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1 09:18:24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时间:2024-07-21 09:18:24     小编:WJ2

细节往往在悄无声息中极大地影响着人性。教师的态度与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所以,教师应当谨言慎行,注重自身的每一个细节,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引导学生,助力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读罢朱永通的《教育的细节》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细节里处处都蕴藏着大大的智慧。特别是在面对每一个班主任都非常头疼的排座位的问题,就非常考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因此,我对于“润泽的座位”一文就格外关注且深有感触。

作者提出如果一个班级里的人数是奇数,剩余一个座位会如何处理时,我对于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掩卷深思终不得其中的教育奥妙。朱永通老师在书中写道“总有教师独具匠心,从爱和尊重出发想出办法”,奖励表现最好的孩子下周在这个单独的座位上坐一周,而且“不能坐太久,因为让谁的孩子去坐,家长们都会很有意见,且客观上,这个座位对孩子的视力来自心底,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这样一来,这个备受折磨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想去做,不但孩子们愿意去坐这个位置。更为难得的是家长们也纷纷鼓励孩子们好好表现,争取机会去坐这个位子”,我不禁为这个班主任的变问题座位为争抢的座位,让尴尬的座位变成荣耀之位的做法拍手称快,大声叫好,难怪朱老师忍不住地赞叹:“你看,脑筋一转把消极的处境变成积极的语言行为,这是多么美妙的教育艺术。每走到一个陌生的座位去做符合生长中的孩子的心理机制,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新的座位,无形中构成的适当刺激,暗合了人的炫耀本能,它可以激发出人潜在的正向能量。”

和其他班主任一样,调座位问题也困扰着我。个人认为看似不起眼的调座位,稍不留神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尊重学生、需要规则的注入,更蕴含着巧妙的艺术。

呵护自尊:讲究人之常情

这不,新学期开学不久,新同学新面孔,座位属于临时搭配,不久就有不淡定的学生来打报告:“老师,能不能帮我调个座位,xx同学老爱讲话影响我。”或者,“老师,我想好好听讲,坐在后面听得不真切很影响听课效果!”又或者,“老师,我想找个学习好的同桌帮帮我。”等等,太多的理由,但只有一个目的——调座位。放眼望去,申请调座位的都是一些情商高学习好的同学。而调皮捣蛋的“糟糕”的学生,其他学生是不愿意和他们坐在一起,巴不得让坐远远的,恨不得把他们的桌子搬到走廊上,无人问津更好。这样可行吗?绝对不行!如果安排他们独坐只能让他们的心理上认为离温暖的集体越来越远,有被抛弃的感觉。越是调皮捣蛋的学生越需要过多地去呵护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保护他们的自尊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只能无奈地告诉他们:“老师收到大家的意见,会好好考虑的。”我想:不能把调皮捣蛋的学生就此放弃,况且他们并不是差得“无可救药”,他们需要有好同学的影响和引领,他们不是生来就如此不堪,希望肯定是有的,即便是一线希望,我必定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拉他们一把,这是人之常情。

捕捉亮点:讲究调整艺术

说到座位的众口难调,其实也不奇怪。我曾记得班上曾有一个班干部的家长找到我让我帮孩子往前调一调座位,说最好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上,有利于孩子听老师讲课,孩子也不想坐在后面一排。我这样回复这位家长:“你的孩子个子今年长得真快,你一定很骄傲吧?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让你感到更骄傲的事情,那就是你的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不论他在教室的哪个位置上坐着,都是最最令我放心的孩子!”家长立刻激动起来,“你说得很对,老师,他的确很自觉……”滔滔不绝地夸赞着孩子的种种优秀的表现,看得出家长很受用这样的沟通艺术。于是,当班长来说不想坐在最后一排时,我告诉他:“你知道为什么把你安排在最后一排吗?因为你是班头,要总揽全局,对全班同学的动向你要了如指掌!”当有孩子细说同桌的种种不是,我开导她:“你是老师的希望,希望你会像你的座位一样会是最好的位置,有宽广的胸怀!”当小个子的孩子向我来诉说调位的理由时我鼓励她:“你的个子不高,放你在最后是不是会觉得委屈,其实你是同学们的榜样,而且工作能力极强,老师希望你能带动你周围的同学一起向前!无论你们在教室里的哪个位置上坐着,都是老师一番苦心,愿你们毫无保留地把你们的优点带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将不足统统都甩到十万八千里!”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给孩子们一个充足的理由,让他们都会觉得自己被关注,被重视,于是让心中那些不快和怨怼统统都会烟消云散。

实施规则:讲究约法三章

无独有偶,我也曾碰到过统筹安排座位时将学习好的女生和调皮捣蛋的男生安排坐在一起,目的是以静制动,让女生的优秀品质影响带动调皮的男生,结果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不久就暗潮涌动,女生的家长专门到学校找到我,让我把孩子调整一下座位。一边答应着家长会考虑周全一边暗自思量究竟怎么做才会既不伤捣蛋生的自尊,又能调动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最大限度地选到满意的同桌呢?我决定试试让大家自己选择同桌,因为强扭的瓜不甜,只有自己选的才是最好的,但问题又来了,如果只写一个名字,如果没有交集怎么办?于是为了保证最好的效果,不至于发生重复的情况,我让每个人都准备了三个人选,首选一人,备胎两人,让我的排列余地尽量大一些,这样我把大概的座次理清新座位表就出台了。绝大多数人如愿以偿,情绪空前高涨,我顺势约法三章:1.好心情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保证,我尊重并相信学生自己的选择。希望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采取试坐方式,期限一周,根据试坐情况调整。)2.同桌不易,且坐且珍惜,共同为班级各项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3.影响较差的、引起同学和老师公愤的,座位将会重新调开。

如此一来,调整座位的过程中,在民主的氛围中、规则的引领下,以呵护孩子的自尊为前提,巧妙融入化解的艺术,不仅让我少了很多顾虑和担忧,也解决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长与班主任的纷争与矛盾,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教育人应该从小事,从细节之中呼唤真教育,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篇二: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朱永通是我敬佩的教育行者之一,作为资深的教育人,他说话、行事、作文、编辑,统统散发着平淡气息,满溢着清新味道,蕴含着思想锐度。因为是《教师月刊》的长期读者,朱永通的专栏文章我曾经熟读过,也以此为据来观察过身边的教育现象,反思过自身的教育行为。《教育的细节》是百读不厌的案头书,于我而言,这是一面镜子。每次重读,我喜欢随手一翻,与哪一页相遇,就看这一瞬间的缘分了。

这次,我与“观念”投缘。这一辑有6篇文章,我尤其喜欢谈观念特征的3篇。

观念是一种认识和觉悟,是一种思想意识,具有稳定性。观念好比存储在大脑中的一张地图,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行为都受地图的支配,都是观念的产物,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

朱永通说:“时间性,是观念的特征之一。”

观念的产生受现实条件的影响,老教师朗读《狼牙山五壮士》,六七十年代的学生会“留下热泪”,七八十年代的学生会“表情都很凝重”,零零后的学生却把老教师的朗读当成毫无代入感的戏来看,进而调侃、揶揄甚至嘲讽。老教师认为学生是一代不如一代,三代学生看到的同一个老教师形象也完全不同。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观念不同,看世界的眼光便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十年,是时代背景巨变期,观念的更新如果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需要,就可能因为观念滞后而造成行为落后、迂腐甚至可笑。这一点在教育方面也很明显。

在追求“吃饱穿暖”的时代背景下,上学是一种奢求,因为上学是知识传递的最快方式,是区别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主要路径,所以学校是神圣的象牙塔,教师是尊贵的知识权威,学生对校园和教师是仰望、崇拜的姿态。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拓宽,知识也变得极易获取,校园和教师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一条小径。而来到信息遍地开花的互联网时代后,知识已经成为随手可得的碎片,便捷性工具的掌握让知识的学习不再具有神秘感,知识成了我“想要即可得”的东西。学生和教师、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急剧缩小,知识获取渠道的平等化必然带来师生关系的平等化。

教育者的观念如果严重滞后于时代,就难免有荒唐的教育行为。比如把正常的异性交往看成“早恋的苗头”消灭于萌芽状态,教师点名读错字被学生纠正却屡“纠”不改,根据家长“身份”给予学生不同的“待遇”,用“经营理念”的路子来创建校园文化……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些带着特定时代背景基因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注定会成为不合时宜的朽物,教育者要主动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审视、剖析、辨别、扬弃,从而让自己的观念保持活性和生机。

朱永通说:“空间性是观念的另一个特征。”

观念是“生命深处某种神秘的力量”,是人的“第二本能”。人处在不同的地域里,就形成不同的观念。骆家辉为了“与家人团聚”而辞职,被认为有“深层次的政治考量”,在受“千钟粟”优先的文化支配下的人们,很难理解骆家辉奉行“家庭优先”原则的行为表现。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限。坐井观天者,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翱翔长空者,天自然是无边无际了。一方水土养一方观念,人苑囿于水土,水土对人的影响如影随形,人的观念亦如此。

有段时间,校园广播站每日晚饭后都会播放一首歌——《明天,你好》,这是学生喜欢的东西,耳濡目染,我也研究了一下歌词。“长大以后,我只能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明天你好,含着泪微笑,越美好,越害怕得到。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一边失去,一边在寻找。明天你好,声音多渺小,却提醒我勇敢是什么。”这首歌很适合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聆听,他们在茁壮的岁月里可能会遇到了核聚变式的烦恼,看似不经意的表情、动作、话语都会激荡起内心的万丈狂澜,但好在还有可以无限憧憬的明天来带领迷茫的少年寻找明亮的方向。每天听着动人的旋律、妥帖的歌词,回想自己青春年少的校园生活,再看看眼前或匆匆而过或悠闲信步的少年,我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靠近他们,越来越懂他们。

到黔西南一所学校支教,校园依山而建,虽群山环绕,但因为建筑物偏少、偏低,毫无逼仄局促,反而给人一种空阔辽远的感觉。同样也是傍晚,校园广播里响起了《明天,你好》,学生着装朴素,面容朴素,行为举止朴素,少年的意气奋发和忧郁神情却让人印象更深刻。在这里听到这首歌,我内心有一阵抽搐,明天似乎跟青春无关,只是跟未来有关,我努力相信明天会好,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真的会好吗”。看同一片蓝天,踏同一片厚土,但分割于两地的少年,因地域、经济、文化的差异,他们真的会有意义和内涵完全相同的明天吗?在这样的环境下听这首歌,竟然有一阵流泪的感觉。

人的观念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我在不同的校园听到同一首歌,会引发不同的思考。少年们在不同的的城市、不同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也会对“明天”有不同的认知。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别人,难免有自以为是的嫌疑,犯自以为是的错误吧?

时间和空间会影响人的观念,但人也完全有可能突破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自己的观念得到及时更新。这就涉及观念的第三个特征:主体性。朱永通说:“人从来都不是完全被动地为观念所支配,而是经由观念,主动地进行自我塑造”,“人是观念的作品,也是情感的动物,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为阐明这个道理,朱永通举了陈之藩幼年背唐诗的事情,也讲了自己女儿学舞蹈的案例,这也让我想起一个小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经历。

小学生曾经拜两个教练为师,老陈教练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带他入门学球、参赛;小胡教练是退役专业运动员,是他获得县级冠军后才拜的师父。在老陈那里,学乒乓球是一种快乐,技术都简单易懂,训练也很快乐,教练也鼓励他多跟别人去切磋切磋,检验一下自己的实战能力,体验胜利的自豪感。在小胡那里,每一个固定的技术动作都要训练千百次,这是训练基本功;在实战方面,教练不允许他跟缺乏专业训练的对手过招,担心他为了赢球胡乱打球,影响专业水平的提高。一开始,他喜欢老陈,不喜欢小胡,主要原因跟老陈学得快乐,跟小胡学得枯燥。但时间久了,他意识到自己的球技确实提高很快,这时候他觉得两位教练各有优点。随着时间的延长,他认为到跟着小胡教练学球,未来的水平肯定会更高。他对教练的评价在变化,对教练的情感态度在变化,实际上也是自己的观念在变化,这就是人的观念的自我更新过程。

人的观念有固化的危险,也有进化的可能。观念的形成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但由于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人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观念的不断更新。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是观念三个特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就更精确。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理念我们也有,就是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培训只讲理论,对一线老师没有任何帮助”,“专家们说的都对,听上去很在理,但我一做就错,专家的话都是骗人的吧”。甚至有人说得更直白:“不用讲高深的理论,直接告诉我们操作方法就行。”作为教育者,迷恋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教师虽然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教育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人制造产品,教育以人为核心,目的是发展人、培养人。只有教育观念对头了,才能实现人的目标,反观教育乱象,很多错误都是观念偏差导致的。例如:初中生与母亲发生口角后跳河自杀,大学生因延期毕业而滋生悲观自杀念头,家长因学校高考成绩不佳要聚众抗议要求换校长,家长用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社会上每年高考后热捧状元……这些现象都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术无关,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家长、教师、学生的观念出了问题。有些观念在一定时间内正确,在一定空间内正确,在一定主体者视野内正确,并不代表它一直正确。作为教育者,认识到观念的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等特征,从而保持对自身教育观念的及时更新,才能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更科学,更合理,更正确。

简单说,观念对了,方向就正了,目标也就清晰了,我们培养的人也就有样子了。

篇三: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我有幸拜读了朱永通先生《教育的细节》一书。拿到书本,一行小字跃入眼帘——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细节中为何有魔鬼?如何让天使永驻?当我一页一页翻看着的时候,我渐渐明白了细微之处见真著,教育就藏在一言一行中。

一、教育蕴于言语中

“舌头的摇动,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关乎教育能否绽放人性之美,它理应成为每个教育者自觉去探索的课题。奇怪的是,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在为各种课题忙得团团转,却鲜有人真的把‘怎么和孩子说话’当成一回事,更别提把它当成研究课题来实践了。”朱永通先生在《怎么和孩子说话》一文中提到:教师的语言于学生的重要性。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随口一句消极的话,极有可能成为学生痛苦的刺激源,也就是语言暴力。与行为暴力比起来,语言暴力没有看得见的伤痕,但它造成的却是难以愈合的身心创伤。语言暴力割去了教育中的人性之美。在情绪激动时,如果做不到口吐莲花,至少可以选择闭口藏舌。

在我的课堂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上完课本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做习题。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作答,只有小李还在窃窃私语。我想:平时她也是挺文静认真的女孩子,最近几节课上却喜欢讲话,要是现在批评肯定让她难堪,不如等下课后再找她谈谈。于是,我走到她的旁边,对她使了使眼色,暗示她认真完成练习。下课后,我找到小李,问她最近课堂上窃窃私语的原因。她支支吾吾地说是在借笔,问同桌要写的内容。原来,小李的父母最近比较忙,总要很晚回家,而小李又要等父母回来才肯睡觉,这就导致她睡眠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常常忘带书本、文具。我赶紧联系了小李家长,建议家长抽出一个人来专门陪伴小李,帮孩子把作息时间调整好。小李妈妈采纳了我的建议,每日一下班准时回家陪孩子。此后的课堂上,小李的专注度提升了,丢三落四的行为也不见了。反思自己当初的做法,我庆幸我的选择:课堂上用眼神暗示小李,课后单独找她了解情况,这才问出真实缘由并对症下药。要是换成直接训斥,我的课堂上可能因此多了一个厌恶学习的孩子。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虽然能给学生语言上的尊重、鼓励和信任,但偶尔也会对学生缺乏耐心,语言粗爆生硬,甚至采用强制式的命令,如“不完成作业就罚下次作业翻倍”“不把单词背完就不许回家”。这些语言暴力并没有帮我实现更正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反倒让孩子更加不听教诲,甚至心怀怨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至关重要。一言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能摧毁一个孩子。读完此书,我告诫自己: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避免言语粗暴,要通过关心、爱心与孩子沟通,多表扬多鼓励。时刻谨记:舌头的揺动,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和自尊。

二、教育蕴于行动中

“一个教师对特殊座位上的孩子关注了什么,意味着他对这个孩子倾注了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从中往往能读出好教师的样子。”朱永通先生在《润泽的座位》一文中提到班级座位安排的奥妙。当学生人数为奇数时,总要有一名学生自己单独坐,谁去坐这个座位,客观上就成了教室里的“孤单者”。如何安排这个座位上的学生,才既不会对孩子造成隐性的伤害,也不会让家长充满了不快的情绪?

朱永通先生在深圳市清林小学杨勇校长那里得到了精彩的回答。有一位班主任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凡本周表现好的孩子,老师奖励他下周在这个座位上坐一周——不能坐太久,因为让谁的孩子去坐,家长都会很有意见,且客观上,这个座位对孩子的视力乃至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这样一来,这个备受冷落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吸引了更多的孩子。不但孩子们愿意去坐这个座位,而且家长们也纷纷鼓励孩子好好表现,争取有机会去坐这个座位。脑筋一转,把消极的处境变为积极的育人行为,这是多么美妙的教育艺术。反观我们有些班级,在安排座位时,一般让好动的学生或者孤僻的学生单独坐,似乎把单独坐当成了一个惩罚。其实这样做,无形中就给学生造成了伤害。反之,把单独坐作为一种表扬手段,激励学生争取这个座位,让班级的氛围积极向上,不得不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当课堂上需要小组讨论或合作的时候,单独坐一桌的学生怎么办呢?朱永通老师在读朱煜老师的专著《讲台上下的启蒙》时,发现了王老师的智慧做法。当杨老师请学生与邻座互相演唱给对方听时,听课的王老师发现最后一排单坐的孩子,便走过去,坐在他的身边,让孩子唱给自己听。不仅如此,整堂课上王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温和的目光游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表演结束,她率先鼓掌。王老师的几个细节,让课堂一下子变得无比柔美。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边缘人”,理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养。

再反观我的课堂,当有学生同桌互动活动时,也常常忽略了单独坐的孩子,让他们成为前排同学的附庸或当别组的旁观者。看了书中的案例,我忽有“柳暗花明”之感。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我会尝试采取朱永通先生的建议,主动与这个孩子互动,让他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

三、教育蕴于观念中

“在问候礼仪里深埋着平等观念,即它是问候双方在情感上互相尊重的一种方式。从回应与不回应,以及如何回应的行为背后,我们可顺藤摸瓜觅得不同观念的踪迹。”朱永通先生在《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只强调长者之权威与地位的价值导向,使之代代相传,以致许多新任老师严重缺乏平等观念,他们对学生的问候往往无动于衷。书中告诉我们:问候是双向的,是情感上的尊重,漠然处之,则是对情感的破坏,我们对学生情感习以为常的忽略行为,日积月累,会导致他们的人格上布满冷淡与冷漠的阴影。我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也对学生热情而又礼貌的问候熟视无睹、漠然处之呢?但还好,我还来得及改变!以后我要热情地回应每个学生每一声的问候,让问候的温暖在我们之间传递。

我又想起了班上的小欣同学:开学初的她,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多时候回答得很精彩。而我对于她的发言也只是简单地以“verygood!”回复。渐渐地,我发现她发言的次数少了。在朱永通先生的书里,我找到了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时刻注意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应积极回应学生,用心多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被平等对待的愉快。

“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细节会于悄无声息处极大地改变着人性。教师的态度和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改变学生的人生。仔细回味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朴实的文字中渗透着细节的力量。朱永通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我将追随着他,从言行的细节处出发,把他的思想融进我的教学实践,用足够的耐心来做好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幸福地成长,让自己的教育之路稳步发展!

篇四: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这本书。这本书认为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道出了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朱永通先生通过穿插真实教育案例的方式,思考和讨论了当前教育中的一些细节,传达了对教育抱有的仁爱理念和人文关怀。以下是我的几点读书心得:

一、转变观念,拥抱不同

在“活在观念里”一章中,朱老师阐述了在我们日常教育行为中,时刻扑闪着“观念”的身影,观念的改变有多难,教育就有多难,每个人出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环境,所以每个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一样。

书中的这一案例令我印象深刻:朱老师的女儿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时有两个不同的舞蹈老师,C老师和W老师。上舞蹈课时学生要自带舞蹈鞋,进舞蹈教室时再换上,但会有学生忘带舞蹈鞋,上C老师的课时,凡是忘带舞鞋的学生一律不准进教室,要么在门口旁观一节课,要么在走廊里面壁思过,她虽严厉,但上她的课时,总有同学忘记带鞋。上W老师的课,开始的时候,每节课总有两三个学生忘记带鞋,但W老师从不生气,在储物间找出大致尺码的鞋给学生,告诉他们课后归还,W老师还教给学生一个方法:买两双舞蹈鞋,其中一双放在书包里,除了换洗不要往外放,就永远不会忘记带了。果真,很快再也没有学生忘记带鞋了。W老师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避免忘记带鞋的方法,而且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由此看来,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观念使人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做出不同的行为,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二、积少成多,引发改变

班级中难免会有单独的座位,对于老师来说,谁来坐这个座位是司空见惯的问题,但鲜少有人挖掘背后的教育奥妙。大部分老师会将单独的座位用于惩罚教育,当某个孩子表现不佳时,就惩罚他坐到这个座位上。然而,朱教授在深圳市清林小学看到了不同的做法:清林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奖励表现最好的孩子在这个座位上坐一周,但不能坐太久。一个备受冷落的座位就变成了表扬的座位,激励更多的孩子努力表现,争取坐到这个座位上。这样就将消极的处境转变为积极的育人行为。

三、关注细节,坚守本心

教育的细节,并不仅仅存在于教育教学的行为当中,更在于行为背后的思维观念以及言语表达当中;行为上的细节容易引起注意,但内在的思维观念和言语表达上的细节却难以引起注意。想来,作为教育者,时时刻刻皆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有所观视。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有人说教育就是一堆的细节。是的,教育无小事,细节更是于悄无声息处极大地改变着人性。而如何能够关注到细节,则需要我们老师给予孩子们极大的耐心与爱。有爱,才有心;有心,才会关注。把小事做到每个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事。

篇五: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在拜读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细节》一书时,教育细节的“一厘米之变”引起了我的共鸣,他提到:“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去努力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整日期盼外在有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句话我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身兼班主任、双班数学教师、备课组长等多职的年轻老师,每天和时间赛跑,甚至经常面对一地鸡毛的状况。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习惯无意识”的教育细节,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阶段性成长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一辈子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是消极还是积极却是取决于教师这个“习惯无意识”教育细节的性质,细思极恐!

记得有次和在初中任职的朋友交流经验时,她跟我分享的一个教育细节。她在组织一场全校性活动时,挑中了七年级一名乖巧女学生来当主持人,这个学生和我那位朋友只有几面之缘。当她把这个事和学生所在合唱团的音乐老师说起时,音乐老师却告知她,这个女孩子最近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有跨进校园困难的症状,除了合唱团有排练时她会努力克服恐惧心理,勉强进校外,其他时间她基本很难跨进学校。朋友当时十分吃惊,征询音乐老师的意见,是否还要和学生说主持的事,音乐老师表示可以帮她先问问孩子的意见,没想到孩子居然答应。朋友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位学生还是有热爱的事情想做,但也担心孩子到时会不会因为情绪让活动生变。后来当她和孩子见面说起主持的事时,这个孩子刚偷偷在楼上和妈妈哭了一通,睫毛上还挂着泪滴,但是进班级前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看起来很懂事很乖巧。说起主持的任务,孩子也是期待的,把主持稿随身携带,一直都在认真准备。在交谈中,朋友明显感觉到孩子因为被老师看中,内心是欣喜的,为了参加这些活动,也在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踏进校门,坚持不住了就给妈妈打个电话缓解自己心情。朋友说,当时就觉得自己的一念之举,给了一个正在和成长困难做斗争的孩子一份正向的能量,她能感觉到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内心重获的平静和欢乐。

我常常在想,或许教育就是由这一些小细节构成的,所以,我们可能要努力克服一些不良观念上的“习惯无意识”,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下班抽出十几分钟认真回想一下一天的教育细节。在忙碌中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即使是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表情,也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关注、鼓励和爱。我想,要做到这些也不难,先从修炼自己做起,从让自己内心平和,情绪稳定,面带微笑做起。严慈并济向来并行不悖,对孩子严格不意味着要怒骂凶人,对孩子慈爱不意味着纵容偏心。

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远比知识的讲解来得更加重要。我们在追求成绩的大环境下,应该更多的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以教育细节“一厘米之变”来换取学生发展“千里之别”。我相信,一个孩子在学校如果面对的班主任、老师都是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给予他们爱、关注、微笑,那么,内心感到舒适的他们一定会对每天进校园感到快乐,对学习充满兴趣。就像朱永通老师说的,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不能改变教育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相当于改变世界,因为我们也是世界的一份子。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履行教育工作者的“一厘米主权”,就是在慢慢改变教育的大环境,积少成多,终有一天,在一批一批的改变者的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

而当下,我们个人力量虽有限,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努力用自己正向的教育细节去影响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学生,如果因为能力所限暂时不能给他们提供正面影响,至少,我们先从不“阻碍”学生的成长做起。

篇六: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书是灯,照亮前行的路;书是桥,接通彼此的岸;书是帆,推动人生的船。这些天我读了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一书,全书用散文式的文笔记录了朱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共有五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着手,阐述了作者对教育中几处细节的见解,分别是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和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本书是朱永通老师所撰写文章的集锦,列举了非常多的教育小故事和作者的解读与分析。书中的案例鲜活生动,朱老师眼光敏锐,语言犀利,善于发现教育的细节,其中很多观点值得学习。

阅读本书,使我意识到细节的力量。从习以为常的细节审视和反思自己整个的教育观念,研究和改变自己的实践操作,从细节入手的改变可以使教育观念和教育的原理、原则落地生根;提供细节变革的参照可以帮助我们教师找到变革的抓手,使变革变得更加真实可靠。阅读的本质是阅读自我,阅读带来反思,阅读中,我不时审视自己是否关注了这些教育细节,在处理这些细节时自己是否合格。审视的结果使自己坐立不安,恨不得重新来过。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火种。空洞的教育不如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爱祖国,那么在举行升旗仪式时,教师首先要做到严肃庄重,不交头接耳;要求孩子保护环境,教师自己看到校园中的纸屑时,应该第一时间弯腰捡拾,而不是漠然走过;教育学生要爱劳动,教师就应该热爱劳动。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一言一行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就如同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的改变,往往是先从教育细节的改变开始的。品读《教育的细节》,朴实的文字渗透着细节的力量,我将沿着作者的路,把他的思想融进我的教学实践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审视自己,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全面教育和关心学生的成长。

教育,就在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之中;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独特的教育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的细节,去细细体味教育的独特韵味吧!

篇七: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读朱永通老师《教育的细节》一书,心中感慨万千,这万千感慨不是一时、不是一点,而是时时、是点点。一言一语,时时刻刻牵动着内心的波澜,一圈圈一环环,如同一面神奇的镜子,不只照见皮囊,更是直入内心,看得见“魔鬼”、也窥得到“天使”。

观念——始于细节,决定方向

朱老师说:细节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方向。所以,观念具有“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不同时代的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的体会不同,不同水土的人对“骆家辉为了与家人团聚而辞职”的看法有别,不同处境下的人对生活需求也各异。所以,当了解了观念的特征后,再来反观我们的教学,才发现原来“分层”教学真的不是一句空话,也真的不应该只是基于知识认知的分层,它的分层落实需要细节,在细节关注中感受分层的价值,明确分层的方向。

已经不记得首次提出“分层”这一件事是在哪一年了,只记得当时的“分层”重在作业的分层研究上,只记得为了落实“分层”的作业布置学校进行了“有效作业设计大赛”,大赛后学校颁布了优秀设计奖,然后便开始了“分层”作业的实施。如何“分”呢?从那时起无论我走过了多少个学校,“分层”作业都是以“ABC”三个层次“呈现”的,而“呈现”出的每一个层次的作业学生都要完成,因为所谓的“ABC”只是老师把以前的作业分成了三部分。多年来从未因这样的“分层”而有丝毫愧疚,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而“这样做”背后的原因却从未深思。

自“双减”政策下发后,作业设计正式进入了一线教师的视野,上海教研室首当其冲,所研究的作业设计项目成为了国家级成果,为我们的作业设计提供了可学习可复制的模板。但有了这样的模板是否就真能促进分层作业的真落实呢?答案依然不理想,因为摒弃旧习真的很难,难在哪里?读了朱老师的这本书后,猛然间发现原来“分层”难落实的原因在观点,为什么要分层,于一线教师而言只是政策,没有对细节的关注,没有对时间、空间与主体性的思考。旧的观念下的新冲击欠缺思考,哪怕现成的模板在面前,也必然会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成为一种“形式”,当老师为无为的“形式”忙碌时,教育便不再“柔美”,也不再“幸福”。

所以,回过头来再来想“分层”这件事情,既然政策已经下达,那必然与时代有关,21世纪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学生所需要达成的素养已经远远不是“知识”,不是“简单的读、写、算”等经典作业所能达成的,走老路真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分层”这件事情真的有必要,因为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落实应该像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一样,基于不同的学情,基于不同的成长规律。当我们摒弃了简单的照搬,也便有效地避免了“水土不服”,当我们开始静心关注我们面前的这些生动而活泼的生命需求,开始关注他们的“处境”与“认知”时,也许对于“分层”,我们才会产生真正的“观念”,而这样的“观念”必然会引领每一个“现在”的孩子们朝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减负——靠老师,不是方法

关于减负,虽然朱老师只问了那么一句“减负,减出幸福来了吗”,但书中的字字句句莫不指向于“减负的幸福”,无论是“一厘米之变”的避让、“好教师”的评价,还是“课程风险意识”的反思、“有思考的教书生活”行动,老师是减负的关键,老师的“减负”观念远比政策上的方法要求、经验上的方法呈现等更重要,所以朱老师说“教育要靠老师,而不是靠方法”。

前些日子发生了一件让人无法释怀的事情——一年级的小学生厌学了,而这个叫A的小学生在学校里是一个优秀得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的孩子。大家(包括A的家长)都认为疫情期上网课时孩子用上了手机,自此就被手机“绑架”而失去了当优秀学生的动力了。孩子为什么会迷上手机?除了手机的世界过得快、手机的世界没负担外,我感觉最重要的便是手机里有无限的“希望”,“你真棒”“下次会更好”“再玩一次”,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诱惑,每一句话都能让孩子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诱惑里感受快乐。

“减负”减什么?减课业负担、减机构培训,一二年级没有了书面作业,家长们便不会了,没有作业的课余如何与孩子相处?最简单的便是“给一部手机”,于是玩手机便成为孩子慰藉自己的最好玩伴。好似玩手机的坏习惯养成只是家长的责任,老师呢?在“减负”这个时代背景之下,老师做什么?“必需的、合适的负担”要有,因为“任何学习必然带来一定的课业负担(压力)”,所以在这必要的压力之下,“减负”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必须了解“为谁减负”“谁在减负”的问题。

“幸福是‘减负’的代名词。”所以作为老师,幸福地教、幸福地思、幸福地融入教育方方面面的事务中,才是真正“减负”的关键,而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的学生才愿意每天幸福地学习。所以,在一年级小学生厌学的背后,一定有着“不幸福”的因素的存在。真正的减负在教师,教师要学会“和孩子说话”,要在“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中感受“躲藏在座位里”的教育、感受“肯负责、有本钱”的教育操守,更要在思考“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哪儿去了”的过程中对美景的智慧的欣赏。

“把所有的精气神放到让孩子更像孩子一样生活的工作中,这才是柔美的教育应有之义。”教育是什么?不是无休止地“应付”、不是无尽头的“形式”,而是一种源于对“琐细”的敏感,源于对孩子不受任务物质化玷污的、纯粹的爱,源于那种看得见“魔鬼”、也窥得到“天使”的勇气。也许教育真的应该如“春蚕吐丝”一般柔美,柔美中无一丝“丝方尽”的无奈,而是另一番源于“幸福”的美景的开启与延续!

篇八: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经说过:“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细节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注重细节也更能滋养教育的智慧,带着对这样一句话的思考,我在推荐书单中选择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教育的细节》这本书语言细腻有力,以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事例探讨教育的主题,在书中朱永通老师用他独有的敏锐对教育中的现象、细节一一分析,娓娓道来那些发生在教育中的故事,一步步将我们带入那些可能未曾关注到的教育世界,使我们更加清晰的发现,这些发生在我们教师身边的日常生活里的细节,是如此的丰富、生动和充满活力,细节里有真相,待有心人去发掘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生活状态。

这本书用散文式的文笔记录了朱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共包含五个部分,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着手,表述了作者对于教育中细节之处的见解。在第一章“活在观念里”中朱老师指出,观念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体里,不同的教育观念就会延伸出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又是因为观念具有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的特征,有时教师们的观念或许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样的状况势必会对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们需要多从行动背后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是否存在问题。朱永通先生指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也极有可能存在诸多可怕的盲区,比如,无视过程,无视原理,无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及思索,甚至随心所欲”,一些随意忽略的教育细节可能于不经意处灭失了学生的潜能。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学校从来不是仅仅用来传授知识的冷冰冰的地方,教师的工作也不单是智识工作,更是情感工作。

第二章“守住教育的重心”中“减负”、“学生发型”、“网红学校”等社会热议的话题被一一探讨。在部分教育场景过度追求功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更应该自觉抵制不良的影响因素,把重心放在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上,为他们提供有益于成长的帮助。现代教师或父母应警惕: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想象力和原创力为代价,把教育纳入功利主义或意识形态化的节奏之中。

第三章的标题“一厘米之变”来自“柏林墙守卫案”。1991年在柏林墙倒塌的前两年,东德士兵亨里奇,因开枪射杀了一名企图越墙逃亡西德的青年克里斯被判处三年半徒刑。柏林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受审人只是在执行命令,没有选择的权力,所以罪不在他。但法官的反驳十分精彩:“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准是无罪的,他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这是他应该自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许多时候一件事情做与不做我们没有选择权力,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但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尤其是在教育的事业中,做事情我们需要心存善意,明辨是非。一个有专业伦理的老师,他对学生一定有超越“背景”的人性关怀,即凭良心做事,把爱学生当作为师的本分。

教育虽难有一劳永逸的方略,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边缘人”、“局外人”,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哪怕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哪怕我们做的事情很微小,哪怕我们只能带来一点点的改变,对于每个坐在教室里的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正如朱永通先生所说,我们要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地改变。

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分析了日常教学中我们容易忽视的细节,很多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都可能存在可怕的盲区,而其背后这是出的正是教育观念的不科学以及反思能力的缺乏,因此在教学中教学反思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反思如镜,可以让诸多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的盲区一一露脸。最后一章中作者也指出教师应过有思考的教学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关注教育中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细节不断进步,我们在孩子面前自然流露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活的范本,即带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性。

好的教育在于充分尊重孩子细腻、敏感而又善良、爱美的天性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好教育的经验,并智慧性地进行实践转化。教育的细节里有真相,待有心人去发掘;教育的细节里有魅力,待审美人去发现;教育的细节里有常识,待教育人去践行;教育的细节里有力量,待耐心人去引领。

篇九: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我有幸和工作室的老师们一起读了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读书伊始,便被“一厘米”的故事深深地吸引,随着阅读的深入,愈加爱上这本好书。用教育理论结合教育案例的方式展开叙述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这些案例于不经意间引起了我的阅读共鸣。

“观念”“细节”“一厘米”是书中提到的三个关键词,也是引起我产生阅读共鸣的三个有分量的词语。“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人行为的方向;细节体现了观念,正是从细节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真正起作用的观念是什么;在教育中,提倡“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积少成多,以此引发更大的改变。我觉得这三者之间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如果我们的育人观念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与学生日常相处的一个个细节都会彰显智慧的光芒,我们会在一个又一个细节中,一次又一次的细节中去改变我们的行为,让它们趋于正确。

阅读此书,仿佛行走在书中,和书中的一些老师、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阅读《头发上的教育学》,读完贾春英老师和夏果的案例后,一下子想到我们班也有和头发有关的故事呢。

我当时教的是六年级,学生已经有爱美的心理了,有一段时间,班上头发稍长一点儿的女生,都是披散着头发,可能她们觉得长发飘飘是一种美,便争相模仿。一头乌黑的秀发的确给人以美的感受,可有些孩子不经常洗头发,所以看上去并不美,反而让人看了有种不舒服的感觉。我对学生们说了几次那样不好看,让她们把头发扎起来的话,可事实上她们却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碰巧有一天我也散着头发去学校了,吹了一路的风,头发极其凌乱。我问孩子们:“我今天的发型怎么样?”学生说:“不怎么样”。我说:“能说具体点吗?”有的说头发很乱,有的说看起来老了好几岁,有的说看上去邋里邋遢的,很没精神……然后我把头发扎好又问他们:“现在看上去怎么样?”“年轻了”“有精神了”“看起来很舒服的感觉”……于是,第二天,没有一个人披散着头发。我觉得教育就是藏在一个个的事例中,一个个的细节中,不能仅靠口头的说教,更需要我们去智慧的沟通,这样才可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除了案例,书中的很多话语也让我读后心头一亮,比如关于读书,书中这样写道:“读书如秉烛,固不能照亮每个角落,但总比摸黑好。”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关于学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依靠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远远不够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读书,结合实际,才能更正确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读完整本书后觉得内心很充盈,这恐怕就是阅读的力量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阅读下去,让阅读伴我成长,使育人更加智慧。

篇十: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网上曾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同样,在教育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我们不该止步于眼前的苟且,更应该追求诗和远方。为了诗和远方,我们不得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行走在路上的教育者,在教育场上尽情绽放。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喊着“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然而,真正能做到精细教育的却少之又少。教育与细节,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深陷琐事的泥潭,不能自拔,不断丧失教育的本心;二是教育脱离生活的琐细,成为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朱永通教授的《教育的细节》一书,如当头棒喝般敲打众人,让我们醍醐灌顶,在教育这块“硬骨头”上不敢半点松懈。

教育处处在,处处皆教育,所有的教育都隐藏在每个不起眼的角落。把小事做到每个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事。这让我想到朱教授曾讲到的一个真实的教学故事,他讲道:龙岩一中有一个姓林的语文老师,个子很矮,在某堂课上,有三个男生搞恶作剧,把两个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师看得到却够不到的地方。但是林老师整堂课和往常一样仍在黑板上写满了板书却没有提黑板擦的事。临下课在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时,拿出手帕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告诉他的学生们,知识只有留在心中的才有价值,因为留在心中的知识是不用擦,也永远擦不掉的。下课后三名男生主动跟林老师承认了错误。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见识了这位矮个子林老师的伟岸,也让我们看见“美好的教育背后迷人的东西——教师个人的功底和修养”。林老师这种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教育的高明之处是,于无声处让“危险”无处遁形。

学校是讲爱的地方,因此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安全感和爱的示范,教师要学会在严厉与关爱之间寻找平衡点。对于迟到这种在学校司空见惯的行为,一般的老师会采取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让学生在班级内当义工,为班级做贡献,以此“将功补过”。而河南的艾瑞德学校,迟到的学生会悄悄进入班级,一声不响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而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其他学生也只是报以微笑,给迟到的学生留有充分的爱和尊严。这样的效果远远要好于个别极端教师的处理方式:那位因学生军训迟到而不得不体罚学生的、被开除的老师,我们在唏嘘不已的同时,也难免感叹当下的教育教学方式。这位教师的教育方式固然有所瑕疵,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如果这名老师能从爱出发,以爱化解学生迟到后的不安,效果会不会更好?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不仅不能保证这名学生改掉迟到的习惯,而且还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如果此前的学校对这名学生的教育有所成效的话,学生的迟到问题压根不会出现,正是之前教育的纰漏,使这位教师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罚,显得爱不够,难免遭人重议;不罚,则责任心不足,同样会被诟病。这名教师的“不幸”就在于在严和爱之间错失了分寸。无论教育方式如何转变,我们都不能忘记教育的本心——爱。

这就是教育的细节,这就是细节里的教育。也许我们一个关爱的眼神,就能唤醒孩子求知的本能和欲望;也许我们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抚慰孩子忐忑不安的心灵;也许我们一个真心的示意,就能让孩子们彼此“一笑泯恩仇”。每一位学生都具备自己的优点,一名好的教师就是要把它们引导、发挥出来,因此我会把这样的“细节”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当中。少讲些空头道理,多关注学生,以智慧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魅力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底蕴的,魅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细节恰恰体现了我们教育魅力真正的积淀,一处处细节就像一点点星光,经过慢慢积淀就会凝聚成耀眼的光芒,那正是教育魅力的光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05b17cf0320251ff8cae52989500b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