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5篇)

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12:59:43
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5篇)
时间:2022-12-22 12:59:43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篇一

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讲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一带的平原,南北朝时称“敕勒川”,五代时叫“丰州滩”,明朝以后称“土默川”;后套平原指乌拉山以西至巴彦高勒的平原。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内蒙古磴口与宁夏青铜峡之间的“西套”,即通常所说的银川平原。现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后套平原,而不包括银川平原。银川平原和青铜峡以南的中卫平原则合称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又称后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又称河套地区。

黄河在此先向东北流,后转向东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马蹄形的大弯曲,称为河套。平原为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东西沿黄河延展,长500千米,南北宽20~90千米。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势由西向东微倾,西北部第四纪沉积层厚达千米以上。山前为洪积平原,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1/4,余为黄河冲积平原。地表极平坦,除山前洪积平原地带坡度较大外,坡降大多为1/4000~1/8000。可分3部分:贺兰山以东的称银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称后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称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

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临河市位于其核心位置,特别是乌兰乡胜丰村就称为大后套.

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东至乌梁素海,东南至包头市郊区,南临黄河,西界乌兰布和沙漠,北抵狼山。主体部分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开。西山嘴以东,乌拉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又称三湖河平原,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3一15公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属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势乎坦,土地肥沃,可以黄河水自流灌溉。

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开渠引水,发展农业。

周朝之前,属于狄人的匈奴人(归属存在争议)生活在河套。春秋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秦朝统一中原后,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

西汉时,前120_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和五原郡(今包头西)。前120_年置西河郡(今陕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东汉时,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河套地区是北方多个政权争夺的重地。唐朝时这里被重新农垦,唐诗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北宋时河套被西夏和辽朝所分别占有。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抗战时期,国军将领傅作义屯守于此,兴修水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里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光绪年问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后,1951年建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1975年完成180公里长的总排干渠(俗称二黄河),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现共有灌水干渠5道,排水干渠13道,支、斗、毛渠纵横交错。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万亩,已开垦近500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国和自治区重要粮、糖基地,被誉为“塞上谷仓”、“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已进行综合治理。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篇二

君岛旅游区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全巴图乡政府西南约4公里处。在您进入旅游区之前,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昭君与包头的历史渊源。大家知道,早在汉朝的时候,汉朝和匈奴等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次的和亲,而与我们包头地区有着紧密联系的当数“昭君出塞、胡汉和亲”这段千古佳话。

昭君出塞是一次民族融合的盛大举措,为中原民族同游牧民族的和睦友好,奠定了坚实基础。昭君出塞时携带的大量中原器物、服饰和典籍以及宫女和工匠,使得中原文明更大规模地向北方传播。昭君出塞是在公元前33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汉朝的友好关系,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汉朝廷,请求和亲,愿为汉家婿,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欣然应允。

王昭君挺身而出,自愿和亲。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据考证,汉朝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从西安启程后,极有可能是走秦直道经榆林、东胜至包头九原,与呼韩邪单于迎亲的队伍在黄河渡口会合。迎娶礼仪规格之高声势之大实为空前。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考古工作者从麻池古城周边的召湾汉墓中,清理出大量秦汉时期的陶器、铜器、漆器、金银玉器和秦汉货币。最为难得是在一墓穴中发现了“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四夷尽服”瓦当。

其直径分别为17厘米和15厘米,圆形篆书,属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些瓦当在麻池古城周边发现,证实了“昭君出塞”与包头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证实了在五原郡治九原城附近建有按汉制汉俗的“和亲行宫”。王昭君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单于庭,受到呼韩邪单于的喜爱和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

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从胡俗”,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累单于,并与之生下二女,母女几代人为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昭君出塞后的40余年,这里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40多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著名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文人有500多人,古代有蔡邕、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昭君文化作为中国先进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最主要的一点是反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民族凝聚力。所以作为民族友好使者角色的王昭君,不仅受到中华各族人民的极大敬仰,而且也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族人民的重视和欢迎。昭君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其意义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

昭君岛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昭君坟隔岸相望,其余三面被黄河支流所环绕,“昭君岛”因此而得名。岛内有月牙湾、龙门湾、无源溪等自然水道和面积为8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一年四季均有候鸟在岛上栖息和繁殖,并且有赤狐、蒙古兔、麝鼠和国家二类保护珍禽白天鹅。

岛上自然环境优美,登上观景楼,南望是广阔浩渺的黄河,北面是茂密的芦苇荡,游人泛舟其间,可领略水乡风光。岛上建有怀抱琵琶的昭君雕像,长有奇特的“三叶树”(一种长有三种不同树叶的树),供游人观赏。为了方便旅游者在岛上观光、度假,旅游区内设有摩托艇、游艇、渡船、蒙古包以及民族风味餐厅等服务设施,游人在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后,还可以进行游泳、骑马、钓鱼等娱乐活动。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篇三

各位团友,由科尔沁区向西南行驶四十五公里 ,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莫力庙水库沙湖旅游区了。莫力庙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1992年被评为自治区旅游先进集体,1993年被推荐为全国国内旅游协会首届会员单位。

1997年12月10日经通辽市人民政府(现科尔沁区政府)批准确定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水库面积40平方公里,水量容积为1.5189亿立方米,坝长1.1万米,是世界最长的人工沙坝。

景区有莫力殿、八柳坪、碧莲池、响水桥、龟池岛、南半岛、燕窝群岛、北冰洋游乐园、水上餐厅等水湖景点。还有万人浴场、湖湾、沙滩供游人水浴、沙浴。莫力庙水库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鱼类25种,鸟类164种,其它野生动物有15种。经调查发现的野生植物有118种,平均覆盖率为60%,除草木植物外,造林存活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4.5%。关于莫力庙,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说,莫力庙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

传说建庙的起因是达尔罕王去京城看外甥顺治皇帝,醉酒宫中引起外甥不悦。达尔罕王爷一怒之下回了草原,串联几个盟的王公要发兵打进京城,多亏来自五台山的一个胖脸厚唇却巧舌如簧的喇嘛从中调解,僵持不下的外甥和舅舅都有了个体面的台阶可下,又和好如初。于是,这达尔罕王要为那喇嘛建藏式召庙——风格又具中原庙宇特色的一座主寺、十二副寺、喇嘛住房一十八栋多达五六百间的“莫力庙建筑群”,实现自己“筹建一座大庙以酬之”的愿望。香火鼎盛时,庙中有喇嘛20_多人、护庙僧兵3000多人。

当年在无一树一石的草原上建一座寺庙其艰辛难以想象,卓里克图亲王用一千户民工、一千辆勒勒车在寒冷的冬季浇一冰道负重缓缓而行,整整用了十年才备完了建筑材料。

遥想当年,暴风雪深处透出民工们悲凉的号子声,一串串挂在石料车上的马灯涌往远处长夜不熄的灯火所指明的方向,无数人化为朽尸白骨,无数人又执着地跟上来。终于,建成了号称“科尔沁草原第一寺”的莫力庙,铸就了科尔沁建筑史上的辉煌。

传说这莫力庙本来叫“集宁寺”,因其坐落在一条河西来南下又忽而东去的湾子处,就有了这么个蒙古语、汉语相结合的名字。“莫力”,是湾子的意思,莫力庙,实际上就是“河湾子处草甸子上的庙”。这名儿叫得真好!点清了地理位置,亦点明了当年达尔罕王所选之地确为一处水流潺缓之地。好名千古不废,虽然莫力庙已荡然无存,这名却留在一代代老通辽人的心里。

传说当年的莫力庙每年要举办四次庙会,从蒙古、俄罗斯的商人到山海关以里的进香者,成千上万的人聚于庙前,跳鬼的盛会,小摊的叫卖,香客的长流,马市的交易,游人的欢笑,等等、等等,仅一个热闹非凡怎能了得。

莫力庙以其浓重的宗教色彩,以其无可形容的魅力,形成了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欢乐的漩涡,年复一年地旋转着,成为山海关以外关东大地上年年出现的盛景。莫力庙遗址距莫力庙水库仅12公里。莫力庙水库好似北国美女明眸善睐的、摄人魂魄的眼睛,恰是莫力庙水库沙湖旅游区美妙之所在、精华之所在。来这里乘船戏水、品尝鱼宴,其乐也融融。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篇四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山脉南缘,浑善达克沙地东端,是三大地貌区的结合部,有“塞上金三角”之称。在这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草原、湖泊、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种自然景观,被称作内蒙古风光的“百宝箱”。

阿斯哈图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是蒙语,汉译为“险峻的岩石”。它处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草原上群山呈现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险峻,而山顶平缓起伏,冰石林在这平坦的丘陵地带显得格外突出。据专家分析,阿斯哈图石林主要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融化时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冲蚀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

由于第四纪冰川长期的精雕细刻,造就了阿斯哈图冰石林这一方神秘的独特的自然风貌,具有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泰山之雄奇。这里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山山各具特色,山山不同,峰峰各异。

阿斯哈图冰石林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举世罕见的“冰石林”。阿斯哈图石林发育类型很多,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石柱”、“石丛”、“石笋”,有的好似“石塔”、“石墙”,还有的像“秀女望月”、“比萨斜塔”。

阿斯哈图石林形态多变,很少有雷同形状,而且浑厚粗犷,在荒野中突兀而立,十分触目。当地百姓看得久了,看出名堂,于是石林中便有了成吉思汗拴马柱、神剑石、南天门、神女石、姐妹石等名称。

阿斯哈图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奇石怪异、风纯木秀,令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一处石景,从不同的方位观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不同的光照耀下,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这时,你会为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感慨万千。

阿斯哈图石林附近是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有山冈、森林、草原,景色很美。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篇五

游客朋友们,“他,赛白呶”(您好)!我是_旅行社的蒙古族导游宝音。宝音在蒙古语中是“福、福气、福分”的意思。今天有幸为大家导游,真是我的福分。大家就直呼我的名字“宝音”吧,有福同享嘛。今天,我们去游览呼和浩特市著名景区公主府。

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火车站西北约1.5公里处公主府街1l号(现同时辟为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居住在呼和浩特市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恪(kè)靖公主(海蚌公主)的故事。她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儿,因上边有两个姐姐先逝,实际上她就成了“四公主”,13岁时册封为和硕公主,19岁时又被加封为和硕恪靖公主。清朝封制规定,皇后亲生女封为固伦公主,嫔妃庶出女封为和硕公主。恪靖公主系贵人郭络罗氏所生,所以开始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和硕,满语为“一方”之意。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恪靖公主19岁,康熙为其指婚,选漠北喀尔喀土谢图汗察浑多尔济的世子敦多布多尔济为额附(驸马)。由于恪靖公主下嫁意义重大,因而雍正元年被破例晋封为固伦公主。固伦,满语为“天下”、“国家”之意,自然比“一方”的和硕要大得多、高贵得多了。

为什么恪靖公主又被称作海蚌公主呢?其实,“海蚌(勃)”是满语,意为“参谋”、“议事”。当年的恪靖公主权倾漠南、漠北、漠西。她的府第是归化城地区的独立王国,不但不受归化城将军、都统衙门的管辖,而且将军、都统还得给她跪安讨好。因为她有参政的权力,有替皇帝监国的义务,再加上当时北方形势非常严峻,所以破例封为固伦公主就不足为怪了。清代的蒙古按地域大致划分为漠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就是现在的内蒙古中东部一带,而漠北蒙古就在现在的蒙古国。漠北蒙古喀尔喀部土谢图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敦多布多尔济的叔爷爷,就是著名的蒙古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嘛嘛教)掌权者一世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恪靖公主下嫁之前,康熙皇帝与漠西蒙古卫拉特准葛尔部噶尔丹在漠南、漠北展开了激战,曾经三次亲征噶尔丹。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进兵喀尔喀蒙古部,土谢图汗部因此由漠北退到了漠南。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在昭莫多战败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喀尔喀蒙古部按照清政府的旨意返回了漠北家园。

康熙对噶尔丹的征战取得了全胜,不仅捍卫了国家的统一,还遏制了沙俄对大清国土的觊觎。为了巩固漠北、漠西边防,漠南的归化城就成了军事前沿的重镇。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康熙将其脸上略有麻点,但很风流的爱女恪靖公主下嫁给土谢图汗的世子敦多布多尔济。恪靖公主是身负政治使命来到归化城的,难怪人们尊其为“海蚌公主”呢!

恪靖公主的下嫁,引出一个重大的历史话题――满清要想打败明朝,必须联合漠南漠北蒙古各部;谁失去蒙古,实力将大打折扣;谁争取到蒙古,谁就有能力称雄华夏。靠什么争取蒙古呢?通过下嫁公主(格格),用婚姻纽带结成儿女亲家,谁奈我何!满清入关并平定“三藩之乱”后,继续推行“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政策。恪靖公主下嫁后,喀尔喀的扎萨克图亲王、赛音诺颜部首领先后都迎娶了像恪靖公主一样的海蚌公主成为额驸。之后,漠西蒙古和罗理部因不堪噶尔丹的欺辱投奔大清,康熙遂置阿拉善旗,并以郡主(亲王之女)下嫁和罗理之子阿宝。这样,清朝就与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都结成了儿女亲家。

当年,恪靖公主理应跟随敦多布多尔济返回漠北喀尔喀蒙古王府,但是,她却留在了漠南,并且三迁住址。最初居住于清水河县,恪靖公主的府邸就在县城里的花园巷。

公元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亲征漠西蒙古首领噶尔丹后,漠北的硝烟尚未散尽,康熙皇帝就曾决定让恪靖公主居住归化城即今天的呼和浩特旧城。但是归化城同样处于战争的前沿,也难以保障公主的绝对安全,所以康熙皇帝就让她暂时居住在清水河,因为这里距离山西的屯兵之所右卫八旗驻防城很近。随着战火的远去,恪靖公主迁居到归化城西的扎达盖河畔。传说,恪靖公主从清水河来到归化城后,立即为这里的自然风光所迷倒:峰峦叠翠的大青山像一座长长的玉屏挡在北边;大黑河、小黑河、哈拉沁河、乌素图河,像条条银练流淌于草地良田之间;归化城当时已经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是明清时期北方的重要出口商埠,堪称当时北国的深圳。

因此,公主再也不想往北走了。经康熙钦定,恪靖公主的府第就盖在离归化城北门2.5公里的扎达盖河东岸。据说,恪靖公主对老百姓相当体恤。《公主府志》说她:“恭俭柔顺,不恃皇家之骄,娴于礼教。”在她暂住过的清水河曾有一块功德碑,上边歌颂她“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也”。这里指公主暂住清水河期间,曾圈地4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内大批汉民“走西口”前来垦植,连年丰收之事。为此,康熙曾亲笔御书两匾训示警戒自己的女儿。一匾曰“肃娴礼范”,一匾曰“静宜堂”,挂在公主府的过殿和寝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