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工作总结篇一
这学期,我授课的科目是高等教育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编写教学计划、备课,到课堂教学、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操作练习,我都踏踏实实地做好。学生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把握好课程的导向,明确教学目标,这样就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其次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对于方法的把握,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集体讲授法、小组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一点——重复是最好、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很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自己反复操作练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校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的入门介绍。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个方面,即计算机的组成和发展、操作系统平台的介绍及应用、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本课程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配合相应的课后练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一)理论与实操需要互相结合、要讲究同步
按照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周共2节课程,都是在机房里教学,期中大部分时间里是学生在操作练习。所以我们在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或者是在每周备课的时候,甚至是在每次课讲解理论的时候,都必须时刻保证所上的理论内容要使得操作练习中学生有明确的目的,而不能任由学生漫无目的的练习或无事可干。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不仅仅要告诉学生理论内容,也要让学生对本次课操作练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安排操作练习时,也需要根据本次课的内容予以安排,通过练习不仅要求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同时也要求能够对上次课饿内容进行补充重复练习,以及对下次课的一个正确开启的作用,这样才不会浪费课程的时间。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不能够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目录的内容按“部”就“搬”来教学,而是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内容的侧重点等的实际情况调配好理论与操作练习部分,这样才会得到“教”而“学”,“学”就“会”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indows、word、excel等都是面向用户的图形界面,靠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很清楚的讲解操作过程,实现了操作过程的可视化,同时,教师也可提出问题和要求,可以随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根据不同操作及其效果对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学校网络资源,适当的给学生一些自主上网学习的时间,通过网络来解决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同时在以后的工作,遇到不同问题也能解决好。
(三)转变教学理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应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每次课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学习一个工具,过去许多老师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教学效果并不好。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我总结了讲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新的方法,即“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结论和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操作要求,先利用图片进行效果展示,那我们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哪些工具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之前所需知识,发现很麻烦,于是我们就介绍新的办法或工具,那这个方法或工具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于是就是归纳结论和规律,最后会安排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学生也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新饿问题?整个过程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积极思考,并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
(四)理论联系实际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便可迎刃而解,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成果很大部分体现在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上。有些教师认为上机是同学们自己的事,只要照实验书本操作即可,教师只等同学提问答疑。其实不是这样,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为了提高熟练程度,实验课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上机任务。为此,我每次上机都安排上机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期间教师应在同学之间来回穿梭发现问题并加以辅导,下课前开始检查作业,同时还做好记录作为平时成绩。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同学都会按时上机并完成作业,有助于提高和巩固知识的掌握。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还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大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传统的必修课程相比,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其一,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深度及应用能力也有所不同。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已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求,也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其二,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懒惰,对学习缺乏兴趣沉迷于游戏。
(一)试行分层次教学方案
在入学初,首先对学生进行模拟测试,按进行分层次教学。经过分层后,任课教师则可根据不同级别班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学生水平较高,以加强、提高为主;中等学生大多数对计算机有所接触,但不熟练则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及要求来上课;而部分学生水平相对较差,基本上没有操作过计算机,则以加强基础操作为主。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次教学使教学得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和作风,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不断地自我提高,而不是仅仅掌握课堂上的一点知识,从而也真正体现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从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来看效果良好达到了预定目标,同时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艺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工作总结篇二
欢迎阅读计算机应用基础常识,通过小编准备的计算机常识,相信你们对将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
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未来cpu会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响应速度。
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这项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也就ok啦、
显示器(display)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
4.
装修有哪些常识-装修常识大全
5.
建筑常识
6.
纹身常识
7.
调酒的常识有哪些-调酒常识
8.
纹眉有哪些常识-纹眉常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工作总结篇三
为了迎接这次教师基本功大赛,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的培训,培训中我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并且也品读了几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他们的教学理念很新鲜,课的设计十分精彩,我想这和他们高深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听过看过之后我也受益匪浅。
一、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一次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
三、拓展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教师学会自我反思,就会以特定的眼光给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定位,就会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步入新的世纪,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坚信通过领导和老师帮助,以及自身的勤奋努力,相信我们会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战线上的精兵强将。更加致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中,更加投身于教学工作中。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工作总结篇四
引导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涉及到的辅助工具(包括软、硬件)比较多,是以学生掌握如何获得不同形式的多媒体素材为目的,以教师示范为主,配合大量的助学视频。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ppt,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多媒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却对多媒体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以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切入口是个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更新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品种繁多的多媒体设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考虑到学生一般不会走入市场去了解这些新产品,因此把新的资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一举多得。
2.掌握常用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难点: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课前分配好合作小组。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ftp服务器。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综合评价表。
教学过程(2课时)
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在观看两段多媒体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何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等理论性内容。同时配合课件展示。
情景重现:《最是一年春好处》宣传片播放
【问题】在这幅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多媒体素材呢?
提示引导学生回答出有: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继而引出本节课就以这四种素材的获取作为四个主要的任务。
【问题1】一般来说我们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信息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上网找,自己写文章)
【问题2】如果要我们自己写需要的文字信息,我们都是通过键盘进行输入的。那么,如果我不会使用输入法进行文字的录入,我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设备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呢?(手写笔)
【学生自学】考虑到对于学生群体而言,键盘输入没有问题,手写笔应用不多,所以提供助学视频或说明文档,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用hypersnap截图软件截图(提供助学视频)
【教师示范】要点:取景对焦,拍摄照片,照片输出
有些图像需要我们亲自动手进行绘制,这样的软件有很多,其中windows xp自带的“画图”程序就可以用来绘制和编辑图像。我们这就动手来绘制一幅图画。
【动手练习】用windows xp自带的“画图”程序绘制一幅指定的图画。
【探究与合作】针对任务一和任务二的拓展内容
师:通过网络获取音频(了解常见音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音频,这时候网络就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怎么办呢?
使用windows自带录音机录制旁白(教师示范为主,配以助学视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视频(了解常见视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提示:现在手机也可以拍视频的
(二):了解windows xp自带的movie maker的使用(教师演示,提供助学视频)
【动手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模仿教师演示的过程,练习使用movie maker制作简单的短片。
【探究与合作】组内用摄相机拍一段视频录像,然后将其视频输出,选择的采集软件为windows movie maker,利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
1.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试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工作总结篇五
本学期,我任教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同时兼任学校的、机房维护、德育等工作。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
平时每个周五都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文件,和同事积极沟通 ,学生的动向和思想状况。搞好教学部思想建设维护工作。每周按时组织教研活动,并且认真做好笔记,从不缺勤。工作上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1、潜心钻研,认真备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认真写好教案,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以生为本,微笑上课。上课时注重学生反馈,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兴趣出发,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微笑行动,也是我对自己的教学的新的要求,学生喜欢老师的笑脸,这样能给学生自信。
3、虚心学习,坚持听课。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认真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经过听课,评课,本学期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我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积极学习,针对很多学生计算机基础的普遍差学习意识淡薄的情况,我跟学生一起,寻找原因,我也乐在其中。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前提,知识零碎、广泛,逻辑联系不强,因此,除了注意课堂效果之外,我还不厌其烦地让学生练实际案例。为此,在上课结束时,我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情况,苦口婆心地讲道理,结合德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比如指路标牌、流程图等多种实际操作和工作结合的方式告诉学生在校时间不多要珍惜,这样同学都可以接受。
当然,我也看到了本学期的不足,比如说,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电子信息化时代,要时时刻刻充电,以后还需多花时间去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在教学方面,还应多向老教师、优秀教师学习,以提高自已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新学期的职业教育和学校发展的要求。德育方面,本学期人手紧张,我也刚刚接手德育工作,理出头绪。在下学期要开辟新思路。缓解教学部门管理的压力,应当转念投入精力招生,为学校的春招添砖献瓦,为成龙学校的明天献出自己应尽的一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工作总结篇六
这学期,我授课的科目是高等教育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编写教学计划、备课,到课堂教学、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操作练习,我都踏踏实实地做好。学生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把握好课程的导向,明确教学目标,这样就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其次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对于方法的把握,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集体讲授法、小组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一点——重复是最好、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很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自己反复操作练习。
一、把握课程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校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的入门介绍。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个方面,即计算机的组成和发展、操作系统平台的介绍及应用、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本课程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配合相应的课后练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二、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理论与实操需要互相结合、要讲究同步
按照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周共2节课程,都是在机房里教学,期中大部分时间里是学生在操作练习。所以我们在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或者是在每周备课的时候,甚至是在每次课讲解理论的时候,都必须时刻保证所上的理论内容要使得操作练习中学生有明确的目的,而不能任由学生漫无目的的练习或无事可干。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不仅仅要告诉学生理论内容,也要让学生对本次课操作练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安排操作练习时,也需要根据本次课的内容予以安排,通过练习不仅要求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同时也要求能够对上次课饿内容进行补充重复练习,以及对下次课的一个正确开启的作用,这样才不会浪费课程的时间。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不能够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目录的内容按“部”就“搬”来教学,而是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内容的侧重点等的实际情况调配好理论与操作练习部分,这样才会得到“教”而“学”,“学”就“会”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indows、word、excel等都是面向用户的图形界面,靠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很清楚的讲解操作过程,实现了操作过程的可视化,同时,教师也可提出问题和要求,可以随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根据不同操作及其效果对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学校网络资源,适当的给学生一些自主上网学习的时间,通过网络来解决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同时在以后的工作,遇到不同问题也能解决好。
(三)转变教学理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应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每次课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学习一个工具,过去许多老师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教学效果并不好。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我总结了讲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新的方法,即“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结论和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操作要求,先利用图片进行效果展示,那我们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哪些工具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之前所需知识,发现很麻烦,于是我们就介绍新的办法或工具,那这个方法或工具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于是就是归纳结论和规律,最后会安排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学生也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新饿问题?整个过程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积极思考,并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
(四)理论联系实际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便可迎刃而解,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成果很大部分体现在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上。有些教师认为上机是同学们自己的事,只要照实验书本操作即可,教师只等同学提问答疑。其实不是这样,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为了提高熟练程度,实验课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上机任务。为此,我每次上机都安排上机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期间教师应在同学之间来回穿梭发现问题并加以辅导,下课前开始检查作业,同时还做好记录作为平时成绩。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同学都会按时上机并完成作业,有助于提高和巩固知识的掌握。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还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大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发现教学不足,提出改进思路
《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传统的必修课程相比,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其一,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深度及应用能力也有所不同。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已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求,也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其二,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懒惰,对学习缺乏兴趣沉迷于游戏。
(一)试行分层次教学方案
在入学初,首先对学生进行模拟测试,按进行分层次教学。经过分层后,任课教师则可根据不同级别班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学生水平较高,以加强、提高为主;中等学生大多数对计算机有所接触,但不熟练则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及要求来上课;而部分学生水平相对较差,基本上没有操作过计算机,则以加强基础操作为主。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次教学使教学得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和作风,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不断地自我提高,而不是仅仅掌握课堂上的一点知识,从而也真正体现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从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来看效果良好达到了预定目标,同时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