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政局双拥工作总结汇报篇一
局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局重要工作议程。为适应新时期双拥工作的发展要求,保障双拥工作的顺利进行,拥军优属法规建设不断加强,推进了我区双拥工作社会化进程。
近几年,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金安区双拥工作委员会及各成员单位职责》,《金安区迎“七一”庆“八一”话“长征”创“国模”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金安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实施细则》和《金安区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标志着全区双拥工作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每年八一、春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民政局都以不同形式对辖区内的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给他们。20xx年5月,当得知一位正在服役的义务兵家属患癌症需要住院治疗后,局领导马上送去3000元大病救助金。当年,先生店乡一名20多岁的陈成同志,因20xx年当兵在部队服役两年,退出现役后不到1个月,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民政局本着“以人为本”的民政工作宗旨,多次为他跑省里、市里,最终被省里评定为“因病六级”残疾军人,并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其全家是感激不尽。20xx年,区民政局还为皖西通讯连援建了“军营图书室”。几年来,仅民政局就走访慰问各类优抚对象200多人次,送去慰问品慰问金折合人民币约10万元。每年慰问驻军部队10个,送去慰问品慰问金折合人民币约40万元。
从20xx年开始,我区统一城乡义务兵优待标准,优待标准为每人每年2488元,且优待面100%,对进藏义务兵,每人优待5000元。优待金在“八一”前就发放到位。建立完善军功奖制度。为让我区籍兵在部队安心服役,为家乡部队建设多做贡献,给家乡人民争光,区民政局为区籍立功受奖的官兵建立了“军功奖”制度,几年来,先后奖励立功受奖人员约800名。奖励资金约16万元。
我局把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作为双拥创模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抚恤优待政策。20xx年,共发放残疾人员抚恤214.7万元;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定期生活补助285万元;发放红军失散人员定期生活补助185.2万元;发放“三属”抚恤人员定期抚恤金170.3万元,发放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286.5万元和在乡特困退伍军人定补款121.6万元;奖励立功受奖家属167人次,发放奖励金3.8万元,兑现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65.7万元,农村义务兵家庭兑现优待金131.4万元;各类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均已落实。优抚事业经费做到了专款专用,对稳定军心,支持部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局实行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采取安排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20xx至20xx共发放自谋职业金和待分配期间生活费456万元。为切实做好驻军部队随军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工作,我局印发了相关文件,认真落实驻军部队干部家属子女就业就学政策,对在我辖区内的23名无工作驻军干部家属将采取公益性岗位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推介就业的办法予以落实。对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随军家属都及时予以安置。对军队离退休干部,我们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能按时享受增资、调资、补发工资等各项待遇,使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
为搞好今年军队退役人员调查摸底工作,我局制定周密细致的工作方案,区财政拨付专项工作经费2万元,通过2个多月认真细致的工作,顺利完成了“两参”军队退役人员调查摸底、档案核查、身份认定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任务。已认定“两参”人员968人,其中参战852人,参试116人,现已按照属地原则,各乡镇街对认定人员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我局的双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与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双拥工作,再创我局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民政局双拥工作总结汇报篇二
20xx年,双拥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站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强国兴军战略,服务中心大局,注重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实,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推进了双拥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牢固树立双拥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年初印发了《xx年信阳市双拥工作要点》,使双拥工作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实施计划更加具体,保障措施更加完善。4月初召开了全市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会议,迅速贯彻落实3.30全省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就全市实现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晋位争优对标赶超进行动员部署,科学统筹谋划,加强组织实施,及时转发了《河南省民政厅20xx年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专项行动方案》。双拥工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为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新形势,着眼提高双拥考评管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和大数据运用能力,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第十轮全国双拥模范命名表彰服务好,按照省双拥办要求对我市新县等相关县区进行了“全国双拥考评管理信息系统”的培训,学习掌握双拥工作信息采集、考评信息上报、监督指导、电子档案管理等方法技能,我市“全国双拥考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报送工作中,全国考评系统评分分值达到103分(满分110分),此次国家拟命名表彰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省级公示中,我市排名位居全省第四,较上届创建排名提高两个位次。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在省双拥办的正确指导下,我市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目标,并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和“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全国双拥奖项的大满贯,为全省唯一。(我市中级法院是全国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法院)。“八一”前夕,我市和洛阳两市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在北京主会场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表彰大会,市委书记乔新江,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尚邦君,信阳中级法院院长张新中赴京颁奖,并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命名表彰大会精神学习贯彻迅速扎实。领导高度重视,严密组织部署,把学习贯彻命名表彰大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全国表彰大会之后,我市迅速行动,“八一”召开了由军地主要领导参加的高规格“全市涉军维权工作座谈会”军地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并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学习双拥模范,提升双拥水平”的热潮。
我市始终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作为凝聚军民意志、汇聚军民力量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一是充分利用军地资源,凸显宣传教育成效。空军成立xx周年之际,驻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组织开展“情系航院,追梦空天”军营开放日活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驻军部队举办军事日活动,强化少年儿童国防观念。邀请驻地学校近百名师生走进军营,参观装备,观摩科目演示,感受部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正常生活,接受国防安全教育。二是抢抓时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双拥先进典型宣传,集中宣传一批双拥模范县、先进单位和个人,开展好河南省双拥“双十大”模范和“双十佳”单位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掀起全市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新高潮,营造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社会氛围。今年6月初和7月中旬,市领导带领市民政局、市双拥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前往浉河区谭家河乡和光山县十里镇看望慰问赴联合国驻马里和南苏丹维和受伤战士刘印迪及姚道祥家属, 为其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表达了党和政府对维和军人家庭的关心和优待。英雄事迹先后在《信阳日报》《中国社会报》《解放军报》进行广泛宣传,在我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我市组织开展“传承长征精神,军民同心筑梦”主题教育和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军民当好长征精神传播者、践行者。信阳晚报与南阳晚报两报联动推出“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大型系列报道,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隆重举行启动仪式,拉开“重走长征路”活动的序幕。我市先后在罗山何家冲启动了20xx年全国徒步大会—“重走长征路”暨信阳市全民健身月活动,以及“长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体采访活动。各县区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山水红城”为主题的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三是注重抓好典型宣传。全国表彰大会召开之后,我市积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国家、省、市三级媒介集中宣传了一批双拥模范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新高潮。先后在中国双拥杂志、中国双拥网、河南日报、河南双拥网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在信阳日报、信阳晚报、信阳双拥网等新闻媒体上发布我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并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和“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全国双拥奖项的大满贯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全国法院系统唯一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的法院,及时组织了媒体专访,并先后在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中国长安网、人民法院报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此外,我市还通过双拥文艺晚会、举行慰问抗洪救灾前锋官兵专场演出等形式,大力宣扬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军民鱼水深情。形成宣传声势,扩大社会影响,全市上下不断掀起新的双拥热潮。
我市在搞好双拥宣传的同时,军地围绕双拥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双拥政策理论研究,市双拥办拟围绕“发挥双拥优势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主题,撰写了调研报告,并在省双拥网刊发。
(一)“军地互办实事”活动再结硕果。我市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效载体,自建立起“互办实事”长效机制以来,每年军地互办十件有影响的实事,突出特色,以点带面,使全市双拥工作得到极大促进,军地双赢格局更加明显,军地关系更加密切。以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关于20xx年为驻军办实事工作安排的通知》,今年为驻军办好五件实事。一是帮助解决62155部队周边战备公路损毁事,为基层部队排忧解难。二是开展“福彩拥军”活动,解决困难官兵家庭生活困难问题。今年协调安排20万元市本级福彩公益金,救助近50名驻信部队特困官兵家庭。三是继续开展军事技术人才培训。 四是解决71625部队燃煤锅炉拆改接气建设项目问题。市财政拨付该建设项目经费缺口资金45万元,确保了部队按期完成燃煤锅炉拆改任务。五是解决96267部队营区进出道路红绿灯设置等问题。为保障该部快速机动能力,市公安部门专门在该部营区进入主干道的岔路口设置了红绿灯、减速带和斑马线。
(二)“双拥在基层”暨社会化拥军活动形成合力。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社区双拥优抚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信拥办【20xx】9号),完善基层双拥工作站,规范基层双拥工作。我市创造性的将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建设扩展为民政服务对象三级服务网络,各县区民政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已完成县、乡、村三级挂牌、制度上墙,依托“三级服务网络”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帮扶”的“三送”活动,切实为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不断增强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两新组织”、志愿者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在红25军长征出发地罗山县启动了“传承长征精神,义诊服务百姓”全国大型义诊活动,我市军地医院专门成立了义诊医疗队,市中心医院义诊医疗队深入信阳郊区71960等部队,为保家卫国的基层部队官兵进行健康义诊,驻军解放军第一五四中心医院义诊医疗团队在市区开展了“服务百姓”大型义诊活动,据统计,义诊服务受惠群众和官兵达1000余人次。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启用“流动多功能体检车”为市民免费提供义诊、健康咨询服务以及相关体检,让市民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赞赏,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此项惠民活动不仅扩大了医院的美誉度, 还树立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良好社会形象。驻信部队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积极开展助学、送医、绿化等拥政爱民活动,不断夯实双拥在基层工作基础。
军分区持续援建新县田铺乡陶冲、浉河区双井办事处冯湾、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三所“八一爱民小学”,在去年援建校宿、物质的基础上,今年持续做好师资、教育等软件配套扶持。空军一航院援助“蓝天希望小学”,72319部队援建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王店村小学,重点通过捐款捐物、援助援建等多种形式支援学校“图书馆”、“留守儿童活动室”、“特殊教育资源室”建设,硬化篮球场和室外乒乓球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信阳军分区本级帮扶3个贫困村、所属各人武部分别援建1贫困村,共计帮扶13个贫困村,发挥部队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用情关怀贫困老人,空军一航院学院、62192部队,在、10月17日全国第三个扶贫日期间赴光荣养老院进行扶贫帮困,为老人送去温暖,送去关怀。
(三)开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篇章。今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信阳联袂中国航天十二院为祖国献礼,信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实践,开启了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篇章。我市将着力打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全面支持中国航天十二院在信阳的各项事业,并借助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军民融合促进中心和知识产权中心,不断通过促进专利、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促进航天技术与信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航天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信阳市军粮供应部门为解决驻信部队食用油采购零散等困难,保证质量安全,提高部队战斗力,按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国家、省粮食局军粮供应“五位一体”(军粮供应、应急供应、“放心粮油”、主食产业化、成品粮储备)融合发展工作思路,紧贴部队需求,大力开展“放心粮油"、“放心主食"、副食调料、信阳特产等军民通用商品进军营保障服务,充分利用信阳菜籽油、稻米油资源优势,经军地双方共同调研,为驻信部队固定食用油生产加工供应商,军粮供应站依托军粮供应网络,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配送。此次驻信部队食用油统一配送供给,不仅满足了部队的需求,而且对做大做强我市粮油产业,发展信阳经济、宣传魅力信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四)围绕助推部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跃升,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成效进一步提升。各县区各部门积极适应贯彻强军目标新形势,围绕强军兴军战略,聚焦部队战斗力提升,配合部队做好体制编制调整、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完善和人员分流安置、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等工作,紧贴练兵备战需要,配合开展联合训练、跨区机动训练、使命课题训练,协同遂行反恐维稳等重大军事行动,合力加强军事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和国防动员等工作,不断提高对部队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一是把做好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保障工作作为巩固深化双拥共建成果的实际举措,严格落实保障金新标准发放,今年全年为驻军450余名未就业随军家属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23.2万元;二是今年春节和“八一”期间,市五大家领导对驻信部队和海军“信阳舰”及信阳籍官兵家庭官兵进行了走访慰问。共计赠送慰问金及慰问物资110多万元。三是先后为驻豫54集团军某部跨区远程机动,驻信空军一航院、71625、71960等部队野营拉练、新学员传统教育、演习演练想等军事任务提供服务保障,及时协调国动委成员单位、民兵应急分队及沿途各县区安排提供交通畅通、食宿给养、水电供应、医疗救护、车辆维修等全方位保障。尽最大力量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当好坚强后盾。四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活动期间,我市向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发放了纪念章和每人一万元的生活补助金。五是相继召开了20xx年空军招飞录取学员欢送座谈会,征兵走访调查现场观摩会,市主要领导亲临检查指导征兵工作,今年,我市招飞工作连续四年蝉联全国地市级首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专程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六是为进一步深化全市法院涉军维权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我市中院发布了涉军维权工作要点,全面落实涉军维权“十项机制”。建立“一组、一庭、一线”三位一体的涉军维权工作组织网络和立案、审判、执行协调配套的工作格局,在两级法院成立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加快组建涉军维权审判庭或合议庭,开通军人军属维权热线电话。同时继续加强涉军案例编报工作,结合依法治国新形势和依法治军新要求,对当前部队和军人面临的突出问题提供定向法律服务。变“送餐”为点餐,信阳中院精准“送法”活动受到驻信官兵称赞。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我市县区、部门、行业的双拥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双拥工作社会化程度不高,一些单位对履行国防义务、承担国防责任的认识不清。二是部分县区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双拥工作组织机构建设仍待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的组织“链”在一些基层出现断档现象。从事双拥工作人员工作衔接不好。三是双拥工作力量与任务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与新时期双拥工作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四是军地双拥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不够完善。双拥工作既为军地建设大局服务,又关系军人军属的具体利益,工作模式要求向精细化、具体化转变。而实现精细化服务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要有成熟完善的信息数据和档案资料管理系统。比如随军家属安置的问题,包括待安置总数、安置数量、安置类别、经费补助标准等都要有一个清晰地把握,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但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相比,双拥工作信息化建设中重视程度不够、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信息采集、数据统计、资金发放、档案资料应用等方面容易出现漏洞。随着双拥工作内涵的不断拓展和双拥服务对象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工作手段将更加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迫切需要运用“互联网+双拥”思维,加强双拥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20xx年工作打算。一是拓宽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覆盖面、持续加强双拥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支持军队改革建设的深厚氛围。二是以“四个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手段创新、标准化创新),大力支持军队改革强军备战。配合部队做好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和人员分流安置,加大协调落实力度,扎实帮助解决部队“五难”问题,着力落实好拓宽“后路”、巩固“后院”、扶持“后代”的要求,全力支持部队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积极协调做好驻信部队“两项整治”,为部队完成各项任务创造良好条件。持续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和社会化拥军工作,协调推进社区双拥工作站建设。三是积极协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持续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扎实开展“双助双促”活动和“军地互办实事”活动,积极协调推动军民融合组织体系建设,促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四是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双拥创建活动。持续抓好全国双拥模范命名表彰大会精神学习贯彻,按照会议部署要求分析工作形势,查找问题短板,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切实加强对我市省级双拥模范县动态管理,实施量化考核,强化检查指导,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竞争态势,在新的起点上提升全市双拥创建水平。
民政局双拥工作总结汇报篇三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县双拥优抚工作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开展“创先争优转变作风年”活动,转变作风,服务大局,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紧紧围绕为优抚对象服务这个重点,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巩固双拥共建成果,促进我县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我们以开展“创先争优转变作风年”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动员,全面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了双拥务实活动。具体工作中,一是及时调整充实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制定了《20xx年双拥工作要点》,对全县双拥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二是根据市双拥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转发了《xx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为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利用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召开了军政座谈会及慰问驻军及重点优抚对象活动。军地共商双拥大计,掀起双拥工作新高潮,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四是继续深化军嫂创业活动、复退军人创业活动和指导培育“十佳示范单位”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对退伍军人、军嫂创业标兵和示范单位的激励、引导和培育,挖掘了他们的模范事迹,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八一”前夕,隆重表彰双拥先进个人,弘扬了典型,更加深入扎实地做好双拥工作,不断激发广大军民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政治热情;五是八一期间,举办庆祝建军84周年“双拥共建军民联欢晚会”,突出展现了我县双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军民团结、军民共建、军民和谐取得的新成就;六是清明节期间,开展了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全县干部职工、学生及驻军4.6万余人在县烈士陵园开展了祭扫烈士活动。结合祭扫活动,组织开展了传统教育书画展览,举办了十八岁成人仪式等,使全县军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了广大军民的国防双拥意识,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双拥氛围,激发了全县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双拥优抚政策的落实。
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及时调整提高了“三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以及参战涉核等人员抚恤补助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组织我县7名残疾军人进行了残疾医学鉴定,及时上报了有关资料并按规定进行了公示。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门诊医疗补助 58万元,报销一至六级残疾军人药费 17万元。发放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老战士一次性生活补助22.2万元。安排组织我县300余涉核退役人员在指定医院进行了体检,认真开展了60周岁农村籍军队退役义务兵身份认定工作,按时发放了相关补助,确保了退伍军人思想稳定。根据省市要求,开展了1998年以来历年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上岗情况检查工作,及时上报了有关情况,纠正了存在问题。组织开展了“关爱功臣、永葆光荣”优抚对象休疗活动,32名优抚对象通过学习政策,参观县城新貌,观看双拥晚会,游览洽川风景名胜区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切身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搭建和创造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工作机制。
今年按照全市优抚工作会议安排,我们狠抓优抚对象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具体工作中,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专门配置了一台电脑,对所有重点优抚对象信息资料重新逐一进行核对,更新了重点优抚对象数据库信息,纠正了存在问题,确保了录入人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组织人员对已认定纳入定期抚恤补助范围的1969年西藏平叛退役人员以及东北原子铀矿开采退役人员信息进行了采集录入。
在涉军维稳工作中,我们充实了维稳工作领导小组,修改完善了涉军维稳工作预案,层层落实了稳控工作责任,针对各个时期涉军上访人员,能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为特种工程兵农村困难人员每人送化肥一袋,组织他们在县医院进行了体检,帮助“两参”下岗人员落实了公益性岗位补助和劳动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性政策。帮助复员干部落实了生活补助,劳动统筹和医疗保险等政策。对涉军人群家庭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300余人纳入到城乡低保范围,先后安排15余万元对他们进行了救助。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我们不断深化军民共建共育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驻合部队与社区居委会按照“驻在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建设社区、繁荣社区”的要求,积极开展以便民服务联搞;医疗卫生联帮;环境卫生联治;社会治安联防;文化教育联兴;公益事业联办;经济工作联促;精神文明联抓为主要内容的军民共建文明社区“八联”活动,发挥各自优势,共建文明社区,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结合“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组织驻军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文明凤凰路活动,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扎实完成创建任务,为“创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创模”工作和“双拥”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丰富了双拥工作内容。消防中队始终把保护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加强警民共建,强化消防宣传,着力提高全民防火、防范能力。他们以“警民共建”为依托,实施消防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五进”工程,有效增强了“全民消防”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军民共建共育活动的开展,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
民政局双拥工作总结汇报篇四
20xx年,全市双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苏州军分区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共建工作的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强国强军目标,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与建设上有新成效,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建树,在破解双拥工作热点难点问题上有新作为,全市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首次实现了省级双拥模范县(区)“满堂红”,3个单位和5名个人被评为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相城区区委书记曹后灵被评为20xx年度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大新闻人物;双拥宣传工作被省双拥办评为双拥宣传先进单位。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单位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和战略的政治任务,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不断强化组织协调、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组织协调机制。4月27日,召开了苏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责任和任务,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的社会化拥军工作领导机制。党委议军(议双拥)、军地联席、走访调研(军营一日)、双拥工作例会、信息对接报送、军警民联动协调、重大事项通报等制度得到健全;市、区两级党政领导及驻苏团以上主要领导坚持亲自动员部署双拥创建工作,亲自参加重大节日的军地互访,亲自参加军队和地方组织的重大活动,亲自协调解决双拥创建的难点问题,推动双拥工作在建立制度中抓好落实、在互报情况中促进沟通、在经常互访中增添亲情,双拥工作始终处于强有力的领导之下。另一方面,不断健全社会拥军网络。及时调整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健全了以双拥领导小组为龙头、各级双拥办为中坚、基层双拥组织为基础的社会拥军组织网络,使社会化拥军工作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年来,全市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突出开展了一系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军政军民团结为题材、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重点的双拥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和环境,形成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的强大声势,取得了较好效果。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资源优势。各地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常年开设《国防园》、《国防时空》专题、专栏,定期制作播出双拥工作新闻片、专题片,宣传本地区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干群爱国拥军、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今年,《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社会报》等中央媒体刊发我市国防、双拥内容稿件100余篇;街道、居委会、辖区单位还利用板报、画廊、橱窗开展宣传教育。全年共出国防教育、双拥专题板报、画廊200多期,悬挂双拥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3000多条。在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和社会窗口单位设置双拥标语牌100多块。《苏州双拥信息》、苏州双拥网定期不定期刊登双拥工作开展情况、典型经验、感人事迹等内容,营造了双拥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做到了电台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刊有文章、活动有简报。
注重分类指导抓好教育。坚持把市委党校作为干部国防教育的主阵地,把国防教育作为干部和党员培训教育的必修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效果。一年来,各市、区委党校共有18个主体班次开设了国防教育课,受教育人数达1000人(次)。定期组织四套班子领导过“军事日”活动。在中小学开设了国防教育课,举办军事知识、革命传统教育讲座56期,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26场(次),参加人员达10万多人(次)。经常邀请军事专家、学者来苏作国防形势报告会等,扩大了宣传教育覆盖面。
注重抓住时机搞好宣传。坚持以中央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部队、地方党委和政府出台的双拥政策为重点内容,加大军人道德规范、国防法律法规、优抚安置政策宣传力度。特别是在春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征兵等重大节日时间,大力宣传《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极大地提高了广大青年自觉履行兵役义务的积极性,应征青年报名率达到95%以上。同时,对双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优秀人物、先进单位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丰富了宣传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双拥意识。新生入学军训已形成惯例,全市所有大中小学都把国防和双拥纳入教学内容,经常组织师生到部队体验生活,过军事夏令营。昆山市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村组组织开展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影视、观红色基地、编红色剧本、演红色剧目“六红”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国防事业、支持国防建设、参与国防工作的良好氛围。
双拥和国防基地功能作用明显。充分发挥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84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每年的清明节、建军节、七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干部、群众、学生和部队官兵前往现场接受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每年要接待社会各界人士100余万人。市本级和各市、区在清明节开展了烈士祭扫活动,在首个烈士公祭日开展了烈士公祭活动。全市各地在车站、码头、医院、园林等公共场所设立军人军属优先服务窗口,停车场设置“军车免费”牌,高速公路下道口、城市主干道制作双拥灯箱、设置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牌。组织专人为所有优抚对象和义务兵家庭送双拥年画和贴 “光荣人家”,增强了优抚对象和义务兵家庭的荣誉感。
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在执行中央、省、市优抚安置政策上不打折扣、不走样、不搞变通。及时研究解决优抚政策落实中碰到的难点问题,并加强检查监督,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切实维护了广大军民的合法权益。
一是优抚对象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各地都建立健全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并严格按标准提高了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实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城乡一体化,按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发放,进藏以及大专以上文化入伍青年,分别增发3倍的优待金和40%至60%的奖励金。全年共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费1亿余元。扎实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在首个烈士纪念日,全市各地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慰问烈属家庭,并送上慰问金。积极开展对优抚对象的医疗救助工作。建立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依托,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优抚门诊”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全年共补助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 1553.084万元,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的问题。创新精神抚慰举措。年初,市本级为196名矽肺残疾军人发放制氧机。张家港市借助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施“烈士遗属关爱服务”和“家政保洁关爱服务”项目,41名烈士遗属和21名军队离退休干部受益;邀请省荣军医院专家组为21名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免费医疗巡诊,组织10名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重点优抚对象赴无锡荣军院参加短期疗养。太仓市为10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相城区建立因战(公)致残退役残疾军人因旧伤复发死亡鉴定专家库。认真做好残疾军人证和革命烈士证的更换工作,全年共换发2618名残疾军人证积极做好“两参”人员的信访维稳工作和四号工地矽肺病的确诊和医疗问题,既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利,又维护好社会稳定。
二是立功奖励制度不断完善。为更加深入地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激发广大现役军人积极献身国防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积极性,苏州各地积极做好驻市和本籍在外服役的现役军人,在服役期间荣立军功的奖励金发放工作。20xx年累计为700余名现役军人颁发立功奖金 400余万元。
三是安置拥军有了新举措。全市各地紧紧围绕部队官兵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着力在“后路”、“后院”、“后代”上下功夫、求突破。对团职以上干部采取积分选岗的安置办法,对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干部采取“考试考核,积分选岗”的安置办法。20xx年省下达我市接收安置275名军转,其中师职干部5名,团职干部46名、营职干部126名、连排职干部61名、技术干部37名。另有随调随迁家属子女39人,全迁户22户。接收总数比20xx年增加近40名,接收总数、师团干部数、随调随迁家属数仍居全省前列。全市各地克服困难、密切配合,275人转业军官安置一次性安排到位,做到了用人单位、部队和个人“三满意”。扎实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2536名退役士兵拿到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文凭,货币化安置退役士兵3942人,发放安置金3.58亿元。张家港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工作的意见》,市人社部门专门拿出2个事业单位岗位,组织面向符合条件的20名退役大学生参加我市事业单位报考,以退役士兵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昆山市组织开展“十佳好军嫂”、“十佳退役士兵”和“十佳军属家庭”评选活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把安置随军家属纳入全市再就业工程,开辟就业绿色通道,推行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措施,鼓励企业吸纳随军家属、积极引导和扶持随军家属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随军家属,每年举办数场随军家属安置招聘会。20xx年,全市共安置机关、事业编制随军家属17名,向34名随军家属发放货币安置金176.33万元,向121名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生活补助费78.58万元。
实事拥军是我市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亮点,工作力度之大在全省各兄弟城市当中也是屈指可数,多年来为苏州驻军的全面建设发展、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和官兵业余文化、学习生活条件的改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力保障部队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紧贴部队需求,在支持战场建设、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动员建设、支前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市本级拿出150万元支持驻苏部队文化建设。张家港市投入550万资金用于市消防公安大队基础设施建设;昆山市投入600万元支持武警昆山市中队营房改建;相城区政府拨款7024万元新建了望亭消防站和高铁新城消防站,并给区消防大队购置消防车4辆,为部队提高战斗力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拓展各项拥军活动。充分发挥苏州在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支持部队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为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开展“送文化进军营”活动。苏州市文广新局经常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军营进行文艺演出;苏州图书馆在基层连队建立了流动图书馆,定期更换图书;太仓市开展“百万文化建设经费进军营”、吴中区拿出183万元为驻吴部队解决兵圣广场雕塑、健身器材、卡拉ok厅音响设备、阅览室图书等文体设施。姑苏区组织书法家、画家深入基层连队现场挥毫泼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聘请驻地党政机关领导、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优秀企业家为编外教员,联合驻地单位成立共教共育基地,以社会为大讲堂,让官兵在实践中开眼界、长知识,扩大知识面。根据士兵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市教育局组织师资专门举办“军校考前培训班”。同时举办摄影、新闻写作、计算机、多媒体操作等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官兵们的整体文化技能。市人社局为使军转干部适应地方工作,尽早实现角色转变,不断壮大师资力量,满足军转干部的需求。不断夯实涉军法律维权网。经常组织法律工作者和律师深入军营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现场咨询、发放法律书籍,及时解决部队和官兵的涉法问题,维护军队、军人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在支持国防建设所能发挥的新的社会资源作用,不断拓宽双拥工作领域,组织和引导辖区内“两新组织”和各企业单位参与双拥活动,注重发挥企业在军嫂安置、科技拥军等方面的作用。常熟市组织开展“百名常熟妈妈与百名驻常士兵结对认亲”活动、白雪电器有限公司向部队赠送百台白雪冰柜;姑苏区开展百名企业家进军营,并向部队赠送了基层文化经费10万元;相城区一爱心企业对年满70周岁以下328 名“两参”人员免费发放《中国苏州花卉植物园》门票一张,并每年发放一次;16名退役士兵企业家设立“相城区慈善会.困难参战退役军人凯歌帮扶基金”,给予困难家庭参战退役人员相应的关爱与照顾。虎丘区金河置业有限公司吸纳随军家属等。建设“美丽军营”。各县(市、区)把驻地部队的营区生态建设融入到地方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集营区环境美、官兵精神美、单位氛围美为一体的“美丽军营”。61728部队被评为“全军生态建设示范军营”。
切实为部队排忧解难。春节、“八一”期间,各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在走访慰问辖区部队的基础上,还走访慰问了苏州军分区、苏州武警支队和消防队支队。同时还跨区走访慰问了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和省武警总队。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中区还走访慰问了“郑和舰”、洞庭舰、张家港舰、常熟舰、昆山舰、太仓舰,以及沙家浜连等,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部队建设、军事训练以及工作、生活中的困难。20xx年全市各级走访慰问部队经费达2000余万元。为帮助部队解决军官婚恋问题,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会同相关部门举办了3场军地青年联谊会,近100余名军地青年参加了联谊活动。各市、区为驻地部队实施伙食补贴;对现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子女教育实行就近和加分优惠政策,妥善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84名。66名符合购买定销商品(经济适用)住房的军队人员拿到住房。
驻苏部队广大指战员视驻地为故乡,以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围绕我市推进“三区三城”建设和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本着“部队所需、地方所能”的原则,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勇于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参与“平安苏州”、“文明城市”创建等,为驻地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
一是在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危、难、险、急关头,武警、消防官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发挥人员集中、政治觉悟高、突击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一年来,全市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14.46万起,出动警力 18.4万人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2567人,抢救财产价值 9.8亿元。驻昆95954部队主动帮助群众清理河道,参与村镇整治750人次。20xx年8月2日,昆山一台资企业发生爆炸事故。市消防支队出动消防车20余辆、 100余名官兵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全力扑灭火灾和抢救伤病员。解放军100医院举全院之力,全力抢救伤病员。
二是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主动参与平安苏州创建,严密组织经常性战法研究、实兵演练和维稳执勤,有力捍卫了社会稳定。市武警支队围绕“亚信峰会”、“青奥会”安全保卫任务和“apec”峰会,积极抓好维稳处突工作。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时,派出官兵与公安干警一道在火车站、汽车站、闹市区等人流密集场合进行武装巡逻,震慑了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稳定。参与驻地军警民联防联治,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驻苏部队官兵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学雷锋”等便民服务活动,就地就近帮助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和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排忧解难。一年来,苏州军分区出动民兵3300人次参加苏州四大整治和四大提升活动,分区常委走访慰问贫困户33人次,为7000余名干部群众、学生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国防形势教育。全市消防部队走访贫困户共364户,赠送慰问金、慰问品价值29万元。支队机关长期资助星港中学4名品学兼优学生,各基层单位共资助辖区内困难学生50余名,此外,支队还走访慰问了“春风行动”固定帮扶对象共56户和驻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社会福利单位。驻苏各部队主动参加地方组织的“慈善一日捐”和党员关爱基金,累计捐款50余万元;开展“红星助学”、结对帮扶贫困学子100余名,捐款捐物40余万元;3000余人次参加植树造林1万余株;2000余人次无偿献血50万产毫升;军训学生10万人次。73049部队医院和解放军100医院经常组织医护人员深入社区、学校送医送药,免费体检和健康知识宣传。
一年来,全市双拥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双拥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驻军全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着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不够、双拥办自身建设和双拥工作队伍建设还需加强等薄弱环节,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正。
民政局双拥工作总结汇报篇五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国家安危,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世界还不太平,国际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有新的发展,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十分猖獗,台湾问题没有解决,祖国没有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做好双拥工作显得十分重要。xx年我县双拥工作在县委、政府得领导下,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立足基层,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全县出现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年来,县委、政府和驻**部队,以做好新形式下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和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基本目标,以促进生产力发展那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为根本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注重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拥政爱民教育。在元旦、春节、“八一”等节假日和国防教育月开展双拥活动和国防教育。县委、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拥军优属座谈会,县委政府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各乡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拥军服务组织,就近就地走访慰问烈军属。“八一”建军期间,驻**部队邀请地方领导和有关部门参加双拥座谈会,军地领导分别祝贺,畅谈军民鱼水情和新形式下的双拥工作,县武装部近组织了射击活动,体现了军政军民团结和社会各界都关心,,重视双拥工作。平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橱窗等舆论阵地进行双拥宣传。通过这些活动,既发展广大军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增强了广大军民做好杀工作的自觉性,出现了党政军领导主动抓双拥工作,军地优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军政军民关系良好的发展。
优抚工作是“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民政部门的一项经常相的职能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传统性、政治性,做好优抚工作,有利于依法维护和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国防建设和部队建设,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年来,县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发扬拥军优传的光荣传统,把支援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己任,不择不扣地认真落实政策,最大限度地使优抚对象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1、抓实义务兵优待金的筹集兑现工作。根据《**义务兵家属优待规定》。今年我县的义务兵优待仍采取分统筹,村提留的办法进行兑现。全县共兑现义务兵优待金440户,兑现资金14.1万元,户均优待标准325元,兑现率为100%。其中城镇义务**58户,1.7万。
2、做好义务兵立功的奖金发放工作。20xx年共接收到部队寄回的立功喜报88份,其中荣立三等功的21份,受部队嘉奖的67份。为鼓励**籍义务兵在部队再立新功,帮助部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军人抚优恤待实施细则的规定,对荣立三等功的义务兵兑现奖金200元。共兑现奖金4200元。
3、做好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和抚恤工作。我县历年对优抚对象的定期补助和抚恤定额发放。全县享受定补抚恤金的优抚对象890人,其中在乡伤残军人57人,领取在职伤残保健金4人,老复员军人664,带病回乡退伍军人61人,三属50人,共发放抚恤定计款83万元。
4、做好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今年去县接收退役士兵108人,其中转业士官3人,城镇义务**22人,农村义务兵86人,今年退役符合安置工作的22人,加上年安置退回重安的1人共23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工制度的改革,退役士兵的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今年我县被列为全省59个扩大安置试点县之一。自谋职业,经济计偿安置梁道暂难开通。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xx)173号文件精神,县委政府在企业少且不紧气,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压缩编制等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将23名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光。其中安置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7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6人,自收有支事业单位5人,企业3人,定额拨款事业单位1人。
5、切实开展好“爱心献功臣工作”,努力委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今年切实解决住房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9户,建行面积750平方米,补助资金5.3万元,解决治病困难的20户,1万元,生活困难的200户,2万元。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