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重读陶行知》阅读随感

《重读陶行知》阅读随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09 10:44:53
《重读陶行知》阅读随感
时间:2022-08-09 10:44:53     小编:江JSX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写作=教师专业成长 《重读陶行知》阅读随感董显宁 看到《重读陶行知》书名时,我就心生敬意。细思,原因有三:其一,陶行知是中华千千万万教育人皆景仰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大师;其二,此书作者李镇西是我语文人中的骄傲与楷模;其三,“重读”二字,值得品味,即强调再读、三读,且读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并付诸笔端形成个人论著。 该书共有李镇西老师读书随笔75篇。此书中,李镇西老师尝试用大先生陶行知的教育观来解读现代中小教育,颇为客观地阐述了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对广大一线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引领作用。 01 与先哲对话 仰视人类浩瀚的知识殿堂,我们常生渺小无力之感:生命太匆忙,生活太纷杂,时间太有限,可撷取之知识只是点滴。唯有聚焦,与经典相逢,与先哲对话,来丰盈思想,让灵魂不那么干瘪。 请看:陶行知师从杜威、孟禄等影响世界的教育大师,继承并发展了其老师的教育理念。如,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继承并提出切合中国教育实际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创新性教育观点;杜威提出“从做中学”,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点。这些适合中国国情且具有独创性和实践性的生活教育思想,正是陶行知师从大师杜威,在面对面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成果。 今天的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就像李镇西老师一样,捧起大先生陶行知的论著,捧起先哲们的论著与经典,与先哲对话,汲取其思想精华,让大师们的思想引领我们前进,让我们的前进方向更明晰,让我们的行动更有力量。 再看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演讲中的论述:“现在还有许多教员先生们,他对书籍还不十分注意。当他初当教员的时候,也还肯买一两本书看看,到了后来,他不但不买,连从前所有的几本书都借给人去了。这样教员,教育界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他既不能多买书看,对于一切新知识,他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既不能有新的知识,那一定就没有新的教材能供给学生,只是年年爬起来卖旧货,这种教育中的败类,真不知害了多少青年。我们现要希望教育成活的,当教员的就要多看书——多看些活的书,好去供给学生的需要,养成新而且活的学生。”论述中,陶行知先生所指的是当年的教育现状,但又何尝不是今日之教育现状? 今日之社会,在迅猛发展。做老师的我们就更应当“多看书——多看些活的书,好去供给学生的需要,养成新而且活的学生”,以建设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华,此皆是我教育人之责任。 02 与自我对视 现代哲学大家孙正聿强调:“学问不是凭空得来的,它的真实根基、真实前提就是读书。”孙教授在谈读书方法问题时还强调:“读出人家的好处,发现人家的问题,悟出自己的道理,写出自己的文章。” 说得再具体些,孙教授的观点可解释为:多读名家作品、经典作品、专业书籍,多学习,多汲取别人的经验,然后悟出自己的道理,并将悟出的道理写成文章,这就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细想来,陶行知的成长如此,李镇西老师的成长亦如此。以李镇西老师《重读陶行知》一书为例:全书共75篇小文,历时两个月半,均成文于李镇西老师生病卧床期间。除开篇《大先生陶行知》及后记《不读行知,何以为师》两文,其余随笔几乎都是李老师读陶行知先生的某一篇文章时的所感所想。从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可见李镇西老师“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 细读《重读陶行知》,有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请看来自该书的一组统计数据:李镇西老师于2021年10月31日写文章6篇,2021年11月16日写文章5篇;这两个月半,李老师其中有3天每天均写文章4篇,有8天每天均写文章3篇,有9天每天均写文章2篇,还有10天每天均写文章1篇。75篇文章历时两个月半,在病榻上完成。这是何等的专注与执着?如若不是赤诚的热爱,哪来的这般高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李镇西老师从教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天天写日记。至今,已出版作品数十部。《重读陶行知》是李镇西老师将读书与写作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李镇西老师教育成就卓著的有力见证。 李镇西老师每天的“五个一工程”中,要求自己“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每天写一篇教育日记”。这是他在担任班主任、语文课、学校管理工作及参与一些社会活动的情况下,坚持如一、从未间断过的生活常态。且不论成就,就光这两点做法,就令我辈汗颜。请问:我们的工作有李镇西老师那般繁杂与忙碌吗?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没有值得记录的教育故事吗?我们的课堂中没有可圈可点的精彩瞬间吗? 李镇西老师说:“写作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还伴随着反思、提炼、梳理、总结、升华……模糊的变真切,纷乱的变清晰,被动的变成主动,偶然的变成必然。所以我说过,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还是基于实践的反思;只有精彩地做,才能精彩地写,而精彩地写又能促使自己更加精彩地去做。真正的名师便是这样自然而然诞生的。” 读书万卷始通神,文章自得方为贵。让我们读好先哲的书,写好自己的文章,尽好教师的职责。此乃我教育者之本分。

【《重读陶行知》阅读随感】相关推荐文章:

《陶行知》读后感2022年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优秀

陶行知的教学名言警句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名言81句

陶行知关于读书的看法读后感

关于学习陶行知心得体会作文5篇

重读什么这本书作文_重读____这部书半命题作文范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