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殷墟博物苑导游词(八篇)

2023年殷墟博物苑导游词(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18:44:43
2023年殷墟博物苑导游词(八篇)
时间:2022-12-25 18:44:43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殷墟博物苑导游词篇一

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商代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于殷,在长达255年间,这里一直是商代晚期的政治、科技、文化中心,商灭之后,这里沦为废墟,称“殷墟”。

这片充满神秘色彩、思古幽情的土地,让一个古老的朝代从传说中走出,也把我们带进了对古代文明的无限遐想之中,然而数千年的繁华早已烟消云灭,曾有学者叹道:“不看殷墟是个遗憾,看了殷墟更觉遗憾!而殷墟博物苑的兴建结束了这历史的遗憾,气势恢弘的商朝宫殿和陵墓,制作精美、纹饰细腻青铜器,造字成熟的甲骨文等历史遗存,构成了殷诩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为世界、为东方、为中国,增添了一道绚丽的景观!

好了,各位朋友,请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跟随小_一起来亲近殷墟,感受殷墟把!

景区: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有着数不尽的文化瑰宝,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颗!

“一片甲骨惊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那结束了仓颉造字的是神话,也使一个普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按捺以内感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威力纪念这中华第一都,勤劳的安阳人民在此建造了博物苑,取名“殷墟博物苑”,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说起甲骨文,千谢万谢王懿荣先生,相传在我们脚下还是农田的时候,周围的村民就经常在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是社么?后来因村里的剃头匠李成技术不佳,总是把客人的头发刮破,又没钱买药,便把这些骨片磨成碎末涂在伤口上,谁知血竟真的止住拉,才知道这是中药中的一味,称为“龙骨”,开始大量卖到药店,可大多数药店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村民就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都把甲骨文喝肚子里了呢!幸好还是有些骨片被卖到京津地区被王懿荣发现,并被确定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殷墟博物苑导游词篇二

;

南通博物苑a

各位游客:大家好!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它于1905年由爱国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至今已逾百年。它的创办,揭开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序幕,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成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通博物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是南通博物苑建苑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一百周年,南通博物苑建设了6330平方米的新展馆,新馆特邀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担纲主持设计,共有6个展厅,以“散点式”布局和老倌珠联璧合,同时也和当年老馆的传统园林园囿和谐相融。新老馆的联袂开放表明南通博物苑正续写第二个百年的新华章。我们今天的参观就从新馆看起。

大家知道,张謇曾多次上书吁请清政府兴办博物馆,由于不被重视,张謇只能在家乡率先实践,历史让张謇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山第一人,南通博物苑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当年博物苑初成,张謇曾欣然赋诗《营博物苑》,诗是这样写的:“濠南苑圃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证史匪今三代古,尊华是主五洲宾。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虫鱼磊落人。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如今博物苑与岁俱新,我苑在新馆特建一块诗壁以纪念张謇先生。

新馆的第一、二展厅是《人文江海·南通地域文化陈列》。整个展览用丰富的史料和文物,展现江海文化的深厚积淀,揭示南通人民开拓进取、包容开放的文化性格。分“曙光初现三角洲”“筚路蓝缕启东疆”“千载古城近世名”“钟灵毓秀甲东南”“艺海拾珍遗乡韵”五大部分。这里展出的1、8米高的明代铸铜妈祖坐像和张謇当年购置的丰田产织机,都是颇为珍贵的文物。

新馆的第三展厅为《天产物泽·南通自然资源陈列》。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南通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与黄海黄金海岸交汇处的江海平原上,濒江临海,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海涂辽阔。江海之滨还栖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及其他众多的生物种群。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南通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个展厅的陈列传承张謇先生的办苑宗旨,反映南通地方自然资源,展出博物苑历年来收集、珍藏的各类动、植物标本。是市民认识家乡、来宾了解南通的一个窗口。其中第六展厅是我馆特辟的《腾飞之龙·恐龙专题展》。本展览厅以生物演变史为背景,以时间为顺序,加之情景演绎,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演变历程。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去了解古生物的各种知识。首先经过的是地史长廊,这里直观、形象地展示演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过程。穿越侏罗纪森林,进入展厅的下沉中厅空间。在不同色彩的灯光造型中,在巨石嶙峋的悬崖之巅,一具大型恐龙化石远眺苍穹,引颈呼号,分外夺目。这是恐龙厅最大、最壮观的展示空间。在中生代,地球曾经是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这们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可是,不知为什么,后来恐龙竟然绝灭了,给世界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去认识和研究。大型声光电演绎空间,配合天幕电影,在圆形穹顶上演示地球气候和恐龙生活环境变迁的自然奇观。

南馆,建于1906年。初名“动矿物陈列室楼”,后称“博物馆”,是博物苑主要的陈列室,当年陈列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楼上陈列历史文物,楼下陈列动、植、矿物标本。在二楼半圆型的月台上,悬挂着张謇手书的一副著名的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道出了张謇创办博物苑的宗

旨,就是辅助学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南馆朝北大门两旁各有一座亭子,陈列古玄妙观的三清塑像。

中馆建于1906年。始称测候所,用以测报天气,是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所在地。1914年,测候所迁至农校,中馆改建后,作为金石碑帖陈列室。张謇先生亲笔题写了中馆匾额。

“国秀坛”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名石名花,是张謇先生当年重点经营的一处景点。国秀坛的外围种植着密密的竹林。走过蜿蜒幽深的竹径来到这坛中,一块纤丽奇俏、玲珑剔透的景石在其他花石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这便是著名的“美人石”。

美人石原是明代南通籍大司马顾养谦私家花园“珠媚园”中之物。后来,物换星移,珠媚园一再易主,终至废圮。后因种种原因被丢弃在福山江边,任凭泥沙霜雨侵蚀。数年以后,张謇途中见之十分痛惜,却苦于无处安置。1906年,张謇营建博物苑时,便请人将幸存之石运至苑内,建造了这个国秀坛。美人石历尽坎坷,终于回到了南通故地,有了一个良好的归宿。张謇先生以此事作《美人石记》铭刻于美人石的背面。

国秀坛的南面建有一个六角小亭。原本这是一个半封闭式的攒尖圆顶草亭,始建于1908年,叫“国秀亭”。内部陈列各种名竹和矿物标本,所以又称“竹石陈列处”。现在国秀亭经过整修,供游人休息,可在此遥看“美人石”。

从1895年创建大生纱厂起,张謇就在南通奔波,可以说是近20年居无定所,直到1914年,张謇才在博物苑西北建造他在南通城里的第一所住宅,住宅于1915年6月落成,张謇举家迁入,称名濠南别业。

“别业”是别墅的一种雅称。因为张謇老家在海门常乐镇,因而将南通城内的这一处住宅称为别业。濠南别业是融住宅与园林于一体的建筑群落。它南部的漏窗围墙把别业与博物苑分开。穿过围墙中间的大门,我们就从博物苑来到了濠南别业。濠南别业作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建筑艺术,运用新型建筑材料的成功范例,已被载入了中国建筑史。

别业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四层英式楼房,坐北朝南,气宇轩昂,红色铁皮屋顶,设有气窗;青砖墙面,白色灰缝均匀而又美观;朱漆门窗宽阔敞亮,窗框上以红砖砌成拱形装饰;在二、三楼东、南、西三面有回廊,向南有突出的阳台,东西两侧回廊上的红柱颇为别致。

濠南别业大楼底层称“地炕”,为储藏室,通过折扇形的阶梯可直接进入二楼。

二楼的中间大厅为议事厅,是张謇当年接待重要宾客和举行仪式的地方。。

大厅两侧的厢房分别是议事室和书记室。大厅后部有推拉门,向内西面是会客室,东面是宴会厅,中间是木楼梯。在会客室里曾有一副张謇亲书的对联:“入水不濡,入火不爇;与子方孝,与父言慈”,反映了他的处世态度。

三楼东西两面的房间分别是张謇夫妇及其子张孝若夫妇的卧室、餐厅及梳洗室、琴书房。此琴为当年张謇使用的原物。中央是大客堂,北面有先像室,供奉张氏祖先。顶层为张謇两个义子居住的地方。

濠南别业主楼之西有一座附楼,称“西楼”,但在二层楼上建有过街楼与主楼连通。两楼之间有围墙相隔。主楼东侧原来有一座“花竹平安馆”,是张謇为其夫人养病而筑,然而建成之时,徐夫人已经谢世。张謇便在馆内设一“倩影室”作为纪念。其余房间则供接待宾客之用。梅兰芳先生三次来南通演出,均住于“花竹平安馆”。由此,今濠南别业北端矗立有张謇和梅兰芳的青铜雕像,雕像依据

1922年6月梅兰芳第3次来通演出在南通的合影,并经艺术加工,成为濠南路上引人驻足的景观。

现在濠南别业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苑的一部分,得到了全面的维修。别业的一楼内陈列《张謇业绩》展,展示了他作为爱国实业家不寻常奋斗的一生。

我们博物苑之旅就要结束了,在南通博物苑的引领下,南通已涌现了近30个博物馆,它们都数环绕濠河而建,南通正在成为博物馆之城,而博物苑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所重视。感谢各位的光临和配合,欢迎多提宝贵意见,我苑的所有陈列和展出每年都会在时空的变换中不断加强或更新,欢迎朋友们再来。

南通博物苑b

各位游客:大家好!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它于1905年由爱国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至今已逾百年。它的创办,揭开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序幕,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成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通博物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是南通博物苑建苑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一百周年,南通博物苑建设了6330平方米的新展馆,新馆特邀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担纲主持设计,共有6个展厅,以“散点式”布局和老倌珠联璧合,同时也和当年老馆的传统园林园囿和谐相融。新老馆的联袂开放表明南通博物苑正续写第二个百年的新华章。我们今天的参观就从新馆看起。

大家知道,张謇曾多次上书吁请清政府兴办博物馆,由于不被重视,张謇只能在家乡率先实践,历史让张謇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山第一人,南通博物苑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当年博物苑初成,张謇曾欣然赋诗《营博物苑》,诗是这样写的:“濠南苑圃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证史匪今三代古,尊华是主五洲宾。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虫鱼磊落人。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如今博物苑与岁俱新,我苑在新馆特建一块诗壁以纪念张謇先生。

新馆的第一、二展厅是《人文江海·南通地域文化陈列》。整个展览用丰富的史料和文物,展现江海文化的深厚积淀,揭示南通人民开拓进取、包容开放的文化性格。分“曙光初现三角洲”“筚路蓝缕启东疆”“千载古城近世名”“钟灵毓秀甲东南”“艺海拾珍遗乡韵”五大部分。这里展出的1、8米高的明代铸铜妈祖坐像和张謇当年购置的丰田产织机,都是颇为珍贵的文物。

新馆的第三展厅为《天产物泽·南通自然资源陈列》。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南通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与黄海黄金海岸交汇处的江海平原上,濒江临海,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海涂辽阔。江海之滨还栖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及其他众多的生物种群。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南通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个展厅的陈列传承张謇先生的办苑宗旨,反映南通地方自然资源,展出博物苑历年来收集、珍藏的各类动、植物标本。是市民认识家乡、来宾了解南通的一个窗口。其中第六展厅是我馆特辟的《腾飞之龙·恐龙专题展》。本展览厅以生物演变史为背景,以时间为顺序,加之情景演绎,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演变历程。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去了解古生物的各种知识。首先经过的是地史长廊,这里直观、形象地展示演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和生物进化过程。穿越侏罗纪森林,进入展厅的下沉中厅空间。在不同色彩的灯光造型中,在巨石嶙峋的悬崖之巅,一具大型恐龙化石远眺苍穹,引颈呼号,分外夺目。这是恐龙厅最大、最壮观的展示空间。在中生代,地球曾经是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这们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可是,不知为什么,后来恐龙竟然绝灭了,给世界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去认识和研究。大型声光电演绎空间,配合天幕电影,在圆形穹顶上演示地球气候和恐龙生活环境变迁的自然奇观。

到南通的游客特别是爱好诗文的游客与研究家族传承文化的学者多了一个好

去处: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南通名门范氏,从明代嘉靖年间的范应龙到当代著名画家、诗人范曾,共13代400余年代代擅吟咏,存诗8000余首(篇),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位于濠河之滨南通博物苑九曲桥旁的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共展出明代以来范氏历代诗人手稿、书籍以及范氏家族的影像等展品近200件,还有当代艺术家为陈列馆创作的一批雕塑和书画作品,如范曾先生的《范仲淹与渔父》、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范伯子像》、纪峰的《范仲淹像》及国内20余位著名书法家关于范氏历代诗文等作品。李鸿章、陈三立致范氏信札等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也有陈列。

这里就是藤东水榭。这是一座古朴精巧的建筑,墨瓦飞檐,石台回廊,颇见设计者的匠心。它的西面架有藤棚,数株古藤攀援而上,枝叶蔓生,野趣盎然。无论是赏景或是休憩,这里都是绝佳之处。当年张謇偕客游苑,往往在这里设茶点款待。1922年8月,中国科学社第七届年会曾在此开会,梁启超、杨杏佛、竺可桢、丁文江、陶行知等文化名流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商科学救国大计。水榭东南临水处为“钓鱼台”,可在此垂钓或观赏南濠河。现在我们看到的水榭是2005年重新整修一新的。

这是建于水榭南侧的凹字型建筑,取名“谦亭”,最初是为对面通州师范的老师疗养而建的。1912年,刺绣艺术大师沈寿借居“谦亭”的中堂养病,并制发绣“谦亭”一帧。沈寿字雪君,她去世后,张謇即将其中堂命名为“味雪斋”,以纪念沈寿,并题写了匾额。谦亭因日军侵略被毁,这是2005年按原样重建的。

这座两层建筑是南通博物苑的“东馆”,建于1912年,早年称为“苑事室”,是博物苑办公和接待的场所。当年是第一任苑长办公兼休息的地方。东馆1950年重修。

北馆建于1911年。北馆当初本是作为金石书画陈列,张謇为北馆作铭辞为:“将究四类,其广海会。金概所藏,州厅县界。力所弗堪,举例犹派。事固无小,道奚病隘。”北馆建设中,为了陈列当时从吕四海滨出土的长达十多米的鲸骨架,张謇将其改建,楼下陈列除鲸骨架外,还陈列了苑中所藏许多其它动物的骨骼标本和化石,楼上用特制的格屏,陈列通、如、泰、海名家书画,东西两间可以展阅一幅清代南通画家钱恕所作长达10米以上的山水长卷。

从1895年创建大生纱厂起,张謇就在南通奔波,可以说是近20年居无定所,直到1914年,张謇才在博物苑西北建造他在南通城里的第一所住宅,住宅于1915年6月落成,张謇举家迁入,称名濠南别业。

“别业”是别墅的一种雅称。因为张謇老家在海门常乐镇,因而将南通城内的这一处住宅称为别业。濠南别业是融住宅与园林于一体的建筑群落。它南部的漏窗围墙把别业与博物苑分开。穿过围墙中间的大门,我们就从博物苑来到了濠南别业。濠南别业作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建筑艺术,运用新型建筑材料的成功范例,已被载入了中国建筑史。

别业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四层英式楼房,坐北朝南,气宇轩昂,红色铁皮屋顶,设有气窗;青砖墙面,白色灰缝均匀而又美观;朱漆门窗宽阔敞亮,窗框上以红砖砌成拱形装饰;在二、三楼东、南、西三面有回廊,向南有突出的阳台,东西两侧回廊上的红柱颇为别致。

濠南别业大楼底层称“地炕”,为储藏室,通过折扇形的阶梯可直接进入二楼。

二楼的中间大厅为议事厅,是张謇当年接待重要宾客和举行仪式的地方。。

大厅两侧的厢房分别是议事室和书记室。大厅后部有推拉门,向内西面是会客室,东面是宴会厅,中间是木楼梯。在会客室里曾有一副张謇亲书的对联:“入水不濡,入火不爇;与子方孝,与父言慈”,反映了他的处世态度。

三楼东西两面的房间分别是张謇夫妇及其子张孝若夫妇的卧室、餐厅及梳洗室、琴书房。此琴为当年张謇使用的原物。中央是大客堂,北面有先像室,供奉张氏祖先。顶层为张謇两个义子居住的地方。

濠南别业主楼之西有一座附楼,称“西楼”,但在二层楼上建有过街楼与主楼连通。两楼之间有围墙相隔。主楼东侧原来有一座“花竹平安馆”,是张謇为其夫人养病而筑,然而建成之时,徐夫人已经谢世。张謇便在馆内设一“倩影室”作为纪念。其余房间则供接待宾客之用。梅兰芳先生三次来南通演出,均住于“花竹平安馆”。由此,今濠南别业北端矗立有张謇和梅兰芳的青铜雕像,雕像依据1922年6月梅兰芳第3次来通演出在南通的合影,并经艺术加工,成为濠南路上引人驻足的景观。

现在濠南别业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苑的一部分,得到了全面的维修。别业的一楼内陈列《张謇业绩》展,展示了他作为爱国实业家不寻常奋斗的一生。

我们博物苑之旅就要结束了,在南通博物苑的引领下,南通已涌现了近30个博物馆,它们都数环绕濠河而建,南通正在成为博物馆之城,而博物苑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所重视。感谢各位的光临和配合,欢迎多提宝贵意见,我苑的所有陈列和展出每年都会在时空的变换中不断加强或更新,欢迎朋友们再来。

相关热词搜索:;

殷墟博物苑导游词篇三

我的家乡在汕头市潮阳区,那里的景点很多,其中一个景点就是“莲花峰”了。

这个山峰的名字之所以叫做“莲花峰”是因为山峰的整体看上去很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这个山峰的名字就叫做“莲花峰”了。“莲花峰”不但像一朵莲花,而且还很高呢!从下面望上去,就像这个山峰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看上去真叫人感到害怕。

这里还有度假村呢!如果你要换衣,吃食,住行,应有尽有,保证让游客们乐不思返。

“莲花峰”上还有一位仙子”呢!她面向大海,合十,仿佛是在保佑出海的渔夫们可以个“莲花平安归来。

啊!我家乡的“莲花峰”多美啊!“莲花峰”,我喜欢你,喜欢你那美丽的,那山清水秀的大海,喜欢你那高高的山峰,那是多么地壮观啊!

听了我的介绍以后,你们有没有被我所写的“莲花峰”吸引了呢?其实,“莲花峰”上还有很多在我的作文里没有提到的地方呢!如果你想看,那就请你们亲自到“莲花峰”来看看“莲花峰”的“庐山真面目”吧!

殷墟博物苑导游词篇四

我的家乡有水田,四清澈见底的溪流,纯蓝色的天空和令人惊叹的广阔无垠。

春天,我的家乡生活到处发展都是一个绿色,可是我们没有自己一个人是否有空去欣赏这让人陶醉的无边无际绿色,大家都忙着进行插秧、施肥、捉虫……忙得热火朝天,让人喘不过气来。

夏天,山上的景色更迷人。粗壮的榕树上住着一群快乐的小鸟,每天早上大榕树都开始唱歌,直到晚上才停下来,声音很悦耳。当你在大榕树下休息时,你会听到那首迷人的歌,令人耳目一新。

秋天,是家乡中国最美的季节,也是最欢乐的季节。金黄的稻谷在风中翩翩起舞,像一位具有少女。小路边的芒果树上结出了问题一个个小芒果,它们通过一个个可以挂在枝头,像一个个我们可爱的小脸蛋。山里的桂花树上也开出了一朵朵都是白色的小花,花香伴着一阵凉风,吹到了进行田野里,让那些在太阳下割稻子的农民伯伯乐开了花,他们的脸上出现好像开出了社会一大朵桂花呀!

冬天,雪花像一个个小精灵从天而降,美丽极了。雪花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中国许多学生欢乐,他们进行有的孩子一起打雪仗,一起可以堆雪人,就连我们有的一个大人也忍不住想要加入企业进去,一起玩了起来。他们都觉得通过自己生活好像又回到了很多童年,又和小朋友们玩了起来,笑得可开心了!

我爱我的家乡!!虽然它没有高楼,没有长河,没有许多美丽的风景,但是,在我心中,家乡是最美丽的。

殷墟博物苑导游词篇五

我有一个美丽的家乡,那里很美丽,我跟你们说说吧。

春天:我的家乡就像涂成了绿色一样绿,景色像仙子般美丽,我和妈妈啊一起去逛街,有的人就在小区里打牌,打麻将,大长牌,可有趣了。

夏天:很热很热几乎有40摄氏度了,可是在滨江路,有的人还是坐在树底下乘凉,根本不用开空调,又费电,又费钱。

秋天:一棵树一棵树的掉落叶,好漂亮好漂亮。铺在底下像一层层厚厚的地毯,正在飘的像一只只小蝴蝶,真漂亮。

冬天:雪花飞舞,雪花这样的纯洁,这样的干净,怎么不让人喜欢。一家人在家里快快乐乐的聊天,高高兴兴的过大年,就是我们说的过春节。

我的家乡很美吧,我的家乡在四川成都阆中,马上阆中旅游节了,来玩玩吧。

殷墟博物苑导游词篇六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殷墟博物院内部,殷墟博物院犹如一座展现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殷墟博物院闻名于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请大家移步换景,随我来一一体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进苑这座大门,它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宏勋教授专门设计的,整座大门庄严大方,朱彩雕墨,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透着几分宁静与庄严、沉默与矜持。

如果说青铜器是使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因素,那么第三个因素就是都城了,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在商城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朝拜议事的重要场所,这座建筑是采用“茅茨土阶,四重阿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使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辉煌。

请大家往前方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记载量最大的青铜器,它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米、直径0.78米,重达875公斤,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重大的器物,浇注起来特别的困难,可见当时我国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用作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殿去欣赏一下陈列在里面的甲骨文吧,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因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记载了当时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历法和祭祀等各种活动,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甲骨文被我们当代人重新认识以前,人们把可有珍贵文字的骨片当做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蚊香来用,有的甚至那他来垫桌子,塞墙角。当我们脚下这块土地还是农田的时候,人们经常会从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人们一直把他当做一种可以止血的药材——龙骨。知道1899年我国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先生生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刻有奇怪的刻画,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龙骨”上的刻画是商代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王懿荣先生因此被人称为是“甲骨文之父”。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妇好墓,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地,面前的这个建筑就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妇好生前的飒爽英姿。妇好是武丁的妻子,她能文擅武,深受武定宠爱,她曾多次参与国家政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甲骨文记载,她最多一次带了13000多人,不少的男性将军都归她指挥。还有一次他率兵征战,由于他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打好伏击,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宫廷祭祀活动,在王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武丁而去。武丁非常沉痛,为了纪念她,破例将其葬在宫殿内,并墓圹上精修享堂,并附有大批随葬品,在这些随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以外,我们还看到了壁龛里的尺骨,这就是当时被殉葬的奴隶,我们仅从这个殷代王的墓葬就能看到奴隶社会的缩影。大家可以顺梯而下,到复原后的墓圹参观。

朋友们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讲解至此就结束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去探寻自己感兴趣的景点,但是请大家务必注意自己的安全,切记下车前的提醒,三十分钟之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大家不要忘记时间,谢谢大家。

殷墟博物苑导游词篇七

;

南通博物苑a

各位游客:大家好!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它于1905年由爱国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至今已逾百年。它的创办,揭开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序幕,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成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通博物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是南通博物苑建苑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一百周年,南通博物苑建设了6330平方米的新展馆,新馆特邀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担纲主持设计,共有6个展厅,以“散点式”布局和老倌珠联璧合,同时也和当年老馆的传统园林园囿和谐相融。新老馆的联袂开放表明南通博物苑正续写第二个百年的新华章。我们今天的参观就从新馆看起。

大家知道,张謇曾多次上书吁请清政府兴办博物馆,由于不被重视,张謇只能在家乡率先实践,历史让张謇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山第一人,南通博物苑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当年博物苑初成,张謇曾欣然赋诗《营博物苑》,诗是这样写的:“濠南苑圃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证史匪今三代古,尊华是主五洲宾。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虫鱼磊落人。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如今博物苑与岁俱新,我苑在新馆特建一块诗壁以纪念张謇先生。

新馆的第一、二展厅是《人文江海·南通地域文化陈列》。整个展览用丰富的史料和文物,展现江海文化的深厚积淀,

揭示南通人民开拓进取、包容开放的文化性格。分“曙光初现三角洲”“筚路蓝缕启东疆”“千载古城近世名”“钟灵毓秀甲东南”“艺海拾珍遗乡韵”五大部分。这里展出的1、8米高的明代铸铜妈祖坐像和张謇当年购置的丰田产织机,都是颇为珍贵的文物。

新馆的第三展厅为《天产物泽·南通自然资源陈列》。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南通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与黄海黄金海岸交汇处的江海平原上,濒江临海,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海涂辽阔。江海之滨还栖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及其他众多的生物种群。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南通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个展厅的陈列传承张謇先生的办苑宗旨,反映南通地方自然资源,展出博物苑历年来收集、珍藏的各类动、植物标本。是市民认识家乡、来宾了解南通的一个窗口。其中第六展厅是我馆特辟的《腾飞之龙·恐龙专题展》。本展览厅以生物演变史为背景,以时间为顺序,加之情景演绎,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演变历程。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去了解古生物的各种知识。首先经过的是地史长廊,这里直观、形象地展示演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过程。穿越侏罗纪森林,进入展厅的下沉中厅空间。在不同色彩的灯光造型中,在巨石嶙峋的悬崖之巅,一具大型恐龙化石远眺苍穹,

引颈呼号,分外夺目。这是恐龙厅最大、最壮观的展示空间。在中生代,地球曾经是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这们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可是,不知为什么,后来恐龙竟然绝灭了,给世界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去认识和研究。大型声光电演绎空间,配合天幕电影,在圆形穹顶上演示地球气候和恐龙生活环境变迁的自然奇观。

南馆,建于1906年。初名“动矿物陈列室楼”,后称“博物馆”,是博物苑主要的陈列室,当年陈列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楼上陈列历史文物,楼下陈列动、植、矿物标本。在二楼半圆型的月台上,悬挂着张謇手书的一副著名的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道出了张謇创办博物苑的宗旨,就是辅助学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南馆朝北大门两旁各有一座亭子,陈列古玄妙观的三清塑像。

中馆建于1906年。始称测候所,用以测报天气,是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所在地。1914年,测候所迁至农校,中馆改建后,作为金石碑帖陈列室。张謇先生亲笔题写了中馆匾额。

“国秀坛”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名石名花,是张謇先生当年重点经营的一处景点。国秀坛的外围种植着密密的竹林。走过蜿蜒幽深的竹径来到这坛中,一块纤丽奇俏、玲珑剔透的景石在其他花石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这便是著名的

“美人石”。

美人石原是明代南通籍大司马顾养谦私家花园“珠媚园”中之物。后来,物换星移,珠媚园一再易主,终至废圮。后因种种原因被丢弃在福山江边,任凭泥沙霜雨侵蚀。数年以后,张謇途中见之十分痛惜,却苦于无处安置。1906年,张謇营建博物苑时,便请人将幸存之石运至苑内,建造了这个国秀坛。美人石历尽坎坷,终于回到了南通故地,有了一个良好的归宿。张謇先生以此事作《美人石记》铭刻于美人石的背面。

国秀坛的南面建有一个六角小亭。原本这是一个半封闭式的攒尖圆顶草亭,始建于1908年,叫“国秀亭”。内部陈列各种名竹和矿物标本,所以又称“竹石陈列处”。现在国秀亭经过整修,供游人休息,可在此遥看“美人石”。

从1895年创建大生纱厂起,张謇就在南通奔波,可以说是近20年居无定所,直到1914年,张謇才在博物苑西北建造他在南通城里的第一所住宅,住宅于1915年6月落成,张謇举家迁入,称名濠南别业。

“别业”是别墅的一种雅称。因为张謇老家在海门常乐镇,因而将南通城内的这一处住宅称为别业。濠南别业是融住宅与园林于一体的建筑群落。它南部的漏窗围墙把别业与博物苑分开。穿过围墙中间的大门,我们就从博物苑来到了濠南别业。濠南别业作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建筑艺术,运

用新型建筑材料的成功范例,已被载入了中国建筑史。

别业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四层英式楼房,坐北朝南,气宇轩昂,红色铁皮屋顶,设有气窗;青砖墙面,白色灰缝均匀而又美观;朱漆门窗宽阔敞亮,窗框上以红砖砌成拱形装饰;在二、三楼东、南、西三面有回廊,向南有突出的阳台,东西两侧回廊上的红柱颇为别致。

濠南别业大楼底层称“地炕”,为储藏室,通过折扇形的阶梯可直接进入二楼。

二楼的中间大厅为议事厅,是张謇当年接待重要宾客和举行仪式的地方。。

大厅两侧的厢房分别是议事室和书记室。大厅后部有推拉门,向内西面是会客室,东面是宴会厅,中间是木楼梯。在会客室里曾有一副张謇亲书的对联:“入水不濡,入火不爇;与子方孝,与父言慈”,反映了他的处世态度。

三楼东西两面的房间分别是张謇夫妇及其子张孝若夫妇的卧室、餐厅及梳洗室、琴书房。此琴为当年张謇使用的原物。中央是大客堂,北面有先像室,供奉张氏祖先。顶层为张謇两个义子居住的地方。

濠南别业主楼之西有一座附楼,称“西楼”,但在二层楼上建有过街楼与主楼连通。两楼之间有围墙相隔。主楼东侧原来有一座“花竹平安馆”,是张謇为其夫人养病而筑,然而建成之时,徐夫人已经谢世。张謇便在馆内设一“倩影

室”作为纪念。其余房间则供接待宾客之用。梅兰芳先生三次来南通演出,均住于“花竹平安馆”。由此,今濠南别业北端矗立有张謇和梅兰芳的青铜雕像,雕像依据1922年6月梅兰芳第3次来通演出在南通的合影,并经艺术加工,成为濠南路上引人驻足的景观。

现在濠南别业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苑的一部分,得到了全面的维修。别业的一楼内陈列《张謇业绩》展,展示了他作为爱国实业家不寻常奋斗的一生。

我们博物苑之旅就要结束了,在南通博物苑的引领下,南通已涌现了近30个博物馆,它们都数环绕濠河而建,南通正在成为博物馆之城,而博物苑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所重视。感谢各位的光临和配合,欢迎多提宝贵意见,我苑的所有陈列和展出每年都会在时空的变换中不断加强或更新,欢迎朋友们再来。

相关热词搜索:;

殷墟博物苑导游词篇八

郁郁葱葱,少不了它;百花争艳,少不了它——我的家乡。它虽没有浩浩荡荡的黄河,也没有清澈见底的漓江;它虽没有峰峦雄伟的泰山,也没有红叶似火的香山,却有着古朴的美,独特的美。

在我们那儿,树是常见的,可干净的小河却不是很多。所以我特别喜欢小河,喜欢它的稀少,它的稀少更说明了它的珍贵。我更喜欢它一年四季的样子。

春天,当小草探出头时,当大树抽出新芽时。这条小河解冻了,“叮咚,叮咚”地,弹奏着优美而悦耳的琴声。

夏天,当大树成荫的时候,当知了在树上唱歌的时候。这条小河也给知了伴奏。

秋天,当鲜果累累的时候,当金黄的树叶一片一片地飘落了的时候。河水跑过来接住了这群飞舞的“蝴蝶”,与它们玩耍,河里的小鱼也来凑热闹。

冬天,家乡的河就像巨兽的一张嘴,在寒风中吐着热气,大娘大婶们就在这河里洗衣服、提水。水温暖极了,冬天在这里洗衣服可算是最佳选择。虽然说热,但是,小河上还是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像一条通往神殿的道路。

家乡之水,为我们的家乡添了一条银色的发带;为家乡的美丽献出一份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简便。我爱你!家乡的小河!我爱你!我的故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