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感恩父母的调研报告3000字篇一
我国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而作为感恩首要表现的“孝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父母对子女博大无私的爱,然而在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今天,当今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受到了冲击,那么作为感恩首要表现得“孝亲”是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学生究竟是怎样看待父母的爱以及在学校是用怎样的学习及生活去回报父母投资在自身上的爱的呢?
二、 调研目的
了解当代学生对父母的辛勤劳动有没有足够的感恩之心和行为表现。
三、 调研内容
从古至今,“孝亲”一直是对人最基本的要求,父母花钱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教育,宁肯自己多受些累也要让孩子有个更光明的前途,那么只需要安心学习的学生们是否做到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呢?故我调研小组主要调研内容主要围绕一下方面展开:
(一)学生在学校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有没有很好履行自己学习的职责;
(二)怎样看待父母的爱,又做了些什么去回报这些父母投资的爱。
四、调研程序和方法
此次调研采取抽样调研的方法,在街边发放问卷共100份,回收问卷100份。鉴于男女生对待父母爱的一些心理差异,问卷设置了男女别问题,从而分别对其进行分析,问卷被调研人中男生有45人,女生占55人,基本达到男女比例1:1。问卷回收后我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调研问卷内容
1你的性别a 男 b女
2你每个月的生活费是_____,主要来自______。
a.300元以下 b 300-500元 c 500-700元 d 700元以上 a 父母 b自己打工或是勤工俭学 3你觉得你父母挣钱容易吗?
a 挺容易的 b 还行(一般) c 挺难 d 非常难 4你的生活费主要用于______(可多选)并且觉得它用到了实处了吗?
①a 吃饭 b学习资料的购买 c 衣服鞋子等的购买 d化妆品 e为男(女)朋友花费 ②a是 b否
5你觉得自己有用充实的学习生活去回报父母吗? a有 b偶尔 c没有
6对于父母的养恩之情你曾以行动或言语表达过感谢吗?(例如节假日向他们道声生日快乐)原因是______。 ①a有 b没有
②a父母没什么值得我谢的 b不太好意思 c父母真的很幸苦 7你在家时,帮助过父母做家务吗? a经常 b偶尔 c基本不会
8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父母知道你自己的生日吗? ①a知道父亲的 b知道母亲的 c都知道 d都不知道 ②a知道 b不知道
9你平均多长时间打电话回家?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①a.至少每周一次 b.2周一次 c.3周一次 d.一月一次甚至更久
②a.钱没了,问父母要生活费 b.想父母了,跟他们聊聊,表达些关心
c.自己心情不好,向他们诉苦 d.就是例行惯例,向父母报个平安
10你认为造成现在部分大学生感恩父母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
家庭德育的欠缺 b.学校感恩教育的滞后 c.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d.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1.请你谈一谈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五、调研结果分析
从上面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50%以上的学生每个月的消费都在700元以上,这主要来源中只有5%的人是靠自己打工或勤工助学获得的,95%以上的人都是依赖父母,并且在问到一些花费的调研上,女生更倾向于在学习资料和衣服化妆品等的购买上,小部分男生则主要花在与朋友交往的消费上。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和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的冲动)方面对父母的感恩意识还是存在的,例如节假日会对父母的爱表达谢谢,知道父母的生日,能够正确地看待父母的唠叨,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往往在实践层面(将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则难以做到,例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只有38.3%,,偶尔做家务的达到56.7%。而且第12和13题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72%的学生不打电话回家则已,一打电话则最大的动机就是钱,这未免有些让父母心寒,难道父母与你之间的联系就只有钱了吗? 在问卷的第11题中我们设置了简答题,让学生自己谈谈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感恩父母意识,因为第10题设置的是部分大学生感恩父母意识缺乏的原因,在四个选项中很多同学都有选出自己认为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如下:社会环境影响占比最大,其次就是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偏失和自我教育的缺失。
六、建议
经过我将他们的相关观点整理以后,可归结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从家庭教育出发:
1.家长要转变观念,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子女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家长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子女常怀回报之心,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情况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对社会、老师、同学的感恩意识是否树立;
2.家长自身以身作则,给子女做好榜样,居家生活要相互恩爱,相互尊重,对孩子的长辈要关心、体贴、尽孝道;
3.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父母既要关爱子女,也要让子女正确地理解这份爱,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行为的成年人,家长要尊重他们,时常保持交流与沟通,进行平等对话,这样才有机会让学生了解家长的艰辛,从而呼唤起他们的感恩意识,否则就像我们的调研结果一样,孩子会真的以为父母赚钱很容易,既会无顾忌地去花费,又不会对父母存有感恩之心。
(二)从学校教育出发: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学校德育部门要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感恩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善于理解和发现他人之恩,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观念,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2.巧妙激发强烈的感恩父母情感。高校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积极参与师生的平等互动、聆听学生的心声,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将感恩父母教育纳入实践活动。首先,感恩父母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德育要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呆板说教的形式。
(三)从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出发:
1.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坚持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知恩图报的感恩价值观宣传,为学生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父母教育活动。通过播放有关感恩父母方面的影视剧或公益广告等来启发青少年的感恩父母意识。城镇社区或乡村社区应利用假期开展教育活动,给懂得感恩、表现突出的大学生颁发奖状或证书,以激发其他青少年树立感恩父母意识;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以体验父母工作的艰辛;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和导向作用。建立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强、访问人次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感恩父母教育网站,增强感恩父母文化的宣传力度。
感恩父母的调研报告3000字篇二
一.摘要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东西都被淡化,感恩父母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本的事,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并用尽心血养育和教育我们,感恩父母是一辈子做的事。
二.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父母
三.引言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今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给儿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四:问卷调研数据统计
为了调研大学生对父母感恩的情况,我对大学生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怎样与父母联系、上大学的目的、是否送过礼物给父母、是否帮父母做过家务、是否对父母说过“我爱你”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的结果(附柱形图):
(1)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
是否记得父母生日
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得都记
只记的一个
都不记得
总结:调研显示,62.0%的大学生清楚地记得父母的生日,17.8%的大学生只记得父亲或母亲的生日,更有21.2%的大学生对父母的生日都不记得。
(2)与父母的联系方式
与父母的联系方式
100.00%80.00%60.00%40.00%20.00%0.00%
电话
书信
网络
不联系
(3)上大学的目的
上大学的目的
50.00%40.00%30.00%20.00%10.00%0.00%
为了父母
为了工作
为了理想
总结:调研显示,32.3%的大学生表示,上大学是为了“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38.5%的人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18.4%的大学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在学术领域的理想”,此外还有10.8%的大学生是为了遵从“父母的命令”。
(4)是否送过父母礼物
是否送过礼物给父母
70%60%50%40%30%20%10%0%
经常
有时没有过
总结:调研显示,父母生日或平时是否给父母送过礼物,18%的大学生经常送生日礼物给父母,63.5%的大学生有时送礼物给父母,8.5%的大学生从没有送过礼物给父母。
(5)是否帮助父母做家务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没有
经常有时很少
总结:调研显示,34.6%的大学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54.4%的大学生很有时帮父母做家务,8.6%的大学生很少帮父母做家务。
(6)是否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话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使每个人都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愉悦,但同时也损失了许多——热情、同情、感恩、感动、悲悯等,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不自主地加深了冷漠的色彩,并且成为新人类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映。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感动,更不知道如何去感恩,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是人类的感情激发机制退化了吗?带着这种困惑,我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进行了一项问卷调研。
一、调研结果
1、数据显示只有5.7%的学生经常做家务,说明对家庭生活琐事关心较少,学生的自理能力很差,。
2、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爱自己理所应当,没有意识到父母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并由此产生感恩意识。
3、绝大部分同学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会心存感激。
4、同学遇到困难时会帮助,但只是一时的,大都缺乏持久的支持。
5、不爱读悲悯情怀的文学作品,故表现不出“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情怀,相反却喜欢阅读一些表现如何“勾心斗角”、“王者风范”的书籍,心中崇拜的是“黑社会老大”。
6、对重大的灾害性事件能表现出同情,也能参与募捐活动,但事后其关注程度有所减弱,情境化现象较为明显。
二、青少年不懂感恩的原因分析
1、教育的失误。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幸福的源泉,是心理健康的基石,是人品高尚的表现,是社会和谐的需要。由于学校和家长只注重分数、关注成绩,很少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情感、亲情和感恩教育了,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
2、独生子女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加之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其思想、情感、心理等问题极少过问,从而使学生养成“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惯,不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以至于长大后变得无能又无情,自私自利,别人对他付出的再多,在其眼里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3、家庭教育的缺失。
为人父母,不能只一味去宠爱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如何教导孩子去做人,要知道,孝敬父母则是学会做人的第一步。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孝敬,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爱,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家长不能习惯自己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会误导学生,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要怎样学会感恩呢:
譬如,我们感激工作,或许它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它让我们有机会获取每日生活的食粮,发挥自己的能量,赋予我们更为丰富的生活历练;譬如,我们感激爱人,虽然他们还时常同我们吵架,但是却是他们让我们结束漂泊,终于拥有一个温暖的港湾,给予我们安慰和鼓励;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激为难你的人;感激爱你的人,感激恨你的人;感激一缕晨光,感激月光如皎,感激空气清新;感激这一路你所遇见的每个人,每棵树,只要活着,就心怀感激。 始终怀着这样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感到生活充盈,乐观向上。因为懂得感激哪怕是最最微小的获得的人,更会珍惜自己掌中的幸福,欲望会开始慢慢抽离他们的身体;因为懂得感激哪怕是最惨的痛打击的人,更易看见万物光明灿烂的那面,埋怨会开始慢慢退出他们的生命赛道。懂得感恩的人,并不是忽略或者逃避生活的阴暗面,而是转而用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所遭遇的一切。 如何学会感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你的生活将会阳光灿烂;你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只能一无所有!“感恩”之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对我们的赠予,我们才会有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
有亲情友情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道理都很浅显,但是生活中,我们在理所应当的享有着这些的时候,却常常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行时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感动了中华民族千余年,质朴的语言传递的情愫,成为不管身居何处的华人心中永远的精神支柱。 感恩,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品质。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
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总能健康的心态。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体味世界酸甜苦辣的机会。无论对我们的照顾与养育是否让我们满意,是否合适,相信他们已经做到他们所知道,所能做到的最好,我们都要感恩他们。感恩父母是感恩一切的基础,如果对父母心怀怨恨,那幸福就远离了。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你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你会为自己已拥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你会活得更充实、更热爱生活、有更高的幸福感!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嫌烦呢。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因为,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感恩父母的调研报告3000字篇三
一. 感恩调研问卷内容:
知道(会) 不知(不会)
1. 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 77.9% 21.1%
2. 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79.6% 20.4%
3. 爸爸妈妈的生日?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40.6% 59.4%
4. 你给父母买过生日礼物吗? 30.5% 69.5%
5. 你与父母的关系怎么样? 81.3% 18.7%
6. 你会讨厌父母的说教甚至讨厌父母吗? 74.5% 25.5%
7. 你能为父母担忧吗?你知道父母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54.2% 45.5%
8. 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 79.4% 20.6%
9. 你知道父母最喜欢什么东西吗? 28.8% 71.2%
10. 父母每个月工资是多少,为你花费多少? 34% 66%
11. 你知道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93% 7%
二. 问卷总结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动。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凝聚了无数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等诸多古训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而在这所有应该感谢的任何事物中,最应当感谢的人是父母,父母是人生中最大的恩人他们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是最应该感谢的人,“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
“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可是,爱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我们整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迷失了自我,即体会不到父母长辈对我们殷殷的深爱,更加不会去尝试理解父母。我们针对感恩父母这一话题为了解初一学生的感恩意识如何对其进行了问卷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40.6%的同学都清楚的记得父母的生日并且约有31%的人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了礼物。而59.4%的同学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或记不清楚。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他们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可是我们却把他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这样的我们是否太无情了呢?此外,父母为了我们美好的将来,他们不惜花很大的代价供我们读书,给我们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年在自己身上的花费。这个结果并不尽如人如意,只有了解自己每年要花费多少父母的血汗钱,才能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父母为了自己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才能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才能使我们的感恩意识得以加强。
我想没有一个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没有一个父母不知道孩子喜欢的是什么,没有一个父母不担忧孩子的身体状况。因为孩子是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这一切,我们的学生又想过多少?感受过多少?回报过多少呢?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常常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把父母的爱,亲人的情看成理所当然。甚至面对父母时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埋怨父母,责难父母。父母十几年如一日的养育之恩与关爱之情,任凭再华丽的词藻也变得苍白。我们只有记住他们为我们所作的一切,感动与他们所付出的心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生活。
当然对于今天广大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对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他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的体现。我们要从点滴做起,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一起拥有感恩之心,一起感受爱吧。
感恩父母的调研报告3000字篇四
一.摘要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东西都被淡化,感恩父母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本的事,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并用尽心血养育和教育我们,感恩父母是一辈子做的事。
二.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父母
三.引言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今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给儿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四:问卷调研数据统计
为了调研大学生对父母感恩的情况,我对大学生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怎样与父母联系、上大学的目的、是否送过礼物给父母、是否帮父母做过家务、是否对父母说过“我爱你”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的结果(附柱形图):
(1)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
是否记得父母生日
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得都记
只记的一个
都不记得
总结:调研显示,62.0%的大学生清楚地记得父母的生日,17.8%的大学生只记得父亲或母亲的生日,更有21.2%的大学生对父母的生日都不记得。
(2)与父母的联系方式
与父母的联系方式
100.00%80.00%60.00%40.00%20.00%0.00%
电话
书信
网络
不联系
(3)上大学的目的
上大学的目的
50.00%40.00%30.00%20.00%10.00%0.00%
为了父母
为了工作
为了理想
总结:调研显示,32.3%的大学生表示,上大学是为了“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38.5%的人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18.4%的大学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在学术领域的理想”,此外还有10.8%的大学生是为了遵从“父母的命令”。
(4)是否送过父母礼物
是否送过礼物给父母
70%60%50%40%30%20%10%0%
经常
有时没有过
总结:调研显示,父母生日或平时是否给父母送过礼物,18%的大学生经常送生日礼物给父母,63.5%的大学生有时送礼物给父母,8.5%的大学生从没有送过礼物给父母。
(5)是否帮助父母做家务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没有
经常有时很少
总结:调研显示,34.6%的大学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54.4%的大学生很有时帮父母做家务,8.6%的大学生很少帮父母做家务。
(6)是否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话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使每个人都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愉悦,但同时也损失了许多——热情、同情、感恩、感动、悲悯等,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不自主地加深了冷漠的色彩,并且成为新人类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映。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感动,更不知道如何去感恩,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是人类的感情激发机制退化了吗?带着这种困惑,我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进行了一项问卷调研。
一、调研结果
1、数据显示只有5.7%的学生经常做家务,说明对家庭生活琐事关心较少,学生的自理能力很差,。
2、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爱自己理所应当,没有意识到父母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并由此产生感恩意识。
3、绝大部分同学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会心存感激。
4、同学遇到困难时会帮助,但只是一时的,大都缺乏持久的支持。
5、不爱读悲悯情怀的文学作品,故表现不出“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情怀,相反却喜欢阅读一些表现如何“勾心斗角”、“王者风范”的书籍,心中崇拜的是“黑社会老大”。
6、对重大的灾害性事件能表现出同情,也能参与募捐活动,但事后其关注程度有所减弱,情境化现象较为明显。
二、青少年不懂感恩的原因分析
1、教育的失误。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幸福的源泉,是心理健康的基石,是人品高尚的表现,是社会和谐的需要。由于学校和家长只注重分数、关注成绩,很少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情感、亲情和感恩教育了,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
2、独生子女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加之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其思想、情感、心理等问题极少过问,从而使学生养成“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惯,不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以至于长大后变得无能又无情,自私自利,别人对他付出的再多,在其眼里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3、家庭教育的缺失。
为人父母,不能只一味去宠爱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如何教导孩子去做人,要知道,孝敬父母则是学会做人的第一步。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孝敬,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爱,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家长不能习惯自己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会误导学生,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要怎样学会感恩呢:
譬如,我们感激工作,或许它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它让我们有机会获取每日生活的食粮,发挥自己的能量,赋予我们更为丰富的生活历练;譬如,我们感激爱人,虽然他们还时常同我们吵架,但是却是他们让我们结束漂泊,终于拥有一个温暖的港湾,给予我们安慰和鼓励;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激为难你的人;感激爱你的人,感激恨你的人;感激一缕晨光,感激月光如皎,感激空气清新;感激这一路你所遇见的每个人,每棵树,只要活着,就心怀感激。 始终怀着这样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感到生活充盈,乐观向上。因为懂得感激哪怕是最最微小的获得的人,更会珍惜自己掌中的幸福,欲望会开始慢慢抽离他们的身体;因为懂得感激哪怕是最惨的痛打击的人,更易看见万物光明灿烂的那面,埋怨会开始慢慢退出他们的生命赛道。懂得感恩的人,并不是忽略或者逃避生活的阴暗面,而是转而用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所遭遇的一切。 如何学会感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你的生活将会阳光灿烂;你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只能一无所有!“感恩”之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对我们的赠予,我们才会有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
有亲情友情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道理都很浅显,但是生活中,我们在理所应当的享有着这些的时候,却常常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行时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感动了中华民族千余年,质朴的语言传递的情愫,成为不管身居何处的华人心中永远的精神支柱。 感恩,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品质。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
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总能健康的心态。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体味世界酸甜苦辣的机会。无论对我们的照顾与养育是否让我们满意,是否合适,相信他们已经做到他们所知道,所能做到的最好,我们都要感恩他们。感恩父母是感恩一切的基础,如果对父母心怀怨恨,那幸福就远离了。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你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你会为自己已拥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你会活得更充实、更热爱生活、有更高的幸福感!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嫌烦呢。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为,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