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辽宁省导游词100字(十篇)

最新辽宁省导游词100字(十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3 09:43:35
最新辽宁省导游词100字(十篇)
时间:2022-12-13 09:43:35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一

辽宁省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 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 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本省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地貌划分为三大区。

东部的山地丘陵区。此为长白山脉向西南之延伸部分。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6%。东北部低山区,此为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之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800米,最高山峰钢山位于抚顺市东部与吉林省交界处,海拔1347米,为本省最高点。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连山关,南至旅顺老铁山,长约340公里,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内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滨,海岸曲折,港湾很多,岛屿棋布,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地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西部山地丘陵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9%。

中部平原。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逐渐倾斜。辽北低丘区与内蒙古接壤处有沙丘分布,辽南平原至辽东湾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积沼泽洼地、漫滩和许多牛轭湖。

气候特点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其中朝阳地区最多为2861小时,丹东地区最少为212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最高气温零上30℃,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其中,最高为大连,最低为西丰。年平均无霜期130-- 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 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二

辽宁概览

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全省国土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2292公里,近海水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有24种,其中硼、铁、菱镁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

全省地形概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东西。辽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渔业、优质水果及多种特产品的重点产区。全省有14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总人口4271万人。

行政区划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解放战争期间,辽宁地区曾先后建立过辽宁省、安东省、辽南行署、辽吉行署(部分地区)、辽北行署(部分地区)、热河省(部分地区)等行政区划。

建国初期,辽宁分为辽东、辽西两省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五个直辖市。1954年6月两省合并,五市改为省辖,正式成立辽宁省,省会设在沈阳。

1955年,中央撤销热河省,将其所属朝阳等六县划入辽宁;同年成立辽阳、锦州、安东、铁岭四个专区分辖各县,各市由省直辖;1958年第一次实行市管县领导体制,撤销专区;1964年又成立了沈阳、朝阳、辽南、锦州四个专区及盘锦垦区,实行市、专区、垦区领导县体制。1969年内蒙昭乌达盟划归辽宁,1979年又划出。1984年设立盘锦市,铁岭、朝阳市改为省辖,其所属各县不变,至此,再次实行市领导县体制。1989年锦西升为省辖市,1994年更名为葫芦岛市。

截止20xx年底,全省下设14个省辖市、17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6个市辖区。

自然地理

辽宁省位于祖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南濒浩瀚的黄、渤二海,辽东半岛斜插于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呼应;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全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5%。在全省陆地总面积中,山地为8.8万平方公里,占59.5%;平地为4.8万平方公里,占32.4%;水域和其他为1.2万平方公里,占8.1%。

全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7条,在1000—5000平方公里的有31条。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辽河是省内第一大河流,全长1390公里,境内河道长约480公里,流域面积6.92万平方公里。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按利用现状划分,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5%,人均占有耕地约0.096公顷,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园地面积59.8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04%;林地面积569.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47%,是各类土地中面积最大的一类。

动物资源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动物有白鹳、丹顶鹤、腹蛇、爪鲵、赤狐、海豹、海豚等。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水产资源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主要有蛤、蚶、鲍鱼、海胆、牡蛎、海参、扇贝等;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包括头足类和哺乳类动物。

植物资源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如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天麻、龙胆等;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如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等;芳香油类89种,如月见草、薄菏、蔷薇等;油脂类149种,如松子、苍耳等,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

矿产资源辽宁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北缘,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配套,区位条件好。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获得探明储量的有66种(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地下水和矿泉水),矿产地672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种620处矿产地。

历史变迁

考古发现,早在40—50万年以前,辽宁已是古人类活动的场所,营口金牛山猿人遗址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比驾齐鸣。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居住的除汉族的先人外,还有东胡、肃慎等民族的先人。

当我国中原地区进入奴隶社会后,辽宁逐渐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夏、商、周时,畜牧业和手工业已有雏形,开始使用青铜器。步入封建社会,河北、山东等地居民迁至辽宁,开发辽河流域。这时,铁器已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人口增多,土地开垦面积不断扩大。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牧业、渔业、蚕业都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用武力、怀柔、联姻等手段征服了东北的各族部落,定都新宾,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国号为大清,女真族逐步强大,至福临继位后,统一中原,建立了清王朝,国都由盛京(沈阳)迁至北京。辽宁因是大清的“发祥地”,划归盛京特别行政区管辖。

鸦片战争后,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俄国首先将辽宁划为其势力范围,而后,日本势力侵入辽宁。1931年9月18日,驻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致使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并策划建立了伪满洲国。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僚资本凭借垄断权,对工矿企业的器材、设备进行盗卖和破坏,辽宁经济被摧残殆尽。解放战争中,我军在东北发动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取得东北全境解放的重大胜利,至此,辽宁冲出黑暗,走向光明。

人口与民族

辽宁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除汉族以外,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67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02%。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列全国第五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排在西藏、新疆、广西、宁夏、云南、贵州、内蒙古等省区之后,居第十位。

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xx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3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6.5万人,乡村人口171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6.2万人,出生率6.06‰;死亡人口22万人,死亡率5.09‰;人口自然增长率0.97‰。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三

游客朋友们好,欢迎游览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举世仅存的满族风格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_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老城区中心,即沈河区沈阳路。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尊为“国初圣迹”。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_年),建成于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

清世祖福临也在这里继位称帝,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中国。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10次“东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驻跸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并有所改建。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中心,也是清统一全国后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现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东路建筑为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筑,主要是皇太极时期所建,曾演绎过许多的历史故事;西路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储藏《四库全书》而闻名。

接下来,我们按照时间顺序自东向西游览。

一、沈阳故宫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东路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从建筑形式上看,它们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十一座“帐殿”依次排列在宽阔的广场中。这种建筑形式脱胎于女真戎马生涯中的帐殿,是游牧民族“帐殿制”在皇宫建筑上的反映。

从建筑布局上看,大政殿居中,两旁分列10个亭子,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展开,在视觉上使大政殿更为深远,这种空间的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中仅此一例。

这种把汗王听政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后朝议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决定的,反映了努尔哈赤晚年一汗独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历史风貌。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下面约有1.5高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青石围栏,栏上有各种精美的雕刻。其东南西北四面都有“踏跺”伸出,南面最大,并有“御路”联通平地。

殿身八面均由“斧头眼”式木隔扇们组成,不砌砖石,可以任意开启,周围出廊有朱漆圆柱18根,正门两柱子上盘绕着栩栩如生的金龙,昂首舞爪,双双朝向悬于梁上正中的一颗红光熠熠的火焰宝珠,造型极为丰富。

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重檐上下各有8条五彩琉璃脊背,即体现了满足对鲜艳色彩的热爱,又象征着满足从森林草原上的崛起。

殿顶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宝瓶为佛教法器,被视为神之圣物。火焰宝珠为如意珠,据说得此珠者可满足各种欲望。攒尖顶体现了“殿帐”风格,反映了清初政权刚刚建立时的观念意识。8条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面侧对“宝顶”,腿略弯曲,两臂前后分开,侧身牵引,象征“八方归一”。

大政殿内这8根彩绘云龙的红色巨柱顶天离地,支撑殿顶,中间是皇帝御用的九龙金漆宝座屏风。上方这块“泰交景运”的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两旁的橙联有6米长,写的是“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这是一副为清王朝歌颂功德的楹联,意在警示其后代永葆大清江山国运绵长。

屋顶上是腾飞的金龙彩凤,正中最高处为圆形木雕金漆祥龙藻井,周围是梵文天花彩画装饰,靠里侧为万福、万禄、万寿、万喜8个篆书汉字图案,为这座殿堂增加了增添了吉祥、神圣的气氛。

大政殿作为17世纪初的建筑杰作,融汇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风格,是沈阳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2、十王亭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开,每边5个。从北至南,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举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的集结之处。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之处是左右翼王是从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从事军事的。

这种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体制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政治、军事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是当时国家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皇帝对国家的治理主要通过八旗来实现,遇有重要事情必须与八旗旗主商量决定,可见八旗在清入关前国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沈阳故宫中路建筑

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这些建筑虽然保持了满足的建筑特色,但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是汉满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融汇,并真实的记录了皇太极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1、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南有大清门,北有崇政殿,东有飞龙阁,东七间楼,西有翔凤阁,西七间楼。飞龙阁、翔凤阁都是二层,为五间硬山式建筑,里面陈列着乾隆东巡时带到沈阳故宫的乐器。

(1)大清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按规定,文武群臣候朝时,只能站在门内和门南,东西对面而立,而不允许“背阙”(背向北)或“面阙”(面向北)。当官员们升迁、调任或是获罪恩免时,都要到这里向门北的崇政殿叩谢天恩。

(2)崇政殿

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崇政殿”,是沈阳故宫中路最重要的建筑。它建于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6年),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

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636年(天聪十年),皇太极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元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驻跸期间都在这里举行庆典。

崇政殿为五间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口,前后出廊,围以石雕栏杆。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殿顶的黄色琉璃瓦绿剪边,殿脊等处的五彩琉璃挂件。这些装饰把整个大殿装点的庄严、高贵、肃穆,十分悦目,非常壮观。

崇政殿建筑的另一个独具匠心之处,是前后12根外檐柱上端的抱头梁部位做成龙形,龙首从柱头探出,龙身则穿过廊间直通殿内,两两相对,姿态生动,仿佛群龙从大殿飞腾而出,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功能,设计的十分巧妙。

殿内顶棚为“彻上明造”,梁架全部是彩绘,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殿内正中的堂陛前,为金龙盘柱,姿态生动,与大政殿前的蟠龙首位相反,避免了装饰上的重复与雷同。

现在殿内的陈设是按照乾隆皇帝东巡时的面貌设置的,帖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太平有象,是象征太平吉祥的装饰品,角端鼎式香炉,是烧香用以调节空气的,鹤式烛台是点蜡烛照明用的。

殿外月台上东南角有日晷,它是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产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的。西南角有嘉量亭,它是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器,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国家的统一和强盛。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火灾,古代称它们是“门海”,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镇火灾,故又称“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没到冬天要给缸船上棉衣,并在缸底点燃炭火,以防冰冻。

2、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位于崇政殿后部,为凤凰楼的前庭,处于前朝后寝的中间,是一个过渡性的院落。院落的东面是师善斋、日华楼,西面是协中斋、霞绮楼,都为硬山式建筑,青步瓦顶,前有出廊。其中的师善斋和协中斋是皇帝东巡时的书房和寝所。

(1)凤凰楼

凤凰楼,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原名叫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清入关后用以存放帝王画像、行乐图及清初皇帝玉玺。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乾隆八年(1743年)改成今名。

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是大清朝国力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盛京而来,表达了清代皇帝对先祖创业之地的顶礼膜拜。下层的门洞是连接台上台下的通道,凤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并被列为盛京八大景之一。

3、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院落,南起凤凰楼,北至清宁宫,东西各有二宫,是一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这里是皇太极的后宫,为皇太极和后妃们的住所。

整个后宫建在高台之上,并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满族的传统和习惯。满族先人曾是一个以游猎为主的山地民族,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逐渐形成了代代则高而居、把山寨首领的住宅建在地势最高处的生活习惯。因此,沈阳虽地处平原,但仍用人工堆砌高台,在高台上建寝宫。

另外,清入关前,后金政权一直处于烽火硝烟的战乱年代,满族作为一个弱小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威胁,使他们不论在心里上还是现实中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而后宫建在高处,随时可以登高远眺,起到防御作用。

(1)清宁宫

清宁宫,原名“正宫”,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沈阳故宫最具满足住宅特色的建筑。

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庄文皇后博尔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炕“无疾端坐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东侧第二间的北窗下设两口大锅,南宫门旁设一口锅,是祭祀时煮肉和烧炕用的。

西侧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是帝后日常隐居及会见、宴请亲眷的厅堂。

西四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用途,就是作为宫内举行萨满教祭祀的“神堂”。萨满教是一种以信奉“万物有灵”为特点的原始宗教,也是过去满足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信仰习俗。

(2)索伦杆

索伦杆在清宁宫正门前的庭院南端,满族人称之为“神杆”。木杆下方上圆,底部镶有石座,顶端安有锡斗,全部用红漆涂染。它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的,祭天时在锡斗里放上五谷杂粮或猪杂碎,以敬乌鸦。这反映了满足萨满教的灵禽崇拜观念。

(3)东西配宫

清宁宫两侧的东西配宫,都是皇太极和妃子们的居住之所。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每宫5间,建筑风格与清宁宫相同,只是体谅和装饰等级略低。

四宫中以永福宫最为著名,崇德三年(1638年),清世祖福临就出生在永福宫。崇德八年(1643年),6岁的福临走出了永福宫开始了皇帝的生涯。第二年,清军入关,福临成为清王朝统治全国的第一个皇帝。

(4)烟囱

这个平地而起的烟囱,是沈阳故宫里唯一的一个烟囱。它不是附建于山墙之上,而是在离墙不远的地方建起,好像一座小塔。当年设计这个烟囱时,颇费一番心思,工匠们将宫内的地下挖空修成地沟,上面盖方砖,叫火地,又在室外修有烧火的灶门,所以宫内即取了暖,又不受烟熏,由此可以充分体会到满足建筑的精妙之处。

宫内把这种挖有地下火道的房子称之为暖阁,清宁宫的冬暖阁就是这种结构。因为皇宫只有这一个烟囱,所以皇太极下旨,盛京城内所有烟囱都不得高于它,这就叫大清朝一统天下,这里取的是“统”的谐音。

三、沈阳故宫西路建筑

沈阳故宫西路建筑,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时的需要而增设的一组建筑,套院相接,多而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八年,为西路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收藏乾隆时期编纂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也是全国存放《四库全书》的著名阁楼之一。

阁名是乾隆皇帝钦定的,因其位于“祖宗发祥之地”盛京,所以取“溯源求本”之意,命名为文溯阁。《四库全书》共7部,其中1部当年就存放在文溯阁,后因战备考虑将其移交到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文溯阁也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从外面看是重檐2层,从里面看则是3层,明显带有江南建筑的风格样式。与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中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着以水克火之意。此外,文溯阁的所有门窗都漆为绿色,外檐彩画也已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

阁内还悬有乾隆手书的对联“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控大本,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

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1座,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写的《御制文溯阁碑记》,背面刻有乾隆撰写的《宋孝宗论》。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情况。

文溯阁后为仰熙斋,是皇帝读书之所。阁前宫门外有嘉荫堂,左右有出廊,南面有戏台,是乾隆、嘉庆时期皇帝东巡赏戏的场所。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四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沈阳清昭陵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很高兴,下面我将和大家游览沈阳有名的风景名胜之一——昭陵。

沈阳由于坐落在浑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非比寻常的人文景观。它是多民族共同开发的历史名城,至今已有7220_年的文明历史、2320_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是清朝的发祥地,所谓“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宫两陵”更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朝的建立)

那么,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样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世事沧桑,朝代更迭。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由于朝政腐败,明军涣散,再加上当时整个中国发生严重的旱灾,良田颗粒无收。然而,在这严重的饥荒之年,苛捐杂税有增无减。于是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出现了以李自成等几十只农民起义军。可是,虽然李自成起义军斗争烈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大顺”政权,但由于没有重视建筑巩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入关的清军摘取了胜利果实。就这样,清朝在起义军的推波助澜下,取代了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76年的明朝,座殿紫禁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皇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此,拉开了清朝统治中国296年(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_年的漫长序幕。

(陵主人概况)

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关内的河北,2位葬在关外的辽宁。管内除末代皇帝溥仪葬在华龙陵园外,其余九个皇帝,5位葬在清东陵,4位葬在清西陵。关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今年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皇太极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皇太极的生平。皇太极姓爱新觉罗氏,满族,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终年52岁,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创建者之一,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1620_年太祖去世,他被推举继汗位,年号天聪。1636年去汗称帝,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更女真为满洲,辛亥革命后通陈满族。皇太极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战阵,在位20_年,完善八旗制度,与蒙古建立巩固联盟,多次给明军以沉重打击,著名的萨尔浒和松锦大战成为我国军事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术的典范。最终统一了东北全境,缔造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并为之取代明朝登上中原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和重大历史贡献的君主。

陵墓是历史的见证。是记载着重大事件的场所,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向认为,陵墓关系到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因此,在历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寝显示和象征着皇权。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不惜动用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高的技术来进行建造。

(三京、三陵介绍)

清初关外有“三京”、“三陵”。“三京”九时兴京——现辽宁新宾;东京——现辽阳;盛京——现在的沈阳。“三陵”就是新宾的永陵,即祖陵,埋葬着肇、兴、景、显四祖;沈阳东郊的福陵,也称东陵,埋葬着清朝第一代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昭陵位于沈城北部,又称北陵,这里埋葬着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盛京三陵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共同构成了清代皇家陵园。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每一个皇帝都有一群后妃。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着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他们葬在昭陵宝顶西侧的二百米处的贵妃圆寝,全称叫宸妃、懿静大贵妃园寝,又称贵妃园。由于年久失修,只有遗迹可寻。这种陪葬制度体现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体现了忠君思想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昭陵建筑概括)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占地330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643),历时八年,于顺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筑是顺治、康熙年间建造的。随着对汉文化的逐渐认同,乾隆和嘉庆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庆六年(1820_年)全部竣工。可以说,它是一座积累式建筑群,修建时间跨度较大,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它是从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部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轴线上,两侧各建筑采取对称形势分布。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长处,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优点,又融会了满族陵寝建筑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入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情况。它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陵墓,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过去的昭陵范围)

过去的昭陵陵区四周设有三排木桩做为保护标志。这些木桩分为红、白、青三种颜色。每根木桩高9尺,直径6.7寸。其中,红柱在风水红墙之外一里的地方,周围共有128根;白桩在红桩之外,两者相距10大到20丈不等,白桩共有90根;青桩在白桩之外约十华里,共有40根。青桩的范围是东起二台子,西至小韩屯,北起三台子,南至保安寺。按这个范围粗略计算,东西南北各不少于十五华里。在此范围内全属昭陵法定保护范围。清朝《大清律》明确规定:“红桩以内寸草为重,白桩以内禁止樵采,青桩以内禁止烧造”。而且对进入陵区者以情节轻重又有细则处罚规定。可见界桩是大清法律的象征,大有令人望桩生畏之感。如今,这些界桩随着清朝的消亡早已荡然无存。

(下马碑)

昭陵周围除了有界桩,还有六座下马碑,它们都是成对矗立在昭陵内的。其中两对在陵寝前方,另一对在陵寝东西红门附近。陵前的两对下马牌,一对在新开河北岸,一对在神桥桥南。这三对下马碑至今保存尚属完好,石材都是选用坚固耐用的青沙石。每个碑都有四个戗角石,可起到加固碑体的作用,也起到装饰美化作用。碑的上下首都刻有如意纹,中腰开光部分为碑文。三对碑的碑文不完全相同。其中,新开河北岸的下马碑碑文是满、蒙、汉、回、藏五种文体。碑文:“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其它两对碑文只有满、蒙、汉三种文体,碑文是:“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下马碑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明清时期广泛应用在陵寝、宫殿等外,距离远近按尊卑等级有所不同。官员出行每遇下马碑必下车、下轿步行,所谓“武宫下马,文官下轿”。否则,是违制,是要受到处罚的。

昭陵在初建时仅有下马木牌做为下马标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皇帝弘历东巡盛京时决定将永、福、昭三陵下马木牌一律改为石碑,“以昭永远”。由于是钦定工程,所以,各项准备工程进展顺利,于乾隆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三陵下马牌工程届时破土动工,工程历时三个月。皇帝一道圣旨,崭新的下马牌全部雕造完毕,按时起立。

(神桥)

现在我们来到了神桥,在清朝帝王陵寝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就是“神桥”。它既有装饰陵寝建筑的作用,更有其实用价值。以昭陵来说,陵寝地势基本是前低后高。这样,每到雨季必然有大量的雨水从后向前泄出,那么,神桥玉带河保护着陵寝居高处水的排泄,真可谓金城汤池之固。

清代帝王陵墓桥都是按桥孔分,有一孔、三孔、五孔等。孔桥最多的是河北清东陵的孝陵九孔桥。昭陵神桥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桥。过去是青砖铺面,两侧有石雕护栏,栏板雕刻着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大马,还有蕃草、海水、江涯、花卉及“八宝”等。护栏上雕有“宝瓶天拱”及“俯莲式”望柱头,桥两端有守桥石狮子,桥下是“玉带河”。

据嘉庆十年档案记载,昭陵神桥“历来久远,砖石朽烂,多有坏损处”。说明此桥在嘉庆年间已严重损坏。嘉庆20_年及20_年,顒琰两次来昭陵祭祀祖陵,竟未修此桥。道光9年旻宁也来昭陵祭祖,同样也未修此桥。直至道光20_年,此桥破损更趋严重,急待修整。但因国力空虚,最终只得一拖再拖。

如今的神桥是建国后维修的。虽桥栏板,柱头不如昔日雕刻古朴细腻,但仍不失神桥华美、庄重的姿色。

(石牌坊)

经过神桥,漫步台阶,迎面矗立的就是昭陵著名的石牌防。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门,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用以点缀城市时,多称为“牌楼”。作为一种纪念死者、旌表功德的门洞式纪念建筑物,多称为“牌坊”。它经常被立于陵墓、庙宇。饲堂、道路和园林之中,尤其在陵墓之前,它除了具有表彰功德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陪衬景物,表示仪注,弓间人们进入膜拜帝王境界作用。

大家请看,此访雕造精美,全部为仿木架结构。其造型为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其上有三条大脊,八条垂脊,还有大吻、走兽、垂兽等。檐下有出檐的瓦垅、斗拱、额仿、横梁、兽头等构件。各部位还浮雕有花卉图案,如云龙纹、吉祥八宝、缠校莲、著草等。请大家用手指一下,八宝它雕在牌坊的哪个部位?好。还有引人注目的是,四根柱脚上雕有座狮四对,獬豸一对。其中,南北相背者是狮子,东西相背者是獬豸。它们相背蹲踞在须弥座上,昂首挺胸,瞪目张口,活灵活现,虎虎有声,令人望而生畏。好像在忠实地守卫陵寝。整个牌坊雕琢穿透,集平雕、园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于一炉,刀法粗犷,遒劲而细腻,真可以说是一件石雕艺术的巨型“神品”。被现代艺术家视为清代雕刻珍品,它是昭陵陵寝中有代表性的第一件石雕作品,也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清初石坊建筑,在辽沈地区也是罕见的。

这座石坊建造年代分为两个时期:即坊体于顺治八年初建完成,当时的石坊仅在两端有三对夹秆石兽(狮子两对,獬豸一对),而中间的两对夹杆石狮建造于嘉庆六年(1820_年)。大家稍注意看一下,就很容易看出,中间两对石狮颜色较白,两端的石兽颜色较深。

那么,为什么在顺治年间建造完工后,隔一百多年,嘉庆年间又稍作补建呢?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原来,这座石牌坊在乾隆后期就出现倾斜现象,盛京官员请求增添戗石,乾隆不准,认为“陵寝重地工程未宜轻动”,没必要修理。又说,此坊已建成一百多年,至今不过倾斜七、八寸,说明此建筑十分坚固,可听其自然,保持原状,无需加戗石。乾隆提出了这些理由,均不合理,他为什么不同意呢?原来乾隆另有苦衷,当时官场腐朽,怕盛京官员借工程之机贪占“钱粮”,所以迟迟没建。直到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才钦准盛京官员提出的计划,并命盛京将军晋昌,工部待郎萨敏二人为“督工大臣”。他们提出,为了前后统一,还是用石狮形式,更为坊体坚固。同时,用狮子造型,可增添陵寝气势。嘉庆六年二月冬天,“督工大臣”立即调来最好的石匠,起早贪黑,刀刻斧凿,仅用五个月便将四件石狮雕刻完毕。为此,嘉庆还给他们二人奖励。可是,由于他们二人只顾赶工程进度,忽视了工程质量,不到二年,夹杆石狮便出现下沉现象。嘉庆得知此事,非常重视。这时正赶上嘉庆来盛京祭祖,考虑到工程还没出三年“保固”期,就出现问题,于是传二位督工大臣,每人各出资一半,返工修理,以示“正肃”。无奈,二人道旨照办。

嘉庆十年(820_年)八月,顒琰又来到昭陵,当大礼已毕,在祭区敬瞻之时,特意到石坊驻足停留,十分仔细的观摩了这件为之费了一番心思的佳作。

(正红门)

穿过石牌坊,拾级而上,就到了昭陵陵寝。大家看到了,昭陵是一组红墙黄瓦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准在服饰上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美满,吉祥和富贵。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昭陵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大家请看迎面的这座宏伟建筑叫王红门,也叫大红门。它是陵寝的总门户。

陵寝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平面布局分为三进院落式。三进院落的布局形式是昭陵制度的特点之一。这种布局形式是陵寝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等神厨、神库组成;第二个院落由祭殿和配殿组成;第三个院落由宝城和明楼组成。

请大家看一下东西两侧的跨院,东跨院为更衣亭和静房。更衣亭是皇帝揭陵进祭时更衣的地方。按清代惯例,每当皇帝谒陵,头一天行“展谒礼”时要穿素服,第二大行“大飨礼”时则御朝服。衣服不能在来前就换好,需要在正红门前进更衣亭更换。后面还有一小亭叫静亭,就是皇帝的御用厕所。西跨院为省牲亭和馔造房。省牲亭是祭扫时宰杀上祭用的牛、羊的地方,馔造房是用来置锅灶收拾上祭的牛羊的地方。

下面请看正红门。它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位于整个陵园的正南位置,是陵园的正门。它是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拱门上是一座单檐歇山式门楼,斗拱建筑,由彩色琉璃构件组成,三个拱门边上均有浮雕装饰,中门浮雕为二龙戏珠图案,左右门为花纹图案。在正红门中门脊上原有宝瓶一个,是“保平”的谐音,以示“保全陵寝平安”之意。两侧的砖墙叫袖壁,为什么叫袖壁呢?因为它如同衣服的袖子,袖壁长8.5米,高5米,壁上浮雕着姿态生动,气宇轩昂的五彩琉璃皤龙,所以袖壁又叫龙壁或龙砖看墙,昭陵共有六对12个龙壁,如此之多的龙壁在陵寝中出现,这在明清诸陵中也是罕见的。传说龙壁有镇妖、驱邪、护陵之作用,是个瑞祥之物。请大家细观,那东面黑色龙身的龙壁是用来镇黑天的,西面绿色龙身的龙壁是用来镇白天的。五彩蟠龙作升腾状,昂首,张着鳄鱼嘴,舞着鹰爪,舒卷着蛇身,勇猛矫健,腾空飞跃,飞天潜海,颇有动感,大有呼之欲出的气势,给孤寂的正红门增添了许多生气,也显示正红门这座总门户的庄严气派。龙壁它是明清特有的建筑装饰,华丽的琉璃纹饰与建筑物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具有浓郁的东方美学色彩。在无明清三朝的700余年中,琉璃技术逐渐成熟,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峰,被广泛用于宫廷和陵寝。在古建筑学中,它属于八字型龙壁,昭陵新建的大门上的龙壁属于一字形龙壁。这对八字形龙壁两侧有红色综墙相接,缭墙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方形围墙,把陵寝紧紧围绕起来。缭墙用青砖砌成,南墙高3.2米,东西墙高2.6米,四周长共1653米。墙体施以粉红色,所以又有“风水红墙”之称。红墙与正红门,东西红门形成和谐的整体。

大红门及东西红门各有严格的使用规制:大红门正中一门叫神门,是皇太极和皇太后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间平日不开,只能在大祭时抬祭品和祝版的官兵从此通过。大红门东侧门为君门,是皇帝祭陵时走的门,另一侧门为臣门,是祭祀时大臣出入的门。但在实际祭陵时,皇帝也不走正门,这可能是出于对祖宗敬畏的缘故吧。

神门、君门、臣门,不同的人出入不同的门,这种作法,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君权神授的作用。

(进入陵寝)

进入正红门内,从中间的“神道”为中轴线,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昭陵陵寝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它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建在它的两侧。这样的陵寝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居中为尊,至尊无上,同时,达到使建筑群稳重、平衡及统一等美学效应。

神道是用长条的石头铺建而成。以正红门的神门起,一直通向陵寝后部月牙城的影壁前,这就是全陵的中轴线。神道两旁的条石叫牙石。

那么大家不禁产生疑问,神道是为何意?所谓神道又叫神路,顾名思义,是神行走之路,人是凡人俗子,当然没有资格走此路。在清代时,任何人都不允许在神道上行走,以示对皇帝敬重之意。只有运送帝后棺椁、神牌、祝版、制帛的官兵,才可以在神道上通行。除此之外,就是贵为天子的皇帝和母仪天下的皇后,进入陵区也要另辟御路而行。今天,大家在神道上随意闲适漫步,是否能想象得到当时人们对这条神道的敬重和畏惧情感呢?

按明清陵寝制度,对神道也有许多限制。首先,不许从神道这端直接看到另一端的隆恩门。就是说,从大红门至隆恩门中间必有建筑物隔断,这寓意“风水”一眼望不断。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祖陵“风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皇位的传承和龙脉的延续,事关重大。因此,修陵者便挖空心思,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在神道上建“影壁山”及“龙凤门”遮挡,而昭陵的神道上建筑神功圣德碑之亭,也起到“风水”一眼望不到头的效果。其次,神道也如神门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违者予以重处。据说有“横定罚,竖走杀”的规矩。

在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它们建成于顺治七年(1650年)。石兽依次分别为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各一对,共六对十二个。这些石雕兽群就是清康熙时道土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这首诗中描绘的:“十二御林严侍卫,风嘶铁马白云霄”。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沈阳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沈阳棋盘山风景区。它距离沈阳市区有17公里,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现代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著名省级风景名胜区。

说到棋盘山,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提起长白山,大家可能就熟悉了。沈阳的棋盘山就是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向南延伸的余脉。早在五、六百年前的明代初期,《明一统志》就将棋盘山作为辽东地区的名山大川载入史册。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这里也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福陵所背靠的天柱山南临蒲河,背山面水,风水极佳。从前,整个棋盘山伯努尔哈赤所辖的“正黄旗”所有,皇太极时期被分给努尔哈赤的外孙苏克萨哈,康熙年间,苏克萨哈获罪而死,其家产悉被抄没,他在棋盘山的房产、田地划归盛京内务府所管辖。直到民国初年,这里才转归乡民耕种。

由于这些原因,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人文古迹等一直没有遭到破坏。但1931年沈阳沦陷以后,日伪政权在这里横征暴敛,许多古迹被破坏,林木被砍伐,棋盘山呈一派颓废景象。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保护这里的森林资源,在这里设立了棋盘山林场,采取了封山造林、义务植树等有效措施,不仅保护了原有的林木,而且继续营造出一片新的林带。1983年,有关专家、学者对开发棋盘山风景区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和评议,并把景区分为风景林、经济林和用材林三个功能区,为棋盘山风景区奠定了基础。除了山以外,这里还有许多大、小河流,其中的蒲河为沈阳第四大河。为了充分利用这里的水利资源,1974年,有关单位在这里修建了棋盘山水库,从而基本形成了棋盘山风景区“三山一水”的格局。

我们现在所说的棋盘山风景区是以“三山一水”为主体加上周围其它一些景点所构成的。它总面积约142平方公里,所谓的“三山”,指的是这里的辉山、棋盘山和大洋山,“一水”指的是秀湖,也就是修建辉山和棋盘山之间的拦河大坝而形成的人工湖。

好了,现在我们已走出了市区,这条路的沿途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寝一福陵,不远处还有新建的沈阳植物园。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就是棋盘山风景区的东门了。(棋盘山风景区东门及“碧塘风荷”)

现在,我们已进入棋盘山风景区。沿途大家可以看到许多新建的宾馆、山庄等,这都是配合景区开发而修建的旅游休闲设施。这条路的左侧就是著名的棋盘山,路的右侧就是秀湖。秀湖诸多景致中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池荷塘,称为“碧塘风荷”。现在所说的莲花池是新近修建的水塘,约数万平方米,里面广种荷花,投入鱼苗。每年夏天,荷叶、莲花、莲子、鱼跃荷香,碧水荡漾,格外清新凉爽。

(秀湖沿岸)

秀湖即棋盘山水库。是拦截蒲河水所修的人工湖。

蒲河,发源于铁岭东南部的想见山,在辽中县南汇人浑河入海、全长410华里,是沈阳第四大河流。1974年10月,当地政府决定在辉山与棋盘山之间修建拦河大坝,1977年7月20日竣工。从而形成东西长363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为5.04平方公里的湖面,正常蓄水量达8020立方米,正常水位为海拔94.5米。因整个水库的形状如同草书“秀”字,一所以命名为“秀湖”。

秀湖湖面宽阔,水质清澈,岸线曲折,群峦环抱。风光独特,令人留连。特别是每年的六月至八月之间,每当细雨零零,湖面云流飞渡,烟波浩渺,群峦在乳白色的雾气之中忽隐忽现,朦朦胧胧,远山近水变幻莫测形态万千,形成“秀湖烟雨”的美妙景观。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赞美西子湖时写过这样一个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乔湖烟雨也称得上是北国一奇。

沿秀湖往前走便可见秀湖码头。

(秀湖码头)

秀湖码头位于秀湖南岸辉山脚下,与辉山索道、滑道,辉山鸟林,木屋村、望湖阁游乐园等构成一组完整的景观区。同时,秀湖码头又是湖面测览、横渡秀湖的交通枢纽。

码头是一座仿古楼台游廊式建筑,金瓦红柱银白色栏杆,上下两层十分精美,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秀湖有仿古画航船、游船。快艇、手划船可同时接待游客500人游湖。仿古画舫船每次可载客近百人,船体平衡、舒适,是集体旅游者观潮,游湖的极好方式。游人也可以自己租用游船、游艇在宽广湖面上又由乘风破浪。秀湖还是水上大型训练比赛场地,每年都要在此举行水上比赛活动。1996年的“亚洲铁人三项赛”曾在这里举行。秀湖码头是棋盘山风景区的腹地,是水上旅游的中心。

(景区一景:辉山睛雪)

看完了水,我们再来看看山。、这就是著名的辉山。辉山海拔265.9米,名列沈阳市区请山之冠,“辉山睛雪”是沈阳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沈阳八景之一。

辉山因山高气寒,冬日积雪皑皑耀日,十数里外就可以看到。清代名士缪润绂定其名为“辉山睛雪”,并把它与福陵、浑河。塔湾、万柳塘、莲花泊、万泉园和黄寺一起列为沈阳八景传世;辉山之顶有白色山岩裸露,岩石在阳光照射下如同白雪耀眼夺目。所以,又有人将“晴雪”归结于山顶岩石。说明“辉山晴雪”是冬季和夏天常年可见的景观。如今,辉山顶部已被大片林木所覆盖,“辉山晴雪’已成昔日黄花。

近年,在辉山顶部建起“晴雪楼”、“险亭”以及索道和滑道等设施。险亭是一座园形四柱无脊亭,建在一座悬崖之上,并向悬崖外探伸出一座悬空露台,登上露台如身悬空谷,令人不敢俯视;“晴雪楼”,顾名思义取自辉山晴雪。楼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四角单檐亭,四面出廊,其旁有白色楼梯上下,下层为敞厅。总面积174平方米。登临其上,周围十数里水色山光尽收眼底,是游人鸟瞰,小憩之处。在晴雪楼之旁建成具有现代水平的登山索道和下山滑道。辉山山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只有东北面坡度较小,修有登山柏油路,但也只能抵达半山腰,再往上仍需走登山石阶。索道和滑道的增设使“天堑变通途”。

(索道和滑道)

这是为方便游客游览观光,丰富游览而增加的项目。在海拔最高的辉山设置了两种现代登山和下山设施一索道与滑道。

索道的种类名为“高架单循环吊椅式索道”。山下站房的位置在辉山北侧的鸟林附近,山上站房在辉山顶部的晴雪楼旁。线路全长743米,线路上下高差154米,运行速度每秒行走1.25米相当于每小时行45公里的汽车速度。仅10分钟左右便可登上海拔265.9米的辉山极顶,下山的速度也是一样。全部线路上共有99个双人吊椅。索道这种现代化登山工具目前在国内有些大型风景区已见使用。其种类除了这种“双人吊椅式”之外,还有封闭的“厢式”索道等多种。然而中椅式索道由于使乘坐者直接置身大自然之间,没有遮拦阻挡视野,使人产生凌空飞跃海阔天空的真实感受,所以它比起那种封闭的吊厢式索道品味和感受不同。

下山滑道:游人下山如果不愿意“走回头路”,也不愿意走漫长的下山步道,就可以选择这种既刺激又有风趣的滑道下山。滑道位于索道东侧,线路全长按水平距离计算为1千米,上、下高差是153米,平均坡度15.3度、滑行速度每秒3-5米(相当于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每辆滑车上可载1—2人,滑行路线迂回曲折,中间要穿越山。间公路和浓密的松林。从山上到山下时间仅用3—5分钟。

总之,索道与滑道是一种既安全又快捷又便利又刺激的现代游览工具,同时它也是现代化山水风景区的水平标志和一项新的旅游景观。

(辉山鸟林)

鸟林在辉山脚下秀湖南侧的一处沟谷之内。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四周松林苍翠,环境十分清幽。古人云:“云以天为路,鸟以林为家”,“鸟林”便名出此端。林园全部占地四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一百平方米,规模在亚洲首屈一指,被称为“亚洲第一号鸟林”。设计新颖,布局巧妙,层次分明,独具匠心。

鸟林的“序幕”在正门门前。这里平坦开阔,中心有一花坛,内竖有一座高大的棕色花岗岩题名石。上面有“辉山鸟林”四个大字。

鸟林正门用的是一只巨大的银白色孔雀造型,孔雀作昂首开屏状,其形象颇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表现手法。孔雀下部是正门正人口,寓意孔雀开屏,喜庆迎宾。这项设计主题突出,独到、新颖,十分吸引入。

乌林前区为“绿色广场”和“听鹏园”,这里有涉禽他、鸹鸡舍、听鹂廊、假山、瀑布,雕塑花坛等等,听鹂廊是在树状的走廊里展示着鹦鹉等珍稀鸟类。听鹂园的名字显然典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著名诗句。

鸟林的主体和最精彩的部分是“飞鸟园”,这是一座由庞大的尼龙网罩编织起来的飞鸟世界,占地面积达20577平方米,整个网罩由24根钢柱高高撑起。里面还建有假山、林木。溪流。这座飞鸟大家庭的主要成员有绿孔雀、白一鹅、丹顶鹤、海鸥、湖鸥、鹊雀、锦鸡等等。他们或自由自在,或闲庭信步,或翩翩起舞,或展动飞翔,或引颈鸣唱。各展风姿,各尽其才。

鸟林的最后一区是“水禽园”。里面饲养着各种水禽并设有水面、沼泽、临水平台和步订等等不同环境,以满足水禽们的生存需要。

整个鸟林有鸟禽80余种,共20_余尺。游人到此可以见到许多难以谋面的珍稀鸟品。禽品,饱赏他们的千姿百态,领略他们的美妙动人的歌喉,可以增长许多有关鸟禽的知识。游辉山不可不光顾鸟林。

(向阳寺)

我们沿路继续往前走,左侧可见一寺院,这就是“向阳寺”。向阳寺位于棋盘山北麓,是一座明代古刹。据传,此庙占地数百亩,有上下两层殿,上层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全身塑像,墙壁上绘有彩色壁画,下层殿供奉四大天王。殿的南侧有砖塔一座,佛堂一座,上门前悬挂匾额,上刻“双峰翠水”四个大衣原来的寺院早已不存,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寺院建筑是后来修建的。这里所供奉的菩萨各有不同的讲究,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上殿供奉承的“观世音”是梵文的音译,佛经里说她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待,其德性“大慈大悲”,是所谓“救代初期已见其名。

棋盘山取义于“棋盘石”。对棋盘石的记载很多。如,清代缨公恩在《辉山》一诗注言:棋盘山“山阳之半有大石,平广太余,传是仙人棋盘”《东三省古迹遗闻续编》:棋盘山有平崖一处,中列天然棋盘、棋子,横竖皆可移动,惟不能拾起耳,近被牧畜牧子摧残,已毁坏不复旧观。”民间亦有各种传说流传。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据传每年长白山天池莲花盛开时各路神仙都会赶来采莲沐浴。一次群仙聚会后各驾云回洞府,铁拐李和吕洞宾结伴而返。行至半途中,忽见脚下有奇山如雪,更有一块平整光滑的巨石。二仙恰好棋性大发,于是降下云头,画石为盘,抬石为子,大战数十回合之后兴尽而返。而在这山上留下了这棋盘还有可移动不能拾起的石头棋子。由于年深日久,棋子或风化或遗失。已不复存在了。据笔者近年调查,棋盘上的沟线很象是民间的五道棋,“棋子’有脸盆那样大小,棋子早已不存在,棋盘石在1968年因采石被毁。近年,棋盘山风景区根据市政府提出的“超前发展旅游业”,将棋盘山建成具有古城岁月的旅游区的要求,与沈阳麒麟居有限公司合作重建这座名闻遐迩的古棋盘。据计划,重建后的古棋盘用汉白玉雕刻长约1.6米,宽2.5—4米之间,高度为0.6米,重15~20吨,棋子直径为0.16-0.3米之同,重225—30公斤。这座棋盘将被安设在棋盘山山顶附近,还计划重建观棋阁,增建残局厅、对弈厅,楼类院等设想。

棋盘山为景区第二高峰,周转有辉山,大洋山、凤凰山、馒头山,东有波光粼粼的十里秀湖。登棋盘山有两条山路;山的东麓有人行步道,山的北麓有车道。可驱车至半山腰,再改步行道。徒步登山弯转曲折,行走其间却有“深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情趣。山上有“望湖亭”和“观棋阁”。望湖亭是一座四角重檐仿古凉亭,屋顶满铺黄色琉璃,宝顶高矗,飞檐斗翘,耸立在峰顶之上。观棋阁在望湖亭下方不远处棋盘石遗址附近。登上望湖亭举目四望,远山近树,湖光山色一览无遗,确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大洋山)

“大洋山”,即秀湖东北的大洋山,海拔241.8米,是景区内第三高山。大洋山方圆约四平方公里,被油松、落叶松、刺槐覆盖成林。谷幽山深,树高林密,浓荫蔽日,人迹稀少。给人以粗扩、乡野之感,是登山旅游,体味自然野趣的最佳去处。山顶建有“翠微亭”,供游人小惠和眺望,领略洋山叠翠的风采。

现在,我们已基本讲完了这里的主要景点,当然,整个棋盘山风景区内还有许多其他的著名景点,如点将台、仙人洞、妈妈石等,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大都是关于满人勤苦守业。英勇创业的故事。比如,点将台位于秀湖上游、蒲河入口处。高五米,方圆20余米,屹立于十里沃野之中。是当年努尔哈赤招集八旗精兵骁将的地方。立足此处,遥想当年施旗千帜、万将云集的场面,耳边仿佛可以听到战马嘶鸣,战鼓隆隆。

下面,大家可以随便走走,我们一会在秀湖码头旁集合。

(返回路上)

棋盘山风景区是沈阳地区难得的风景名胜,休闲佳处。这里山水相依、林木葱郁。冬日时节,一场大雪落下,便是千里冰封的银色世界,每年12月初至翌年2月末在这里举办的沈阳冰雪节是辽沈地区重要的冬季旅游项目,除高山滑雪、滑冰、各种爬犁、摩托雪橇、冰车等冰上活动外还有冬令营、民俗旅游、狩猎旅游、燃放烟火爆竹等各种表演活动。深受广大游人喜爱。到了春天则漫山遍野的新绿野花,明媚的阳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季节;而到了夏天,悠然泛舟湖上,茗茶小饮,还有比这更好的消暑方式吗?秋季是棋盘山风景区最美最有魅力的季节了,漫山遍野的金黄色。温暖的阳光透过树隙照在一地落叶的山上,大概能令最冷漠的人心里也不由感受到一丝诗意。而这季节也正是辉山棒子、大山里红果成熟的季节,嘴馋的人可以一饱口福。

总之,无论从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来讲,棋盘山风景区都是沈阳市屈指可数的好地方。只有亲临其中,才可以体会到那种“遮不住的青山隐隐,隔不断的绿水悠悠”的美好境界。

辽宁省导游词3

欢迎各位来到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世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冲水岩洞。这里风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米的地下冲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冲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被誉为‘天下奇观’。辅洞为旱洞,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此外,还有一个泄水洞。

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山门、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

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领略着奇异的水洞风光吧!

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着的‘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游览本溪时亲手题写的。

这里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等文物,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这里生息繁衍。

水洞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事旱洞,左侧的是泄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

这里是旱洞,呈椭圆形。这里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

请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面积3.6万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大家请看,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莲花本应向上开放,这里却是倒悬。

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也就是月宫,嫦娥住的地方。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就犹如利剑,高悬在上,在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丛过”。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的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是九曲银河洞最奇、最美之处。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真是貌似一直凶猛的大虎。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

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斜度竟然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冰雪世界”---北极宫。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这里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分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让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到尽头,距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们尽情地观赏了这座水洞的种.种奇观,大家可能要问:如此大的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来自哪里呢?

其实,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历经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出了水洞。洞外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花是本溪市花,花洁白硕大,芳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欢迎再次光临本溪水洞!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六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辽宁,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辽宁。

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全省国土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2292公里,近海水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有24种,其中硼、铁、菱镁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地形概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东西。辽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渔业、优质水果及多种特产品的重点产区。全省有14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总人口4271万人。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全省工业有39个大类、197个中类、500多个小类,是全国工业行业最全的省份之一。全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比较发达,冶金矿山、输变电、石化通用、金属机床等重大装备类产品和钢铁、石油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辽宁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目前,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5万家,实际利用外资437亿美元。贸易伙伴已经遍及世界21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0多家在辽宁投资。辽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是全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地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939公里,密度居全国第一。公路通车里程5.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9公里,连通了14个省辖市。

大连港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好的深水不冻港,沿黄海、渤海沿岸形成包括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港在内的港口群,有万吨级深水泊位124个,集装箱泊位23个。20__年港口吞吐量3.5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68万标准箱。全省有沈阳桃仙、大连周水子等4个航空港,开辟国际国内航线206条。

辽宁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较好。全省有两院院士5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50万人,人数均居全国前列。辽宁的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工业自动化、永磁电机、水稻育种等25个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75年。

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77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09.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义务教育在校生总规模404.7万人;普通高中407所,在校生76.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53所,在校生53.1万人。辽宁的歌剧、芭蕾、京剧、杂技、美术等在全国享有盛誉。

辽宁的足球、田径、柔道、举重、自行车、赛艇等多个竞技项目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全省先后产生过19位奥运冠军和265位世界冠军。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七

辽宁省(liaoningprovince)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

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陆地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万平方公里。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57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省会沈阳市。

辽宁省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

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

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八

游客朋友们好!欢迎大家到辽宁旅游。

辽宁省,简称辽,是我国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辽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渤海、黄海,西南与河北省交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从地形上分为三大区域:东部辽东丘陵地区,中部辽河平原地区,北部辽西丘陵区。

辽宁共有14个省直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两个(沈阳、大连),省会设在沈阳。全省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4300多万。辽宁是以汉民族为主,与满足、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和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多民族省份。

辽宁是全国最大的满族和锡伯族的分布区,其中满族人口500多万,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占全国满族人口总数的50.4%,锡伯族人口13.3万人,约占全国锡伯族人口总数的70.3%。满族和锡伯族民俗文化是辽宁关东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为偏南风,炎热短促,冬季多位偏北风,寒冷稍长。每年5月到10月时辽宁最佳的旅游季节,1月至2月是观赏冰雪景观和民间节日的最佳时间。

辽宁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在这个生活。

在大石桥发现的金牛山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到了距今8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在阜新发现的查海遗址,被称为“辽河第一村”。朝阳牛梁河红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多年,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展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前的文明曙光。

自夏朝进入了奴隶社会以后,辽宁地区就与中原政权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隶属于冀州和青州,夏商时期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等郡。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均在此设立行政机构,清代时称为盛京、奉天。民国初期时沿袭清制,1929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

“九一八事变”后,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人民共和成立后至建国初期,辽宁省设辽东省、辽西省和热河省,1954年合并辽东、辽西两省,复称辽宁省。

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门类齐全,以发现的矿藏有100多种,其中铁、硼、金刚石和玉石等矿的储备量均为中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备量分别占全国储备量的15%和10%。

辽宁工业基础雄厚,具有近百年的工业历史,是我国重工业及主要工业原材料基地。石油、冶金、电子信息和机械是辽宁省的四大支柱产业。省内交通便利,形成了以港口为门户,铁路为动脉,公路为骨架,民用航空、管道运输相配套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叉立体运输网。

辽宁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和商品粮食基地,盛产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大豆、棉花、烟草、水果等。辽宁的土特产和水产品驰名中外,主要有人参、鹿茸、貂皮和贝类、海参、鲍鱼、螃蟹等。

辽宁风光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是中国文物大省之一。现有的文物古迹1.12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重点文物24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4项。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极其丰富,有20__多年前的秦汉碣(jie)石宫殿地址,有1500多年前中国最北部的古代石窟建筑群,有20__多年前的东北第一塔--朝阳北塔,有精美的辽代建筑奉国寺和辽阳白塔,还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兴城古城等。

辽宁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沈阳故宫、关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抚顺赫图阿拉城等古迹都驰名中外。大连和丹东的近代战争遗址,沈阳张氏帅府、“九一八”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等著称于世。

大连金石滩、蛇岛、本溪水洞、鸭绿江、北普陀山、千山、凤凰山、五女山、盘锦红海滩、冰峪沟等名山秀水、奇石异洞,遍布全省各地,遐迩文明。

辽宁冰雪温泉旅游节、辽宁旅游欢乐节、大连国际服装节、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本溪国际枫叶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异彩纷呈,深受游客的欢迎。

辽宁地方文艺丰富多彩,聚集了一批国家级艺术团体及国内外知名演艺人才,评书、杂技、小品、东北二人转、大秧歌等文艺形式丰富多采,热情奔放。辽宁的著名手工艺品有岫岩玉雕、大连贝雕和阜新玛瑙雕刻等。

辽宁省围绕“乐游辽宁,不虚此行”的旅游形象,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果中国的旅游大省。全省14个直辖市全部进入中国旅游城市的行列,大连市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美丽的辽东半岛,多彩的辽西走廊,辽宁人民热诚邀请海内外朋友乐游辽宁。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九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 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座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陆地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 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 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

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 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 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 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辽宁,满族语祈愿辽河流域安宁。28万年前,人类即栖息于斯。一条大辽河,曾弹响多少狂飙壮歌。努尔哈赤新宾啸聚,八旗军铁马金戈,弯弓射日,经九门口长城血战,清王朝的发祥,被这片龙兴之地稳稳托起。今伫立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听松涛阵阵,犹闻鼓角声声。

展北国之雄奇,藏江南之毓秀,富名山、秀水、奇石、异洞,兼火辣辣的关东风情,令多少游子,沉醉不知归路。人称“东方鲁尔”,又谓“共和国长子”,为新中国工业崛起,曾孵化出无数神奇。第一炉火红的钢水喷涌,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凌空,第一艘万吨巨轮入海,第一台深海机器人大洋探秘,第一个软件园报晓于知识经济……。

无数个新中国第一,就从这里冉冉升起。北温带大陆气候,陆地与海域面积各约15万平方公里。更2177公里海岸线风光无限,惹万余家外资企业,从开放的大海,奔涌抢滩。海浪有意,海风温暖,而4200多万辽宁儿女,迎八方友人,比海风更温暖,比大海还多情。辽宁,将所创造的辉煌永载史册,将以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走向更加宏伟、灿烂的明天。

辽宁省导游词100字篇十

гора из слоновой кости расположена в 29 км к юго - востоку от городакайюань, в 43 км от горы суншань. это провинциальный лесной парк. площадь обзора32 кв. км. главный пик высота 615 метров, с каменными монстрами, горныеприключения, пещеры, глубина родника, лес, пустыня и други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является одним из восьми пейзажей истории.

что касается кайхара, то, возможно, вы не очень хорошо знаете его, я хотелбы вкратце рассказать о нем. общая площадь муниципальной территории составляет 2856 кв. км, население - 570 000 человек, 8 городов и 15 деревень. полезныеископаемые кайюань, богатые раститель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в основном: золото,серебро, медь, уголь, мрамор ит.д.

запасы мрамора составляют 1 млрд кубометров. среди диких ресурсов былиженьшень, папоротник, фундук и другие, орех был назван в династии цин в качестведань, который всегда назывался "фундук". кайюань богат вод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естьпровинции, города, уезды, три водохранилища (циньхэ, наньчжоу, чайхэ, закрытаягора, ма коттедж, старый замок, старый холм), в территории также включают рекиляо, ша и другие 7 рек. город кайюань особенно развит в сельском хозяйстве,является основным товарным 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енным базам,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боярышниказанимает первое место в стране. каштановый чеснок пользуется доброй славой повсей стране.

кайюань шань циншуй, долгая история, много достопримечательностей. срединих есть пагода долголетия, монастырь пу чжао, мечеть, руины древнего города идругие гуманитарные ландшафты. есть также цинхэ водохранилища ландшафт, слоноваякость горы пейзаж, хуанхэ коттедж и другие природные ландшафты. кайюань - этотакже много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район, монг, полный, свежий, вернувшийся 13 этническихменьшинств, что составляет 61% населения города. культурные традиции икультурный уклад глубоко укоренились и имеют большое значение для развития.живописный пейзаж в горах из слоновой кости, в горах есть пещеры тибетскогодолголетия, спальный будда, сарай, древний маяк и другие пейзажи, которые быливключены в "список префектур кайюань".

здесь еще есть замечательная легенда: в древние времена, согласно легенде,восемь бессмертных и антарктические феи часто путешествовали по горам и облакам.лес пил чай, шахматы, осматривал народные чувства. см. под горой много летзасухи, и народ голоден и холоден, и оставит чайник, наполненный водой, иувлажняет все, что есть, и произведет перелет на землю. с тех пор родникпостоянно течет, река течет, ветер и дождь, и каждый год богатый урожай, народотдыхает.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люди часто приезжают в горы, чтобы разжигать аромат,получать жалованье, пить воду из источников.

чтобы устранить бедствия и трудности, укрепить тело и построить тело, чтобыпродлить жизнь. это также причина того, почему кайюань богат вод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кстати, ново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 маршал ма - ашай? в чжао биншанье отражает сельскуютему, находится в горах из слоновой кости. маленькая зеленая хозяйка находится уподножия горы из слоновой кости, поэтому вид на горы из слоновой костинеобычный. дорога, которую мы хотим посетить, включает в себя "тибет цзюнь лунь,горы весы, вьентьянская башня, собиратель небожителей сарая, долголетие звезды"и так далее, в том числе с хребтом весы, самое интересное, потому чтовосхождение на гору весов, чтобы некоторые навыки, необходимо овладеть центромтяжести, чтобы вовремя во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деревьями возле каменного яруса, скалаит.д., чтобы подняться на вершину. то, что называется, интерес в клише феякамень, может быть только один человек, а через крыло, чтобы толстеть, боюсь,потрудиться. и так было не одно, и тогда вы сможете испытать на себеудовольствие с зажатой обоймой.

перед нами был ? экран для стихов?, главный вход в район, где видны многиевыдающиеся таланты различных поколений в коммуне мацусинбург, а также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х писателей. мы шли по дороге, смотрели на стену, напамятники из слоновой кости, легендарную надпись. теперь мы подбираем порядок, авпереди - пещера цзюнь. почему тибет цзюньдун дун, здесь есть одна вещь: легендао том, что китайский полководец сюэ жэньминь, когда он воевал в гао - ли,собирается застрять, то и дождь, поэтому он скрылся в этой пещере, такназываемый "тибетская пещера цзюнь". вход в пещеру мал и мал. после того, каквсе выйдут из пещеры, у нас не будет ясного чувства. мы называем это "хребетмира". гора весы является испытанием нашей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к равновесию, всевнимание н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чтобы вовремя, опираясь на скалу, деревья и так далее,чтобы подняться на нее, давайте сами узнаем!

давайте взглянем на гору, не зная, что мы достигли половины горы, и этолишь первый шаг в долгом походе. пройдя через "хребет весов", мы пришли в тай -полярную пещеру. вы можете видеть, что над пещерой есть тай - полярная карта,говоря о тай - чи, я хотел бы вкратце представить, тай - чи и сплетни древнихлюдей объяснить причину и следствие, интерпретировать матема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вы,является уникальным историческим культурным продуктом китая. "чжоу и", как вызнаете, также зависит от его эволюции.

легенда о том, что тай - полюс является хаосом, инь и ян, по сути, являетсявиртуальным и взаимно пересекаются. древние рассказы: "тай - цзи шэн дваинструмента, два из них родились три таланта, три из них родились четыре слона,четыре слона родились пять строк, пять из них родились шесть триграмм, семьзвезд родились восемь триграмм, восемь триграмм играют все". пещера, хотя и небольшая, но феи играют математическую землю. обходя тай - полярную пещеру, можноувидеть, что золотые жабы фукухонь, легенда о том, что восемь бессмертных и феоноставили горшок, золотой жаба, проезжая здесь, в шэньчжэнь цюань, чувствуя, чтосердце и радость, и не хотят возвращаться, потому что здесь есть необыкновенныегоры, поэтому он здесь, и постепенно, чтобы остаться, и люди называют это"золотые жабры фукуси".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