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对小朋友们来说,是充满欢乐与甜蜜的节日,而吃汤圆更是其中的重头戏。在孩子们眼中,白白胖胖的汤圆不仅味道香甜,还承载着团圆和幸福的美好寓意。想知道小学生们是如何用纯真笔触描绘吃汤圆的场景吗?他们和家人围坐一起,品尝汤圆时又有哪些温馨瞬间与奇妙感受?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元宵节吃汤圆的小学作文(精选5篇),在孩子们的文字里,感受节日的温暖与甜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元宵节吃汤圆的小学作文 篇1
元宵节那天,我满心期待,拽着妈妈的衣角,吵着要学做汤圆。妈妈看着我那急切的模样,嘴角一弯,爽快地答应了。我瞬间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拉着妈妈就往厨房跑。
走进厨房,只见妈妈熟练地用水和糯米粉,没一会儿,那原本松散的粉末就变成了一个光滑的面团。接着,她将面团搓成长条,再轻巧地揪下一小段。我依葫芦画瓢,也取了一小段,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它捏成一个小窝,小心翼翼地嵌入猪油馅,然后把面团裹起来,努力封好馅料,再搓圆。可我的汤圆却像个调皮鬼,怎么都搓不圆,急得我直跺脚。妈妈见状,温柔地说:“汤圆放在左手掌心,右手顺时针用力均匀搓,试试看。” 我赶忙照做,嘿,还真灵,原本歪歪扭扭的汤圆变得圆润可爱起来。妈妈笑着夸我聪明,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做着做着,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要做些与众不同的汤圆。妈妈瞧见我捣鼓的模样,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呀?” 我笑嘻嘻地捂住作品,神秘兮兮地说:“不告诉你!” 很快,我兴奋地大喊:“做好啦!” 爸爸闻声赶来,瞧了一眼,满脸疑惑地问:“这是汤圆还是饺子?” 我笑得前仰后合,大声说:“是汤圆!” 原来,我包出了饺子形状的汤圆,难怪爸爸会认错。接着,我又把面团擀平,抹上馅,对折卷起来,做成了一朵花的形状,妈妈直夸我手巧,我的干劲更足了,还做出了正方形、心形的汤圆。
不一会儿,这些稀奇古怪的汤圆就要下锅 “游泳” 了。我轻轻一倒,“哗” 的一声,汤圆们欢快地跳入锅中。妈妈盖上锅盖,静静等待。终于,香喷喷的汤圆出锅了,妈妈还贴心地撒上了桂花糖。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争先恐后地品尝起来。爸爸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赞道:“这汤圆既新奇又美味,真棒!”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妈妈也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我夹起一个汤圆放入口中,那香甜的滋味,顺着舌尖缓缓流进心田,温暖又满足。这个元宵节,因为这些特别的汤圆,变得格外有趣又难忘。
元宵节吃汤圆的小学作文 篇2
元宵节的夜晚,明月高悬,清辉洒落在我们家的厨房。厨房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启了温馨的包汤圆之旅。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心期待着这场甜蜜的欢聚。
我们把准备好的糯米粉、水和芝麻馅依次摆上桌面。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和面,将白花花的面粉倒入盆中,紧接着就往面粉上倒水。可我一个不留神,水倒多了,原本干燥的面粉瞬间变成了面糊糊,我心里一紧,有点不知所措。好在我灵机一动,赶紧又抓了一把糯米粉放进去,搅拌了好一会儿,才让这团 “调皮” 的面糊恢复了正常的面团状态。
转头看向外婆,她手法娴熟,双手快速地捏着面团,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汤圆就像变魔术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盘子里。我也不甘示弱,拿了一块面团放在手心,学着外婆的样子,轻轻揉搓起来。小面团在我的手掌间欢快地滚动着,越滚越圆,就像一颗散发着温润光泽的大珍珠。接着,我把它压成圆片,挖了一勺香喷喷的芝麻馅放进去,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力一合,再次放在手中滚动。不一会儿,一个白白胖胖、圆滚滚的汤圆就诞生了,瞧它那模样,就像一张可爱的白白胖胖的小圆脸。不过,和大家包的汤圆一对比,我的汤圆明显小了一圈,就像个还没长大的小娃娃,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盘子里的汤圆越来越多,没一会儿,所有的面粉都变成了美味的汤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煮汤圆环节,由经验丰富的外婆亲自把关。外婆把一颗颗汤圆轻轻放入煮开的水中,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满心期待。过了一会儿,汤圆们就像睡醒的小娃娃,从锅底慢悠悠地浮了上来,还不时地翻滚着,仿佛在锅里欢快地跳舞,又像是一群调皮的小银珠,在水中嬉戏玩耍。
“开锅了,开锅了!” 我兴奋地欢呼起来,那股香甜的气息瞬间弥漫在整个厨房。我紧紧地围在锅前,眼睛在汤圆中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包的那几个,心里美滋滋地想着:这小小的汤圆里,包进去的可不只是香甜的芝麻馅,更是我们一家人无穷无尽的欢乐,是浓浓的亲情与团圆的味道。
元宵节吃汤圆的小学作文 篇3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宵节,这个承载着阖家欢乐与美好祈愿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吃汤圆这一温馨环节。汤圆,作为宁波乃至全国的代表性小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相传,唐太宗为犒赏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郭子仪,特下旨让御厨在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用优质糯米制作特别的食物用于宴会。御厨们发挥奇思妙想,精心创制出一种香糯柔软的白圆团子,呈献给皇上。唐太宗品尝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还将其命名为 “唐圆”,寓意唐朝江山一统。由于这种美食是在元宵夜食用,民间渐渐称它为元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汤圆。早期,因这种糯米球在锅里煮时会有浮有沉,故而最初被叫做 “浮元子”,后来才改称为 “元宵”。在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阖家团圆,寄托着新的一年里全家人幸福安康、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景。
汤圆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它的魅力可不小。汤圆的馅料通常由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醇香的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精心调配而成。其外皮薄且光滑,白得如同羊脂,油润光亮。入口时,便能感受到香、甜、鲜、滑、糯的独特口感,轻轻咬开皮子,浓郁的油香瞬间四溢,软糯却不黏腻,鲜美爽口。如今,汤圆的种类愈发丰富多样,赖汤圆、绿豆汤圆、芝麻枣泥汤圆、鸡肉汤圆等,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满足着人们不同的味蕾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芝麻汤圆最为常见。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芝麻汤圆的制作方法:首先要准备好适量的糯米、大米,以及适量的白糖、麻酱、碾碎的桃仁、芝麻和化猪油。先将糯米与大米混合,用水浸泡 1 到 2 天,再用磨磨成细细的粉末,装入布袋中,悬空吊浆,以此制成面粉;接着,把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小方块状的馅料备用;然后,往面粉中加入适量凉水揉和成面团,取一小块面团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后封口,再揉成圆形;最后,将水烧开,放入汤圆,煮的时候火候不宜太旺,待汤圆浮上水面,稍等片刻便可捞出。值得注意的是,汤圆表面看似温度适宜能入口,但其内部馅料温度较高,品尝时一定要小心,别被烫伤。
我对汤圆情有独钟,不仅爱它那香甜的味道,还爱看它在水中漂浮的可爱模样。每年我都满心期待着元宵节的来临,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品尝到妈妈亲手做的汤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幸福快乐地共度佳节,让这份温暖与甜蜜在舌尖蔓延,在心底扎根。
元宵节吃汤圆的小学作文 篇4
元宵节的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我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满心都是兴奋与期待。今天,我要亲手学包汤圆,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想想就让人激动。
走进厨房,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这场甜蜜的 “冒险”。我先把白白的汤圆粉倒入小盆,接着缓缓加入热水,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拌,瞬间,白色的粉末逐渐变成絮状,仿佛雪花在水中慢慢消融。搅拌均匀后,我挽起袖子,用手大力地揉捏起来。一开始,面团又硬又散,怎么都不听话,我费了好大劲,才把它们揉成一个大面团。揉呀揉,捏呀捏,不一会儿,我的手就酸得不行,可一想到美味的汤圆,我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好不容易把面团揉好,接下来就是包汤圆啦!我揪出一个小面团,放在手心搓圆,那感觉就像在把玩一颗珍珠。接着,我用大拇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小窝,像给汤圆宝宝做了一个温暖的小床。然后,我把香喷喷的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馅料放进去。谁知道,我太贪心,馅料放得太多,“噗” 的一下,馅就露出来了,我手忙脚乱,赶紧轻轻把多的馅拿走一些,再把面团补上。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呀,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流出来,太少就没味道啦。” 我红着脸点点头,觉得妈妈说得特别在理。
第一个汤圆终于 “艰难” 诞生,圆滚滚、胖嘟嘟的,活像一个可爱的小团子,我看着它,忍不住笑出了声。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包第二个汤圆就顺利多了。我把面团搓圆、按窝、放馅,这次放的馅料不多不少,刚刚好。我再用均匀的力道把汤圆粘好搓圆,一个白白胖胖、圆润可爱的汤圆就大功告成,比第一个漂亮多了!就这样,我越包越熟练,一个又一个汤圆在我手中诞生,成就感满满。
汤圆包好,我迫不及待地把它们放进烧沸的锅里。妈妈在一旁叮嘱:“汤圆浮上水面就熟啦。” 我守在锅边,眼睛一眨不眨,心里默默想着:做汤圆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步都得认真,不然就做不好,生活里的事不也一样嘛。没一会儿,汤圆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纷纷浮出水面。我赶紧舀了两碗给爸爸妈妈,又给自己舀了半碗,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裹着香甜的馅料,瞬间在口中化开,甜蜜的滋味一直蔓延到心底。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汤圆,那满足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这个元宵节,也因为这份甜蜜变得格外难忘!
元宵节吃汤圆的小学作文 篇5
元宵节的清晨,阳光还没来得及洒满房间,厨房便传来 “铛铛” 的声响,一下一下,像在演奏节日序曲,把我从睡梦中轻轻唤醒。我知道,一定是妈妈在为全家准备美味的汤圆。
我轻手轻脚走进厨房,只见妈妈正专注地揉着面团,那面团在她手中乖巧地翻滚、变形,不一会儿就变得光滑细腻,静静躺在一边 “休息”。旁边摆放着香喷喷的芝麻糊馅料,光是闻着那股香甜,就让人直咽口水。接着,妈妈熟练地从面团上切下一小块一小块,双手轻轻一搓,一个个圆润可爱的小面团就诞生了。她把馅料小心翼翼地放进面团里,手指灵活地捏合、收口,一个个饱满的汤圆就包好了,好似圆润的白玉丸子,整齐排列在盘子里,等待下锅。
不一会儿,锅里升腾起热气,汤圆翻滚其中,香味也随之弥漫开来,瞬间充斥整个屋子,勾得我肚里的馋虫直打转。迫不及待夹起一个放进嘴里,轻轻一咬,滚烫的芝麻糊瞬间流了出来,香甜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绽放,暖到了心底,整个人都沉浸在这甜蜜的幸福之中。
到了下午,我和妈妈出门采购食材,棕色的芋头、肉嘟嘟的贝壳、翠绿鲜嫩的蔬菜、长长的胡萝卜…… 满满当当提回家。在妈妈的巧手下,这些食材像是被施了魔法,不一会儿,三碗色香味俱全的糟羹就端上了桌。舀一勺放进嘴里,丰富的口感瞬间在口腔中炸开,鲜美、软糯、清甜交织在一起,每一口都让人陶醉。我狼吞虎咽,根本停不下来,奈何肚子很快就被填满,只能恋恋不舍地放下勺子,可味蕾还在回味那独特的美味。
这个元宵节,在美食的陪伴下,满是温馨与幸福,那些甜蜜的味道,也成了我记忆里最温暖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