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12篇)

2022年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16:26:54
2022年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12篇)
时间:2022-12-21 16:26:54     小编:zdfb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一

一、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现状综述

基层妇联是与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妇联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整体素质的变化。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基层妇联组织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改变了以往妇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的现状。

二是工作水平的变化。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妇女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功夫、无法深层次开展工作的现状。

三是工作能力的变化。随着基层妇联组织的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妇联干部积极进行参政议政,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有形式无内容、有理论没实践的现状。

四是工作方式的变化。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能够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基本有了多样化的雏形,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单一、“一刀切”工作模式的现状。

总的来说,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能够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群众性活动;也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妇女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就目前情况来看,基层妇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工作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依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当地党委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基础好,党委、政府较为重视,妇联干部的配备、任用等政治待遇就落实得较好,相应的妇联工作就较有成效。反之,妇联工作就不能有效开展,甚至没有开展。

二是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妇联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妇联工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基层妇联干部的学历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年龄结构也在逐步年轻化,但思想观念仍较落后,工作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三是基层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待改善。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村(居)妇代会主任报酬一般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基层妇女干部交流提拔相对较慢,影响妇联队伍的活力。

四是基层妇联工作经费普遍不足。妇联工作经费是其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基层妇联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及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目前基层普遍缺少基本工作经费,导致基层妇联无法顺利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基层妇联组织职能有待加强。从整体上看,基层妇联干部普遍存在兼职现象。由于工作时间、精力有限,妇联工作开展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开展工作力度不够,工作水准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基层妇联工作成为“副业”,出现“专职不专用,兼职不得用”的怪现象,这些均导致妇联工作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二、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基本经验

基层妇联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各级妇联能否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以充分发挥妇联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提高基层妇联干部整体素质为主旨。宁夏、福建、甘肃等许多地方抓关键、促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符合基层特点的新做法、新经验。这些新做法和新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建带妇建”,建立工作机制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统一考核,大大推动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发展。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为妇联基层组织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明确带建内容。各级党委和妇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党建带妇建”工作内容。一带思想建设。把妇联组织作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阵地。二带组织建设。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带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妇联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四带队伍建设。把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带阵地建设。把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是规范化、制度化。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党建带妇建”的成功经验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总结推广。

2、借助党政资源,提高工作水平

抓住乡镇、街道、社区和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选拔高素质干部充实妇联基层干部队伍。有的地方,基层党政一把手兼任妇联主席。这种干部配置有利于把妇联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这样有利于把妇联工作融入渗透到党政各项工作中去。妇联的工作做到哪里,党组织的温暖就送到哪里,社区的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妇联工作和社区党政工作、妇联工作和农村党政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妇联基层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大大增强。

3、依托项目运作,激发工作活力

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实施小额信贷扶贫、“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捐资助学工程、“三八绿色工程”等项目;深入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企村互动”、“岗村互动”、“春风送岗位”等活动。通过妇女项目、主体活动、品牌活动、传统活动、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激发妇联工作的活力,提高了妇联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规范载体建设,增强工作后劲

坚持立足实际,创新载体,强化服务,激发妇联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以“争当优秀妇联干部,创建先进妇联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的精神,大大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妇联工作的后劲。

5、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工作标准

规范健全的制度,对妇联工作有序开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和基层妇联组织有关工作条例规定,按时召开妇女代表大会进行换届,并建立健全执委会。另一方面要普遍建立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会议制度、信访制度、目标考核制度、代表联系制度和执委工作制度。规范的制度使妇联基层组织运转有秩序,行动有规章,管理上水平。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二

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创新思路探索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的。创新就是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要继承妇联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新的实际,有新的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该如何创新呢?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实事求是,选准创新定位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可谓是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实事就是,选准创新定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创新的着眼点放在本职工作上,针对分管的工作去创新。开展创新要顺应形势,明确方向。这个形势和方向就是时代的发展、上级的要求和妇女群众的需求,所以创新要做到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深入。如果定位不准确,脱离了妇女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工作再有创意,也会失去实际意义。

2、抓住主要问题,选准创新目标

面对新形势下千头万绪的基层妇联工作,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问题,选准创新的目标和入切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创新的落脚点放在最主要和最重点的问题上。主要问题就是工作的主要矛盾,抓往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创新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因此,我们要善于研究和分析问题,为再创新打下基础。

3、坚持科学态度,选准创新思路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有其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选准创新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从许多地方实践的宝贵经验来看,创新工作既要有热情,又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做出科学决策。

4、做好战略部署,选准创新方法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也如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我们做好战略部署,做好具有创新性的策划方案,选准创新的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创新的策划方案至关重要,组织实施是创新的一个实质性的环节。实施创新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因此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在这一阶段中,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认真的按计划落实,并做到有条不紊;二是要积极实践,使创新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三是要及时总结经验,使创新工作不断完善。

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围绕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现状,坚持创新地开展妇联工作,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建立考核督查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妇女发展是综合全面的发展,妇女权益的维护也涉及教育、参政、卫生、科技、环境等多个方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满足妇女发展需求不仅是妇联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以往,基层妇联组织虽然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推动妇女发展进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归根结底,基层妇联作为群众团体,被排除在政府行政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之外,要想通过自身功能和力量有效调动政府职能来促进妇女发展难度很大。要理顺关系、畅通渠道,使职能部门从被动协调到主动发挥作用,就必须从行政系统的管理层入手,争取行政决策中心的重视和支持,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管理运行系统。只有这样,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发展需求才能充分满足。

2、运用社会协调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党委政府重视支持、职能部门主动配合的妇女工作大环境形成后,还需要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社会协调沟通机制,在妇女需求与部门职能之间建立直接有效的联系,能够使职能部门资源与妇女工作得到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二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财力、物力资源保障;三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法律资源保障。

3、完善代表联系制度,为基层妇联工作挖掘内部资源

在调动社会资源推动妇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妇女群体内部也蕴藏着推动自身进步的强大力量。妇女的发展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和多取向性,充分挖掘群体内部资源,实现不同阶层、不同界别妇女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也是推动妇女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在调动妇女群体内部资源服务妇女方面大有潜力可挖。首先,代表联系制可以提高妇女工作对象的广度,使妇女工作触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妇女群众中去。其次,代表联系制可以增强妇女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便于妇联组织统筹安排,有针对性确定工作重点。第三,代表联系制可以实现不同阶层妇女的优势互补,基层妇女代表多为普通妇女群众,可以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并能够运用自身特长和所掌握有限资源,为妇女群众办实事。

4、落实目标管理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提高运行效能

妇联组织作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妇女全面发展的主体力量,其整体运行效能高低,直接影响着妇女发展需求的满足度,决定着妇女事业的发展程度。要提高工作效能,就面临着一个管理问题。这就要求转变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对妇联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按照“确立目标―分解目标―组织实施―考核奖励”的目标管理程序,自上而上地建立目标管理体系,这样就可以促进妇联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目标管理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系统性。各级妇联及机关各部室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订分目标,每位同志根据岗位职责和部门目标制订个人目标,使总目标与分目标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可操作性。本着把妇联工作由虚变实,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的原则,尽可能把目标细化、量化、具体化,以易于检查和考核。三是创新性。大力鼓励支持创新,在目标考核办法中,专门设立工作创新加分项,激励各级将创新理念渗透到工作中,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增强妇女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实现妇女工作的新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促进妇女事业的长足发展,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妇女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深信并期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支持下,在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的有效作为和积极参与中,基层妇女工作必将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三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近日,我们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及部分国企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晋城市国资国企的基本情况

1. 企业总户数:据调查,截至20__年底,全市纳入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编制范围的企业共有284户,所属独立核算单位384户。其中:市级国有企业90户,所属独立核算单位190户,县级国有企业194户。我市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涉及煤化工、电力、燃气、商品批发、建筑、社会服务等行业。

2. 企业经营情况:据统计,20__年度,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759121.67万元,同比减少13.85%。其中:市级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227522.19万元,占全市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的69.78%;县级国有企业营业收入531599.48亿元,占全市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的30.22%。全市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5636.51万元,同比减少93.30%,其中:市级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7538.51万元,县级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1902万元。全市国有企业上缴税费262832.53万元,其中市级国有企业上缴146271.98万元,占全市国有企业的55.65%;县级国有企业上缴116560.55万元,占全市国有企业的44.35%。

3. 企业资产状况:截止20__年末,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8461610.19万元,同比增长7.65%;其中:市级资产总额5147138.37万元,占总额的60.82%,同比增长9.83%;县级资产总额3314471.83万元,占总额的39.18%,同比增长4.44%。全市国有企业负债总额为4928332.94万元,同比增长13.83%。全市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3533277.25万元,同比增长0.07%。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0.26%,其中:市级国有企业101.44%,县级国有企业98.61%。全市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58.24%,其中:市级国有企业59.76%,县级国有企业55.89%。从资产规模看,兰花集团、沁和能源集团、城投公司、天泽煤化工等排名全市前十位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资产总额为6552800.25万元,占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77.44%。

二、国企改革呈现新态势

1. 引进民营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多年来,我市通过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优质民营资本等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兰花集团是山西省首家煤炭类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煤炭行业效益十佳企业”,是晋城市唯一的上市公司和利税大户。天泽集团不断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并经过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一个仅有300万元固定资产、300名职工、年产3000吨合成氨规模的小厂,发展成为由12家股东持股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煤化工企业集团,仅20__年就以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深圳兴悦2亿元、北京基洛夫3000万元、安徽辉隆3000万元战略投资,经营者和职工合股基金会增资扩股10791万元,共计36791万元。该企业现有总资产39亿元,年产值近40亿元,是山西省最大的尿素企业和全国最大的大颗粒尿素企业。1999年至20__年创利税39亿元,其中,上交税金12.71亿元。市属国有股历年累计分红达4.16亿元,现市属国有股账面价值为3.44亿元,总计达到7.6亿元,较历年实际投入的0.55亿元增加了12.77倍。今年1—9月份实现利税2.2亿元。在岗职工3200人,年人均收入达5.4万元。天泽集团之所以能在全市率先发展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得益于他们创新灵活的管理体制,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实现跨越式发展,才使得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得以显著增强,真正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2. 实行“两个置换”,国企变民企。在国企改革工作中,市县两级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濒临破产的企业实行“两个置换”,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区180家国有、集体企业中,完成明晰产权制度改革的有154家,改制比例达到了85.6%。高平市211家国有二轻企业中目前已有172家完成了改制,剩余39家企业涉及到的1600余名职工,正在进行经济补偿及各项费用的核算。城区物资公司改制前属于上访单位,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实现了国有产权和职工身份“双置换”,使企业重获新生。白马王啤酒厂于20__年停产,欠缴职工各类保险200多万元,去年由一民营资本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了收购,买断了职工身份,“4050”等70名人员全部留用,通过进行股权转让,该厂900多万元的外债已还清,目前新实施的三个项目中:晋城技师学院七岭店校区现有的1000多名学生已正式开课,崇实七岭店初级中学正在加紧建设,白马王纯净水新上流水线即将投产。高平凤凰织品公司通过一次性买断工龄,实行职工身份置换,聘任上岗,改制为民营企业吉利尔潞绸集团,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丝麻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3. 激活土地资源,解决资金难题。我市在国企改革工作中,通过对国有土地进行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了土地资源,解决了企业改制所需资金。在国企改革工作中激活土地要素,已成为我市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一条成功之路。高平市在推进二轻企业改制中,先由政府投入4亿元改制资金将312.4亩土地收储入库后再进行拍卖,盘活了165.08亩土地,拍卖资金达3.8亿余元,目前,政府已基本收回改制成本,安置职工4700人,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改制的积极性。城区农机公司在20__年改制前,有44名职工工资无着落,养老、医疗保险多年欠缴,公司负债2200多万,通过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后,获得了1490万元资金。通过彻底改制,国有资产没有流失,职工利益得到了保障,归还银行贷款600万元,政府收入100多万元。同时,又解决了国有产权和职工身份置换,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4. 实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我市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积极推动国有集体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行了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公司制改革。晋城市建筑安装公司于20__年顺利完成了国有产权和职工身份的双置换,改制为金建集团,实行公司化运营,下设11个子公司,推行全员职工持股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持大股的运营模式,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发展态势良好。阳城县针对拥有县城规划黄金地段范围内650余亩优质土地资源和经营资产的企业,坚持“资产保值、稳定保障、职工自愿、程序合法”的原则,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参与,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将县城镇集体工业联社欣昌资产投资公司等国有二轻企业在煤企所持有的股本,转让给县煤炭资源整合主体企业阳泰集团后,按照出资比例,重新调整了股权结构,并完成了工商登记,实现了股权的优化,建立起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职工退休养老难。目前,职工退休难和领不到退休金是我市国企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全市而言,除高平市、沁水县国企职工能够正常退休并按时领到退休金外,市属国企和其他县区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某县自20__年以来,有50%的国企职工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金,有近6000名职工办不了退休手续,国有、集体企业累计欠缴各类费用57亿元。其中有一国企,1955年建厂,现有职工274人,欠缴养老保险800多万元,由职工自己垫支办理退休手续的达140多万元。某县监管的71家国资国企,负债达11亿多元,其中,二轻系统有29个企业,在册职工1700人,未交养老保险的职工达800多人。某县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共63个,职工人数4万多人,企业资产总额489.5亿元,而负债就300多亿元。在国企改革中,有的企业缺乏改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待观望;有的主管单位忙于应付职工上访,造成政企不分。还存在职工户籍、工作和生活同在一地,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标准却不一致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极易导致职工上访和造成社会不稳定。

2. 企业改制成本高。企业负担重,历史遗留问题多,改制成本高,仍是影响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的最大阻力。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国企改制较之前增加了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意见书、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挂牌交易等四个环节的中介费用支出。而职工身份置换费和退休养老金也在逐年提高。前几年,职工身份置换费用,每人每个工龄每年不到1000元,而现在大约为2500元。一些费用的增加,改制企业无法承受,改革推进困难。例如,阳城县如对国企完成彻底改制,所需资金5至7亿元。城区11家二轻企业改制所需的置换费用需要1.5亿元。泽州县粮食局的11个城镇公司和18个基层粮站现有的500多名职工,如果在20__年改革,只需5000多万元就能完成彻底改制,现在则需要1亿元的改制成本。

3. 国企发展后继乏力。我市非煤国资国企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潜在危机是职工趋于老化,“4050”人员多,女职工多,困难职工、困难家庭多,上访人员多,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企业领导班子缺人选。阳城县陶瓷厂是1955年建成的老厂,现有职工359人,退休职工200人。近几年,该企业为阳城县建瓷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但自身却面临着人员老化的困境,由于薪酬待遇较低,20__年至今,就没招进新的技术工人,企业严重缺乏发展后劲。陵川县工具厂是1952年建设的老厂,现有110名职工,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即便产品价格高于南方企业,企业仍难以盈利,而南方企业则通过价格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该企业生产和经营状况的日益下滑,直接造成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企业留不住人才,现有职工年龄偏大,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还有的国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杀手锏”产品少,品牌的含金量、覆盖面和影响力不高。有的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影响国企改革步伐的因素除了部分领导对国企改革工作不够重视,推动不力之外,关键还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确,主管部门对企业监管不到位。某县,现有63个国有集体企业,但至今没有国资监管机构,今年初才刚成立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有的县市区将国企改革职能设在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有的设在经济和商务局,还有的设在二轻局。某县,十年来未出台过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件,20__年和20__年,省、市分别调整了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但该县仍维持原状。尤其是20__年全市煤炭资源整合之后,煤炭企业形成了双重管理和“两个婆家”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机制不合理、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一些企业经济效益逐渐下滑,连年出现亏损。市国资委监管的晋钢、二机、唐安缫丝厂、阳城缫丝厂等企业在改制或破产后,现有的596名退休党员党组织关系迟迟移交不到属地,导致这些党员无法正常参加属地的党组织生活。

5. 企业改制不彻底。通过前两轮的国企改革,全市国有企业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一股独大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全市大约有近90%的企业股权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改制不彻底,机器设备闲置,有的甚至被放坏。例如,某县共有155家城镇国有集体企业,其中就有134家企业改制不彻底,占企业总数的86.4%。同时,在国资国企改革中还存在改革就是卖地、就是卖资产等问题。

四、扎实推进国企改革的几点建议

1. 注入新活力新动力,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应谨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市、县在推进国企改革工作中,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要以市场为主体,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统领,以做大做强国有经济为目标,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为中心,进一步破除和突破一股独大的体制障碍,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探索企业员工持股的有效形式,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落实企业法定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要通过界定功能,明确不同企业的战略定位,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推动企业同市场经济融合,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参股持股,激发企业活力,谨慎发展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议市、县两级,要选择1至2个企业作为改革试点,并通过典型示范,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国企改革中推广。

2. 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进一步完善各类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理顺和加强推进国企改革的体制机制,应尽快充实完善市县国企改革领导组。建议将市、县委改革办、经济和生态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织部等部门列入市县国企改革领导组。各级政府要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真正建立起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用市场化监管手段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干预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市县国资委的角色要尽快从管资产、管人向管资本转变,积极探索产权和人的改革问题。要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多措并举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施信息公开,建立阳光国企,强化决策问责和监督问责,从制度上遏制国有企业腐败问题。要建立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和优化配置机制,加快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

3. 科学制定改制方案,创新一企一策改革模式。根据中央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要求,国企改革不设时间表,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应采取个体化的实施方案,实行一企一策,一厂一方案的改革措施。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为避免搞一刀切,市县两级要根据所属企业的客观实际,“量体裁衣”,分别制定改革方案,并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后,上报市县主管单位与企业进行对接,在确保可操作、能实施的基础上,经市、县国企改革领导组审议后付诸实施。坚持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实施一个。要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清产核资,制定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等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要坚持试点运作、稳步推进、总结经验、全面推广、谨慎改革的原则,为国企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

4. 着力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国企改制专项资金。为扎扎实实推进国企改革工作,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和国企改革的需求,筹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并重点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企业改制重组、职工安置等工作。要结合本地国企改革的客观实际,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建立国企改革启动基金,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完成彻底改制。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盘活国有资产,为加快国企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5. 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国企改革主体责任。国企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委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各级行政主管,要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坚定信心,勇挑重担,主动承担起国企改革的重任,下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工作,化解和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放矢地解决破产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要认真厘清部门职责,明确责任主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推进全市国企改革健康发展。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四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飞速猛进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妇联工作也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基层妇联工作日趋社会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对基层妇联一贯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层妇联工作该如何在实践中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逐步成为妇联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严峻的课题。在xx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可以说,创新同样是基层妇联工作开展的灵魂和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依据基层妇联工作的基本规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寻求一种与社会形势相适应,与妇女发展相贴近的更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手段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服务。

一、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现状综述

基层妇联是与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妇联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整体素质的变化。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基层妇联组织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改变了以往妇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的现状。

二是工作水平的变化。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妇女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功夫、无法深层次开展工作的现状。

三是工作能力的变化。随着基层妇联组织的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妇联干部积极进行参政议政,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有形式无内容、有理论没实践的现状。

四是工作方式的变化。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能够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基本有了多样化的雏形,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单一、“一刀切”工作模式的现状。

总的来说,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能够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群众性活动;也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妇女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就目前情况来看,基层妇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工作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依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当地党委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基础好,党委、政府较为重视,妇联干部的配备、任用等政治待遇就落实得较好,相应的妇联工作就较有成效。反之,妇联工作就不能有效开展,甚至没有开展。

二是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妇联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妇联工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基层妇联干部的学历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年龄结构也在逐步年轻化,但思想观念仍较落后,工作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三是基层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待改善。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村(居)妇代会主任报酬一般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基层妇女干部交流提拔相对较慢,影响妇联队伍的活力。

四是基层妇联工作经费普遍不足。妇联工作经费是其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基层妇联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及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目前基层普遍缺少基本工作经费,导致基层妇联无法顺利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基层妇联组织职能有待加强。从整体上看,基层妇联干部普遍存在兼职现象。由于工作时间、精力有限,妇联工作开展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开展工作力度不够,工作水准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基层妇联工作成为“副业”,出现“专职不专用,兼职不得用”的怪现象,这些均导致妇联工作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二、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基本经验

基层妇联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各级妇联能否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以充分发挥妇联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提高基层妇联干部整体素质为主旨。宁夏、福建、甘肃等许多地方抓关键、促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符合基层特点的新做法、新经验。这些新做法和新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建带妇建”,建立工作机制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统一考核,大大推动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发展。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为妇联基层组织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明确带建内容。各级党委和妇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党建带妇建”工作内容。一带思想建设。把妇联组织作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阵地。二带组织建设。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带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妇联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四带队伍建设。把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带阵地建设。把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是规范化、制度化。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党建带妇建”的成功经验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总结推广。

2、借助党政资源,提高工作水平

抓住乡镇、街道、社区和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选拔高素质干部充实妇联基层干部队伍。有的地方,基层党政一把手兼任妇联主席。这种干部配置有利于把妇联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这样有利于把妇联工作融入渗透到党政各项工作中去。妇联的工作做到哪里,党组织的温暖就送到哪里,社区的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妇联工作和社区党政工作、妇联工作和农村党政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妇联基层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大大增强。

3、依托项目运作,激发工作活力

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实施小额信贷扶贫、“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捐资助学工程、“三八绿色工程”等项目;深入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企村互动”、“岗村互动”、“春风送岗位”等活动。通过妇女项目、主体活动、品牌活动、传统活动、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激发妇联工作的活力,提高了妇联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规范载体建设,增强工作后劲

坚持立足实际,创新载体,强化服务,激发妇联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以“争当优秀妇联干部,创建先进妇联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的精神,大大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妇联工作的后劲。

5、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工作标准

规范健全的制度,对妇联工作有序开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和基层妇联组织有关工作条例规定,按时召开妇女代表大会进行换届,并建立健全执委会。另一方面要普遍建立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会议制度、信访制度、目标考核制度、代表联系制度和执委工作制度。规范的制度使妇联基层组织运转有秩序,行动有规章,管理上水平。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五

对政治教育普遍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摆不到应有的位置。近年来,随着消防部队政治工作的不断加强,大家对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帮助官兵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上,各级领导的思想更为统一。基层政工干部登台授课,形成了领导重视政治教育的宏大声势。但真正做起来却显得不到位,没有充分体现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一是党抓教育的持久不够,年初布置任务时比较重视,教育展开后又容易放任自流;上级检查时就抓一抓,上级不检查就放松;对大的专题教育比较关注,而对基础性教育却常常忽视。二是政治机关对教育检查的不经常。据对基层中队调查,大家反映机关在抓思想政治教育时基本处于“五多一少”,即发文件多、提要求多、总结多、评比多、检查多,而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少。没有真正把基层当作工作重点,有的支队党委成员很少给基层官兵讲课,有的领导一年都不见,甚至政工干部也很少去,没有扑下身子蹲在基层搞教育。只是到了年终去当“总裁判”。三是政治教育不能按计划正常进行,被占、挤、压情况时有发生。不少同志都谈到,什么工作都可以向政治教育要时间,教育时间从根本上没有保证。有的单位还存在交差应付现象,存在“三不搞”现象,即不发生问题不搞、上级不检查不搞、不重要的教育不搞。我们在平时工作检查中也发现,基层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致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工作不扎实。教育内容基本落实,但走过场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先后查看了部分基层中队教育笔记本,发现上级部署的学习内容都有。但从战士交谈看,教育中不深入、不扎实、走过场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照本宣科”。有的基层政工干部,对上级布置的教育不是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备课,而是“照葫芦画瓢”,把上级下发的讲课提纲原原本本地念了一遍了事,只求“搞过了”,不求搞好了。二是在时间上“偷工减料”。规定二天的内容,只按排一天的计划;要求必学的科目,却利用十几分钟就学完。表面上看,每项教育都有着落有回声,但时间往往被“截流”,程序被“减化”。因而学习内容就大打“折扣”。三是学习质量不高、效果欠隹。一些单位尽管教育声势造的不小,但给战士脑子里留下的却很少,我们在下基层同战士交谈中也体会到,战士思想空虚、工作单调已成了共性的问题。

教育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教育方法没有新的突破。目前,我省**部队基层教育条件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都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放像机、音响等一些设备。个别单位还配备了更先进的教育设备。然而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方法却没有多大变化。“三老”的状况仍比较突出:一是“老观念”。虽然这几年条件优越了,购置了各种教育设备,但是很少在教育上发挥作用。基层一些同志说,这些设备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不如用老办法省事、简单。还不适应新的形势,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二是“老套路”。绝大多数单位的政治教育仍延续一上课、二讨论、三总结的“三步曲”。一部分单位连这“三步曲”都走不好,政工干部上完课后,讨论变成了自流,小结基本省略。三是“老经验”。政治教育总结,还是离不开原原本本,按要求去搞。在工作进程中没有新的突破。

教育层次不清,但“一锅煮”的问题仍较突出。近几年,我们在部队当中搞的教育不少,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官兵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得也比较好。但从部队大量的经常性教育来看,部队教育中官兵不分、层次不清的状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锅煮”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上下一般粗,如搞教育好多都是干部战士标准一个样,没有从层次上分开。有的内容本来应该在干部中进行,有的支队却让战士也去学,有些问题本来应在领导机关研究探讨,却也要求基层官兵学习理解。二是方法上下一个样、标准一样高。不少单位的干部随战士一起上课,一样讨论。在教育方法上往往只注重战士的特点,而忽视干部层次。要么按照干部学习的标准组织战士学习教育,造成要求过高、战士理解不了;要么用验收战士的尺度去衡量干部教育的效果,造成干部教育质量不高。

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所改进,但在教育中的知识含量不高。这些年,总队也积极探索改进部队教育方法,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各基层部队也在实践中做过一些尝试,力求把教育搞活。应该说,在教育的形式上较过去比较,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现在的消防官兵,他们期望值很高,希望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回答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他们希望改变被动的位置,在乐于学习中获得理论教益和知识的启迪。总的来说,他们迫切需要提高政治教育中的含金量。但在现实当中这个问题相当严重。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满堂灌、形式主义走过场、知识含量不太高、干巴枯燥空说教”。尤其是缺少市场经济常识、高科技知识、国家政策法规以及立身做人的基本素质。战士们听起来没有劲、没趣、没味。一个专题教育结束,除了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几个基本观点,其它知识性的东西掌握不多。

基层政治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症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仍然持有“教育是软指标”的观念。我们在下发文件时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落实。各支队政工干部没有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而等、靠思想比较严重。工作开展起来积极性不够。当我们同基层官兵座谈时,将此归结于各项工作任务太重,有的同志谈到,政治教育不象其它任务那样急,总觉得灭火值勤、政府布置的临时性任务重要,不能马虎,要认真对待。这样挤来挤去就占用政治教育的时间。还有一部分同志讲政治教育是一个慢功夫,一时难以见效,平时多搞一天少搞一天看不出来。持有“教育是软指标”思想的同志虽然不是多数,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领导干部持有这些认识时,就往往成为影响教育落实的主导因素。

二是教材不系统,教育的规范性较差。基层政治教育缺少一套比较规范的教材,也是造成基层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公安部消防局编发了一批以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材,总队政治部根据教育的实际也编印了一批关于政治工作的文件材料,还发了录象带、影响资料,但从我省当前现状来看,还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官兵学不到比较

完整的知识,政工干部常常为备课难而苦恼。

三是政工干部来源匮乏,教员队伍素质普遍不高。这几年,从地方院校招收了不少大学生,但总体来看,进防火部门的多,进政工部门的少。现在基层政工干部的来源,主要靠每年的指挥学校毕业学员,但这些同志一开始都是从战士直接考上的,虽然通过两年的学习使他们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有了文凭,但这些同志缺乏基层的学习锻炼。尤其是对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缺乏专门的培养,对讲政治课感到比较吃力。还听说有的中队指导员把政治教育时间主动让给队长去训练。有的尽管讲了课,但效果不佳。常常出现无边无际地胡扯,讲的道理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改变政治教育质量不高状况的任务是坚巨的,其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教育改革。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5号、17号文件精神和军委的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机器、破除旧思想,着力研究探讨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在改进和创新上作出大胆的尝试。

下面就如何搞好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我省工作实际,谈一谈个人工作思路。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对基层官兵中重要的思想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增强针对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解决部队的思想问题,也要实事求是。要针对每个单位、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去做思想工作”,“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省消防官兵思想十分活跃,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了一些重要思想。比如:为什么越改革下岗工人越多?、为什么复退和转业军人就业那么难?、为什么当前社会总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腐败不止的问题?等等。消防官兵思想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当代青年思想趋于成熟,另一方面充分地说明了消防官兵知识在增长,从而也说明了青年官兵缺乏辩正的分析思考。要提高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一定要像邓小平所讲的那样,充分了解和掌握部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前,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官兵的思想联系不紧,有的在进行教育时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仅凭以往掌握的部队思想状况订计划,提要求,教育如同“隔山打炮”,无的放矢;有的满足于对思想状况的大体了解,教育只能概略瞄准、有的教育与部队脱节,有的只重视搞集中教育,忽视因人而异做好教育工作等等。教育缺乏针对性必然影响教育的效果。现实社会中,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昨天的情况不能反映今天的现实,个别的实例不能反映普遍的情况,点上的经验不一定能解决面上的问题,对多数人的要求未必适应个别人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紧密联系具体的实际,对干部战士中的思想问题一定要经过广泛的而不是个别的、深入的而不是浅肤的调查研究,针对每个单位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去做周到细致、有说服力的教育工作。这是提高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的环节。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把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增强经常性。

**部队和其它部队相比,其中突出的特点是:部队人少分散。在实施教育中,集中上大课必须要坚持,这是灌输大道理,统一官兵思想,集中解决创造性问题的重要形式,但从消防部队基层中队的实际看,还是要靠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方面的,它可包括“一事一议”,开展民主讨论。“面对面”,集体解答疑难问题。“心交心”互帮互助谈体会。“讲格言”,互相勉励鼓斗志等多种形式。因此要提高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上级统一部署的集中教育和深入细致的、一点一滴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事实说明,由于集中教育的时间有限,每次教育不可能解决干部战士所有的思想认识问题。就是在教育中基本解决了问题,也可能因为环境条件、形势的变化而出现反复。特别是由于各中队驻地的情况不同、干部战士家庭状况不同、性格爱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思想基础不同等每个人都可能碰到一些特殊的困难和矛盾,产生某些特殊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下功夫做好一点一滴的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像邓小平所要求的那样,做工作不满足于热热闹闹,而是“极端细致”、“精雕细刻”。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为基层干部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当好参谋,出好主意解决疑难问题,对个别有特殊思想情况的战士,还要亲自谈心帮助做好工作。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怀着对每个战士负责任的态度,与战士实行“五同”,对战士的困难疾苦和思想状况、行为举止了如指掌,及时、细致、耐心地做好工作。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基层思想骨干队伍加强对业务骨干的培训,使他们在了解部队思想状况、沟通官兵感情、化解战士之间的矛盾、解答战士疑难问题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干部作为教育重点,努力增强示范性。

身教重于严教,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官兵易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战士做的,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在一定领导岗位上的干部,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他指出:“党和政府愈实行各项经常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省**部队广大干部和党员模范总体作用是好的。但是,在新形势下,也确有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受腐朽思想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不纯、作风不正、模范作用不好等问题。所以提高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一定要把党员和干部作为重点,下大力抓好干部的学习教育,使他们带头站到拒腐防变的前列,站到抵制不正之风的前列,站到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的前列,站到部队教育训练和完成其它各项任务的前列。要真正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严格要求带头反腐倡廉,纠正不正之风。只要我们的党员和各级干部按照江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为己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为广大官兵做出了榜样,那么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坚强、有力。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六

一、官兵对军队体制改革的思想现状调查

近日,我站组织36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官兵大致有四种反应:一种是乐观型。参与问卷的人中“改革对部队的影响”选择“越来越好”的有27人,占75%;“改革对自身发展”选择“发展前途更加开阔”的有16人,占44.4%;这部分人年龄集中在28岁以下的未婚官兵,他们普遍认为军队体改对个人发展是难得机遇,特别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央权威集中,改革预期良好。个人刚走上工作岗位,年龄有优势、无挂碍,无论怎么改对自己前途影响都不大,可以重新定位“启航”。如果部队体制性质保持不变,则按原规划发展,如果体制性质发生变化,则没有比部队更为严格纪律和限制的国家部门,个人发展受限少,反而会有更多选择和更大发展机会;一种是悲观型。参与问卷调查的营职干部中,近70%的人认为个人在部队职务“不上不下”,离20xx年军龄自主择业条件不够,正处于事业的黄金期和仕途的上升阶段,担心体改影响个人发展进程。此外,自感长期部队生活,与激烈竞争的社会脱离太久,年龄没有优势,万一转地方无“一技之长”适应不了,畏难心理较为严重,缺乏顺应时势,主动挑战的精神和能力,加之这个年龄段赡养老人、偿还贷款、养育子女等压力大,担心体改后待遇下降,生活质量下滑,社会地位降低,影响家庭关系和谐等等。这部分人多是科队中层领导,也是顾虑最多的阶层,岗位较为特殊,影响面大,是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此外,还有个别立志在部队长期服役的义务兵和士官担心改革后不能继续保持军人身份,自身发展受到限制。一种是混沌型。“改革对自身发展”选择“没有过多考虑”的有13人,占36.1%;对体改的认识多来源于“战友议论”的有16人,占35.6%,源于“网络媒体”有17人,占37.8%;选择对正面宣传的仅有9人,占2%;这些人对组织渠道宣传不感兴趣,热衷打探小道消息,容易“听风便是雨”,个人缺乏思考,情绪极易受流言的影响,个人想法飘忽,观望猜测,持有“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心态。多集中在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善交流,视野狭窄,缺乏主见的官兵,表面较为稳重,实则定力不足,是最需要被重点关注并注意发现的群体,也是最需加强教育引导的群体。一种是稳定型。“选择服从组织安排”共22人,占61.1%,是比重最大的一部分。这部分人对军队体制改革能理性思考,淡然处之,既不很关注也不显敏感,坚信改革会越来越好,坚决“听从党中央和安排”,能做到顺其自然,不猜测打听,这部分人以团以上领导、士兵和干部骨干为主,此外,还有家庭社会资源较好的干部和有一技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发展不担心后路,对自身安排也有“预想”,心态较为积极。

二、当前影响官兵思想稳定的主要因素

从问卷表现出来的情况看,官兵思想多元、想法多、顾虑多、变化大,影响官兵思想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面教育不够。关于军队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党的xx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时隔3年来,边防部队体制改革始终处于知之甚少的阶段,官方基本没有发布过改革“言论”。今年2月份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中亦未涉及,整个部队改不改?什么时间改?分几个阶段?从那个方向改?全部队不得而知。上级讲得少,领导不愿讲,组织纪律要求不谈、不议论,正面教育限于xx届三中全会公报、重要讲话及相关时评,对公安边防部队改革提及甚少,随着时间推移及社会形势变化,各类猜测和流言不胫而走,官兵思想受到较大冲击。

(二)网传信息杂乱。通过网络、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介,涉及军队体制改革的话题在官兵中十分敏感活跃,“个人观点”、“专家解读”、“内部参考”、“改革方案”等信息传播快、覆盖广、种类多、影响大、管理难,私底下讨论“热烈”,“共识广泛”有的甚至变成“谣言”,对官兵工作热情和思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混沌型和悲观型的官兵思想定力不足,不信组织信“谣传”,“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受到影响更大。同时,对于网络信息不加选择辨别,只关注感兴趣的和利害性消息,对发布媒体、来源、时间等内容不关注、不留意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这也是导致官兵思想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害怕制度影响。公安边防部队性质特殊、任务繁重,单位类型多样,改革变动一直以来较为频繁,编制调整幅度也大。1998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等九城市实行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国函〔1997〕76号),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海口、汕头9个城市成立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由公安部垂直领导。20xx年全国海警、宁波海警学院又相继从公安边防部队剥离,边防部队被不断改革,边防检查职业化试点已20xx年之久,况且目前国内确实存在现役制与职业制边防检查站两种体制,公安派出所和边防派出所、公安检查站和边境检查站两种类型,虽类型不同但职能基本相同,给军队体制改革留下现实矛盾空间,官兵害怕制度调整,特别是边检站官兵顾虑重重,加之海警部队改革推进缓慢,领导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给官兵积极应对改革心理蒙上“阴影”。

(四)担心现实利益。改革必然触动利益,这也是官兵最为敏感直接的担心。中央反“四风”,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以来,部队全面停发各类福利和补助,官兵个人收入已有降低。虽然如此,但部队工资待遇远远高于地方同级别公务员工资,优势仍较明显。面对军队体制改革,官兵普遍有“三个担心”,担心军队体制改革后不再享受部队工资,经济待遇下滑;担心现行部队政策制度调整,无法享受现有政策待遇;担心改革不顺畅、体制接合不配套紧密,个人成长进步中途梗阻。具体表现在军龄20xx年以上干部担心20xx年自主择业政策作废,年轻干部担心交流调动困难,北上广等大城市及北方干部担心转业难回家,就业安置不理想等,特别是担心就地改为地方公务员后退休年龄延长到60岁、个人成长进步严重受限、无法与父母团聚照顾家庭及亲人等等。

三、化解干扰官兵思想稳定因素的对策与思考

军队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有积极宣讲,主动迎战,加强教育和引导工作,讲明讲透改革大局和形势,把政策解读与实践感悟、正面引导与解疑释惑结合起来,大讲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有利条件与美好愿景,不断增强官兵投身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为改革营造良好思想舆论环境,才能唱响改革主旋律,激发改革正能量,形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强大合力。

(一)充分认识军队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当前,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主席指出,“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是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世界各主要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等纷纷加快军事变革,抢占军事战略制高点,争夺国际军事竞争新优势,而我军当前仍然“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军总的数量规模还有些偏大,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和机关比例、部队和院校比例不够合理,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偏多、作战部队不充实、老旧装备数量多、新型作战力量少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已经到了“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的历史关口。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只有尽快实现体制转轨、体系转型,才能占领军事变革制高点,防止陷于战略被动,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二)正确把握军队体制改革的方向定位。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上指出,要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要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要牢牢把握积极稳妥这个总要求。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坚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做到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聚焦点”就是以提升战斗力为核心,切实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该改的就要抓紧改、大胆改、坚决改,做到“快刀斩乱麻”,不思前顾后、畏首畏尾;“指向”就是加快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总要求”就是稳妥审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掌握好改革节奏,控制好改革风险,有力有序推进改革,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部队随时能够完成各项任务”。

(三)以正面引导主动跟进官兵思想教育。要澄清官兵心中的疑虑困惑,消除改革的杂音噪音干扰,做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一是要解决好官兵对改革信心不足的问题。从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要做到“两个确保”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军体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有和的坚强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举措出台之前,“必经反复论证和科学评估,科学确定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掌握好改革节奏,控制好改革风险”。二是要解决好官兵担心利益受损的问题。要坚信中国经济发展为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坚信军人利益保障机制会进一步完善,解决好广大官兵切身利益问题;要坚信人民警察的改革预期良好,在《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已有“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的明确要求;要坚信“后顾之忧”保障更加到位,解放军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也明确指出,裁减军队员额需要相应增加编余人员退役安置等经费开支,军费总量保持适度规模。三是要根除各类猜测流言的负面影响。要强化军人和党员意识,做到坚决“听从党中央、安排”;要加强政策阐释解读占领思想阵地,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丰富教育形式,鼓舞部队,坚定官兵立场;要强调文件才是真,敢于把问题谈开讲透,有主导舆论的意识和接纳不同声音的胸怀,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教育工作。四是要解决好消极懒散的问题。领导干部和机关在体改面前要稳得住阵脚,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做到讲大局、讲政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为基层和广大官兵做出表率;要强化号令意识和纪律观念,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治军不动摇,抓好政治纪律“十不准”等规定要求的落实;要保持部队正规秩序,严格落实各项日常制度,始终保持部队“四个秩序”正规。

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说:“新军事变革的时代就像一个高速转动的圆盘,如果在圆盘的边缘,一不小心就会被甩下去。要想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不被甩下去,就要到变革浪潮的中心去。”当代各国军队和每一个军人都处于这个高速转动的圆盘之上,随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应对新军事变革?唯有顺应时势、因势利导,改革强军。作为一名军人只有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才能立于“圆盘”的中心,做到视野开阔、重心持稳,不为流言左右、不至丧失定力。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七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检察机关经费保障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检察经费保障不足仍是制约司法工作发展进步的突出问题之一,基层检察院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院尤为突出。加快建立体制更加合理、机制更加有效、管理更加科学、保障更加有力的检察体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结全我院的实际经费保障情况,就基层检察院司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问题作些粗浅探讨。

我国现行的检察机关管理体制是以地方党委为主、上级检察机关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即“分级财政、分灶吃饭”的检察经费管理体制。依靠当地财政部门供给,是基层检察院业务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但检察院经费的分配和划拨权由地方财政独揽,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划拨的随意性很大,何时划拨、划拨多少,完全受制于财政部门,而且审批程序也繁锁,造成经费核拨不及时,经费保障率极不稳定。而财政拨款主要是人员经费,每月除去正常人员工资、社会保障费后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办案、学习、培训、车辆使用以及办公用品等各方面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经费保障问题已成为制约检察事业发展的瓶颈,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阻碍了持续发展。

由于体制的制约,检察机关的人、财、物都由当地政府部门来管理,随意性大,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基层院更是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装备经费无法保障。现行体制下检察机关经费由当地财政拨付,许多基层院债务缠身、装备落后、各项检察业务举步维艰;二是检察队伍素质无法保障:由于物质待遇捉襟见肘,检察干警生活质量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经济负担沉重,心理压力加剧,没有财力和精力继续学习,业务水平不能得到提高。部分干警工作热情低落,宗旨意识淡漠,理想信念动摇。

(二)制约了职权行使。

现行体制增加了地方检察机关对同级财政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级检察院领导下级检察院工作的力度。如有的地方政府通过控制检察机关的经费来控制检察机关的业务工作,检察机关在办理具体案件中不得不看当地政府的脸色行事。有些地方政府因检察机关秉公办案影响了地方的利益,就以经费紧张等为名拖欠检察机关的业务经费,对检察机关实行的有关改善检察机关工作条件和检察人员生活待遇的措施不予支持。还有些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无视检察机关的特点,将其与行政机关一样采用地方经费包干,甚至给司法机关下创收指标。

(三)滋生了利益驱动。

由于现行政法经费保障体制存在先天性缺陷,使得中央三令五申的“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缺乏保障机制,多年来难以真正落实,收支挂钩、以收定支现象在许多地方屡禁不止,难免导致一些检察机关受利益驱动,为钱办案、越权办案,滋生司法,损害公正执法。

当前,要按照党的xx大关于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的精神,以促进检察机关独立公正执法为目标,积极探索改革和完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建立与检察机关行政、人事和业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减少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对同级财政的依赖,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从制度上保障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

(一)建立司法经费保障领导责任制。一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站在维护稳定、巩固政权建设的高度,牢固树立“经济发展是政绩,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把对各级司法机关经费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各级主要领导工作业绩的体系之中。对未按标准实施保障的,上级可采用扣减其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政法专项补助等方法,由上级财政直接拨付司法机关使用。二是各级检察机关的一把手对于落实经费保障标准责无旁贷,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关心与支持上多做工作,有所作为,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和财政部门对检察工作的了解,主动地支持公用经费标准贯彻落实。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上级财政部门和检察机关也要加大对下级财政部门和检察机关的检查监督工作,把保障标准真正贯彻落实。

(二)改善司法经费保障体制。改变小预算—大决算的保障形式,实行以财政预算拨款为主体,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以及财政返还罚没款为补充的检察机关公用经费供给办法,建立稳定的检察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划清“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范围,对于检察机关的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等由同级财政负担;对一次性大型装备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则应纳入同级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由上级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地方解决为主,中央和上级财政补助为辅。

(三)进一步促进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事权划分原则和《经费保障标准》确定的开支范围和分类要求,在年度预算

(四)实行检察经费财政单列。根据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履行职责的要求,应实行检察经费财。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八

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这是对我军治军理念和治军方式的丰富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军队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正规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进行机械化建设需要正规化,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更需要强化正规化建设。全军部队一定要切实按照“全面加强、协调推进”的要求,正确理解正规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正规化建设的内容,以改革创新姿态,推进我军正规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深刻认识正规化 建设的时代内涵

正规化是我军建设的总目标之一,是军队建设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动态概念,必须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必须从我军建设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正规化建设的时代本质;必须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和宽广的战略视野,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加深对新形势下我军正规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着力解决正规化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正规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五统四性”的著名论断,开启了我军正规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篇章。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限制,军队建设的目标是不断壮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队伍,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审时度势,向全军发出了“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的伟大号召,强调“我们现在已经进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也就是进到掌握现代技术的阶段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同时,他把正规化概括为“五统四性”:人民解放军必须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而首先又应该是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纪律性。毛泽东同志关于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思想,对于推进我军全面建设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纳入军队建设总目标,拓展了我军正规化建设的任务和标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明确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第一次把正规化建设纳入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赋予了新的任务和标准。在党的xx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这一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反复强调“正规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军队的正规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革命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成果和经验,用法规和条令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军队各项建设都有明确的规范,做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三化”建设的总要求,凸显了正规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新世纪新阶段,站在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高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要适应军队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加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提高我军的正规化水平。他反复告诫全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推进军队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正规化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我们要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军队正规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形成一整套既继承我军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征、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一般规律的成熟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这些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内在统一性,科学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明确了我军正规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基本任务、发展目标和具体要求,具有十分丰富的哲学内涵。

准确把握正规化 建设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既是新世纪新阶段正规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对正规化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标准和要求。我们应当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正规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明确信息化条件下正规化建设的任务、标准,健全和完善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科学管理,推动信息化条件下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依法治军。依法治军是先进的治军理念、科学的治军方略、严密的治军活动、规范的治军状态,是我军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法制化是衡量军队正规化水平的显著标志,这就是一切军事活动的组织、计划、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等各个环节都能够依法办事,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地接受军事法规的调整和规范,使之条令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实现高度的集中统一,达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程度。军队的法制化程度,与军队现代化水平是一致的。提高现代化水平,必然要求法制化程度的相应发展。随着军队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军队的结构愈来愈复杂,作战方式愈来愈多样,需要用法规规范的范围愈来愈宽,规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行着。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军队的法制建设,运用更加有力的法规手段规范军队的行动,规定军队每个成员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建立系统、规范、协调的法规秩序,使军队各系统、各层次、各部门和各类人员都有章可循,随时可以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办事。依法治军的核心是要科学立法、认真学法、自觉守法、严格执法。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以条令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官兵的法规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用条令条例规范言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群管群治、互相监督的群众性依法治军的良好氛围。必须确立法规制度是基本依据、依法办事是基本要求、知法懂法是基本素质、落实法规是基本职责的观念,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要建立高效、顺畅的依法开展和指导工作的运行机制,把依法治教、依法治训、依法治管、依法治装和依法治理后勤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各项工作都依法行事,防止和克服依法治军局限于某个部门、某项工作的偏向。必须强化依靠法规制度建设部队的意识,切实转变单纯凭经验治军、靠“土政策”和个人权威带兵的观念,逐步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由“治事”向“治法”的转变,努力形成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建设、官兵依法履职的法治局面。

正规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从严治军。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铁律,是加强正规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准则。治军不严,祸患无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好比一部结构复杂的大机器,要使之成为组织严密、协调一致、运转自如的整体、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狠抓从严治军的落实。平时治军不严,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战时就不可能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战斗力,拥有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甚至根本无法进行信息化战争。因此,越是客观形势发展,任务、环境变化,武器装备更新,科技含量增大,就越要紧紧抓住从严治军不放松,努力把从严治军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越是现代化、信息化程度提高,就越要着眼军队建设整体转型,不断拓展从严治军的新领域,努力使从严治军向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延伸,向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聚焦。当前强调从严治军,主要是要求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要求管理者严格执法,要求各级通过对部队的严格政治要求、严格军事训练、严格管理教育、严格执行纪律、严格检查监督,把从严治军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保证军令政令畅通,保持和巩固军队战斗力。坚持从严治军,应从领导机关抓起,从领导干部做起,按照正人先正己、严下先严上的要求,凡是要求部队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好,要求部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部队从严治军。坚持从严治军,应改进治军方法,实施科学管理。必须准确把握从严治军的精神实质,强化以人为本的治军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牵引,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启发自觉、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批评教育与关心帮助、敢抓敢管与会抓会管、坚持原则与讲究方法的关系,把规范约束人与培养教育人结合起来,把从严治军的要求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为,使从严治军走上科学、理性的轨道。

正规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严格纪律。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是正规化建设的核心。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必然是纪律严明的军队。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纪律的要求就越严。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高毁伤、高竞争等特征,军事行动的整体性更强,要求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在统一的意图下协调一致地行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严格纪律的约束。在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作战联合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高度的纪律性显得更为关键。只有大力加强纪律建设,才能把众多的人员、复杂的装备组成坚强的战斗集体,把分散的力量凝聚成强大的整体力量。加强纪律建设,首先是严格政治纪律,核心是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用严守纪律的实际行动,服从党中央、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完成党赋予军队的各项任务。其次,是严格军事纪律,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执行各项命令、训令、指示、决定,严格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用军事法规规范部队的行动和军人的言行举止,做到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严密协同、统一行动、严守岗位、履行职责。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要使我军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化官兵的“服从”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军事纪律。必须强化军事训练对纪律建设的强大功能,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把练战术、练技术、练作风与培养战斗精神结合起来,通过严格正规的训练来强化官兵的纪律观念,培养部队令行禁止、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严明纪律,不断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以改革精神推进 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军队组织结构和编成越来越复杂,如何建立健全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法规制度,如何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正规化建设水平,有许多现实矛盾和重大问题亟待解决。不论是长期积累起来的老问题,还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必然会影响和制约正规化建设向前发展。因此,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强正规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才能牢牢掌握正规化建设的主动权,不断推动正规化建设深入发展;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才能不断深化对信息化条件下治军带兵特点规律的研究,真正把部队正规化建设的现状和基础、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搞清楚,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长期困扰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老大难问题中推进创新。必须围绕信息化条件下正规化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和系统论证,把工作思路建立在对客观形势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信息化条件下正规化建设的标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创新富有时代特色的正规化建设发展的新路子。

扎实推进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关键是按照规律抓建设。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按照规律抓正规化建设,关键是要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法规制度作为正规化建设的行为准则,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工作指导的规范性。必须重视发挥咨询机构和专家在提供决策方案、进行决策论证和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实现筹划工作符合法规、指导工作运用法规、检查工作对照法规、评估工作依据法规、解决问题遵循法规。必须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真正把抓基层的思路和方法搞对头,始终抓住长远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建设和工作,正确处理抓硬件与抓软件、抓强项与抓弱项、抓突击性整顿与抓经常性工作、抓建制单位与抓小散远直单位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基层自我抓建设、抓管理的内在动力,着力解决好官兵思想觉悟、军事训练、党组织建设、人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扎实推进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核心是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落实。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体现,是扎实推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来不得半点空的、虚的、假的。必须把求真务实精神贯彻到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各项工作之中,在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功夫,把从严治军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大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必须切实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用是否有利于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把执行上级指示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在求真中找对策,在务实中抓落实。必须大力倡导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下大力治理部队正规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倾向性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和建设,为实现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九

一、国企改制工作进展情况按照全省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及白城市委三届八次会议的要求,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部署,明确工作思路,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产权为核心,大力实施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统筹规划,继续搞好国有企业改制攻坚,坚决完成全年改制工作任务。并成立了大安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大安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战工作方案,确定了基本原则、范围对象和方法步骤,针对国企改制中难点问题,采取“会办制度”予以研究解决。

我市列入省816户之中的12户重点企业,职工人数4861人,其中退休人员890人,在职职工3971人。资产总额21834万元;负债总额4358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00;应支付的改革成本为4894万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999万元,职工集资款694万元,欠社保养老费1178万元;应发职工经济补偿金20xx万元。目前,已有白鹅公司、石油钻采机械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3户企业实现了“双退”。大安市液化气公司与客商达成产权出售协议,企业净资产285万元,出售价格180万元,已开完职工大会,通过了企业改制工作方案,5月初改制工作即可结束。大安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安市明胶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市第一汽车配件厂、大安市第二汽车配件厂4户企业已完成了企业改制,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等工作,已完成了困难企业认定,劳动部门档案审理,职工经济补偿金测算等各项基础工作。大安市制糖厂、大安市第一造纸厂、市饲料公司都未实现改制,目前都有合作对象正在洽谈中,如社会保险费全部缓交、财政与省补偿金筹集到位,年末都可完成“双退”。市烟叶公司企业资产抵偿农行贷款后,补偿金自筹部分到位也能实现“双退”。

今天上午,市委刘继武书记又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了前段改制工作的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意见,并明确指出,今年全市改制工作要在组织部门、经济部门等单位的协调、组织、领导下,要在7月末全面完成全市改制工作任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我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起步较早,在探索中也客观地造成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目前这些企业“双退”工作面临的矛盾仍很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补偿金缺口较大,阻碍补偿政策的落实。按全口径统计全市29户国有工业企业在职职工10265人,经摸底测算平均工龄20xx年,补偿标准300元,补偿金总额为6500万元,按省、市、企各承担三分之一计算需企业筹集资金2200万元。经与市财政、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沟通了解到,本市需财政配套资金3945万元,而实际能配套1257万元,资金缺口2688万元。列入省重点的12户企业,自筹资金缺口约1000万元,需职工个人垫付。而有资产可变现的企业不多,可变现资产扣除劳动债务所剩无已。出售、出售收回的企业均无资产,需职工为企业支付。

2、自筹资金职工“交不起”。对企业职工退出自筹资金有资产可变现的,自筹资金由职工垫付,无资产可变现的自筹资金由个人支付。目前,部分企业职工上访,反映生活困难无资金垫付还有一家几口在一个企业,自筹资金超万元“交不起”。据初步了解,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有60多名这类职工。

3、欠交“社保”养老费不能按规定偿付。按省社保公司要求,企业欠交“养老费”,困难企业需交足50,其余50以资产抵押后,方给出具证明,才能办理身份退出手续,而我市列省重点的12户企业中就有7户。这些企业因无现金支付50陈欠社保费,并轨工作现已“搁浅”。

4、筹措改革成本难度大。按省有关政策规定,改制企业土地使用权由同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收购、然后转让,其收入全部统筹用于国企改制,但我市多数改制企业土地使用权已变更为个人名下,只有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一户未办转让,以此筹资无法兑现。

5、企业与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未按政策规定支付补偿费。仅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达653人。这部分人员都未参加养老保险,按规定需参加社保方可享受补偿待遇。

6、改革成本难以支付。改制过程除支付职工拖欠工资、集资款、欠社保养老费、经济补偿金等改革成本外,还涉及大量的费用支出:审计费、评估费、产权过户费、土地出让费、劳动仲裁费、职工档案保管费、破产费等金额之大企业难以承担。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职工劳动关系的理顺滞后于企业的退出。几年来先后有部分企业退出了国有序列,企业职工却仍保留着全民身份,劳动关系没有理顺。

第二,改革成本不足。国有工业企业“双退”进展步伐放缓的原因是改革成本难以支付,人员难以安置,我系统工业国有企业实现“双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偿还拖欠工资、集资款、社保养老金等项开支预计高达9800万元,企业资产不能与之成正比。

第三,前期政策与改制工作错位,制约“双退”进行。大多数企业在97年后相继实行改制,尤其是出售企业,当时按政策要求,在出售合同中明确规定职工身份不变,致使企业出售后职工仍滞留在企业,造成现在改革难以操作的局面,这些都要在下步国企改革中加以解决。

三、下步打算

我市目前还有24户企业没有实现“双退”(包括列入省重点的7户企业在内),按照“省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改革攻坚任务。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继续攻坚。我们要深入企业进一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完善方案,一厂一策。按照确定的规划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定时间表、有计划、按步骤实施企业“双退”。市委、各相关副市长要每人包保一户企业,并要深入企业全程包保企业“双退”工作,进行改制工作现场指导,对职工进行思想发动,把住改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好企业改制后的监督工作,并负责在职工权益分配,社会保险等环节疑问解答,确保企业改制按章操作,收到实效。建立必要的调度制度,每月调度一次,对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汇报、上报。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总结上一季度工作,解剖典型,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2、抓住重点,规范运作,确保全年任务完成。需改制的12户重点企业,需退出的职工总数为3971人,其中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就达2080人,解决该厂“双退”是全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争取时间,一手抓企业破产、一手抓企业职工身份退出,要在市法院等部门的支持下,将股份公司恢复为国有企业,重新办理企业破产手续,力争三个月完成该企业破产工作。同时,加大职工身份退出工作力度,在社保公司的大力扶持下,争取今年5月份完成职工身份退出工作。我们还要抓好其余23户企业的并轨工作。把企业“双退”与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抓住国家予以资金补贴的机会,解决企业无产可破、无资可补的主要矛盾,破解企业改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保今年完成全市“双退”改革任务。

3、借助外力,拓宽渠道,招商改制。一是企业“双退”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千方百计营造卖方市场。分析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式,依据我市重要生产要素供应充足及国有企业的产品基础等比较优势,广开门路,多方招商,营造国有产权出让的卖方市场。二是继续实行企业“双退”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发扬敲门招商的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三是企业“双退”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抓住每个招商机会,尽可能地寻找客商,营造竞争氛围,提高卖方身价。按顺序说,能国际招商尽力招外商;能就地招商,则就近招商。就是尽量把企业出售给国内外的集团、企业、自然人或法人出资人,利用外资改活企业。

四、选派干部的组织管理情况

按照省和白城市人才办的要求,我市于20xx年底派出12名同志到省里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国企改革培训班。之后于20xx年3月份分别下派到国有企业参与并帮助企业进行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协调关系、积极参与、督导检查的工作。同时,为加强对选派干部组织管理,确保选派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我市实施了以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为主、市委组织管理为辅、国有企业与原单位相互配合的管理体系。市委组织部负责下派干部工作的日常协调、服务、督导。派出单位按照“队员打头阵、部门当后盾”的要求,切实做到支持国企改革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四个加强”,提高了国企改革的进程。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我们要求选派干部必须自觉遵守所在国企的有关制度规定,服从所在国企的统一领导。各选派干部和国企改革办要加强经常性的联系,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协助开展工作。二是加强纪律管理。选派干部要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是要落实好作息制度、请销假制度、工作职责制度等。同时必须做到“五个不准”,即不准在所驻企业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各种费用,不准用公款吃请,不准挪用专项改革资金,不准收受所驻国有企业发放的各种福得待遇等,不准参与有损于党员干部形象的各项活动,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加强作风管理。工作期间。选派干部树立了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以实际行动回报职工群众的信任,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榜样。工作中,具体要做到“两个必须”。“两个要”,即有呼要应,及时了解听取、掌握所驻企业的情况,并采取妥善措施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情要报,及时向国企改革办汇报所驻企业发生的重大事件;“两个必须”,即国企改革职工大会必须参加;国企改革的重大决策必须全程参与指导。四是加强办公室日常工作管理。市委组织部与国企改革办采取了明查暗访方法,加强了对选派干部的综合协调,规范了日常工作的管理,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提出了工作思路,当好参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加强了宣传工作,抓好典型示范,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利用媒体,广泛宣传,为国企改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十

一、基本概况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19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19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政权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政权、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

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政权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况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政权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十一

6月10日,市人大会副主任带领部分市人大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一行先后到市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和市食品厂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企业改革工作,并听取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

视察组认为,市政府比较重视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较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关于国企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制定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分工,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属国企改革基本情况

深入调查研究,出台改革意见。截至目前,全市市属国有企业有90户,在册职工26921人。市属集体企业有34户,在册职工2667人。为全面掌握市属企业的人员、资产、经营、改革等情况,市政府组织了破产关闭、退城进园、商业企业、国资改革、政策调整等5个专题调研组,就深化改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制定了改革路线图、时间表,为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

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推进改革。加快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市政府、市国资委、阳煤集团签署了《关于推进南煤集团重组加快项目建设的合作协议》,国投无偿划拨市政府11%的股权,阳煤集团正式控股南煤集团。阳煤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参股商行10%股权,引进金陵投资等4家企业入股,积极推进商行改革重组。推进资产同质、市场同向的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其中市恒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整合重组电子工程实业公司、无线电一厂;市中源硫铁矿有限公司整合重组甘河、三泉硫铁矿公司;市外贸永盛有限公司整合重组外贸土畜产粮油食品公司、五金矿产运销有限公司、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外贸轻纺机化公司、外贸鑫溢贸易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市食品总厂有限公司兼并市酿造总厂;信建资产公司整合重组虹玮建材公司;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整合重组沙江酒家。通过整合重组,减少9户监管企业,促进了集约经营。推进商贸服务企业国有资本退出。对信阳资产管理公司所属的人民照相馆、赛鱼照相馆、泉北浴池、阳泉旅店、兴达旅店、东风旅馆等6户企业进行经营模式的改制,五一照相馆的改制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实施企业歇业关闭和破产关闭。对物资集团公司所属7户企业和中源硫铁矿有限公司,根据市政府文件实施歇业关闭,解决了企业职工的历史遗留问题。着手对国资委监管的市电器厂、市电石有限公司和市城镇联社所属的市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橡胶厂有限公司、金属结构厂有限公司进行破产。推进企业改制和加强管理。引进福建投资商,对市水泵厂有限公司、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退城进园”,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力争年内启动。对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的73个企业实行脱钩,已完成首批28户企业改制,剩余第二批企业脱钩,将与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推进。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厂务、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加强群众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加大配套改革,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建立了市、县领导对口联系企业帮扶工作机制,坚持与阳煤集团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5000万元综合产业扶持基金,设立了1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台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共为企业协调贷款78.9亿元。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在省政府出台减轻企业负担60条措施后,出台了我市62条措施,20xx年预计可为企业减负约17亿元。大力处置企业不良贷款,对全市46户企业在中国信达资产公司山西分公司的8.6亿元不良贷款,以4700万元的价格整体打包、缩水回购。对电子工程实业有限公司、粮油公司、铝业公司等11户企业的1.7亿元不良贷款,进行了缩水处置,增加净资产1.66亿元;对市信和资产管理中心在市农业发展银行784.9万元不良贷款进行了核销。筹集资金4620.9万元,解决了铝业公司拖欠职工款项。解决了荫营硫铁矿留守处216名退休及在职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问题,涉及资金2807.5万元。帮助市电石厂筹措资金134万元,解决了职工的集中供暖。研究提出了通过企业改制解决盂钢农合工补缴养老保险问题的办法。简政放权创造环境。20xx年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0项,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到78项。今年以来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项,取消年审年检事项3项,承接行政审批事项15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继续扩大“营改增”范围。20xx年以来,市财政累计盘活资金5.01亿元。20xx年“营改增”为企业减负2.54亿元,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1.2亿元。强化政策促进转型。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煤炭20条”和“17条”政策措施,在出台我市13条、12条落实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又制定了12条措施,稳定煤炭经济,优化产品结构。深化煤炭改革,取消49个煤焦收费站,取消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和价格调节基金,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共为企业减负7.6亿元。推进煤电联营,加快煤炭就地转化利用,推进煤炭“六型”发展。出台《关于阳泉市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方案》,涉及52家企业。煤气、热力公司老旧管网设施更新改造已上报省发改委,摆上议事日程。

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市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相对迟缓滞后,积累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加大了深化改革的难度。

部分企业领导干部不想改、不愿改。对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考虑较多的是个人利益得失,而不是改革发展大局。

部分企业职工对改革的认识还有待强化。部分职工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认为改革就会丢饭碗,不愿迈开改革的步伐。长期停产企业职代会不健全,企业民主管理消弱,召集职工开会讨论改革问题困难很多,统一职工思想更不容易。

社会层面尚未形成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有关部门及社会各方面对国企改革支持配合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推进国企改革需要凝聚更多的正能量,构建系统工程。

几点建议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大举措,按照我市《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新一轮市属国有企业改革。

全面加强党对国企改革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的领导。重点是加强企业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建设、依法治企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抓好干部选配任用、学习培训、“四好”班子创建及监督管理,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要发挥企业党组织在国企改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此影响和带动企业职工,为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落实各级党组织对国企改革的责任制,从远期、中期和近期,分类分批推进改革,保证改一个成一个。

使改革成为企业职工的共识。要通过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明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的是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增强、更好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公有制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融合发展。明确国企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改革,使国有资本更多投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一般竞争领域企业可根据行业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放开搞活。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职工的原则推进改革,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通过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土地资产、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等方式筹集改革资金;通过产权整合、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员工入股等方式推进改革;通过积极稳妥、先易后难的办法,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发展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抓好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优势工业企业“改革重组、退城进园”、商贸服务企业分类改革、劣势企业依法依规破产关闭或歇业关闭、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深化煤炭企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改革的浓厚氛围。力争通过努力,尽快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促进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资监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监督以及社会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健全国资监管制度,转变国资监管职能,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夯实国资监管基础,以管资本为主,全面从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篇十二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近日,我们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及部分国企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晋城市国资国企的基本情况

1. 企业总户数:据调查,截至20xx年底,全市纳入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编制范围的企业共有284户,所属独立核算单位384户。其中:市级国有企业90户,所属独立核算单位190户,县级国有企业194户。我市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涉及煤化工、电力、燃气、商品批发、建筑、社会服务等行业。

2. 企业经营情况:据统计,20xx年度,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759121.67万元,同比减少13.85%。其中:市级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227522.19万元,占全市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的69.78%;县级国有企业营业收入531599.48亿元,占全市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的30.22%。全市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5636.51万元,同比减少93.30%,其中:市级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7538.51万元,县级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1902万元。全市国有企业上缴税费262832.53万元,其中市级国有企业上缴146271.98万元,占全市国有企业的55.65%;县级国有企业上缴116560.55万元,占全市国有企业的44.35%。

3. 企业资产状况:截止20xx年末,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8461610.19万元,同比增长7.65%;其中:市级资产总额5147138.37万元,占总额的60.82%,同比增长9.83%;县级资产总额3314471.83万元,占总额的39.18%,同比增长4.44%。全市国有企业负债总额为4928332.94万元,同比增长13.83%。全市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3533277.25万元,同比增长0.07%。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0.26%,其中:市级国有企业101.44%,县级国有企业98.61%。全市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58.24%,其中:市级国有企业59.76%,县级国有企业55.89%。从资产规模看,兰花集团、沁和能源集团、城投公司、天泽煤化工等排名全市前十位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资产总额为6552800.25万元,占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77.44%。

二、国企改革呈现新态势

1. 引进民营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多年来,我市通过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优质民营资本等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兰花集团是山西省首家煤炭类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煤炭行业效益十佳企业”,是晋城市唯一的上市公司和利税大户。天泽集团不断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并经过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一个仅有300万元固定资产、300名职工、年产3000吨合成氨规模的小厂,发展成为由12家股东持股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煤化工企业集团,仅20xx年就以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深圳兴悦2亿元、北京基洛夫3000万元、安徽辉隆3000万元战略投资,经营者和职工合股基金会增资扩股10791万元,共计36791万元。该企业现有总资产39亿元,年产值近40亿元,是山西省最大的尿素企业和全国最大的大颗粒尿素企业。1999年至20xx年创利税39亿元,其中,上交税金12.71亿元。市属国有股历年累计分红达4.16亿元,现市属国有股账面价值为3.44亿元,总计达到7.6亿元,较历年实际投入的0.55亿元增加了12.77倍。今年1—9月份实现利税2.2亿元。在岗职工3200人,年人均收入达5.4万元。天泽集团之所以能在全市率先发展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得益于他们创新灵活的管理体制,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实现跨越式发展,才使得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得以显著增强,真正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2. 实行“两个置换”,国企变民企。在国企改革工作中,市县两级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濒临破产的企业实行“两个置换”,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区180家国有、集体企业中,完成明晰产权制度改革的有154家,改制比例达到了85.6%。高平市211家国有二轻企业中目前已有172家完成了改制,剩余39家企业涉及到的1600余名职工,正在进行经济补偿及各项费用的核算。城区物资公司改制前属于上访单位,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实现了国有产权和职工身份“双置换”,使企业重获新生。白马王啤酒厂于20xx年停产,欠缴职工各类保险200多万元,去年由一民营资本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了收购,买断了职工身份,“4050”等70名人员全部留用,通过进行股权转让,该厂900多万元的外债已还清,目前新实施的三个项目中:晋城技师学院七岭店校区现有的1000多名学生已正式开课,崇实七岭店初级中学正在加紧建设,白马王纯净水新上流水线即将投产。高平凤凰织品公司通过一次性买断工龄,实行职工身份置换,聘任上岗,改制为民营企业吉利尔潞绸集团,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丝麻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3. 激活土地资源,解决资金难题。我市在国企改革工作中,通过对国有土地进行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了土地资源,解决了企业改制所需资金。在国企改革工作中激活土地要素,已成为我市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一条成功之路。高平市在推进二轻企业改制中,先由政府投入4亿元改制资金将312.4亩土地收储入库后再进行拍卖,盘活了165.08亩土地,拍卖资金达3.8亿余元,目前,政府已基本收回改制成本,安置职工4700人,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改制的积极性。城区农机公司在20xx年改制前,有44名职工工资无着落,养老、医疗保险多年欠缴,公司负债2200多万,通过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后,获得了1490万元资金。通过彻底改制,国有资产没有流失,职工利益得到了保障,归还银行贷款600万元,政府收入100多万元。同时,又解决了国有产权和职工身份置换,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4. 实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我市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积极推动国有集体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行了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公司制改革。晋城市建筑安装公司于20xx年顺利完成了国有产权和职工身份的双置换,改制为金建集团,实行公司化运营,下设11个子公司,推行全员职工持股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持大股的运营模式,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发展态势良好。阳城县针对拥有县城规划黄金地段范围内650余亩优质土地资源和经营资产的企业,坚持“资产保值、稳定保障、职工自愿、程序合法”的原则,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参与,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将县城镇集体工业联社欣昌资产投资公司等国有二轻企业在煤企所持有的股本,转让给县煤炭资源整合主体企业阳泰集团后,按照出资比例,重新调整了股权结构,并完成了工商登记,实现了股权的优化,建立起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职工退休养老难。目前,职工退休难和领不到退休金是我市国企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全市而言,除高平市、沁水县国企职工能够正常退休并按时领到退休金外,市属国企和其他县区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某县自20xx年以来,有50%的国企职工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金,有近6000名职工办不了退休手续,国有、集体企业累计欠缴各类费用57亿元。其中有一国企,1955年建厂,现有职工274人,欠缴养老保险800多万元,由职工自己垫支办理退休手续的达140多万元。某县监管的71家国资国企,负债达11亿多元,其中,二轻系统有29个企业,在册职工1700人,未交养老保险的职工达800多人。某县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共63个,职工人数4万多人,企业资产总额489.5亿元,而负债就300多亿元。在国企改革中,有的企业缺乏改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待观望;有的主管单位忙于应付职工上访,造成政企不分。还存在职工户籍、工作和生活同在一地,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标准却不一致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极易导致职工上访和造成社会不稳定。

2. 企业改制成本高。企业负担重,历史遗留问题多,改制成本高,仍是影响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的最大阻力。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国企改制较之前增加了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意见书、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挂牌交易等四个环节的中介费用支出。而职工身份置换费和退休养老金也在逐年提高。前几年,职工身份置换费用,每人每个工龄每年不到1000元,而现在大约为2500元。一些费用的增加,改制企业无法承受,改革推进困难。例如,阳城县如对国企完成彻底改制,所需资金5至7亿元。城区11家二轻企业改制所需的置换费用需要1.5亿元。泽州县粮食局的11个城镇公司和18个基层粮站现有的500多名职工,如果在20xx年改革,只需5000多万元就能完成彻底改制,现在则需要1亿元的改制成本。

3. 国企发展后继乏力。我市非煤国资国企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潜在危机是职工趋于老化,“4050”人员多,女职工多,困难职工、困难家庭多,上访人员多,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企业领导班子缺人选。阳城县陶瓷厂是1955年建成的老厂,现有职工359人,退休职工200人。近几年,该企业为阳城县建瓷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但自身却面临着人员老化的困境,由于薪酬待遇较低,20xx年至今,就没招进新的技术工人,企业严重缺乏发展后劲。陵川县工具厂是1952年建设的老厂,现有110名职工,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即便产品价格高于南方企业,企业仍难以盈利,而南方企业则通过价格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该企业生产和经营状况的日益下滑,直接造成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企业留不住人才,现有职工年龄偏大,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还有的国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杀手锏”产品少,品牌的含金量、覆盖面和影响力不高。有的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影响国企改革步伐的因素除了部分领导对国企改革工作不够重视,推动不力之外,关键还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确,主管部门对企业监管不到位。某县,现有63个国有集体企业,但至今没有国资监管机构,今年初才刚成立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有的县市区将国企改革职能设在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有的设在经济和商务局,还有的设在二轻局。某县,十年来未出台过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件,20xx年和20xx年,省、市分别调整了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但该县仍维持原状。尤其是20xx年全市煤炭资源整合之后,煤炭企业形成了双重管理和“两个婆家”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机制不合理、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一些企业经济效益逐渐下滑,连年出现亏损。市国资委监管的晋钢、二机、唐安缫丝厂、阳城缫丝厂等企业在改制或破产后,现有的596名退休党员党组织关系迟迟移交不到属地,导致这些党员无法正常参加属地的党组织生活。

5. 企业改制不彻底。通过前两轮的国企改革,全市国有企业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一股独大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全市大约有近90%的企业股权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改制不彻底,机器设备闲置,有的甚至被放坏。例如,某县共有155家城镇国有集体企业,其中就有134家企业改制不彻底,占企业总数的86.4%。同时,在国资国企改革中还存在改革就是卖地、就是卖资产等问题。

四、扎实推进国企改革的几点建议

1. 注入新活力新动力,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应谨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市、县在推进国企改革工作中,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要以市场为主体,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统领,以做大做强国有经济为目标,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为中心,进一步破除和突破一股独大的体制障碍,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探索企业员工持股的有效形式,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落实企业法定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要通过界定功能,明确不同企业的战略定位,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推动企业同市场经济融合,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参股持股,激发企业活力,谨慎发展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议市、县两级,要选择1至2个企业作为改革试点,并通过典型示范,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国企改革中推广。

2. 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进一步完善各类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理顺和加强推进国企改革的体制机制,应尽快充实完善市县国企改革领导组。建议将市、县委改革办、经济和生态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织部等部门列入市县国企改革领导组。各级政府要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真正建立起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用市场化监管手段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干预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市县国资委的角色要尽快从管资产、管人向管资本转变,积极探索产权和人的改革问题。要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多措并举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施信息公开,建立阳光国企,强化决策问责和监督问责,从制度上遏制国有企业腐败问题。要建立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和优化配置机制,加快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

3. 科学制定改制方案,创新一企一策改革模式。根据中央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要求,国企改革不设时间表,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应采取个体化的实施方案,实行一企一策,一厂一方案的改革措施。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为避免搞一刀切,市县两级要根据所属企业的客观实际,“量体裁衣”,分别制定改革方案,并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后,上报市县主管单位与企业进行对接,在确保可操作、能实施的基础上,经市、县国企改革领导组审议后付诸实施。坚持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实施一个。要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清产核资,制定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等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要坚持试点运作、稳步推进、总结经验、全面推广、谨慎改革的原则,为国企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

4. 着力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国企改制专项资金。为扎扎实实推进国企改革工作,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和国企改革的需求,筹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并重点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企业改制重组、职工安置等工作。要结合本地国企改革的客观实际,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建立国企改革启动基金,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完成彻底改制。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盘活国有资产,为加快国企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5. 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国企改革主体责任。国企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委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各级行政主管,要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坚定信心,勇挑重担,主动承担起国企改革的重任,下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工作,化解和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放矢地解决破产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要认真厘清部门职责,明确责任主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推进全市国企改革健康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