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7篇)

2022年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16:08:47
2022年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7篇)
时间:2022-12-21 16:08:47     小编:zdfb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篇一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项检查机构

按照上级要求,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纪检书记为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三公”经费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制度,制定方案,从制度上对全镇“三公”经费支出进行了规范。我镇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对本镇“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要求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工作的开展。

二、狠抓落实,严控各种预算外支出

我镇狠抓各项经费开支,对公款出国、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运行等费用进行了认真自查。

在公款出国方面:我镇没有此项经费开支。

在公务接待方面:我镇认真学习了中央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严格 公务接待费用。在日常工作中,我镇严格接待费用开支,做到因私招待客人绝不动用公款,规定内的公款接待绝不超标接待,严格遵守公务接待费用专项管理机制,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在公车购置方面:我镇没有此项经费开支。

在公车运行方面:在使用中严禁公车私用,每季度对燃修费用进行公示,接受监督。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存备案制度。经查,不存在超标准配备公车或豪华装饰公务用车行为;不存在公车入私户行为;不存在利用职权向企业或下属单位调换、借用、租用汽车行为。

三、强化监管,做到防控共建

我镇严格“三公”支出管理,强化监管,狠抓落实,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提高工作效能。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努力提高执政效能。二是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严控会议时间、会议规模,能够简化的会议一律简化。三是加强对外出考察及外出差旅费的管理。不安排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务考察活动。四是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等行为;最大限度提高单车使用效率。五是加强用电管理。对照明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加强用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提倡节约用电。六是全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七是控制公务接待费用。八是规范大宗购置及办公用品。大宗商品购置一律按政府采购规定,实行定点采购。九是规范财务管理。公务费用支出实行计划管理,规范批报手续,实行“一支笔”审批和财务公开制度。

今后,我镇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开支,做到严格管理、规范使用,确保“三公”经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以廉洁的作风促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篇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_继续号召,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的重点和难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保证,人才难解决,环境难保护,陈规陋习难根除。因此,调查研究并设法解决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

20xx年2月,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被选派到忙怀乡_____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机会难得,到任后,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_____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_____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_____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_____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_____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_____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_____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_____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_____村全村共2019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_____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_____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_____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19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20xx年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_____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_____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 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四)抓好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中心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求在贫困山区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采取超常手段,强化过硬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建立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山区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然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对有条件的贫困山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五)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尽快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分类建设。一是国家要结合贫困山区财力困难的实际,改革农民投工投劳办法,加大国家对贫困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让贫困山区的农民都能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要积极推广沼气能源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要加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切实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对部分高寒、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农民,要痛下决心,加大力度,一次投入,通过异地搬迁的方式使群众摆脱其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

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篇三

本单位xx车间后续生产使用到国家管制的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硫酸和盐酸,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和实验试剂。

预计年涉及量:硫酸10吨/年,盐酸10升/年。

本单位保证严格遵守《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办法》,保证将所购买易制毒化学品全部按照合法用途使用,在任何情况下不用于制造毒品,不挪作他用,不私自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并自觉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落实出入库登记制度,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如有违反上述承诺,致使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我单位自愿接受相应处罚。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签章):

天津xx制造有限公司

日期:

****年**月**日

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篇四

[2013]111号文件(评审通知)、周教人[2013]112号文件(量化赋分办法),西教人[2013]3号(西华县教育系统职称评定管理办法)。

2、个人职称材料说明。

3、班主任工作评价表。

4、申请材料清单(粘贴在档案袋上面)。

5、论文鉴定申请表。

6、保证书。

7、中

一、小高五人表,中高不输此表。

8、晋升职称人员汇总表打印一份两份。

9、二学历认证说明。

10、 个人程序,必须用此程序输入打印表、上报数据,否则无法接收。

11、单位代码表,打印,输入个人信息时需查看。

上报数据内容

一、小高,后来转评中

一、小高。上报个人数据时,一个人一个数据文件,不准几个人一齐上报一个数据文件。

2、“五人表”按样表严格规范输入,上报数据并打印(中高不报此表)。

注:

1、上述表中内容与上交人事股和档案内表保持一致,如因上报数据与上交纸袋档案内容不同,出现问题,后果自负。

2、申报人员数据由单位统一用优盘上报,不收个人数据优盘,丢失后果自负。

单位上交材料

3、以上表格公示照片。

西华县教体局人事股

2013年10月

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篇五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第十六届_第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切实增强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组织收入,重点保障工资、正常运转和民生支出,有序推进财税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财政系统预计完成27474万元,比上年完成37493万元减收10019万元,下降。

全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78694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0613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19700万元(含置换债券)、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852万元、上年结转35383万元,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额为550763万元。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预计全市财政总支出51449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1046万元(比上年382659万元增长),上解上级支出369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9975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36272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076万元,比上年增加2652万元,增长。

2、国防支出465万元,比上年增加41万元,增长。

3、公共安全支出14896万元,比上年增加1499万元,增长。

4、教育支出62817万元,比上年增加4430万元,增长。

5、科学技术支出1973万元,比上年增加498万元,增长。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343万元,比上年增加2827万元,增长。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628万元,比上年增加4676万元,增长6%。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9358万元,比上年增加1233万元,增长。

9、节能环保支出9219万元,比上年增加1904万元,增长。

10、城乡社区支出20529万元,比上年增加4708万元,增长。

11、农林水支出64827万元,比上年增加30万元,增长。

12、交通运输支出11304万元,比上年增加1739万元,增长。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112万元,比上年增加350万元,增长。

1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794万元,比上年增加37万元,增长。

15、商业服务业支出2492万元,比上年增加61万元,增长。

16、住房保障支出34300万元,比上年增加737万元,增长。

17、其他支出155万元,比上年减少14万元,下降。

18、国土海洋气象支出3688万元,比上年增加558万元,增长。

19、金融支出24万元,与上年持平。

20、债务付息支出1043万元,比上年增加418万元,增长。

(三)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1530万元,上级对本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9068万元,上年结余11415万元,收入合计4万元,比上年完成63178万元,减少211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有:城市公用事业附加3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0万元、污水处理费450万元、散装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100万元、车辆通行费46万元、其他收入374万元。

2016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1900万元,比上年支出49777万元,减少1787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6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5617万元、农林水支出88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2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7万元、其他支出247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2132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65252万元,利息收入49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86373万元,转移收入13万元。按险种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816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345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220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561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57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58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40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73174万元。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8607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741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23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122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488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82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2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98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85800万元。

2016年末滚存结余62652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50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674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046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616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33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300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240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3465万元。

(五)围绕预算执行所做的主要工作

1、着力加强财源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大会战”。投入资金亿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园区新建道路4千米,建成标准厂房万平米。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新引进湖南闽商服饰集团等74个服装产业项目进驻园区,项目总投资38亿元。园区新建成项目19个,创利税200多万元。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投入22亿元,加强船舶产业园建设,船舶产业全年创税3000万元。争取芦笋品牌开发项目资金1300万元,本级财政投入500万元,加强沅江芦笋品牌推介,发展芦笋加工企业24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争取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900万元。三是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改造提升麻纺、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申报企业技术创新改造项目23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万元。认真清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严格执行收费清单之外无收费。组建“助保贷”,实施“三帮”(帮大、帮特、帮群),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投入1637万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公路桥维修改造步伐。投资亿元,其中整合涉农资金亿元,在草尾、阳罗洲等5个镇19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争取旱改水建设项目指标万亩,引入社会投资亿元。争取洞庭湖区沟渠疏浚补助4300万元、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争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园等项目资金900多万元。

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篇六

本文目录

经费调研报告

行政机关经费保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证行政政法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我们于近期对区本级行政政法单位及两个乡镇行政政法经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区财政及行政政法单位的基本情况

几年来,全区上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依法理财,制度创新,确保财政收入稳定、有效增长。

xx年我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82万元,其中:增值税173万元,营业税546万元,企业所得税238万元,个人所得税186万元,房产税8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422万元,专项收入242万元,罚没收入226万元,行政性收入321万元。扣除专项收入等后的经常性上级补助收入为2693万元,上解支出687万元,地区可支配财力5688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902万元,其中:

1、工资性支出3960万元。

2、公用经费支出2570万元,人均公用经费0.7万元。

3、社会保障和抚恤支出269万元。

4、离休干部医药费129万元。

5、上级专项配套333万元。

6、其他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及上级专项支出3641万元。

全区刚性支出需求情况:最低刚性支出需求6530万元,占地区可支配财力5688万元的114.8,缺口842万元。

财政供养人口情况:全区财政供养人口3609人,其中:行政政法人员948人,其中公检法司人员313人,教育人员1169人。

我区行政政法共设职能机构55个,实有人数948人(其中离退休176人),占同级财政供养人口的26。

二、行政政法单位经费安排及支出管理情况

一直以来,我区以“从优待警”、“科技强警”为重点,本着优先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的原则,努力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我区一般单位日常公用经费1300元/人,公务用车按车辆编制13000元/车。五大班子和公检法司部门日常公用经费高于一般单位,达到1500元/人,公务用车按车辆编制15000元/车。xx年我区用于行政政法经费支出1902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2,同比增长18.4,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幅12.5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794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08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388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35。xx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1906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0,同比增长0.2。用于人员经费支出902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004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447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5。xx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2092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1,同比增长9.7,略高于收入增幅。用于人员经费支出971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21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03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5。xx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2750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3.5,同比增长11.4,明显高于收入增幅4.8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1468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282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17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0。xx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3007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7.6,同比增长29,高于收入增幅16.5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1197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810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33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30。从xx年至xx年的情况看,特别是xx年以来,对于行政政法经费的投入呈明显增加趋势,而且经费增幅明显高于地方收入的增长幅度,最高增幅已超过收入增幅近17个百分点。充分体现出地方财政在财力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对行政政法支出的倾斜。

此次重点调查的六个行政政法单位和两个乡镇在经费投入上也有明显增长。其中从xx年至xx年公用经费平均增长9;公用经费平均增长40;公用经费平均增长35;公用经费平均增长16;公用经费平均增长22;公用经费平均增长8。**镇和**乡近五年来在经费投入上也有所增长,平均达到4和12。

几年来,我区财政在努力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的同时,也确保了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并尽财力可能为公检法司部门配备办公设备及各种必要的办案设施,提高了政法部门的装备水平。xx年还为公安局和检察院新建了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公安干警的积极性,为保障我区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行政政法单位负债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财政支持行政政法工作的力量也不断增强。但面对较大的资金需求,区财政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xx年至xx年末,行政政法单位累计负债1194万元,其中:

1、累计欠款28.5万元,其中车辆维修10万元,工程款及管道维修6.5万元,其他欠款12万元。

2、累计欠款20万元,其中车辆维修及燃油15万元,会议费3万元,其他2万元。

3、车辆维修及燃油等累计欠款9.7万元。

4、截止到xx年末共欠外债374万元。其中建办公楼工程款及房屋维修欠款143万元,车辆维修、燃油等其他支出累计欠款231万元。

5、截止到xx年末累计欠款127.35万元。其中车辆购置及维修欠款14.35万元,新建办公楼欠工程及材料款50万元。其余欠款63万元。

我区涵盖五个乡镇(街),这次主要对和进行了重点调研。

*乡累计欠款4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29万元,公用经费9万元,其余欠款3万元。

*镇累计欠款110万元,其中建办公楼欠工程款50万元,车辆维修等其他欠款60万元。

四、我区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经济规模小,可支配财力少,满足不了事业发展需要

2、政策性及体制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严重

一是分税制体制的实行,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增长缓慢。二是我区受电厂改制影响,财政减收严重。三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以及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增点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3、财政风险逐渐加大且明显显露,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债务无法偿还,转嫁到财政负担,加之农民基金会借款、世行贷款等政府债务行为财政化,以及财政为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所借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所欠债务8733万元,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加剧了财政风险。

五、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1、思想高度重视,突出保障重点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障行政政法单位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讲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必须要牢记在大脑里、付诸于行动中、体现在成果上。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行政政法经费保障重点应该体现在二个倾斜上:一是向重点单位倾斜,即财政要重点保障行政执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二是向重点支出项目倾斜,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首先保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和行政政法单位正常运转需要,在此前提下,集中财力重点保障行政政法单位重点业务开支需要,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手段,进而提高行政政法单位的整体工作能力。

2、强化行政政法支出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

目前我区财力有限,在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意义更大。我们财政部门更应该勤俭节约,率先垂范,运用预算分配、财务监督检查等手段,督促行政政法单位求真务实,节约不必要的支出,坚决刹住公款吃喝、公款出差出国旅游等不正之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支出监管,把工作重心从注重资金分配转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上来,做到财政资金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管工作就要跟到哪里。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通过财政实行集中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注重抓票据管理,以票管理费,实行源头控制,防止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在工作中,凡需要保证的支出要千方百计保证,凡能够压缩的支出,竭尽全力压下来,把钱花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实行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应该本着“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则,通盘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细化的完整预算,以达到硬化预算的目的。要对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认真界定,并与编制部门认真核实单位编制,确定实有人数,对虚报和超编人员予以清理。要结合资产管理,积极实行政府采购,并按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公用经费。对于有预算外资金的单位,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年初给予核定项目支出,保证预算外资金按时、准确上缴,这样在有些单位的收入中既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也包括了预算外资金收入,充分体现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4、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

经费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一、我县司法行政机关经费保障的现状

(一)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司法行政机关经费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

(二)办公经费一直未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局机关基本运转仍无经费保障

(三)基层司法所基本无任何经费保障,司法所职能发挥受到严重限制

二、基层司法行政经费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财政困难,司法行政保障受制于地方财力

(二)司法行政系统公用经费保障制度得不到落实

(三)上级有关业务经费的文件精神落实情况不好

三、解决当前经费保障问题的建议对策

(二)建立监督机制,认真做好保障标准的落实工作

(三)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四)中央政法专款要体现扶贫解困作用

对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的县(市区),中央,省市要加大支持力度。近年来,中央政法专款及省市配套资金的发放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发放办法上基本上是采取的平均主义,按照县市区人口多少来安排专款数量。这就造成了无经费困难的县市区也得到了扶持,而经费困难大的县市区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建议下一步在专款安排上要向困难县市区倾斜,以此解决困难县市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燃眉之急。

经费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党的xx大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直言之,就是要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于农村。我市要实现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加快城乡统筹实验区建设,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问题十分迫切。

自xx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各地也相继取消了“三提五统”,基层组织运行经费问题随之凸显,成为制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职责,但没有明确确保其正常运转的经费来源。根据第八条“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和第三十七条“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应当提供必要的条件;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需要经费的,由委托部门承担”,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公益事业所需的经费,由村民会议通过筹资筹劳解决;经费确有困难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适当支持”等规定,法律允许的资金渠道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的提留,二是政府补助,三是接受政府委托而获得的经费资助,四是筹资。但是,在绝大部分地区,除乡镇政府可能给予有限的资助(铁锋乡每年给予每个村资助3000元)外,其他三个方面的规定基本属于虚设。

首先,绝大多数村社没有集体企业。由于效率和管理问题,曾经存在的集体企业要么通过摘“红帽子”而还原为私营企业,要么因为管理不善、破坏环境而改制或关闭。如我所驻的桐元村,先前曾经有一家小煤窑,在市政府关闭整顿小煤窑的过程中第一批被关闭。至于集体土地,牵涉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拆迁中矛盾十分突出,村委会如要“染指”,势必导致稳定问题;其次除了大型公共工程外,一般的村社难以获得政府委托。即便获得委托,也只能是“一过性”的,难以持续。第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的筹资筹劳,只限于特定的公益事业,不能用于日常运作。

基层组织运行经费缺乏,首先导致基层组织公共服务

功能弱化。我们在铁锋乡看到,一些先富起来的村虽然建起了居民新村,户户别墅,宽大敞亮,但周边垃圾遍地,水电气基础设施薄弱。据铁锋乡陶荣乡长介绍,铁锋民风淳朴,治安尚好。但在周边乡镇,相当一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强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风头一过,又有抬头的趋向。正气不昌,老百姓意见大。而导致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日常经费欠缺,基层组织可支配资源少。

运行经费缺乏,也迫使部分基层组织在国家的“三农”扶持资金上打主意,使国家转移支付的政策效应大打折扣。为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国家每年安排了巨额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改水改厕、水利设施和道桥建设、种养殖业扶持、扶贫济困等。这些资金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不仅不会考虑基层组织的运行成本,并且往往需要各级政府和村民拿出配套资金。而区乡财力有限,基层组织向村民筹资极为困难,只能在国家拨付的资金上做文章。因此,这些资金普遍在使用过程中被不同程度的挤占。据陶乡长估计,相当一部分资金根本没有用于项目,直接变成了基层组织的运行经费。

运行经费缺乏,也导致部分基层组织公共性弱化甚至异化。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本属公权机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向全体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而由于缺乏运行经费,村委会往往仰仗本村的“大户”、“望族”。如“新农合”制度规定村民参加“农合”,需每年缴费20元。由于医疗定价不合理,农民对“新农合”认同度不高,催缴成为村干部十分头疼的事。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只好想法筹款垫付。长此以往,村委会在发生纠纷或利益冲突时难以秉持公正,压抑弱势群体,成为乡村治安恶化、恶性案件上升重要原因。

调研报告经费使用说明篇七

一.项目资金使用说明

1.本项目资金5%用于作品评审(经费预算总计不超过1万元,其中总额的5%为专家评审费)。

2.单件项目支持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00元。

3.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等支出科目,列出经费使用主要内容及测算依据(附明细及测算依据)。

1.设备费。

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设备费不得用于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和文件夹、文件柜等办公用品,u盘、移动硬盘等通用存储设备严格控制购买数量,并实行定点采购,对现有仪器进行升级改造的,改造后应进行核验。符合设备增值要求的,须到校规划资产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报销;不符合增值要求的批量物品,按资产管理要求二级学院进行自建帐管理并报校规划资产部门备案后方可报销,校规划资产部门将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

2.材料费。

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消耗费用及采购、运输、装卸及整理等费用。打印纸、墨盒、硒鼓等通用耗材实行集中定点采购和总量控制。

严格区分办公用品与实验用材料,严格控制办公用品的采购数量。

1)文件夹、笔、本、订书器等办公用品一律不允许购买。

2)移动硬盘、u盘每个项目课题组限购1个。

3)原则上每个项目课题组打印纸限购2箱,硒鼓或墨盒限购2个,超出上限的需写明原因,经科技处、财务处会签后方可报销。

4)严禁用材料费进行计算机整体升级,确有需要可通过正常程序购买计算机。确因研究需要,计算机个别部件需升级的,需提供设备的固定资产编号,并写明升级理由并经科技处、财务处会签报规划资产处进行固定资产增值后方可报销。

5)计算机杀毒软件如有需要每个项目课题组限购1套。

6)个别文科院系的老师确因研究需要录音笔的,每个课题组限购1个。

7)外语学院、法学院的老师确因研究需要电子词典的,每个课题

组限购1台。

8)关于图书资料的购买,每学期由院系集中采购一次。项目负责

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由院系集中采购,统一入固定资产。每学期只能报一次图书资料费。

9)凡是购买实验材料的要有核验人,核验人必须为我校教师,发票上需有经手人、项目负责人、核验人签字方可报销。

10)所有项目须按要求统一计提5%会务费及专家咨询费。

3.测试化验加工费。

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需与对方签订正式合同。优先支持校内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使用。

4.差旅费。

国内学术会议)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含出差补助)、住宿费、市内交通费。差旅费的开支主要限于课题组成员和外请专家,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市内出租车原则上不允许报销,确因项目研究需要写明理由,并经科技处、财务处会签方可报销。

2)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包括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等所发生的住宿费每人每天不得超过300元,超过300元的需写明原因,并经科技处、财务处会签后方可报销。凡是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有会议通知表明是会务方安排的酒店或与开会地点一致的酒店住宿的,可以据实报销。差旅费报销仅限于课题组成员和外请专家。

3)凡是在节假日出差的教师、学生需写明出差任务。节假日期

间无住宿发票的,不得领取补助。

5.会议费。指项目研究过程中牵头组织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会议费应当按照国家、学校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会议费支出需在会前填列会议收支计划报财务处、科技处审批。

6.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学校严格控制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支出比例和范围。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7.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论文论著出版、文献资料检索与购置、专用软件购置、专利申请与保护的费用,其中会议论文出版费不得超过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总额的30%。

8.劳务费。指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无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原则上不得超过项目总经费的10%。项目组临时聘用的外来人员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签字不允许代签。

9.专家咨询费。指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进行学术指导所发生的费用。

10.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2012年3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