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赋予学生更多的科目选择自由,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来选择考试科目,有利于学生发挥个人优势,促进个性化发展,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5年2月新高考全国Ⅰ卷各地模考精选好题汇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5届江苏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材料一:
问:①?
黄茜: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人体内多巴胺大量释放时,人们会产生快乐的感觉,因而它也被称为“快乐荷尔蒙”。“多巴胺穿搭”就是人们通过穿着绚丽多彩的服装,调动正面情绪,从而创造积极力量的穿搭方式。
问:“多巴胺穿搭”高饱和的明媚色彩似乎与中国传统审美并不一致,这是不是一种纯粹的“舶来品”潮流呢?
黄茜:“多巴胺穿搭”以高明度的淡黄、粉红、天蓝、灰白为主,中国传统色则有杏仁黄、淡绯、蝶翅蓝、银鱼白等作为呼应。唐代服饰就有极强的色彩感,颜色以鲜艳明丽为主。在各个朝代的审美选择中,艳丽色彩也从未缺席过。可以说“多巴胺穿搭”②。
中国古代的“多巴胺穿搭”不是对色彩的跳脱堆沏,而是对个人性格和社会地位的含畜表达。贾宝玉登场时,穿“一件二色金百谍穿花大红箭袖,外罩石青起花八 团倭缎排穗褂……”大红与石青叠穿,既是光彩夺目的青春少年,又是③。透过唐三彩立俑鲜艳的色彩,我们便能一窥盛唐的富丽磅礴。色彩与文化是高度关联的,如果没有文化作底色,审美当桥梁,繁多的色彩只能让眼花缭乱。
材料二:
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折射出深厚的文化意蕴。“东方既白”是天空蓝蒙蒙透点白的颜色,“海天霞”是海上霞光之淡红。与诗歌中的意象相似,色彩的名称可以理解为传达色彩观念的意象。依据我们在讨论传统色彩名称时,头脑中浮现的物像、画面或者情境、体验,可以大致将之分为特征意象、情景意象、感觉意象。
特征意象是由名称而联想到某种事物表象的色彩。比如藕色、橙色等易使人想到莲藕和甜橙的外观,墨黑和苔绿使人极易联系到书画的墨汁和无人小径。
情景意象是由色彩名称而生的联想超出了事物本身的特征,产生了一种朦胧意境或氛围,具有更为强烈的文化气息的色彩。由桃红联想到粉红的桃花时它是特征意象,若进而想到桃花盛开的春天则可归入情景意象。
随着“画面”朦胧程度的增加,使情景想象会转变成一种笼统的心理体验,这类色彩被称之为感觉意象。色彩名称易于产生大小、厚薄、深浅、明暗、冷暖等。其意象多属感觉意象。例如“肥”作肥大解,白色有扩张感,肥白更强调了这扩张感。这类色彩还有老紫、退红、窈蓝等。
18、下列词语与材料二中加点的“海天霞”得名方式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大步走B、慢慢说C、好孩子D、胭脂红
【参考答案】D
19、请在材料一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参考答案】①什么是“多巴胺穿搭”;②早已在中国风靡过(并非纯粹的舶来品);③绮丽满身的富家子弟。
20、材料二中画红色线(原题为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参考答案】示例:随着“画面”朦胧程度的增加,情景想象会转变成一种笼统的心理体验,这类色彩被称为感觉意象。色彩名称易于产生大小、厚薄、深浅、明暗、冷暖等感受。
21、材料一中画横线部分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
【参考答案】“沏”改为“砌”;“畜”改为“蓄”;“谍”改为“蝶”。(一处2分,满分4分)
22、两则材料中都出现了丰富的色彩,请你写出带有多巴胺色彩的诗句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它的颜色带给你怎样的联想。(4分)
【参考答案】
示例: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绿肥红瘦/正是橙黄橘绿时/两个黄鹂鸣翠柳/春来江水绿如蓝/梅子金黄杏子肥)
联想:红杏让我们直接联想到鲜艳的红色繁花,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明媚,更能借“红”来暗示春天带给人的感觉是活泼的、热情的、新生的力量与勇气!(诗句1分,联想3分)
(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高三毕业班综合模拟检测(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累点”低,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的常态。比如,白天A,夜晚却辗转难眠;思考问题条理清晰,话到嘴边却忘得一干二净……这些都是疲劳的信号。如何缓解疲劳?除了大家熟知的运动、休息等方式,你可能想不到,清淡饮食也能抗疲劳。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清淡饮食,即烹饪法较单一,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的饮食,更具抗疲劳功效。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年龄在21至69岁之间的健康人分为两组,一组提供为期三周的清淡饮食,另一组则维持普通饮食。每日晚餐后,研究人员都会对参与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比较其抗疲劳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甲);另外,他们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神经的活性降低,压力得到缓解,整个人变得B。
研究人员表示,(乙),因此,缓解疲劳要对这些细胞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必要时换上“新配件”。清淡饮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品中的营养物质,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作为新配件的原料,不仅可以抗氧化,还能够提供人体能量。改善日常饮食结构,不仅有助于预防慢性疲劳,还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清淡饮食不等于素食主义。①极端的清淡饮食不仅会让人生病,而且更容易导致体质下降。②如果不吃肉、鸡蛋和豆制品,就会造成蛋白质缺乏,③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④油脂摄入不足,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⑤便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的缺乏,引发干眼、骨质疏松等症状的出现。从营养角度讲,清淡饮食是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营养,将动物性食物、食用油和调味品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18、下列句子加点词中“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文中“累点”的“点”相同的一项是()
A、不论电视还是互联网,真人秀大有“霸屏”之势,然而,“槽点”也不少,比如:明星表演成分过重,缺乏“真实”和“真诚”。
B、说到用户思维,很多人都在谈如何抓住用户的痛点。一旦抓住痛点,便有了和用户进行互动的切入点,有了搞好用户关系的通行证。
C、人的先入之见常在无意中发挥作用,使人容易对约定俗成之事熟视无睹,这是很可怕的,司空见惯的常识会产生盲点,是常有之事。
D、笑点高的人,不是对幽默免疫,而是对平庸的笑话持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渴望那些能让人深思后发笑的瞬间,那些融合智慧与巧思的幽默。
【参考答案】D
【解析】文中“累点”指的是疲劳的程度、界限。A、“槽点”指让人吐槽、批评的地方;B、“痛点”指用户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扰、问题,“点”表示具体的问题或突破口;C、“盲点”指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没有认识到的地方,“点”表示没有认识到的区域;D、“笑点”指引发人发笑的程度界限,与文中“累点”指疲劳的程度界限意思相近。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A.昏昏欲睡B.神清气爽(或轻松自如)
【解析】A、此处是白天的状态,与后文“夜晚却辗转难眠”相反,夜晚难眠,白天却犯困。“昏昏欲睡”:很想睡觉、精神萎靡或困倦的状态;B、从前文“压力得到缓解”可知,此处形容压力缓解后整个人轻松的状态。“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轻松自如”:指做事或活动不感到有负担。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参考答案】
甲:清淡饮食组普遍感到疲劳感减轻
乙:疲劳可以看作是细胞损坏所致
【解析】甲:前文提到研究人员将健康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清淡饮食和普通饮食。前文还提到“日本一项研究发现,清淡饮食……更具抗疲劳功效”,所以此处应阐述与对照组相比,清淡饮食更具抗疲劳功效。结合语境可填“清淡饮食组普遍感到疲劳感减轻”;乙:后文提到“因此,缓解疲劳要对这些细胞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可见疲劳感的产生与细胞损坏有关,可填“疲劳可以看作是细胞损坏所致”。
21、文中画红色线(原题为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①改为:极端的消淡饮食不仅会导致体质下降,而且更容易让人生病;⑤改为:便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的缺乏,引发干眼、骨质疏松等症状。
【解析】①语序不当,“不仅……而且”表达递进关系,而“让人生病”程度更高,改为“极端的消淡饮食不仅会导致体质下降,而且更容易让人生病;⑤结构混乱,“引发……的出现”中“引发”即包含“出现”的意思,删掉“的出现”。
22、该文段被网站转载时,小编将下划线内容“‘新配件’”输入成了“‘新’配件”,分析二者在语意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①原文“‘新配件’”中引号的用法为特殊含义,将细胞比作装配机械的零部件,生动形象地写出细胞对于身体健康运行起到的重要作用;②“‘新’ 配件”中引号的用法为突出强调,强调换新的重要性。
【解析】①原文“新配件”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在文中,人体就如同一个复杂的机器,将细胞比作装配机械的零部件,当细胞因疲劳受损时,需要更换“新配件”,以此形象地说明了细胞对于人体健康运行的关键作用;②“‘新’配件”的引号用法为突出强调,这里强调的重点在于“新”,强调换新的重要性。
(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课桌是长条的,一排就是一张,一张坐五个人。桌子高低不平,坑坑洼洼,脚还会摇动。写字的时候,写着写着纸突然破了,那是笔尖不留神(①)进了缝隙里。那些缝啊不能称为缝,可以叫作洞。那些洞就成了指头的伙伴,我们的小手指伸进伸出,桌下伸进去,桌上(②)出来。三角尺能从长缝里(③)上来,橡皮也能(④)进圆洞,我们变魔术给自己看。
我们的魔术法,以为许老师不知道,其实他都知道。他眼睛毒辣,且隐蔽。他的武器是粉笔头。有时,低头玩小动作,只听到嘣的一声,糟了,脑袋痛了,粉笔头穿越丛林般的头顶,准确地降临到某个头颅上。粉笔识人头,飞扬跋扈,已飞了若干年,有一定的准头,它攻击的都是男生,女生被豁免。许老师圆脸,戴顶无沿的大呢帽,冬天会反手焙进两个袖口里。他话不多,说着说着就会严厉,刮风下雨,我们的心就跟着一顿乱跳。
18、文中画红色线(原题为波浪线)的句子,有人认为前后矛盾,因为一个人的眼睛无法既“毒辣”又“隐蔽”。请你对此进行反驳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反驳:“眼睛毒辣”是说许老师能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小动作;“眼睛隐蔽”是指他观察学生时不易被发现,二者并不矛盾,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许老师对学生行为的监督特点。
表达效果: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许老师严厉又善于观察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为后文写他用粉笔头攻击做小动作的男生这一情节做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画面感。
19、下列依次填入①②③④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掉提冒钻B、掉冒提钻
C、钻冒提掉D、掉冒钻提
【参考答案】C
【解析】“钻”这个动作有主动且用力地进入狭小空间的意味,相比“掉”更能体现笔尖是由于写字时不小心,主动且用力地进入到桌子缝隙中,而“掉”更侧重于物体自然的坠落,不符合笔尖进入缝隙的动态感,所以①处填“钻”更合适;“冒”从方向上看,应是物体主动地由下往上出来;而“提”则是指被“提”物体被其上方的力拿起。结合语境“桌下伸进去”可知,应是表现小手指从桌下的洞里快速、突然地出现在桌上的状态,所以②处用“冒”更恰当;“提”表示有目的地从物体的上方将物体从下方往上拿起,三角尺从长缝里被拿上来,用“提”能准确地描述这个动作,而“冒”用于描述三角尺从缝里出来就不太合适,因为三角尺不是像小手指一样突然冒出来,所以③处填“提”合适;“掉”在这里体现橡皮由于重力或被不小心碰动,从圆洞上方落入下方的过程,“提”方向不符,“钻”通常用于主动的动作,橡皮一般是被动地通过圆洞,所以用“掉”更符合实际情况,④处填“掉”正确。
(2025届福建省名校联盟高三2月大联考)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8分)
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生活如同一场旅行,在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岔路口,在选择面前感到迷茫。对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拿起书,就是跨越迷茫最好的方式。书本所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我们得以不断思考,更新自我认知,直至越来越笃定从容。
时间非常宝贵,拖延是最容易以“松毜感”为借口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我们不防试着每天睡前花上几分钟,列下明日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难易程度排个序,给每项任务分配合理的时间。如此提前规划,当新的一天开始,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A地朝着目标前行,让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向着更好的自己持续退变。
很多时候,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在行动中落实,最终只能是B,沦为空想。从现在开始,提升学识,磨炼意志,成为一个既有清晰目标也有高度执行力的人。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锚定自己的天赋和激情所在,在具体的行动中,体验“向目标逐步靠近”的满足感。
18、文中第三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松弛感不妨蜕变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
A、有条不紊(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有先后顺序之意即可)
B、纸上谈兵(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有沦为空想的意思即可)
【解析】A、根据前文“如此提前规划,当新的一天开始,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可知,此处强调按照计划有秩序地推进工作。有条不紊:形容做事有条理,丝毫不乱。步步为营:比喻行动谨慎,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推进;B、根据前文“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在行动中落实”可知,此处表达无法实现的空想或虚幻之事。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镜花水月: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不切实际的幻想。
20、小刚阅读语段后,进行了摘要,已经提炼出第一个要点,请仿照他的句式,提炼并表述另外两个要点。
①少迷茫,多读书
【参考答案】②少拖延,多规划③少空想,多行动(执行)
【解析】②根据第三段中“拖延是最容易以‘松弛感’为借口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我们不妨试着每天睡前花上几分钟,列下明日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难易程度排个序”可知;③根据第四段中“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在行动中落实,最终只能是镜花水月,沦为空想”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