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群体,教师本身就是读书的重要践行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学校读书会教师交流发言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学校读书会教师交流发言 1
时光飞逝,一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的读书会也到了最后一次。回想这一学期收获满满,仅就参加本学期读书会站在自身角度做几点反思。
一、我需要读书 以前,我们经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杯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但新时代的教师再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在某些知识方面超越了老师是常有的事,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仅满足于一杯水、一桶水,不求知识的拓展和加深是完全不够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我们要做“活水”,要做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一直读书,因为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
二、我需要读什么书? 通过参加读书会,我意识到我首先要读专业书籍。所教学科专业书籍自然不用多说,所教学科专业能力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有时代气息。第二,我要读教育相关专业书籍。教育家的著作包含着自身教育理论的针对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的实效性经验,可以对老师具体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指导作用。我们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教育家曾遇到过的。
三、我需要怎样读书? 通过参加读书会,我了解到了“啃读”这一读书方法。想一想自己之前的读书都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根本来不及深度思考,也更不用提和作者对话。虽然很快就读完一本书,但是效果是没有的,没隔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但如果是啃读,那就是有思考、有思想地阅读。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往前翻一翻,也可以往后翻一翻,思前想后,思后想前,反复思考,反复咀嚼,不知不觉其义自见,读书的目
的也就达到了。如果时间允许再写一写读书笔记,那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学校读书会教师交流发言 2
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群体,教师本身就是读书的重要践行者。友兰中学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会,目的就在于培养青年教师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在冯文良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这学期阅读了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从职业成长的角度来说,该书提出的教学理论和观点十分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下面,关于读书,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读书贵在实践。就拿教育行业来说吧,我们每一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要有一个靠得住的理论在背后支撑,如果没有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是徒劳。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名曰:陶行知,陶行知最初的名字是叫陶文濬。陶文濬为何要把名字改为陶行知呢?这是因为他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加之他接受了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之后,认为:这一理论尽管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但在指导人生发展过程中,“知”即为知识、理论,“行”即为实践,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合为一体,不正好是完美的吗?有鉴于此,陶文濬遂将其名改为陶行知。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 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或许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去解决,而有的问题却需要我们借助前人提出的理论来应对,这就需要我们去看书,去阅读,从阅读中汲取经验
教训,从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总之,我认为,凡是读一本书,必须将其理论观点内化于心,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
第二,我认为,我们阅读教育类书籍,不应该仅局限于外国人所写的教育书籍,比如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等,我们还应该把视线向中国教育文化倾斜。五千年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而经久不衰,其教育思想文化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阅读和思考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典籍,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它是来自于《礼记》里面的,作为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至今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不仅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再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也是值得学习的,他的《朱子语类》中涉及到一些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将其有选择的利用,并将其运用在自身教育实践中,当是一件快事! 同时,我想说的是,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典籍,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阅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对数理化等理科教师来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理兼备。另一方面,有利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三,我认为,读书过程中,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还应该写书评。何谓书评?一个完整的书评是指读者首先对某书整体的逻辑结构
进行总括性描述,其次再对该书中的理论观点进行评析,最后要指出该书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只有写书评,才能体现读者对某书整体架构有没有完全理解。在历史学研究领域里,许多专家学者都极力主张写书评,比如有一本核心期刊,名叫《中国史研究动态》,这本期刊几乎每期都会办一个“书评”栏目,刊载文章全部是对某本书的评价。那么,既然在历史学领域里,写书评是一种很常见的做法,那么在教育学领域里,读者同样可以针对某一本书,写出自己的见解。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亦呈现出快速的步伐,在这样一种“快餐文化”时代的背景下,多数人要么是出于功利主义而读书,要么是为了考试、升职和加薪而被迫读书,这就把读书的真正内涵忽略了。我们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阅读书籍培养成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将读书当作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高雅生活行为,从而真正做到手不释卷。
学校读书会教师交流发言 3
一个学期的读书会即将结束,回顾这一个学期以来的读书活动,自己收获颇为丰富。从刚开始的为了读书而例行读书,到现在真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自己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多时候,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下班之后,我们更愿意躺在床上去刷刷手机、看看视频网页等,不知不觉时间就流
走了很多。而正是读书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共读的机会,利用一晚上的时间,大家坐在一起静下心来去读书、交流,并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来加深印象。此外,对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冯老师建议大家通过举办公开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实践。正值我们地理学科组申请了全校的公开教研活动,利用这个机会,我讲了公开课,在课后,裴校长、张顾问、冯老师以及以其他众多老师在评课过程中都给我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对我的帮助很大。最后,我把自己的说课、备课、讲课、评课到后续课堂内容的调整,通过教学叙事的形式整理出来,整个过程中都在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感谢读书会让我快速成长。
此时,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身边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他是我读研期间的一个博士师兄,在他的桌子上,总是摆放着将近一米宽的书籍,这些书都是他自己从网上购买的最新书籍。除了经常去图书馆,他很关注当下的、前沿的一些新书,并且也会通过邮件的方式与作者交流想法。我也会经常借他的书来阅读,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第一次看到他的书的时候,有被震惊到。我发现,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他会及时的做标记、做批注,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书的旁边,并且还提醒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方便一起交流。他的每一本书都是这样认真去读、去做笔记,通过这样的方式,每阅读完一本书后,自己的理解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们读书就应该以这样一种方式去读,这同时也体现出了阅读纸质版书籍的优越性。
近期,我自己在读的一本书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是一本历史传记类的作品,主要描述了 14 位历史英雄人物他们一生中的光辉瞬间。其中有一个与我们地理学科有关的故事是《南极争夺战》,主要讲述的是在上世纪初,南极点还未有人到达过,于是很多人纷纷前往,因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将被历史铭记。当年有两支队伍,一支是挪威的阿蒙森队伍,另一支是英国的斯科特队伍,他们都为了使自己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展开了激烈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到达南极点,并凯旋而归。而斯科特队则晚了一个月左右抵达,并且在返回途中由于南极寒季提前到来,在饥寒交迫之中体力透支,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茫茫冰雪之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正常来说,南极点的命名将以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来命名,但后世人们将其命名为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也是为了纪念斯科特队伍勇于挑战的精神。并且,作者茨威格在写这本书时并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斯科特等人从出发前的精密计划到沿途遇到凶猛的暴风雪时钢铁般的意志,直到最后罹难时斯科特仍用冻僵的手指为自己的亲人、朋友以及深爱的祖国写了一封遗嘱。后来,这封信被公之于世,使得很多人为之震惊。最后,作者茨威格写了这样一段话“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极为偶然的事。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书中一共讲述了 14 个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都感觉像看了一部好莱坞大片,令人久久回味。
一个人要成长,读书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我们要通过不断地阅读、思考、写作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也希望自己在即将到来的寒假里将这本书读完,并静下心来去写写读书笔记,如果有感兴趣的老师,我们也可以一起阅读、交流,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2022学校读书会教师交流发言最新三篇】相关推荐文章:
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总结2022 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改进工作作风交流发言材料【七篇】
改进工作作风交流发言材料 如何加强作风建设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