,认识到网络社交的利与弊,合理处理好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个小组会让组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有效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心理需求。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来促进组员间的互动,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借助小组方法的介入帮助其面对类似问题。并且组员在互动过程中可以互相监督,相互支持鼓励,从而有更大的信心去提高和改善。
理论:这个小组的对象是那些过度依赖于网络社交而缺乏现实社交技巧的大二的学生。首先,应用到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显现。现在的大学生有固定的生活费,有较多的空闲时间,这时候社交需求就变得很强烈。有一部分大学生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花在网络上,聊qq、人人而缺少现实的人际交往,当面对真人进行交往时就会不善言辞,不知如何相处。因此,提供一些现实的社交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改善现实社交弊病,提高现实社交技能,这样的小组对他们是有很大帮助的。
除此以外,在小组的沟通方法上,会较多地应用到行为治疗、矫正等。因为假设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要通过准确的观察,加上此理论觉得行为是由环境和外界刺激决定的,如果一种行为出现后能导致一种满足的后果,那种行为在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就很高。正因为小组希望改变他们目前的社交难题,提高沟通表达能力,而在学习这些技巧的过程中,行为理论指出透过模仿学习、回馈及正面鼓励是能逐步帮助学习和运用的。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用正面增强和模仿。在正面增强方面,在提供沟通表达训练后,若组员能在组中适当运用,工作员便会给予这些组员口头上的称赞,来加强这种行为的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至于模仿示范,工作员会以角色扮演的方法示范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是供组员观察的模型,引导组员模仿学习。同时,组员间也会互相观察,对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加以仿效,也同样起到了模仿作用。
目标:改善大学生现有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目的:1、让组员进一步加深认识 2、让组员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
3、帮助组员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尊感,提高自信心
【篇3: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共8篇)】
篇1:小组工作计划书格式
根据亲身体验和观察,发现过分依赖于网络社交的同学基本都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公共场合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没事整天宅在寝室且大部分都是手机控。这就严重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其以后进入社会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交生活。第三,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低,分不清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一味沉溺于网络社交,分不清社交网络的利弊,从而无法自拔。
那么如何减轻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走出虚拟世界增强其现实社交的能力呢?首先,大学生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心理诉求,认识到网络社交的利与弊,合理处理好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个小组会让组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有效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心理需求。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来促进组员间的互动,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借助小组方法的介入帮助其面对类似问题。并且组员在互动过程中可以互相监督,相互支持鼓励,从而有更大的信心去提高和改善。
除此以外,在小组的沟通方法上,会较多地应用到行为治疗、矫正等。因为假设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要通过准确的观察,加上此理论觉得行为是由环境和外界刺激决定的,如果一种行为出现后能导致一种满足的后果,那种行为在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就很高。正因为小组希望改变他们目前的社交难题,提高沟通表达能力,而在学习这些技巧的过程中,行为理论指出透过模仿学习、回馈及正面鼓励是能逐步帮助学习和运用的。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用正面增强和模仿。在正面增强方面,在提供沟通表达训练后,若组员能在组中适当运用,工作员便会给予这些组员口头上的称赞,来加强这种行为的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至于模仿示范,工作员会以角色扮演的方法示范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是供组员观察的模型,引导组员模仿学习。同时,组员间也会互相观察,对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加以仿效,也同样起到了模仿作用。
目标:改善大学生现有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目的:1、让组员进一步加深认识 2、让组员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
3、帮助组员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尊感,提高自信心
篇2:1小组工作计划书-新
小组工作计划书
篇3:小组工作计划书—“网事”小组
小组工作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网事”小组——让网瘾成为往事 二、基本理念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又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是危害:性格孤僻、学习恐惧、精神不济、焦虑、失眠等。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担负着
沉重的历史使命,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自我发展,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治疗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网络成瘾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引起网络成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课余生活单调,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差;摆脱孤寂,宣泄压抑情绪;逃避学习,逃避现实;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满足好奇心等几方面的内容。我们这次小组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小组成员就网络成瘾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解决它。从认知的层面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关键阶段,进而根据自己的实际网络成瘾程度确定目的,制定行动目标和计划,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最终使成员合理上网,丰富大学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三、重要理论
延安大学有网瘾大学生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需求就是我们向他们提供服务的介入点,从他们的需要出发,解决或者缓解他们
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社工的工作技巧,不断发现病他们的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使其全面发展。我们在与大学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之后,逐步开展我们的工作,我们主要在充分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之后,我们秉持着“人在情境中”的观点,运用同感、互助等方法,通过小组和个案相结合,小组工作为主,个案方法为辅的工作方法来开展我们的工作,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具体需要,针对他们缺乏自信和自我认知以及对网络成瘾的正确认知,处理负性情绪,运用治疗模式及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这几个方面,以此为侧重点设计小组活动的内容,运用社工的专业技巧和方法使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团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即团体动力学。基于这样的理念,小组工作对于网瘾大学生具有直接的作用。四、小组目标或目的(一)、总目标 让成员合理上网,丰富大学课余生活,促使成员全面发展。(二)、分目标
1、协助团体成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2、团体成员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人际间的互动。3、帮助团体成员探讨个人网络使用情况,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成 瘾危害性,以及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学习积极的网络使用方式。
4、减少小组成员对网络的依赖,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自身生活。
5、引导小组成员树立信心,确立生活学习目标 五、小组性质
治疗性小组,并且为封闭性的小组,以互助的形式展开小组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给他们这样一个平台,让小组成员获得同感和相互支持,促进小组成员在认知网络成瘾的危害基础上,对自己加强管理,使其形成合理的上网时间。六、服务对象及招募方法
4.对报名这进行适当筛选,并接受面试以确定小组成员资格 七、小组领导:8511宿舍全体
小组督导:马慧芳老师(公共管理学院)八、时间安排:2012.6.10——2012.7.10
九.小组活动安排
第一节:网虫相聚之相逢是首歌
第二节:e网情深
第四节:穿越“生死网”
第六节:永远是朋友 十、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案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与服务对象深入沟通,邀请他们参与活动 从已经获得同意参加小组的组员出发,通过他们向其他人宣传,获得他们的认同感,积极参与我们的小组活动。
2)组员对小组活动不感兴趣 :尽量使小组活动有趣,具有吸引力,多互动,增强组员的自主性经常关注他们,给他们鼓励和关心。3)无法同时兼顾组内每个成员 :工作员分工合作,提前沟通,相互配合 在小组活动进行时,工作员要充分了解组员性格特征,在界定他们需要的前提下,敏锐地发现和留意组员的言行并作出适当回应。4)小组内发生冲突: 工作员控制小组局面,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解决小组内的冲突和矛盾
5)几次活动后成员无故缺席:工作员进行口头劝说,做思想工作。6)资金不足:组员自己筹集。
7)天气恶劣:及时通知小组成员小组的安排,更换活动时间。十一、预算
十二、评估方法
1、在每一节的最后部分,各组员的分享及意见,他们对小组的感受与意见。
2、工作人员的观察与分析。 3、出席率,小组投入程度。4、后期跟进工作的情况。篇4: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计划书
一、背景资料 1、工作人员资料
社会工作专业09级学生;沈可仁、陈诗梅、符莹; 督导:张源老师 2、小组名称 talk to her/him——男女大学生沟通促进小组 二、构思理念 1、问题界定
湖南商学院社会工作0901班原有23名同学,自大一以来,先后经历了4名同学的转系或转校,现只剩19名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数较少的班级中,同学们的交流明显不足,特别是男女生之间的交流极度缺乏,为了促进本班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特开办促进性小组。2、需要评估
●本班男女同学缺乏沟通,忽视了与异性交流的重要性。●促进本班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人际交
往的技巧。
●本班男女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将帮助他们克服在异性面前的紧张与不安,让他们更好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对可能出现的发生在男女同学之间的偏见或误解的预测和预 防。
3、分析问题成因及可能导致的长远性后果
●一般来说,同学们都更倾向于与同性交流,男女同学在同性
面前的交流频率更多、随意性更大,例如在同性面前交流的话题可以很随意。但是在异性面前,考虑到对方的兴趣爱好可能与自己不一致,害怕冒昧的谈论一些话题可能会涉及对方的隐私或对方不感
兴趣,所以促进本班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缓解异性间的尴尬气氛。
●由于男女生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
不必要的偏见或误解。所以让组员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4、介入点及介入策略
介入模式的选择:社会互动模式。
介入策略: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来解决男女同学沟通障碍问题。
三、小组性质及互动简介 1、小组名称
talk to her/him——男女大学生沟通促进小组 2、小组形式
组织性质为非自愿的封闭性小组,具有发展性功能。3、举行日期
一周一次,每周周三上午 4、小组时间
鉴于每堂课的时间有限,建议每次小组活动为35分钟左右,即11:00——11:35。5、小组地点
位于咸嘉4栋2楼的心理健康中心活动室。6、小组对象
社会工作专业0901班全部学生。其中男生7人,女生12人。四、整体目标
促进本班男女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与异性交流的技巧,同时增强本班凝聚力。五、具体目标/评估指标
目标1、初步加深男女同学彼此间的了解,以逐步促进双方的交流。
目标2、对可能出现的偏见与误解进行预测与评估,并设想适当的解决方法。
目标3、评估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性别在自己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六、第一次小组活动的计划和日程 第一次小组活动
日期: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时间:上午11:00——11:3
5目的:小组成员相互了解,促进男女组员间的沟通与交流。
根据本班学生花名册,确定本班所有同学为小组成员。八、工作日程表 第一次小组活动:2011年5月11日上午,在心理健康中心活动室。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使组员相互了解,并促进男女同学间的交流。
第二次小组活动:2011年5月18日上午,在心理健康中心活动室。
九、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案
困难1:是否会有组员不愿意袒露心声,不能达到此次活动的目的。
解决办法:在小组活动时,尽量鼓励每一位组员发言,在必要时可以指明某位组员进行发言。
困难2:在小组讨论及互动过程中,仍然出现同性之间交流多的现象。
解决办法:工作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应尽量引导男女同学进行异性间的交流。
困难3:是否会有组员对小组活动的兴趣不高,如何让大家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解决办法:在活动时要尽可能顾及到全部组员的情绪,使大家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十、评估方法 1、对结果的评估
评估方法:工作记录、结果报告。2、对过程的评估
评估方法:观察、工作记录、问卷 十一、财政和其他资源的预算 1、地点和设备
一个相对安静的活动空间:心理健康中心活动室。比较舒适的椅子。一些纸和笔。2、人力资源
本次促进性小组不需要太多的其他资源,需要三名社工专业的学生以及一名同时具备理论与实践的督导老师。
篇5: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工作计划书 一、小组理念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总结二,这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缺少知心朋友。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不好,常会影响其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3)与他人交往平淡。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的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难。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
(5)社交恐惧症。这类同学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6)抵制交往。前几类都有交往的意愿,而这类同学却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动机,他们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大学生在具体交往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经历各种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给他们留下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社会都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我们设计的这个小组,就是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二、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同时,斯普兰格(er,1924)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三、小组设计 小组目标: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小组目的:
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鼓励组员积极地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服务对象:希望提高人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篇六
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
导语:小组为工作﹑学习等的方便而组成或划分的小集体﹑小班子。以下是###整理的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协助。
党小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xx党委工作纲要为指导,继续贯彻党委全年八项工作任务,结合学校教育
教学
工作实际,深入展开党内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学习型党组织、五型班子创建、党风廉政建设、服务民生等工作,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共、青、妇组织优势,关心职工、促动和谐,为保证各项工作任务优质完成,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和组织保障,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二、工作目标
抓硬班子,带强队伍,创先争优,树立典型,优化展示,形成品牌。
三、实施策略
通过选树点型,展示创先争优成果,积极推动党内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学习型党组织、五型班子创建、党风廉政建设、服务民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等八项工作任务的进一步落实。发挥共、青、妇组织优势,关心职工、促动和谐,保证八项工作任务优质完成,全面实现学生家长、领导教师、社区群众全满意的优质教育。
四、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深入展开党内创先争优活动
进一步完善党内创先争优活动机制。创新争创活动内容,优化争创活动方式。切实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呼应的,全员参与的文明、和谐、高效的新格局。2.党员争做带头学习提升,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学生家长和职工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优秀*员。
3.书记和支委争做学习的表率,创新的表率,求真务实的表率,践行宗旨的表率,廉洁自律的表率
4.进一步细化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任务,实现目标内容具体化、实践载体具体化、考评标准具体化、推动过程具体化、表彰宣传具体化。 5.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党员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弘扬先进、崇尚优秀的浓厚氛围。寻找差别,努力赶超,激发干劲,届时举行我为党旗添光彩——我身边的*员故事报告会。(二).优化争创党内先锋岗活动
围绕教育局设定的六个类型先锋岗,公开每个党员的先锋岗创建名称和创建内容和标准,使创建活动自觉接受组织、群众的监督和协助。党支部分别以《岗位提升先锋岗》、《高效课堂示范》、《关爱学生标兵岗》、《科研教改先锋岗》、《学习创新样板岗》、《优质服务模范岗》等的岗位创建标准,分别对十八名党员创建的先锋岗位实行指导和点评,以此促动先锋岗创建活动规范化,突出体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三)、优化过程,积累经验,打造支部工作的特色和品牌
探索党员管理教育的新方法。把常规管理教育与科学发展观教育相结合,创新三会一课内容和方式,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认真做好党支部和党员展开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群众评议工作。认真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实现党建工作三结合。要把增强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把党员队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党性党风建设与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抓住中小幼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连续性较长的工作特点,围绕教育需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递进需求,乘教育改革的东风,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依托党内创先争优和创建良好师德师风活动契机,党政合力,抓出支部和学校工作的品牌特色。(四)、回顾总结承诺践诺情况
党员上交承诺践诺总结,支部根据党小组平时考核记录和群众评价意见分别对党员践诺情况点评,党员要依据点评提出的要求,重新审订承诺并写出新的书面承诺书。党支部召开支委会总结支部承诺践诺情况,并上报给局党委。
(五)、围绕中心,突出主题,稳步建设组织年
组织建设年活动落实四到位。一是有学习动员部署到位。二是活动领导组织到位。三是活动实施方案到位。四是活动舆论宣传到位。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积极展开系、三帮扶活动,即每个党员联系一个班、一名非党教师、一名学困生,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重点做好党员与双困生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协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要认真、按时、优质地完成党支部确定的服务民生项目,即时把党的温暖送到师生、家长心中。
(六)、继续坚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深化五化四一活动,按照年初每个党员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有质量的文章,做一次读书,参加一次读书交流活动的要求。重点考核党员参加学习情况,按自学专称、本数、撰写论文、参加集中学次数、交流次数做出统计表,并在全校大会上公布,党员大会上总结。(七)增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过硬的学校领导核心
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要求,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建设。要通过学习培训、实践提升、民主评价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班子的政治素养、领导管理力和执行力。把学校班子打造成:学习型班子、奉献型班子、研究型班子、民主型班子和廉洁型班子。(八).创新工作思路,研讨破解工作难题
班子成员要针对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存有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每学期调研内容,确定部门调研题目,坚持听真言、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的原则。每月集中研讨一次,并于11月份形成调研报告,上报给党委。(九)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落实教育局《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八字教育要求,定期组织展开以八字教育为核心的培训讲座及相关活动。围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下半年重点结合百校聫评抓好师德评价和行风建设。遵循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格执行政务、校务公开和班子集体议事制度,党支部要对学校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增强监督,保证在招生录取、物资采购、资金管理、人事任用等方面遵章守纪,公开透明。班子成员严格自律,引领党员和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10)增强群团工作,有效凝聚各方教育力量
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组织作用。保证教职工在学校重大决策过程中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要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升教职工的幸福生活指数,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积极投身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宏伟事业中。xx年下半年是实现年规划的关键半年,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团结全校教职工,敬业奉献,自觉、主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用创造性的工作激情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增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增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升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水平,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增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即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即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即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即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水平;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增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增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增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增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即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3.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实行质控,每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实行质量检查一次,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实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半年总结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即时实行通报。
4.每月组织实行“三基”培训,每季度组织技能操作考核。
5.增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即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实行三级
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即时反馈及改正。
6.提升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每月实行业务学习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两次。静疗小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 扎 实 推 进 “优 质 护 理 服 务”工作,以护 理 质 量管 理为 抓手,实施安全的静脉治疗,使静脉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促动我院静疗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工作目标:规范静脉治疗操作技术,提升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减少静脉治疗的并发症, 提升病人满意度;保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提升我院静疗队伍的专业素质。具体措施:
一、完善静脉治疗管理制度及流程 践行国家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修订和完善我院的静脉治疗实践标准:如留置针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预冲洗器应用等操作规程、质量考核标准及管理规范。二、增强护理人员专业化培训,提升科研水平
1、强化“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知识培训,举办一次全院静疗联络员理论竞赛。
2、增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举办全院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资质认证,保证临床维护同质化。3、组织静疗导管维护查房一次。
4、鼓励小组成员撰写论文,静疗小组成员要求每人至少完成静疗相关论文一篇,并选派骨干参加静疗学术会议,逐步提升我院静疗队伍的专业素质。
5、积极配合完成静疗相关的科研课题1项。
三、充分发挥静疗小组的职能,带动整体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提升 1、广泛推广留置针的规范应用和管理,做到合理使用静脉输液工具。2、召开picc病人联谊会。
3、制作picc维护健康宣教视频供病人观看。 4、制定picc健康教育手册。
5、每季度对全院静疗工作实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持续质量改进。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篇七
2019年老年人兴趣小组策划书
策划书即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并展现给读者的文本;策划书写作。策划书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是实现目标的指路灯。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下面是老年人兴趣小组策划书,请参考!
活动主题:
关心老人,给老人送去温暖
活动名称:
奉献爱心点燃夕阳
主办单位:
资源学院团委学生会科技实践部
活动对象:
大一新生16人,科技实践部人员8人和部分大二老生10人
活动目的:
慰问敬老院老人,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尊老爱老意识
活动时间:
10月29日(周三)2:30-5:30(方案一)
11月1日(周六)2:30-5:30(方案二)(见备注)
活动地点:
二十八里铺镇敬老院
经费预算:
60元
准备工作:
1、10月22日,先由我部人院去敬老院进行第一次慰问,熟悉环境,确定行车路线并与院长进行沟通,向他介绍我部下周六的活动安排,达成共识。
2、10月27给大一各班班长开会,向其通知本次活动,并作动员工作,每班限定2人(1男1女,女生自带抹布)报名参加,自备自行车。
3、与外联部进行协商,申请经费50元,为老人买一些水果。
4、10月27与宣传部进行沟通,制作一些宣传海报(2张)
活动流程:
1、2:15主楼广场集合准备出发。
2、将参与同学分组,每两人一组,一男一女。
3、由科技实践部人负责组织大家骑车去敬老院。
4、到达敬老院以后(3点左右),先与老人们打招呼,进行简单的慰问,然后为老人们收拾房间,女生负责擦桌子,擦玻璃等,男生负责扫地,清理垃圾。
5、打扫卫生工作在4:00前完成,4点左右与老人谈谈家常,聊聊天,了解老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和过去的一些生活阅历等,女生帮老人清洗水果,男生与老人们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下象棋等
6、同时对院长进行采访,表达我们对老人的关心,了解老人们在敬老院生活的基本情况。
7、5;20大家一起为老人们唱团歌,一起合影,向老人们别。
8、5:30大家骑车回学校。
备注:
1、由于敬老院院长周六周日不办公,所以建议我们周一至周五工作去,但因我们工作日有课,所以时间待定,我们会再与院长再进行沟通,争取达成一致。
2、所有同学统一穿校服。
3、活动期间,一名同学负责全程的照相,影音资料收集工作;两名同学负责院旗,和宣传海报。
4、在往返敬老院和学校的途中,务必注意交通安全,由科技实践部人员负责。
5、本次活动的最终指挥权归资源学院团委学生会,直接解释权归团委学生会科技实践部。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春天来了,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春天来了,给你我带来了温暖与憧憬;春天来了,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童年那些快乐的日子;让我们想起了陪我们成长的爷爷、奶奶……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的爷爷、奶奶,他们由于种种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敬老院中,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他们渴望社会的关心与帮助!
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又将“空巢老人”这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曾经“百事孝为先”,可如今却要将“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靠法律来给那些孤独的老人一些精神的慰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该是我们行动起来的时候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我们对自己亲人的关爱分出来一小部分给那些内心孤独的老人们,把春天送进他们的心灵,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那些爷爷奶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心中温暖如春。
二、可行性分析
1、泱泱中华,礼义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敬老孝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
2、我国现有1.67亿老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敬老助老事关千万家,连着你我他。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3、本次活动响应了校团委关于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六个一’志愿服务行动”的号召,让本次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
4、每一位大学生都有一颗炽热的心,相信他们会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用实际行动,关爱帮扶身边每一位老人,让敬老助老之风遍及城乡每一个角落。
5、老人们喜欢与孩子接触,这一点也将加大本次活动成功的可能性。
6、爱心学校将携手十五期党校开展活动,使活动更有开展的价值。
三、策划组织单位
信阳师院爱心学校。
四、活动范围
信阳市爱心老人公寓。
五、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7日星期日。
六、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1、通知各部门干事商讨本次活动。
2、以飞信的形式通知会员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并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
3、接受会员的报名,并做好记录,并将参与人员进行分组。
4、准备此次活动要用的物品,如慰问品、劳动工具等。
5、从参与者中征集一些节目,到时为老人表演。
★活动要求
1、所有人员一切听从指挥。
2、参与者与老人言谈交往时,要心怀谦恭,举止礼貌,送上真诚笑容。
3、切实按照校团委关于“关爱空巢老人‘六个一’志愿服务行动”的要求来举办本次活动。
★活动程序
1、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集合,检查携带物品是否齐全,一切就位后准时出发。
2、到达敬老院后各小组及时找到自己的帮扶对象,并将本小组携带的慰问品分发给老人。
3、与结对老人们聊天,给他们讲讲我们的校园生活以及外面发生的新鲜事,并耐心聆听老人的诉说,在聊天的过程中,可以为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老人梳头,给老人剪指甲等。
4、适时向老人介绍一下日常保健、养生方面的小常识。
5、根据我们的前期调查,在爱心老人公寓生活的老人没有过过生日,本次活动我们将为他们集体过一次生日,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6、在敬老院的开阔地带,为老人们表演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在文艺节目之间,插入一些适合老人参与的互动环节,让老人们参与进来,在开心快乐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7、当一部分志愿者们表演节目的同时,另一路志愿者们进入老人的房间,帮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室内卫生。
8、表演结束后清理场地。
9、活动接近尾声,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与领导和老人们合影留念。
10、为敬老院留下我们的联系方式,并与他们保持长期的联系,让我们志愿服务真正长期开展下去。
★人员安排
项目人员安排
联系敬老院、联系车辆
准备所需物品(慰问品、劳动工具等)
接受报名、筛选志愿者
新闻宣传、文字材料
后期展板宣传
★后期工作
1、宣传部积极开展后期宣传工作。
2、
总结
本次活动得与失,给本次活动打分。3、各部进行活动总结并以文字材料的形式上交。
七、活动金费预算
我们将本次活动预算列成如下表格:
项目金额/元备注
慰问品
交通费
演出耗材
总计
注:其它开支就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