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作文,往往需要展现出深刻的思想、细腻的情感以及流畅的文笔。而写关于元宵节的作文,更是要将传统节日的韵味、个人的独特感悟巧妙融合。从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生动描绘,到挖掘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再到结合自身经历抒发真挚情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构思。如果你正为如何写好一篇900字左右的元宵节作文而苦恼,别着急,这里为你准备了元宵节的高中优秀作文900字(三篇),它们角度各异,各有特色,定能为你提供写作思路和灵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元宵节的高中作文900字 篇1
在我的记忆深处,家乡襄阳的元宵节,总是热闹非凡,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元宵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正月十五如期而至,它还有元夕、元夜、上元节等别称。这一节日的形成历经漫长岁月,据说早在西汉时期,正月十五就已备受重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首个月圆之夜,正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新春的延续,在这一天,吃元宵、闹元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吃元宵,自然是品尝美味的汤圆;而闹元宵,活动就丰富有趣多了,猜灯谜、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放孔明灯…… 每一项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古有 “正月十五闹元宵” 的说法,可在襄阳,还没到正月十五,大家就已忙得热火朝天。买孔明灯、采购食材准备包汤圆、购置现成的汤圆,甚至还有人三五成群,精心筹备节目,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说起包汤圆、吃汤圆,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汤圆由糯米制成,馅料丰富多样,豆沙、黑芝麻、红豆、黑豆…… 烹饪方式也有多种,蒸、煮、煎、炸,每种做法都能带来独特的美味体验。吃汤圆,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这小小的汤圆,承载着深厚的亲情与美好的祝愿。
元宵节那天,天还未大亮,妈妈就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拉着我匆匆赶往超市。一进超市,往日宽敞明亮的空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摩肩接踵,几乎难以挪动脚步。我们在人群中艰难穿梭,来到卖汤圆的专柜前,只见柜子里摆满了一排排、一行行的汤圆,有晶莹洁白的,有乌黑油亮的,还有色彩斑斓的彩色汤圆,让人垂涎欲滴。我们在超市里转了一圈,等再回到汤圆专柜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傻眼了,柜子里一片空白,汤圆被抢购一空。没办法,我们只好去买面粉,准备自己动手包汤圆,这可把我乐坏了。
回到家,我洗净双手,迫不及待地参与到包汤圆的队伍中。妈妈已经和好面,我揪下一小团,在手中轻轻揉捏,把它捏成一个薄薄的小圆片,放入喜欢的馅料,再小心翼翼地将其包裹起来,揉成一个圆润的小球,放在盘子里。就这样,我和爸爸妈妈分工合作,你捏皮、我放馅、他搓圆,不一会儿,盘子里就摆满了五六十个汤圆,准备下锅。
爸爸妈妈在厨房煮汤圆,我则跑到院子里和小伙伴们玩耍。路过每一户人家,都能闻到汤圆那浓郁的香气,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有的在包汤圆,有的已经买好了汤圆正在煮,处处洋溢着温馨团圆的气息。
夜幕降临,我抬头望向天空,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夜空中,一盏盏孔明灯接连升起,黄的、红的、绿的…… 它们带着人们的美好心愿,缓缓上升。我目不暇接,看着这些形态各异的孔明灯,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再看地面,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偌大的广场,连落脚的地方都难找。
我们一家人也拆开孔明灯,点燃蜡烛,手牵着手,闭上眼睛,默默许下心愿,看着孔明灯缓缓上升,直至消失在夜空中。
之后,我们漫步在广场上,一会儿来到猜灯谜的区域,开动脑筋,在一个个谜面中寻找答案;一会儿又走到表演节目的地方,欣赏精彩的演出,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襄阳的元宵节,是一场欢乐的盛宴,是团圆的相聚,是亲情的羁绊,它承载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元宵节的高中作文900字 篇2
在华夏大地的文化长河中,元宵节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它不仅是欢乐与团圆的象征,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元宵节最初被称为 “上元节的晚上”。正月十五的 “上元节”,核心活动便是在夜间观灯赏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节日逐渐被称作 “元宵节”。每至正月十五,“闹元宵” 的热烈氛围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新春庆典推向又一个高潮。在这灯火辉煌的夜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宛如白昼,人们穿梭其中,赏灯、猜灯谜、品尝元宵,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追溯其历史,元宵节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元宵赏灯的传统,则始于东汉明帝在位之时。明帝大力倡导佛教,听闻佛教在正月十五日有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仪轨,于是下令在这一天的夜晚,皇宫与寺庙内皆要点灯敬佛,并且号召士族和平民百姓都挂上花灯。此后,这一原本属于佛教礼仪的节日,逐渐在民间落地生根,发展成盛大的全民节日,从宫廷走向民间,从繁华的中原地区传播至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汉文帝时期,正月十五被正式定为元宵节。汉武帝则将祭祀 “太一神”(主宰宇宙万物的至高神)的活动安排在这一天。到了司马迁创建 “太初历” 时,元宵节更是被确立为重要节日,自此在历法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 “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分别由天官、地官、人官掌管。天官喜乐,所以上元节要点燃花灯,以表达喜悦与庆贺。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元宵节的节期和节俗活动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在汉代,元宵节仅有一天的庆祝时间;到了唐代,节期延长至三天;宋代更是长达五天;明代时,从正月初八开始点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的夜晚才落下灯火,整整十天,与春节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漫长而欢乐的节日季。白天,集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商品琳琅满目;夜晚,灯火辉煌,万盏花灯交相辉映,宛如梦幻世界,尤其是那些造型精巧、色彩斑斓的花灯,将元宵节推向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巅峰。到了清代,元宵节又增添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丰富多彩的 “百戏” 表演,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作为农历的元月,古人将夜晚称为 “宵”,所以正月十五被命名为元宵节。这一天是一年中首个月圆之夜,也是新的一年开始、大地复苏的夜晚,人们欢庆这一特殊时刻,既是对新春的延续,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因此元宵节又被称为 “上元节”。
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明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万盏彩灯,以表达心中的喜悦与庆贺。一家人相伴出门赏月,点燃绚丽的烟花,兴致勃勃地猜灯谜,围坐在一起品尝元宵,共享团圆的欢乐时光,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源于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程度。皇宫内外、大街小巷处处挂满了花灯,人们还搭建起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争奇斗艳。唐朝大诗人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以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燃灯的壮丽景象,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辉煌灿烂的一刻。
“猜灯谜”,也叫 “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期新增的一项趣味活动,最早出现在宋朝。南宋时期,都城临安每逢元宵节,制谜、猜谜的场面十分热闹,参与者众多。最初,是一些好事者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彩斑斓的彩灯上供人猜测。由于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充满趣味,在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成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间还有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有实心的,也有带馅的。馅料种类繁多,有香甜的豆沙、洁白的白糖、酸甜的山楂,以及各类美味的果料等。食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煮、煎、蒸、炸,每一种做法都能带来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 “浮圆子”,后来又称为 “汤团” 或 “汤圆”,这些名称与 “团圆” 字音相近,寓意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借此怀念远方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一些地方,元宵节还有 “走百病” 的习俗,也叫 “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大多是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沿着墙边漫步,或跨过桥梁,或前往郊外踏青,目的是驱病除灾,祈求健康平安。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为元宵节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情。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愈发丰富多彩。不少地方在节庆期间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些表演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这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在海峡两岸备受重视,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深受喜爱,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绽放光彩,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元宵节的高中作文900字 篇3
元宵节,是团圆的盛会,是欢乐的乐章,连天空都满溢着节日的喜庆。湛蓝如宝石的天空,澄澈而宁静,偶尔飘过几朵白云,像是棉花糖在天空中肆意遨游,温暖的阳光倾洒而下,将冬日的寒意驱赶得无影无踪。
我和爸爸妈妈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融入这热闹的街道。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让人应接不暇。街道两旁的楼宇,被装点得五光十色,千万条金黄色的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垂落,如银河倒泻,奔腾而下,正是 “疑是金河落德胜”。这般繁多、这般奇特的灯,我还是头一回见,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一盏盏花灯争奇斗艳,每一盏都独具匠心,令人大饱眼福。瞧,那红彤彤的 “五角星”,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期许;昂首挺胸的 “小公鸡”,精神抖擞,似乎在宣告新的开始;活泼可爱的 “小猴子”,古灵精怪,为节日增添了不少趣味。还有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双眼如宝珠般明亮,放射出柔和的白光,高贵又美丽,看得我目瞪口呆,仿佛置身于梦幻的世界。
烟花表演开始,我的心也跟着澎湃起来。几颗明亮的火星,如离弦之箭,一颗接一颗地冲向灰暗的天空。刹那间,火星炸裂,化作一朵朵五彩斑斓的巨大花蕊,又像是一位位下凡的仙女,将希望的花瓣播撒人间。有时候,烟花又像一团团金色的火焰,“毕剥毕剥” 地炸开,红的热烈、黄的明亮、蓝的深邃、绿的清新、紫的神秘,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把天空装点得绚丽夺目。尤其是那一抹紫色,神秘而耀眼,让人陶醉其中,心旷神怡。烟花绽放的瞬间,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那是对美的赞叹,对生活的热爱。
随后,玉花门的烟花腾空而起,姿态万千。有的烟花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在夜空中欢快地游动;有的像一只只调皮的小老鼠,从又粗又短的爆竹里蹿出,四处乱窜,数量越来越多,让人眼花缭乱。彩虹桥的烟花更是惊艳,两个爆竹同时发射,一个烟花飞向左边,另一个飞向右边,在空中交汇,形成了一座五彩斑斓的彩虹桥,又似一弯月牙挂在天边,美得令人拍手叫绝。还有的烟花像一个个相连的花环,象征着团圆与美满;有的像一把把撑开的彩色雨伞,为人们带来吉祥与祝福;有的像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夜空;还有的像长长的瀑布,气势磅礴地倾泻而下,又似细密的小水珠纷纷洒落,场面壮观极了。天空被烟花照得光辉灿烂,让人目不暇接。
烟火晚会结束了,可我依然沉浸在那火树银花的美妙世界里,久久无法平静。这场视觉盛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更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我盼望着今后的日子,也能像这烟花一样,绚丽多彩,充满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