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一
这两个月中,我感受到了之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色彩世界的精彩。第一次发现不同的颜色中有这么多的故事、颜色之间的组合能表达出这么丰富的语言、一点微小的变化能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经过了2个月的探索,我知道了最基本的颜色的调法,了解了24色相环,懂得了如何去调配出所想要的颜色。尽管我对于颜色之间各种搭配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还不是特别清楚,自己所调配的颜色还仅是相近,对于色彩的世界的认识还在起步状态。我仍感觉到了在这个世界摸索的快乐。
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深化对色彩图式语言的理解,熟练对图式语言中的各个要素的把握和运用,重点的是在对图式语言对色彩中色像,明度,纯度要素的协调运用,对物体的颜色,光影,透视和图案的构成的表现的基础上,丰富整个画面,使画面更加完整。
起初我对各种颜色的把握很不准确,很多颜色都是粗略的观察了一下就下了定论,而没有去深究各种颜色的纯度、明度的细微差别,这样的结果就是整个画面看起来很不协调在经过了几节课的讲解,我对色彩的把握度也逐步上升,虽然不能做到很准确,但也能调到很接近的颜色了,各种颜色之间的搭配练习也让我对颜色的采用有了更深的体会。
对于我们专业来说,今后对色彩的运用必不可少。各种策划与设计中都要运用到色彩的搭配,因此我个人觉得这们课程对我们来说是很有用的,是一门基础课程,学好了色彩构成,能让我们今后在其他课程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精彩;更加的吸引别人的眼球。不论是视频制作还是图片的处理,对于色彩的搭配都是很有讲究的,颜色搭配好了往往能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我感觉这门课程对我今后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会继续在色彩的世界里遨游,去探索色彩搭配中的秘密。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二
课程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总学时: 学分: 使用教材:
授课日期: 标题: 第一章 概述
通过提问(什么叫构成)结合图片的分析,引出构成概念,切入课题。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既有的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方式。
1.2平面构成的源流
1、平面构成——历史源流——产生的根源
艺术渗透力——审美价值
1.3中国传统中的构成
1.3.1作为表意体系的汉字,就是构成最好的体现,它是意符和音符的组合体。1.3.2构成形式在中国的传统图案造型中也显而易见。
1.4平面与立体
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底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1.6.1目的: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的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在二次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构成表现、肌理的表现与意义;探索形式美法则怎样在具体构成中体现;培养创造思维在具体构成中的表现;对绘画材料的性能具有基本认知和把握,熟练掌握描绘的基本功,为今后的专业造型设计打好基础。
1.6.2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也为将来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考题(作业):
授课日期:
标题: 第二章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通过提问(什么叫构成)结合图片的分析,引出构成概念,切入课题。
第二章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2.1.1点的概念
4(1)从几何学意义上说,点是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的,点是线的开端和结束,是直线与直线的相交。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形象之狭小者为点。而所谓“小”是相比较而言的。作为视觉的表现,点没有一个特定的形象标准,形成点的因素与形状无关,(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等)而与大小、空间有关,它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2)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作为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始终是相对意义上发生视觉上的审美作用。一般来说,点越小,其点的感觉越强,点变大,则开始有面的倾向。点的界限无法设定,其境界也极为深远,点为构成设计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2.1.2点的基础性质与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点是最简洁的形,它具有细小性和可视性;同时,由于点在画面中的位置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点还具有简洁性和生动性。
2.2.3点的情感表达:
在平面构成中,作为视觉形象的点由于大小、形态各异,在排列中的多样化使点也具有丰富的情感,不同的点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
(3)多变和异形点具有紧张、尖锐、不安定机自由、随意的感觉;(4)不规则点由于没有规则的形状,所以性格富于变化、显得自然、生动;(5)大点具有简洁、单纯、单一的感觉,小点具有琐碎、有光泽、丰富的表情。
2.2认识线
2.2.1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极薄的面相交也形成线。
从几何学角度上看,线只有长短、方向和位置而没有粗细之分;
作为视觉形象的线,它不仅具有长短、方向、位置还具有粗细。在艺术设计中,线与点一样具有其他元素在视觉上无法取代的表现力。
2.2.2线的种类与表情(1)线的种类(2)线的表情
2.3.1面的概念
(1)几何学中面是线移动的轨迹。二维性质的面有长度、宽度,无厚度,具有方向性。(2)通常情况下,是指视觉首先接触到的形态,它可以是自然形态,也可以是抽象形态。点的扩大,线的集中排列及增宽都能产生面感。
在平面构成中,线是以视觉形象而出现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面有轮廓线,比点和线更具形的特征。
2.3.2面的形态、类别及表情(1)面的形态、类别
有机形:自然界中任何一客观事物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形态变化。
偶然形:通过材料运用特殊的技法偶然得到意想不到的形态,它具有不可重复性。实面: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面。
虚面:不真实存在但能被我们感觉到的,由点、线密集而形成
1、面的构成变化
面的构成变化可以从不同的组合方式中充分感受到
(6)将二维空间中面形通过线性分割可以得到各种面的形态;
2.3.3面的构成变化
2.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4.1对称与平衡
1、对称——对称是等量、等形的图形的组合
2、平衡——平衡是支点两边的图形相异而等量,在力量上保持一致,使不对称的形体能赋予人视觉上的平衡感。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2.4.2节奏与韵律(相对于对称与平衡,节奏和韵律是一对十分抽象化的概念)
1、节奏
2、韵律
2.4.3变化与统一
1、变化
2、统一
(1)统一是与变化相对应的同化性质的运动结果,是同一律的体现。
(2)统一给予造型活动以条理性、秩序性,但统一无变化的形式又会显得单调、呆板、枯燥,很难引人注目。
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是“多样统一”的形式法则
2.4.4分割与比例
1、分割
2、比例与数列
思考题(作业):
实训一平面构成造型要素——点,线,面情感综合训练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授课日期:
标题: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基本形,集团化
教学重点、难点:基本形的产生及构成的方法。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基本形,集团化 3.1基本形
基本形是平面设计中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在造型活动中基本形是以形象出现的。
一个完整的单独的形象
简单的图形 如:圆形、方形等
基本形
在简单图形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分割
基本形自身具备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等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化,使基本形有不同的变化形式。
实训二 集团化(群化)构成训练
授课日期:
标题: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重复与近似
教学重点、难点:重复、近似构成的形式表现。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重复与近似 3.1 重复构成
3.1.1概念
基本形是重复构成的一个重要基本单位。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相同的基本形不断重复使用称为基本形重复。
在设计中,基本形重复构成能使画面达到和谐、统一,但若不注意构成方法的变化,也会出现呆板、单调感。因此,在设计活动中应考虑画面的整体效果,注意画面中正负形及方向、位置的转换、变化。
重复骨格属于无规律性骨格,它是基本形所占的空间单位完全相同,是最基本的骨格形式。
重复骨格可以是水平线、垂直线等距离划分,也可以通过线的排列及角度、方向、距离的变化得到更复杂、更富于规律性的骨格变化。
3.1.4重复构成的分类——绝对重复、相对重复 3.2近似构成
3.2.1概念
自然界中完全一样的形态是不存在的,“近似”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
近似构成可看作是重复的轻度变异,它突破了重复的精确性但又不失规律性,能体现统一中求变化的效果。
3.2.2近似基本形构成
(1)将同类别的基本形进行有序地排列构成
(3)将基本形进行填色变动,做黑白交叉变化、方向位置改变构成近似。
3.2.3近似骨格
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距离较重复骨格有了变化而形成。近似骨格是半规律骨格,即:有规律但不十分严谨。
基本形的近似加上骨格的近似,易引起画面的杂乱,因而应注意两者之间的搭配,以达到画面的最合理安排。
(1)骨骼的构成练习(2)近似的构成练习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授课日期:
标题: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渐变构成
教学重点、难点:渐变特有的规律性效果。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渐变构成 3.1概念
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变化,其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
3.4渐变中基本形与骨格的关系
思考题(作业): 渐变构成训练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授课日期:
教学重点、难点:发射与结集的区别。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发射与结集 3.1发射 3.1.1概念
3.2.1概念
结集(密集)是对比的特殊形式,是基本形数量,大小,方向在疏密关系上的自由排列,基本形在组织画面时不必遵循严格的骨格关系,主要是通过“疏”、“密”等形式的对比来体现。密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水中的浮萍,广场上的人群等等随处可见。
实训三 发射与结集的构成训练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授课日期:
标题: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特异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特异的概念;构成的形式。
授课时数:1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图形的的形和意,元素替代的原则。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特异 3.1概念
特异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
特异效果是从比较中得出来的,通过小部分不规律的对比,使人在视觉上受到刺激,形成视觉焦点,打破单调,以得到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
(1)多数无序中的有序;多数有序中的无序;
(2)处于规律状态的骨格中一小部分发生变化,形成另一种规律结构;
(3)通过破坏规律而得到特异,被破坏部分有可能交错、断裂、相互纠缠,甚至消失。
思考题(作业): 实训四 特异的构成训练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授课日期:
标题: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对比
教学重点、难点:综合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对比 3.1概念
(1)比较产生差异的现象即是对比,对比实际上是一种比较,通过比较能使双方互异的地方更加突出。
同时对比——空间并置下的对比 时间的先后关系;
(1)保留一个相近或相同的因素,求其共性在对比中的协调;
(3)在对比的双方建立兼有双方特点的中间形态或过度区域,使对比得到视觉上的过度,取得协调。
3.4对比构成的类型、分类(1)形状对比
思考题(作业):
对比的构成训练
授课日期:
标题: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空间构成
教学重点、难点:综合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a、近清晰远模糊的表现手法;
3.2.1概念 视错觉(又称错视),是人眼在观察形与物体时由于受到各种制约因素(如:环境光线、色彩方向等)的限制而产生的,它是视知觉主观认识和错误判断的视觉现象。
错视使我们看到的视觉现象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产生矛盾,形成了误差;但在平面构成中我们可以利用错视的原理去创造具有视觉美感的设计作品。
3.2.2错视现象的表现类型
1、对比错视现象
2、形的错视现象
3、反转的错视
(1)正倒共存形
(2)远近反转形(可逆性图形)
(3)图底反转
4、矛盾空间
矛盾空间的获取方法:
(1)共用面
(2)矛盾连接
(3)反透视法
思考题(作业):
矛盾空间的构成训练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授课日期:
标题: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变异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变异的概念;构成的形式。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变异的构成形式。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延异变异 3.1 概念
思考题(作业):
实训五 变异的构成训练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授课日期:
标题: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肌理与材料
教学目的与要求:肌理的概念,肌理的运用在构成中的意义。
授课时数:1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肌理的具象性带来的心理联想以及对构成的影响
触觉肌理——立体构成主要研究 3.2视觉肌理的表现手法
1、描绘法
2、颜料的运用
3、工具的使用
5、现代科技手法的运用 3.3触觉肌理
3.3.1概念
能够被皮肤直接感知到的,有凹凸起伏感的肌理效果,触觉肌理在光影效果下也能被看到,在某种程度上。它比视觉肌理感知更精确。
3.3.2触觉肌理材料及手法的运用
实训六 肌理的构成训练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三
结束了4周的色彩构成学习,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做了几张不太尽如人意的色彩构成作业。不过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内心愉悦的事。人类的色彩感觉是一种天性他都有自身的色彩感觉。我个人认为:色彩构成课的初衷是为了挖掘埋藏我们内心深处亟待释放色彩感觉。这几周的色彩构成课就起到了这一作用。
正如教材上所说:“色彩构成包含了许多理性的成分,如果把它们是为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就会丧失想象,走进死胡同,使作品丧失生命力。”绘画的发展也是如此:由起初的宫廷绘画,走向普通百姓的生活写照;由室内走向室外风景。它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绘画也好,设计也好,乃至人类社会也好,都没有标准答案。它是内心的抒发,是感觉的纸上再现,它在不同的时代有自身的特征。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则是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同颜色会反映人们心中绝不直观能表达出的想法,心情或者说是人文观念。
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保持自己的感觉,适当的追求某种自己喜欢的风格,适当的模仿前人,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但不应抛弃自己的感觉,强迫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不喜欢的风格。就算是他人认为你的作品一无是处。自己已有的风格还是不要随意改变。就好像被社会和生活抛弃的凡·高,即使在当时社会人们无法接受他的画作,但是现的人们却争相收藏。
色彩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的基础科,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理论,技巧,是色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也是我们将个人的色彩感觉以及内心抒发出来所必须掌握。
期作业,缺乏随即方案。这就是在后期我所急需培养和改进的地方。
我们还要学会利用自然,这也是我要加强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色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丹霞落日、绿杨红杏、紫蝶黄蜂······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事物才构成了美丽的大自然。
其次,多与同学老师交流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无数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用心对待每一次作业,态度决定一切。只有从现在就养成这一习惯,我们就离将来的成功更进一步。抱着一颗真诚的心,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去完成自己的大学四年的学习。
姓名:吴昕窈
班级:10装潢3班学号:201010113312指导老师:李振华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四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动画设计学科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动画艺术设计专业要求掌握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解决学生基本造型与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点线面,表达对物体造型及色彩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平面构成(3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1、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是设计的基础。
2、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 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第二节平面构成要素
1、包豪斯——永恒的影响。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
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基本形的创造
形的概念(形体,形象,形态)形 :概念的形(抽象)
现象的形(具象)—自然形(有机形、无机形)
—人为形(有机形、无机形)
基本形:设计由一组重复的或彼此有关联的“形”构成,这些形称之为基本形。基本形由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在构成内部起到统一的作用。基本形设计以简为宜。形象的相遇:两种以上的形相遇,可产生八种形式。
1)分离:面与面之间互补接触,始终保持若干距离。2)接触:面与面在互相靠近的情况下,边缘发生接触。
3)覆叠:面与面靠近时,由接触更近一步,成为覆叠,有前后之分。4)差叠:面与面交叠部分产生出一个新的形象,其他不交叠的部分消失不见。5)透叠:面与免交叠时,交叠部分产生透明感觉,形象前后之分并不明显。6)联合:面与面互相交叠而无前后之分,可以联合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形象。7)减缺:面与面覆叠时,在前面的形象并不画出来,只出现后面的减缺形象。8)重叠:面与面完全重叠,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
3、骨格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
骨格的定义:任何平面设计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将基本形进行编排组合构成,这种管辖形象的方式称为骨格。
规律性骨格:以严谨的数字方式构成精确的骨格线。基本形依骨格排列,具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和特异等构成。规律性骨格有水平线和垂直线两个主要元素。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自由生动。如密集、渐变、近似构成。
4、(1)点
点是相对较小的元素,它与面的概念是相互比较而形成的,同样是一个圆,如果布满整个作用,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幅构成中可以多处出现,就可以理解为点。点: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
点的视觉特性: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点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表明位置和进行聚集,一个点在平面上,与其它元素相比,是最容易吸引人的视线的。
线是具有位置、方向与和长度的一种几何体,可以把它理解为点运动后形成的。与点强调位置与聚集不同,线更强调方向与外形。
线: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这点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很广,尤为重要。画面的工整感、速度感也是由线形来实现的,优雅的线型多为曲线。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造型要素—点
线
面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与点相比,它是一个平面中相对较大的元素,点强调位置关系,面强调形状和面积,请注意这里的面积是讲的画面不同色彩间的比例关系。
点和面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分,在需要位置关系更多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点,在需要强调形状面积的时候,我们把它看为面。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以完美的状态存在,悦目人们的视线,美化人们的心灵,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长结构,符合数学秩序的规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长结构从小到大、从密到疏、从中心向外渐次扩散,都具有优美的比例关系和较强的韵律。这些美的因素,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视觉经验。
1、对称与平衡
2、变化与统一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对称:指将中心两侧或多侧的形态,在位置、方向上作互为相对形式的构成。这种形式带来的视觉感受趋于安定和端庄,显示出规范、严谨有序、安静、平和的形式特征。
平衡:形式的美感特征在于画面多个重心相互作用,对整体的和谐完
美起效应,使作品看上去舒适,各组成部分穿插得当。它不像对称只能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最稳定的中心线上而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它的形式比较自由、活泼,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即可。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平衡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以构成的整个印象给我们以平衡之美,因而会有较高的自由度。如运动的人体、飞翔的鸟、奔驰的兽、水流激浪都是平衡的形式。表现这种平衡美的时候,保持形象的动势和重心的平稳即可。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差异性,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变化法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服务。变化过多易杂乱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内外;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色彩的变化,如深浅、浓淡等都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表现。
1、重复
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1)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2、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
近似的分类:
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
近似基本形可用下列方法得到:
关联:即一组基本形,同属于一个类型,一个品种、或有相似的功能,都能成为近似的基本形。
相加相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相加(联合)或相减(减缺),由于加减的方向、位置、大小、比例不同而获得一系列近似的形。
3、渐变
(1)形状的渐变:
1)从一种形象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形象的过程,就是形象渐变。形状可以由完整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渐变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像等。
2)大小和间隔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排列,基本形的间隔渐变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当基本形变大时就感到离我们较近,变小时感到离我们远,这样的大小渐变就产生了远近的深度感。除了使线的间隔有秩序的渐变外,也可以使线的间隔相等,而线的粗细从窄到宽,或同时将线的粗细变化从宽到窄,其间隔则相对的从小到大。
3)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方向,通过平面旋转,发生有规律的逐渐变动.不改变基本形的形状,造成平面空间中的旋转感。
4)位置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须用骨格,因为基本形在做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格的部分会被切除掉。基本形在有作用性的骨格中,有规律地作上下、左右或对角线方向的平面移动,从而产生位置的渐变。
5)虚实渐变,即正形与负形的渐变,也称“图”与“底”的渐变。是用黑白正负变换的手法,将一个形的虚形渐变为另一个形的实形。这种渐变方式巧妙地利用共用边缘线,完成空间与图形的转换,中间过渡地带有似是而非的特点。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渐变的速度,“图与底”的渐变速度不宜太快,太快容易引起视觉跳动,应以一种自然的、不知不觉的转换,构成虚虚实实变化莫测的视觉空间。
(2)渐变的骨格:
1)等差级数数列,又称为算术级数,在编排中等差数列各项之差(公差)必定相等。如1、2、3、4,5,6……,或者10、8、6、4、2……。产生渐增或渐减的变化效果。在构成的秩序上,不会形成急剧的增减现象。
2)等比级数数列,又称为几何级数,用公比依次乘上前项,就可造成等比数列。例如公比为2,即得1、2、4、8、16、32、……。以等比级数数列编排的渐变设计,能产生较强的韵律感。
3)植物生长级数数列,也称费波纳齐数列,大自然中植物发芽、抽叶的成长过程,都带有很美的数学级数的规律。它就是后一项等于前二项之和,即l、1、2、3、5、8、13、2l、34……。
4)调和级数数列,调和级数数列为1、1/
2、1/
4、发射
发射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中广泛存在,随处可见,太阳的光芒、水中的涟漪,盛开的花朵、贝壳的螺纹和蜘蛛网等都形成的是发射状图形。
发射骨格的种类 1)离心式发射
2)向心式发射 3)同心式发射
4)移心式发射 5)多心式发射
发射骨格和基本形的关系:发射骨格内纳入基本形,即把重复或渐变的基本形纳入发射骨格内。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形只能纳入较为简单的发射骨格内。采用有作用或无作用性处理均可,但必须使基本形的排列清晰、有序。
5、特异
特异,就是指在整体有秩序的安排中,出现一些异质形象,有意地打破整体的秩序。这些少数个别的与整体程序不符的形象显得突出,吸引观者的注意。在生活中,这种特异的变化比比皆是,如:绿叶丛中的一朵红花、星空中的一轮明月、鲜花丛中的几只蝴蝶、一群年轻学生中的一位老教师等,都是特异现象的例子。
特异产生的条件
1、特异的产生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的“环境场”(就是画面中强烈的秩序感和规律感)作为其条件,以便衬托出这个突然变化的强音效果。在保证画面构成的绝大部分基本单元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色彩等一致的情况下,使极小部分基本单元形象故意偏离这种秩序。
2、利用反向思维的方法,使产生变化的形象从形态、色彩、创意等方面作出令人感到意外的突变。如:平静-骚动、完整--破碎、黑暗--光明、浑浊--鲜艳、秩序--混乱等相互对立的状态。
特异分类(1)特异基本形
a)大小的特异
骨格的特异由下列方法得到: a)规律转移 b)规律破坏
6、聚集
(1)在平面构成的设计中,基本形可借助规律性骨格做聚散的安排。(2)
(1)当画面中有多个密集中心时,要有主次之分。可从密集面积和密集程度上进行调整。(2)密集中心可以是以点为中心的密集,也可以是以线或面为中心的密集。(3)要使主要密集点与次要密集点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4)密集形象的运动发展趋势,要形成—定的节奏和韵律感。
第二章 色彩构成(32学时)
第一节 色彩的物理原理
美的色彩关系叫色彩构成。颜色是很复杂的物理现象。它的存在是因为有三个实体:光源、物体、观察者。
1、光源分析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一非常著名的实验。他把太阳的光引进暗室,使其通过三棱镜再投射到白色屏幕上,结果光线被喜剧性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带。这种色光再通过三棱镜就不能再分解了。牛顿据此推论:太阳白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叫做色散。色散现象在自然界中常常可以看到,雨过天晴,空气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起着三棱镜的作用,使阳光色散,形成美丽的彩虹,由三棱镜分解出来的色光,如果用光度计测定,就可得出各色光的波长。因此,色的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
2、色彩的产生
色彩是光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由于物体本身的材质关系,决定了其对光线中的某些色光吸收、反射或穿透,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感觉。
光源色 :光源自身呈现色光叫做光源色
1、色彩的种类
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或由这2种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从物理学角度看,不在可见光谱中。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有彩色系: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纯度、明度。
2、色彩三要素
(1)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所谓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名称,也就是辩别色彩的差异,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
(2)纯度(饱和度)——所谓纯度就是色彩鲜浊、饱和和纯净的程度。同一种颜色,当加入其它的颜色调和后,其纯度就会较原来的颜色低。
(3)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对光源来说可以称为光度,对物体色来说,明亮程度。
3、明度、纯度、色相三要素的关系:
(1)任何色彩(色相)在纯度最高时都有特定的明度,假如明度变了,纯度就会下降。
1、原色、间色和复色
(1)原色是混合产生各种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无法调制出来的。也称为一次色。色光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色料三原色:红、黄、蓝。
(2)间色是两种原色的等量混合。在伊顿的十二色相环中,间色处于两种原色之间。间色也称为二次色。橙色处于黄与红之间,系黄与红的等量混合。绿色处于黄与蓝之间,系黄与蓝的等量混合。紫色处于蓝与红之间,系蓝与红的等量混合。
(3)复色在间色的基础上产生,是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的适当混合。复色也称为再间色或三次色。
2、色彩的混合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称为色彩的混合。
(1)加色混合法 加色混合也称为色光的混合,即将不同的色光混合到一起,产生新的色光。其特点是将相混合的色光的明度相加,混合的色光的成份越多,所得到的新色光的明度越高,将等量的原色色光混合,就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灰色;将所有的色光加到一起(三原色色光都为最大值),就可以得到白色。
(2)减色混合法 减色混合也称为颜料混合,即将不同的颜色混合到一起,可以得到新的颜色。其特点是当混合的颜色越多,或者混合的次数越多,所得到的颜色就越灰暗,将所有的颜色混合到一起,就可以产生黑色。
(3)旋转混合 在圆形的转盘上绘制色块,并使其高速旋转,就会产生色彩混合现象,我们称之为旋转混合。
(4)空间混合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的视觉内达成的色彩混合称为空间混合。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并不是真正的色彩混合,而是通过人们先看到的颜色的视觉残留,加载到后看到的颜色上所产生的视觉混合,这两种混合方式不会使色彩的明度变亮或者变暗,而是取参与混合的颜色的明度的中间值,所以也被称为中间混合。
第四节 色彩的象征及色彩构成的表现力
一、色彩的心理
我们观看色彩时,除了直接地受到色彩的视觉的刺激外,在思维方面也可能产生对生活经验,环境事物的联想,进而左右我们的心理情绪,这种反应称为色彩的心理感觉。色彩的心理感觉,按照观者之不同而显现出个别的差异,尤其是爱好,厌恶等。
热 是用色相环上完全的纯红来表现。纯红具有最强烈的红度。表现热的色彩会向外辐射,并且引人注目;因此,红色常常用在平面设计上。此种色彩,强烈、积极又具震撼效果,并且似乎不安于规格内,蠢蠢欲动、蓄势待发。所以,此种色彩对人影响很大。例如,可能会使人血压升高、神经紧张等等。
冷是用纯蓝来表现。鲜艳的蓝有命令、强势的意味。表现冷的色彩会让人想起冰和雪。蓝、绿和蓝绿色所激起的情感就和表示热的色彩所激发的情感完全不同。冷冷的蓝抑制新陈代谢,令人冷静沉着。
暖 所有含有红色的颜色都能表现温暖的感觉。此种色彩本质上不同于表现热的色彩,是因为加了不同程度的黄色,像红橙色、橙色和黄橙色都是红、黄二色的混合体,所以,可表达出情感的范围也相对扩大不少。温暖的色彩让人觉得受到欢迎并感到舒适、自然。
凉表现凉爽的色彩是以蓝色为基础。之所以不同于表现冷的色彩,是因为加入了黄色而产生黄绿色、绿色、和蓝绿色。
亮 表现明亮的色彩是最淡的粉彩。此种色彩因为组合成本中缺乏显而易见的“色彩”,所以看起来轻飘飘,透明般似的。当色彩愈轻、愈浅,不同颜色之间的变化也相对减少。
暗 表现暗淡的色彩中带有黑色。此种色彩会吞噬空间,使环境更显局限,带有凝聚效果、严肃的意味。
艳 色彩里纯色的多寡决定该色鲜艳的程度。因为没有灰和黑色,所以鲜艳的色彩都非常的清晰、明了。蓝、红、黄和橙等色彩都是十分鲜艳的颜色。
淡 淡雅的色彩是最柔和的粉彩,组合成分中至少要含有65%的白色,具有松散的效果,经常用来表现柔和浪漫。淡雅的色彩高雅、柔和。
1、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会因明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觉,例如:红色系中的粉红色,其温暖感较鲜红色大为降低,并有转趋凉快的倾向,而暗蓝色则寒冷感比鲜蓝减少,浅蓝比深蓝更具寒意感。色彩的冷暖也常受配色的影响;如小面积的绿色,搭配暖色,则整体感还是暖色调。小面积的绿色搭配冷色,则整体感还是冷色调。
2、进退感: 同一背景、面积相同的物体,由于其色彩的不同有些予人有突出向前的感觉。有的则给人后退深远的感觉。高纯度前进,低纯度后退。其结果暖色前进、膨胀。冷色后退、收缩。明度高前进、膨胀,低的后退、收缩。
3、轻重、软硬 色彩能使人看起来有轻重感,一般来说,明度越高,感觉越轻,明度越低感觉越重。色相方面,暖色黄 橙、红给人的感觉轻,冷色蓝、蓝绿、紫等给人的感觉重。
4、兴奋与沉静感:会引起观者兴奋感的颜色如红色、橙色等。称为(兴奋色);而使人有沉静感的颜色,如蓝、蓝绿„„等色,称为(沉静色)大致来说,亮暖色属于兴奋色,而冷色属于沉静色。就明度而言,明度高的颜色富极积性,为兴奋色,深的颜色较消极,属于沉静色。
6、华丽与朴素感: 从色相讲:暖色给人的感觉华丽,而冷色给人的感觉朴素。从明度讲:明度高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华丽,而明度低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朴素。从纯度讲:纯度高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华丽,而纯度低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朴素。
7、色彩的音感: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明度表示出来,声音越高,如红色表示热情的声音,黄色表示快乐的声音,蓝色则表示悲伤的音符。绘画大师康丁斯基认为:强烈的黄色给人的感觉就像尖锐的小喇叭声音,浅蓝色的感觉像长笛声,深蓝色随着明度的降低,就像低音提琴到大提琴的音响效果。
8、色彩的味觉感 酸:使人联想到未成熟的果实,因此酸色即以绿色为主,从果实的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情形得到概念。因此,黄、橙黄、蓝等色彩,都带有些微酸味的感觉。甜:暖色系的黄色、橙色最能表现甜的味道感。如粉红色、象牙色的冰淇淋比较具有甜味感。苦:以低明度、低纯度带灰色的浊色为主,灰、黑、黑褐等色,易让人联想到咖啡或者中药。辣:由辣椒及其他刺激性的食品联想到辣味。因此,以红、黄为主。其他如绿色、黄绿的芥菜色、生姜色也是辣味感的色调。
9、季节感: 春天自然界中的青春焕发、蓬蓬勃勃的生机是用明亮的色彩来表现的。黄绿色则是它的强化色。黄色、粉红色和淡紫色是在植物的蓓蕾中常见的。夏天暖调的、饱和的和积极的色彩,秋季的色彩同春季的色彩对比最为强烈。在秋季,草木的绿色已消失,即将衰败而变为阴暗的褐色和紫色。冬季我们需要的色彩就要能暗示退缩、寒冷和内向的光辉、透明和稀薄。
二、色彩的表现力
当我们看到某种色彩时,常常把这种色彩和我们生活环境,或生活经验中有关的事物联想在一起,这种思维倾向称为色彩的联想.例如一般人见到红色;会想到血、火、消防车或红苹果,看到绿色可能会想到草皮、树木、绿色的蔬菜、水果等。这种色彩的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过去的经验、知识,以及化意所影响,也会因年龄、性别、性格、教育、环境、职业、时代与国民性之差异而有所不同。
1、红色表示生命,热情、精神充沛,使人兴奋、引人注民快活的,充满青春气息,最能引起情结活动的颜色,也是原始人类最早使用的颜色。红色带黄调时暖感增加,带蓝调时编冷,红橙色浓,不透明,充满厚和暖的感觉。蓝色调的红紫兼有高贵的精神和小家碧玉的姿态。红色放在柠檬黄上面时发暗、无力。如果放在黄绿上面,红色有中了邪的感觉,显得嘈杂而粗俗。红橙和黑色对比时,刺激太大,令人不决,有狂热、恶魔般战栗的感觉。红色保持红本身的表现特征,具有非常丰富的变化。
2、橙色 一般说的桔色,又称橙色,充满了暖色感,是一种红色中带有黄色的色彩。
看到橙色,就会令人想到炎炎夏日。使人有强烈的印象。而橙黄色给人的感觉也一样,就像盛夏炎炎的阳光。
3、黄色 种类繁多,充满明亮给人以阳光和煦的柔情,太阳、温暖、舒心。在自然界秋天的色彩是黄色,因此,黄色又代表着金秋。明黄在中国帝王时期是禁忌的颜色;尤其是清朝;是天子专用色,表示至高无尚的威严。臣民乱用则定欺君犯上之罪。在古罗马也被作为高贵的色彩。现代僧侣的袈裟也用黄色。而基督教却作为犹大衣服的色,所以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里把黄色以为是最下等色。淡黄色系列,容易使人联想到香味可口的食品,故食品包装设计以此为色调。黄色经常使用在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如信号灯、施工中的符号,安全服等,因而称之为安全色。
4、绿色 是大自然草木的颜色,所以意味着自然生命和生长,象征和平、安祥、平静、温和。因此给人的印象就是安全、自然,带给我们内心的平安。在交通信号中又象征着前进与安全。在西方绿色又意味着嫉妒、恶魔。
色的音乐”实质就是“悲伤的表示”。在美国的恳荒时代,蓝色是劳动服的基本颜色。船员的服装以蓝色为主,因此,蓝色又被称为海军色。世界各国的海军,选择蓝白条纹的海魂衫做军服雅致、和谐、威武、肃穆。是海洋中视觉感受的最佳选择。
一、对比的概念
两色并置,有明显的不同称之为对比,当对比达到最大值时,我们称之为直径对比或极地对比。
二、色彩对比的分类
1、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色彩对比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对比,正是这一对比,确立了色彩存在的价值,有了色相,色彩的其它一系列对比才得以展开。色相对比是各色相差别而形成的对比,色相对比的强弱可以用色彩在色相环上的距离来表示。
邻近色: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相邻的颜色为邻近色。类似色: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间隔2~3色的颜色为类似色。中差色: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间隔4~7色的颜色为中差色。对比色: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间隔120°~150°的任一两色互为对比色。互补色: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间隔180°的任一两色互为互补色。邻近色、类似色的对比为色相弱对比;中差色之间的对比为色相中对比; 对比色之间的对比为色相强对比;互补色之间的对比为色相的极地对比。
2、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是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
a、明度基调
b、明度对比的强弱
c、明度调性的延展
3、纯度对比 将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置,因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鲜艳的颜色更鲜艳,浑浊的颜色更浑浊的色彩对比现象,称为色彩的纯度对比。
a、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c、对比
纯度对比通过色彩饱和度的中和,可以使过分跳跃的色彩得到抑制,调整画面的主次关系,低纯度调的色彩搭配容易沉闷、暗淡,但如果把握得当,可以得到非常优雅的画面。
4、补色对比
互补色的对比会使互补的色彩双方更加鲜明,光彩夺目。
5、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感觉既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a、不同色相的冷暖差别:
b、同色相的冷暖差别:
c、纯度对色彩冷暖的影响:
7、面积与色彩对比
b、色彩对比与面积的关系
9、位置与色彩对比
三、教学方法
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先进行理论讲授,然后学生实践,出现问题随时指出,并辅导解决。
四、成绩评价方式
考核与课堂出勤相结合。平时成绩占30%,期末作业占70%。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姜桦:《平面构成课题研究》,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2.王磊:《色彩构成课题研究》,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五
在经过了平面构成的学习之后,我们又开始了色彩构成的学习。对于色彩构成,它不只向平面构成那样只是通过点线面以及明暗来表现画面的美感,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色彩的结构,这使得画面更具有鲜明的美感。
对于色彩构成,它有别于一般色彩写生,而强调全面了解掌握色彩基本知识,侧重于对色彩规律的科学训练与主观运用,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应到我们观察学习自然知识,启发创作灵感,执导作品实践。
在色彩学习过程中,我们涉及到了色彩学的结构体系。即人类生活经验及色彩应用的各方面构筑的结构体系,色彩文化史、地域文化色彩、宗教文化色彩、民俗学习过程中色彩等。还有色彩的美学、色彩心理学、色彩与社会、色彩与自然、色彩与艺术等。色彩的构成艺术,人类创造的造型视觉色彩艺术,自然界物质色彩艺术规律等。同时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关系,再创造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在学习色彩构成的过程中不仅让我学到新的知识还让我能够了解到以前所模糊的知识。,我以前认为光的三原色与色彩的三原色相同。而在色彩的基本原理学习中我却了解到了色素的三原色分别是品红、黄、青,对于光的三原色则是红、绿、蓝。这在以前的学习中,我是经常把它们搞混淆的。而另一方面色彩的原色,以及混合色等。在色彩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色彩对比。其中分为高调,中调,低调这三种。而在每一种中又分三个长调、中调、短调,例如在高调中有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其他的各调子也是如此。不同的调子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高长调给人积极、明快、活泼、刺激等感觉。在对比的学习中还有同类色对比;类似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同时纯度的对比;冷暖对比;色度对比;形状对比;面积对比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面积对比中在不同颜色的情况下同面积对比效果强烈,而在不同面积的情况下则较弱。
色彩还给人情感的变化,一、色彩的视觉形象。
二、色彩的心理形象。
三、色彩的联想。
感知有色彩的冷暖,以及膨胀收缩感、轻重感、软硬感等。之所以有这些感觉不是由于色彩的本身原因,而是人们的主观感觉以至于产生心里的联想。而其联想又有具体联想,抽象联想和共感联想。在色彩的象征中本人最喜欢的红色为兴奋色。
对于色彩的意义,在审美方面色彩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语言手段。色彩作为情绪信息的载体传递与文化背景,历史延续,意识观念,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有关。色彩设计的意义其要解决的是创造个性化的色彩综合美,是将符合艺术规律的色彩结合应用于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去。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六
1.实验目的
卡纸、小刀、针管笔、尺子(直尺和丁字尺)、圆规等
3.试验时间和分配
1)准备材料和工具阶段。把所需要用到的卡纸、针管笔等工具准备齐全。用小刀裁出以38cm×38cm大小的卡纸。
2)开始阶段。在已裁切好的的38cm×38cm大小的卡纸里,用铅笔平均分出四个16cm×16cm的方框,各方框间隔及与卡纸边沿的距离均为2cm,明确各个方框要做的重复、渐变和近似等方面的平面构成。
3)深入阶段。在明确好的方框里,利用尺规等工具进行平均分割(如重复等方面十六等分,)用针管笔绘出及上墨,其他方面的平面构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通过24个课时的制作和绘制,最终做出了重复、渐变、近似、发射、对比、肌理、特异和密集完整的八个方面的平面构成(如附图),达到平面构成的制作要求。
4月10日
色彩构成设计5月20日
1.实验目的
水粉颜料、毛笔、勾线笔、卡纸、小刀等 3.试验时间和分配
6课时,共两个色彩构成,每个约3课时 4.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和工具阶段。5.实验成果
立体构成设计6月20日
1.实验目的
3.试验时间和分配 4.实验步骤 5.实验成果 块的特征:
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飘浮的感觉,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面体等。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这些就是我在立体构成课程期间所学的知识以及我自己的作品。虽然还有很大的欠缺,我想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让我的作品更有创造力,更美观,更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甚至超越时代的潮流。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七
在学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是时候是绝对不可以怠慢的,一定要认真对待,就如同小学,中学是大学的基础,要跑步一定要先会走,虽然说法是土了一点,但是多看多做是累积经验的一种方法,经验是从其他万家的作品于一身的一个总结,如此一来自己所做的作品就会,多多少少受其他风格影响.其实所谓构成,就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语言.其中含义就是将 点 线 面 色 等各种单元组成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厚度造型,平面构成是以轮廓造型,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态按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是指造型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 大小 色彩 位置 方向 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骼以及空间 空心 虚实 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骼,是可见的,其他如空间,则是以感觉去体现。上面是平面构成的简单概念和介绍但是平面设计中除了平面构成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知识,就是色彩构成,色彩构成也是平面设计的必须基本知识之一,其实配色方面也是很多人的问题,有人会认为色彩的话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了,我个人觉得舒服其实只是感觉中的一种,而色彩可以传达的不单单是让人舒服而已,简单来说色彩是一种语言 是一种信息 是一种可以通过眼睛传达到人脑中直接刺激人的大脑而对作品产生的一种对作品的共鸣。
色彩有冷暖 有远近有大小 甚至是可以直接传达信号给观看者。
但同时在色彩构成中不同的行业对色彩运用也有不同的感受,还有就是不同的行业对色彩使用的要求也有不同想网页设计和书报设计是不同的,网页设计在网页上的色彩除了符合自己风格以外还有就是不用考虑印刷方面的问题。因为在书报设计中要考虑印刷方法,和印刷出来的效果。
色彩是很微妙的东西,它们本身的独特表现力可以用来产生出一种刺激人们大脑中对某种形式存在的物体的共鸣,展现出其对待生活中的新的看法与态度,扩大了我们创作的想象空间,赋予了创作的新的不定性。
其实在一个具体的设计稿样上,形态的组织 色彩的构成等都是为了获得一种整体的视觉效果,在我们抛开其他形态组织不谈,先简单的分歧一下设计稿件上在色彩上如何是形成一个同意和谐的整体的。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八
课业类型: 工艺设计
课时安排:
《平面构成》第一课时。本课题分两课时进行,本课时进行铅笔纹样设计,第二课时进行纹样的色彩配置。
一、教学简案 下一页
一.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l.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2.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
三.达标规程
概念;基本要素;基本形;构成方式
四.教学准备
师: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的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
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
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
板书《平面构成》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五)导学达标
l.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2.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3.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4.构成方式
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 重复渐变 发射
非规律性排列式 特异对比
六.作业 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八.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九.板书设计
应用图例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线、面
基本形
构成方式1.2.3.4.5.骨格图
范画
重复式
以前学生作业
范画
十、作业
渐变式
范画
发射式 要求
1.2.3.4.范画
特异式
范画
对比式
色彩构成心得体会篇九
经历三周的色彩构成的训练,我对色彩构成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色彩构成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认识色彩的理论,它将复杂的视觉表面现象还原成基本要素,通过探讨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等特征,运用对比、调和、统一等手段,达到色彩完美组合的目的,创造美的色彩表现效果,是艺术设计独立的基础学科,是具有艺术设计方法论意义上的构成体系之一。
色彩构成旨在引导我们在学习中领悟现代色彩设计的美感,并用它来表达设计的意志与情感,感受色彩在时空变化中带来的愉快,关键体现在培养学生在色彩表现形式上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当然,色彩构成只是对我们起了引导的作用,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还要靠我们自己。
在这三周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明度、纯度、同类色、邻近色……更令人欣慰的是我学会了把之前在平面构成学习的东西融入到了色彩构成中,使我的色彩构成作业又上了一个台阶,加上我不断地思考揣摩,我对我现在的色彩构成作业还是比较满意的。即使这样,我知道我还有好多只是我没发现的不足和需要更深层次的刻画的细节问题。在完成色彩构成作业的过程中,灵感必不可少,缺乏灵感的作品永远不会有生气。当然,作图时的谨慎仔细也是影响整幅作品最终效果的关键。
色彩构成,即使没了老师的陪伴我也会继续……因为我渴望你的魅力、美丽还有那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