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南京大屠杀事件演讲稿篇一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南京大屠杀事件演讲稿篇二
大家上午好!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9周年纪念日。从日历上看,那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不该忘却的日子,是一个让人的心会流血的日子。
79年过去了,斯人相继远去,南京大屠杀的人和事会否变得模糊不清?
79年前的这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并发生了2万多起、暴行。
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时至今日,日本却连一个正经的“对不起”都没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参拜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否认历史,还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谎言”。
他们从未直面真实的历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未到到南京实地考察,也无视中外学者考证确凿的历史铁证,而是仅凭个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实,掩盖真相。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开放,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然而,据称今天的日本教科书,很少有把日本的这段真实历史教给他们的下一代。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令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73年过去了,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
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73年前的今天,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国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愿我们的生活能永远祥和、美满、幸福,愿我们能永远远离灾难与不幸!
南京大屠杀事件演讲稿篇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的目的什么呢?梁启超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就是将过去的真事赋予新价值新意义,以供现代人之资鉴。我们接受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了解过去,把握现在,以史为鉴,鞭策和激励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今天是12月14日,昨天——12月13日,也就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那个冬天, 12月13日,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30多万中华同胞丧命于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之下。顿时,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是的,谁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野蛮、残暴的战争罪行。
这,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永久的痛苦的记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 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逝者如斯夫!南京大屠杀一晃已经过去74周年了。时光虽逝,历史的烙印却深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沉淀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每每回顾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
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我们永远难以忘记历史留给我们血的教训,痛定思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告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我们年复一年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而是要我们每一个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虽然战争好象离我们已很遥远,但历史让我们铭记——落后就会挨打,就会国破家亡!请记住,爱国主义永远是民族精神不灭的灵魂。
周恩来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心、爱国心的源泉。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岁月里,生活在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里,我们享受着,我们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我们当心存感激,我们当珍惜现在的美好日子。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要把十三多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而你们肩负着富国强国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你们做一个求知上进,追求真理的人,做一个有为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学生,当下最重要的是做到追求知识与追求道德完善的统一,你们怎样完成教育将会决定国家的未来,你们今天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将会决定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否接受未来的挑战。
同学们,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蓦然回首,让我们反思,让我们铭记国耻;放眼远望,让我们畅想,让我们继续开创。同学们,新世纪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要让历史重演!让这句话记在我们的心里,永不忘记,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南京大屠杀事件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日。从日历上看,那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不该忘却的日子,是一个让人的心会流血的日子。
75年过去了,斯人相继远去,南京大屠杀的人和事会否变得模糊不清?
75年前的这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并发生了2万多起、暴行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日演讲稿。
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时至今日,日本却连一个正经的“对不起”都没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参拜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否认历史,还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谎言”。
他们从未直面真实的历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未到到南京实地考察,也无视中外学者考证确凿的历史铁证,而是仅凭个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实,掩盖真相。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开放,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然而,据称今天的日本教科书,很少有把日本的这段真实历史教给他们的下一代。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令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73年过去了,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
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73年前的今天,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国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南京大屠杀事件演讲稿篇五
朋友们!
今天是xx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日!
77年过去了,斯人相继远去,南京大屠杀的人和事会否变得模糊不清?
历史不能消逝,让我们用互联网的力量筑起、留存一座最鲜活的记忆之城。
网友们,无论你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还是从教科书、父辈口述、网上文章等认知南京大屠杀的后来者,请上传你的“记忆”,为我们建造的“记忆之城”灌注钢筋水泥。
请大家跟帖,帖上所有你知道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唤醒我们的记忆,勿忘历史! 勿忘国耻!
虽然那场惨剧已过去了七十七年,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道伤却是如此的难以愈合。
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愿我们的生活能永远祥和、美满、幸福,愿我们能永远远离灾难与不幸!!
南京大屠杀事件演讲稿篇六
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都无法忘记那一天,1937年 12月13日,这是历史上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一天就是南京大屠杀那一天!在那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谁也无法精确地估计。
七十多年过去了,国耻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说声对不起。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却遭到欺凌宰割,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半个世纪以前,我们中国被许多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牺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我们祖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祖国也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最后,让我们高呼: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南京大屠杀事件演讲稿篇七
男:今天是12月13日。四(1)班小记者薛妍提醒我们牢记这一天。76年前,我们的古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采用集体枪杀、活埋、火烧等丧尽天良的手段,经过40多天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被俘军人和平民30多万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女:30万,一个沉痛的数字。五(5)班的小记者季宇翔向我们介绍,日军把杀害中国人当作一场游戏,真是禽兽不如!
男:真是太让人气愤了!二(13)班小记者王英豪、二(7)班小记者李雨晴来稿说: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给所有的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牢记这血的教训。
女: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国家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四(9)班的小记者周诗凡告诉我们,每年的今天,南京城都会拉响警报,以此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同时也警醒每一位中国人,绝不能忘记我们曾遭受的耻辱。
男:二(13)班的小记者赵子瑄分析了旧中国受人凌辱的原因,结论是:落后就要挨打!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所以国家和人民才任人宰割!我们勿忘国耻,提防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但一定不要记仇恨。世界需要和平,我们爱好和平,我们维护和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今天的祖国培育我们健康成长,品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日的祖国需要我们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
女:说得真是好极了!但是,四(12)班的张筱涵来稿说:时至今日,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居然歪曲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否认侵华战争。
男:五(3)班的小记者叶翀 来稿说:日本右翼分子不但否认这段历史,还想让历史重演。就在去年9月份,日本再次对我国的领土虎视眈眈。他们居然要强占我国的钓鱼岛!如此恶劣行径,再次引起亿万国人的愤慨!
女:四(12)班小记者闵煜媛来稿说:我们要痛定思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捍卫尊严,寸土必争,发愤图强,崛我中华!
男:对!赵子瑄跟四(3)班的小记者张宸源想到一块儿去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女:真是太给力了!二(13)班小记者赵珉君来稿说:我们要认清战争的残酷,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生长在祖国和平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应当心存感激,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祖国的未来,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男: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电视渐渐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小秦,你爱看电视吗?
女:我可爱看电视了!什么动画片、电视剧、新闻联播、综艺节目……,只要遥控器在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电视陪伴我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也开阔了我的眼界,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男:五(5)班小记者李明瑞提醒大家说:电视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据四(6)班小记者邵岩杰反映:很多电视节目都不适合我们儿童看,比如《风云游戏》、《优购物》和一些粗制滥造的肥皂偶像剧等,看了可能会对我们带来不良的影响。。
女:四(3)班小记者高湛钦给我们带来了一则真实的故事:《喜羊羊与灰太郎》大家一定都看过吧?(停顿两秒)有个9岁的小孩玩耍时模仿灰太郎烤羊的情节,将8岁的冉冉和5岁的浩浩绑在树上点火,烧成了重伤!
男:真是太可怕了!基于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地将每年的12月14日定为国际儿童电视日。四(4)班的小记者郝沛尧呼吁各传媒机构,多制作些优秀的儿童节目,多创作一些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节目。
女:二(13)班的何孟宸小记者来稿说:我们身边有很多小电视迷。有些同学整天就想着看电视而没有心思学习,有些同学沉迷于电视中,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得了“电视孤独症”、“电视肥胖症”、“ 电视综合症”。
男:电视的危害还不尽于此。五(4)班的小记者唐成捷、二(6)班小记者张焱超还说:长期保持一种姿势看电视,会使脊椎歪斜。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导致视力下降、性格内向。
女:如何正确地看电视,让电视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呢?四(12)的小记者陆昶宇、二(5)班小记者周子惠有妙招:1、连续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看一看远处绿色的树木,让眼睛休息一下。2、不能离电视太近,距离电视的距离要超过3米。 3、电视声音不能太大。4、不能躺着看电视,坐姿要正确。5、看电视光线不能太暗。
男:哇,看个电视还有这么多学问,真是长见识了。
女:小傅,你知道每年的12月11日是什么节日吗?
男:知道,是世界防治哮喘日。
女:一般人一定会以为老年人才容易得哮喘病。其实,哮喘患者没有年龄区别。四(3)班的小记者钱铭佳小时候就得过哮喘。刚开始,家人没在意。后来,她病情加重,又是呕吐又是咳嗽,简直生不如死。家人慌了,连夜到医院,又是喂药又是喷雾。可遭罪了!
男:二(13)班的严欣雨上小班时得了肺炎,后来转为哮喘。白天黑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轮流照顾,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才康复出院。后来,听医生说,有很多小朋友因为治疗不及时,哮喘没有得到根治,以后经常复发,甚至伴随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