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一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与律师的日常工作关系密切,律师皆有切身体会,对其中的利弊得失感同身受。广律师从内心也有意愿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有意愿为创新社会管理献言献策,但如何把我们的良好意愿化为切实的行动,并达到一定的效果,真正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律师职业不仅是法律所定位的“接受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发挥作用也不仅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律师本身首先是一个公民,凡公民皆有对社会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律师在日常工作中服务于托人,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但律师的职业属性天然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管理环境下,律师服务于托人的作用才能得到最的发挥。因此,律师不能把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当做等闲之事,也不能因为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可能没有直接创造效益而漠不关心,认为是浪费时间,应当在思想上把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去认识。
律师的职业属性要求律师不仅是一个职业的法律工作者,也应当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实践家,律师不是坐而论道,而应当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律师职业规范、理性的素质,这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是律师职业属性的要求。律师行业不仅可以因创新社会管理而受益,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可以拓展个人形象,提升个人能力,扩社会交往,在直接服务于社会中增长自己的能力。
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律师在个案的办理中也可以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但由于律师在个案办理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以及个案的特殊性,基于个案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只能是零散的,不能成为系统,也难以回避就案而起的偏见,因而采信程度及实用性较差。
因此,在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应依托律师协会,以行业协议的名义参与,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律师协会均设有各专门员会和各专业员会,所涉范围可以涵盖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员会除开展律师业务活动外,可以就创新社会管理问题进行研讨,律师也可以把个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映给律协,由律协组织进行调研并形成完整的意见,映给相关部门。
南京律协劳动专业员会在20xx年通过调研,发现因新法实施,劳动争议案件突然增多,受劳动争议仲裁审限限制,无法及时化解,通过律协与南京市白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会商,创新设立的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机制,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创新了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说,没有律协组织,单凭律师个人是难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
创新社会管理在操作中必须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或办法,不能仅仅简单地提出只言片语。社会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创新社会管理需对系统本身的动作方式有相应的了解,提出的创新意见应考虑新旧系统的相互联系,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其目的是使系统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不是打破原有系统重建。
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应提出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办法。应当发挥律师的职业优势,在与相关部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制度设计的操作程序,使创新成果制度化。在南京律协所创新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活动中,所涉的具体操作性规范文件,均由律协组织律师起草,发挥了律师职业优势,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好评。
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中,凡是可以由律师参与的,均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不仅应当提出制度建设的创新意见,在具体实施的活动中也应当积极参与。一方面,积极参与创新的社会管理活动可以扩律师社会活动的范围,提升律师行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律师的职业水准也能够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发挥作用获得新的业务发展机遇,使律师在非诉讼领域的业务渠道不断拓展;再一方面,如果律师仅仅是制度创新的建议者或设计者而不积极参与,则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诚意也会受到质疑。
当然,就目前社会整体对律师的认识水平而言,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活动在很多时候还不会有的直接的收益,这就需要广律师具有奉献精神,不能目光短浅,我只有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让整个社会逐步认识到律师行业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推动律师业的蓬勃发展。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二
南街街道地处惠农中心城区,所辖面积5.2 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2000多人,商业网点集中、居民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老化,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为南街下辖的七个社区治理和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南街街道主导并在下辖的七个社区推广“三位一体”创新治理服务模式:社区党支部联合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齐抓共管,共建和谐社区。以三方联席会议为平台,协调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组织、监督、指导各方共同研究处理社区重要事务,街道社区侧重组织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和业主自治活动,化解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物业纠纷,物业公司除了为业主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外,还要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业委会发挥维权监督作用,监督物业公司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协助业主搞好社区自治管理。
街道支持。包括指导成立民办非企业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筹措资金整治小区楼院公共环境、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等,为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承接物业管理创造条件。
社区指导。指导各楼院成立物业自治协管会,引导居民实现物业自治。指导物业服务中心建章立制,承接好物业服务管理,监督物业中心按章办事、规范运作。制定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承接流程:
①动员楼院成立业主委员会或自管会;
②张贴《致小区居民的公开信》;
③召开业主代表或居民代表会议;
④测算小区物业管理成本;
⑤社区居委会、业主代表与物业中心征求居民意见,商定服务价格并签订自治公约和服务协议 ;
⑥物业服务中心正式承接。同时组织社区党员义工社、韩哥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整治、义务巡逻员、文体宣教、文明楼院创建等,与物业服务中心互联互动、优势互补。
业主自治。由物业自治协管会负责,通过入户走访、板报、公开信等形式开展准物业管理模式宣传,使居民了解服务管理内容和权利义务,达成思想共识,增强参与意识。通过组织业主协商,制定楼院物业自治公约,将物业费用缴纳纳入公约内容,动员居民签字承诺。同时,动员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带头缴纳物业费,率先履行义务,带动居民缴纳费用。治理成熟后,逐步移交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接管。
物业中心承接。社区物业中心承接后,在常规服务方面,坚持“低偿服务、保本经营、公开透明”,采取小区单独设帐、定期公示的办法,为楼院提供卫生保洁、安全治安、车辆停放、公共设施维护及应急维修等准物业服务。在增值服务方面,依托家政服务中介信息平台,提供家庭保洁、衣物清洗、室内设施维修、保姆介绍、病人陪护等个性化有偿服务。同时,依托数字化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网络代购机票代收有线电视费用、代缴网络年费等衍生服务,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
“三位一体”创新治理模式彻底改变了社区组织各行其是、“单兵作战”的工作局面,形成了推进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合力作用。
以“支部资源联享、物业管理联做、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为目标,南街街道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当中。春晖27院是典型的一个单位盖一栋楼“凑”起来的小区,物业撤出后,小区陷入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在南街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春晖社区党委号召小区党员成立了小区业委会,自己当家做主,管起了小区各项事务。20xx年以来,三方共同完成了老旧小区节能改造、拆除了“最大隐患”废弃小煤房,义务栽植花果树、马兰花等并主动承担起日常管护任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27院的华丽转身,正是南街探索物业自治管理新机制,打造和谐社区的缩影。春晖金融家属院、工行家属院、烟草公司家属楼等10多个无物业小区,也通过“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创新模式,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彻底解决居民反映的难点问题。
社区治理工作多而杂,社区支部主动发挥能动性,成为“三位一体”社区服务队伍中的“老大哥”。在社区支部的组织带领下,小区党员亮明身份积极认领志愿服务项目,为辖区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民科等老党员牵头成立了义务巡逻队,每天坚持走街串巷,为居民看家望门。韩全德是一位技术工人,几年来,他拉起了一支队伍,配合小区物业,带着维修用的家当,张家的锁子、李家的水龙头、王家的电灯泡......随来随修、随叫随到,家里进进出出、居民区里的来来往往,见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
面对居民纠纷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街道党工委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号召支部党组织、小区居民代表、物业代表,深入到楼栋、单元、家庭、社区百姓家中“说事、解难、化矛盾”,及时掌握、及时处置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矛盾,切实做到在第一时间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在第一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并且定期召开例会,共同商议社区重大事项,会前征求业主意见建议,会后及时公布议定结果并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除此之外,南街所辖七个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百姓说事点”、“民情日记”等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在社区成立“百姓说事点”,老百姓有烦心事、不平事、纠结事,有了家长里短、“磕磕碰碰”都愿意到这里来“扯磨扯磨”,“说开了,心里也就不堵了;想通了,也就没啥事儿了”。先后通过组织召开楼院居民协商会、板凳说事会等形式,经常组织街道和社区党员干部开展“敲敲门”服务,为辖区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居民开展水、电、暖检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小区建成居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和谐温馨大家庭。
彰显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辖区各方文化队伍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艺术骨干人才多的优势,七彩花龄、新飞、春之韵、馨乐康等十余家社团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秧歌社火”、“文化艺术节”、“一元复始,七春贺岁”等文艺演出,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文化盛宴,全面提升社区的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居民凝聚力、归属感、自豪感,彰显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为倡导“歌颂母爱、弘扬美德”的良好风尚,各社区还组织开展了“书香尚德话母亲”主题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训,将中国孝心美德与感恩文化之独特软优势永久保留和传播。南街街道大力培育各种文体娱乐群众组织和队伍,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充分挖掘辖区单位、学校优势,繁荣社区文化。大力发挥发挥民间“草根”文化艺术团、社区晨练队、广场舞组合、老年秦腔艺术团等原有艺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以“我们的节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文化艺术节”为主题的系列主题活动,组织演讲比赛,邀请区纪委、宣传部、文明办、组织部相关领导担任评委,把区委、政府重点工作中融入到宣传活动中,营造了社区文化氛围,丰富了居民群众文化生活。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三
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技术能力,所学知识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使他们只能拿农民工的工资。追根溯源,目前我国“大学生农民工”现象愈演愈烈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的缺失。
大学生回乡创业是实现农村“智力外流”向“智力循环”转变的有效途径。如果部分大学生成为回乡创业的主体,不仅可以弥补本地经济建设所短缺的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其创业行为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力量。
大学生们怀揣梦想,走向社会,面临就业的时刻。过去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考生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跳出“农门”改变命运,但是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化,面对当前就业难的形势,大学生择业也发生着悄然变化,毕业后自主创业成为一些学生的选择。特别是对出身农家的大学生来说,农村是一个自主创业的大舞台,回乡创业更有优势。
但是回乡创业并不是想的那么容易,这其中充满着坎坷,充满着辛酸,充满着困难,充满着矛盾!
(1)调查背景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父母眼中的龙凤,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展翅高飞,尤其是农村家庭,他们对自己的子女女期望很高。因为他们知道挨饿的苦处,他们大都是60后!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到大城市发展,比如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让他们过上城市生活,永远的离开这片土地。
在他们的眼中家乡是没前途的,可是他们忽略了很多,他们也许不知道家乡需要我们这样对家乡充满热情的当代大学生。
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尽管现在的大学生数量众多,可对于许多农村大学生来说,他们依然是其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骄傲。在其家人、乡邻们的传统观念里,大学毕业后就该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大学生回乡创业,在乡亲们眼里就会觉得他没出息,家人也会因此而抬不起头。如此观念氛围,给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增添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作决定。
调查这报告可以让当代大学生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回家科学种田,哪怕是回家养殖,做自己喜欢的事!让父母理解这是我们喜欢的并且可以付出一生来完成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心声!同时很多的事实说明这些想法都是我们创业中的矛盾。
(2)调查的意义
本报告主要研究大学生回乡创业矛盾的调查,很多大学生在父母的框架下生活,他们活着被寄托着使命,他们的大多数的安排是父母的梦想。
他们想走自己的路,想让父母们理解自己,走自己觉得感兴趣的道路。在这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等着我们去调查,怎样才能消除矛盾让父母理解我们。让大学生的人生路走的更精彩。
大学生回乡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迅猛增加,而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内外就业市场形势严峻,难以发挥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和农民工挣抢就业岗位的局面。与其在现有岗位分配上残酷竞争,不如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大学生自身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而家乡熟悉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回馈家乡的根土情使回乡创业成为为大学生自身打造就业岗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从而成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回乡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村的贫困,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发展问题。大学生回乡创业不仅是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政策补充。大学生回乡创业带回了知识技术和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与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相合,以项目的点带动农村经济的面的发展,能够有效支援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二元经济构的改变。这些说明了回乡创业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大途径。同时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
(1)调查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2)范围及对象
乡镇团委、街道办事处。
(1)来自自生的矛盾
一是缺乏观念支撑平台。
尽管现在的大学生数量众多,可对于许多农村大学生来说,他们依然是其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骄傲。在其家人、乡邻们的传统观念里,大学毕业后就该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谁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创业,在乡亲们眼里就会觉得他没出息,家人也会因此而抬不起头。如此观念氛围,给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增添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作决定。
二是缺乏资金支持平台。
在很多农村家庭,供子女上大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的家长勒紧裤腰带将子女送进大学校园,还有的家长为此负债累累。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资金再支持子女创业。至于说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尽管出台了种种支持学子立足农村创业的扶持政策,推出了相应的信贷支持项目,但遗憾的是,在如何确保这些扶持政策和信贷支持项目的落实上,还缺少得力措施,效果不够理想。资金问题对于大学生回乡创业始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学生创办的企业相对而言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差,这样就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而涉及到税收减免的一些优惠政策大多条件严格,程序繁琐。大学生回乡创业如果要解决创业资本的筹措问题,往往不得不向亲戚朋友筹集,或者依靠民间私人借贷。有的甚至尽管友好的产品、技术和订单,但因为缺乏周转资金而陷入困境。如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的安徽省六安市大学生荣琼携发明专利回家乡创业,并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尽管产品市场潜力广阔,但由于融资渠道不畅,缺乏流动资金而陷入困境,至今仍在苦苦支撑。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四
奎年来,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营利为主要特征的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正以崭新、醒目的形象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而青年作为社会创新的生力,祖国发展的接棒人,未来希望的承载者,责无旁贷的成为
了这支力量中的主力。与此同时,随着西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共青团主要工作对象的西城青年,其“社会人”特性正日益明显,流动性强、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等特征不断凸显。因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青团引导青年投身区域发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必要工作。
20xx年,为适应首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西城团区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集中力量从零做起,全力打开了以“社区青年汇”建设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将20xx年以来,北京市首批公开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视野,以他们为样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与生活状况”摸底调研,通过对300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广泛普查,以及30份个案谈,团区对社会领域建设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这一在社会工作领域中起着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我们发现,社会领域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共青团工作,因其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在贴近青年现实需求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社区工作者以及由他们衍生出的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这一群体自身,也面临着自我认同感缺失、专业知识储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西巢青团提出了一延、一变、一过渡的工作目标:即工作领域由“体制内”向“体制外”的延伸;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作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过渡,在扶持社会组织建设、深化社工队伍凝聚、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胆尝试。
一是扶持社会组织建设。充分认识青少年社会组织引导、服务在共青团复合型组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社会组织间的联动工作,加强对主管社会组织百德社区发展促进中心的服务、管理工作,主动联系悦群社工事务所、厚朴社工事务所等具有明显青年特征的社会组织,学习借鉴专业社会组织工作方法;做好工作机制联动,坚持社会组织参加机关工作例会制度,以青年汇专职社工工作为联系纽带,建立社工事务所定期会商、督导制度;做好项目支持工作,重点依托已申请到的西城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20余万元,支持百德建设青少年科普迷你站点,探索app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青少年科普、全媒体引导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力开发青少年社会组织、社区青年汇公益示范项目。
二是深化社工队伍凝聚。以“暖人心、稳队伍、促发展”为目的,开展青年社工担任社区团支部书记、社工倾听日等项目,加强社工互动交流;开通“七彩心桥心理热线”,举办“青年文化体育节”、“社工专享之交友联谊”、“社会领域青年人才交流冷餐会”等活动,畅通社工和团组织、社工与社工之间的沟通渠道;举办首届青年社工风采赛,广泛凝聚、发掘、培养西城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为青年社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这支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队伍的自信心与认同感,进一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举办“社会工作青年人才训练营”,通过素质拓展、专题讲座、互动联欢、青年汇实地参观等环节,进一步激发出了青年社工的热情和潜力,搭建社会领域平台,开展活动,
三是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社区青年汇其根本就什青团根据不同青年群体量身打造的“社会组织”。近一两年,共青团从分类引导、汇聚青少年出发,按照“组织终端、青年身边”的指导思想,一直不断转变工作方式,结合社会管理的前沿问题,遵循共青团思想性、性,与社会性、群众性相统一的工作属性,围绕地域、爱好、工作性质等不同共性,开展青年汇建设工作,力争做到有交叉,无遗漏。努力实现“通过联系、服务青少年社会组织,来联系、服务青少年”的目标。截至目前,共建立社区青年汇171家,其中市级示范青年汇5家。
四是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我们一直相信社会组织工作离不开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可喜的是我们青年队伍正是这样一个挖掘、培育人才的宝库。因此,团区一方面在“社区青年汇”建设过程中,坚持发挥组织优势,开展社工人才训练营、社工专享季、西城青年社工队伍现状调研、社工风采赛等多项工作,着力凝聚、挖掘、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在与悦群、厚朴社工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同时招募聘用一批社区青年汇专职社会工作者,以不断提升“青年汇”工作成效,继而为区域各类青年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加与社会组织的整体联动,以百德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为例,作为一家民办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团区作为其业务主管,为其争取更多的
从全市第一家社区青年汇“悦读时光书城”落户西城,到目前177家社区青年汇覆盖全区15个街道
,西城社区青年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青年汇的建设由于总干事能力的差别,重视程度的不同,发展极不平衡,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数量”上求增长,更需要“质量”上求突破:一是开展《从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现状探索西城社区青年汇发展路径》的专项调研,总结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出现的问题,归纳形成“示范青年汇发展的模式”,并力争在全区15个街道均建立起示范社区青年汇;二是建立《西城社区青年汇标准体系》,拿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进行试点,对青年汇的硬件配置、专职社工的遴选、项目的申报、经费的'审批及活动的效果等进行考评,以全方位的规范社区青年汇的运行。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五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律师可以发挥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与社会各方面均有接触,对于社会管理有切身体会,基于职业训练而形成严谨、规范的素养,有利于社会管理创新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作为法律工作者,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积极作为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有利于提升律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地位。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与律师的日常工作关系密切,律师皆有切身体会,对其中的利弊得失感同身受。广大律师从内心也有意愿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有意愿为创新社会管理献言献策,但如何把我们的良好意愿化为切实的行动,并达到一定的效果,真正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律师职业不仅是法律所定位的“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发挥作用也不仅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律师本身首先是一个公民,凡公民皆有对社会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律师在日常工作中服务于委托人,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但律师的职业属性天然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管理环境下,律师服务于委托人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律师不能把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当做等闲之事,也不能因为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可能没有直接创造效益而漠不关心,认为是浪费时间,应当在思想上把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去认识。
律师的职业属性要求律师不仅是一个职业的法律工作者,也应当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实践家,律师不是坐而论道,而应当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律师职业规范、理性的素质,这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是律师职业属性的要求。律师行业不仅可以因创新社会管理而受益,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可以拓展个人形象,提升个人能力,扩大社会交往,在直接服务于社会中增长自己的能力。
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律师在个案的办理中也可以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但由于律师在个案办理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以及个案的特殊性,基于个案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只能是零散的,不能成为系统,也难以回避就案而起的偏见,因而采信程度及实用性较差。
因此,在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应依托律师协会,以行业协议的名义参与,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律师协会均设有各专门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所涉范围可以涵盖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委员会除开展律师业务活动外,可以就创新社会管理问题进行研讨,律师也可以把个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律协,由律协组织进行调研并形成完整的意见,反映给相关部门。
南京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在20xx年通过调研,发现因新法实施,劳动争议案件突然增多,受劳动争议仲裁审限限制,无法及时化解,通过律协与南京市白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会商,创新设立的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机制,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创新了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说,没有律协组织,单凭律师个人是难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
创新社会管理在操作中必须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或办法,不能仅仅简单地提出只言片语。社会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创新社会管理需对系统本身的动作方式有相应的了解,提出的创新意见应考虑新旧系统的相互联系,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其目的是使系统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不是打破原有系统重建。
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应提出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办法。应当发挥律师的职业优势,在与相关部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制度设计的操作程序,使创新成果制度化。在南京律协所创新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活动中,所涉的具体操作性规范文件,均由律协组织律师起草,发挥了律师职业优势,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好评。
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中,凡是可以由律师参与的,均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不仅应当提出制度建设的创新意见,在具体实施的活动中也应当积极参与。一方面,积极参与创新的社会管理活动可以扩大律师社会活动的范围,提升律师行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律师的职业水准也能够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发挥作用获得新的业务发展机遇,使律师在非诉讼领域的业务渠道不断拓展;再一方面,如果律师仅仅是制度创新的建议者或设计者而不积极参与,则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诚意也会受到质疑。
当然,就目前社会整体对律师的认识水平而言,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活动在很多时候还不会有的直接的收益,这就需要广大律师具有奉献精神,不能目光短浅,我只有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让整个社会逐步认识到律师行业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推动律师业的蓬勃发展。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六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按照上级妇联组织提出的“妇联组织要积极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的长效机制”工作要求,香河县妇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党政所需、妇女所求、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适位置,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和实施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在履行好妇女维权职能,宣传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县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考汇报如下:
(一)切实履行维权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县妇联大力实施妇儿维权工程,坚持维权与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建立健全维权网络、诉求表达、矛盾协调处理机制。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案件督办、司法保护、维权服务等工作新机制,形成了妇女维权工作齐抓共管新格局。通过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等机制,及时掌握、深入分析妇女群众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情况,主动向党委、政府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妇女上访、申诉、表达诉求提供了法律咨询与服务。注重人文关怀、感情沟通和心理疏导,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疑释惑的工作。坚持重心下移,切实为广大妇女提供维权服务。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热线,进一步畅通了妇联信访渠道。近2年来,全县妇联系统共受理维权投诉案件132件,均得到合理解决;每年坚持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大型宣传活动;扎实推进“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
(二)关注妇儿民生、促进妇儿发展。
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按照“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工作要求,注重改善民生,以项目为依托,实施扶贫帮困“三项暖心工程”积极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关爱弱势妇儿,保障广大妇女儿童平等享受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
一是实施贫困妇女救助活动:认真开展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帮助她们建立了互助机制,使她们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二是实施留守流动和贫困儿童关爱行动:深入实施春蕾计划、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多管齐下、多方协调帮助解决城乡困难儿童群体的上学和生活困难问题。开展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争创活动,加大“春蕾计划”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的扶助力度。三是实施妇儿健康关爱活动:以开展妇儿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为城乡妇女提供免费及优惠体检两大活动为主线,实施惠及城乡妇女的“两癌”检查工作。组织各级妇联层层发动,层层宣传,多措并举提高妇儿健康水平。与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孕产期保健知识、儿童保健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等宣传讲座,联合开展妇女儿童普查体检活动及妇科病诊疗诊治活动二十余场,两年来共为城乡10000名妇女儿童提供优惠诊疗服务。通过建立起一个全新、系统、全面、长效的扶助贫困孤儿机制,确保全县孤儿救助工作实现长效化、制度化、公益化。
(三)夯实妇联组织基础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妇联组织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实践中我们着力加强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健全组织,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形成了统筹城乡、覆盖广泛的基层组织网络。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抓好基层、基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必须在夯实组织基础上下功夫、求突破。为此,要进一步坚持“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方针,着力增强基层妇女组织活力。二是阵地建设务真求实按照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的总要求,将工作重心下移、前移,在村(社区)重点推进“妇女之家”建设,进一步加大二者的覆盖率,发挥好它们作为基层妇女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统领作用。目前,全县共建有乡镇、街道妇女联合会13个,村社妇代会310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50个,非公经济组织妇女组织30个,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延伸至党建工作所有领域。三是队伍建设求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始终是妇联组织做好各项妇女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全新复杂课题中,妇联干部队伍建设能否有新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妇联组织能否发挥好独特优势,在这个新领域中取得新成效。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认为,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开展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更新学习理念和内容,跟随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妇联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系统学习社工知识,掌握更多开展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为党政分忧、为妇女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二是坚持妇联干部培训制度化,特别是乡镇、村级妇联干部,每两年至少要轮训一次,确保基层妇联干部能始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妇女群众需求。共3页,当前第1页123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四)是创新载体,延伸妇女工作手臂。“妇女之家”是妇联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县妇联注重强化“妇女之家”的凝聚力量,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一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思想教育阵地。组织妇女到“巾帼书屋”阅览图书、利用多媒体开展远程教育、聘请法律工作者讲解法律知识等手段,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科学水平和法律意识。二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家庭美德的窗口。 深化“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将“四进家庭”创建、平安家庭创建和十大孝星评选活动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置于和谐家庭建设的大主题中,形成各具特色、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宣传先进典型的窗口。培育、树立和宣传一批优秀妇女干部、先进妇女组织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引导广大妇女“学习典型,争当典型”;树立女企业家的典型,涌现了一批像长城香河中冶长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莉等一批靠智慧和打拼创业的带头人,她们的事迹成为妇女的榜样,同时帮助她们树立创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一是参与的思路定位举措还不够明晰。长期以来,妇联具有浓厚的行政化倾向,习惯于发号召,搞活动,抓典型。重点“突不出”,遍地开花;效果不明显,容易浮于表面;影响难以持久,有时抓一个丢一个,乃至于很多工作落不到实处,落不到基层。面对新时期党提出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很多人还不能从固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运行模式中解脱出来。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到底做什么,怎么做,心中无数,思路不开阔,敏感度不够,还存在等待心理,很可能错失机遇。
二是妇联自身组织体系上面临新挑战。只有抓基层强基础,才能把社会管理创新落到实处。目前,我县妇联组织建设在纵向上是健全的,从县、镇,直至村级,妇联组织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和调研情况分析,妇联组织建设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一是在纵向上,妇联组织自上而下呈现出“倒梯形”结构,工作力量和成效有逐级弱化的趋势,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县以上妇联,乡镇、村、社区基层妇联组织的功能发挥亟待加强。二是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妇女组织虽有但不健全,而且在宣传妇女、教育妇女、组织妇女方面的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三是在企业以及“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力量较为薄弱,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虽是妇联的团体会员,但其工作大部分在实际上已游离于妇联工作之外。四是各级妇联与团体会员和自发形成的妇女团体之间的有效衔接程度还不够。这些都极大制约了妇联组织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
三是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创新精神、求实态度和专业知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妇联干部需要系统学习社会工作知识,增强社会工作能力。
一是立足发展夯基点。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解决妇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键靠发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也要求妇联组织动员妇女立足岗位多做贡献,因此,我们妇联组织要抓住“发展”这个基点,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创造热情。共3页,当前第2页123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二是围绕社区抓重点。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逐渐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妇联组织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社区“妇女之家”阵地优势,在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下功夫,凝心聚力打响社区巾帼志愿者服务行动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区文化和服务活动。
三是着眼家庭造亮点。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是妇联组织大显身手的舞台,我们妇联组织要着眼于提高家庭和社区成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主动参与家庭和社区事务管理,把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健全激励机制,以家庭的文明建设推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家庭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四是参与协调攻难点。参与社会协调,是妇联组织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组织地位、服务妇女儿童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协调这个突破点,把能力建设贯穿于妇联工作的始终,使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更加得力,服务妇女的效果更加显著,服务社会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彻底,使我们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七
几年来,______镇党委坚持以“五好党委”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镇富民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手段,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
按照区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镇党委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积极的走访、座谈,我们也真切的体会到,目前,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虽然越来越好,但是从客观上看,农村干部的工作环境却日趋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从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村级班子建设和村政事务的发展,在这些问题中,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团组织建设等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体现在:
1、一些村干部漠视村后备干部、村团组织建设,认为其不重要,致使一些村团组织存在“懒、散、瘫”现象。
2、一些村尽管配备后备干部,但是由于工作机制的局限性不能使农村党组织发现更好的优秀青年人才。
3、村后备干部、村团组织建设的不平衡、不健全,致使一些村班子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现象,一些村村干部整体年龄偏大,造成其工作开拓性不强,创新性不高、因循守旧,限制了村政事务的发展,遇到换届选举,给党委很难找到合适的后备干部人选,增加了这些村出现不稳定情况的因素。
4、一些优秀青年人才尽管有理想、有抱负,但由于村干部岗位经济收入偏低,不能保证其正常经济开支,失去了他们投身村政事务工作的积极性和吸引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提高各村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拓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渠道,解决村级后备干部配备问题,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______镇党委专门出台了《______关于“公推直选”村级团支部书记及村级后备干部的意见》,全面组织实施了村团支部书记及村级后备干部“公推直选”工作。
1、明确指导思想和原则:努力拓宽识人用人的渠道,不断优化团干部队伍和村级后备干部结构,为______镇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青年人材。根据《团章》和平谷区委关于选拔任用村级后备干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坚持“民主、公开、平等”的原则,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明确“公推直选”的程序。“公推直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各支部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资格审查小组,组成人员:书记、副书记、村主任(或村委)、村民代表、团员代表各1人,党员代表2人;
(2)对参与竞选的人员条件、具体时间安排进行公示(凡是35岁以下的党员,28岁以下的团员均可报名竞选);
(3)由本村团员青年、党员或村民联名(2人以上)推荐或本人自荐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
(4)由镇党委和派出所、村支部联合对推荐、自荐的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的资格进行审查并进行公示;
(5)由镇党委组织出题对村级团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进行笔试;
(6)对通过笔试的人选进行面试,组织竞选演说和现场答辩。由本村团员、党员、村民代表和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投票,推选村级后备干部和村团支部书记候选人;
(7)组织本村全体团员采取直接投票的方式,从两名村团支部书记候选人中选举产生村团支部书记一名。(8)对当选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公示,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满,由镇党委考核,合格者作为村级后备干部。
3、明确了职责分工:此项工作经镇党委会研究通过,由镇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制订政策,指导工作,规范程序,各支部具体组织各环节的工作落实,镇纪委全程参与监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对当选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镇党委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明确要求要让他们广泛参与村内事务,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安排兼职工作,进行压担锻炼,主要是做好以下六个环节的工作。
1、思想发动环节。充分利用广播、公开栏等宣传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公推直选”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广大团员青年知情、参与,让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岗前培训环节。镇党委将对新上岗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对共青团知识,工作任务及村内各项工作有一个充分了解和认识,为他们做好本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跟踪培训环节。为抓好新上岗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各村支部都要安排支部副书记、支委与他们结对,并建立个人档案(镇党委备案),镇党委也将委派包村干部与他们定期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对村内事务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的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4、民主测评环节。每年年中和年末,镇党委都要组织党、团员、村民代表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及时反馈测评结果,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责成专人监督整改落实。
5、工作锻炼环节。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要敢于大胆使用,给他们定目标,清责任,使他们尽快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环境,提高解决村内事务的能力,给他们以时间和锻炼提高的机会。
6、工资待遇环节。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镇党委统一规定村团支部书记享受村党支部委员的工资待遇,村后备干部根据使用情况享受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两项工资标准必须经村有关会议通过),规定村团支部书记列席村党支部会议和其它有关会议。
为了保障这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我镇党委采取了“试点先行,稳步实施”的办法,首先以鱼子山、东洼、北寺三个村为试点,实施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公推直选”工作。共有28名团员青年报名参加了笔试,13人参加了面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答辩和民主表决,最终有6人进入了后备干部队伍,其中3人当选为村团支部书记。目前,村级后备干部、团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工作已在______镇全面推开,为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形式,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探索出一条新路。“公推直选”工作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体现在:
1、得到了村两委干部的支持。过去由于机制和思路的问题,村干部不重视发现培养优秀人才或很难发现优秀的青年人才,镇党委们出台措施,从制度上保障各支部提高对后备干部及团支部工作的认识,经过三个村的实践,各村两委班子非常支持这样的公开选拔竞争方式,拓宽了各村选拔任用人才的渠道,提高了村支部的威信。
2、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过去由于在选拔任用村后备干部中透明度、公开性不强,致使一些有能力、有威信的青年人才虽有好的愿望,却无用武之地和展示的舞台,这样的选拔方式,群众参与、群众把关,还权于民,真正体现了民主,受到了村民的认可。
3、得到了团员青年的欢迎。通过三个村的试点,我们确实体会到,农村团员青年对这项工作非常关注,热情很高,农村不是缺团员青年,而是不乏优秀的青年人才,这种选举的方式他们很欢迎,内心潜在的关心村内事务、组织的归属感得到了加强,28人参与报名竞争,这样的关注、参与、欢迎程度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4、壮大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公平竞争,一些原来没有后备干部的村有了后备干部,一些后备干部队伍不健全、素质不高的村后备干部队伍得到了调整和充实,通过有计划的培养、使用,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增强了后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政绩意识。
5、健全完善了村级团组织,战斗力普遍得到增强。“公推直选”工作开展之前,我镇党委首先委托镇团委对各村团员团籍进行了清理,对青年进行了登记,对这些团员、青年的组织关系进行了重新注册和确认,使一些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团员青年回到组织的怀抱。其次,通过公开竞选承诺,当选的村团支部书记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服务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
6、发现一批优秀青年人才。通过竞选村后备干部和村团支部书记,我们也发现了一批农村优秀的青年人才,尽管他们没有竞选成功,但他们的表现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镇党委对这些新发现的优秀青年人才建立了人才库,以便今后继续培养使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上任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监督,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镇党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监督管理。
1、建立谈话机制。我们要求村党支部每月与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谈话一次,镇党委每季度安排组织委员和镇团委书记与他们谈话一次,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对内各项工作的认识,以便加强帮助指导,提高他们驾驭工作的能力。
2、建立测评机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他们进行民主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3、建立考核机制。我们将把对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的考核纳入“五好”支部争创工作中,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每半年考核一次,由组织部门考察备案,对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两次考核基本称职的,要按照有关组织程序进行处理,对表现优秀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公推直选”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是我镇党委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镇党委对新时期下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团组织建设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这项工作的实施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1、完善了选人用人机制,加快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能够使我们发现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具体体现,我镇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2、强化了镇村两极干部的民主意识,提高了我们的执政意识和服务水平。“公推直选”工作让群众广泛参与,充分体现和发扬民主,从中我们镇、村两级干部深切的感受到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群众中蕴含的热情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激励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执政意识和服务水平,还权于民,造福于民。
3、解决了村级班子的后继乏人问题。“公推直选”这种模式使我们发现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各种机制保障我们能够进一步培养、使用、锻炼这些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实践锻炼,能够使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最终走上村干部岗位,增强了干部选任的连续性,解决了村班子后继乏人、青黄不接问题。
4、提高了村班子的执政水平,巩固了农村两委班子的执政地位。通过这种选任模式,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提高了村班子的执政水平,巩固了农村两委班子的执政地位,农村两委班子尤其是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公推直选”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是我镇党委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镇党委对新时期下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团组织建设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这项工作的实施,完善了我镇选人用人机制,加快了农村民主化进程,解决了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切实增强了村级团支部的战斗力,为今后广大团员青年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条件。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八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切实了解我县企业科技创新情况,5月17日,县政协科技科协界委员赴xx镇,就我县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方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xx为主线,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科技惠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高点定位、目标一流、强势推进,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省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县、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县等荣誉。连续6年荣获南通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连续6年荣获南通市科技系统综合考核第一名。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科技招商选项目、产学研合作引项目、自主创新上项目,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全县在原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的基础上,已发展形成四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装备、软件和服务外包),七大优势产业(高效节能建材机械装备、电梯装备制造、数控锻压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电力装备、高技术船舶配套、电子电器)和三大传统产业(纺织化纤、丝绸服装、特种水产养殖及农产品深加工)群。拥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65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名列xx市第一。引进实施了金属注射成形技术、高可信高安全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应用、纳米涂料数码喷印技术等国家863计划项目xx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xx年的80.73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201.24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达31%。
二是创新载体建设提质增量。
不断加强以企业科技孵化器、特色产业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为主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科技创新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县建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个,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3家,孵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建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35家、市级59家,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家、市级2家,科技创新服务机构3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总量居全市第一。
三是科技富民强县影响全国。
积极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桑蚕茧丝支柱产业。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75项,先后组织实施市以上农业科技计划43项。全县桑蚕茧丝绸产业年产值达52.6亿元,带动蚕农新增收入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和财政收入的14.5%均来自该产业。20xx年12月,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的经验受到科技部、财政部领导和全国各地代表的充分肯定。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保护能力。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保护能力。“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申请专利8548件,授权3387件,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十强”。20xx年专利申请37xx件,授权专利1853件,申请发明专利703件、pct专利2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全市第一。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xx2项(国家1项、省级6项、市级95项)。
五是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
通过实施产学研合作“121”、“双百千”工程,推动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在我县转化。县政府先后与上海交大、哈工大、武汉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大等18所高校院所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与美、德、俄、日、乌克兰、缅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198家企业与122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29个。先后承担实施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个,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6个,国家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4项,争取上级科技拨款1.37亿元。
1、企业主体意识不强。
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县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较之以前有一定的增强,但这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要求还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观念滞后、动作迟缓,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战略性前瞻目光,趋利思想严重。片面的认为技术创新投入大、见效慢、风险多,搞技术研发不如购买技术产生经济效益快。甚至有些企业单纯依附来料加工,满足于眼前小利,不图企业长远发展。
2、科技投入远远不足。
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近几年,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在科技创新投入上逐年加大比重,但这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从政府投入看,从总量到增幅都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存在差距。20xx年xx安排三项经费2228万元,xx2616万元,苏南地区的xx更是达到了2亿元,而我县仅有700万元。从企业投入看,总体上规模偏小、结构不佳。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一个健康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应在6%、4%、3%以上,而县内企业只有3%左右,低于国家、省标准,更低于发达国家xx%的平均水平。由于资金短缺,产品研究开发、培训所必需的费用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从社会化投入看,近几年,我县也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但投资规模偏小,风险投资资金仅有几千万元,很难满足科技型技术创新需要;加上我县还没有建立科技金融银行,一些好的项目由资金原因没能得到开发和转化。
3、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比较少。
我县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的340家企业中,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仅有128家,占比达37.6%,145家亿元企业与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也只有78家;3000万元制造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198家,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没有建立;全县规模企业申请专利的只有xx1家,占企业总数(905家)的14.48%;3000万元以上企业申请专利的只有94家,占企业总数(340家)的27.65%;亿元企业申请专利的也只有60家,占企业总数(152家)的39.47%。若剔除未获授权专利和无效专利,企业真正拥有专利的就更少。由于企业不重视科技创新,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效益偏低。
4、高层次创新人才比较缺乏。
xx县人才总量虽逐年增加达5.2万人,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仅为2566人,只占科技人才总量的4%。企业中人才总量还不多,工程技术人员只占18.1%,尤其在企业一线直接从事产品研发的人员更少,只占3.5%。虽然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组织大型人才招聘活动,但引进的数量还不够多,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带管理的来海创新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比较缺乏。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引进难、外流严重,已成为经济、科技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5、科技管理队伍力量比较薄弱。随着国家将科技创新摆上战略层面,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工作内容逐年增加,工作任务也愈加繁重。调查了解到,xx县科技主管部门现有行政编制xx个,其中领导8人,远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形势任务的需要。科技部门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新型工业化的实施,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事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长治久安,也事关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创新经济建设,建议如下:
一是强化政府推动作用。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扬科技创新各项政策,让企业和社会熟知科技创新各项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和社会科技创新热情,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的提升。
2、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政策资源,用好用足创新激励政策。对现有的鼓励创新业的财税政策、激励政策,要按规定落实到位,使企业从科技创新实践中真正得到实惠。
3、要进一步加大创新文化的培育力度。积极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宣传创新典型,推进创新实践,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浓烈氛围。
4、要调剂充实和加强科技主管部门的力量。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积极研究现有体制下科技部门人员编配职数,采取多种方式配齐配强科技部门人员,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做好科技工作。
二是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对全社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努力形成以政府资金引导、专项资金扶持、企业资金为主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1、政府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形成与gdp增长相适应的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注重财政科技投入的有效使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大公共技术、关键技术和特色产业产品的研发上。
2、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政府可通过行政、经济的手段和政策约束激励机制等,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主动牵线搭桥,定期举办支持科技创新的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合作。
3、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加强金融部门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扶持力度,予以贷款贴息,减少贷款风险。完善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扩充担保本金,创新担保方式,提高运转效率,加速形成公平、便捷、安全、高效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4、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突出的企业按政策规定给予免税、减税和抵扣折税的优惠。
三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企业要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就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政府要从源头上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设。
1、要加强组织引导。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洽谈活动,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和科技型技术企业实体等形式,使之尽快由引进跟踪向自主创新转变。
2、要加快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加强科技孵化器、特色产业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完善软硬件条件,强化资源整合,提高孵化能力和研发能力。
3、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重强化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企业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
四是加快建立人才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自主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使用工作,大量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紧构建人才高地。
1、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大对优先发展的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优秀人才的引进,采取柔性引才与重金聘才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对引进的人才不为所求,但为所用。
2、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对那些有突出贡献、掌握核心技术的拔尖人才,应打破常规,不惜代价,给予特殊优惠政策,采取给予科研启动费、安家补助费、最低收入保障等措施,建立人才特区,既用事业和感情留人,也重视待遇,利用市场法则吸引和留住人才。
3、加快一线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在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要重视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要拿出具体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对生产一线职工科技素质的培养。通过业余教育、联合办班、专项短训、挂钩送学、参加学术交流、出国深造等方式,培养生产一线职工,提高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和对高新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能力。同时,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教授到企业讲学,为职工“充电”。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使用,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九
xxx区企业自主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所占比重很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为数不多,制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仍很突出,特别是在自主创新观念、体制、机制、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层次依然偏低,科技含量不高。我区大部分产业仍然存在总量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的传统加工型企业偏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且有些项目开工率、投产率不高。食品加工、纺织抽纱等传统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x%,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值仅占全区的x%。
(二)企业本身实力有限,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自主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但目前我区企业中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毕竟只是少数。其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尚不具备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缺乏形成主体地位的物质基础。大多数企业成本高,利润少,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
产品技术含量低,能耗大,市场竞争力弱。尤其是缺乏具有研发能力的人才,能够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家。
(三)企业自主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环境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区经济发展重投入,轻产出;
重外延,轻内涵;
重粗放,轻集约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从企业内部看,不少企业存在着不愿搞、不敢搞、不能搞创新的现象,围绕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体制催生创新动力、健全机制激发创新活动方面,仍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
(四)企业整合市场资源的能力弱,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我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初建阶段,无论从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手段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通道不对称,不畅通。企业的自主创新尤其需要优质的资源和良好的科研服务,有关部门虽然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整合资源的力度不够,为企业服务的区域技术研发机构发展不平衡,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五)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差。目前,我区企业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造成大多数企业没有资金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甚至有些企业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无法批量生产。此外,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性长、风险大,尽管各级政府在科研中试、成果转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但由于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由企业承担,大多数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由此带来创新的动力不足、顾虑较大。
(一)提高认识,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广大企业要切实转变创新观念,认清发展形势,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思想,增强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勇气,潜心研究和实施技术创新策略,抛弃违法侵权行为,紧跟科技潮流,主动参与竞争,努力实现产品由“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二)完善政策,构建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战略性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未来的竞争力。建议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建立起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财政补贴、奖励力度,对研发机构健全、研发投入比例高、发明专利多、新产品开发多的企业,政府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二是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要建立银企工作沟通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定期组织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联系会,促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工作机制,加大资本注入力度,扩大担保规模,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三)突出企业,强化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x%以下的企业,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比例为x%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x%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区企业要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要认真落实各级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财政资金与企业科技项目挂钩,激励企业增加科研经费,使规模以上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达到x%,大中型企业达到x%,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二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机构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大力支持高新区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鼓励多个相关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享科研成果;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加速对现有各类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带动企业自主创新。
(四)部门联动,打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量大面广而又持久的事业,需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是营造服务环境。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方针和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加强宏观引导,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配套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和工作负担。发改、经信、财政、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二是营造创新环境。要抓紧建设专家与技术、研发与制造公共平台,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企业解决人才、技术、资金不足的问题,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营造法制环境。要增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专利侵权行为,切实维护专利发明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是营造社会环境。在政府采购中,要优先选用地产自主创新产品,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科技、科协等单位要经常组织开展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科普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的科普活动,提高全区人民的科学素质。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营造浓厚的激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舆论氛围。
(五)夯实基础,提供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培养使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有关部门对企业引进人才,要在安家落户、医疗养老、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奖励体系,除了政府每年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外,鼓励各部门、各企业设立相关科技创新奖项。在对科技人员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应进行精神和政治奖励,增强科技人员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鼓励和引导企业为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既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又要宽容创新失败,努力营造参与创新和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是建立选拔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选拔培养使用好科技人才,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建议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全区科技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形势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一方面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的方式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输送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深造、学习、取经。人事部门要随时收集人才市场供给和企业需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供需库,适时组织供需见面会,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配套服务。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十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日益深化,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各商业银行都积极开展了金融产品创新业务,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金融风险。如何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审计,有效防范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笔者提出拙见,仅供商榷。
首先,金融创新产品具有表外反映性、杠杆性、风险与收益的潜在性、虚拟性等诸多特点,对传统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提出了挑战,有待审计界进一步探究。
其次,金融衍生交易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金融知识储备提出了挑战,成为深入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审计的瓶颈。
最后,不完全信息博弈对金融审计构成了困境,主要表现为审计人员与被审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还表现在审计人员与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会)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通。
首先,把握重点,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重点风险业务产品的审计。
金融创新的风险重点主要集中于金融衍生产品,审计前必须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全面了解。一是了解创新产品的种类和业务量,看是否将金融衍生业务交易演化成主业;二是了解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设计、试点推广、操作流程、风险环节及其内控制度,看是否能保证金融创新业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充分准备,加强与被审计金融机构的有效沟通,确保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
审计前,审计人员必须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甚或是实地跟班学习,就某些关键性问题与被审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观摩,以掌握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如信托、理财、保理等)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环节等方面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金融、法律等专家的意见。衍生金融产品一般会涉及较深的金融、法律等专业知识,可考虑聘请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协助审计。
再次,多方协助,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会)的有效沟通,以求监管信息及时共享。
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及时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重点关注相关监管制度是否及时跟进,避免出现监管盲区,从而促进被审金融机构改进和完善金融创新产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效。
最后,招贤纳才,加强审计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建设,确保审计队伍的延续性。
高质量的审计成果来自于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随着资本市场规模不断膨胀,金融市场的不断丰富,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金融审计的新要求,急需培养一批多元化、现代化、复合型的金融审计人员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十一
为加快xx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xx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在全县农村推进“五化”(农业企业化、资产股份化、社会保障化、就业非农化、居住xx化)建设的要求。其中,推进农业企业化,将有利于xx农业产业层次的快速提升,实现“精农业”的战略目标。当前在发展农业企业化过程中,由于xx县一大批发展前景看好的农业企业资金需求旺盛、投资意愿强,但却很难从正常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多资金,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决定再次适度紧缩银根的情况下,解决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为此,我们开展了农业种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情况和现有担保公司农业贷款担保情况调查,召开了农村信用社主任座谈会等活动。现就如何深化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企业化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供参考。
近年来,xx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精农业”这个重点,努力培育上规模、上等级的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化步伐得到加快,出现了农业种养大户由自然人向法人转变,农业小规模兼业化经营向中、大规模及其专业化经营转变,千家万户独自生产经营向合作化生产经营转变,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企业化进程在湖州市乃至浙江省都处在前列。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xx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已达到56.68亿元,利润为3.5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9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8家。到2003年底,全县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4家,农产品专业市场13家,农产品营销企业27家,农业种植、养殖企业97家,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家(专业协会10家、专业合作社16家)。目前,清溪花鳖专业合作社和山伢儿早园笋专业合作社被列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另外,由县乡两级农技部门兴办的农业服务企业有23个。
对于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情况,我们仅对部分农业种养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了调查,共调查了13家种养企业、6个专业合作社,共有注册资本金1615万元,资产总额12724万元,其中流动资金4165.5万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7168.9万元,获得利润658.4万元。从调查的情况看,农业种养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缺口较大、贷款需求十分旺盛。所调查的13家农业种养企业已得到贷款951万元、平均每家贷款105.7万元,目前还有11家企业尚缺资金1255万元,平均每家尚需资金(贷款)万元。所调查的6个专业合作社已发生贷款1904万元、平均每家317.3万元,目前还有1家合作社尚需资金(贷款)150万元。由此可见,随着xx县农业企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农业种、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业企业的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而且贷款需求量将不断攀升。
据了解,xx县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正在建设之中,一块是以农村“四信”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贷款信用体系建设,另一块是以组建贷款担保公司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建设。
目前,以农村“四信”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贷款信用体系建设日趋完整,作用突出,但难于解决农业企业较高层次的资金需求问题。几年来,xx县信用联社、农村信用社为了打造农村信用环境,强化农村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积极实施了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农村开展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和信用乡镇活动。到2003年底,全县已评出信用户18710户,信用企业44家,(来源:)信用村49个,信用乡镇2个。对评出的信用户,发放信用贷款证,授予1—5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农户需要用款,凭贷款证到当地信用社贷款。贷款手续方便,不需担保和抵押。通过创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村信用体系,既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又促进了“三农”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既方便了农民群众,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2003年农村信用社全年对“三农”贷款的投入创了历史记录,全县新增农业贷款38194万元,比年初增长70.8%,全年累放农户贷款9455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422户和19777万元,农户贷款发放面达到了26.4%,比上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当年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4252万元,农户数达4805户,户均0.88万元。
农村贷款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四信工程”创建,有力地缓解了农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特别是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额贷款的需求。但由于创建活动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而且这套体系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户小额贷款的问题,因而还存在着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村的评定面不够多,乡镇之间发展不够平衡,授信贷款额度偏低,难于满足xx县广大种养大户在向农业企业转化过程中的较高层次的资金需求,或者说,难于解决贷款额度在十万元、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农业企业贷款需求的问题。
当前,以组建贷款担保公司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但涉农担保数额不大,比例不高。据调查,全县现有担保公司3家,1999年9月组建了xx县民兴担保有限公司,2003年7月组建了xx万生创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同年11月组建了xx县科技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总股本金达到了3120万元,担保总额24960万元(股本金的8倍),到目前为止,已为中小企业、个私业主担保463笔、19030万元。这三家担保公司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个私业主担保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xx县中小企业和个私经营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但由于担保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和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在为企业担保的同时实现反担保操作,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种养企业由于存在土地租用的较多,实际可用于反担保的资产少等因素,这三家担保公司为农业企业提供的担保仅仅是44笔、657万元,分别占总担保笔数和担保额的9.5%和3.5%,其中为农业种养企业提供担保非常之少,只有290万元。我们认为:由于担保公司数量上的不足和操作办法上采取反担保方式,因而难于从较大程度上解决当前xx县农业企业化进程中的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探索实行多种担保形式和设立农业担保机构等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针对xx县农业企业化快速发展、资金需求旺盛而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企业担保贷款难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农业贷款担保公司
逐步建立乡镇农业贷款担保公司,是为了在农业企业与银行间开辟一条快车道,是为了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入“农门”,从而为农业企业上规模、上台阶、上水平提供发展平台。
目前xx县经过新一轮的行政区域调整,乡镇个数合理,大小适中,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各乡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且有自己的品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武康的早元笋、三合的青虾、雷甸的瓜果、乾元的龟鳖、生猪、莫干山的茶叶、水果、新市的湖羊、钟管的特种水产、禹越的黑鱼等等,为此,成立一个以一乡(镇)一品为主打产品的担保公司就相当必要,条件具备。而且以乡镇为区域范围组建担保公司有利于加强领导和管理,便于农村信用社与担保公司间协作,对辖区内的农业企业和农民情况相对掌握和了解,操作实施相对可以简便。
成立后的农业贷款担保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专为其公司内的股东或者辖区内的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贷款担保。具体做法是对从事相关产业的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品德、信用、生产规模、经营管理状况、实力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估审核,评定等级,确定担保额度,提供担保。对于农业企业中大额度贷款担保实现委托评估制,先委托有关资信评估机构根据农业企业的产业投资、规模水平、信用品德、经营管理能力、风险权重等方面进行调查评估,在此基础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农业担保公司在担保决策时作为参考和依据。担保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民主化管理。公司股本金应多方筹措,乡镇政府、基层信用社主动出资、占大股,并引导当地种养、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其它企业及自然人积极参股。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和降低运作成本及化解风险,可以对其所担保的农业企业和农户按担保额度收取适当比例的手续费,公司法定代表由出资比例高的担任,公司经理最好由基层信用社的业务人员兼任。
(二)建立广泛的农户联保组织
农户联保组织就是把一定规模的从事农业项目的农户,在自愿基础上联保成一个小组,一般由5—10户农户自愿组成,交纳一定的联保保证金,订立联保协议书,银行根据联保协议,在有效期限内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贷款,由联保小组担保,即由小组成员共同承担担保连带责任,担保手续方面快捷。农户联保组织不受行业的限制,不受人员多少的限制,灵活方便,组员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相互帮助发展,相互承担责任。因此建立农户联保组织,操作简单,适应农户的分散性,体现农户的互助性,不失为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三)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在新形势新政策下,农村信用社应紧紧抓住深化改革试点契机,继续做好“三农”资金的投放工作,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增加小额信贷的同时,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化发展,尤其要扶持农业种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扩大农户评定范围,开展信用农业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评定,提高授信额度,从现有的最高授信额度5万元调整到10万元,并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从而让更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得到实惠。
(四)扶持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
县乡(镇)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在公司组建、人员落实、股本金筹措等方面切实加强领导和工作指导。县政府应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公司风险准备金制度,每年按担保公司股本金5—10%的数额从县农业风险基金中列支,作为风险准备金注入农业担保公司,主要用于冲抵担保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营亏损、代位补偿支出、弥补担保呆帐损失和扩大股本金。对现有科技、民兴、万生等三家贷款担保公司应根据其为农业企业贷款担保数额的大小和作出的成绩注入一定的风险准备金以资鼓励。乡镇政府应在农业担保公司组建中注入不少于30%的股本金。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十二
xx乡位于革吉县东北部,距县城200公里,下辖2个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人口20xx多,扎西曲林寺也位于该乡附近。近年来,随着当地矿业的不断发展,城镇建设明显加快,人流物流逐年增加,基层维稳压力也越来越大。当前,xx乡在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大背景下,基层政法、综治、维稳建设投入明显加快,综治工作中心、派出所、派驻法庭等机构工作已步入正轨,硬件建设成效显着。在此基础上,维稳工作的开展和创新,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的健全十分必要。
乡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按照“配强配齐人员,强化基础工作”的要求,调整办公用房建立了综治工作中心,并配齐专职干部,并在2个村委会设立综治服务站,成立了相应的巡逻队,加强了义务联防队建设,群防群治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同时明确了综治主任的工作职责,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使综治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轨道。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流动人口管理、信访接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多个规范性工作台帐和档案,确保了维稳工作的有序开展。
由于近年xx乡硼镁矿业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较多,成员结构相对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1、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强化基层职(成功网 )能作用
(1)在街道层面,整合原有综治、司法、信访、安监的维稳机构和人力资源,并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发挥“一个平台、三种调解、六位一体”作用,要求调处或其他部门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最大限度的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2)在职能部门层面,进一步整合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明确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及包案等工作要求,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做到工作措施、排查重点和各项保障“三个到位”。
(3)在村组方面,要充分发挥2个综治服务站的作用,依靠服务站的综治主任通过定期的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处理辖区内的问题,并开展思想疏导、生活帮困、法制宣传、节点稳控等方式,协助对象解决利益诉求,促进矛盾化解、信访问题解决。
(4)在社会层面,积极引入社会团体、派出所、人民法庭等社会力量,参与疑难复杂案件的化解工作,逐步构建起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工作效能。
2、创新各类人员管理机制,杜绝管理漏洞
(1)加强对刑释解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自去年起,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网络实现了管理的衔接,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将在地区司法处和县司法局之间建立起直接沟通和反馈的通道,通过逐人核实反馈的方式,保证了服刑在教人员提供信息的真实有效,并对核实成功的人员建档造册实现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的实时传递、无缝流转,强化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促进安置帮教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对于社区矫正人员定期的进行逐人谈话帮教,并督促按时上交思想汇报,建立个人档案,加大协管力度,并依靠服务站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有效避免了重新犯罪的发生,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2)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综治工作中心配备的电脑设备,实行流动人口的微机管理。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服务与管理并重,规范与防范并举,积极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慎密分析、科学把握流动人口的流向,流量等规律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
(3)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理。全力突破刑事、治安重点人员。对涉案人员及时攻坚帮教,逐人制定帮教方案,责任到人,持续攻坚,使在班攻坚人员全部实现转化。加强巩固帮教,积极稳控重点人员。坚持常年与重点人员逐人进行深入交流,对思想下滑人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县、乡、村三级联手开放式帮教;对家庭确有困难的人员,积极协调区、街民政等部门,主动开展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真诚关怀,有效稳控同时,对其它有可能发展为重点人员的群体进行监控,促进平安xx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3、创新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把问题化解在源头
完善每月的例会制度,定期上报排查的矛盾纠纷问题,在例会中提出、分析并商讨解决措施,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决不能单纯的进行搁浅,要及时解决。一是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排查出的问题要根据问题针对的部门性质,或者纠纷类型进行对号入座,归类排队,以便于日后解决。二是定期组织调研。对于在对排查结果梳理归类后,对于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小组,进行调研,并协调相关单位,提出政策性化解建议,协调解决。三是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和思路。对于各个社区的突出性问题及时开会进行集中研究,逐一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落实责任部门,并限期完成政策研究和意见的出拟,以保障下一步工作的落实。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十三
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足够的技术人才和自己的品牌技术力量,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技术来延续企业的良好发展。近年来作业队伍已经通过大量的事实验证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径,所以企业要发展必须向技术型队伍转变,依靠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技术来定位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进一步加大技术含金量,使原有的技术不断完善、革新,使其技术不断成熟,拥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可以形成自身的品牌技术,依靠技术走出国门去,凭自己品牌到国际作业市场发展,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看,可以说,我们曙光技术处有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目前正是企业“黄金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态势,为我们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同时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世界油气资源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为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此外,国家对石油上游企业实行国际价格接轨、对下游企业实行国内价格调控的宏观经济政策决定了我们日益壮大的合作开发业务,有着较宽松的外部生产经营环境,有着良好的盈利空间。
而国家“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基础建设先行,能源开发先行”的西部发展战略,也为油田公司和存续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势必给存续企业在大气田、大油田开发勘探上扩展了领域,在油田作业公司未来业务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市场潜力巨大,前景乐观。
1、我__赖以生存的__油田服务市场占有额将面临下降的趋势,随着油公司今后的运作和大市场化经营,现在老区块油井不断关井,诸多客观因素也将导致失去一部分作业市场,威胁到我处的发展。
2、人才流动将出现“嫌贫爱富”的趋势。油气市场完全开放后,随着国内各专业公司用人方式和经营体制的改变,从而造成各企业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到位,人才流动的速度加快,受社会人才市场的普遍影响和企业利益驱动可能使部分技术骨干或流出,或流入。人才流动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根据国内大部分油田职工个人收入明显高于我们的现状,构成潜在的人才危机。
1、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原有的修井业务规模和效益稳定增长;新增合作开发业务也形成规模;燃料结构调整及新能源开发等接替项目有着较好的前景。
2、有与国际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合作的经验。与哈萨克斯坦国际市场作业项目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长期的合作,作业技术逐步成熟,这将对于今后开拓国际市场,占领国内市场,具有比较重大的战略意义。
3、有较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在作业的各个施工技术领域都有较高层次的专业研究和现场指挥人才,有施工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施工队伍特别能吃苦,综合素质较高。
1、局里、处里下达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每年要实现的增长目标,难度比较大。
2、人工成本增长的压力,企业需要消化的增支因素还在持续增加,今年的职工工资增长不会低于去年,企业盈利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3、随着形势的变化,基层基础建设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单位和部分业务基础管理不够科学规范,管理制度缺乏有效落实。
4、“走出去”的风险和难度也不可低估。
5、企业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与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与企业综合素质差距之间的矛盾都逐渐凸现出来,将是企业实现持续有效发展的最大挑战。
1、产业结构定位:继续把作业修井等作为未来主营业务。同时兼顾合作开发、捞油、运输等服务。
2、队伍结构定位:多元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主营业务,向能源型发展。
3、经营格局定位:多元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主营业务、扶持附企,生活服务三足鼎立,相互关联又相依赖的经营格局。
硬件铺路,软件挣钱,多国本土化。由于我们公司正在由以小修作业向大修作业转变的时期,因此,按新的主营业务发展壮大的需要,我们必须在市场竞争中,靠高自己的品牌工艺铺发展之路,靠领先的井下技术和一流的服务质量、良好的市场信誉在市场挣钱。立足本国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有效扩大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__油田大部分区块开发已进入中后期,油井底水突进上串现象较为严重,对这类油井主要是采用挤灰堵水技术手段,而我们现行的这一工艺措施,对固井公司的大马力车组的依赖性较强,成本偏高,而且还要受到对方施工安排的限制,鉴与此,今年我们努力在提高挤灰堵水工艺技术含量上下大力气,打破传统定式,采用内引外联方式,实现这一技术的实用性与自主性的有效焊接。年初,针对油井封层堵漏这个难题,公司确立了“水基堵剂封层工艺配套技术研发”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总共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在配制灰浆方面提高技术含量,比如在灰浆中增加相应的高渗透性高强度堵剂、耐高温复合树脂、水基调堵剂等等,以增强挤灰的效果和质量。
其次,在改进封隔器上动脑筋,主要是对目前的k344型封隔器在增强座封压力和密封性能等环节想些办法,以提高其密封性和解封可靠性。
第三,在硬件上下功夫,探讨能否自行研发或引进实用性、灵活性较强的中小型可替代车组装置,一来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业生产的机动性;二来可以为今后到外部市场作业施工打基础、创条件。
第四,恳望处领导以及职能部门能给予我们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充分的论证、实施以及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技术。
另外,从我们辽河油田乃至其他油田来看,实施水平井开采呈不断上升态势,而在水平井井下作业施工方式上,单就我们辽河而言,据了解,到目前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修井模式上,这与油田企业如今快速发展的大趋势是极不相符的。今年,我们将把水平井冲砂技术作为重点攻关课题,因为在实施水平井作业中,冲砂工艺是经常实施的工序,同时也是一个制约水平井高效顺利施工中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将从地层漏、地层结构复杂两个方面实现水平井冲砂工艺的新突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水平井施工业务,使水平井施工技术日臻完善,逐步成熟,形成另一个主打作业技术。
量力而行,合理确定科技发展方向。根据自己工艺特点和工艺技术及经验,工艺技术主要应放在引进、推广、应用上,把重点放在近期迫切需要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基本有把握能带来增值的技术领域。努力做到科研面向效益,降低风险项目的投入,开发"短、平、快"的项目。立项要以现场需要来确定,树立现场就是市场的观念,以实实在在的开发成果、使用效益提高我作业施工水平和盈利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
在发展自身特色技术这一块,我们将按照处里提出的“实施技术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最大限度发挥先进核心技术和特色有效技术的潜能,以特色技术服务带动市场开发”的长远发展部署,争取在套管修补、复杂打捞等大修作业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从今年开始,在3~5年内,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从中长期考虑,确立了“高效磨铣配套工具研发”项目。组织技术攻关小组,结合我们所在油区地层情况,博采众家之长,吸纳领先技术理论,坚持实用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研发符合实际需要的高效磨铣配套工具,促使我们的修复套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实施这一项目,主要是解决好以下四个难点问题:
一是目前使用的铣锥强度低,耐磨性差,需要在铣锥铸造材质上和优选采购上想些办法;
二是铣锥工作面短,初步想法是在原来的铣锥上连接一个合适尺寸的铣锥棒;
三是钻具组合缺乏科学合理性,在优化组合上,设计、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参数;
四是目前大修磨铣时循环携带井内铁屑的方式比较落后,磨铣工作中,由于铁屑下沉,不仅要影响磨铣进度,还容易导致卡钻工程事故。这方面,我们将采取外协、引进、研制等办法,在钻具上安装捞杯,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生产的效果。
第二方面,结合作业市场划分情况,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和自身大修水平的逐步提高,我们将把侧钻作为大修业务的主要拓展项目之一,推进大修整体水平的均衡发展,确保该项技术的领先地位,最终达到真正走出去,参与国内外同行业竞标的实力。
第三方面,由于大修规模从原来的__个大修队将逐步增加到__大修队,无论是人员素质、技术力量上,还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方面,都显得力所不及,力不从心。正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我公司在2月上旬和2月下旬先后选派了42人,到勘探局职业技术学院进修学习大修业务,其中,30人学习大修应知应会知识,12人主修司钻业务。与此同时,我们还将采取走出去脱产培训、请进来短期集训、公司自主轮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尽快培养出一批过硬的大修作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促进大修施工上层次、上水平。在努力实现和达到处里提出的较快发展大修业务要求的同时,为处开发国外市场,储备人才,积累经验,在人力上、技术上奠定良好的基础。06年,按现有*部大修设备规模,大修工作量计划完成40口左右,努力形成大修作业创效增长的强势,进而在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步伐和企业持续发展中,发挥出特色技术的支撑作用,提高自身竞争力。
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工作中,我们将利用相关政策,采取与采油厂钻修中心、地质研究所、采油作业区多沟通、多协调、勤联系等办法,解决难题,获取信息,争取主动,为自身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确保自身的优势技术得到广泛的发挥与应用。
我们准备与采油__区、采油厂工艺所联系,针对____油层,优选出3~5口井,实施水基堵剂封层堵水工艺,以合作开发的形式,实施合作生产,利润分成。目前,主要是缺少这方面的政策,希望处里能够制定和争取相关的政策,给予必要的协调、帮助和支持。
我们还认识到,要想达到以特色技术服务带动市场开发的态势,促进企业尽快走上持续有效发展的快车道,势必需要领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措施的研发、引进及应用这个载体,但要保证这一载体真正运行并发挥作用,则既需要服务一方科技领先理念的付诸实施,更需要被服务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最终取决于双方决策层在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和谐矿区大局意识上的长远谋划。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十四
奎年来,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营利为主要特征的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正以崭新、醒目的形象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而青年作为社会创新的生力军,祖国发展的接棒人,未来希望的承载者,责无旁贷的成为
了这支力量中的主力。与此同时,随着西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共青团主要工作对象的西城青年,其“社会人”特性正日益明显,流动性强、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等特征不断凸显。因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青团引导青年投身区域发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必要工作。
20xx年,为适应首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西城团区委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集中力量从零做起,全力打开了以“社区青年汇”建设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将20xx年以来,北京市首批公开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视野,以他们为样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与生活状况”摸底调研,通过对300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广泛普查,以及30份个案访谈,团区委对社会领域建设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这一在社会工作领域中起着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我们发现,社会领域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共青团工作,因其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在贴近青年现实需求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社区工作者以及由他们衍生出的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这一群体自身,也面临着自我认同感缺失、专业知识储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西城共青团提出了一延、一变、一过渡的工作目标:即工作领域由“体制内”向“体制外”的延伸;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作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过渡,在扶持社会组织建设、深化社工队伍凝聚、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大胆尝试。
一是扶持社会组织建设。充分认识青少年社会组织引导、服务在共青团复合型组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社会组织间的联动工作,加强对主管社会组织百德社区发展促进中心的服务、管理工作,主动联系悦群社工事务所、厚朴社工事务所等具有明显青年特征的社会组织,学习借鉴专业社会组织工作方法;做好工作机制联动,坚持社会组织参加机关工作例会制度,以青年汇专职社工工作为联系纽带,建立社工事务所定期会商、督导制度;做好项目支持工作,重点依托已申请到的西城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20余万元,支持百德建设青少年科普迷你站点,探索app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青少年科普、全媒体引导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大力开发青少年社会组织、社区青年汇公益示范项目。
二是深化社工队伍凝聚。以“暖人心、稳队伍、促发展”为目的,开展青年社工担任社区团支部书记、社工倾听日等项目,加强社工互动交流;开通“七彩心桥心理热线”,举办“青年文化体育节”、“社工专享之交友联谊”、“社会领域青年人才交流冷餐会”等活动,畅通社工和团组织、社工与社工之间的沟通渠道;举办首届青年社工风采大赛,广泛凝聚、发掘、培养西城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为青年社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这支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队伍的自信心与认同感,进一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举办“社会工作青年人才训练营”,通过素质拓展、专题讲座、互动联欢、青年汇实地参观等环节,进一步激发出了青年社工的热情和潜力,搭建社会领域平台,开展活动,
三是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社区青年汇其根本就是共青团根据不同青年群体量身打造的“社会组织”。近一两年,共青团从分类引导、汇聚青少年出发,按照“组织终端、青年身边”的指导思想,一直不断转变工作方式,结合社会管理的前沿问题,遵循共青团思想性、政治性,与社会性、群众性相统一的工作属性,围绕地域、爱好、工作性质等不同共性,开展青年汇建设工作,力争做到有交叉,无遗漏。努力实现“通过联系、服务青少年社会组织,来联系、服务青少年”的目标。截至目前,共建立社区青年汇171家,其中市级示范青年汇5家。
四是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我们一直相信社会组织工作离不开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可喜的是我们青年队伍正是这样一个挖掘、培育人才的宝库。因此,团区委一方面在“社区青年汇”建设过程中,坚持发挥组织优势,开展社工人才训练营、社工专享季、西城青年社工队伍现状调研、社工风采大赛等多项工作,着力凝聚、挖掘、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在与悦群、厚朴社工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同时招募聘用一批社区青年汇专职社会工作者,以不断提升“青年汇”工作成效,继而为区域各类青年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加大与社会组织的整体联动,以百德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为例,作为一家民办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团区委作为其业务主管,为其争取更多的
从全市第一家社区青年汇——“悦读时光书城”落户西城,到目前177家社区青年汇覆盖全区15个街道
,西城社区青年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青年汇的建设由于总干事能力的差别,重视程度的不同,发展极不平衡,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数量”上求增长,更需要“质量”上求突破:一是开展《从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现状探索西城社区青年汇发展路径》的专项调研,总结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出现的问题,归纳形成“示范青年汇发展的模式”,并力争在全区15个街道均建立起示范社区青年汇;二是建立《西城社区青年汇标准体系》,拿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进行试点,对青年汇的硬件配置、专职社工的遴选、项目的申报、经费的审批及活动的效果等进行考评,以全方位的规范社区青年汇的运行。
创新的调研报告篇十五
近年来,**区总工会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服务好农民工的新方式,新途径,坚持抓基础、抓基层,突出重点,突破难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农民工,做好服务文章,在活动方式上做到新、活、灵,千方百计为农民工做好事、解难事,助推脱贫攻坚,为建设“荷美**”作出了新贡献。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区目前非公企业总数为1634家,有农民工13821多人。我区农民工务工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板材行业、建材行业和服务业。多数农民工为本地剩余农民劳动力,少部分为外地到本地务工人员。虽然目前经济下行,但我区农民工并未大量失业,目前,这些农民工大多情绪稳定,生活安定,并未对社会形成不安定的因素。
(一)就业和创业信息的提供问题。一是在家待业的农民工多数愿重新外出务工,但由于信息不畅,苦于无招工信息,只好在家等待观望。二是部分想在家创业的农民工虽然有良好的愿望,想在种植业、养殖业上有所发展,但由于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创业项目难选择,不敢去干。因此工会应加强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和创业信息。
(二)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农民工技能水平低,影响了农民工重新就业和创业。一是我区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对科技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在外打工多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体力劳动或在服务业从事简单的劳动,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择业竞争力不强,影响了农民工就业。二是部分想从事种植、养殖业农民工普遍缺乏相关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影响了农民工自主创业。因此工会应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
(三)农民工生产生活困难问题。部分农民工家庭增收困难。我区农民工收入中劳务收入占了50%左右,农民工家庭的主要收入依赖打工的收入。农民工家庭一旦发生意外失业,家庭都会面临较大生产和生活困难,需要帮扶。
(四)农民工维权帮扶问题。农民工普遍有“三怕”心理,一怕出去找不到活干,二怕工资低挣不着钱,三怕干了活领不到工资。其中最怕的就是干了活却领不到工资。因此工会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维权帮扶。
(一)创新维权服务形式,为农民工解忧。一是打造网式维权服务。在**街建立**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在**产业园建立工会工作站,在**区农业资料有限公司建立大型企业职工法律援助站和**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建立“农民工之家”,形成“一中心、三站点”服务模式,派驻律师在站点接受职工(农民工)的维权咨询和法律援助。此外在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贴挂《农民工维权告示牌》50块,告示牌上写明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内容、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号码、律师联系方法,让职工(农民工)维权有依据、有门进、有人帮、有收获、增信心。
(二)转变干部作风,到一线去服务农民工。新形势下,农民工已成为产业的主体。工会工作重心必须下移。工会人员必须往一线安排,经费也重点往一线倾斜。我会从20xx年开始,在**产业园区工会工作站,安排了2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常年驻守开展工会业务工作;在**城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安排1名法学专业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开展职工维权工作;在**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工会“农民工之家”,安排1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常年驻守开展服务农民工工作。在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园区工会工作站和示范区工会“农民工之家”实行工作日誌登记、职工(农民工)来信来访登记和具体开展服务职工(农民工)工作登记制度。每个站点的工会工作者每个月要向区总工会汇报开展工作的情况。
(一)企业建立工会积极性不高,甚至认为建立工会增加麻烦和负担。农民工“无家”可归。
(二)农民工对入会意愿不强,好似入会要交会费,增加负担。
(三)农民工会员流动性大,有的会员不定时地到外地务工,管理难度大。
(四)大部分非公企业不重视工会建设,投入少,组织农民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更少,影响企业工会活力和战斗力发挥。
针对农民工目前状况,建议:
一是加强企业主对建会好处的教育和动员工作,积极建立企业工会,让农民工有“家”可归;同时真正发挥企业基层工会为农民工服务作用,增强企业工会吸引农民工入会能力。
二是加强农民工入会的好处宣传,积极发动农民工入会。
三是各级工会高度重视农民工会员工作,在生产生活上多关心,积极解决农民工会员生产生活的困难和合法权益的维护,让农民工体会到工会组织是自己信赖之“家”,工会工作者是自己“娘家人”。
四是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农民工就业率和创业率,助推脱贫攻坚。
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化合作企业(合作社)组建工会的有**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工会、黄练镇科宝小蚕共育基地工会,其中核心示范区工会包括2家公司(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农业合作社),2个村3个屯5个村民小组(即:**村**屯2个村民小组,**村内**屯1个村民小组和外**屯2个村民小组),拥有农民工576人,发展会员144名;黄练科宝小蚕共育基地工会有农民工33人,发展会员33名。这两个典型的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工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