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怎么写(3篇)

2022年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怎么写(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22:14:48
2022年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怎么写(3篇)
时间:2022-12-24 22:14:48     小编:zdfb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怎么写篇一

(一)抗震救灾组织体系情况

2017年3月,《昆明市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工作预案》正式下发,根据《预案》要求,我区修订完善了《官渡区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工作预案》(官抗震指办〔2017〕1号)。《预案》中明确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设立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作为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工作执行机构,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区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工作,区长担任指挥长,负责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全面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区国投大厦5510会议室),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主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13个工作小组,负责贯彻落实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具体抗震救灾工作。

(二)《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工作预案》修订情况

不断完善地震应急行动工作预案。2017年3月,《昆明市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工作预案》正式下发,根据《预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我区修订完善了《官渡区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工作预案》(官抗震指办〔2017〕1号),4月20日,以官渡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名义下发各成员单位,安排各街道办事处、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各工作组牵头单位制定子《预案》,目前,备案工作已在时效内完成。

我区属于8度设防地区,按照要求,至少需要建立5支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区共组建有11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615名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员。《官渡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管理培训工作方案》中明确了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全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总体管理和指导,区属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街道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2017年4月7日下午,召开了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各成员单位签订《2017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以及一同下发的《官渡区2017年防震减灾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中再次就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的相关建设和管理工作作出明确划分和说明。2017年8月,组织我区8个街道10名骨干参加了昆明市防震减灾局在嵩明县举办的地震实战救援技能培训。以此为基础,下发通知并指导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在10月底前开展了年度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培训和演练工作。培训内容包含医疗救护知识讲授和装备实际操作,各街道办事处就近请当地医院或卫生院的专业人员讲授了医疗救护知识。11月,向8个街道下发培训演练经费补助(每个街道7000元)共5.6万元。通过培训,全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掌握了救护知识和装备操作。

(三)地震应急演练开展情况

2017年4月7日下午,我区召开了官渡区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暨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检查会议,区政府与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签订了2017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下发《2017年官渡区防震减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官抗震指办〔2017〕2号),对2017年度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培训演练工作作出明确安排和要求。目前,全区8个街道,仅吴井街道完成年度演练,接下来将督促各街道按时限完成年度培训演练工作。

(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情况

按照昆明市防震减灾局对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官渡区根据常住人口76.5万人,按照人均不少于2平米的规定和要求,在前期科学缜密调查的基础上,已于2011年8月完成了全区近30个点(153万平方米)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避难场所内设置了避难场所简介、标示牌、应急厕所等设施。同年10月,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工作(应急疏散预案、物资供应协议、避难场所维护管理方案)全面完成。年内,将继续督促各街道、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方,不断熟悉《避难场所应急疏散方案》,适时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确保了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指挥有力、救援有序,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疏散、安置。“十三五期间”计划对关上森林公园、世纪城如意公园、新亚洲体育城体育中心等3个具备条件、业主(管理)方单一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升级改造。

(五)地震应急值守制度及后勤保障建立情况

2017年4月印发《2017年官渡区防震减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官抗震指办〔2017〕2号),方案中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应急办、防震减灾、公安、民政、卫生、交通、电力等部门要配备应急通讯和应急供电设备,执行应急值守制度,确保应急工作人员 24小时通讯畅通。

2013年初,官渡区政府搬迁至云秀路2898号国投大厦,在临季红路旁国投大厦内配备了近200平方米救灾物资储备库。目前,官渡区救灾物资储备库现储备必备救灾物资36类,包括帐篷402顶、棉被464床、毛毯584床、大米88吨、睡袋500个及部分雨衣、雨鞋、应急灯、手电、发电机等。部分街道按照要求,也储备一定的抗震救灾应急物资。为进一步增加救灾物资品种及数量,我区正在按照救灾实际需求,通过采取实物存储、协议储备和能力储备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增加救灾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

(六)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应急准备情况

2017年3月,我区制定了《官渡区2017年度地震舆情处置方案》,就如何处置地震舆情中涉及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处置方案等作出明确规定。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出台的《官渡区抗震救灾应急准备新闻宣传报道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在加强抗震救灾舆论导向工作中的各项细节问题。

(七)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情况

以“5·12”等重要节点分别在高炮19旅、官渡古镇、钟英学校等地组织或参与了“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重大宣传活动,活动得到省市地震部门以及街道、部队、企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学校师生、社区群众兴趣浓厚,热情参与,共展出橱窗24幅,发放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手册8300余册、挂图31余幅、光盘1400套。

(八)监测预报及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情况

1. 加强群测群防工作。为建立完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官渡区政府按照昆明市政府的要求,在区属八个街道及水务局等部门配齐了16名地震宏观信息联络员。为规范宏观联络员管理,防震减灾部门出台宏观联络员管理制度,明确联络员工作职责,加强对联络员的培训,做到年初有部署,年底有检查,确保群测群防工作的正常开展。10月18日召开“2017年官渡区地震宏观联络员培训暨年终工作总结会”。会议总结了2017年度防震减灾工作并特邀市局监测预报处陈处长对宏观联络员进行系统培训。

2. 加强地震宏微观异常调查落实。开展了地震宏观联络员的培训工作,使宏观联络员能够深知事前捕捉宏观异常的重要性,一旦发现宏观异常要求及时上报并进一步核实,同时上报宏观信息月报表。2017年全年,官渡区无地震宏观异常现象。

3. 依法保护地震观测环境。2014年底,我区小哨观测台站移交滇中产业区进行管理。另外,官渡区地震观测中心建设项目已于2015年6月竣工,目前仅剩工程绿化、竣工验收、审计支付三项工作尚未完成。市局购买安装的观测设备已于2017年5月开始试运行。

(一)调动积极因素,努力推进城市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按照《昆明市官渡区2017年主要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区委全会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我局负责的路网建设工作分两部分:一是路网办工作;二是本单位自己承担的建设任务。

1. 路网办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2017年官渡区城市道路建设和综合整治计划》目标任务,区属任务共56个,其中续建21项,新建35项,投资64.99亿元(其中23个项目列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年度财政投入资金3.23亿元)。截止2017年10月,完工9个项目,开工在建31个项目(其中计划年底完工9个,22个开工在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共计完成投资约17.72亿元,已全面启动16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续建道路情况

完工7个。官渡46、老昆洛路云秀路—广卫立交段改扩建、官渡5西段、星耀路与广福路节点、云秀路下穿昆玉高速节点、广卫路(官渡302)、君安路(官渡63),投资约2.37亿。

在建14个。其中计划年底完工5个。金学东路综合整治主体工程完成97%,正在进行结算资料报送和工程收尾工作;季宏路与金源大道节点工程(含半幅道路),桥梁工程随官渡49同步建设,半幅道路拆迁工作已完成;子泰路(支301),形象进度80%,投资完成约2000万元;临江路(拓东路-塘双路段)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电力管沟的埋设及土建主体工作,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完成投资约600万元。广福路拓宽改造北侧建设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以上5条道路计划年底完工。

其它9个在建项目:永中路(官渡8)半幅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完成工程形象进度55%;杏圃街(官渡7)完成工程形象进度30%;官渡49(金源大道)已完成原地面复测、清表和桩基操作面填筑工作;官渡56(海东路)道路主体完成施工78%,完成投资2.9亿元;官渡45号路正在进行管线放线施工工作;官渡11(广和路)新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除土地未办理完成外其余工作均已完成,施工现完成土石方开挖量占总方量的95%, cfg桩的量占总量的80%,完成投资11545万元;官渡2号路北接口(进750试验场支路)9月1日前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完成工程量20%;官渡157号路排水工程,已完成高压旋喷桩3919.27米、沉井12座、顶管731米;次28下穿铁路货场节点改造工程,下穿隧道主体基本完成,形象进度约75%。

新建道路情况

完工2个。归十路与万泰路节点和季宏路(官渡42)交通设施。

开工17个。其中计划年底完工4个,云福路与老昆洛路节点改造工程,正在开展路面、绿化、交通工程施工,累计完成投资约250万元;双凤东路交通整治提升工程,9月23日进场,完成工程量80%;广居路、子君路综合整治工程,2017年7月18日实现了广居路及广居路至安和路段照明设施的通电亮灯,现对两条道路破损路面、交通工程管线的开挖工作。以上4个项目预计2017年底完工。

其它13个已开工在建项目:官渡60(安和路)道路新建工程已完成雨污管开挖及安装,工程进度完成60%;官渡43(宏源路)新建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正在做放线复测工作。由省城投公司负责实施的福保半岛11条道路,按照建设单位计划,已统一开工,官渡359(西)、359(东)、362、361、352、354、351等7条道路完成工程形象进度40%,部分路段完工并通车。官渡3、363、365、373等4条由于受片区开发时序影响,工程进展缓慢,完成工程量较少,完成投资约1.4亿元。

待启动16个。其中由区国投公司负责官渡280、281、282、375、243、48、51、52、53、288、289、294等12条道路,计划12月底前全部开工。

其余4个待启动项目需与片区项目同步实施,广福路与商海路节点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已编制完成,并报请市住建局审批。市住建局审批回复“对本节点改造工程为避免广卫立交片区(官渡东出口)改造时,再次损坏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本节点改造工程纳入官渡区东出口解堵中一并实施”。目前,市住建局委托昆明市政设计院正在对广卫立交片区改造进行设计研究中;官渡241号路由市城投公司负责实施,已完成道路施工招标,因受巫家坝片区重新规划调整,需等待片区规划调整后再行实施;佴家湾路综合整治工程因受陆芊城项目的影响,相关事宜区政府也未明确,官渡29(金航路)受关坡城中村项目调规未确定,因此两条暂不具备启动条件,区住建局、区城改局分别向区政府上报了暂缓实施的请示。

2. 我局自生承担的路网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2017年,我局除完成历年道

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怎么写篇二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把“队伍状态更加激情担当,职能履行更加精准规范,中心工作更加应点高效。”作为2017年工作总目标,以年初布置的10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始终坚持管理服务并重理念,紧咬各项目标任务,工作扎实,克服了人手少、摊子大、事项杂、矛盾多的困难,确保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2017年工作情况及2018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提升全域意识,重点项目服务主动作为。

牢固树立全区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一盘棋”思想,心有全局,着力提升管理、服务和协调工作,认真落实“两帮两促”、“三定三抓”等活动,确保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主动履职,完成了方案审查7个,初步设计批复16个(市政13个、房建3个)。完成48个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备案,完成5个深基坑、边坡设计审查及施工图审查备案;完成7个装饰装修项目审查备案;完成7个临时建筑施工图审查备案。创新招投标监管方式,招标工作试行全流程电子化,工作效率全面提速。全年共办理建筑许可证27本,其中区投区建项目7个,建筑面积6.56万平方米,总造价2.1亿元。园林绿化7个,其他7个,农村保障住房建设项目6个。积极协调,及时与市住建委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进行具体对接协调,分别就德思勤、华悦城、裕天国际,中航城、机器人集聚区,克明面业、高升时代广场、红星市场迁建配套道路建设、雅塘片区保障住房建设等10多个项目的手续简化、行政处罚和施工监管等达成共识,明确了解决办法,有效保证了上述项目的快速推进。

二、提升服务意识,行业管理务实创新。

一是建筑行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文件),结合省、市企业资质审查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把好资质审查关,寓服务于审验之中。今年雨花区有资质的建安企业总数517家,施工专业涵盖了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矿山工程、石油化工工程、通信工程、机电工程等32个专业。其中总承包企业233家,专业承包企业共150家,劳务公司共132家。今年新增企业109家,全年有227家企业进行资质申报,并已审批通过,其中109家为新申报,118家为申请增项(或资质升级)。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洞井公司、红星公司、市路桥公司、立承公司、辰波公司分别被市住建委授予3a企业。黎托公司、汇智园林公司、中禹公司、坤威公司、方达公司授予2a企业。为改造企业股本结构,打通企业融资瓶颈,对接资本市场打造企业优质品牌,今年5月成功帮助指导76家建筑企业首批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挂牌 “雨花区建筑行业专板”,这是全区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我区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建筑节能全面铺开。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2.53万平方米竣工结算工作,住宅产业化建设竣工面积68.7万平米(年度完成65万平米);在建房建项目16个,建筑面积105万平米,已完成新建建筑节能42.11万平米,节约标准煤0.765万吨;完成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4.5万平米(太和园1号栋);已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8.54万平米(紫金国际、炫街区建安工程、中航城小学);配合省市两型办开展了绿心保护、节能减排等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完成了2017年度节能专项检查;完成了2017年节能宣传周各项工作。完成了2015—2017年度雨花区建筑节能及能耗统计工作。

三是质安监管规范有序。全年总受监项目40个,建筑面积177.33万平方米,总造价为34亿元,其中房建项目27个,道路项目11个,挡墙护坡2个,工程受监率100%、合格率100%,质量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在整个质安工作中完善精细化监管、监督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有标准化示范工地,建立健全监管工作制度,明确监督注册、日常监督管理、约谈警示、工程项目竣工等阶段的工作程序和监管要求。加强对监督人员的日常评价和考核,不定期对所监项目进行飞行检查。开展了雨季汛期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机械设备、支模体系、玻璃幕墙排查。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按照省、市有关质量两年行动计划抓好了日常监督和执法管理,按照要求,已签订所有项目的质量终身承诺书。

四是建设执法宽严相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通过日常巡查与重点查处相结合,全年我局共调查各类违法违章工程15个,签发项目调查通知书、停工令、完成案件查勘笔录30余份,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决定书1份。辖区内各类违法违章项目执法覆盖率达到100%,证据收集有效率达100%。受理和处置妥当违法装饰装修投诉240余起,其中12345市民投诉热线200余起。我们在人员少,投诉量大的前提下,坚持第一时间派遣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查勘。认真进行调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调解,或检测机构鉴定方式,解决双方面的纠纷,工作中坚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全年无群众投诉现象及未出现一起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案件。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建设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

三、提升安全意识,安全监管扎实到位。

一是抓好了安全隐患治理。根据市住建委和区安委的统一部署具体安排,共计排查危房约144栋次(其中27处在今年之前已鉴定为c、d类危房,其余117处于今年上半年鉴定为c、d类危房),治理危房19处(其中c类危房1处,d类危房18处);共计排查挡土墙、护坡等安全隐患68处,其中38处已得到有效治理;受理房屋鉴定6处;累计紧急处险近24次,组织召开协调会40次,并多次请专家现场查勘、出具整改意见9份。积极调度了中冶长天护坡、洞井旺坤家园外墙隐患治理,边山社区与杨子公司边坡结合部边坡滑坡、区公安消防大队红星中队西侧挡土墙抢险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抓好了建筑工地现场监督管理。针对我区安全生产特点,下发了《2017年雨花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九打九治”打非治违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雨花区2017年第四季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等24个通知文件,对受监的40个项目都进行了全面检查,领导干部带队开展11次专项大检查(春节后、五一、“两会”、围挡整治、汛期、高温季节施工、第四季度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江西“11.24”事故后安全专项督查等),下达整改通知(函)67份,目前所有项目工地已通过全面排查和专项检查,基本整改到位,整体安全处于受控状态,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阶段性评价和达标验收工作覆盖率达100%。特别是江西丰城“11.24”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后的安全专项督查,局高度重视、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细处,全局安全管理责任与职责体系进一步理顺明晰,得到了市区两级安委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三是抓好了建安企业安全生产。今年检查区属建安企业20多家,为区属建安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新办53家、延期71家,三类人员新办846人,延期1426人,变更1720人次,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c证换证人数3170人,并对2家企业进行了安全认证,同时对110家区属建安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通过规范管理,各企业的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企业安全管理逐步规范。

四抓好了燃气安全管理。建立全区燃气网格化安全管理机制,出台五项燃气日常安全检查制度。组建了由区、街道燃气管理部门、社区和村安全专干、楼栋长和小组长等四级纵向,加上区、街道燃气管理部门、液化气生产经营公司、销售点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四级横向组成的燃气“井”字形网格管理机制。全年按照“四级联审”要求,为135家申报燃气三级供应站、107家便民服务点、14家燃气生产经营企业办理了联审发证的初步审查。在全区范围内组织11次联合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10多人次,取缔非法经营“黑气点”11家,查获无证运输液化气面包车1辆,收缴396个液化气钢瓶以及一大批倒气工具,下发整改通知书42份,发现并上报处理私自将工业用气转生活用气违规行为一起;查处损坏小区燃气管网造成燃气泄漏险情一起。配合市燃气局对全区100多个拟设瓶装液化气三级供应站进行了安全生产监察,,按照安全管理记分标准,查处并扣除安全管理6分的液化气销售点1个。

五是抓好了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制订了《雨花区城乡建设局开展2017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制作了与建设领域安全相关的危房、护坡挡土墙、在建工程以及装饰装修常识、液化气安全等五大板块的宣传板报,并于6月17日在同升街道长沙贸易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西门自强楼(兴安路)现场宣传,发放资料,解答群众提问。

四、提升改革意识,物业管理改革实质推进。

雨花区注册的物业企业约230个,物业项目535个,其中住宅约342个,项目总规模5000多万㎡。一是积极推进住宅小区四方联动机制自治管理体系。立足居民自治,选取41个物业小区全面启动物业管理改革试点,设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党小组成员、业委会委员、业主监事会、物业服务企业人员构建四方联动机制,共同治理小区。到目前为止,全区物业小区建立了四方联动机制的占到7%,小区党组织建立占到30%,业委会建立达到30%,监事会建立占到11%。二是率先全市出台并实施了《长沙市雨花区物业服务项目星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通过评选活动引导物业行业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由“做好”向“做精”转变,由“保运转”到“树品牌”的转变。三是创新机制,强化物业小区安全管理。推动各物业企业购买电梯安全责任险,要求各物业企业参加区质监分局组织的电梯安全监管培训,与辖区内物业企业签定了《消防安全自查自改承诺书》,出台了《雨花区加强物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设立了物业服务企业自查、街道(镇)、社区检查,区城乡建设局督查、抽查的阶梯把关方式。四是部门联动,创新矛盾化解举措。由我局牵头的雨花区物业纠纷调处中心成功运行,设置了办公场地,落实了工作机制,统筹各街道(镇)物业纠纷的调解。同时,区法院设立了物业纠纷专业合议庭,开辟从立案到执行的绿色通道,为物业纠纷当事人提供便利、高效的司法救济途径,区司法局从多个律师事务所中选择了8名律师,组成了物业管理法律援助队。通过部门联动,协同服务,实现了物业纠纷快捷有效调处。五是扩大试点业主大会管理物业维修资金工作。2015年继鸿景雅苑小区的物业维修资金划转到业主大会账上成功。今年该项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局与长沙银行系统成功联网,实现了业主大会自主使用物业维修资金监督机制的建立,目前已经成功划转资金的有长丰源、雨花家园,正在筹备、召开业主大会的有国检园和桃阳苑。该项试点工作在全市领先。

五、提升民生意识,服务民生落到实处。

一是办好集体土地房屋登记,不动产工作虽然处于移交状态,但我们的工作没有放松,截至9月9日业务停办前,共办理各类登记累计595宗,登记面积86678.83㎡,今年继续以洞井街道板塘村和圭塘街道大塘村的安置房为主,其中大塘村确认登记3栋,发证410宗(已提交的8栋房屋的户证已全部办理完毕),板塘村确认登记5栋,发证164宗。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稳步推进。跳马镇有335户危房改造对象尚未援建,提交危房改造申请共164户(其中一般户91户,重点户72户),已开工118户,已通过竣工108户,98户入住。

三是房产办证处遗精心调度。下发了2017年房产处遗的工作方案,出台了对处遗工作绩效考核的办法,积极推进了重点项目包案,对11个街道处遗项目进行摸排调度,使项目情况更清晰,存在的问题掌握更准确,也给难点项目推进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我区今年处遗项目共31个(5600户),目前完成项目12个(市里确认1892 户),占年度总户数5600户的33.79%。根据11月28日市处遗工作会议精神,目前绩效考核方式由原来的“定量考核”变为“定性考核”,即按照各区剩余的处遗项目的情况、性质,以各区的处遗项目的详细申报情况为依据,由市处遗办负责初审,上报市绩效办予以确认的方式进行。我区处遗办于12月13日对剩余的19个项目进行了细化申报,为市对区考核做好准备,力争雨花区处遗项目的完成情况不拖绩考后腿。

四是物业维修资金应百姓之所急。截止到12月6日底,共受理业务343笔,办结251笔,总计拨付维修资金820多万元,其中应急维修项目办结116笔,实际拨付金额610多万元,三万元以下维修项目办结135笔,实际拨付金额约210多万元。一次性表决受理13,办结9,拨付金额203690 ,维修资金使用业务量居市内各区之首。

五是户表改造工作如期完成,四月来才接受此项工作,在摸索中作为,年初市指挥部下达3.5万户改任务,其中20000户为重点民生考核任务,后来经市指挥部调度,在左家塘、圭塘街道追加5000户改造计划。目前经自来水公司统计,上报市住建委数据为完成数20665户,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因水改相关投诉80余起,召开了30余次各单位相关协调会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市民的充分认可和市户改指挥部的高度肯定。

六是城市微改造组织得力。2017年按照市住建委工作安排,全区开展了“品质长沙”2017长沙城市微改造创意征集活动大赛,共收到业余组参赛作品81份,专业组参赛作品45份,推荐业余组作品30份、专业组作品15份参加市级评奖。通过专家评审,雨花区获专业组一等奖作品1份、优秀奖2份、佳作奖4份、优胜奖4份,业余组优秀奖作品1份、佳作奖9份。该项工作的全市总结表彰在我区红星农博二展馆举行,我区荣获优秀组织奖。

七是房价调控工作精细到位。按月出版了《雨花房产月讯》,为区委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了参考, 11月份后牵头房价调控工作,会同工商、发改、街道共走访检查了82个楼盘(含40个上榜楼盘),传达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对房价上涨过快的上榜楼盘进行重点稽查,严查涉及市“七条”情况,确保了我区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

八是文明创建常抓落实。按区文明办要求,主动作为,狠抓物业小区和建筑工地的文明创建工作,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采取分片包干,现场蹲守、跟踪督促、市区联动等方式,抓好了辖区内物业小区和建筑工地的文明创建工作,在省检、国检中未有扣分情况。

九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牢固树立“群众信访无小事”的理念,一年来完成领导批示交办件(含市长信箱)69件,区长信箱32件,信访平台转办件19件,12345市民服务热线751件,电话受理300余起,妥善地处理利璞大厦、建筑公司改制、物业矛盾纠纷、装饰装修纠纷、房屋质量投诉、民工工资、房产办证等问题,切实做到接访处置到场率100%,信访工作回复率100%,信访案件办结率100%

十是交办工作不遗余力。新型城镇化工作全面铺排,完成了年度雨花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示范片区和示范项目申报等相关工作。牵头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制定了《雨花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及时收集汇总工作信息并报送市住建委。加强了闲置土地清理,对6个围而未建地块,积极督促开工。按时完成了自行车道建设、征拆确权工作等。

六、提升党建意识,自身建设不断夯实。

继续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心态建设”活动;按要求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切实强化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强化了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继续深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及时调整了帮扶干部,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抽到12人到511和各重点工程指挥部锻炼。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项廉政规章制度,班子成员广泛开展交心提醒,全局全年没有违纪违规现象。

三、今后工作思路和举措

紧密结合市、区党代会核心精神(“三个中心”“三个雨花”的打造和建设)和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分解任务,认真落实涉及城乡建设线具体任务14项,激情担当,有效服务,依法监管,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环节为“三个中心”“三个雨花”建设积极作为,努力干事成事。

1、继续做好建筑节能等新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推广绿色建筑,推行低碳生活,大力促进住宅产业化,完成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加强自行车道等公共设施建设。

2、继续加强建设领域的质量监督管理。打造一批精品工程、百年工程,通过规范项目招投标,加强对标后的全过程监管,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质量监管工作制度,完善精细化监管、监督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严格监督注册、日常监督管理、约谈警示、工程项目竣工等阶段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建立标准化示范工地。加大建设执法力度,使辖区内各类违法违章项目执法覆盖率达到100%,证据收集有效率达100%。加强区管建设工地扬尘管理和噪声污染。

3、继续抓好民生工作。一是在市住建委指导下完成跳马镇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明年市对区将不明确任务也无专项资金。二是创新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做好物业维修资金划转业主大会管理试点。三是继续做好户表改造任务。

4、继续深化物业管理改革。一是狠抓业委会建设。二是破解“双三分之二”难题。三是完善和加强物业监管机构。四是呼于出台扶植物业企业相关政策和办法。五是加大对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约束力度。

5、继续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引导,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行业整体素质。重点做到:一是产业规模有上浮,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二是行业结构调整有上升,多培育特级总承包企业和一级企业,扶持一批具有“专、精、新、特”企业。

6、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源头预防、动态管理和专项整治,加建筑施工、建安企业、液化气经营门店、危旧房屋和护坡挡土墙等领域安全监管,出台《区建设领域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怎么写篇三

2017年,全局上下以“三城同创”为抓手,以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为重点,集聚要素,奋力拼搏, “三城同创”和城乡建设工作“十三五”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一)优化路网结构,城市道路有新拓展。截至年底,共完成市本级市政工程13项,新建开工16项,开展前期13项。列入“三城同创”考核项目7项。其中快速路4项,长江路与火车西站站前快速路立交施工单位已进场;铁路西站站前快速路正进行方案细化;机场大道2个标段已进场,另2个标段正进行施工图设计;长江西路与锡通高速连接线施工图已完成,已启动招标程序。骨干路3项,园林路北延中的桥梁已完成结构80%,通吕运河南侧道路路基及管线已完成;城北大道路基完成60%,管道完成70%;福星路路基完成40%,管道完成60%。同时,注重民生导向,强化城市支路网、老新村出入通道和疏堵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交通“微循环”。在积极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的同时,狠抓工程质量管理,今年一批项目荣获各类优质工程奖项,其中江海大道东延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通甲路拓宽(教育路—园林路)工程申报国家金杯奖,城北大道b、c、d标段,光阳路e标段等项目申报扬子杯,均已通过专家审核推荐。

(二)注重生态内涵,园林绿化有新提升。围绕“三城同创”建设目标,更加注重生态内涵,全方位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建设。年度计划安排43大项,全年可完成5项,开工建设13项,开展前期25项,市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超300公顷。通吕运河绿廊(通宁大桥—船闸东路地块)、海港引河绿廊(通吕运河—南川河立交)西侧地块12月底主体建成,海港引河绿廊(通吕运河—观阳路)东侧地块正抓紧推进。基本建成观阳路、星明路等一批小游园。通刘路绿化景观带已基本建成,长江西路、太平路、园林路、盘香路绿化景观带正在推进中,机场大道绿化景观带、幸余路西延绿化景观带、市区洪江路等林荫路、景观路,目前正在抓紧相关前期工作。南通园“林境诗语”斩获省第九届园博会“造园艺术特等奖”,我局获得“突出贡献奖”和“先进集体奖”;积极组织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博会参展活动,南通展园“劲园”荣获“室外展园综合金奖”,我局获评住建部“优秀组织奖”、“先进单位奖”、“最佳展园建设奖”;传承南通菊文化,精心组织了第27届南通菊展。

(三)坚持民生优先,公用事业有新亮点。一是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经过前期努力,我市已于11月18日顺利通过住建部组织的国家节水型城市现场考核验收。二是提高供水保障水平。着重推进崇海水厂二期40万立方米/日和洪港水厂60万立方米/日两大供水扩能提标工程建设,其中崇海水厂二期年底前常规工艺建成投运,洪港水厂深度处理工程竣工投产。三是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扩能提标。市污水处理中心10万吨/日深度处理设备项目、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扩容工程已分别进入设备安装和扫尾阶段,可顺利完成年度目标。目前,市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4.7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综合考核连续位列全省第一。四是积极开展河道截污。河道截污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以及为民办实事工程,2017年共实施16条,目前已完成9条,其余7条进入收尾阶段,水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五是深入推进积水路段改造。分两个批次,先后实施了26个积水点改造,主城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明显提升。此外,保证垃圾应急填埋日产日清,积极推进天然气lng应急气站建设,城市照明智能化管理各项考核指标处于苏中苏北领先水平。

(四)加速转型发展,建筑产业有新突破。预计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6400亿元;境外营业额超18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处于省内第一,全国领先的地位。我市获评“全国建筑装饰之乡”,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2017年新增鲁班奖三项,南通市累计共获91项,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着重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制了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建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生产力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二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目前全市采用装配式施工面积突破100万平米,居全省前列,拥有3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3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以及6大代表性示范项目。三是智慧建筑取得新突破,在bim技术、楼宇安保系统自动化、系统控制与集成等方面积极探索,多个项目技术应用国内、省内领先,“海门被动化产业园区”研发被动化建筑已申报国家产业示范基地。四是加大企业“走出去”步伐,牵头制定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去”实施意见,全市建筑企业新签境外合同额、境外施工人数,在省内继续保持领先。

(五)树立震情观念,防震减灾有新进步。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全面加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加强地震监测台网运行和维护,保持监测仪器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5个一般站、3个基本站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新建台站场址勘选工作,增设流动监测设施,组织人员培训,开展应急联合通讯演练,保持备战状态。实施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能鉴定和抗震加固设计审查的全覆盖,扎实有序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科普宣传周、国家防灾减灾日等时段,精心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开展以地震应急为主线的“防灾减灾综合示范演练”,加强地震安全社区创建督导,年度工作在全省综合评比中获得优秀成绩。

(六)健全监管机制,质量安全有新举措。建成覆盖全市的建筑市场信用平台,加强现场管理,明确严格总包责任制,健全合同备案的要求,对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的责任及监管部门现场重点核查内容提出了要求。持续推进工程质量治理行动,开展在建项目质量大检查,提高依法监督能力。以落实主体责任为重点,加大安全基础能力建设,着力强化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复工整治、起重机械、深基坑、有限空间作业、夏季消防、高支模、脚手架、今冬明春火灾防控等专项整治,建立重大隐患挂牌督办、跟踪整改落实制度,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此外,村镇建设、住宅产业化、财务审计等工作都取得长足发展,建筑业科技进步全省持续领先,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己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通过建设和努力,2017年,我市获评省人居环境奖,南通市“两圈八湖九脉”海绵城市基底建设项目获评江苏省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两河两岸”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通过国家第三批示范项目验收。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开展工作评议,认为我局按照城乡统筹、“四化”同步的要求,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建设走出一条统筹协调、集约高效的发展之路。市政协对我局提案办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认为我局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并能将提案办理与本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办理过程作为推动业务工作的重要契机,切实解决了一批关乎民生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局取得了98.7的高分。

2018年,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举全局之力,聚焦重点工程,创新思维,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精细管理,全力推进各项城市建设工程,推动全市城建工作走上新台阶。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推进“五大片区”建设。中央创新区计划安排朝阳路等5个项目;五山地区计划安排新港镇路等5个项目;火车西站片区计划安排西站市政配套工程等4个项目;星岛水岸片区计划安排节制闸路东延等3个项目;先锋生态涵养区计划安排定海生态公园(含定海湖)1个项目。

二是轨道交通建设。共安排9个项目:除火车西站片区的4个项目以外,还包括一号线勘察设计、交通导改、管线迁改、二号线一期勘察设计、铁路东站5个项目,总投资32.33亿元。

三是快速路网建设。共安排12个项目,其中续建项目机场大道等4个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快速路10公里;新建项目铁路西站站前快速路等4个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快速路31公里;开展通富南路快速化改造等4个前期项目。同时,计划安排主次干道建设45项、支路建设34项,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四是园林绿化建设。围绕“三城同创”建设目标,更加注重生态内涵,全方位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建设。共安排11类168项,其中市级公园14项:续建白龙湖公园、星盛湖公园2项,新建五山森林公园军山片区、南通水上植物园(含静海湖)、中央公园(含紫琅湖)等11项,观音湖公园(含观音湖)前期研究1项;区级公园8项:续建城山公园、观音山公园2项,新建韵城公园、姚港公园等4项,任港公园、新桥公园前期研究2项;道路林荫景观提升(景观路、林荫路建设)20项;滨河绿廊16项;道路绿化景观带30项;小游园24项;环境整治和零星地块绿化6项;濠河景观功能完善7项;占领性绿地40项;郊野林地5项。

五是公用事业建设。计划安排42个项目,总投资40.6亿元。一是自来水深度处理全覆盖,推进市区狼山、洪港、崇海三大主力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全面实施,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启动李港水厂及水库前期、通如线改造等7项供水工程;二是加快南通北lng应急气源建设,确保市区7天应急供气量。三是推进市区10个积水路段改造,不断提高城市应急排水能力。四是加快水环境整治,组织实施13条河道截污工程。五是实施污水处理中心加盖除臭、垃圾填埋场7号池、后期封场等项目建设,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六是建筑业转型发展。以市政府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推进方案为指导,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牵头成立南通建筑产业联盟,搭建金融、技术、采购、培训平台,引导企业抱团发展、互济共赢。扶持市内龙头建筑企业参与轨道交通、大型桥梁隧道、港口码头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定期组织银企交流,促进金融资本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全力抓好政府类投资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化应用向公共设施、交通工程等领域拓展,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化生产基地和高水平的部品生产企业。

七是防震减灾工作。坚持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建设同规划、同推进、同发展,坚持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按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推进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改造和建设。加强震情监管,进一步完善测震、强震、前兆台网,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确保数据传输畅通。加强地震应急管理,组织好省市地震应急联合通讯演练及应急指挥系统视频联通、双流测试工作,确保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运转正常。开展社会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国家、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震避险能力。

八是其他各项工作一并推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