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红旗渠的导游词(3篇)

红旗渠的导游词(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3 10:10:57
红旗渠的导游词(3篇)
时间:2022-12-13 10:10:57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旗渠的导游词篇一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林州市(原林县)境内,开凿于太行山腰,西起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的浊漳河侯壁断下,干、支、斗渠全长1500公里。

历史上这里是个山穷、水穷、地穷、人穷的贫瘠山区。全境地势国西高东低,总面积为204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1993年底有17个乡镇,53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97.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2万人,实有耕地面积80.69万亩。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流水漏失,缺乏良好的隔水层。在山地丘陵地区,虽有裂隙山泉分布,但涌水量很小。

几处盆地内大部分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不太丰富。漳河(浊漳河)、露水河、洹河、淅河、淇河五条河流皆为山地型,大多数发源于境内西部山地或邻近县山地,基流很小,河床纵坡大,水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春干涸无水,汛期山洪暴发,泛滥成灾,开发利用难度大、效益小。

唯独流经林县北部边界的浊漳河,水量比较丰富,沿林县境一段长15公里全是峡谷陡壁,河床低下,在天桥断处修渠引水,不能通过海拔470米的分水岭,素有“守着漳河种旱地”之说。

全县不仅水源匮乏,而且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自明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20xx年中,林县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00多次,仅大旱绝收就有30次,小旱小灾连年不断。因此,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而且饱尝缺水的苦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非常困难,人们经常翻山越岭,往返几公里、十几公里远道取水。

一遇干旱,广大农民不仅逃粮荒,而且逃水荒。据旧志和碑文记载:“林县每遇干旱,河干井涸,地裂禾焦,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因为缺水,难讲卫生,地方病和传染病时而流行。“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就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水,维系着林县人的生命。人们惜水如命,如果谁任意把水糟蹋掉,不仅铸成过错,而且严重的是前逆祖宗后坑子孙的罪孽。所以,只要谁能帮助老百姓兴水造福,谁就会受到尊敬和爱戴。

明万历年间,滋阳县(今河北省行唐县)举人谢思聪奉命来林县担任知县,他在熟悉林县县情的基础上,动员老百姓修筑一条9公里长、一尺宽的水渠,引洪峪泉水,解决了合涧一带数个村庄的人畜吃水。人民感恩戴德,世代不忘,起名为“谢公渠,”并为其修建“谢公祠”,他的事迹载入历代篡修的《林县志》。

抗日战争时期,林县是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领导全县人民一面抗日,一面开展大生产运动,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设施。林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任村一带曾率领群众修筑了一段引露水河水的的小型渠道,被称为“抗日渠”。

在县南合涧河西村,八路军及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率领军民,修了一条长2公里,宽、深各0.7米的渠道,引淅河水,浇地百余亩,被称为“爱民渠”。尽管有一些水利用职权程,水,仍然是制约林县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的严重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革,生产力有了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并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改变林县的贫困面貌,关键是抓水,只要有了水,其他问题就都好办了。

于是,在全县开展了以打井、建池、挖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活动。1957年,中国共产党林县委员会响亮地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斗口号,这一口号激励了一代人。

广大群众更加坚定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决心,水利建设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小型建设到中型建设,日趋发展,到1959年为止,全县建成英雄渠、淇河渠、抗日渠、天桥渠和弓上水库、要街水库、南谷洞水库、石门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水浇地面积由建国初的1.2万亩增加到1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

随着水利事业的日益发展,中共林县县委对“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思想越来越解放,奋斗目标越来越高,胆子越来越大。认为原设想在全县有了几条中型渠道和水库,就能解决水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水利设施,仍经不起大旱的考验,还不能彻底改变林县水源匮乏状况,必须到外界去引水,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才是长远大计。

1959年6月,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委员会领导成员分组到邻近县去考察新水源。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亲自到县境北部的浊漳河考察,从林县到山西境内,步行百余里,深入沿河村庄,询访群众,对浊漳河的流量和开发利用价值作了详细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及时地组织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勘测。

县委通过反复讨论,并请示中共河南省委批准,征得中共山西省委同意,得到中共晋东南地委、平顺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县内广大干部群众对解决缺水问题呼声更高,抓住时机,毅然决定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兴建“引漳入林”工程。

在我国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的时期——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上马,参加建渠的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每人每天0.5公斤粮食(原粮)、1.5公斤蔬菜的艰难条件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和险滩峡谷中,摆开战场。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没有经济、物资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林县人民艰苦创业历程中的“第一部曲”。

红旗渠来之不易。国家和人民群众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各级党政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在那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人民群众顶酷暑,战严寒,吃糠咽菜,忍饥挨饿,挥汗洒血,团结战斗,无私奉献,才取得了红旗渠建设的伟大胜利。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建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在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延伸至林州腹地。第一干渠长39.7公里,第二干渠长47.6公里,第三干渠长10.9公里。

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2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沿渠还兴建有“长藤结瓜”式的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提水站45座。并利用渠水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红旗渠总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25.98万元,占总投资的14.94%,其余85.06%都是林州自筹资金。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有81名干部和群众光荣的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并涌现出诸如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的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一心扑在红旗渠建设上的副县长马有金,为红旗渠建设贡献青春的工程技术人员、共产党员吴祖太,舍己救人的女共产党员李改云,以及农民工程技术人员路银,除险能手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钻洞能手王师存,铁姑娘队队长韩用娣、郭秋英等一批先进人物。他们的模范事迹,将永远激励林县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再夺取更大的胜利。

随着红旗渠配套工程的建成,形成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及其它引、蓄水工程作补充和调节,能引、能灌、能蓄、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其中自流灌溉52.2万亩,提水灌溉1.8万亩,全县有14个乡镇410个行政村受益。

红旗渠通水43年(1965-20xx)的运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总引水量为75.6亿立方米,年均引水2.8亿立方米,解决了100万口人和4万头大家畜吃水问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与些同时,还带动了林牧业、县办工业、乡镇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其他产业、事业的发展。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现在以致将来的重要水源和生命保障,因此被广大群众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的导游词篇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林州市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大家能够叫我小洪。这天我们要参观的是——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变了林县历史上严重缺水的状况,使当地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开始开发红旗渠景区,历时十几年,透过科学规划,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络(luo)丝潭三个景区,使昔日的荒草坡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分水苑景区,当地原名坟头岭,由于红旗渠总干渠在那里分为三条干渠,故改名为分水岭。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2.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3、凌空除险;4、千军万马战太行。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主要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红旗渠源”。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是将漳河水引入红旗渠的枢纽工程。1960年3月,承担截流任务的林州人民,在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技术的状况下,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跳人冰凉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红旗渠内。

第二幅是“青年洞”,关于青年洞的大致状况我们在后面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第三幅是“空心坝”。该工程是以坝上过河水,坝中过渠水,解决了河水与渠水在一个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两用坝,故称空心坝。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库”。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调节汛期洪峰,又可补充红旗渠水源,此刻已被开发成“太行平湖”风景区。

第五幅是“桃园渡桥”。该桥是座三用渡桥,上面是公路,能够行汽车;中间是涵洞,能够流渠水;下面是河床能够过洪水。此刻为了解决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铺设了管道,把弓上水库的水逆红旗渠水引入市内,所以又成了四用桥。

第六幅是“红英汇流”,描绘的是几大主要工程汇合完成的辉煌景观。

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青年洞景区。由分水苑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就到达青年洞景区。那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确实是一道雄险秀丽的风景!

“鹰咀山”是进入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在红旗渠之上有段崖壁,书有“鹰咀山”三个大字。举目静观,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意欲展翅腾飞。看到雄鹰展翅,就不会忘记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继续努力奋斗,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此刻我们看到的就是虎口崖,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势险恶、高耸入云。当时修建红旗渠时,山崖上时有石头掉下来砸伤修民工。为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勇敢无私的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伙伴们,腰系大绳从山崖上飞荡进入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种举动叫“虎口拔牙”。大家看崖下就是著名的神工铺了,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地方。为了早日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他们都甘愿露宿山崖,争取更多的时间施工;应对艰难的生存和施工条件,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互相鼓励,听从指挥,以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使得整个工程得以早日完成。该工程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是当年青年突击队员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林州儿女依然持续着乐观的情绪,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作为精神支撑,完成了这一伟大历史性工程。红旗渠的修筑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是透过这天的游览,我想大家对整个伟大的工程必须有了更深了解,期望大家不要忘记当时艰苦的山中岁月,不要忘记那些伟大的修渠人。

好了,游客朋友们,景点的讲解到那里就要结束了,在那里,我要多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我想大家还意犹未尽吧,此刻请大家自由参观游览,拍照留念。景区游人较多,请注意物品安全,但是期望大家注意把握时间,我们一个小时后,在景区门口准时集合登车,车牌号是豫,为一辆蓝色大巴车。祝大家玩的愉快,谢谢!

红旗渠的导游词篇三

林州红旗渠景区官方旅游网创建于20__年,是用于发布红旗渠景区旅游信息的专门网站,版权所有为红旗渠风景区。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林州市(原林县)境内,开凿于太行山腰,西起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的浊漳河侯壁断下,干、支、斗渠全长1500公里。

历史上这里是个山穷、水穷、地穷、人穷的贫瘠山区。全境地势国西高东低,总面积为204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1993年底有17个乡镇,53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97.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2万人,实有耕地面积80.69万亩。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流水漏失,缺乏良好的隔水层。在山地丘陵地区,虽有裂隙山泉分布,但涌水量很小。

几处盆地内大部分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不太丰富。漳河(浊漳河)、露水河、洹河、淅河、淇河五条河流皆为山地型,大多数发源于境内西部山地或邻近县山地,基流很小,河床纵坡大,水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春干涸无水,汛期山洪暴发,泛滥成灾,开发利用难度大、效益小。

唯独流经林县北部边界的浊漳河,水量比较丰富,沿林县境一段长15公里全是峡谷陡壁,河床低下,在天桥断处修渠引水,不能通过海拔470米的分水岭,素有“守着漳河种旱地”之说。

全县不仅水源匮乏,而且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自明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14年中,林县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00多次,仅大旱绝收就有30次,小旱小灾连年不断。因此,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而且饱尝缺水的苦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非常困难,人们经常翻山越岭,往返几公里、十几公里远道取水。

一遇干旱,广大农民不仅逃粮荒,而且逃水荒。据旧志和碑文记载:“林县每遇干旱,河干井涸,地裂禾焦,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因为缺水,难讲卫生,地方病和传染病时而流行。“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就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水,维系着林县人的生命。人们惜水如命,如果谁任意把水糟蹋掉,不仅铸成过错,而且严重的是前逆祖宗后坑子孙的罪孽。所以,只要谁能帮助老百姓兴水造福,谁就会受到尊敬和爱戴。

明万历年间,滋阳县(今河北省行唐县)举人谢思聪奉命来林县担任知县,他在熟悉林县县情的基础上,动员老百姓修筑一条9公里长、一尺宽的水渠,引洪峪泉水,解决了合涧一带数个村庄的人畜吃水。人民感恩戴德,世代不忘,起名为“谢公渠,”并为其修建“谢公祠”,他的事迹载入历代篡修的《林县志》。

抗日战争时期,林县是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领导全县人民一面抗日,一面开展大生产运动,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设施。林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任村一带曾率领群众修筑了一段引露水河水的的小型渠道,被称为“抗日渠”。

在县南合涧河西村,八路军及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率领军民,修了一条长2公里,宽、深各0.7米的渠道,引淅河水,浇地百余亩,被称为“爱民渠”。尽管有一些水利用职权程,水,仍然是制约林县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的严重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革,生产力有了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并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改变林县的贫困面貌,关键是抓水,只要有了水,其他问题就都好办了。

于是,在全县开展了以打井、建池、挖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活动。1957年,中国共产党林县委员会响亮地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斗口号,这一口号激励了一代人。

广大群众更加坚定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决心,水利建设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小型建设到中型建设,日趋发展,到1959年为止,全县建成英雄渠、淇河渠、抗日渠、天桥渠和弓上水库、要街水库、南谷洞水库、石门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水浇地面积由建国初的1.2万亩增加到1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

随着水利事业的日益发展,中共林县县委对“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思想越来越解放,奋斗目标越来越高,胆子越来越大。认为原设想在全县有了几条中型渠道和水库,就能解决水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水利设施,仍经不起大旱的考验,还不能彻底改变林县水源匮乏状况,必须到外界去引水,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才是长远大计。

1959年6月,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委员会领导成员分组到邻近县去考察新水源。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亲自到县境北部的浊漳河考察,从林县到山西境内,步行百余里,深入沿河村庄,询访群众,对浊漳河的流量和开发利用价值作了详细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及时地组织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勘测。

县委通过反复讨论,并请示中共河南省委批准,征得中共山西省委同意,得到中共晋东南地委、平顺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县内广大干部群众对解决缺水问题呼声更高,抓住时机,毅然决定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兴建“引漳入林”工程。

在我国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的时期——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上马,参加建渠的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每人每天0.5公斤粮食(原粮)、1.5公斤蔬菜的艰难条件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和险滩峡谷中,摆开战场。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没有经济、物资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林县人民艰苦创业历程中的“第一部曲”。

红旗渠来之不易。国家和人民群众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各级党政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在那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人民群众顶酷暑,战严寒,吃糠咽菜,忍饥挨饿,挥汗洒血,团结战斗,无私奉献,才取得了红旗渠建设的伟大胜利。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建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在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延伸至林州腹地。第一干渠长39.7公里,第二干渠长47.6公里,第三干渠长10.9公里。

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2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沿渠还兴建有“长藤结瓜”式的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提水站45座。并利用渠水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红旗渠总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25.98万元,占总投资的14.94%,其余85.06%都是林州自筹资金。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有81名干部和群众光荣的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并涌现出诸如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的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一心扑在红旗渠建设上的副县长马有金,为红旗渠建设贡献青春的工程技术人员、共产党员吴祖太,舍己救人的女共产党员李改云,以及农民工程技术人员路银,除险能手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钻洞能手王师存,铁姑娘队队长韩用娣、郭秋英等一批先进人物。他们的模范事迹,将永远激励林县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再夺取更大的胜利。

随着红旗渠配套工程的建成,形成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及其它引、蓄水工程作补充和调节,能引、能灌、能蓄、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其中自流灌溉52.2万亩,提水灌溉1.8万亩,全县有14个乡镇410个行政村受益。

红旗渠通水43年(1965-20__)的运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总引水量为75.6亿立方米,年均引水2.8亿立方米,解决了100万口人和4万头大家畜吃水问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与些同时,还带动了林牧业、县办工业、乡镇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其他产业、事业的发展。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现在以致将来的重要水源和生命保障,因此被广大群众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