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刮起了一阵清新的北方边塞之风。《呼兰河传》的创作个性也为之后的作家们带来一定的启发,是对中国文学创作的丰富。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
【第一章】
好词:
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热气腾腾、莫名其妙、星散开去、得意洋洋、迷离恍惚、毫不加修饰、眼花耳聋、逢年过节、感慨唏嘘、一塌糊涂
好句:
(1)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
(3)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4)呼兰河这地方,就是在六月里也是不十分热的,夜里总要盖着薄棉被睡觉。
(5)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
(6)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
阅读感悟:
读完《呼兰河传》第一章,我仿佛走进了呼兰河小城。作者用质朴的文字描绘出当地的风土人情,那严寒的冬天、热闹又无奈的大泥坑,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都鲜活地展现在眼前。呼兰河人的生活简单重复,虽历经苦难却依旧坚韧。这让我感受到,无论生活多么平凡,人们都在努力生活,他们的坚持与乐观,值得我们学习与尊敬。
【第二章】
好词:
络绎不绝、温文尔雅、眉来眼去、糊里糊涂、人云亦云、肃然起敬、争先恐后、无可奈何、东张西望、称心如意、悲欢离合、千奇百怪
好句:
(1)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2) 黄昏时候的七月,火烧云刚刚落下去,街道上发着显微的白光,嘁嘁喳喳,把往日的寂静都冲散了,个个街道都活了起来,好像这城里发生了大火,人们都赶去救火的样子。
(3) 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来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去了。在这过程中,有的流到半路就灭了。有的被冲到了岸边,在岸边生了野草的地方就被挂住了。
(4) 大戏还没有开台,呼兰河城就热闹不得了,接姑娘的,唤女婿的,有一个很好的童谣:“拉大锯,扯大锯,老爷(外公)门口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孙也要去。………”
(5) 娘娘庙里比较的清静,泥像也有一些个,以女子为多,多半都没有横眉竖眼,近乎普通人,使人走进了大殿不必害怕。
(6) 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温顺,似乎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猛,似乎男性很不好。
阅读感悟:
读《呼兰河传》第二章,我看到了呼兰河人的精神盛举。跳大神、放河灯等活动,充满神秘色彩。放河灯时的热闹与灯流走后的冷清对比鲜明,让人感慨。野台子戏更是热闹非凡,人们借此相聚,却也有因指腹为亲等旧俗带来的悲剧。这些描写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单调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也让我懂得要珍惜现在自由、平等的生活,远离那些封建陋习。
【第三章】
好词:
自由自在、马马虎虎、异想天开、寸步不离、糊里糊涂、不知不觉、一望无际、古香古色、无怨无尤、随遇而安、忙忙碌碌、津津有味
好句:
(1)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3)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4) 大榆树也是落着叶子,当我和祖父偶尔在树下坐坐,树叶竟落在我的脸上来了。树叶飞满了后园。
(5) 我在黑屋子里边又碰到了一块木头,这块木头是上边刻着花的,用手一摸,很不光滑,我拿出来用小锯锯着。
(6) 祖父给我印了许多,还用鬼子红给我印了些红的。
阅读感悟:
读《呼兰河传》第三章,我仿佛走进了作者那充满童趣的童年世界。祖父的园子是那么自由有趣,倭瓜、黄瓜等随意生长,我和祖父在园中的互动更是温馨欢乐。还有那黑屋子,藏着许多新奇玩意儿。这些回忆里有快乐也有祖母去世的悲伤。让我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懂得了童年的经历无论好坏,都是人生中珍贵的回忆,值得我们好好珍藏。
【第四章】
好词:
成群结队、任其自然、逆来顺受、信靠有加、颤颤惊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四六见线、平平板板、水灵灵地、毫无戒心、心安意得
好句:
(1) 下了毛毛雨,那蒿草上就迷漫得朦朦胧胧的,像是已经来了大雾,或者像是要变天了,好像是下了霜的早晨,混混沌沌的,在蒸腾着白烟。
(2)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3) 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
(4) 祖父撒着通红的高粱粒在地上,又撒了金黄的谷粒子在地上。于是鸡啄食的声音,咯咯地响成群了。
(5) 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
(6) 我睡在祖父旁边,祖父一醒,我就让祖父念诗,祖父就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阅读感悟:
读《呼兰河传》第四章,我感受到作者家中浓浓的荒凉气息。从院子里的蒿草、破旧房子,到各户人家的生活,都透着一种无奈与萧瑟。但祖父念诗等场景又带来些许温暖。这让我明白,生活虽有困苦荒凉的一面,可也会有像祖父般的温暖存在。我们应珍惜那些美好的瞬间,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也要像文中人们一样,有逆来顺受的坚韧。
【第五章】
好词:
毛骨悚然、骇人听闻、心安理得、心烦意乱、兢兢业业、孤陋寡闻、络绎不绝、无妄之灾、满心冤屈、活蹦乱跳、奇闻盛举、欢天喜地
好句:
(1)星星月亮,出满了一天,冰天雪地正是个冬天。雪扫着墙根,风刮着窗棂。鸡在架里边睡觉,狗在窝里边睡觉,猪在栏里边睡觉,全呼兰河都睡着了。
(2)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
(3)小团圆媳妇摆在炕上,浑身像火炭那般热,东家的婶子,伸出一只手来,到她身上去摸一摸,西家大娘也伸出手来到她身上去摸一摸。
(4)那景况说热闹也很热闹,喇叭曲子吹的是句句双。说凄凉也很凄凉,前边一个扎彩人,后边三五个吹鼓手,出丧不像出丧,报庙不像报庙。
(5)祖父说:“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
(6)那白兔子一听,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来,擦擦眼泪,就不见了。
阅读感悟:
第五章围绕小团圆媳妇的遭遇展开,她的婆婆对其肆意打骂,众人迷信偏方、跳大神,最终将她折磨致死。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反映出呼兰河人思想的愚昧与麻木。在那个封闭的小城,封建迷信与冷漠残忍侵蚀着人性。萧红的文字让我看到了时代的悲哀,也让我珍惜当下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的生活。
【第六章】
好词:
笑逐颜开、耀武扬威、黑白分明、端庄沉静、无家无业、孤伶伶、各得其所、正颜厉色、贪生怕死、连喊带唱、慢条斯理、东倒西歪
好句:
(1) 天空是发灰的,云彩也失了形状,好像被洗过砚台的水盆,有深有浅,混洞洞的。这样的云彩,有的带来了雨点,有时带来了细雪。
(2) 长在前院的蒿草,也都败坏了而倒了下来,房后菜园上的各种秧棵完全挂满了白霜,老榆树全身的叶子已经没有多少了,可是秋风还在摇动着它。
(3) 有二伯走路,好象是没有眼睛似的,东倒一倒,西斜一斜,两边歪着。我怕他撞到了我,我就靠住了墙根上。
(4) 祖父的窗子上了帘子,看不见天上的星星月亮,看不见大昴星落了没有,看不见三星是否打了横梁。只见白煞煞的窗帘子被星光月光照得发白通亮。
(5) 我梦见了一个大白兔,那兔子的耳朵,和那磨房里的小驴的耳朵一般大。我听见有二伯说 “兔羔子”,我想到一个大白兔,我听到了磨房的梆子声,我想到了磨房里的小毛驴,于是梦见了白兔长了毛驴那么大的耳朵。
(6) 大墙之外,已经稀疏疏地有车马经过了,原来天已经快亮了。可是有二伯还在骂 “兔羔子”,后边磨房里的磨倌还在打着梆子。
阅读感悟:
读《呼兰河传》第六章,有二伯这个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在眼前。他性情古怪,既倔强又有些自卑,偷东西的行为让人惊讶,却又透着生活的无奈。作者对他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小人物的复杂与辛酸。也让我明白,生活可能会把人逼得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苦衷,我们应多些理解与包容。
【第七章】
好词:
成群结队、蹑手蹑足、若无其事、热气蒸蒸、风风火火、不辞辛苦、造谣生事、车水马龙、欢天喜地、眉开眼笑、乌烟瘴气、莫名其妙
好句:
(1)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
(2)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3)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4)七月的晚霞,红得像火似的,奇奇怪怪的,老虎、大狮子、马头、狗群。这一些云彩,一到了八月,就都没有。
(5)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不挂。六月的黑云,七月的红云,都没有了。一进了八月雨也没有了,风也没有了。
(6)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满满含着眼泪,但是他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
阅读感悟:
第七章讲述了冯歪嘴子的故事,他与王大姐成家生子,在艰苦生活中努力挣扎。尽管周围人对他们充满非议,但冯歪嘴子始终坚守责任,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萧红用平实语言勾勒出生活的苦难与希望,让我看到普通人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他们在呼兰河这片土地上,用坚韧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尾声】
无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