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篇一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平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习,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xxxx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xxxx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习、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习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三分钟)唤醒旧知师:“距离产生美”。昨天我与**同学相隔遥远,彼此毫无感觉,今天的零距离荡漾着亲切,却少了想象的空间,看来把握恰当的距离才能感知美好。
(1)你有什么办法能得到我(a点)和**同学(b点)之间的距离?
生:思考,回答。
(2)“形缺数时难入微”。(1)中的各种办法中哪个较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比较,回答。
教学机智: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引导。老师进行铺垫、递进,或深入、拓展。
师:由此看来,两点间距离公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首选。让我们一鼓作气,继续努力。提问一:还原学生的数学现实,诱发动机,乐于参与。
提问二:既可点燃数形结合的思想,又可唤醒两点间距离公式。
根据认识发展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其认识的过程中伴随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建构的过程,达到以旧悟新的目的。(1)(2)两问的解决为后继知识作好了铺垫。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报告,书写要求:
(1)整理知识结构
(2)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习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略)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篇二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在学生学习直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一节内容,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角度,而两条直线平行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距离,而平行线间的距离是通过点到直线距离来解决的。此外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解析几何中有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问题时,都要涉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由于这一节是直线内容的结尾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直线的有关知识(如交点、垂直、向量、三角形等),因此,一方面公式的推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公式的推导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点的一个很好的课题。通过公式推导的获得,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条:
(1)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
(2)新教材的特点
(3)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等方面的内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按照大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要求,结合新教材向量的引入,又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基础和素质教好的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2)通过推导公式方法的发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或化归)等数学思想以及特殊与一般的方法;
(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体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
3、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
(1)指导思想: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我选择的是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创造思维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教学用具的选用
在选用教学用具时,我考虑到,在本节课的公式推导和例题求解中思路较多,所以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作为辅助教具。它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课标又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导公式——变式训练学会应用——学生小结教师点评——课外练习巩固提高”五个环节来完成。下面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说明。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揭示本课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多媒体显示实例,电信局线路问题,实际怎样解决?能否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学生很快想到建立坐标系。如何建立坐标系?建系不同,点和直线方程不同,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如何解决距离问题,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自主探索推导公式]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并推导出公式。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围绕两条线索:明线为知识的学习,暗线为特殊与一般的逻辑方法以及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2、具体教学安排:
2.1学生初探解决特例
首先提出问题:怎样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点到直线距离?由于字母的运算有难度,引导学生从直线的特殊情况入手,这样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想到,如果直线是坐标轴或平行坐标轴的时候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学生自己完成推导过程,选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2.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
特殊情况已经解决,引导学生考虑一般直线的情况。通过学生思考,教师收集得到思路一:过作于点,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由
与
联立方程组解得
点坐标,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得。
我及时评价这种方法思路自然,是一种解决办法。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为此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求线段长度可以构造图形吗?
(2)什么图形?如何构造?(学生经过讨论,得到构造三角形,把线段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但是如何构造又是一个难点。
(3)第三个顶点在什么位置?
(4)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有联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会提出第三个顶点的不同位置:可能在直线与x轴的交点m或与y轴交点n;或根据特殊情况的证法提示,过p点作x、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的交点r、s。或同时做x、y轴平行线。这样就收集到思路二、三、四。三种思路已经有了,它们的共性是什么?学生能观察出都在三角形中。我继续引导:能不能不构造三角形?而是其它数学相关量?我们刚学习了向量知识,能否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呢?(由于在前面学习的向量知识中,向量的模可以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而证明两直线垂直时也已经用到向量知识,法向量又是本节课后阅读材料,本班学生基础和素质较好,在学习直线方向向量时已经布置阅读)。
提出问题:线段的长度就是对应向量的模,那么如何求得向量的模呢?根据实际情况提示一方面的方向完全由直线的方向而定(与法向量共线),另一方面的长度又与点p有关,它的长度又如何控制下来?所以有思路五,由师生一起分析,取法向量=
,而
=
,以下只要求得
,就可以得到距离。
2.3分工合作自主完成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究竟哪种好呢?如果让每位学生都去用不同解法探求,在课堂上时间显然是不允许的,但教学中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现代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我叫学生对五种思路进行分组练习。
在学生求解过程中,我巡视,观看学生解题,了解情况,根据课堂时间的实际情况,选取做好的学生的解题过程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这样不仅能让全体学生看到不同思路的具体解法,还能得出最佳解题方案,接着我展示最佳解题方案的规范步骤。目的让学生有良好的规范的书面表达习惯,起到教师典范的作用。
2.4公式小结概括提升
公式推导出,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我也给予了肯定。但是由于公式的结果是一般情况得出的,而对于,点在直线上是否成立,它们与,点在直线外有什么关系?这并没有验证。而我们要求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为此我提出提问:①上式是由条件下得出,对成立吗?②点p在直线
上成立吗?③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用公式时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公式适用的范围:任意点、任意直线。同时体现整体认识和分类讨论思想。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做了和教材不同的处理方法:(1)先特殊后一般的证法,(2)多角度构造三角形,(3)知识联系,向量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有特殊到一般的意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向量是新教材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工具,和解析几何结合应用是现在新教材知识的交汇点。而多角度考虑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通过练习,熟悉公式结构,记忆并简单应用公式。通过例题的不同解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转化(或化归)的数学思想。
2、具体教学安排:
由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1)解决课堂提出的实际问题。(学生口答)
(2)求点p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①3x=2②5y=3③2x+y=10④y=-4x+1
设计说明:练习1的设计解决了上课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练习2的设计故意选特殊直线和非直线方程一般式,主要强调在公式应用时,直线方程是一般式,应用公式的准确性。
例题(3)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
我选取的是课本例题,课本只有一种具体点的解法。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思考问题的方法。除了选择直线上的点,还可以选取原点,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和。或者选取直线外的点p,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差。由特殊点到任意点,由特殊直线到任意直线,从而延伸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体会解题方法中的灵活性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小结教师点评]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达到的目的是: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炼用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本节课小结主要由学生完成知识总结,通过学习知识所体验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由学生总结和相互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加以经验总结。
[课外练习巩固提高]
①课本习题7.3的第13题—16题;
②总结写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方法。
设计说明:作业1是课本习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作业2是根据课堂分析,让学生总结公式推导的方法。除了课堂上想到的方法还可以继续思考,比如在用两点距离公式整体代换等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广阔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对于学生的语言与行为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表扬和鼓励;学生思维暴露出问题时及时评价,矫正思维方向,调整教学思路;为了获得后反馈信息,布置作业,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数学方法方面的收获和不足,指导我今后教学。整个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篇三
各位领导和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浅薄的认识。
解析几何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其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其主要内容是计算和证明,而计算问题则主要是距离和角的计算。其中距离的计算主要包括点、线、面之间距离的计算,而点到直线的距离处在关键的位置上。
《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节是研究平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第二节课。它是解决点线、线线距离的基础,也是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重要工具,同时为后面学习圆锥曲线作准备。教材试图让学生经历探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并论证这个公式的过程,深刻领会蕴涵于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数形结合、算法、函数等;并让学生享受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究、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教材中以算法语言的形式给出了两种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尤其是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构造形解决数的问题,然后再把形代数化,这一正一逆,使数与形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其蕴含的重要思想,需要学生细细体会。
针对咱们师范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教材,本着低起点、高要求、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首先是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其次通过运用面积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结合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第三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充分感受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通过此过程,渗透算法、化归等思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以及其简单的应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我认为同时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认知特点,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类比探究式教学模式。即: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通过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氛围中,认识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数学思维能力。
下面我想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我准备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分别是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应用举例——归纳总结。
也就是首先从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建立坐标系,由此引出本节课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简单的数学建模能力。
接下来进入到第二个环节,即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个环节我主要是通过三个具体的问题实现的。而这三个问题是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个问题虽然简单,但是是后面两个问题的基础,因此我准备平均3到4位同学一组放手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进而寻求到不同的方法。那么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认为学生可能会想到的方法不外乎会有以下几种:(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面积法;(3)向量法。
也可能会有同学采用以下这两种方法。由于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因此我准备让学生结合找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相互验证方法的正确性,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问题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问题二的解决办法,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将其化归为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即过点p向x轴和y轴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依然适用于问题二。
这样有了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作为铺垫,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虽然在前面两个问题的解决中并没有要求学生说出详细的思路,但是经过两次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心里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因此我准备分成以下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说一说面积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思路;第二个层次则是师生共同用算法框图的形式把思路写出来;第三个层次则是在以上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详细过程。
最终推导得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为了能够让学生迅速的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我准备通过以下三个具体的例子及相关练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第一个例子是公式的简单应用问题,学生应该能够很轻松的解决,同时在学生完成第一个例子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思考题,学生通过画图也应该能够解决。
而第二个例子则是公式的逆向运用问题,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多解的情况。那么第三个例子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公式的简单应用,第二个目的则是让学生发现选择不同的点平行四边形的高不变,第三个目的则是为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作铺垫。
接下来是进行归纳小结,此时应该重点强调数形结合思想在本节课的充分体现。
最后是布置作业。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篇四
(1)至少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能用公式来求点到直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3)认识事物(知识)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及公式的应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学习
:4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约5分钟)
问题:假定在直角坐标系上,已知一个定点p(x0,y0)和一条定直线l:axbyc=0,那么如何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1:先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则|pq|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d;然后用点斜式写出垂线方程,并与原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此方程组的解就是点q的坐标;最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pq|。
接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列5道题(尝试性题组),请5位学生上黑板练习(第(4)题请一位运算能力强的同学,其余学生在下面自己练习,每做完一题立即讲评):
(1)求p(1,2)到直线l:x=3的距离d;(答案:d=2)
(2)求p(x0,y0)到直线l:byc=0(b≠0)的距离d;(答案:)
(3)求p(x0,y0)到直线l:axc=0(a≠0)的距离d;(答案:)
(4)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答案:d=1)
(5)求p(x0,y0)到直线l:axbyc=0(ab≠0)的距离d。
第(1)容易、(2)和(3)题虽然含有字母参数,但由于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学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第(4)题虽然运算量较大,但按照刚才学生1回答的方法与步骤,也能顺利解出正确答案;第(5)题虽然思路清晰,但由于字母参数过多、运算量太大行不通。学生们陷入了困境。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约8分钟)
教师:根据以上5位学生的运算结果,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2:当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水平或竖直)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求得,而当直线是倾斜位置时则较难;含有多个字母时虽然想起来思路很自然,但具体操作起来因计算量很大而无法得出结果。
教师:那么,练习(5)有没有运算量小一点的推导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刚才的第(2)、(3)的启示,借助水平、竖直情形和平面几何知识来解决倾斜即一般情况呢?请同学们思考。
学生3:能!如图1,过点p作x、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l于s、r,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pq|=(|pr|·|ps|)/|rs|
教师:|pr|怎么求?|ps|又怎么求?
学生3:设r(x1,y0),则由ax1by0c=0,
得x1=—(by0c)/a,
∴|pr|=|x0—x1|=|ax0by0c|/|a|;
同理:|ps|=|ax0by0c|/|b|。
教师:|rs|怎么求?
学生3:|rs|==(/|ab|)·|ax0by0c|。
教师:|pq|结果是什么?
学生3:|pq|=。
教师:公式的这种推导方法是否需要作补充说明?
学生4:当a=0或b=0时,δprs不存在,故应说明公式当a=0或b=0时是否适用?
由(2)、(3)检验可知公式依然成立,即公式对任意直线都适用。
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约10分钟)
教师: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不少。前面我们学了函数、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等数学知识,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来推导这个公式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上进行讨论交流,由组长负责记录。10分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找到的最好的一种推导方法通过实物投影进行"成果"交流。
学生们积极探讨;教师来回巡视,回答各研究小组的询问......
4、学生交流"成果",教师点评小结(约16分钟)
经过约十分钟的研讨,各小组都找到了新的推导方法。于是教师请4名代表依次上讲台(让准备成熟的先讲),借助实物投影介绍本组的"成果"。由于时间关系,每组只要求讲一种方法,用时不超过4分钟,且各组的方法不能重复。
学生5:我们用的是"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请看投影屏幕:
设q的坐标为(x1,y1),则直线pq的斜率k1=,又直线l的斜率k=—,于是由pq⊥l得,k1k=—1即b(x1—x0)—a(y1—y0)=0①
又因为ax1by1c=0,即ax1by1=—c
两边同减ax0by0得a(x1—x0)b(y1—y0)=—(ax0by0c)②
于是①2②2得,(a2b2)[(x1—x0)2(y1—y0)2]=(ax0by0c)2,
即(a2b2)d2=(ax0by0c)2
所以d=。
教师:"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真是奥妙无穷,这是解析几何减少运算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妙不可言。
学生6: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一种独特的方法——向量法,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2,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则ax1by1c=0,=(x1—x0,y1—y0)
∵pq⊥直线l,
∴平行于直线l的法向量=(a,b)
另设与的夹角为θ,则·=cosθ
即|a(x1—x0)b(y1—y0)|=|||cosθ|
即|ax0by0c|=·d
∴d=。
教师:向量是数量与图形的有机结合,解析几何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两者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三小组的推导方法证明了这一点,也再次说明了向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工具性,用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题确实行之有效。
学生7::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向量的另一种方法,妙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3,设垂足是点h(m,n),
直线l的法向量共线,
这是相当简单的方法了。
教师:巧妙利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来求距离,简直是"巧夺天工",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有绝对优势,我们必须重视对向量工具性的研究和应用。
学生8:刚才三个小组的证明方法确实精彩,我们也发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把它称为"柯西不等式法",请看投影屏幕:
我们知道,p点到直线l的距离,实质上是点p与直线l上任意一点t的距离的最小值,于是我们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一点(如图2),则ax1by1c=0,
而d=|pt|min,于是|pt|=
=×,
利用柯西不等式,便有|pt|≥=,
所以d=,此时,即pt垂直于直线l。
教师:这一证法果然十分巧妙,包含的数学思想十分丰富。由点到直线的距想到最小值,又由最小值想到不等式,在一步步"转化"中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也体现了不等式的工具作用。
5、公式应用(学生练习,约3分钟)
(1)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
(直接代公式得答案:d=1,检验尝试性题组第(4)的答案)
(2)求p(—1,1)到直线l:的距离d。
(先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再代公式得答案:)
6、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约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公式的推导中学到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其实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不下十种,由于课堂上时间紧,许多同学有创造性的推导方法不能进行展示、交流,请同学们撰写一篇题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数学小论文,作为本节课的作业,允许三到四人合作完成。
数学公式的教学应包含两个部分: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前者往往被"轻描淡写",而后者却搞得"轰轰烈烈",这显然与"重结论,但更重过程"的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其实数学公式的推导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谁忽视了这个"产生过程",谁就忽视了数学的"精髓",谁就忽视了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节课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公式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其实所有公式的教学、定理的教学都应向这个方向努力。
数学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有二:其一,使学生善于总结,使零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其二,使学生善于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本节课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正是锻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通过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并不困难,但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不下十种,且各种推导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课堂上时间紧,许多同学的有创造性的推导方法不能进行展示、交流,故课外请同学们撰写一篇题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数学小论文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考虑到同学的个体差异,故允许三到四人合作完成。同时通过学生小论文的完成情况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
本课设计有一定的弹性,实际教学中,学生想到的推导方法不一定是上述几种,我将针对每一种方法的特点进行适当的点评。进行交流的学生不一定是四人,若时间不够,公式应用留到下节课,本节课只完成公式推导。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篇五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在学生学习直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一节内容,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角度,而两条直线平行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距离,而平行线间的距离是通过点到直线距离来解决的.此外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解析几何中有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问题时,都要涉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由于这一节是直线内容的结尾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直线的有关知识(如交点、垂直、向量、三角形等),因此,一方面公式的推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公式的推导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点的一个很好的课题.通过公式推导的获得,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条:
(1)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
(2)新教材的特点
(3)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等方面的内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按照大纲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要求,结合新教材向量的引入,又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基础和素质教好的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2)通过推导公式方法的发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或化归)等数学思想以及特殊与一般的方法;
(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体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
3、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
(1)指导思想: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我选择的是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创造思维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教学用具的选用
在选用教学用具时,我考虑到,在本节课的公式推导和例题求解中思路较多,所以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作为辅助教具.它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课标又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推导公式——变式训练 学会应用——学生小结 教师点评——课外练习 巩固提高”五个环节来完成.下面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说明.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揭示本课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多媒体显示实例,电信局线路问题,实际怎样解决?能否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学生很快想到建立坐标系.如何建立坐标系?建系不同,点和直线方程不同,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如何解决距离问题,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并推导出公式.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围绕两条线索:明线为知识的学习,暗线为特殊与一般的逻辑方法以及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2、具体教学安排:
2.1 学生初探 解决特例
首先提出问题:怎样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点到直线距离?由于字母的运算有难度,引导学生从直线的特殊情况入手,这样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想到,如果直线是坐标轴或平行坐标轴的时候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学生自己完成推导过程,选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2.2 师生互动 获取思路
特殊情况已经解决,引导学生考虑一般直线的情况.通过学生思考,教师收集得到思路一:过作于点,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由与联立方程组解得点坐标,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得.我及时评价这种方法思路自然,是一种解决办法.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
为此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求线段长度可以构造图形吗?
(2)什么图形?如何构造?(学生经过讨论,得到构造三角形,把线段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但是如何构造又是一个难点.
(3)第三个顶点在什么位置?
(4)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有联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会提出第三个顶点的不同位置:可能在直线与x轴的交点m或与y轴交点n;或根据特殊情况的证法提示,过p点作x、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的交点r、s.或同时做x、y轴平行线.这样就收集到思路二、三、四.三种思路已经有了,它们的共性是什么?学生能观察出都在三角形中.我继续引导:能不能不构造三角形?而是其它数学相关量?我们刚学习了向量知识,能否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呢?(由于在前面学习的向量知识中,向量的模可以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而证明两直线垂直时也已经用到向量知识,法向量又是本节课后阅读材料,本班学生基础和素质较好,在学习直线方向向量时已经布置阅读).
提出问题:线段的长度就是对应向量的模,那么如何求得向量的模呢?根据实际情况提示一方面的方向完全由直线的方向而定(与法向量共线),另一方面的长度又与点p有关,它的长度又如何控制下来?所以有思路五,由师生一起分析,取法向量=,而= ,以下只要求得,就可以得到距离.2.3 分工合作 自主完成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究竟哪种好呢?如果让每位学生都去用不同解法探求,在课堂上时间显然是不允许的,但教学中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现代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我叫学生对五种思路进行分组练习.在学生求解过程中,我巡视,观看学生解题,了解情况,根据课堂时间的实际情况,选取做好的学生的解题过程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这样不仅能让全体学生看到不同思路的具体解法,还能得出最佳解题方案,接着我展示最佳解题方案的规范步骤.目的让学生有良好的规范的书面表达习惯,起到教师典范的作用.
2.4 公式小结 概括提升公式推导出,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我也给予了肯定.但是由于公式的结果是一般情况得出的,而对于,点在直线上是否成立,它们与,点在直线外有什么关系?这并没有验证.而我们要求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为此我提出提问:
①上式是由条件下得出,对成立吗?
②点p在直线上成立吗?
③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用公式时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公式适用的范围:任意点、任意直线.同时体现整体认识和分类讨论思想.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做了和教材不同的处理方法
1)先特殊后一般的证法,
(2)多角度构造三角形,
(3)知识联系,向量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有特殊到一般的意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向量是新教材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工具,和解析几何结合应用是现在新教材知识的交汇点.而多角度考虑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三)[变式训练 学会应用]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通过练习,熟悉公式结构,记忆并简单应用公式.通过例题的`不同解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转化(或化归)的数学思想.
2、具体教学安排:
由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1)解决课堂提出的实际问题.(学生口答)
(2)求点p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
①3x=2 ②5y=3 ③2x+y=10 ④y=-4x+1
设计说明:练习1的设计解决了上课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练习2的设计故意选特殊直线和非直线方程一般式,主要强调在公式应用时,直线方程是一般式,应用公式的准确性.
例题(3)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
我选取的是课本例题,课本只有一种具体点的解法.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思考问题的方法.除了选择直线上的点,还可以选取原点,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和.或者选取直线外的点p,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差.由特殊点到任意点,由特殊直线到任意直线,从而延伸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体会解题方法中的灵活性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学生小结 教师点评]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达到的目的是: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炼用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本节课小结主要由学生完成知识总结,通过学习知识所体验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由学生总结和相互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加以经验总结.
(五)[课外练习 巩固提高]
① 课本习题7.3的第13题—16题;
② 总结写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方法.
设计说明:作业1是课本习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作业2是根据课堂分析,让学生总结公式推导的方法.除了课堂上想到的方法还可以继续思考,比如在用两点距离公式整体代换等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广阔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对于学生的语言与行为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表扬和鼓励;学生思维暴露出问题时及时评价,矫正思维方向,调整教学思路;为了获得后反馈信息,布置作业,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数学方法方面的收获和不足,指导我今后教学.整个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篇六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解析几何第一章主要研究的是点线、线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其中以点点距离、点线距离、线线位置关系为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解决其它解析几何问题的基础。本节是在研究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一个重要公式。推导此公式不仅完善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体系,而且也为将来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奠定了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认真设计这一节教学,能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深刻地领悟到蕴涵于公式推导中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利用化归思想和分类方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研究数学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2、重点、难点及关键: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怎样自然地想到利用坐标系中的x轴或y轴构造rt△,从而推出公式”。对于这个问题,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是:没有说明原因直接作辅助线(呈现教材)。这样做,无法展现为什么会想到要构造rt△这一最需要学生探索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公式的推导和掌握与之相应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照本宣科,则不能摆脱在客观上对学生进行灌注式教学。事实上,为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起关键作用的是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因此,我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作辅助线,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重组和铺垫,构建出在探索结论过程中侧重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系列教学环节,采用将一般转化到特殊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特殊的直观图形的观察、研究,自己发现隐藏其中的rt△,从而解出|pq|。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特殊问题还原到一般,学生便十分自然地想在坐标系中探寻含pq的rt△,找不到,自然想到构造,此时再过p点作x轴或y轴的平行线就显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本设计力求以启迪思维为核心,设计出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推导出公式。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并能用公式计算。
(2)领会渗透于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掌握用化归思想来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研究的精神,挖掘其非智力因素资源,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点点距离、线线位置关系,初步掌握了“用代数的方法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并且学习了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这就为构造rt△,利用三角形性质以及同角公式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做好了铺垫。并且,高二的学生已经基本能够从特殊的情况中发现规律,从而推广为一般情况,关键是学生在这个方面的应用意识还比较淡漠,所以本节课只要做好这种引导工作,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这也是本节课要突出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课堂设计的原因,能够使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内容实际上并不是难度很大,关键是推导公式的方法的选择,一旦找准推导方法、作出相应的辅助线,接下来的推导过程就是比较容易完成的。所以
1、遵循“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主体(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再创造行为”的理论,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方法。
2、根据“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的精神,开发学生的智能,形成其健全个性”的原则,力求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或显性(答问、板演等)或隐性(聆听,苦思等)地参与全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下,积极思考、动手演练、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导出公式。
3、采用投影、计算机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以反馈调控为手段,力求反馈的全面性(优、中、差生)与时效性(及时、中肯)。
⑴课题引入:复习如何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两直线相交,又如何求出交点的坐标?这样有意识地涉及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交点等知识,既帮助学生整理、复习已学知识的结构,也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使新授知识在原认知结构中找到生长点,自然地引出新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完善的认知结构。(3分钟)
⑵课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由特殊直线到一般直线;由特殊点到一般的点),提出如下问题:
先研究点到特殊的直线(平行于x轴和y轴的直线)的距离;
然后对于一般的直线,先研究特殊的点(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利用“等面积法”、“三角形相似的性质”或“解直角三角形”三种思路求解),再将其解题方法推广到一般的点,就会自然想到构造rt△进行求解了。
逐步逼近目标,在这过程中展示了数学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调动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进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中只要抓住“构造一个可用的三角形”这个关键,就能突破难点,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27分钟)
⑶例题练习:推导出公式之后,通过例题讲解和学生动手练习,进一步巩固公式的记忆和应用。(12分钟)
⑷小结作业: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公式的特征和应用,布置课后作业。(3分钟)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这不仅是其有广泛的应用,而更重要的是公式推导过程中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学中理应予以重视。因而,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时,要力求暴露公式推导中的思维过程,突出整体观念对思维过程的指导作用。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思路自然的则运算很繁,而运算较简单的解法则思路又很不自然。这样就造成了教学中通常采用“满堂灌”、“注入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为避免这个问题,有必要很好地探讨一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教学如何更合理,怎样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公式的过程,怎样使推导过程自然而简练。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复习引入时,有意识地涉及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交点等知识,既帮助学生整理、复习已学知识的结构,也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使新授知识在原认知结构中找到生长点,自然地引出新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完善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中,逐步逼近目标,在这过程中展示了数学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进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以充分体现,经常这样做,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将逐步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只要抓住“构造一个可用的三角形”这个关键,就能突破难点,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这堂课,既是一堂新课,也是实验课;既学习了新知识,也锻炼了用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使用现代化工具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变化的美;也在学生个性情感中融入了创新的意识与胆量。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篇七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本课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在例题中呈现了从一点向已知直线所画的一条垂直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在这几条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最短,这是垂直线段的性质。接着揭示了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想想做做”安排了4道题,第一题让学生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第二题让学生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并测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发现这些线段同样长;第3、4两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直线段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引导学生发现垂直线段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充分感知垂直线段最短,形成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通过让学生在画一画、量一量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点到直线距离概念及垂直线段性质的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参与程度。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出发,我从三个环节来诠释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提问和作图帮助学生梳理了本单元已学的知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1、通过预设的接力赛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提出比赛规则,出示比赛场景图,让学生初步发现垂直线段最短。
3、让学生自己测量5条线段的长度,并发现其中的垂直线段最短,认识垂直线段的性质。
4、教师指出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指名学生说说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概念。
1、第一题让学生说说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再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二题让学生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并测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发现这些线段同样长;
3、第3、4两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直线段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
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篇八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二第二册(上)第七章第三节第4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
下面根据我写的教案,把我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认识做一个说明.敬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在学生学习直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一节内容,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角度,而两条直线平行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距离,而平行线间的距离是通过点到直线距离来解决的.此外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解析几何中有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问题时,都要涉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由于这一节是直线内容的结尾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直线的有关知识(如交点、垂直、向量、三角形等),因此,一方面公式的推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公式的推导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点的一个很好的课题.通过公式推导的获得,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条:
(1)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
(2)新教材的特点
(3)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等方面的内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按照大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要求,结合新教材向量的引入,又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基础和素质教好的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2)通过推导公式方法的发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或化归)等数学思想以及特殊与一般的方法;
(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体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
3、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
(1)指导思想: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我选择的是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创造思维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教学用具的选用
在选用教学用具时,我考虑到,在本节课的公式推导和例题求解中思路较多,所以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作为辅助教具.它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课标又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导公式——变式训练学会应用——学生小结教师点评——课外练习巩固提高”五个环节来完成.下面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揭示本课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多媒体显示实例,电信局线路问题,实际怎样解决?能否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
学生很快想到建立坐标系.如何建立坐标系?建系不同,点和直线方程不同,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如何解决距离问题,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并推导出公式.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围绕两条线索:明线为知识的学习,暗线为特殊与一般的逻辑方法以及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2、具体教学安排:
2.1学生初探解决特例
首先提出问题:怎样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点到直线距离?由于字母的运算有难度,引导学生从直线的特殊情况入手,这样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想到,如果直线是坐标轴或平行坐标轴的时候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学生自己完成推导过程,选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2.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
特殊情况已经解决,引导学生考虑一般直线的情况.通过学生思考,教师收集得到思路一:过p作pq ⊥ l于q点,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pq方程,由pq与l联立方程组解得q点坐标,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得.
我及时评价这种方法思路自然,是一种解决办法.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为此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求线段长度可以构造图形吗?
(2)什么图形?如何构造?(学生经过讨论,得到构造三角形,把线段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但是如何构造又是一个难点.
(3)第三个顶点在什么位置?
(4)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有联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会提出第三个顶点的不同位置:可能在直线l与x轴的交点m或与y轴交点n;或根据特殊情况的证法提示,过p点作x、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l的交点r、s.或同时做x、y轴平行线.这样就收集到思路二、三、四.
三种思路已经有了,它们的共性是什么?学生能观察出都在三角形中.我继续引导:能不能不构造三角形?而是其它数学相关量?我们刚学习了向量知识,能否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呢?(由于在前面学习的向量知识中,向量的模可以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而证明两直线垂直时也已经用到向量知识,法向量又是本节课后阅读材料,本班学生基础和素质较好,在学习直线方向向量时已经布置阅读).
提出问题:线段的长度就是对应向量的模,那么如何求得向量pq的模呢?根据实际情况提示一方面pq的方向完全由直线的方向而定(与法向量共线),另一方面pq的长度又与点p有关,它的长度又如何控制下来?所以有思路五,由师生一起分析,取λλ(a, b )法向量n=,而pq = n,以下只要求得,就可以得到距离.
2.3分工合作自主完成
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究竟哪种好呢?如果让每位学生都去用不同解法探求,在课堂上时间显然是不允许的,但教学中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现代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我叫学生对五种思路进行分组练习.
在学生求解过程中,我巡视,观看学生解题,了解情况,根据课堂时间的实际情况,选取做好的学生的解题过程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这样不仅能让全体学生看到不同思路的具体解法,还能得出最佳解题方案,接着我展示最佳解题方案的规范步骤.目的让学生有良好的规范的书面表达习惯,起到教师典范的作用.
2.4公式小结概括提升
公式推导出,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我也给予了肯定.但是由于公式的结果是一般情况得出的,而对于当a = 0,或b = 0时,点在直线上是否成立,它们与当ab ≠ 0时,点在直线外有什么关系?这并没有验证.而我们要求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为此我提出提问:①上式是由条件下当ab ≠ 0时得出,对当a = 0,或b = 0时成立吗?②点p在直线l上成立吗?③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用公式时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公式适用的范围:任意点、任意直线.同时体现整体认识和分类讨论思想.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做了和教材不同的处理方法:(1)先特殊后一般的证法,(2)多角度构造三角形,(3)知识联系,向量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有特殊到一般的意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向量是新教材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工具,和解析几何结合应用是现在新教材知识的交汇点.而多角度考虑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三)[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通过练习,熟悉公式结构,记忆并简单应用公式.通过例题的不同解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转化(或化归)的数学思想.
2、具体教学安排:
由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1)解决课堂提出的实际问题.(学生口答)
(2)求点p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①3x=2 ②5y=3 ③2x+y=10 ④y=-4x+1
设计说明:练习1的设计解决了上课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练习2的设计故意选特殊直线和非直线方程一般式,主要强调在公式应用时,直线方程是一般式,应用公式的准确性.
例题(3)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
我选取的是课本例题,课本只有一种具体点的解法.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思考问题的方法.除了选择直线上的点,还可以选取原点,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和.或者选取直线外的点p,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差.由特殊点到任意点,由特殊直线到任意直线,从而延伸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体会解题方法中的灵活性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学生小结教师点评]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达到的目的是: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炼用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本节课小结主要由学生完成知识总结,通过学习知识所体验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由学生总结和相互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加以经验总结.
(五)[课外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习题7.3的第13题—16题;
2 总结写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方法.
设计说明:作业1是课本习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作业2是根据课堂分析,让学生总结公式推导的方法.除了课堂上想到的方法还可以继续思考,比如在用两点距离公式整体代换等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广阔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对于学生的语言与行为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表扬和鼓励;学生思维暴露出问题时及时评价,矫正思维方向,调整教学思路;为了获得后反馈信息,布置作业,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数学方法方面的收获和不足,指导我今后教学.整个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恳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