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心得体会怎么写,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深邃思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要深刻领会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群众看领导干部,往往先看其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廉洁奉公、作风优良,进而评价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可以说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家风紧密相连、一体两面。这要求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家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引导领导干部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家风建设是家庭和美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教家风又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教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 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这要求我们要带头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杜绝特权思想,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 以千万家庭的好作风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二、要深刻把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受扭曲的“亲情观”“人情观”所羁绊,最后坠入深渊。我理解,要做到“四个管好”,需解决“三个过不去”的问题。一是“面子过不去”的问题。领导干部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对于亲友的合理请求、正常交往,以诚相待、热情帮助当然是可以的。如果碍于“面子”,有求必应, 什么忙都帮,什么招呼都打,甚至利用职权为他们谋取私利,做出有悖于党纪国法的事来,迟早会出问题。二是“心意过不去”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在处理关系组织原则、廉洁从政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必须“一心一意”,决不能“三心二意”,搞“优亲厚友”“假公济私”。有的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存在亏欠思想,开始以补偿心态为其站台打招呼,逐步丧失原则底线, 最终全家在监狱里“大团聚”。三是“亲情过不去”的问题。舐犊之情,人皆有之。从近年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搞“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夫妻档”“父子兵”“兄弟连”齐上阵,违法乱纪、贪污腐败, 从“全家福”“全家腐”走向“全家覆”。我们要学习毛主席对待亲情的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为亲撑腰。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千万不能碍了面子、丢了底子。
三、要深化整治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是紧盯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专项整治,将领导干部子女相互请托办事问题纳入专项整治重点内容,针对相互帮助承揽项目和业务、干预案件“捞人”、帮忙提拔干部、金融机构聘请领导干部子女作为“资源性人才”等突出问题,全面组织开展自查自纠,督促加快重点问题线索处置,严查“衙内腐败”。二是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督促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有关规定,将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业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必报告内容,记入廉政档案,持续跟踪了解。对新任领导干部开展“家庭式”廉政谈话,邀请家属一起参加,观看警示教育片,发挥“廉内助”监督作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亲属共同守好廉洁防线。三是推动形成文明风尚。深化“两带头五整治”纠风防腐专项行动,从严查处违规接受吃请、违规收受红包礼金等突出问题,推动领导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多陪伴家人,多读书思考,培养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组织开展传承清廉家风、共建美好家庭活动,结合清廉湖南建设,挖掘湖湘文化中清廉元素以及湖南革命先辈的典型事迹,培树一批“廉洁最美家庭”,引导领导干部崇德治家、廉洁齐家。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作用,强调了家教对孩子成长的深远影响,论述了家风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这一讲话既高屋建瓴,又贴近实际,为我们树立了家庭文明建设的方向标。学习这篇讲话后,我深受启发,更对“家”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理解。以下,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学习心得。
一、家是国之根,梦之源 —— 注重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家作为每个人生活的起点,关乎个人幸福,更关乎民族复兴。学习总书记关于家庭的重要论述,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注重家庭建设,才能在千千万万家庭的温暖中汇聚成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是家庭幸福是社会安定的基石。中国古语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社会的最小单元,每个家庭的幸福都是国家安定的基石。总书记指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这一论述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景。
在社会生活中,许多矛盾的根源往往源自家庭问题。曾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青年因家庭教育缺失,成年后屡屡触犯法律,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反思其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生活环境恶劣,这种家庭的不幸直接影响了他的心理成长,也为社会埋下了隐患。由此可见,家庭和睦不仅是个人幸福的保障,更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石。
二是家庭梦融入民族梦。总书记提出,“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这句话将家庭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连接起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国同构的传统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这种观念的集中体现。
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家庭将爱家情怀化作报国之志。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目送丈夫奔赴前线,正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付出与牺牲,才换来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正如总书记所言,“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
如今,国家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前行,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把“小家”与“大家”紧密结合,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只有人人心怀家国,才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三是家庭文化是社会文明的起点。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在总书记的讲话中,“家和万事兴”不仅是家庭幸福的表述,更是社会和谐的浓缩。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尊重与包容,是社会风气良好的源头。一个家庭,若人人知礼守法、尊老爱幼,则家庭氛围和谐;反之,若家庭中充满冷漠与争吵,则难以培养出健康的社会成员。
因此,注重家庭建设,不仅是实现个人幸福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每个家庭都应从自身做起,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为社会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家是第一课,教是第一师 —— 注重家教
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的起点,影响深远,是孩子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人格养成的关键环节。通过学习总书记关于家教的重要论述,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是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总书记强调,“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市场买菜,找零时,摊主多找了两元钱,母亲发现后及时归还,并告诉孩子:“做人要讲诚信,不能贪图小便宜。”这件小事对孩子产生了深远影响,长大后他始终坚守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
由此可见,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只有注重品德教育,从小将“诚信”“善良”“责任”等观念传递给孩子,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是言传身教是家教的关键。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往往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岳母刺字则彰显了家教在品德养成中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我也见过一些鲜活的例子:有的父母自己沉迷于手机,却一味要求孩子专心学习,最终孩子不仅学习效果不佳,还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可见,仅靠语言教育是不够的,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三是家庭教育要融入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强调,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家庭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
三、家是道德源,风是人品镜 —— 注重家风
家风是家庭的精神面貌,也是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学习总书记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我认识到优良家风不仅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家风是家道兴衰的根基。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作为家庭文化的核心,直接影响家族的兴衰成败。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封家书虽短,却字字珠玑,影响了诸葛氏家族数代。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因家风不正而走向衰败。某些领导干部未能管好家人,纵容子女参与违法活动,最终身败名裂。这些事例警示我们,家风不仅关乎家庭内部的和谐,更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是领导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建设。家风不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党风政风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若不注重家风建设,往往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优秀党员干部,以清正廉洁的家风树立了榜样。他们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家人,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为全社会作出了表率。
三是优良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石。每个家庭的家风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社会的风气。优良家风能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而不良家风则可能败坏社会风气。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弘扬优良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家国情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家教是人生的起点,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国家的长远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注重家庭建设,传承良好家教,弘扬优良家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学习习近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近日,医院党支部组织专题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仅是个人幸福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收获颇丰。
一、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风关乎党风政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在基层医院工作中,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患者和家属,他们的家庭状况、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医患关系。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心理需求。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为患者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同时,家风建设也是党员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不仅要廉洁自律,还要以身作则,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良好的家风能够带动党风政风,进而影响社会风气。在医院工作中,我们要以良好的家风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做到廉洁行医、敬业奉献。
二、家教是人生的基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我们要注重品德教育,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医院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将家庭教育的理念延伸到人才培养中。医院可以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医德医风培训等活动,引导年轻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以身作则,不仅要在家庭中做好子女的榜样,也要在医院中做好年轻医护人员的榜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
三、以家风促医风,推动医院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风格。好的家风能够引领人向上向善,影响社会风气。在基层医院工作中,家庭文明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相辅相成。通过家庭文明建设,可以提升医院职工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进而推动医院整体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纯正家风带动医风建设。在日常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廉洁行医、敬业奉献,以良好的家风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家风故事分享会”“廉洁家风进科室”等活动,通过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引导身边同事树立良好的家风意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医院文化氛围。
四、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纯正家风带动医风建设。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引导身边同事树立良好的家风意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医院文化氛围。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能以身作则,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更加和睦,我们的医院一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