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他所想表达的情感,不能只是以我们自己的想法想当然的认为也是作者的想法,要不就容易领悟不到文章的主旨,容易理解错文章的中心思想。下面就跟小编一起看看这位作者的这篇短文吧。
老于水性好,在水里,老于就是一条鱼。老于喜欢研究鱼性,他对鱼的了解,可能胜过一条鱼。
老于捕鱼本事大,也狠,脑袋连着尾巴的小鱼苗都不放过。大家说老于能把鱼捕绝种,就叫他鱼绝户。老于会用网片下一种迷魂阵,大鱼小鱼进去都出不来,只好乖乖就擒。老于靠捕鱼盖了高房大院,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老于有故事。
初冬时节,老于和邻居赵老蔫去大草甸上放羊。走着走着,老于对赵老蔫说:“我回去取个桶,今晚上有炖鱼吃了。”赵老蔫拿眼四处撒眸了一圈,连天上都看了,没鱼,只有一只黑老鸹呱呱叫着划到天边去了。赵老蔫没好气地说:“连个鱼毛都没见,鱼在哪儿?”老于笑着指了指脚下。他脚下有一个水坑,只有脸盆大小,看不见水,坑上面是一层薄薄的白色的冰。赵老蔫更生气了:“就这么大点儿的小水坑,里面会有鱼?鬼才信!”老于不恼,用手里赶羊的木棍轻轻地敲了一下冰面,只听哗啦一声,冰面玻璃般碎了。赵老蔫呆了,坑里挤挤压压地装着一窝子鱼,像个大个儿的鱼罐头。
老于说,这叫“鱼哈”。夏天涨大水的时候,鱼留在了水泡子里。随着水蒸发和渗入地下,泡子里的水越来越少,鱼就聚在脸盆大小的水坑里,到最后水更少了,只好靠相互哈出的水汽活着。天一冷,鱼哈出的水汽就会结一层薄薄的白色的冰,就是“鱼哈”。
老于取来桶,把坑里的鱼往外捡,满满地装了一桶。赵老蔫伸出大拇指:“你不愧叫鱼绝户,真是个能人,哥服了!”
同样喜欢打鱼摸虾的张贵不服老于。这天放羊回来,老于遇见了张贵。
“干啥去了,张大哥?”
“镩冰窟窿打鱼去了。”
“鱼呢?
“河水起锈了(即河水中产生了悬浮物),鱼都呛跑了,谁都打不到鱼了!”
“我就能!
“那咱俩打个赌,明天你能打到一条鱼,我管你叫哥,再送你十斤烧酒。”
“行。”第二天,老于带着俩儿子,赶着马车去了大河套。天都黑透了,老于才和俩儿子赶着马车回来,车上拉着六个麻袋,每个麻袋都装满了鱼。张贵给老于提了十斤浇酒,说:“兄弟,你真是能人,我服了。但我就想问问,你是怎么打到鱼的?”
老于只是笑,不说。
张贵就到河套里转悠,见河面上一个冰窟窿都没有,只在一个叫二道沟的河汉子看见密密麻的冰眼。张贵蹲在河汉边上抽光一盒烟才想明白——河水起了锈,水都混了,鱼就呛跑了,那它们往哪儿跑呢?它们一定会往河汊里钻。河汊里有泉眼,咕嘟咕嘟冒的都是又干净又温和的泉水啊!张贵拍了一下大腿:“老于这家伙太聪明了,太了解鱼性了。”张贵就拿了工具琢磨着捡漏儿,没想到一条鱼都没捕到,就又骂开了:“怪不得人都叫他鱼绝户,一河汊子的鱼都打光了,一条都没剩!”
谁也没想到,老于会淹死在水里。
那一年,村前的涞流河发大水,百年不遇。老于的羊被大水困在河中央的一座小山包上。老于驾船去接羊。
老于刚把船摇离河岸,奇迹就发生了,只见大鱼小鱼自动往船上跳。老于一惊,一喜,很快就把事情想明白了。由于突发大水,河两岸的几百个鱼池被冲垮,现在满大河都是鱼了。船在水里有倒影,鱼误以为是障碍物,就想跳过去,结果就自动跳上了船。老于高兴坏了,没心思管他的羊了。
岸上正好有几个年轻人,看到这一幕,也不禁啧喷称奇。
船上的鱼越来越多,老于把船摇向河心。岸上的青年喊:“别往河心划了,鱼够多了,回来吧!”老于说:“河心鱼更多更大呢!”果然,更多更大的鱼雨点一般跳落到船上,船上很快白花花的一片了,船的吃水线也越来越低。年轻人又喊:“鱼够了,快回来吧!”老于说:“还能装呢!”眼见着更多的鱼跳上船,水要漫过船了,年轻人又喊:“快把鱼丢进河里吧,不然船沉了!”老于说:“已经到手的鱼,怎么能丢回河里呢?”这才急着把船向岸上划。但鱼仍在向船上跳,船就连同一整船鱼沉水了。满船的鱼重新见水,纷纷奋力跃起,一时间像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白色烟花,绚丽至极。
“白瞎了我的鱼了!”老于说了最后一句话,然后栽进了水里。
没有人认为老于会被淹死,老于的水性好着呢!老于是和船一起被捞起来的。被捞起来时老于的手指死死地抓在船帮上,像钉子一样抠进了木头里。人们费了老大的劲儿,把手指都弄断了,才把他的手和船分开。
老于为什么不松开手呢?村里的人们一时议论纷纷。书不离手的张老师说了两句话,第一句叫:“菜里虫,菜里死”;第二句大家没听明白是疑问句还是感叹句:“老于了解鱼,他不了解自己”。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2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他对鱼的了解,可能胜过一条鱼”,这个句子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回味无穷;作者用幽默的语言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讲述老于的故事,塑造老于的形象,这样既能全面细致地展开故事情节,也能与读者拉近距离,增强亲切感。
C.“由于涞流河突发百年不遇的大水,河两岸的几百个鱼池被冲垮”,这句话为小说增添了更为真实的故事背景,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小说结尾写老于的死,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交代老于急剧反转的命运对表现小说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发人深省。
2.小说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老于这一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老于的人生悲剧蕴含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