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洞察能力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事实上,不论谁在青岛卖大虾,很有可能去追逐暴力,卖一只大虾就要几十块钱。因为一个游客一辈子可能就去青岛一两次,到某个店里消费更可能仅仅只有一次,所以店里很可能利用这次机会追逐利益最大化,他不怕顾客再也不来,反正你就再也不来青岛了嘛?商业上讲,因为顾客和店里,没有重复博弈。
那么,怎样解决这种问题呢?
当然有办法。
现在,人们利用互联网,将之前的单次博弈,变成重复博弈,具体来说,顾客到店里消费一次,就在互联网上评价一次店里的服务,其他游客看了之前的点评,再去选择他们去哪里消费,这样之前的单次博弈,就变成了重复博弈。
一般人努力改变结果,聪明的人改变原因,优秀的人改变模型。模型改变了,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其实,这就是系统的改变,系统变了,所有事情就改变了。
我们学习一下系统的概念,系统,就是一组相互链接的要素。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相互链接,二是因素。因素基本确定,我们学习洞察力,目的是看清它们之间的链接,进而改变整个系统。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和尚分粥的故事。三个和尚分粥喝,一个和尚负责分粥,其他两个和尚只能依次排队,拿碗喝粥,这两个和尚喝得少,时间久了,就发牢骚,开始抱怨了,分粥的和尚喝得多,这不公平。
假如再换一个和尚负责分粥,他就能公平地分粥,每个人都喝得一样多吗?换做是你呢?能保证每个人喝得一样多吗?可能跟难做到吧,每个人都想喝得多嘛,这是人的天性。
好,还是这几个和尚,喝粥的方式变了,看看结果会怎样?一个和尚分粥,舀好三个碗后,其他两个和尚先选择碗,负责分粥的和尚最后一个选碗。那么,负责分粥的和尚会怎么做呢?他当然要公平地分了,否则别人先选择,最后留下的一定是最少的粥了。
事实上,因素没有改变,只是因素链接的方式改变了,系统就改变了。有人讲,一切不行,都是人的不行。不是这样的吧!真正有洞察力的人会讲,结构对了,一切就对了。
普通人只能看到表象,看不见背后的本质。
普通人眼里,这是一个手表,优秀的人看到几万个零件的链接;
普通人看见一次合作,优秀的人看见各个岗位责任和利益的分配;
不仅仅这些要素决定了系统,更是要素之间的链接决定了系统的运转和质量。我们学习洞察力,就是要学会它们背后运转的机理,下一篇文章,我们就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洞察能力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30 岁之前的我,会回复说:
“请不要动我的文字。”
可是,我这么回复真的是因为觉得这样的表达是完美的吗?其实不是。至少不全是。我带着情绪这么说,现在想来,那是因为心中的“ego”(自我)。
我不接受别人说我错了。我更不会接受自己认为自己错了。我更更不接受花了那么多时间写的东西,还是被认为是错的。这是怀疑我的智商,怀疑我的能力。你是谁?你凭什么?
但是,现在,我真的,完完全全没有这个情绪。我似乎可以飘在空中,看着一个叫做“刘润”的人在读编辑的建议。空中的我完全没有情绪。
刘润在我心中是“他”,而不是“我”。
我心平气和地理解编辑的建议,推测提建议时他的思考路径,他们在会议室里讨论时热火朝天的场景,甚至会忍不住笑出来。
然后,作为旁观者,我告诉“刘润”:
这些建议中,有些是非常有道理的,可以立刻改;有些只是编辑的个人习惯,不改可以,改了也可以。
刘润问:那改不改?
我会微笑着告诉“刘润”:
改吧,改吧。就算改不改都可以,只是习惯问题,但是你改了,就能激励编辑,让他觉得自己的建议有价值、被接纳了。虽然你花了更多的时间,但是你会收到更多的好建议,把课程变得更好。
就这样,30 节课程,编辑给我提的建议,有 2.3 万字,其中没有复制黏贴引用,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建议。
30 节课,我滚动写作修改,第 1 版的 30 篇,第 2 版的 30 篇,直到第 5 版的 30 篇。从去年 10 月份开始,直到今年 5月,非常勤奋的我,利用一切不出差的时间在死磕自己,花了 7-8 个月,才写完 30 讲。比 5 商半年 150 节课花的时间都长。最后我翻看“刘润”他的文字,第5 版比第 1 版,确实天壤之别。
你看,这时候,我不是“我”,我是“他”。
我的小伙伴们帮我整理公众号文章时,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小伙伴们整理的文字,最后可能要被修改才能发布。有的小伙伴立刻就不干了,情绪很大;有的小伙伴冷静地阐述为什么不能改,然后静静地改回去。这些“不愿改”背后,当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其实很多仅仅是因为“ego”的情绪:改我的文字,触犯到我心中那个“自我”了。
分享这些感悟给你。这种“不住在自己心里”,我不是“我”我是“他”, 心中没有自己、只有目标的状态,是很难修炼的。
这是为什么古人说“ 60 而耳顺”。为什么到 60 岁才能耳顺,不跳起来?因为你需要先花 20 年建立“自我”,再花 40 年战胜“自我”。
我祝愿我的小伙伴们,祝愿同学们,祝愿你,都能早日战胜自我,“旁观自己”,不用等到 60 才耳顺。
洞察能力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一开始洞察力这个三个字确实陌生,在众多学说里属于哪个类毫无概念,九年义务教育里讲的也是模糊。单看字面,我的初级理解是观察力吧。再说,刘润这逼是谁。
发刊词——半秒洞察本质的人,注定有开挂的人生
口气不小,我这骨子底的傲气不禁呵了一声。当然我也不能先急着评价,这次学习洞察力就是摆脱以往面对各种问题或事物用表象进行分析思考的恶习。
进入主题:洞察本质改变模型,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到最有效。
一、变量:系统中变化的数量
1.关注“核心存量”
核心存量!它的增长能明显提升实力,它的减少迅速带来危机。比如:一所学校的核心存量是升学率。
2.关注“流量增速”
3.关注“周转时间”
用存量除以流量得到的数值,就是周转时间。
二、因果链
误区一:遗漏中间项
误区二:迷信相关性(始于相关性,终于因果链)
误区三:颠倒因果链(类似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三、增强回路(注意:既然有无限增强的回路,那自然也有负向强化的回路)
1.找到自己的飞轮(找增强回路)
2.确定第一推动力
例:淘宝第一推动力:买家
3.坚持不懈地推动
四、调节回路
1.打破“看不见的天花板”
2.建立“自我修复机制”
未雨绸缪,在调节回路没来时做出自我修复机制
3.让“阻碍变革者”,成为变革受益者
五、滞后效应
1.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
2.减少滞后,增加确定性。
3.用缩短和平滑政策,提房“滞后”引起的剧烈震荡。
以上是这周课文的学习内容下面就套入我家经营的小卖部中进行运用。
一、变量
1.核心存量
在我家那个位置,开小卖部基本做的是街坊生意(先排除往后会有其他拓展生意)。我个人认为,小卖部的核心存量是固定客户。存量看似只有街坊邻里,但是做到这一片有80%街坊都来我这买日常用品,饮料等物品,那收入算是比较可观了。
2.流量增速
平日街坊上下班多打招呼,不熟的路过见面了也礼貌微笑。日常打理店面每日做好,如清洁,摆放等表面过工作做好,接待来客礼貌语气平和。服务提升质量,街坊认可,跟街坊混熟,买东西自然首选我们家。
3.周转时间
每日做好销售记录、库存等记录,以便每月或者每周对店营业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算出周转时间,再通过调节改进把周转时间减短。
由于我对家里小卖部缺少经营数据上和时间上的投入跟进,在后面的知识内容比较难以套入。所以只用了变量这一结构模块来运用。
在这长达一周的学习后,发现了自己面对问题时,解决方法的思维上有很多欠缺,以往多是直接用自己的感觉或者随着自己的性子去看待理解,忽略了事物本质的重要。但这里还把本质上的机构系统深入分解从洞察力这五个结构模块进行分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