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师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5篇)

师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13:21:38
师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22-12-31 13:21:38     小编:zdfb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1、作者简介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1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2)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1、 背诵全文

2、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

今之众人()师道之不传也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士大夫之族()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

●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③或师焉,或不焉()

②吾师道也()④吾从而师之()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齐师伐我()

(2)之:①择师而教之()③古之学者()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⑤句读之不知()⑥蚓无爪牙之利()

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于: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为第2课时,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并消除了字词对理解的障碍,且已进行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把握本文文体特点。

2、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重点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

3、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现实思想意义。

三、教学方法

1、以读促感悟品评。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是深刻品味作者感情的重要途径。

2、采用问题教学法。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课文,那么这些文章从文体的角度上讲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文章都是议论类文章,“说”是其文体的标志。那么“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呢?

“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也。”“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的见解”或“说说××的道理”。那么韩愈在《师说》中又要表达怎样的见解呢?

【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感知本文的文体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学习氛围。

㈡研习文本

⒈整体感知全文

学生散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方法提示:可以先找出带有作者的观点的句子,然后分析其关系。

【设计意图】可以使学生有目的的读书,并积极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结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⒉细部内容研习

⑴探究写作目的

①文下注释说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文中有没有相关信息?

明确:从课文的最后一段中“(余)作《师说》以贻之” 可以看出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17岁小伙子的。

②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③那么上述的几个原因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确: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过渡到对“古道”的思考。

⑵了解时代背景

①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什么?

明确:古人的从师之道。

②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分析: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还可以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③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明确:当时存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分析: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刻理解韩愈写作本文的用意,并过渡到对当时的风气进行分析。

⑶探究论证方法

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对比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

明确:作者通过三组正反对比——摆出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态度迥然不同的事实,进行纵向对比,揭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提出人们为子择师与自己耻于从师的事实,进行自身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后果;提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从师态度完全相反的事实,进行横向对比,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现象劝诱世人——有力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②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 “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

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请用“反而”作为连接词,写另外两个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文章第二段的结构,并体会对比论证的好处。仿写环节意在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㈢思维延展

韩愈的《师说》其实就是自己的师道观,即韩愈对于“师”和“道”的理解,对此你有何看法?并试着说说《师说》中的观点在今天对国家社会和我们个人有什么借鉴意义?

明确:学生结合课文自由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具体内容可参考2005年3月25日《考试报》高一语文新课标版第36期《从<师说>看韩愈的师道观》一文。对于局限性应该指出,并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去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究韩愈写作本文的深层用意。“结合现实谈自己看法”意在使学生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㈣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了解了韩愈写作《师说》的目的,那就是批判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确立了自己的观点:人应当从师学习。我们重点探究了第2段的内容,分析了本段中的三组对比,体会了对比论证“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的作用,也联系实际谈了自己对从师及学习的看法。

同学们,行动是最响亮的语言,让我们在实践中落实。

师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三

1、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2、学习本文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掌握实词“师”和虚词“之”、“者”的几种用法。

1、以串讲为主,用读读讲讲,逐段归结的方法,把词句讲解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2、安排两教时。

解题、简单介绍作者、读讲课文第一、二两段。

1、板书课题。

2、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á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4、教师范读。

5、读讲课文第1、2两段:

第1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

文章首句开门见山地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以上再从反面说。一正一反,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对“师”的看法: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在结构上,既照应开头“传道”是“师”的首要职能,又为下段议论张本。(读讲至此,教师可带领学生集体朗读本段一至三遍,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读后小结:这一段论述师的职能和从师的必要性,中心围绕一个“道”字。这和作者自命继承儒家道统有关。文中提出从师不论长少、贵贱,有他破除对长者、贵者的迷信的一面,也有为也自己“抗颜为师”(一本正经地做老师)申说理由的一面。

第2段,批评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紧承上文“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感情强烈地慨叹今日师道之不传,转入对耻于从师的批评,过渡极为自然。这一段,作者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先是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来对比。(板书)

说明如果不从师学习,那么愚人就更加“愚”了。“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么不同呢?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再以“为子的择师”和“其身则耻师”来对比。(板书)

证明这是“小学而大遗”的反常的做法。“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来对比。(板书)

说明“士大夫之族”在这个问题上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后以慨叹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是一种可怪现象,与本段开头相呼应。注意:“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集体朗读本段一至三遍。)

读后小结:通过以上三层对比,极言师道不传之可叹与可怪,针砭时弊,发人深思。

6、布置作业:反复朗读课文。并作好回讲课文第1、2段的准备。

读讲课文第3、4段,总结课文;结合“思考和练习”三~五题,讲实词“师”和虚词“之”、“者”的几种用法。

1、检查复习:指名朗读、回讲课文第1、2段。

2、读讲课文第3、4段。

第3段,论述“圣人无常师”,从正面进一步阐明能者为师的道理。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集体朗读。)

读后小结:这段引用历史事实,从“古之圣人”中举出孔子为例证加以申述。从孔子师郯子等人的事迹,推断出“是故弟子……术业有专攻”这个重要结论。这个观点,无疑是进步的。

第4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称赞李蟠“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集体朗读。)

读后小结:篇末点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集体朗读全文一、二遍。

4、总结课文: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5、指导学生作“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参考答案见“课文总结”部分。第二题参考答案见课文第二段的读讲内容。

师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四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师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五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读懂“师道”的内涵,领悟文章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品味课文饱含感情的语言,感受韩愈针砭时弊、倡导恢复师道尊严的勇气;理解“师道”的丰富内涵。

“所以”“众人”“乃”“嘉”“贻”的意义或用法,“之”在文中作助词“的”、作宾语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三种典型用法,以及“师”字的活用。

诵读法、讨论法

1课时

一、初读,读通文意。

1、自由朗读,参照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疑难字词相互交流释疑。

2、标注课件展示的“所以”“众人”“乃”“嘉”“贻”等五个字词,准确翻译,掌握其意义或用法;说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三句中“之”字的不同用法;说出“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不耻相师”三句中“师”字的词性并准确翻译。

3、画出每段中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概括各段内容,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二、美读,读明感情。

1、勾画文中“乎”“矣”“嗟乎”“呜呼”“欤”等语气词、感叹词;标注反问句、感叹句、否定句、判断句等句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分组朗读,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3、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向往(古代师风)——叹息(当今风气)——痛心(师道不复)——讽刺(权贵愚昧)——渴望(理想局面)——欣慰(后继有人)。

三、精读,读懂内涵。

《师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专门写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学的文章,但文章思想深刻,十七岁的李蟠不见得真能领会多少真谛,这显然是韩愈“借题发挥”,向当时的教育现状、师道风气发出挑战的战斗檄文,字里行间既有对恶劣风气的批判;又透出睿智、冷静的思考和合理的建议,虽时隔1200多年,但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师说》这个题目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其实就是《论师道》,所以作者要阐述的中心问题就是文中多次出现的“师道”的概念,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只有理解了韩愈所主张的“师道”的丰富内涵,我们才能领悟文章思想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首先,朗读第一段观点句中的四个排比的“无”字,感受作者决绝的态度,从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一——择师标准唯一。

其次,找出第二段的三层对比,分组朗读,感受作者对当今恶劣风气的痛恨和对师道不复局面的痛心,理解是否从师学习乃是人圣和愚的分野,进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二——从师作用重大。

第三,齐读第三段,翻译“常”和“不必”,思考问题:韩愈认为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之间有怎样的辩证关系?讨论后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三——师生关系合理。

四、品读,读出魅力。

宋代苏洵曾盛赞韩愈之文,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使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我们穿越千载,从他的文字里读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雄浑气势,也读到了“道济天下之溺”的责任担当。交融的情与理在千年的时光中一直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重拾经典,让我们的心灵穿越千年的时间屏障与古人沟通,让经典照进现实,在属于我们的时代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请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并争取熟读成诵,背诵全篇。

五、课堂小结:《师说》堪称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我们以“四读”为主线,以读情、读理为两翼,以品味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为目标,对这篇经典散文作了鉴赏,这就是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1、初读,读文

2、美读,读情

3、精读,读理

4、品读,读美

这种鉴赏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作为我们鉴赏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借鉴。

六、课堂检测: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句式大体一致,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我理想中的老师是。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