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三篇)

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6 15:43:51
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三篇)
时间:2024-08-06 15:43:51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篇一

以前我总觉得做幼儿老师很轻松,就是带着一群小孩玩一玩,做个孩子王,真正参加到这个工作岗位,才发现想当一名合格的幼儿老师,光靠现在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更深的了解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之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以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所做的保教工作是有相对的区别的。

在实习的第一天来到幼儿园时真的很陌生,特别的紧张,对很多东西还不了解,很茫然的站在那儿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是对那个环境很陌生;二是对幼儿的了解也很少,特怕幼儿在自己带的时候弄伤了等等。其实我们都多虑了,幼儿园的园长对我们都特好,园中的每一位的老师都像大姐姐一样很照顾我们,使得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在园长的带领下,来到所实习的班级小三班,当听见所有小朋友开口叫“老师好”时,第一次感觉到“老师”这么得神圣,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他们心中的好老师。

小朋友们都非常天真可爱,我特别喜欢和他们一起聊天,一起玩,慢慢的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看到小朋友们椅子放得不整齐,我就会帮他们放好;吃饭的时候他们说吃不完,我就叫他们不要吃了;吃点心的时候,我会帮他们把外包装去掉;他们睡觉时不会脱衣服,我会主动帮他们脱,然后叠好放在床头等等。我一直以为把他们照顾的非常周到,而且是在帮助他们,可事实并非如此,经过我的辅导老师的提示后,我才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及行为习惯。我所做一切的出发点是爱护幼儿,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但结果却是严重性的溺爱他们,所以,经过反省我觉得幼儿教师心中应有一把尺,这把尺其实就是教育幼儿时要坚持的教则,这些原则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是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因此,在接下来的实习阶段,我总是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来,学会穿鞋,学会上厕所。这些简单的动作,对于孩子们,学起来却会很困难。为了激励他们,主班老师还买了小红花,,谁表现好都会贴到脸上,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没几天,家长们来了就会说孩子在家如何进步了,如何懂事了。家长们高兴,我听了,更像吃了蜜一样甜。对于孩子们在常规方面做得不太好时,我总是不舍得去责怪他们,我的辅导老师告诉我常规方面一定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不要怕破坏师生关系,常规不好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所有的计划都去无法进行,所以当孩子们的常规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时,我都会理直气壮的向他们提出我的要求,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幼儿的保育工作其实是很辛苦的,但也要很细心,比如:饭前便后用专配的消毒肥皂为幼儿清洗小手;在晴天,定期为幼儿晾晒被褥,周托的幼儿清洗拖鞋等。除此之外,还要整理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坚持每日用消毒毛巾将凡是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擦拭一遍,特别是幼儿的饮水柜,容易滋生细菌,发生交叉感染,每天下午收缸子后及早上摆缸子前都要用消毒毛巾擦拭;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坐垫、餐桌、餐椅都定期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厕所的地板随脏随擦,避免地面有水使幼儿滑倒,给幼儿创造一个清洁、讲卫生的环境,同时培养幼儿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卫生的好习惯。

实习期间,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给幼儿上了一节公开课《鸡宝宝饿了》,这节课设计的活动目标一共有两个:1、听指令走、跑,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为这节课准备了大量的道具,教案各方面都准备的很充足,因为第一次给幼儿上课,而且还是校内的公开课,所以特别的紧张。在讲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就像呆掉了一样,就连结束了都相信已经讲过了。所有的课结束之后,坐在一块研讨时,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也学到了很多:一是上课时间的控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二是活动课时的组织能力等等。所以,今后我要进一步学习备课,上课,以及积极参加各种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回顾实习的这些日子,让我学到了很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我认真的去学习专业知识,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篇二

1、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不足

我国社区居委会从法律上定性为居民自治组织,而在实际工作中,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政府却在持续向其转移行政事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长期以来都没得到有效地解决。政府职能部门习惯把社区作为政府的“腿”,将各种行政性工作任务下派到社区,令身兼数职的社区工作者分身乏术,难以系统、持久地给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

2、社区多元主体关系有待理顺

行政部门、街道、社区各层级之间职责界定不够明确,关系也未完全理顺。行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职权,更多的是体现在任务下达、政策制定和监督指导上;街道作为派出机构,权责错位矛盾比较突出,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还不强,各类执法、协管员队伍缺乏统筹协调、各自为战的情况一直存在。社区居委会行政负担较重,自治空间较小,影响为民服务的质量。目前社区工作更多的体现为搞活动、下命令、定指标,没有持续影响力。过于注重事后管理、过于注重硬性手段,导致许多现实问题在现有体制下难以有效预防解决。

3、社区工作队伍不稳定

近几年来,社区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工作对象不断扩大,随着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对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定位不明确,专业人员少,志愿者队伍建设更是严重滞后。加之收入待遇偏低,没有建立稳定的薪酬保障体系和工资增长机制,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工作队伍的不稳定及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居委会的工作效能。

4、社区共治网络发展不均衡

目前,纵向式的行政组织结构,和上头大、下头小的组织设置及人员配备,导致社区在组织形式上具有封闭性、机关化、行政化的特点,这和开展社区工作要求的开放性、基础性特点不相适应。表现在社区层面设置的各类站、室、中心等服务和活动载体,有不少资源没有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各类人员由不同部门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难以收到良好的整体效果。

更为主要的是社区党的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即便有大多也是形同虚设,并没有有效地开展工作。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居民和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作用不足。目前,我县城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社区只有9个,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模式尚未形成;物业企业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强管弱服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双报到”单位虽然已经到社区报到,但志愿服务内容与社区契合度不高、形式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工作合力。

5、以行政为主导的社区工作模式亟待改善

目前的社区工作,以服务居民为工作对象,以服务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这种对上负责、宏观指导的指导思想,与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带来的对下负责、微观帮助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导致社区工作在服务对象的细划和分类指导方面线条比较粗,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方面,属于“你有求、我才去帮”的被动式的服务。没有主动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切入,推动助人自助观念和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落实。在社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具体事件考验着社区工作者的思维、处置、应对能力,对社区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从业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势必会受到最现实的挑战,对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存在居高临下的心态,没有与求助者建立平等的关系,并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就必然影响工作绩效,严重的甚至会损害社区的形象。

新形势下,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做好社区治理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针对我县的社区建设实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社区治理工作。

1、加快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进程

建议在我县城区选择各方面条件相对完善的居民社区设立试点,对社区目前承担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规范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服务站的职能,切实解决长期以来社区职责不清、行政事务负担过重等问题。实行行政事务社区“准入制”,拦截、过滤政府下达的大部分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任务。同时,把政府直接为群众服务的行政职能赋权于社区,进一步强化社区的服务力、执行力。

2、转变政府职能,主动适度放权

一是强化对城市社区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制定。用切实可行的制度来规范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方方面面;加大政策扶持培育,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区民间组织的成立,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并为之提供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支持。建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和扶持基金,特别是对新兴产业、民生产业等领域的新社会组织,在创办之初给予资金扶持,并依据社会组织的服务类型制定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二是大力推行“议行分设”。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政策制定、资源提供和服务监管的职能,而具体运作可由社会组织实施。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一些适合市场运行的社会服务事务,如社区居家养老、环境卫生、治安巡逻等交由发展成熟的社会中介组织承担,政府则负责对其运作进行监管。

3、提升社区干部治理能力

立足于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不断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大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一是明确社区工作者的配备标准。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200至400户左右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2名网格社工,作为“全科医生”负责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服务居民群众等工作。二是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机构纳入事业单位序列、工作人员纳入正式编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办公场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三是促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使原有的社区工作者更快地完成角色转换,更好地胜任新时期社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4、完善社区管理制度

一是职责规范化。研究制定关于强化社区治理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社区的职能定位、内设机构、运行方式、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理顺与政府部门、居委会的关系。二是管理制度化。参照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建立以年度目标和项目化运作为基础的任务分解体系,以专项财政经费和预算增长机制为核心的财政保障体系、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以工作绩效排位制和责任追究制为重点的实施监督体系,推动社区治理健康有序运行。

5、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所有社区,都要建立党的小组或支部,并全方位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各类社会团体为依托,社区党员、居民群众、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的共驻共建组织体系。要进一步巩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对于一些必须交由社区办理的事情,要严格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予相应的经费和职权。街道党委要加大对社区党组织的指导力度,帮助其理顺社区与业主委员会、民间组织的工作关系,推进社区由忙事务向抓服务回归,真正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性组织。社区要加强主体意识,把闲散在社区的代表委员、草根能人等优势资源组织起来,通过联席议事听取群众心声,打通居民诉求与政府决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由“替民做主”向“让民做主”的转变。建立和发展与社区工作相适应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吸引更多的党员、干部、团员、少先队员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共驻共建、互利多赢的共治格局。

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指出“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作为一名下沉社区的工作人员,在1个多月的实践、观察、思考基础上,形成几点建议,供决策参考。

2月17日以来,笔者先后在河西区柳江里社区和西园南里社区值守,先是夜间,隔天一次,后为日间,每天一次。在认真做好值守各项工作,包括测体温、登记等基础上,还适当开展统计分析,做好必要的为居民服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同志沟通落实。日间岗还与一道工作的天津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韩世洲、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的尹鑫华两位同志自发成立了党员学习小组,组织开展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小型八段锦健身、适当开展问卷调查等。有的写表扬信,有的送水送物,工作得到领导肯定和居民朋友的赞许。通过认真学习和社区一线值守工作,结合对河西、和平等区20多个社区值守岗位的调研了解,形成以下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社区防控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社区作为防控的最前线,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及党员作用,做好深入细致的人民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天津还肩负北京“护城河”和京津冀联防联控的特殊使命,要牢记天津之“特”。做好天津的社区防控工作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同时,要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持续向好的形势发生逆转。当前,一方面国内疫情得到初步控制,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人们容易出现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加之长时间的坚持工作大家比较疲惫也容松懈。另一方面,国际疫情高发,增长迅猛,形势复杂严峻。

第三,实现“双战双赢”的艰巨任务也给社区传导压力。当前,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做到“双胜双赢”。天津规上企业和重大项目基本已实现复工复产,商贸流通企业和其他中小微企业也在陆续复工复产,下一阶段学校也将分级分批正式开学,社区的人员流动性明显增高。笔者值守的小区,5个门栋102户,每天下午2至9点间,出入人员总数从3月初的100人左右,20天时间增长1倍多,达目前200多人,其中小区居民占60-80%,租户及其他人员占20-40%。

第四,做好当前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的特殊重要时期。中国深入细致的疫情防控工作和明显的成效等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大增强了国人自豪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现实大课。大批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协助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和言行举止,无形中让民群众感受到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和为民情怀,从笔者所在岗位居民写表扬信、送水果、送坐垫等足见一斑。

(一)好的做法

通过在河西区的社区值守实践,以及对河西、和平等区二十多个点位的调研了解,笔者认为天津在社区防控中有以下好的做法。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防控工作,指挥统一,措施得力。二是注重党员先锋岗建设,注重开展党建引领值守工作。三是各区有统一的要求,各街道有比较细化的流程。笔者到街道报道时就进行了周到细致的讲解,有相应的资料,大家一目了然。四是一般各街道同时段同类值守人员都建立了微信群,或其他沟通平台,便于应急处置及沟通交流等。比如3月18日晚大风很多岗位求助,各种值守微信群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五是区街领导经常慰问指导,社区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每次到岗检查,必要时协助工作,指导监督得力,服务及时到位,关怀温暖人心。六是物资、资料等保障有力。

(二)值得关注的方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相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一些方面值得关注,值得进一步加以重视。一是有的同志对社区防疫工作的认识还不够高。个别同志还存在为值守而值守,也有少量的同志逐步出现放松心理和麻痹情绪。二是有的岗位在值守中存在“松劲”的现象。比如,对健康码或出入证、车证的寻问和检查从简或从免,有的出小区干脆不检不问了。三是一些细节上注意得也不如当初了。比如对一些“可疑”人员缺少细致的寻问了解等。四是偶尔存在标准不一的现象。比如,有的区夜间、日间值守标准不完全一样。有的老旧小区值守人员安排不过来,夜间锁门。有的发放出门证及车证统一在社区发、个别的在门岗发。五是对社情民意及心理疏导关注还有待加强。

1.提高认识站位。特殊时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和市委的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工作站位,服务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安排,一丝不苟做好防控工作。可通过再鼓励动员等形式,帮助大家把有所松懈的情绪再绷紧起来,帮助大家对当前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再认识,再提高。切实做到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2.研细统一标准。针对现阶段防控工作的新特点,进一步研究优化值守工作标准,突出新的工作重点,统一日间、夜间值守工作内容。比如突出居家隔离人员、境外输入人员、外地返津人员、不同区域流动人员等防控措施。按照优化后的标准,需要各班值守人员落实到位,不打折扣、不留死角。比如进门、出门一样对待,资料发放、岗亭整洁,值守人员文明用语、着装,党员统一佩戴党徽等,都有进一步细化优化工作余地。

3.增强服务意识。疫情形势较2月有明显的变化,社区值守工作也应有相应的优化,要从当初的严防死守,调整为有温度的值守与有选择的服务并重。社区防控政策要增加方便群众、服务居民的内容。比如个别社区日间有值守干部,但还保持紧锁大门的做法,可以调整为有人值守时打开小区大门的做法,在不妨碍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方便居民出入。值守工作要在做好寻问、甄别、量测、登记等的同时,视条件允许适当兼顾为居民服务的内容。比如一岗双人的,可适当帮有困难的居民拎东西上楼、联系外卖等。社区工作人员可结合疫情特点创新服务内容,与值守工作结合,协同开展义工、消杀、巡逻等有针对性的服务。在防控中融入服务,在服务中优化防控,增强居民配合防控的主动性,在工作中密切干群、党群关系。

4.注重心理疏导。要注重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优化交流方式,增强工作信心。要耐心细致做好工作,对有怨言的人员要耐心疏导,美化语言,切中要害,极短时间内要让对方提高认识,有认同感、温馨感、归属感、体贴感、一家感。对有心理焦虑的居民,通过多次交流逐步抚平心理创伤。对待个别不听劝告的居民先礼后兵。可适当编纂一些规范文明用语。借鉴古人智慧,挖崛抗疫文化,增加抗疫工作文化内涵,激发内生动力,做有情怀的防疫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检查指导工作也要倡导有耐心、有温度,遇到工作不到位的同志,先引导说服,晓之以理,激发内生动力,对个别不听劝告者采取必要措施。

5.适当统计分析。对在确保做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条件适当开展出入人员等情况统计分析的岗位给予鼓励,为进一步研究决策提供参照。比如,以自愿为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岗位填报统计相关数据,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笔者所在岗位几位同志的统计分析较详尽记录了各时段进出人员数量、结构、目的等,每天的日志分析当日统计情况,对精准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可考虑适当引入智库及学者团队等,获取有关数据,为彻底打赢本次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应对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奠定基础,为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

6.关注社情民意。通过门岗值守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岗位在做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结合社区工作力量,创新开展群众工作。通过适量的问卷调查、与个别居民交流沟通等途径,了解大家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大家对防控工作的看法,各家有无实际困难,以及对进一步做好后阶段社区防控工作的意见建议等。从不同角度了解社情民意,为进一步精准做好当前形势下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夯实群众基础,增加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为助力社区自治奠定基础。此项工作可适情况引入专家学者予以指导和参与。

7.优化社区治理。可适当选取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社区及岗位,开展优化社区治理的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为后疫情阶段及疫情过后社区治理的完善和优化奠定基础。一方面从岗位入手,通过了解民情,引导民意,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特别是共产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适当开展一些微型的活动,比如引导党员居民和其他居民成立学习或兴趣小组,建立微信群,传递正能量,引导有条件的居民打八段锦健身,开展小区巡逻、消杀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平稳后持续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铺垫。引入社区研究专家团队,在现有社区工作基础上,优化社区治理有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应急处置、工作职责等,完善有关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在实施中引入社区内部志愿者机制。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助推社区治理再上新水平。

8.重视总结宣传。在岗位值守工作中,注重发现好人好事,进一步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覆盖面。鼓励不同媒体结合自身特色开设专栏、专题,报道社区防控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天津故事等。注重在微信群等平台传播值守工作中的点滴好事,下好及时雨,传递正能量。注重典型事件的对外宣传,增加天津城市美誉度、自豪感、吸引力,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鼓励像河西区一样开展征文等活动,及时总结、及时表彰。视情况引入专家学者,对天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深度总结,适时开展交流研讨,助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

9.加强干部工作。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结合实际,建议注重以下几个重点环节。首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值守人员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建设,进一步优化党员先锋岗建设,做实做优。其二,加强干部教育。要求下沉干部及街道社区干部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注意在工作中了解民情,接受锻炼,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进一步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其三,充分发挥微信群等平台作用。加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市委精神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交流,增强工作人员信心和力量。适当开展结合实际的微学习培训、微交流研讨,适当开展互比互看。开展有关防控和值守技能交流培训、实干比武活动。其四,紧密考察干部。作为一个无型考场,关注参战人员工作情况,考察了解干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做到优者进庸者退。结合社区疫情防控,总结经验,视情况优化干部任用制度设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