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篇一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篇二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政治缘由。
【重难锁定】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习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治国,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志
音谬——深思慎取 游洞不尽—— 力
物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篇三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篇四
1、学习文言知识,了解姓氏异读现象。
2、掌握本文论证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3、明确“兴贤”的现实意义。
文章论证方法和结构。
古人姓氏异读现象。
1课时。
我们本学期学习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对王有一定的了解,而本文文字并不艰涩,除了几个不常用的异读字外,其余都不难理解,可以通过对本文论证方法和结构的分析来实现教学目的。
1、导入:王安石是我们熟识的,谁来说说王安石?(学生介绍王安石)我们在《语文必修5》中学习过王安石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充分论证了凡事应深思慎取的道理,和要想成功,要想达到目的,就要有志、有力、有外物的帮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为后来的改革制造声势的文章:《兴贤》。
2、生朗读全文
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仲虺祭公召公伍员翟景
南宫适郦食其万俟卨尉迟恭覃氏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
昏乱之世虽有之而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博询众庶,则才能者用之
不迩小人,则谄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
4、分析文章:
明确:从开头到第四句“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第一段提出“兴贤”的重要性,第二段论证“为什么(重要)”的道理。鉴赏提示上也有说明。
5、文章结构: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a、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六国论》
b、论点————论证————结论《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肯定或否定什么——为什么要肯定或否定——结论(怎么办)
本文属哪种?
本文是怎么论证“为什么”的?
兴贤则昌:正(例证)反之则亡:反(例证)
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怎么办?
明确:五个假设句
6、现在我们来思考一篇作文的写法:
为反对者请功
听反对意见成功:齐桓公管仲勾践范蠡唐太宗魏征
朱元璋刘基林肯对待政敌
不听反对意见失败:夫差伍子胥项羽范曾关羽亲兵
马谡王平时期
7、作业:
得贤才者得天下,非知之难,而行之难矣。结合文章,请大家谈谈千古英雄怀才不遇的原因。
1、识记字音
仲虺huī祭公谋父zhài谠直dǎng
召shào公伍员yún翟zhái景南宫适kuò
郦食其lìyìjī万俟卨mòqíxiè尉迟恭yù
兴贤(xīng)用之与不用之(yǚ)
高兴(xìng)参与(yǜ)
陈蕃(fān)其间(jiān)
蕃茂(fán)间行(jiàn)
2、识别字形
轶:超轶慎:谨慎
昳:昳丽缜:缜密
佚:佚事瞋:瞋目
搏:搏击谠:谠言
博:博大倘:倘若
徒:徒步践:实践
徙:迁徙栈:栈道
垮:垮台谗:谗言
跨:跨越谄:谄媚
3、理解词义
(1)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因为)
(2)流俗所共知耳(一般人)
(3)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为什么)
(4)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即使)
(5)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连接上句,表示原因)
(6)有之而不用(表转折的连词,却)
原文: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
译文: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篇五
1,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虚词“以”“其”的意义用法。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尽吾志”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目标1、2
诵读法,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基础梳理
(见学案。梳理学案上的文言基础知识)
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名:
3.有泉侧出。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见: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传:名:
归纳;分析以上词类活用,你得出那些规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如1);前面有能愿动词(如11)。
2、名词作状语:前面有主语,后面有动词(如3)
3、形容词用作名词:处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如10)
4、动词用作名词: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前面有“其”。
多义词:
1.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2.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
4.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5.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归纳:请把以上“其”的用法归类,归纳其有哪些用法?
1、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
2、第一人称代词“我”。
3、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如18);语气副词还有其他用法,如推测语气“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表期望语气“一定”,如: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6、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而,连状)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状)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连状)
(6).火尚足以明也。(连状)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归纳:请把以上“以”的用法归类,归纳有哪些用法?
1、介词“因为”(1)(11)
2、连词“因为”(2)
3、连词,表目的“来”(4)(6)(5)(10);相当于“而”(3)(8)(9)
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今义: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
今义:
特殊句式: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重点翻译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四)品读课文
1、研读第一段。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2、研读第二段。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
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五)相关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志”、“力”、“物”,关键是“志”一、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篇六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一一石碑一一华山洞一一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一一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一一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一一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
①别名
②名称由来
③慧空禅院
④华山洞
⑤仆碑
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教案《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一一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发情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
①前洞
②后洞
③进洞
④出洞
⑤至者已少
⑥本可前进
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
①过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
④条件一:志
⑤条件二:力
⑥条件三:物
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
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照应文字:比较异同一一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篇七
1、“表”是一种文体,了解这种文体的特征。
2、古人以“忠孝”为先,却又往往忠孝不能两全,注意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
3、文章写作的对象是皇帝,所以既要说得天衣无缝又要极尽委婉。
一、题解
《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衰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选》卷三十七题作《陈情事表》。
二、课文分析
写文章的目的,在于影响对方(读者)。或者是宣传一种主张,或者是表达一种愿望,都要使对方接受。而在实现这一目的,就文章的表现手段来说,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篇《陈情表》就是这样情理兼备的好文章。
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属于封建道德范畴。我们推举这篇文章的重点不在此,而是从批判继承的意义看,觉得这篇文章尚有可取之处,堪称西晋散文的名篇。
第一,表现真实的感情。
《古文观止》选这篇文章评说:“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李密从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刘氏一人抚养成人的,这种孝亲的关系自然不可分离。所以作者首先从这里写起。他先写自己,从小孤弱,亏了刘氏的抚养。而且“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见出刘氏的辛苦。再写刘氏,“夙婴疾病,常在床蓐。”时候只有密来服侍照应。刘与李密这不可分割的关系说到了,这还不够,作者还补充特殊的具体情况,这就是他家“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处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环境里,祖母的依傍关系是分离不得的。最后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刘氏晚年垂危的景况,现太应上文,归结到这自然而然的情势:“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情感是真实的,而且深切的。所以古人评说:“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父凿痕。”(《冷斋夜话》引李格非语)更有评说:“此段写尽慈孝,使人读之欲涕。”(《古文观止》批注)
第二,说出有力的道理。
事情一开始,就在李密面前出了一个难题。我们知道,李密原是蜀国的郎官,蜀亡于职,会不会使晋“疑其以名节自矜”?再者,在此陈表之前,已经诏书累下,郡县逼迫。所以李密写这篇陈情表,就非得动脑筋把道理陈述清楚不可,把真实情况摆开不可。他在陈述暂不能出仕的理由时,先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入手,而后折入本意:“况臣孤苦,特为尤其!”也就更有力量。这篇文章的一怪意思。接着又说明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耳,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然后文章又一转折,空出主意:“但以刘伯日薄西山,卸息奄奄,人命危少,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年余,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样就使道理更周全,表达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既消除了对方的怀疑,也使自己的意思因得到衬托而更鲜明。
三、鉴赏要点
1、逻辑严密
作者李密,因父早亡,母改嫁,自己归祖母刘氏抚养。曾拜蜀的重臣谯周为老师,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为郎。晋泰始初,始被征召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后刘氏死,方入京任太子洗马,出为温县令,官至汉中太守。
2、章法多变
说理之文有直有曲。思路豁达,曲令释精微,辨析透彻,都得根据说的对象和文章所在表达的内容的需要而定。一篇文章讲究顿挫、跌宕、抑扬、迂回等等。就不单是形式上一种技巧,或只是章法的变化了,它有更恰当、更委婉的说理作用。
四、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
教学任务:补充文化常识;讲解练习。
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二、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篇八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体味作者对天气热、闷的妥贴表达,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2、借助背景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3、通过拓展迁移训练,深化象征手法的理解及运用。
体会作者渴望革命风暴涤荡一切旧势力的火热激情。
1、体味作者对天气热、闷的妥贴表达。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拓展延伸法
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
1、猜一猜。以谜语激趣导入。
2、教师简介作者。
二、读一读
1、师生合作,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听读课文,思考:雷雨前的天气有怎样的特点?
三、品一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找出写天气热、闷的句子,并作赏析。
(1)教师示例,作方法指导。
(2)学生小组内赏析,班内交流。
四、议一议
1、出示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结尾部分,再次感受作者对雷雨(革命)的渴望。
4、小结课文,揭示文章主旨。
五、说一说
1、出示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图片。
2、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喜欢,因为它象征着。
六、作业设计
仿照范例,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写一首小诗。
例a:粉笔
白色的犁
耕耘在黑色的沃土
例b:橡皮橡皮
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为了纠正别人的错误
耗尽了自己的生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