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最难忘的家乡风俗600(五篇)

2023年最难忘的家乡风俗600(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17:25:08
2023年最难忘的家乡风俗600(五篇)
时间:2022-12-23 17:25:08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难忘的家乡风俗篇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见来?”元宵节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说起元宵节,还有个不小的来历呢。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一天,东方朔看见一个名叫元宵的宫女因无法尽孝而准备投井,阻拦下后便决定帮她回家。于是,他用计使民众以为有天火降世的焚身之灾。传到皇宫后,他便让汉武帝让民众在十五晚上挂灯,放烟火来躲避“天火”。

之后,由于没有天火,汉武帝大喜,便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春节过后,元宵节很快就到了

这天一大早,我便和妈妈做起了元宵。小小的元宵圆圆的,白白胖胖,十分可爱。

“咕嘟咕嘟——”元宵在沸腾的水中不停打滚,如同鱼跃龙门般七上八下。一颗颗晶莹饱满,馋得人垂涎三尺。

晚上,便到了一天最重要的环节——灯会。大街上火光四射,将人们的脸庞照得红通通,尽显一派生机。

街旁,四处挂着大红灯笼,各式各样的纸灯、纱灯。“卖灯笼喽!”小贩一声吆喝,孩子们便一窝蜂围了上去,你争我抢,气氛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哗——”一朵烟花穿入漆黑的夜空,绽放出美丽的火花。夜空顿时布满了成千上万的火花,如天女散花,又似牡丹盛开。盛开、落下……随即,便又是一轮优雅的绽放。

元宵节,愿你在那灯火阑珊处,与家人共度欢乐!

最难忘的家乡风俗篇二

前两天大连一向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昨日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日,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据分析确定,那里前一阵子应当是一个小水凼。(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齐度过的。那时的自我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温暖。

那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能够清楚的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齐,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细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清楚的记得她的那双大手那么温暖,却那么粗糙。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我的双手。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此刻想起,才晓得,那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历无数风雨坎坷的见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那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仿佛还能感觉到奶奶的体温和目光。

只是之后,我回到大连,回到妈妈身边。她的工作总是那么忙,忙到无暇顾及节日的到来,更不要说为我系彩绳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最难忘的家乡风俗篇三

虽说我的家乡是四川,但我却一向随母亲生活在深圳,也是最近,回到四川读书的一年,才感受到四川,感受到家乡的风俗,可谓是“千奇百怪”,而这些风俗文化是独特的、温馨的。应教师要求,写家乡的文化,我便记它下来。

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新年的前几天,农村的家家户户会挑出自家最肥美的猪,举办隆重的杀猪仪式,来庆贺这一年的丰收,和对下一年的祈愿。他们点燃香烛,虔诚的祝愿、企盼,感激上天的眷顾,感激党和政府带来的`祥瑞和平!只要杀了猪的那户人家,必须会宴请邻里、亲朋、好友,大摆筵席。每户人家请客时,都不会吝惜自家的猪肉,挑出最鲜美的来招待客人。连城里的人都羡慕农村的“年猪汤”,说他自然,绿色,香美。邻里们相聚一齐,好不热闹!也好不体现出四川人风俗的独特,四川人的热情!

超糯,超好吃!还有那馅儿,很有讲究的,农村的“猪儿粑”馅必须要油,要新鲜,要多样!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农村人吃一顿油的,那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所以,油的特点就一向沿传下来,一口咬下去,满嘴是油,油而不腻。外婆常说一句话:“细心,别让猪儿粑烫着背!”我疑心,“猪儿粑”怎能烫着背呢?再烫,都是嘴。外婆老是笑:原先,这当中还有故事,说一穷小子,吃“猪儿粑”,先咬了一口,殊不知,猪儿粑油太多,顺着手臂一向流,那小子就高举着手,用舌头去舔手臂上的油,结果油就顺着手臂烫着背了。外婆讲完故事,仍是笑眯眯的,生活富了,她怎能不笑?猪儿粑包好了,在外面卷一层薄薄的菜叶,就上蒸笼蒸,一会儿就香气四溢,超给力的,想起都留口水!只能改编一句诗来表达了“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尝”。

既然有“种”,当然就有“收”啦,收稻谷时有一餐,所有的工人都会得到主人家招待的豆花,这豆花可是仅有“天府之城”才有的,其他地方你花钱都不必须买得到呢!

豆花,主料是黄豆,也是用石磨慢慢地磨出的,加上农村上好的清泉水,用白矾慢慢的点,这可是技术活。四川农村的豆花鲜嫩、可口,加上几十种的佐料,那些外省的人可是争着都吃不到的!

家乡的风俗美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完的,最主要的是体验!

最难忘的家乡风俗篇四

我的家乡在济南的西郊,虽说都是济南人,但,有一些习俗却不一样。我们这,除夕那天要去买个猪头,鱼、鸡、肉等,还要买好多鞭炮。

除夕午时3点钟,就开始包饺子了。在5点左右,要去请家堂(祖先)。小的时候。我不喜欢过年,请加堂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我5、6岁时,弟弟还没出生,我就代替。有两根筷子,插在胡萝卜上,再用烧的黄纸,写上字。有一个是“先父李学善之位”,之后我才明白,他是我爷爷。还有三个,我也不明白是谁。把写好的堂位放到个盘子上,带上一小挂鞭炮,就去村头请去了。

到了那,我看见几个人也在请。我们必须跪下,爸爸又用木棍画了个圈,把带来了鞭炮放那里面点燃,说什么是把祖先的魂请来。我那时很害怕,然后,还要让祖先们先进去,还要用个长棍,把大门压住,还说什么别把别别的鬼引来。爸爸还让我找个棍子,应对漆黑黑的院子,本来胆小的我,更害怕了。可是父命难逆,天啊!这么大的院子,让幼小的我上哪找去啊?!当时,吓得我拿了把刀,又拿了个手电筒。小声嘀咕:“鬼啊!我不怕你!我手里有刀,你要敢来咬我,我、我、我就杀了你…。”边说,还边打哆嗦。好不容易容易找到了长棍,抓住就跑。心里还挺害怕。耶!跑到了灯光下,鬼害怕喽!我开心的笑了。我爸长棍给了爸爸,压好后,又去屋里磕头。爸爸先磕的,然后是叔叔,最终是我。

除夕那天,我们这儿再吃年夜饭前还要拉上一挂鞭炮。晚上还不能关灯,我要守岁,可是我撑可是11点。

大年初一这天,还不能把客人吃剩的东西倒掉,不能把垃圾倒掉。好像全是“钱”。必须初二才能倒掉。

大年初二午时5点左右,端着有家堂的盘子出去,把长棍拿开,又去村头上拉上一挂鞭,把牌位放到鞭炮中,再磕上几个头,就完成了。

此刻,我有了那两个弟弟,我就不用去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请家堂的习俗。

我检查了3遍,有0处错。

最难忘的家乡风俗篇五

在我的家乡重庆,大部分的人们都会在立冬后腌腊肉。我的外婆也是如此,她腌腊肉,让我嘴馋。

“妈,妈,那个天上掉下了一滴水!”这时我的外婆带了一捆柴过来,“幺儿,让一下。”原来是早上外婆腌的肉挂在天上掉下来的呀。

早上一起来,我便迷迷糊糊地看见外婆在厨房繁忙地工作着,身前有一盆一星期前腌的腊肉,加入了盐、白酒、花椒的肉,看起来白白胖胖,现在则看起来有了一点味道,在加上花椒的衬托,更显得有味了。

然后吹风晾干,就像现在那样挂在天上了。

“妈,妈,那个天上的肉好久才能吃呀?”

“还早,要等到春节才能吃。”这句话让我着急死了。

“幺儿,去捡柴和柏树丫……”

“我要去,我要去。”于是我就上山捡柴去了。

“外婆,这是不是柴呀。”我拿起一根湿木棍在外婆面前得意的晃荡。

“这不是,这是湿木棍。”我有点失望,但是依旧兴奋,就蹦蹦跳跳往前走,一个稍微陡点的地方我就手脚并用爬上去。“咦?外婆,这个长得像扇子的长了很多叶子的是什么呀?”“这个就是柏树枝!”这句话让我更加兴奋起来,于是,我一看见长这样子的树枝就拣,一看见长这样子的树枝就收,一小时后回家后,我妈说这些柏树枝可以烧两年了。

柏树枝燃起来了,熊熊的火苗跳跃着,浓浓的烟雾升起来,萦绕着一串串红扑扑的腊肉,我牵住了我的目光。小时候感受过很多春节的习俗,但腌腊肉最好玩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