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长时间作业容易引起中暑,建议合理安排和调节工作时长,尽量避免高温时段生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室外工作注意防暑温馨提示3篇,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
室外工作注意防暑温馨提示一
针对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露天作业工作者,在夏季高温天气作业时所存在的中暑风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避晒补水”是关键。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间作业;要适当减少高温时间的工作量,在工间休息时,劳动者尽量在树荫、遮阳棚、空调休息室等阴凉处休息。同时,要定时、少量多次饮水,首选凉白开、淡盐水,避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含酒精饮品、含咖啡因饮料等。
二是“个人防护”是基础。露天作业时可以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选择浅色、轻薄、透气的衣物,佩戴宽檐遮阳帽,或者是戴遮阳帘的安全帽。随身携带湿毛巾擦汗、降温,也可以使用便携的小风扇辅助降温。
三是“健康管理”是保障。要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应当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蔬果,适当补充蛋白质,避免熬夜。要关注自身的个人健康状况,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或肥胖等基础疾病,或处于腹泻、感冒、睡眠不足状态的劳动者,高温下中暑的风险更高,应予以关注。
四是“应急处置”保生命。若出现大量出汗、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转移至阴凉的通风处,解开衣物,并且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症状还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室外工作注意防暑温馨提示二
目前,已进入夏季高温季节,施工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室外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安全施工作业,结合高温季节施工出现的不安全情况,请各居村、各生产经营单位及一线员工做好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1、各员工应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禁止疲劳作业,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休息室应配置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
2、对员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知道中暑症状和紧急救助措施。
3、户外作业严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岗,严禁佩戴草帽等劳保护具,避免高温日照曝晒。
4.身体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者不准进行高处作业;未正确佩戴安全帽、五点式安全带不准进行高处作业;外脚手架、脚手板、安全网等安全条件不具备时,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5.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6.加强个人防护。选穿浅色衣服并根据作业需要佩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防止阳光曝晒。做好防晒措施。露天施工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戴好舒适透气的安全帽、衣着宽松。
7.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尽量采用轮换或者间隙作业。
8.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
室外工作注意防暑温馨提示三
根据天气预报,我市近期进入高温炎热天气,为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加强高温作业劳动安全保护,现对各用人单位提示如下:
1.严格执行高温作业规定。预报气温达到40℃以上高温天气时,用人单位应停止安排劳动者进行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尽量缩短室外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劳动者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要采取轮班换岗形式,缩短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并不得安排劳动者加班。
2.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机制。合理规划和布局生产现场,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落实各项后勤保障服务,向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饮料、保健用品及必需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防暑降温饮料,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按照规定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积极拓展“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设施功能,为户外劳动者避暑休息提供便利。
3.做好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实施由专人负责的高温日常监测,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的职工,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职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4.加强重点人群高温防护。突出重点人群,以夏季露天作业的交通、物流、电力、建筑、环卫、公安、消防等行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以及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加强对其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落实防暑降温措施,改善劳动作业条件,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高温季节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切实维护高温期间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芜湖市总工会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