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青年干部要以千斤担当万斤挑的干劲,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不畏艰险、不怕艰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3篇),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
《榜样9》观后感 第一篇
把榜样精神揉进基层工作的每一粒沙
坐在办公室刚写完今天最后一份材料,抬头看看挂钟已经晚上九点半。我一边收拾桌面一边打开手机,点开了单位群里发来的《榜样9》视频链接。原本以为又是些高大上的说教,没想到这一看,竟让我这个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五年的"老办公室"红了眼眶。一、"原来好干部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节目里那个在高原上晒得黝黑的村支书,让我想起了上个月跟着张主任下乡走访的场景。当时我们去的是最偏远的李家沟村,老村长五十多岁的人,裤脚上沾着泥巴就急匆匆从玉米地里跑来接我们。他办公室墙上贴着的脱贫计划表,铅笔修改的痕迹比打印的字还多。这不就跟电视里那个把全家福照片钉在驻村工作本上的第一书记一个样吗?以前总觉得榜样人物都是遥不可及的标杆,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榜样就是那些把工作往实里做、往细里抠的普通人。就像我们办公室的王姐,每天最早来最晚走,接电话永远先说"您别急",处理群众来访总能在政策框架里找到最温暖的解决方案。这些人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他们不是在"当干部",而是在"过日子"。
二、"基层工作就是千万次重复中的坚持"看到那位在边疆守了二十年的邮递员,我突然想起上个月暴雨夜的值班经历。那天晚上十一点,应急办的电话就没停过。李副主任带着我们核对全县低洼地区人员名单,嗓子都哑了还在跟各村支书确认转移情况。凌晨三点雨势最大的时候,他套上雨靴就要往现场冲,被我们硬拦下来。现在想想,这不就是节目里说的"把责任缝进针脚里"吗?在办公室工作久了,常常会陷入"材料围城"的困惑。每天面对的都是会议纪要、情况汇报、督查通知,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忘了这些文字背后的分量。但那些榜样提醒我们,每一个红头文件都可能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像上周处理的那起土地纠纷,要是没有把政策条文吃透,没有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光坐在办公室写调解方案,怎么可能让双方都满意?三、"服务群众不需要惊天动地"最触动我的还是那位社区医生。她说得实在:"我就是把每个来看病的人都当成自家人。"这话让我想起上个月接待的上访群众老周。他因为拆迁补偿问题跑了七八个部门,到我们这儿时火气特别大。当时我给他倒了杯茶,听他整整说了四十分钟。其实很多问题我们解决不了,但耐心听完后帮他理清该找哪些部门,临走时他居然说了声"谢谢"。这种细微处的改变,不就是服务群众的真谛吗?在办公室工作,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自己当成"二传手"。收发文、转办件、传电话,这些机械性工作做久了,容易忘记每个流程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就像上周那个急着办营业执照的小餐馆老板,如果我们只是按部就班走流程,他可能就要错过开业黄金期。后来我们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开通绿色通道,看着他拿着执照连声道谢的样子,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四、"团队协作才是最大的力量"节目里那个航天团队的集体亮相,让我想起去年创建文明县城时的场景。我们办公室作为总协调,要和二十多个部门打交道。那段时间,每个人的工位上都堆着半人高的资料,凌晨两点的政府大院总是亮着十几盏灯。最难忘的是验收前夜,宣传部的老刘带着胃痛还在校对标语,环卫所的小赵把每条背街小巷都走了三遍。这种全员上阵的劲头,和电视里那些攻坚克难的团队何其相似。基层工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就像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办公室统筹协调、部门联动配合、乡镇具体落实。上个月处理那起交通事故,要不是应急、交通、医疗各部门无缝衔接,怎么可能在黄金两小时内完成伤员救治和道路疏通?这种环环相扣的协作,才是基层治理的真实图景。五、"把榜样精神化在日常"看完节目,我翻出笔记本记下三点感悟:第一,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接电话时多问一句"您还有什么困难";第二,政策文件要吃透嚼碎,下次写通知要多想想执行环节会遇到什么问题;第三,同事之间多搭把手,别让任何人在加班时孤军奋战。第二天早上,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擦桌子时发现王姐的保温杯裂了,悄悄给她网购了个新的;整理文件时把涉及民生的事项用荧光笔标出来;接到群众咨询电话,多解释了两遍办事流程。这些细微的改变,让我觉得榜样精神不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化成了手头实实在在的工作。结语:基层就像一块磨刀石,能把所有的理想主义都磨出实实在在的锋芒。《榜样9》里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担当不需要豪言壮语,就是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把该走的路一步步走踏实。作为县政府办公室的一员,我愿意继续做那个深夜亮着的台灯,做文件流转中的细心校对者,做群众来访时的温暖倾听者。因为我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有无数个像我们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的榜样故事。
《榜样9》观后感 第二篇
学习榜样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专题节目《榜样9》通过典型事迹展示、现场访谈、重温入党志愿书等形式,生动展现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事迹以及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他们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榜样和楷模,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他们的事迹催人奋进,让我深受洗礼。25岁的范振喜面对一穷二乱三告状的局面没有畏缩,选择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逐步提高全村人均收入水平,不仅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更在村民心中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与奉献。钱素云始终将患儿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无论面对多么复杂和棘手的病例,她总是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她不仅用专业知识治愈患儿的疾病,更用温暖和关爱抚慰患儿的心灵。在儿科医疗一线,见证了数不清的生离死别和悲欢离合,但她依旧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心态,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陈清洲二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公安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深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在生活中他善良质朴,用爱心温暖人民群众的心,他的事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民警察的崇高形象,更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品质…
迈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作为一名新时代xx干部,我要充分学习他们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在xx岗位上创先争优,力争上游,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一是践行“忠诚”。节目中榜样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如磐石般坚定的信念深深感染着我,他们一次次尝试、思考与坚持只为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美好。作为xx干部,我们要向榜样学习,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立足实际、独立自主,掌握科学理论,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二是勇于“担当”。作为党员要有“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责任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推进本职工作。对党员干部来说,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工作,出气力,是担当。作为一名基层xx工作者,我会自觉向榜样看齐,聚焦xx干部“讲政治、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对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三是尽心“服务”。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遵循榜样的足迹,将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还要把“服务”亮出来,不断擦亮党员底色,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服务答卷”。
《榜样9》观后感 第三篇
榜样是一道标杆,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是努力学习的方向。根据工作安排,我于上周末在家学习观看了《榜样9》专题节目,节目通过事迹再现优秀党员的风采,他们的人生故事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榜样精神,使我深受触动。他们践行入党誓词,谱写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是激励干部职工群众开拓进取的火炬,是引领干部职工群众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节目中的榜样人物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但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范振喜扎根基层,尽管身患重病,却一心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彰显出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担当。钱素云在医疗一线默默奉献,26年坚守在重症监护病房,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无数患儿带来了生的希望,展现了医者仁心和责任担当。刘小京投身农业创新,助力粮食增产,端稳中国饭碗。覃大清等同志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事业发展,展现了新时代党员的奋进姿态。
在学习观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粮储青年,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勇担历史使命。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学习领会。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于近日又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努力学习榜样人物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决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决策部署。二是要坚持系统思维,助推各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基建项目等工作的管理,科学谋划日常工作,着力提升整体工作成效,更好服务大局、助力大局。三是要对标更高要求,确保工作实效。增强做好机关服务中心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能力本领,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把工作岗位作为施展才智抱负的人生舞台,为粮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