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比与比例教学反思六年级(4篇)

2023年比与比例教学反思六年级(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1:20:28
2023年比与比例教学反思六年级(4篇)
时间:2022-12-30 11:20:28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比与比例教学反思六年级篇一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本节复习是按知识点复习,目的是落实知识点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题型,通过教学来看目标已达成。

本节课每个知识点都设计了针对性的变式练习,通过练习学生的解体技巧、方法、思维都得到了训练。

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教学时,紧紧抓住关键词语,突破难点。性质强调“在同一象限内”,而我们学生往往忽略这个问题,无论是怎样的两点,都直接用性质,对此,采用讨论的观点,结合图像观察,让学生看到理解到:在同一象限内可直接用性质,不在同一象限内,一、二象限的点的纵坐标永远大于三、四象限内点的纵坐标。这样,非常明了的让学生把最容易混淆的知识分清了,突破难点的同时及时总结出这其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班班通”走进了课堂,信息技术的教学正冲击着传统的数学课堂,虽然白板的功能还没完全了解,使用的也不够熟练,但也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的灵活性、直观性,对本节课“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多处教学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足之处:

一、预见性不够。这主要体现在知识回顾中的第二题,本来打算一点而过,结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老师的预想,老师势必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他们一一纠正,从而浪费了时间,自己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灵活性还不够,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太少。本来想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因为紧张回答问题不积极,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焕发出学生的激情。如果在一开始就用生动活泼激趣的语言导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同学的回答能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不但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坚定学习的信心。

三、角色转换不彻底。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主题、围绕学生提问的多,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很少.不能大胆放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今后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在上课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因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只有给了他们情感上的极大满足,学生才会获得渴望成功的动力,我们的自主学习活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努力学习多媒体软件设计和制作,把它作为教师备课、教学改革的工具,使电脑、网络、光盘、白板等现代媒体成为像黑板、粉笔一样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真正为教学服务。

有反思才会有进步,作为身处课程改革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迅速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积极接受挑战。

比与比例教学反思六年级篇二

今天教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先由旧知入手,用求比值或化简比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接着出示两个按一定比例缩小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并分别标有底和高的长度,让学生根据数据写出比例来,并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比例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再接着举例验证规律的成立,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应用性质。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未曾想学生的想法与老师预设的就是不一样,在本课练习时遭遇了他们的“有力阻击”,他们另辟蹊径去思考,而且在那种题型的背景下初听起来似乎有些许道理,实属我所未料。题目是这样的:

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4、18和12 (2)4、5、6和8

第一位学生(金雁蓉)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这四个数都是偶数,所以它们能组成比例。

第二位学生(毛逸宁)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奇数,所以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我的点评:四个数必须都是偶数才能组成比例吗?四个数中如果有一个是奇数就不能组成比例吗?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同意他俩的观点吗?(暂时的沉默)

两位学生都是本班的聪明学生,却都局限在数的外在形式上,看它们是否为2的倍数,从奇数、偶数来思考这个问题,而没有从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看来学生的第一直觉与老师的预想(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不一致。而且经他们两个一说,还把部分学生的思维给牵向他们的思路去了。

此刻,是选择老师直接点拨(请大家先把最大的数乘以最小的数,再把中间两数相乘,看积是否相等,然后再作出判断。)还是继续等待学生有正确的发现?我选择了等待。果然,一会儿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我想到了把四个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中间两个数相乘,如果乘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我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思考判断的。第(1)题6、4、18和12,把18×4=72,12×6=72,所以18×4=12×6,写出比例是18:6=12:4;第(2)题4、5、6和8,把4×8=32,5×6=30,所以4×8≠5×6,不能组成比例。”看来她理解很透彻,已经能学以致用了。

“很聪明,思路清晰,方法正确,讲的非常好,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依据充分!”

“我刚才也是这样想的!”部分学生附和。

“我认为我说的还是对的!”毛逸宁坚持己见。

“在这个题目中,你的判断刚巧符合正确结论,但推及其它题目呢?似乎行不通吧?”我提请他自我反思。

他依然有一脸不服气,在思考怎么有力反驳我。我当时为了教学进度没有停留作继续解释。

课后想想,我的做法有些不妥,一来其他学生也许会以为毛逸宁的方法也行得通呢,二来也会影响毛逸宁同学后面的听课效果,他卡壳在那里就听不下去了呀!这是一次失败的应对!如果当时我能给其一个明确的反例,不就可以消除他的错误观点了吗?比如我可以这样说:如果把6换成32/5或6.4,它们四个数不就可以组成比例了吗?(也许他还会反驳现在有了小数或分数了,而不是原来的整数了!)我还可以这样说:如果把5换成另一个奇数3,总符合你的三个偶数和一个奇数了吧,它们不照样可以组成比例?如果当时我能这样处理,课堂教学会更精彩,学生理解会更深刻,只是当时的处理不细腻、也不智慧!留下了遗憾。

我们常说应对生成要灵动,可关键时刻还是拿捏不住,在应对时有些措手不及,免不了做些无效劳动,日后有必要更为深入地了解学情,真正沉下去,做好充分的预设再进入课堂才是教学之上策。反思本节课,以后还需对学生的状况做好充分的预设及准备,使自身能及时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生成更多精彩的课堂。

比与比例教学反思六年级篇三

正比例的知识,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学会了分析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反比例知识以及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内容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因此,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实际教学中,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所以我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相互关联的两种量。如:一个人的“体重”与“年龄”;从家到学校“已经走过的路程”和“剩余的路程”……等等。然后出示一组具有正比例特点的例子,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表格列举出两种变化的数量在一定的情况下变化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自己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另一种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且这两种数量对应的数的比值始终不变。从而理解正比例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中获得新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交流的时间、空间,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把探究中的发现,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展示,使每个学生不但展示了自己成功,也分享了别人的成果。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习数学目的是运用数学,也就是为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为此,在归纳总结出了正比例的意义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一些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除了设计理解正比例意义题型之外,重点设计了对学生运用正比例意义去判断生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题型。在练习设计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

反思整节课教学,基本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较好的实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不足之处:由于部分学生在以前分析数量关系这个内容的学习上没有完全过关,我也没有及时扫清学生学习上的这个障碍,所以他们虽然掌握了正比例的特征,但实际运用中,由于不能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所以就不能够准确的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以后的教学中要先查漏补缺,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次教学,我按照“复习铺垫—教学例1例2—总结概念—尝试练习”的直线型流程展开。整节课下来,讲解清晰而简练,学生的听讲认真而专注。在课堂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判断,但总觉得这样的教学过于顺畅了,学生少了些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带着这些疑惑,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第二次教学,我为学生设计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选择材料、主体解读的“初步体验”板块。在这一板块中,借助三则具体材料,让学生经历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和评价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充分积累了与正比例知识密切相关的原始信息和感性认识。第二板块是交流思维,形成认识的“概念生成”板块。在这一板块中,学生立足小组间的观点交流和思维共享,借助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自然生成了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回馈具体材料的概念解释促进了理解的深入。这样的设计,流程板块少了,但探究空间却更为宽广了。

第一次教学,以时间与路程为变量的例1和以数量与总价为变量的例2,是支撑学生感悟正比例意义的两则数学材料。这两则材料从数量上分析偏少,呈现形式都是一模一样的静态出现,材料的使用方式也是雷同的,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了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为充足的材料,我改变了例1、例2和尝试练习的原有功能,把它们作为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三则数学材料进行整体呈现。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对于自己选定的数学材料,学生可以凭借个体独立解读、小组交流互评的渐进过程,充 分深入地自主探究,在亲历和体验中达成学习目标。而对于其他两则未选的数学材料,学生则可以借助全班交流这一互动环节分享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倾听和欣赏中达成学习目标。

“引导发现”的启发式教学是第一次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是课堂行为的显性表现。在这样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全部信息来自教师的讲解,很少有机会去体会教师给予的信息,很少有机会去交流现场生成的想法,也很少有机会呈现真实的学习状态。第二次教学,教师让学生采取选择材料、自主探究、合作共享的学习方式,并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度的点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感悟。由于学习材料是自己选择的,因而学习过程便更多地体现自觉、自主、自我的主体意味。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初步积累了丰富真切的原始体验。在与同伴交流时,学生在表达中巩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同时又在倾听中分享了别人的学习收获、体会。可以说,虽然每个学生只重点研究了一则材料蕴含的规律,但却全面收获了三则材料所彰显的数学事实,这正是数学交流的魅力所在。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师恰当及时的教学点拨,自然实现了“数学事实”向“数学概念”的提升。

比与比例教学反思六年级篇四

这节课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课始,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儿歌《数青蛙》的生活问题:虽然年级越高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的表现似乎会更加“理性”,有时课堂气氛是相当沉闷的。但这堂课的氛围空前热烈,他们对相关新知识渴望了解的情绪如此之高涨,探究学习如此之迫切与主动,让我对我们的学生刮目相看。课堂教学的一气呵成也让我体验了久违了的上课乐趣。

这样,由于事例为学生所熟悉,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故很快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及时进入状态,手脑并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时,出示了两组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材料如汽车所行路程和时间的表格与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的表格后,先观察这两个表格,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表1、表2中有哪两种量?它们相关联吗?

(2)表中的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思考题中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定向作用,让学生着重去寻找表中的规律。在学生深入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后,必会发现表中的两个量变化的规律。另外,由于这些生活事例熟悉,且数据计算起来很简单,便于学生口算,学生学习时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这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上,进而便于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并学会运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创设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就是数学学习的课堂,数学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总之,让生活场景来充盈我们的数学课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