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范文十二篇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范文十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1 21:26:05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范文十二篇
时间:2024-08-21 21:26:05     小编:王wj

政治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下面是可圈可点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范文十二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通过组织传达学习《中共xx党组关于印发<xx深入开展“除陋习,治顽疾,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大讨论活动的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保山“3·29”专案以案促改工作,认真深入开展学习,经过大讨论学习,自身受益颇多,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持续修复净化xx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三个规定”,认真抓好以案促改工作,确保做到思想上受洗礼、灵魂上受震撼、行为上立规范、工作上有促进。把“3.29”专案以案促改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结合起来,与“除陋习,治顽疾,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融入,以“3.29”专案以案促改工作为契机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通过学习,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领域政治生态污染严重的现象仍然存在,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能使我们党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要时时处处事事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政治局面。要自觉把地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党中央权威来自于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形成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实践,有赖于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坚持。党中央决策是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作出的。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目的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现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精神力量的“根”和“源”。坚决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做派,反对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反对明哲保身的“官场哲学”,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不断涤荡歪风邪气。

通过学习,我们要与群众连成一片,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良好氛围。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要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保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正确对待、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篇二】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党内政治生态好,就能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反之,就会矛盾迭出、乱象丛生,使党的事业发展受到损害。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要严肃政治生活之规、守住政治纪律之戒、涵养政治文化之壤、把好政治标准之关、永固廉洁政治之本。

营造政治生态,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可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突出位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应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一些好制度好做法固定下来,严格“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和管理,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

营造政治生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关键。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既要靠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又要靠纪律的规范指引与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首要任务,同时,要严格执行党纪处分条例,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行为,特别是政治上离心离德、思想上蜕化变质、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等突出问题,通过严肃政治纪律带动其他各项纪律严起来,为净化政治生态提供保障。

营造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基础。党内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浸润滋养。要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关系,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构建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补钙壮骨,锻造坚强的政治气节;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塑造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不断提升教育效果,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营造政治生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重点。选人用人导向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把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点,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注重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高素质的干部,激励更多的干部勇挑重担、奋发有为。

营造政治生态,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目标。腐败是政治生态最致命的“污染源”。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涵养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到洁身自好、为政清廉,共同营造和维护山清水秀的政治环境。

【篇三】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党内政治生态好,就能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反之,就会矛盾迭出、乱象丛生,使党的事业发展受到损害。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要严肃政治生活之规、守住政治纪律之戒、涵养政治文化之壤、把好政治标准之关、永固廉洁政治之本。

营造政治生态,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可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突出位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应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一些好制度好做法固定下来,严格“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和管理,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

营造政治生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关键。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既要靠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又要靠纪律的规范指引与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首要任务,同时,要严格执行党纪处分条例,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行为,特别是政治上离心离德、思想上蜕化变质、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等突出问题,通过严肃政治纪律带动其他各项纪律严起来,为净化政治生态提供保障。

营造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基础。党内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浸润滋养。要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关系,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构建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补钙壮骨,锻造坚强的政治气节;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塑造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不断提升教育效果,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营造政治生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重点。选人用人导向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把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点,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注重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高素质的干部,激励更多的干部勇挑重担、奋发有为。

营造政治生态,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目标。腐败是政治生态最致命的“污染源”。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涵养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到洁身自好、为政清廉,共同营造和维护山清水秀的政治环境。

【篇四】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我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中组部去年就党风政风问题组织了一次调研,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态出问题了。从政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个别干部出问题,那可能是他个人有问题;如果许多干部出问题,那说明这个地方政治生态有问题。从党的以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地方贿选案件发生、腐败窝案出现、买官卖官盛行,都与这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有关。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现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弘扬新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还有一定市场,用人之风不正、家风家教不严、社会交往不净、同志关系不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规违纪时有发生。可以说,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任务艰巨而繁重。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特殊重要性,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重,拿出过硬措施、保持足够韧劲,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良好政治生态从哪里来?首先要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在党员队伍中播撒崇高理想的种子,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保持和弘扬良好的党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风政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一些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党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党组织变成“大车店”,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这些都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正严肃起来,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党的组织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就能及时阻隔不良风气的侵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重在落实制度、贵在保持经常。党章对党的组织生活有着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像“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应认真抓好落实。要经常和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特别要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在树立崇高理想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引导每个党员自觉安装思想上的“杀毒软件”,经常清扫头脑中的灰尘。要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确保有实质内容、实际效果,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能搞成清谈闲聊,更不能打着组织生活的名义去搞什么旅游和娱乐活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民主不够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民主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搞个人说了算,“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甚至独断专行、排除异己;集中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搞分散主义、各自为政,凡事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发,甚至把分管领域变成“私人领地”。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有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强化民主意识,善于集思广益,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防止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意识、协作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在合作中履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过程,是一个扶正祛邪、整体优化的过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治生态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刀枪入库”,“钝化”了、“生锈”了。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传统得到了弘扬,关键是要坚持下去、经常使用。敢不敢批评,背后是公与私的问题。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违背党性要求的现象,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制止,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批评也是建设,开展批评既要有红红脸、出出汗的严肃,又要有加加油、鼓鼓劲的真诚,既敢于自我揭短亮丑,又真诚帮助同志修正错误。只要出以公心、与人为善,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对事业负责,批评就是一副治病良药,就能让自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被批评者内省改过、成长进步,进而形成团结和谐的党内同志关系。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

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铸就良好党风、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证。毛主席讲过,铁的纪律和规矩“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黄克诚同志曾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党风问题》的文章,文中说:抗战时期,毛主席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党,“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都自觉地执行来自延安的声音。这生动反映了我们党严格纪律要求的优良传统。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不守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也往往是纲纪不彰、法度松弛导致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让纪律和规矩严起来。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如果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不到遵守,其他纪律和规矩都会失守,净化政治生态就无从谈起。要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弄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重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总规矩。有的党员干部忽视学习党章,实际上党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规矩有哪些,党章都写得清清楚楚。对党章了然于胸,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要认真学习党章,时常读一读,反复温习、熟稔于心。严格按照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党章倡导和要求的就坚决照做,党章反对和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努力做遵守党章的模范。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还必须严格执纪。有了规矩不严格执行,就像开车不守交规,任性就要出事。应当说,现在党纪党规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许多要求也很明确具体,但问题是落实不够、执行不力。对党员干部来说,守法只是一个基本底线,而遵守和执行党纪党规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有许多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但党员干部不能做。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党员干部,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要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对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格问责、严肃处理,不搞法不责众、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切实维护纪律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推动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则选贤任能,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只要每个干部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政治生态就能“山清水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相应规定。从实际工作看,特别要把好“三关”: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这就需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安全生产出问题要问责,选人用人方面出问题同样也应当问责。要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倒逼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要持续用力整治买官卖官、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风,推动形成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当干部,就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学会在接受监督下履职尽责。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对这种现象应当认真加以解决。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做到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防止个人不检点带坏一批干部。

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锲而不舍地抓作风反腐败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不好,有两个直观标尺:一看党员干部作风好不好,二看有没有腐败问题。现实中,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往往始于思想和作风滑坡。净化政治生态,就要敢于正视问题,“小病”“大病”一起治,治疗和预防一起抓,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更好地激浊扬清、惩恶扬善。

作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党的以来,我们党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整治“四风”,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解决了不少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但不正之风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对于不少人来讲,作风问题还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还远未形成。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保持常抓的韧劲、抓长的耐心,防止解决了的问题出现反弹,防止纠正了的歪风出现变种。要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作风出现的新问题,为形成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新的动力。

根据党中央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展开,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把作风建设好态势保持下去。这项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把专题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要把握常态化教育的特点,注重经常性教育的要求,把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与“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年度民主生活会更好结合起来,推动经常性教育取得好的效果。总之,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变成清除思想灰尘、匡正干部行为、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还要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党的以来,党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净化了党风政风,匡正了社风民风。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既惩贪去腐、除恶务尽,又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要以反面案例警示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培厚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六、领导干部要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从领导干部抓好。对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根本上还要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所以,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有高度的自觉,都应身先士卒、尽到责任、做出表率。

领导干部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要坚持从自身做起,按照提出的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的要求,打牢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恪守从政之德,老老实实做人,不做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既防止为官不为,又防止为官乱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当前,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完善工作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领导干部的榜样立起来了,广大党员干部就会跟着学,好的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行动。良好政治生态重在涵养,“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只有大家都来动手、都来耕耘,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强起来,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在社会上释放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在作风上强起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引导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强起来,多一些责任担当,少一些等待观望,始终保持蓬勃向上、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篇五】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我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中组部去年就党风政风问题组织了一次调研,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态出问题了。从政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个别干部出问题,那可能是他个人有问题;如果许多干部出问题,那说明这个地方政治生态有问题。从党的以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地方贿选案件发生、腐败窝案出现、买官卖官盛行,都与这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有关。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现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弘扬新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还有一定市场,用人之风不正、家风家教不严、社会交往不净、同志关系不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规违纪时有发生。可以说,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任务艰巨而繁重。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特殊重要性,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重,拿出过硬措施、保持足够韧劲,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良好政治生态从哪里来?首先要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在党员队伍中播撒崇高理想的种子,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保持和弘扬良好的党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风政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一些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党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党组织变成“大车店”,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这些都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正严肃起来,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党的组织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就能及时阻隔不良风气的侵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重在落实制度、贵在保持经常。党章对党的组织生活有着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像“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应认真抓好落实。要经常和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特别要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在树立崇高理想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引导每个党员自觉安装思想上的“杀毒软件”,经常清扫头脑中的灰尘。要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确保有实质内容、实际效果,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能搞成清谈闲聊,更不能打着组织生活的名义去搞什么旅游和娱乐活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民主不够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民主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搞个人说了算,“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甚至独断专行、排除异己;集中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搞分散主义、各自为政,凡事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发,甚至把分管领域变成“私人领地”。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有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强化民主意识,善于集思广益,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防止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意识、协作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在合作中履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过程,是一个扶正祛邪、整体优化的过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治生态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刀枪入库”,“钝化”了、“生锈”了。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传统得到了弘扬,关键是要坚持下去、经常使用。敢不敢批评,背后是公与私的问题。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违背党性要求的现象,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制止,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批评也是建设,开展批评既要有红红脸、出出汗的严肃,又要有加加油、鼓鼓劲的真诚,既敢于自我揭短亮丑,又真诚帮助同志修正错误。只要出以公心、与人为善,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对事业负责,批评就是一副治病良药,就能让自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被批评者内省改过、成长进步,进而形成团结和谐的党内同志关系。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

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铸就良好党风、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证。毛主席讲过,铁的纪律和规矩“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黄克诚同志曾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党风问题》的文章,文中说:抗战时期,毛主席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党,“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都自觉地执行来自延安的声音。这生动反映了我们党严格纪律要求的优良传统。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不守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也往往是纲纪不彰、法度松弛导致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让纪律和规矩严起来。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如果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不到遵守,其他纪律和规矩都会失守,净化政治生态就无从谈起。要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弄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重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总规矩。有的党员干部忽视学习党章,实际上党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规矩有哪些,党章都写得清清楚楚。对党章了然于胸,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要认真学习党章,时常读一读,反复温习、熟稔于心。严格按照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党章倡导和要求的就坚决照做,党章反对和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努力做遵守党章的模范。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还必须严格执纪。有了规矩不严格执行,就像开车不守交规,任性就要出事。应当说,现在党纪党规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许多要求也很明确具体,但问题是落实不够、执行不力。对党员干部来说,守法只是一个基本底线,而遵守和执行党纪党规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有许多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但党员干部不能做。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党员干部,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要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对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格问责、严肃处理,不搞法不责众、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切实维护纪律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推动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则选贤任能,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只要每个干部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政治生态就能“山清水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相应规定。从实际工作看,特别要把好“三关”: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这就需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安全生产出问题要问责,选人用人方面出问题同样也应当问责。要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倒逼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要持续用力整治买官卖官、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风,推动形成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当干部,就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学会在接受监督下履职尽责。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对这种现象应当认真加以解决。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做到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防止个人不检点带坏一批干部。

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锲而不舍地抓作风反腐败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不好,有两个直观标尺:一看党员干部作风好不好,二看有没有腐败问题。现实中,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往往始于思想和作风滑坡。净化政治生态,就要敢于正视问题,“小病”“大病”一起治,治疗和预防一起抓,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更好地激浊扬清、惩恶扬善。

作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党的以来,我们党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整治“四风”,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解决了不少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但不正之风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对于不少人来讲,作风问题还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还远未形成。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保持常抓的韧劲、抓长的耐心,防止解决了的问题出现反弹,防止纠正了的歪风出现变种。要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作风出现的新问题,为形成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新的动力。

根据党中央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展开,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把作风建设好态势保持下去。这项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把专题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要把握常态化教育的特点,注重经常性教育的要求,把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与“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年度民主生活会更好结合起来,推动经常性教育取得好的效果。总之,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变成清除思想灰尘、匡正干部行为、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还要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党的以来,党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净化了党风政风,匡正了社风民风。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既惩贪去腐、除恶务尽,又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要以反面案例警示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培厚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六、领导干部要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从领导干部抓好。对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根本上还要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所以,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有高度的自觉,都应身先士卒、尽到责任、做出表率。

领导干部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要坚持从自身做起,按照提出的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的要求,打牢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恪守从政之德,老老实实做人,不做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既防止为官不为,又防止为官乱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当前,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完善工作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领导干部的榜样立起来了,广大党员干部就会跟着学,好的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行动。良好政治生态重在涵养,“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只有大家都来动手、都来耕耘,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强起来,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在社会上释放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在作风上强起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引导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强起来,多一些责任担当,少一些等待观望,始终保持蓬勃向上、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篇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同志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党的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准。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和领域的政治生态出现新问题。比如,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等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表明,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实面临着“重构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所谓“破”,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坚决的反腐败清除破坏纪律和规矩的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不仅严重侵犯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而且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党的以来,对党内腐败分子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清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

所谓“立”,就要继续坚定不移从制度上纠正“四风”,以完善的制度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权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定不移的反腐败斗争必须与坚持不懈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们党将制度改革和完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制度治党,彰显制度权威,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政治生态的成效。当前,必须结合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完善,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权力运行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只要我们坚持制度改革不动摇、强化制度建设不放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懈怠,就一定能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从政、执政环境。

【篇七】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领域政治生态污染严重的现象仍然存在,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能使我们党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首要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遵循和具体体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真正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诸效果。

(一)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中央是最高权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时时处处事事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政治局面。

(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和部门的权威来自于党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都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自觉把地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四)正确处理好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党中央权威来自于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形成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实践,有赖于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坚持。党中央决策是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作出的。在酝酿和讨论过程中,各方面可以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

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目的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现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要把自身摆进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

(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过程。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制定更加科学完备、切实可行、具体实在的规章守则,继续扎紧织密制度笼子。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健全保证规章守则贯彻实施的组织体系,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三)持续强化党内监督。监督缺失,党内政治生态就会恶化。要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聚焦党内监督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合力,精准运用党内监督方法抓手,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注重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党的自我监督同人民群众监督相统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四)保持正风反腐的战略定力。腐败的“病灶”不除,腐败的行为不绝,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难以形成。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惩治腐败的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的态度决不改变、猛药去疴的决心决不动摇、刮骨疗毒的勇气决不懈怠、严厉惩处的尺度决不放宽,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精准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一)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要坚持党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要提高政治能力,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倾向。

(二)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时代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离开时代性,党内政治生活就失去生机活力。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队伍新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适应大数据、互联网等带来的新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创新,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让“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

(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原则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准绳。在原则问题上退一寸,党内政治生活就松一尺,党员队伍就散一丈。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每一条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要切实按照准则要求,始终坚持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工作原则,按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

(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战斗性是检验党作为一个战斗组织的重要标准,没有战斗性就没有战斗力。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碰硬,坚决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基础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出了问题,政治生态必然受到污染。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一)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涵养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二)深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精神力量的“根”和“源”。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自觉学习、感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时常接受文化熏陶,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

(三)坚决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又要祛除沉疴毒瘤。坚决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做派,反对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反对明哲保身的“官场哲学”,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不断涤荡歪风邪气。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前提是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

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中坚力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觉尊崇党章,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一)强化责任担当。强化责任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而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的健康成长负责。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管党治党工作,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既有领导责任,还有示范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不做,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氛围。

(三)始终严格自律。慎独慎微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境界。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要在选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坚决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保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正确对待、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篇八】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领域政治生态污染严重的现象仍然存在,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能使我们党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首要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遵循和具体体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真正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诸效果。

(一)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中央是最高权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时时处处事事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政治局面。

(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和部门的权威来自于党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都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自觉把地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四)正确处理好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党中央权威来自于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形成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实践,有赖于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坚持。党中央决策是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作出的。在酝酿和讨论过程中,各方面可以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

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目的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现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要把自身摆进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

(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过程。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制定更加科学完备、切实可行、具体实在的规章守则,继续扎紧织密制度笼子。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健全保证规章守则贯彻实施的组织体系,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三)持续强化党内监督。监督缺失,党内政治生态就会恶化。要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聚焦党内监督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合力,精准运用党内监督方法抓手,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注重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党的自我监督同人民群众监督相统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四)保持正风反腐的战略定力。腐败的“病灶”不除,腐败的行为不绝,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难以形成。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惩治腐败的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的态度决不改变、猛药去疴的决心决不动摇、刮骨疗毒的勇气决不懈怠、严厉惩处的尺度决不放宽,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精准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一)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要坚持党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要提高政治能力,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倾向。

(二)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时代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离开时代性,党内政治生活就失去生机活力。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队伍新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适应大数据、互联网等带来的新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创新,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让“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

(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原则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准绳。在原则问题上退一寸,党内政治生活就松一尺,党员队伍就散一丈。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每一条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要切实按照准则要求,始终坚持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工作原则,按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

(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战斗性是检验党作为一个战斗组织的重要标准,没有战斗性就没有战斗力。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碰硬,坚决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基础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出了问题,政治生态必然受到污染。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一)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涵养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二)深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精神力量的“根”和“源”。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自觉学习、感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时常接受文化熏陶,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

(三)坚决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又要祛除沉疴毒瘤。坚决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做派,反对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反对明哲保身的“官场哲学”,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不断涤荡歪风邪气。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前提是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

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中坚力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觉尊崇党章,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一)强化责任担当。强化责任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而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的健康成长负责。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管党治党工作,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既有领导责任,还有示范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不做,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氛围。

(三)始终严格自律。慎独慎微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境界。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要在选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坚决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保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正确对待、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篇九】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通过“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学习教育活动,我对规定的篇目进行了认真学习,感受到了反腐关口在不断前移,反腐制度在不断升级。通过学习,我认为《廉政准则》是全体党员干部的从政指南。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面对复杂的环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其次,努力提高思想素质。通过学习,继续提升人格修养,成为一个道德的人。第三,要提高自身作风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坚持实事实是的工作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要进一步自觉接受监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自身方面保持艰苦奋斗本色。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必须强化外部监督尤其是公众的监督,让每个人都成为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工作方面,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廉洁从政,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在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方面,不打人情分,做到公平公正,在农村垃圾治理等费用方面对群众公开从政。

三要进一步增强法纪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并把它溶化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自我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与廉政准则不相符合的地方,在自己的履职过程中,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廉政准则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一名干部,要珍惜党和人民的培养、信任,珍惜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不论在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不论在工作圈,还是生活圈、社交圈,都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以廉政准则为镜子,时刻对照、检点自己的工作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廉洁自律,自觉做到条件变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丢,环境变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减,时代变了甘于奉献的传统不变,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

【篇十】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近日,省委出台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从严约束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深入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通过学习,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敲响了警钟,增强了自觉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现就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坚定信念,加强学习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分别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这5个方面提出了“20条意见”。

通过对“20条意见”的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我将加强对“20条意见”的学习,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二、依法行政,依法用权

《意见》提出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相关意见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办实事,也可能被腐蚀,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我们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对我们每一个有权在手的人而言,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一名党员,党的宗旨牢记在心,尽最大努力为人民、为经济发展服务。对相关违纪违法行为的严格追究查处是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重要保证。回顾以往的工作,由于个人原因,难免在工作中出现懈怠、存在纰漏,自身素质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以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加强对“20条意见”的学习,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公道正派,不殉私情

《意见》提出的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廉洁自律,正直无私。领导干部的选拔中,一直以来,我都自觉地遵守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为指导,做到公平公正,杜绝任人唯亲,自觉接受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的监督。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避免“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的出现,避免暗箱操作,努力是实现工作透明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程序,人才才选拔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四、秉公用权,接受监督

《意见》提出的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的相关意见要求通过制度和法制保证权力的规范和透明,把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上。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牢固树立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的自觉意识,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组织、群众、舆论的监督。努力做到政策公开、办事公开,坚持阳光操作,各项日常工作及时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认真调查解决各界人士举报的问题。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采取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全面掌握各项规范的贯彻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好“20条意见”教育活动,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篇十一】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领域政治生态污染严重的现象仍然存在,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能使我们党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首要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遵循和具体体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真正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诸效果。

(一)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中央是最高权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时时处处事事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政治局面。

(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和部门的权威来自于党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都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自觉把地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四)正确处理好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党中央权威来自于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形成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实践,有赖于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坚持。党中央决策是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作出的。在酝酿和讨论过程中,各方面可以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

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目的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现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要把自身摆进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

(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过程。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制定更加科学完备、切实可行、具体实在的规章守则,继续扎紧织密制度笼子。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健全保证规章守则贯彻实施的组织体系,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三)持续强化党内监督。监督缺失,党内政治生态就会恶化。要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聚焦党内监督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合力,精准运用党内监督方法抓手,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注重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党的自我监督同人民群众监督相统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四)保持正风反腐的战略定力。腐败的“病灶”不除,腐败的行为不绝,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难以形成。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惩治腐败的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的态度决不改变、猛药去疴的决心决不动摇、刮骨疗毒的勇气决不懈怠、严厉惩处的尺度决不放宽,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精准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一)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要坚持党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要提高政治能力,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倾向。

(二)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时代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离开时代性,党内政治生活就失去生机活力。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队伍新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适应大数据、互联网等带来的新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创新,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让“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

(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原则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准绳。在原则问题上退一寸,党内政治生活就松一尺,党员队伍就散一丈。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每一条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要切实按照准则要求,始终坚持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工作原则,按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

(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战斗性是检验党作为一个战斗组织的重要标准,没有战斗性就没有战斗力。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碰硬,坚决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基础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出了问题,政治生态必然受到污染。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一)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涵养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二)深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精神力量的“根”和“源”。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自觉学习、感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时常接受文化熏陶,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

(三)坚决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又要祛除沉疴毒瘤。坚决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做派,反对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反对明哲保身的“官场哲学”,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不断涤荡歪风邪气。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前提是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

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中坚力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觉尊崇党章,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一)强化责任担当。强化责任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而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的健康成长负责。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管党治党工作,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既有领导责任,还有示范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不做,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氛围。

(三)始终严格自律。慎独慎微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境界。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要在选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坚决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保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正确对待、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篇十二】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其中政治文化建设作为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建设,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培育和弘扬良好的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政治生态乃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义重大。

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具有长期稳定持久的影响力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态的精神主导,与政治生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政治生态是领导干部作风、政治生活状况和政治发展环境的综合反映,集中表现为从政环境的优劣。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作为一种“软环境”,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需要长期培育、持续建设、深入涵养,一旦出现问题,再要恢复就必须付出很大代价。与制度规范对人的行为所形成的直接性、即时性约束相比,文化的影响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但也是更为深入持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政治实践在精神领域的反映,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是长期、稳定、持久的。相应地,政治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政治生态的作用与影响。没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文化同样无法培育形成。

良好的政治文化为我们党发展与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带领人民经历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而创立的革命文化,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成为党的宝贵财富,并对党的不断壮大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井冈山时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塑造和官兵同甘共苦的奋斗精神的形成,赋予新生人民军队超越其装备水平的特殊战斗力。延安整风集中涤荡了党内不良政治文化,形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实质上正是政治文化建设的一次吐故纳新。在此基础上孕育而成的延安精神,教育滋养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大讨论,实际上是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一次拨乱反正,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这些都是良好政治文化的代际传承,对良好政治生态的涵养与形成发挥了巨大作用。

良好的政治文化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如果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紧制度的笼子是政治建设的基础,而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则对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种种的问题都和不良政治文化作用相关联,归根到底在于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没有抓紧抓实。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为根本要求,实现以文化人、做到“润物无声”。

良好政治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作为政治生活的灵魂,政治文化先进与否、纯洁与否,是影响政党兴衰成败的关键。良好的政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结晶,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良好政治文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自己的党性原则,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体现在政治文化上,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勇于为信念奋斗、为理想献身。这就决定了党内决不允许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必须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基于这样的党性原则,党内政治文化排斥一切自行其是的观点、及时行乐的思想、团团伙伙的表现、无所作为的作风、贪图私利的行为,与个人主义、“小圈子”意识、江湖义气、两面派作风等庸俗不良政治文化格格不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是良好政治文化的本质属性。

良好政治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良好政治文化不会天然生成,需要在逐步磨砺的过程中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形成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正是良好政治文化的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期孕育、积淀而成的天下为公、见利思义、团结奋进、革故鼎新、克勤克俭、居安思危等精神,是历代先贤薪火相传的政治智慧,是数千年政治文明的结晶,为良好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滋养,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作为党内政治文化源头的革命文化和作为党内政治文化主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发展与创新。

良好政治文化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良好的政治文化具有开放性、先进性的特征,是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文化。培厚良好政治生态土壤,特别要注重发挥政治文化的传承创新功能。政治文化建设只有顺时应势,才能与党的事业同发展、共进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自觉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为政治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创新政治文化建设的思路、载体和途径,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塑造党内政治文化的关键,把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塑造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使良好政治文化始终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

培育良好政治文化是治理与修复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同建设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综合施策、协同推进。培育和弘扬良好政治文化,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

以政治教育为龙头。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培育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政治教育对政治文化的延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开展政治教育,要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紧紧扭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要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结合不同区域、领域、行业特征和党员自身实际,精准施策、因材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从供给侧发力,充分运用党建信息化平台,整合零散化、碎片化、重复化的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常态化教育形式。要探索建立动态教育管理机制,瞄准需求侧施教,动态考核评价,持续跟踪问效,推动政治教育从被动“灌输”向主动“汲取”转变,使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深入人心。

以政治导向为关键。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政治导向,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作为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是政治文化最重要、最直接、最具体的风向标。所谓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遂蔚然成风,培育良好政治文化,关键在于选好人、用好人,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涵养政治生态。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突出政治价值观,把共产党人独特价值观融入好干部标准,做到选一个好干部立一面旗帜、用一个好干部树一个标杆。要自觉防范和纠正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查处选人用人腐败问题,坚决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坚决对“精致利己主义者”亮红灯,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引领政治文化建设。要立足长远战略需要,着力培养选拔一定数量规模的优秀年轻干部,使他们经受基层一线、重要吃劲岗位磨炼,不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使良好政治文化代代相传、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以政治监督为重点。强化政治监督,严明纪律规矩,坚决抵制封建腐朽文化消极影响和商品交换原则负面侵蚀。良好的政治文化不会自发形成,需要靠纪律规矩产生行为约束,构建行为准则,形成行为自觉。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也往往是纲纪不彰、法度松弛所致。实现政治生态根本好转,要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尺子,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要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健全不当用权问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防止和遏制封建腐朽文化的滋长蔓延和传播渗透,对于“不信马列信鬼神”、搞封建迷信的党员干部坚决给予组织处置,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决不允许腐朽思想侵蚀党的健康肌体。要进一步认识商品交换原则对良好政治文化的侵蚀,防范其对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及作风建设的损害。

以政治氛围为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塑造清清爽爽、规规矩矩的党内关系,营造积极健康的政治环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是建设良好政治文化的重要保证。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破除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问题,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要牢牢抓住党内民主这条生命线,坚持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使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要营造健康纯洁的党内关系,党员干部之间互敬互信、平等相待,上级要注意听取下级意见,不搞独断专行,下级既要尊重上级、服从上级,又要杜绝吹吹拍拍、阿谀奉承的歪风。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培育良好政治文化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原则、恪守规矩,还要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推动政治文化建设责任层层传导、层层压实。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觉悟,以自身良好的政治修为引领和熏陶周围干部群众,共同培育良好政治文化,涵养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于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范文十二篇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续关注我们。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范文十二篇】相关推荐文章:

202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最新十二篇

最新红星照耀中国每章内容概括400字【共十二篇】

2022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心得体会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