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运算律说课稿篇一
课 题
课时
第三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乘法分配侓的运用及简便运算,在此基础上.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就容易多了。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出示例4课件。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教师板书:(50+30)×75=80×75=6000(只 50×75+30×75=3750+2250=6000(只)
(3)出示课件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算一算,比一比。
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汇报,最后让学生改正。
4.练习五中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 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举例。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学生已经了解了乘法分配侓的运用及简便运算,在此基础上.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进行重点辅导。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律说课稿篇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2.填空。
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练习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
3.发展练习
练习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4.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乘法运算律说课稿篇三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
3、集体讨论法 。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2○1.2
0.4○0.8
0.5○2.4
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
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
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
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
(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8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4.784 0.65201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让学生板演。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思考:
第①题中为什么先让0.25和4相乘?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答出: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接着问他们:
你们认为第②小题中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为乘法分配率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这里我也会强调一下,让孩子们体会到先把特殊的数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进行简算。)
然后继续提问: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认真审题,要观察数的特点等。)
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环节:精心选题,多层训练。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用幻灯片出示以下两个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在本环节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乘法运算律说课稿篇四
课 题
课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学情分析
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要掌握乘法的结合侓是比较容易的。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
1、出示课件2: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
出示课件3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情景图课件4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教师:出示课件6
学生举出的算式。如:15×2=2×15
8×5=5×8 ……
、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学生:(a×b=b×a)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学生:这叫乘法结合律。
学生:(a×b)×c=a×(b×c)。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本课时学生数与数相乘的特殊性不容易看明白。所以,对怎样交换因数的位置就很迷茫,也很容易出错。
要多指导学生观察两数相乘的特殊性。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律说课稿篇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
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板书: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 (50+30)×75=50×75+30×75
(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13+12)×4=13×4+12×4=
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书:
(13+12)×4=13×4+12×4
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
二、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汇报,最后让学生改正。
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