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和锻炼。一篇完美的总结应该既简洁明了又能准确地表达出所总结的内容和思想。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一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力度逐渐加大,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从数字故事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数字故事的特点,分析了数字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希望给有意于将之应用于教学的教师以启发。
关键词: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二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日新月异,数字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
数字媒体的应用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改善,极大的促进了教师教学。
从传统媒体的“推(push)”信息到数字媒体的“拉(pull)”信息,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传媒灌输给他们的信息,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技术能力去选择信息,创造信息,传播信息。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三
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英语教学活动需要面向所有学生,提升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诉求,主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成就感,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与创新精神。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内容为单词、阅读、语音与对话,其中,单词教学属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就现阶段来看,很多教师都对单词教学感到头痛不已,学生学的辛苦,记忆效果差,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丧失了英语学习兴趣,而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在单词教学中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1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轻松。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单词学习,只要能够提升单词教学效果,就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但是,英语毕竟是第二语言,学生很容易遗忘,只有再三进行巩固才能够提升单词教学效果。远程教育资料中的口型泛读与单词师范能够起到很高的师范性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
1.2提升单词发音标准化。
很多英语教师的发音水平较为薄弱,不标准或者错误的发音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则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将其应用在口语示范中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口型,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标准的发音,这中学习模式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1.3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从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来看,很多教师都面临着较重的压力,他们不仅需要减负单词教学、词汇教学、语音教学,还面临着职称考试等等一系列的压力,很多教师由于准备时间不足,导致教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这不仅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教学效果。在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在课堂上之后,就能够将教师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来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这对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
2.1资源感知单词。
在这一环节中,感知方式主要有听觉感知法、视觉感知法、情景感知法与律动感知法几种模式,在单词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来选择采用何种单词感知模式,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结合。
以听觉感知法为例,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喜欢动物,对于动物的声音也非常敏感,为此,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开展教学。例如,在《atafarm》之中,可以在单词教学环节应用听觉感知法,播放不同动物的声音频来开展动物单词教学,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学生就可以很快的记住所学的单词。
2.2应用资源教学单词法。
在将远程资源应用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注重体验、注重创造,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出发,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与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这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
第一,拆分单词法。对于音节较多的单词,就可以采用拆分单词法,该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记忆,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具有相同成分的单词。
第二,资源教学法。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习英语时,必须要遵循英语的规律,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出听的机会,在进行单词教学时,可以利用媒体资源来教学。例如,在《it’swarmtoday》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播放关于cool、warm、cold、hot的口型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朗读,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单词的读法。
2.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单词。
在巩固练习环节之中,也可以采用视觉巩固法、律动巩固法、听觉巩固法、练习巩固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听觉巩固为例,在应用这一方式时,要把握好音形的结合,让学生可以将音形练习起来,经过一系列的联系后,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建立起关于音形的固定联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边看边学习发音,也能够看到与这个单词相关的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单词的音、义、形,加深自己的印象,学习效果就更好了。
以律动教学为例,为小学英语的每一个教学单元之中,都配备了与这一单元教学内容相符的歌曲,在单词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适宜的歌曲,如果教学时间紧张,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聆听歌曲中包含的单词,并默写下来,这种巩固练习可以让学生在舒缓的氛围中巩固学习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的成效,还能够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与探究式学习,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但是,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握好度,不能忘记英语教学的根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学习,只有采取这种双管齐下的模式,才能够将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四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指感觉媒体。
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五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常态化,其中多媒体展示使得学生更好的去体验文本价值,在其中影视资源占有一定的比例,影视资源可以和语文教学多方位地整合起来,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在省教育现代化创建中,多媒体已经全面走进我省课堂,投影屏幕已经成为黑板的一部分,在投影中,图像和和影视带给学生的体验更形象、更直观。所以,为了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注重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影视资源,优化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是“提笔如有神”,而是提笔就发愁。经常出现流水帐式或者完全照搬照抄,虚情假意的学生习作。其根本的症结所在就是学生阅历尚浅,平时阅读量不够,积累不足,导致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影视资源的运用相当于给学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写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借用影视资源中一些与文学作品紧密相关的表现手法来指导学生写作,其说服力必定胜于空洞的讲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地借鉴和应用影视的某些表现手法,汲取影视的艺术养分,提高自身的语文写作技能,丰富自身的语文写作技巧。可以利用蒙太奇影视创作手法,学会剪辑素材,也可以利用空镜头运用,学会景物描写,还可以利用特写镜头法,学会细节描写。这些取技于影视资源中的写作手法,真正融入到语文的写作之中的话,学生的习作就会生动而细腻,独特而有个性。
三、使用影视资源,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项基本能力,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长期以来,基本上形成“读写”一统天下局面,“听说”遭到冷落,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弱项。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离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新课标》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进行听说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影视语言是经过编剧们精心锤炼的文学语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魅力,因此,影视资源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只要运用恰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学会赞美》这一口语交际主题时,我充分利用感动中国人物的电视介绍,让学生观看了他们的偶像姚明的`相关片段。尤其是赞美词部分,我让学生认真聆听,细细品味,感情朗读。在这个过程中,这段既精炼、概括性强,又真诚且具有美感的赞美词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之后,我让学生参照这种赞美词的表达方式,用优美的语言赞美班上的某位同学,学生的语言机制得到激发,表达流畅而精彩,进入心灵交往的高层次发展。
当然,影视资源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在课堂中运用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总结的过程,因其是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所以必然会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手段,它要求教师要摒弃原有的限制性的教育观念,真正的乐意尝试和实践,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教师要有这个信心和准备。同时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熟练的教育技能,对教材、对学生都能做到了如指掌,并且能将影视资源恰到好处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六
创设历史情境要以真实的历史事实为前提,以真实的问题为基础,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体验。影视资源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是非常适合创设历史情境的,并且在影视资源的配合下,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更加容易产生深层次的历史思维和感受,然后在围绕教师提出的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自然会获得更好的历史学习效果。并且在思考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灵活的历史思维。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使用影视资源,不能只是单纯地将影视资源看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手段,还要通过其弥补教材中的不足,最重要的是通过在影视资源的帮助下,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3.2描绘战势情境,强化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就是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核心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使用一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而学生在影视资源带来的真实战势情境中,激发联想和想象等多种思维。对于学生难以记忆的片段和历史内容,教师可以选取播放一些相对陌生的影片,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产生更加直观的印象,从而加强对历史知识和内容的记忆学习。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影片,在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过程中,逐渐激发学生对深层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获取并熟知历史事实,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
3.3直面真实历史,实现情感升华。
影视资源本身就蕴含着真实的情绪情感,将其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使影视资源中的真实内容和情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提供精神营养,这对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选取影视作品时,一定注重真实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感受到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影像的同时,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能够接收到新的历史知识,并且升华自身的思想情感,激发内心的情绪情感,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把影视资源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影视资源的重视,在备课之时,尽力挖掘与历史课程相关的影视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从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昝金国.大胆、巧妙、谨慎――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4).
[2]方爱琴.历史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j].甘肃教育,2014,(13).
[3]李亚萍.历史教学导入环节应用影视资料的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15).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为了适应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数字化已经进入了大众视野,针对高职院校图书管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其应用现状,随后提出了完善应用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提供更优质化的服务。
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进行交流与实现课外学习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多样化媒介层出不穷,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行为面临考验。因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升当前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就是作为信息或图书的一种载体,在其存在过程中拥有大量的阅读者与图书资料,因此在信息数据统计与管理工作等方面有较大的需求。当前很多图书馆结合计算机技术对读者权限、图书的借阅情况以及借阅时间进行针对性管理,并且增加了数字检索功能,相较原始的人工而言,在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其精准度大幅度提升,但仍然存在不足。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在信息管理方式方面仍较为缺乏,部分知识虽实现计算机化,但与数字化仍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献资料、信息资源及数据库等方面内容的数字化研究。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建议。
(一)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数字化管理的观念。
高职院校在进行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其工作人员的建设意识及关注度,唯有让工作人员足够重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才能够继续进行,可以说工作人员直接关系数字化管理模式最终是否成功。而提升图书馆人员数字化建设的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强化图书馆有关管理人员的数字化理念,着重发展数字化建设,确保相关技术能够有效执行,并积极参与到建设过程之中;第二,全面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数字化建设观念,可以定期进行针对性的讲座,从而确保管理人员对数字化管理模式建设的重要性或含义进行理解;第三,全面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性的服务意识与能力,确保其在数字化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强化人才培养,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加资金投入。
随着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落实与应用,对于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及专业性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所以提升数字化管理模式应用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全面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当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需要相应的技术装备对管理模式的实施进行保障。所以需要增加在科技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强化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配置情况,完善有关附件配置,从而实现现代化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及相关资源的共享,而对该方面的完善行为,可以经由专业的信息技术中心对其信息资源系统的维修及构建行为进行完善,进一步强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避免出现入侵等不良事故。
(三)增加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服务范围。
从实际情况出发,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目的就是为所有学生及教师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服务,因此在其构建与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读者的相关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完善服务行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实施全开放式服务,为了促使师生阅读过程中更具便捷性,可以结合网络技术实现图书资料的开放性查阅功能;第二,构建完善的沟通平台,使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可以进行交流;第三,强化科研支持力度,部分专业性资料可优先购买并尽早录入网络资源中,并且构建相应的目录,使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内容;第四,构建读者反馈论坛网站,安排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读者的有效建议,强化管理者与读者间的互动行为,为完善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读者的需求,文章以此为研究方向,针对有关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提出完善建议,希望促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转载自 cOoCO.neT.cn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八
荥阳市第二小学,河南荥阳45010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媒体设施的介入,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下面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优化集体备课。
1.电子备课网络化。
根据每个年级一人教一班语文、平行班教师在同一个办公室的条件,我校在语文学科中实施电子集体备课。我们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初成定稿,个性修改”的集体备课模式,借助校园集体备课平台,将集体备课、研课过程网络化,从而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具体操作流程是:第一步,学期初各年级组进行教材分析和备课分工。每位主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学校统一的备课模板进行备课。并按教学进度提前将教案初稿、作业设计和相应的课件等教学资源发布到教研平台“集体备课室”中。第二步,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及时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回复给主备人员。第三步,利用学校统一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年级组内深入研课,紧紧围绕“一课一得”“听说读写”能力齐步发展等理念进行研讨,初步形成定稿,并上传至“集体备课室”中。第四步,上课前,各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的修改,以适应本班学生学习。上课后,教师及时将课堂教学中的调整与得失记录在备课文本中。可见,电子集体备课是教师们“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的过程,它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2.备课管理动态化。
一是方便语文教师自行管理。传统的纸质教案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教师一般要到第二或第三年上课时才拿出来参考。教师在平时接收的很多相应教学资源,很难及时收藏到原来的教案中去。而电子备课系统可以随时放在电脑中。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上看到的相应资料、课件等,可以很方便地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单元中去。只要平时善于做个有心人,每个人的电子备课系统都会变成一个十分完善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二是方便学校行政管理。我们利用校园网络,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及时上传,每个人的`教案备得是否及时,内容设计得怎么样,通过校园网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学校管理部门也可采用略查与详查、抽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备课检查,并将结果以校园内网、qq、路路通校内通知等形式反馈给教师。
三是不断丰富电子备课资源。学校在校园网上建立和完善语文电子备课平台,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同时,每学期末,收集各年级优秀教学设计(含教案、课课练、课件等),形成学校“语文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教师的备课资源。
二、优化语文教研。
1.课堂教学实录使我们少走弯路。
我们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时,用录像的方式把活动的全过程录下来,在研讨时进行同放。如开展“同题开课”活动时,我们录下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评课时就教学过程中重点与难点的处理环节进行回放,随机暂停,进行比较、分析。点评每人教学设计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引导大家关注细节,提高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剖析使教研活动更富有实效,使教学少走了许多弯路。
2.名师教学研究给我们指点迷津。
利用网络,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这是网络带给教学研究的最大优势和便捷。过去。专家名师对于我们来说难得一见。而如今,一上网就能看到专家名师们的风采。在教研中,我们观“专家讲座”,看“特级课堂”,上“名师博客”,聆听崔峦、杨九俊、高林生等专家的真知灼见,欣赏于永正、贾志敏、薛法根、窦桂梅等特级教师的经典语文课堂教学,“特级教师家园”“玫瑰小语”“悦纳网志”等栏目都成为我们学习研究的内容。
3.博客与qq群网聊实现交流零距离。
学校先后把语文中心组博客、博客圈、语文qq群网聊引入教研,教师们以此为平台,不定期地上网开展主题研讨活动。英国作家肖伯纳说过,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各自还是一个苹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便有了两种思想,甚至还会产生思想的火花。教师们通过博客与qq群网聊实现了交流的零距离,在同伴真诚的鼓励与互助中感受到了思想碰撞后的快乐,提高了教研的实效。
三、优化课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的确,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反思教案,写好教学后记(反思)是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反思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持久性都直接影响教师成长的速度。当前是多元协作的网络时代,我们要积极发挥网络功能,促进教师课后反思的深入与持久。
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开辟“教学后记”栏目,要求教师及时将自己上课的得失、教学中闪现的火花记录下来,放到校园网的“集体备课室”中,与大家一起分享。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及时地将自己的课后反思以案例评析、随笔等形式发表在博客上。教师间实行了无障碍沟通,特别是在博客上,教师们的教研天地从校内走向了校外这个广阔的天地。在交流平台上,教师们认真书写着教学后记,享受着“发表与关注”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伴们的声声鼓励,在互相学习与交流中激发起教学的智慧与热情,使原来琐碎平凡的教学工作变得无比美丽。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九
影视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很多有效的辅助效用。首先,利用影视资源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很有帮助。对于一些学生们并不熟悉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知识讲授时很有必要进行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影视资源的使用则能够很好的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或者视频片段,将知识以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不仅能够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会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好的接受。例如:学生在学习蛋白质时,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把儿童因缺乏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而导致发育不良、疾病等画面展示给学生,接着导出蛋白质对生命生存的作用及意义,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氛围中对于即将学到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蛋白质这一知识。又如:在种子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影视资源给学生展示种子萌发过程,随后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几乎不可能会看到种子萌芽的过程,然而,影视资源则把这些素材清晰的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会让学生极大的感受到生物课程的学习乐趣,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好的领会。
二、有助于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
生物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也要注重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念。透过影视资源的灵活应用通常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影视作品的'观看中学生们会看到很多社会生活中的画面与场景,会对于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之造成的对于环境的严重污染有深刻认知。这会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的生态意识也在慢慢加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注重对于知识的渗透,也要在知识教学中深化对于学生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生物课程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一些正确引导。例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为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教师可以选取环保教育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逐年增加,地球急剧升温,引起极地冰雪融化,水平面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生动直观的画面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产生环境危机感,这也会很好的树立并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才是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
三、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影视资源还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这将会极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并且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影视资源可以有很多选材,可以捕捉生活中我们不容易看见或者是会忽视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中往往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地方。让学生们观看这类影视资源将会极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会让学生有更大的知识获取空间。这些都是对于课程教学的非常好的辅助,并且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感受。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好的影视资源来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例如:电影可以通过将微小物体放大,让学生很容易地观察到细胞分裂及其生长,展现出众多用肉眼看不到的事物,而且,电影可以动态地模拟病毒侵入人体以及危害其健康的全部过程。又如,生物能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等生活方式适应环境,保护自己,所以,生物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枯叶蝶如何伪装成树叶躲避天敌的片段来让学生观看,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例子,同学们对保护色等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了解,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透彻。
四、结语。
影视资源能够为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多积极的辅助功效。影视资源首先可以实现教学情境的良好营造,这会为学生的知识吸收打下很好的铺垫。透过影视资源的观看还能够带给学生很多正确引导,这也是生物课程教学价值的一种体现。影视资源还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这将会极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并且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影视资源,这对于提升知识教学的质量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十
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但每个学生的性格、专业、英语基础、日常学习活动、自身学习重点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专业出发,针对其专业进行教学与活动的内容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自身专业具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例如:教师针对学前教育这一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场景,并引导学生对所设立的活动场景进行英语对话,在真实的活动场景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让学生全面感受到英语这门课程带给他们的好处,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学习英语[3]。
3.2以自主学习为导向应用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师利用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可全面激发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认真学习英语的习惯,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与各类多媒体相互结合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应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灵活性,充分展现学生自身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容易,部分学生因自身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且没有自主学习的意向,从而难以融入到教师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当中,这是目前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正面临的难题。例如:在讲解第二单元当中的e-mail这一课程时,教师便可将其设立为话题,进而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讨论网络中的.利与弊,从而全面引导学生正确且合理的使用网络,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进行英语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
3.3以课堂监督为引导全面应用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发展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全面的现代化发展平台,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教师要针对学生自身所拥有的特点与心理进行合理引导,全面组织学生有效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控制,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详细且全面的设计,从而使英语教学科学化。教师不能只判断学生的对与错,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学习方式得出属于自己的学习结论。例如:在练习听力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中的软件自主练习听力,从而完成课本当中的题目。如果发现学生在听力练习时出现不认真的态度,教师应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单纯的点出错误[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英语已成为目前社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与相关教育人员在针对英语这门课程进行教学研究时,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目标。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应得到相关教育部门及其人员的足够重视,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严买买.浅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33(12):59-62.
[4]何燕红.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学校英语听力课堂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153.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十一
数字资源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数字资源引入课堂后,使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学习方式为之面貌一新,加快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要求改变过分依赖教材,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突破了传统课堂视野狭窄,空间局限的观念,要求拓宽教学领域,与生活、社会接轨。数字资源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集音清晰、画面形象,影音统一等诸多优点于一体,使教学由抽象到直观、文图并茂,声像毕具,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改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老师教学效率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只局限于教室、书本,而是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那么,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字资源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多媒体情景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看动画,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在数学教学中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对课程进行开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呈现教学内容时尽量充满童真童趣。可以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搜索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插入一些声音,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一课时,我设计了“小猪盖房子”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课的始终。复习题是“数的组成”,我设计成“小动物找家”的情景:大象、小狗、小猴、小猪4只动物依次出场,三个房子也出现了。小动物门身上各自有题目,每座房子有答案,让同学们连线找“家”。可是小猪的家在哪里呢?接着引出新课――动物们帮小猪盖房的情景:大象搬来4捆木头,小狗运来4根木头,你能计算出一共有多少根木头吗?同学们尝试计算30+4。接着出现34根木头盖房用去4根了,还剩多少根?学生尝试计算34-4。这个新奇的故事情景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大家兴致很浓,学习劲头特别足。动物找家,动物盖房,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课堂充满了童真童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多媒体直观教学,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的知识要合理转化成直观的易于孩子们的理解的知识。特别是对几何图形特征的感知,低年级学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突出直观。如在讲《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节课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本质特征掌握不清,还经常把球体说成圆形。我就利用多媒体,搜索了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充分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长方体上面和下面一样,左面和右面一样,前面和后面一样。长方体六个面可以是六个长方形,或者可以是两个正方形、四个长方形。但是正方体每一个面都是同样大的正方形。学生总把球体说成圆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课件制作时有意把各种球体形状如玻璃球、皮球、足球等和一张圆形纸对比,接着课件演示球体滚动起来的画面。问大家球体到底有什么特征?学生说出球体无论怎样看都圆圆的,会滚,很光滑。但是圆形不是。演示切开球体的画面,让学生认识联系,切开球体,会看到圆形。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面在体上,面从体来”不理解,我仍利用课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
3利用多媒体上网收集素材,丰富教材内容。
在讲《认识人民币》一课时,课本上根本没涉及其他国家的钱币,但学生处在这个信息多元的时代,尤其城市的孩子接触事物更多,有必要向孩子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我搜索了一下欧元、美元、日元和我国香港的港元等,学生大开眼界。另外,课本附带的人民币学具太小,在模拟购物环节,老师在课件上设置了几个面值的选择按钮,让学生买东西付钱,效果很好,克服了钱具太小导致大部分学生看不清的缺陷。此外,有的孩子对人民币上的图案很感兴趣,我就设计了一个链接,上网搜了一下人民币图案的知识,有西湖美景、泰山、西藏布达拉宫、三峡等,这些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使孩子们更加热爱祖国和爱惜人民币。
4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更趣味化练习题的形式。
虽然课程改革后教材的习题在编排和呈现的形式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但翻开数学课本,仍存在习题量多、重复、形式呆板、枯燥无味等现象。学生写的时候兴趣不浓,有的孩子甚至应付了事。比如口算总是那个样子出来,学生都看腻了,比如解决问题,总是几个人物在对话,学生懒得读了,比如笔算,总是空出答案,学生懒得填了。把这些死板的题目制成会动的,有情节的,分步出现多媒体课件,学生就会兴致高昂。如口算可以设计成“开火车”、“摘苹果”等,“开火车”、“摘苹果”的画面要逼真。我设计“摘苹果”,答对了,画面中的苹果伴着鼓掌声自由落地,孩子们可高兴了。“开火车”口算也一样,只有答对火车一节节车厢上的算式,车轮才会转动,伴着呜呜声开动起来。比如笔算,可以设计成“啄木鸟给森林公民看病”,看看谁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还可以让男生、女生来个对抗赛,看哪组又快又对做完。比如解决问题,不要一股脑同时把已知信息、要解决的问题出现,没有一点悬念,可以动态、分步、有声音地出现。这样,孩子们哪里还有时间开小差,都把思想集中到习题上了,教学效果不就好了吗?总之,多媒体能让课本上练习题的呈现形式活起来,把练习的趣味提高起来,让更多的孩子自觉参与到练习中来,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甚佳。
5利用博客平台,交流教学心得。
平时老师们除了在学校内进行交流外,还自觉登陆校信通博客平台交流教学经验,及时撰写心得体会,发表言论,取长补短,解疑答惑,提高教学技能。并且每个班都建立网络群,鼓励家长积极撰写文章,参加校信通博客论坛。家长这个群体中有不少有才有识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很不错,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大家探讨的主题围绕数学学习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来展开。通过此举,增进了师生之间、家长之间以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信任与感情。
6典型题放在公共邮箱里,供学生探讨。
老师讲完一个单元,把单元里一些重点题、易错题放在邮箱里,密码告诉大家,让家长帮助学生一起找寻,供同学们学习。讲完一册书,老师总结一些典型题,让大家点击查看共同探讨。或者根据平时老师和同学们的搜集,出一些智力题,放在邮箱里,鼓励智力水平较好、成绩较好、学习比较上进的孩子去钻研,学生喜爱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高,一批优秀生脱颖而出。
7照相机和多媒体巧妙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
在讲《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生活中有很多100以内的数,可是学生一时说不上来,我已经预设到了,就提前拍了一些孩子们身边的图片、超市里的'物品价格、超市里储物箱牌号、楼房的楼号、电梯的楼层数和红绿灯的秒数等等,孩子们智慧的大门打开了,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地方有100以内这些数。
另外,拍一些孩子们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扫地、擦黑板等好人好事,放进课件或博客,也是一种鼓励和教育;拍一些工整的作业,放进博客也是一种表扬和学习;放一些体现友谊,体现快乐的游戏的照片在博客里,孩子们更加珍视友情,更加热爱集体;放一些大自然的美景在博客或讲课的课件里,同学们会更加热爱生活。
多媒体播放器外观小巧,携带方便,也是数字资源应用的一种工具。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在网上下载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等,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使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给低年级的孩子听,一方面培养了听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故事中学习,精神受到洗礼。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教学中,合理、科学地利用数字资源来辅助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我深刻感觉到它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数字资源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是教师和学生的好朋友,它改变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老师声嘶力竭、学生昏昏沉沉缺乏活力的课堂形式,改变了学习枯燥、学习效率低的状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课堂也不能被数字资源完全支配。我们应深深懂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方法、手段都要从学生的特点、学情出发,才能真正使高效课堂落实到位,在这条路上,我们还要不断探索研究,道路才能越走越开阔。
参考文献。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十二
摘要: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发展,使数字化教育在现代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如何高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已成为当今小学教育热点。现代小学教育应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小学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提升现代小学教育质量,加快数字化教育设施建设的步伐。
随着科技不断的融入生活,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当今小学教育事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小学教育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向课堂教学加网络课堂的方式,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校校通”,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及实时沟通。[1]但因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2]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增加教学形式,提高师生教育以及学习的兴趣,发挥各自的优点及特长,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没有明确的概念,有人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通过信息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材料,[3]也有人认为其不仅是数字化素材,也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4]或是各类现代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5]综合以上概念,笔者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形成的非物质化信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以及交流平台等,都可称为数字化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分为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九类。但依据其性质主要可分为预制型素材资料和实时性交流平台两大类。
1.预制型素材资料。
预制型素材资料资料是指提前制作好,可供人们直接下载观看学习的资料,如媒体素材、试题试卷等,人们可在网上自行下载,学习或练习,批改练习结果以及观看相关学习资料。该类型的学习素材主要有量多、学习时间自由的`特点,人们可自己调整学习时间段,同时网络中学习资源丰富,人们可获得大量相关讯息,重组碎片时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时间利用率。但对于自制能力差的学生约束能力较低,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在线学习交流平台是由相关老师在线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出回答与指导。该类型的教育资源受时间限制,无法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但能够实时有效的将老师、学生、家长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
(一)有效利用的资源形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形式都是以ppt上课为主,多为文本、图片等资料,将教科书上的内容搬至ppt中,配以图片,没能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活动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ppt教学与传统的讲义板书讲课差别不是很大,造成资源利用不完全的现象明显。
各学校教师团体年龄差距都较大,新进的年轻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更为明显,而老教师已习惯传统教学形式,不能较快的适应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很多老教师甚至不会制作ppt,更不会使用网络教学,以及数字图书馆资源。而较为年轻的老师使用这些资源的效率更高,信息也更与时俱进。
(三)各学校资源配备之间差距较大。
现代小学教育资源差异明显较大,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配备具有明显的差别,虽然现代教育要求每所学校都配有联网多媒体教育资源,但城区小学资源明显更丰富,包括数字图书馆,学校之间精品课程共享网络平台,以及各种视频音频资源。而许多偏远农村不仅师资力量不强,学校数字化资源配备也明显不及城区小学。
(一)主观原因:学校对数字化技术过于依赖或。
过于忽视以及学科教师自身的应用能力不足一方面,部分学校充分意识到数字化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大力发展数字化教育,重视数字化教育资源,忽视其他却陷入了“唯技术主义”的误区。一切以数字化技术为中心,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技术应为人而服务。数字化技术应该是在以人的主导下进行,为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而进行建设。而有的学校对数字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过于依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寄希望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虽有数字化资源,例如多媒体等,却不知利用,以致资源空置,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及自身应用能力有所欠缺,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的理念还未转变过来,不知数字化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所在,盲目利用或拒绝,无法真正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无法发挥其真正价值。
(二)客观原因:数字化教育总体尚处于发展阶段。
近三十年来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国家各个层面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育也因此来到了我们面前。一、二线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因而数字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而三线城市及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匮乏,因而数字化资源配置也较差。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但由于年限不长,我国数字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正式化、规范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评价体系,各个地区各所小学各自为政、自行其道,没有专门的学科数字化教育网站,数字化教育设施也参差不齐,数字化教育资源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共享渠道,做了很多的无用之功,数字化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总体而言,数字化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四、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学校应该从管理层面上摆正数字化教育的位置,不应过分重视或忽视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教育应该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参与教学,一切为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能否有效使用数字化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一个方面,同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加强学科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的效率,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建设校园网络。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与数字化教育模式良好地结合,方能使全方面地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与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及数字化资源共享渠道。
数字化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应深入到深层次里面,不应停留在理论研究之中而忽视应用。我们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为主体,联合学校及一些社会相关的力量,例如校企等,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课程及评价体系,分学科建设不同的专题网站,分学科搭建相关的交流平台。同时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完善资源共享渠道,使师生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定时更新和整理数字化教育库,深层次整合数字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形成分散的“信息孤岛”。在地区甚至国家层面上进行信息交流及资源共享,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立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共享渠道,尽可能降低数字化教育的成本,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数字化教育是新生事物,而新事物被接受是需要一定过程的。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对新事物产生了抗拒心理,仍依赖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这很显然是不符合新时代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思想理念去对待新生事物,同时提高自身对信息时代的认知,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教育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是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的,积极学习新技能,将数字化技术与自身的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师生携手共赢。
数字化教育过程不应以教师为主导,同时也不能以学生为主导,而应是两者共同合作,携手共赢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低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理解,而在现代数字化教育下则不然,教师在数字化教育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并进行积极互动,使教学水平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使师生情谊在互动中得到升华。
五、结语。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改善小学教育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加小学教育趣味性,同样可以加深小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基于改善现代小学教育的模式的理念上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策略,使学校认识到数字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建立系统完善的课程与评价体系,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生一起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十三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小学与高中的衔接,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对此阶段化学教学工作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由于数字化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种多样的特点,将数字化资源合理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日后化学学习打下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数字化资源。
一般情况下,数字化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于课前及课堂讲授时,现阶段,数字化资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现状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数字化资源就是指信息资源被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并存储于计算机内存、硬盘等存储设备之中,数字化资源主要分为网络资源和单机资源两大类,现阶段,数字化资源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教学之中,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就是指化学电子书、化学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视频、学生习题库等等,这些资源有利于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在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外,还能够掌握更多课本材料中未涉及的知识[1]。下面重点探讨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现状。
二、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现状。
现阶段,虽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已经普及,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用数字化资源范围还相对较小,难以利用化学数字化资源补充初中化学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更好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现存的数字化资源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学校及化学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2、没有良好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之中。
在学习过程中,除教师的引导教学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进行良好学习,才能够得到相应进步。但是目前,化学数字化资源没有被良好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之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无法合理运用网络和电脑中存储的资源,影响了自身化学学习进程。
3、教师对数字化资源认识不足。
在实际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正确认识数字化资源,导致化学教师不能使自己和学生良好使用化学数字化资源[2]。现阶段,还存在部分化学教师只注重初中化学教材的现象,制约了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发展,学生在化学教材上能够获得的知识相对有限,因此,限制了学生学习与化学知识的获取。
虽然多媒体等技术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已经大面积普及,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结合化学学科特色合理应用数字化资源。例如,在进行危险度相对较大的化学实验时,教师不能够充分体现数字化资源的特色,仍然采用传统做实验的方法为学生讲授该实验知识,进行该项实验时,危险程度相对较大,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影响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
1、主动开发,积极引入优质资源。
通过上文对现阶段数字化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数字化资源在应用中具有范围较小的缺点,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开发、积极引入优质化学数字化资源。例如,化学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时,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合理引入优秀的数字化资源,初中化学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论坛、微博等发现资源,引入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使化学教学得到有效补充。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学科本身就是刚接触而且化学知识在理解方面上存在很大难度[3]。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利用化学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知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例如,在“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应用化学数字化资源,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该课前通过网络获取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设备等知识,更好实现自身的自主学习。
3、提高化学教师的应用能力。
要做好化学教学工作,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更要提高自身对化学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能力,虽然学生能够自主获取化学知识,但更主要是通过化学教师的讲解获取,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了解到更多化学资源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网络查找化学数字化资源,并记录该资源所在网站,保证教师在日后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找到。
4、合理开发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
除上述三点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策略外,还要合理开发有特色的化学数字化资源,保证学生在接触到该资源时能够直接与化学知识进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走进化学世界”教学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对化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化学小魔术视频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通过开发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日后化学学习打下基础。初中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在学习过程存在一些难度,数字化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知识,更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保证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誉华.数字化校园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2]贺宏伟.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3]叶大鹏.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10)。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十四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对象有两种:一是经过正规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来自中专、技校、职高的学生。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不同程度相应地导致了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认为主要应该学习专业技术以适应工作需要,忽视英语学习。另外,由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是否合格对学生能否取得毕业证书并无影响,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的来说,高职英语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是整体水平较差。
2.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还要结合相关专业。而现今课堂中,多数教师依旧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进行灌输性教学,忽略了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淡化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偏离高职英语重视实用性的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高职英语教材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现行教材依旧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如教材内容和要求在接口处安排不够合理;教学目标和内容不衔接;教材编写没有关注到地域间的水平差异;教材编写周期较长,更新缓慢;教材依然偏难、偏深和偏多。教学任务较重,英语所分配的课时较少,导致许多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4.教学评价单一。
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成果都采用考试为评价方式。多数学校以笔试为主,通过学生对试卷的完成来考验学生的掌握程度。部分学校也在考试中加入了口试,但是所占分值较低,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考试内容以基础知识和教材为主,只有较少分值涉及实用英语。使得学生学习英语只为应付考试,重视考试成绩,忽略英语的实际应用。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内涵及优势。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柯林比尔德和约翰威尔逊在《体验式学习的力量》中将体验式学习定义为:“通过对人们自己的或来自观察的体验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在化而获得对事物的洞察。而这种内在化建立在人们过去的体验或知识的基础之上。”将体验式学习应用在教育中,则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某个真实场景或在其创设的某种模拟场景中,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进行切身的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还要根据切身体会进行反思和创造,以提高自身的一种学习方式。
2.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优势。
(1)主动学习。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知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言学科尤其注重语言的灵活运用,许多死记硬背的学生在迈入社会后并不能在其工作岗位上良好地使用交际语言。体验式学习认为真实体验比知识更为深刻地存在于人脑中,学习者应该在体验中理解并掌握知识。因此,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体验式教学要求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师提供的情景教学过程,化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吸收知识。
(2)学以致用。传统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以书本知识为主。在语言学科的学习中,中国以考试为评价标准,许多学生都能够取得高分。但是在工作中,学生或是不了解语言的使用场合,或是难以表达自身想法,其教学结果是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师积极为学生设计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语言的学习应该是灵活生动的,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运用教学资源进行实践学习。
(3)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积极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得许多学生无法融入课堂。体验式英语教学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体验过程中能够主动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而不是只能在课堂中感受教师单一地为学生创造欢乐。
(4)积极反思。体验式学习强调反思的作用,不仅强调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也强调了实践结束后的体会。因此,在体验式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某些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开展思考,在离开情境后要正确评价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的反思,引导学生积累积极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
(5)虚实结合。体验式英语教学注重学习的情境性和灵活性。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不能只针对课本中的对话内容进行模拟练习,更应该灵活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学生需要的是真实体会,因此,在创设情境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真实的语境状态,让学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境发展中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并对自己进行反思以强化学习动机。
1.体验式学习模型。
库伯认为,学习不仅是体验的转换,更是一种创造知识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四个阶段,即体验式学习圈。体验式学习的四个阶段呈螺旋式上升,并不断循环往复。因此,将体验式学习应用在教学中,可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亲身经历。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单独或者组成团队完成任务。第二,体验感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对知识产生自己的想法。第三,分享观点。任务完成后,教师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打破独享观念,使学生得到自己没有体验到的信息或学到新方法。第四,总结。学生在分享之后得到的信息是零散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理论知识,整理融合新观念,积极归纳反思,使感性知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知识。第五,应用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导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验证并发展。可以明确,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结构依旧不断循环往复。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十五
什么是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并且表现出了它强大的优势。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1.更缤纷的导入方式。
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但是,导入尽管很重要,可其毕竟是为新课服务的,这就要求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导入时老师的语言既要简单明了又要不缺乏趣味性和艺术性。真正做到“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2.更容易的识字方法。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识字量特别大,老师要花费大部分精力让学生识记生字。如何让识字成为乐趣?如何降低识字的难度?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开火车读生字、生字卡片学生记、书写笔顺记生字等等,而数字资源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让生字的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
3.更完美的阅读享受。
语文是一个以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因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的文本中,有不少课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为让学生理解,我们常常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再加以讲解,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数字资源的应用,恰可以使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课文中的意象,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那么,首先让学生看录像,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再让学生听课文的配乐朗诵,给学生们以美的听觉享受,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理解的同时,也相应地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孩子们怀着浓厚的感情去学习和体会,加深了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4.更多样的说话训练。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极其有限,理解和表达能力还不强,理解问题往往停留于事物的表面,说话也往往说不完整、不具体,因此安排孩子说话的内容就应该是具体的事物,最好再以实物或画面呈现。这些数字资源的共享使多样化手段和方法得以汇集遴选,激发孩子的说话兴趣,稳定孩子说话的激情。
二、丰富多彩的资源板块。
去年的暑假,我们学校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多媒体环境下的资源应用与教学设计》,从那时起,我便对河南省基础站有了了解,教学中,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对数字资源的使用都更加得心应手。
1.学科资源。
记得在给学生讲《坐井观天》这一课的时候,为了不让学生死背就记住课文内容,我用了河南省基础上的学科资源这一项内容。在学科资源下的成语动画故事里,找到了《坐井观天》这个小故事,孩子们似乎是在看动画片一样的情景中记住了故事的梗概,而且通过一遍遍地重复着小鸟和青蛙非常有个性的语言,学生的分角色朗读也读得像模像样。
2.同步课堂。
名师同步课堂汇集1000多名优秀名师,以三分屏的形式录制的同步教学视频,视频、课件同步展示教学,涵盖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教材版本和学科。利用好名师同步课堂,其实就是天天给孩子请了名师,不仅仅学生有了和名师接触的机会,老师也会受益匪浅。
例如,讲(小小的船》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使用了河南省基础的同步课堂。以前,我曾经用过光盘刻录的课堂实录,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边播放光盘,边配合着给学生讲课,或提问,或思考,或阅读,或感悟。但是,我想要重现一下前面播放的内容,就得根据时间自己估计该倒退多少,但同步课堂,完全没有担心这个的必要。在画面的左边,有一个索引,清清楚楚地写着教学的各个步骤,并且标明了每一个步骤所用的时间。老师可以很轻松地显示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在画面的正中间,完整地随着教师的讲解出现着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或是图片,或是生字,或是句子等等给人耳目一新的上课新体验。这一节课,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我也感觉非常轻松。
3.远程教育资源。
我是在一个乡下的小学教学的,这里也有一个适合我们地方的应用资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学写看图作文、刻画人物外貌、描写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心理、描写身边动物、描绘学校风景、书写家乡四季、记叙体育比赛”无所不有。探究性学习是很能提高孩子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可是探究性的学习很难控制,这里提供了可参考的“活动建议方案”。“课程资源”这一项,还给我们提供了适合我们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计方案,帮助老师理顺课堂的上课流程,也使学生在条件不太高的情况下更容易接受知识。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数字资源,就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多样,我们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也更能保护好孩子们学习的欲望,而我们老师,也可以变得更轻松,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生动、更愉快。
数字邻居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篇十六
建构主义最早由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并架构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
2.项目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项目。因此,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设计的项目有层次感。
3.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共同参与,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使项目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通过使学生的共同参与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项目的设计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
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软件的学习、帮助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亲自去尝试和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内容和项目实例的选择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素材和依据。
项目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相关工作项目,提出相应任务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在做的实践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领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和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计算机基础word教学中,教师以“小报制作――校园运动会”为项目课题,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主题制作小报,发动学生结合学校近期举行的.相关活动写稿件、拍照片,同时运用网络、报纸、杂志查找相关素材,设计小报图样,总结制作小报应具备的要素。
上课时,学生带着小组成果来到机房,同组成员安排在一起,推选组长一名,协助教师帮助其他同学并起到带头激励作用。组长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组员不同工作任务,组员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在小组中选一位同学担任版面设计师,将草图上的版面在word中画出来,再将其他同学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插入其中。完成了自己工作任务的同学也到版面设计师周围指手画脚、出谋划策,“你用红色看看,红色好看”“这一行字要变大、加粗,这样醒目”……各抒己见的声音不绝于耳。当组内成员遇到技术或资源使用等问题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向老师、同学求助。教师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密切注意各组对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在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穿插讲解。如“文字竖排、插入背景”“如何在正文随意定位插入图片”“怎样改变文本框的形状”等。对于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等重点和难点,教师根据全班同学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进度,及时讲解、演示、点拨,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求知欲强,有时若有所思,有时表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教学中,我注意控制教学节奏,围绕任务目标,努力做到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学生实际操作中给予恰当指导,通过一些实例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有实际困难时,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一步步自行解决问题。例如,我提到在重大事件来临前常有倒计时的说法,于是有位同学制作小报时就别出心裁,在报头旁边设计了一个倒计时,再配上动画使小报显出其独特的艺术性。再比如,学生查到参赛选手资料,就设计了专题特写:运动员风采,她设计的版面被大家公认最大方、最有新意。看到别人的作品,能极大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许多学生都积极动手在画图等软件里制作和处理有自己个性的作品。有些原来畏难厌学、迷恋网络的男生,由于他们聪明好动,反应较快、接受能力较强,在项目工作中脱颖而出,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潜能,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找回了自信也增强了学习兴趣,有的还成为上机实践课的骨干。
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了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了协作精神。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都出色完成了任务,由于打字速度不同,有先后而已。作品风格各异远超过我的预想,小报布局、审美、制作无不体现了各组成员的智慧和汗水。
项目完成后,由每组推荐自己优秀作品供全班同学评析,对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请教师和其他同学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最后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的初衷是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
这一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灌输的,因此,项目教学法的讲解应该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3.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因此,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应把不同的解决方法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完成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保证了学生能力是按照专业职业成长规律发展的,又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忠望,谌新年。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02)。
[2]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