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每个人都离不开细节,它们构建了成功的基石,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正如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爱是一种慢的教育,向来都是于细节处彰显精神,在入微处体现功夫。注重细节,方能在爱的教育中收获美好,成就未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重温《教育的细节》这本书,朱永通先生温暖,朴实的文字仍能给我带来莫名的触动。这不是一本高屋建瓴的教育理论著作,而更像是一位长者透过文字向你展示他的教育思考和态度,书中的一些故事犹如发生在自己的昨天,平时一些萦绕在心头的疑问也在书中的案例中得到回应和解答。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但什么是教育的细节呢?原来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枝末节之处,例如一个温柔的轻抚、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例行的座位调整,都隐藏着许多的学问,这些所谓的无意识其实就是朱永通先生所说的教育的细节,重视教育中的细节,就是关注教育。
在接手一年级前,我一直从事初中教学工作,我深知初中和小学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比起初中,小学更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我经常问自己“你准备好改变了吗,你是一个能管住孩子的老师吗”。现实中,我也的确遇到很多让我措手不及的窘况,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常规经常让我头痛抓狂,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管住他们,面对这群刚入学的孩子,我尝试了多种方法依然没有看到课堂常规有显著进步,几经沮丧。于是除了向师父和老教师请教,我也试着从教学论著中寻求解决良方。
在书中我明白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管住学生,而是要有爱,不能单纯爱,还要有方法,要让爱具有教育性,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和师父告诉我的方法异曲同工,那就是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用智慧的手段和方法去管理学生。
智慧管理其实也是体现在细节处,比如平等的问候,当学生在校外遇到我时会和我打招呼,我也会和同学们热情地打招呼,我想没有一个学生喜欢板着脸的老师,冷酷只会让孩子们畏惧我远离我,而不会让他们对我产生更多的信任;再比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会有学生出现搞小动作,回答不上来问题,讲话等,我经常会无意识当众点名,人性的弱点总是很容易自卑,我知道这会伤害小孩子的自尊心,也会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孩子产生刻板印象,或许课堂的提醒还是需要更智慧的手段。智慧管理或许说起来很简单,但要把它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要以时间为尺度,以效度为准绳,坚持朱永通先生提倡的“一厘米之变”,重视教育中的点滴积累,用点点星光去凝聚耀眼光芒,这光芒正是教育魅力的光辉。
落叶知秋,见微知著。在教育的瀚海中我还只是一叶陷入迷途的扁舟,紧握信念的风帆,方可在迷雾中寻得理想的灯塔,愿我们都能在教育的航线上成长为理想的坦泰尼克,积淀属于自己的魅力,永不沉没。
篇二:《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细节,这些细节构成了成功的基础,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正所谓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爱是慢的教育,向来都是细节处见精神,入微处见功夫。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阅读分享者吴__,我刚才朗读的文字摘选自《教育的细节》。
这本书的作者是朱永通先生,书中没有罗列一些艰涩难懂的道理,而是用真实的事例诠释了细节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让人读后不禁赞不绝口。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注重细节,每一件事努力做到细致入微”这一思想对我帮助很大。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的细节则首先是体现在课堂上,而课堂是师生智慧得以彰显和体现的地方。同时,课堂也是一个复杂、多元、充满挑战的地方。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课堂互动往往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实现的。教学细节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当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我的语气、我面对问题的神情、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反应、我对突发情景的评价、我对学生想法的回应、对自己之前设计的教案的改编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细节的注重,使我在课堂四十分钟里体现生命的增值和律动。
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生活热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例如,在黑板上写字,看似一件小事,却能逐渐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再例如,在培养学生时,不经意间的一句鼓励的话,会让学生铭记在心,使得一个无所事事者变成为一位有成就的成功者。而一句讥讽之言,让学生对你产生反感的情绪。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俗话说:”话能让人笑,也能让人笑”,这一句话不正是细节所在之处吗?反思一下,我们教师不应该吝啬鼓励的话语、亲切的微笑和一点温暖的关爱。
关于细节的作用,朱永通先生在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惊喜也很贴切:好学校来自一分细节和九十九分的荣誉和成绩。假定做好每个细节为学校的“一”,学校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荣誉和成绩(比如有多少学生获得各类赛事奖牌,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等)为“九十九”,两者之间是乘法关系,而非加法,这样一来,这个“一”就变得无比重要了,因为没有这个“一”(这个细节做的不好,变成零或负数),“九十九”就白乘了。愿这细节的“一”永远都能够被在意,也愿我们一直是有温度的教师。
篇三:《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朱永通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得出来一个结论,教育的成败是由教育的细节决定的。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书中的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有的发生在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有的发生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平时萦绕心头的困惑也在书中找寻到了答案。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我们该怎样和孩子说话?可以从一个小小的称呼开始。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常常能听到他们宠溺地叫自己孩子的名,恍然间发现带不带姓氏去称呼一位同学真的有些差别,连名带姓称呼某某某同学,甚是疏远的样子,不若去了姓,仅称呼其名或以叠字的形式,一下子便感觉亲近了许多。尤其现在我们身处网络的两端,更需要这样的亲近与温暖。同时语言本就是教育不可穷尽的资源,父母或是老师怎样和孩子说话,其中就沉淀了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很多家长在工作和辅导学生的双重压力下感到十分疲惫,有家长直言不愿再教了,作业也不交了,可想在家长发出这样的话语前跟孩子是一种怎样的处境,孩子一定是害怕的,无助的,但很快更多的家长都以亲身经历相宽慰,大家都努力在鸡飞蛋打的生活中寻找不一样的乐趣,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氛围。作为教师,我们更要时刻谨记,说话不要太消极,遏制情绪的爆发。在情绪激动时“做不到口吐莲花,但至少可以闭口藏舌。”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真的能管住学生吗?虽已渡过了一年级最难的磨合期,但学生在课堂上的常规纪律仍旧令人头疼,也有家长来抱怨孩子在家不听话,不愿意做作业。或许我们都缺少一些教育的智慧。教育是富有人情味的,是人与人的交际,是心与心的沟通,在此之间,爱渐渐生成,并愈积愈深。于教师而言,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力量,更是一种教育手段,能帮助其更有效的去管理学生。当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是爱自己的时,他才能真正的接受老师、信任老师。同样,当一个老师心中有爱,他又怎会舍得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那爱的表现如何呢?是学生向老师问好,而老师一脸漠然或是居高临下的点点头吗?肯定不是,看到此处便想起《觉醒年代》中的鞠躬礼,即便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剑拔弩张,仍不会忘记起立、鞠躬、问好,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该有的尊重与风度。所以当学生向你问好时,不妨朝他低头微笑,也问一句好,如果可以,请摸摸他的头或者肩膀。是学生犯错时,一段不明真相的劈头盖脸的责备吗?当然不是,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急着责备,也不要急着跟他讲道理,有时情感的打动能令其有更深刻的印象,正如孟子所说“认同此心,心同此理”。要相信,好的教育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情感教育。
篇四:《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当翻阅到《教育的细节》这本书时,我立刻就被作者朱永通先生那温暖、朴实的文字所激励,书中的一些故事有如发生在自己的昨天。平时萦绕在心头的疑问也在书中的案例中得到解答并深深认同,边读边在心中暗暗对自己留下这样一句话——教育,要在细节处慢慢积淀属于自己的魅力。
智慧管理体现在细心处
你是一个会“管”学生的好教师吗?这是我经常问自己的话,朱永通先生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个令我“头痛”的话题——“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常规纪律经常让我烦恼,因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妥善方法‘管’住他们。”
经常孩子在课堂犯了错,我将其指明后,孩子眼巴巴的望着我,等待老师的下一步“处罚命令”。而我的脑子里此刻却在飞速运转着,“孩子啊,我该拿你怎么办?”
读了这本书后,我试着从书中解疑,我明白了教育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方法,要让爱具有教育性,爱得让学生如沐春风。那就是要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学会有智慧、有方法地管理学生。
用心去观察学生,用心去思考、总结学生,多琢磨一些“降伏”学生的“土办法”,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细节吧!
杨绛先生的“土办法”对我很有启发。因为她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是爱自己的。因此,要想管好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用心去了解我的学生,去爱学生。
智慧管理体现在用心处
在一次参培会上,有幸聆听了来自北师大的班建武老师所做《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的讲座,听来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班老师指出我们应用发现的眼光去探索学生行为背后的因素。指出孩子做出的任何举动都来自于一种试探性的确认,确认他眼前这个人是否爱他、在乎她。
我想,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力量,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时,当面对一些自己认为难管的学生时,我不妨反问自己,到底我对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找他们谈了几次话、做了几次家访工作、采取过几种教育措施方案、后进生的辅导工作计划有没有他们的名单等等。
每一位学生都具备自己的优点和优势,一名好的教师就是要把它们积极引导,并发挥出来。
智慧管理体现在精心处
因此我会把这样的“细节”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当中,少讲些空头道理,多关注学生,以智慧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于漪先生在《教育魅力》一书中说,“魅力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底蕴的,魅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而教育上的细节恰恰体现了我们教育魅力真正的积淀,一处处细节就像一点点星光,经过慢慢地积淀就会凝聚成耀眼的光芒,那正是教育魅力的光辉。让我们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
教育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必将上下而求索……
篇五:《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朱永通老师是一个有心人,无论到学校采访,出席论坛和活动,看稿件和报道,还是女儿的上学经历和反应,他都能从中发现生动的细节,引发深入的思考。朱永通老师通过描写教育的细节,讲述了教育中发生的小事,彰显了教育的大道。
1、细节蕴藏卓见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不仅仅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中,细节也无处不在,小到和学生的每一个微笑,大到指引学生的理想,作为老师,每天都和学生打交道,这其中会有多少细节啊!我想“细节就是生活中的点滴”比如,每次开完会后,有的老师起身后将椅子推进桌内,有的老师则不管不顾;比如,学校一楼大厅的门如何打开方便大家行走等等。生活中是如此,在教育上更是如此。
2、观念凸显力量
在看到《活在观念里》这一整章时,前引中的这几句话得特别好:在我们肉体的躯壳里,住着一个名叫“观念”的幽灵,我们日常的教育行为中,时刻扑闪着她的身影,糟糕的是,我们往往要等到把教育搞砸了,才意识到观念这个幽灵的存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及时更新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课堂中犯错要及时承认错误并向学生道歉,老师向学生道歉并不丢人,反而能让学生更加信任。如果我不承认错误,可能会给学生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甚至讨厌我、讨厌我的课程,最后的结果将一发不可收拾。
3、平等对待学生
在《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对学生的问候漠然处之,这样是不对的,因为问候是双向的,是情感上的尊重,漠然处之,则是对情感的破坏,我们对学生情感习以为常的忽略行为,日积月累,会导致他们的人格上布满冷淡与冷漠的阴影。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站在与学生同等的高度,平等对待学生。
4、温柔对话孩子
在这一章节中,给我启发很大,那鲜活的例子使我顿悟:自己的言行决定着学生的一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切记使用语言暴力,用书中所说:当我们情绪激动时,固然做不到口吐莲花,但至少可以选择闭口藏舌。希望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避免粗暴,要通过关心、爱心跟孩子沟通,多表扬学生,时刻谨记;舌头的摇动,关系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和自尊。
品读《教育的细节》,朴实的文字渗透着细节的力量,我将沿着作者的路,把他的思想融进我的教学实践中。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时刻审视自己,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全面教育和关心学生的成长。最后,想与大家分享文章中的一句话:教育,就在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之中;每一个细节,都又蕴含着独特的教育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的细节,去细细体味教育的独特韵味吧!
篇六:《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简洁的封面,只有一幅黑白的漫画:枯树下,落叶飘零,一只鸟蹲在鸟笼上沉思。它在想什么呢?是不是也在思考沉重的教育问题?其中封面上的两句话让我不解和好奇:“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教育的细节”。何为魔鬼?何为天使?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教育的细节》这本书。全书共有六辑,分别是“四个序”、“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里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读的过程中,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一边是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一边是生动灵活的案例;一边是熟视无睹的经验之谈,一边是细微之处的惊艳和惊喜;一边是批判束缚的各种冗繁的事务,一边是尽显教师的人性情怀;一边是敢于发声的拒绝之美,一边是超越功利的至美大爱。朱永通教授在书中直面教育现实中司空见惯的种种问题,切中要害,思想深邃。
教育处处在,处处皆教育,所有的教育都隐藏在每个不起眼的角落。把小事做到每个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事。这让我想到朱教授曾讲到的一个真实的教学故事:龙岩一中有一个姓林的语文老师,个子很矮,在某堂课上,有三个男生搞恶作剧,把两个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师看得到却够不到的地方。但是林老师整堂课和往常一样在黑板上写满了板书却没有提黑板擦的事,临下课在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时拿出手绢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告诉他的学生们,知识只有留在心中的才有价值,因为留在心中的知识是不用擦,也永远擦不掉的。下课后三名男生主动跟林老师承认了错误。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见识了林老师的睿智,也让我们看见“美好的教育背后迷人的东西——教师个人的功底和修养”。林老师这种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教育的高明之处是,于无声处让“危险”无处遁形。
在阅读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相信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关注与学生们相处过程中的任何小细节,用心对待与学生们共处的每一天,把书中所学恰当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到了然于胸。
最后,想用文章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分享:教育,就在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之中,每一个细节,都又蕴含着独特的教育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的细节,去细细体味教育的独特韵味吧!我愿做一片绿叶、一丝春风、一缕阳光,把温暖和爱带给最可爱的孩子们!
篇七:《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真学习了《教育的细节》这本书,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我也发现了日常教育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们却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也发现了教育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们却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书中讲到教育的心理学问题。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了解幼儿的情感、认知、社交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例如,在集体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鼓励孩子,避免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此外,我们还要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书中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良好的师幼沟通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它能够建立起师幼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与孩子进行真正的沟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心思。我们需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诉求,同时也要注重用正确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避免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
再次,书中提出了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培养。培养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注重鼓励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育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计划,让孩子明确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学到了什么,同时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形式,让孩子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探究。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细节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注重细节,让教育更加科学、有效、富有人文关怀。《教育的细节》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有价值的教育著作,更是一本教育者必读的书籍,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细节,更加认真地思考和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八:《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发现《教育的细节》这本书,是一次偶然在网络上看到有关于教师教育书目的推荐,作为教育工作者当然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抽空我就去找来这本书读了读。这本书的作者朱永通老师对当下的教育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独到的思考,书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分析,对一些我们教师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细节进行了深入剖析,读了这本书也让我明白,应该从哪些教育细节方面去进行自我反思。
整本书的一个核心是让我们不要固化自己的思维,活在往日的观念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会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事件,随着任教时限的增长,处理一些问题中我们也逐渐得心应手,但是惯有的思维也会导致我们忽视了许多教育学生中所发生的小问题,最终让师生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书中写了教育中的习以为常,当我读到这里时内心大为震撼,反思自己很多时候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原来是存在着巨大的盲区,在此过程中也间接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情感。朱永通老师提到的班里单独的座位谁来坐呢?这也是我曾经思考过的问题,我当时的做法是单独的位置让班里上课容易走神的孩子轮流坐,可以及时提醒他们认真听课,但现在想一想我单方面的决定也会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在书中我也得到了精彩的回答,单独的座位是一种奖励,是对表现好的孩子的一种表扬,奖励他们坐在这个单独的座位一周,这样这个备受冷落的座位也在此种情况下变得受欢迎。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样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变成了积极的育人行为,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教育艺术!
在书中,朱永通老师关注到教师自身学习的问题,这一点让我深有感触。教师不仅需要从实践中学习,同时,掌握教育教学所必须的学识必不可少,那么读书就是不错的成长捷径,书籍也可以成为照亮我们前行的灯塔。他以“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为论点,来分析并思考探究现代教师的阅读。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在日常所要处理的琐碎事情繁多,我也常常处于焦灼的状态,有时休闲时刻只想更好的去放松调节一下,导致阅读的时光逐渐变少。在我读到这本书时,回想早些年我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常识、学识以及见识,让我了解世界的广大以及在阅读中汲取有益部分更新着自己的许多观念。而反观现在自己阅读的时光寥寥无几,偶尔进行了规划却并没有持之以恒,阅读的减少间接地在固化着自己的思维,以至于在教育教学中忽视了很多细节问题。
这本书读完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做一个发现细节的人,多去从不同的角度倾听学习,这也是我需要永远学习的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