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优化方案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思考过程。总结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一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共9个月左右时间。时间跨度长,重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通过阶段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到每个考点过关。
1、复习安排: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不进行跨章节复习,但针对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局部知识点的整合。如在复习有丝分裂时,我与减数分裂进行比较学习,就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染色体行为特征、两种细胞分裂图形判断加以重点讲解,而在复习减数分裂时则侧重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同点的比较、与遗传学三大定律内在联系等方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复习过程中的重复性。
2、复习策略
(1)研究高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拓展和深化。在复习中要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
(3)营造良好的复习心理环境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缓解其压力,要给学生以更多的关爱和耐心。
3、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通过考试的情况分析,暴露出一些问题:
(1)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如实验设计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用于做题、核对答案、解答疑难习题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性状分离、分离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能力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实验探究能力薄弱。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高考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包括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等。其分值一般都会达到总分值的50%。这在本次市质检卷中也是如此。而实验教学一直都是我校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我校的硬件条件和课时的限制,我们根本无法完成《考纲》中所要求的16个教材实验(一般只能完成其中的4个实验),即使是教师也有许多实验没有做过。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
(4)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4、二轮复习设想
结合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所侧重地进行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主要达成以下目标:
(1)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同时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化。
(2)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3)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二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回归课本”“习题整理”是我们最常提及并要求学生贯穿始终的复习方法,但很多学生对此却很茫然。“回归课本”就是看书,但书要怎么看?“习题整理”就是把做过的题目再看一遍,看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应该给出具体的指导和方法。
每堂生物课课前预备铃响之后,针对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就给学生准确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以及教学单元章节后的“本章小结”,由课代表负责,领学生们熟读,强化记忆。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复习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上课铃响之后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坚持已经半年了,效果还不错。
每堂生物课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充分时,就进行动笔训练,如绘图训练,细胞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响酶活性曲线、遗传图解、dna分子结构、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种群增长曲线、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图解、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图解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要会认会画会分析的内容,学生自己练习的效果并不佳,这样通过统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可以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上的这五分钟。
高三的复习必须做一定量的的题目,如何把教材的内容转变成可以应用的知识,这是需要用做题来解决的。有些学生做了很多题,却并不能提高成绩,而有些学生只完成老师布置下的却能拿高分,这就是题目做到的程度不同。对于一些顶尖选手,题一遍即可,会了,也基本记住了,再次见到,可以立刻识别出来,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多题做了,却不能保证对,时对时错,没有把握,针对这类问题,我要求学生要及时回复,具体的做法是:
1、及时翻看,经常翻看已经做过的题目,特别是自己做错的,老师已经讲过的题目,把它们找出来,最好抄下来(可摘录关键错误点),就是很多学生都有的“错题本”。
2、通过看解析,老师的讲解,充分理解题目,找到问题的症结,是“审题问题”,还是“知识点记忆”还是“理解上”的对症处理。
3、亲自解答,这一步很重要,好多学生往往停留在上一步,看懂了就以为会了,可是再次遇到时,并不能保证会,必须亲自操作一下,实战一下,才能整理出清晰的思路,而且,过两天还要亲自解答一遍,不看任何解析,提示,三次下来,才能解决。这样的题目随着这样的处理会越来越少,达到高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4、针对不会做的题目,也应该在看过解析,通过讲解后,采用以上的方法去解决,哪怕题量上少些,但能达到真正的会,这是很重要的。这是我在高三复习中的一些体会,愿与同行们交流学习。
教学效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学生成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在问我们老师要成绩,所以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也就是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所应该努力寻求的目标,通过对本学年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相信以后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三
茂名一模生物成绩不理想,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茂名重点中学中垫底。在高考已兵临城下之危急时势,这成绩宛如一颗大石投进了平静的湖泊,立即在各个层面掀起轩然大波。化州一中的领导当机立断,马上和教育局相关领导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沟通,于是乎为期一周的教研员听课视导之举便应运而生了。
在这一周的听课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高三生物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于课后及时组织相关教师集中进行分析研讨和反思,以寻找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1、考试情况:从九校联考、茂名一模和湛江一模这三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绘图制表能力颇为薄弱,文字表达中涉及专有名词或专业术语时亦出现较多错误。例如九校联考中将突变和基因突变混淆的大有人在,将“假说演绎”写成“假设演译”的比比皆是,湛江一模中将“化能合成作用”写成“硝化作用”的数不胜数,基因型的书写也很不规范,茂名一模中学生对遗传图解的书写错漏百出,湛江一模中有关绘制表格的答题情况也不甚理想。
2、上课方式:课堂教学上滥用别人的课件的情况比较严重。课件容量太大,教学易入走马观花之途,难以将考点落到实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免会水过鸭背,上课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因为课件的使用,课堂教学成了课件展示课,老师不断地按鼠标,学生不眨眼地盯着荧幕,没有动手训练的机会,没有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容易导致在考试中不会写专业名词和术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3、课堂纪律:听课时发现普通班的纪律普遍欠佳,睡觉者有之,看其他书者有之,教师因设法提高其听课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非常欠缺,布置的课后练习常常不按时完成,导致上课要抽时间让他们做习题。
1、复习策略: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不求深,不求难,重点帮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多检查学生的作业以督促并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
2、上课模式:先列出考点,让学生知道考试范围,然后结合考点精讲课本,即将考点拆解分析,考点之外的内容可大胆舍弃,之后紧扣考点精选题目进行精练,最后留十分钟让学生消化(自己看书、讨论和提问)。精讲环节要重视板书,避免滥用课件,一些专用名词或术语要求学生写下来。精讲环节的教学需回归课本紧扣考点,精练环节可充分利用课件,题目数量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五题以内,建议通过变式训练模式深挖考点拓展知识面。
3、能力培养。
从每周一次的理综测试和各种大型考试如广州一模、茂名二模等试题中精选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分析,侧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述能力(尤其是绘图制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四
20xx—20xx学年度我在高三a组担任高三(2)班、(3)班和(5)班的生物课教学任务。并担任学科组长的工作。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全面复习是高三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现将复习情况总结如下:
夯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不可能提高的提高。我们的复习以“教材”为本,以不脱离教材为原则。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是有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角度多层次的发问和引导思考分析,然后跟上典型题目的练习,通过典型题目来训练和巩固,加深记忆。以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成功迁移的能力。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学科间的综合,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从20xx年的北京的理综生物题来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基础,没有偏题、怪题,基础性强,学生感觉难度降低。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简单重复式的复习,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进行创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把握基础知识是点,构建知识体系,是贯穿整个复习中的主线。我们以每节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让学生在消化记忆中构建知识框架,这种通过教师的引导,由个人融会各章节内容而完成的知识网络,便于迅速准确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解决问题。
复习时我们也选用了复习资料,但在每做一节练习时,我们之前都要经过认真挑选排除一些所谓的原创题、试题严重超教材,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每一次检测,我们也要经过严格挑选,保证每次考试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知识覆盖面的广度。06年北京理综生物试题中知识点的分布及所占分数如下表:
题号考查知识点所占分值所占比例1生物工程68.3%2光合作用68.3%3微生物的代谢68.3%4dna复制、细胞分裂68.3%29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代谢类型1216.6%30遗传变异1825%31人体的物质代谢及调节1825%可以看出试题全部考查的是考试说明中的主干知识,同时也说明复习过程中我们挑选习题的做法是正确的。
生物学的知识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或通过实验得到实证的。基础实验的复习一方面要求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复习时我们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实验题的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与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解答实验类试题的基本技能。试题最后一道题给出了:“从突变植株中获得了高蛋白显性纯合体,为验证该性状是否有一对基因控制,请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设计题非常新颖,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理解了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同时还考察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现象,学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得高分。
今后高三的复习工作,我会依然本着这几点原则努力的做好高三的复习教学。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五
经过高中两年的积极准备,05年高考已经结束。6月9日昌平区全体高三教师齐聚进校参加“高考”,我认为目的有三:
1、认识高考试题、
2、体验学生的感受
3、通过亲自做题,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败。
今年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各科试卷整体平稳,在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试说明保持高度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没有出现科学性和政治性问题。首次依据新教材命题,在严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三科命题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变”。
(2)各科试题平和,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导向正确,区分度好
(3)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时代感强,北京特色逐渐显现,对于今后中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理综生物试题也基本具有以上特点。前三个选择题比较基本,只要认真复习,都可以做对,第四、五题难度加大,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有关蜜蜂的试题综合性强,考到了生物间的关系,性别决定、动物的行为类型、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不育逐级设问,难度逐级增大。我个人认为“蜜蜂”这个“实验”材料选择得不够好,一是学生对它不太熟悉,另外它是分为“工蜂”(雌性,受精卵发育成,不育)、“蜂王”(雌性,受精卵发育成,可育)、“雄峰”(雄性,未受精卵发育成),这个物种具有特殊性。还有它的“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只有“工蜂”才表现出来,“蜂王”和“雄峰”应该不可以称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题中的遗传图谱给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容易误导考生这一对相对性状,当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巧由于雄峰“来源”特殊,测交后代同样表现出四种类型。海淀区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的48题与这道题十分相似,但是,题干中提示了“半卫生型”,避免了以上的误导。由于海淀考生可能都做过这道题,虽然在互联网上也可以找到这道题,但是作为北京市的高考题出现,显然这道题对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不太公平的,要是纯属偶然的话,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运气差。最后的一道题是关于微生物的,个别问(如接种方法:平板画线)有些刁钻,大学本科四年,微生物接种、培养肯定做过若干次,但是我在做题时没有答出来,我估计考生能答出来的应该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出现可能会促使各个中学把无菌室建立起来,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我估计即使学生动手操作,也不一定能答对。
通过自己“参加高考”,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例如,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一定是所有生物教师都复习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意义,与生物群落“j”型增长的区别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考它的纵坐标的含义是什么。我做完高考题后再看答案,心想这下可完了,在复习过程中这点我没有强调让学生看书。结果印证了我的想法:抽查了昌平区六百多份试卷,此空无一人得分,几乎所有的考生都答成了“微生物的种群数量”,而无一人答“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对数”。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思维容易形成一定的“定式”,把高考考过的内容全都当作重点;教师的复习导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太深刻了。提高做题的质量,要养成良好的做题的习惯。往往作题,做了成百上千道题,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到自然科学的概念,再做类似的题仍然是错的。所以,我想我们如何,就是做题的时候,既要认真的审题,读题,把读题审题要做好,特别是信息题,有一些题目提供了信息,我们首先要看懂这道题,从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从这切入,然后再进行先定性分析再进行定量分析,再看看适应哪些原理,这样提高做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六
进入高三复习,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学生总在喊时间不够用,但细细观察,在他们的“紧张复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点滴时间可以利用起来,但现实中却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消消浪费掉了,如上课前的五分钟,好多同学还在一如既往地闲聊,从而导致上课后的前五分钟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在快下课的前五分钟,特别是自习课,下课前的五分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分散精力,期盼着下课,这一堂课下来,能够利用起来的而让学生浪费掉的时间就差不多有十五分钟,一天下来,就浪费了近两个小时,一年下来,浪费的时间就多得很可怕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强制措施”,“强制”学生利用好这些点滴时间,为高三的复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每堂生物课课前预备铃响之后,针对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就给学生准确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以及教学单元章节后的“本章小结”,由课代表负责,领学生们熟读,强化记忆。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复习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上课铃响之后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坚持已经半年了,效果还不错。
每堂生物课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充分时,就进行动笔训练,如绘图训练,细胞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响酶活性曲线、遗传图解、dna分子结构、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种群增长曲线、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图解、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图解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要会认会画会分析的内容,学生自己练习的效果并不佳,这样通过统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可以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上的这五分钟。
晚间睡前,有时学生会因为学习过晚而不能马上入睡,有时还会引起越想睡而越睡不着,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口袋书,在睡前读一读,因为一个节奏,所以很容易入睡,同时也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因为在睡前记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再没有新的信息入脑,所以记忆没有干扰,比较牢,清晨醒来可以再看一眼睡前所背的内容,这样及时巩固,效果非常好。
时间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挤出来的,在时间的积累中积累了知识。高三的紧张复习,既紧张又辛苦,我主张学生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专心,我所说的挤时间,不是去占用休息放松的时间,而是把学习中易浪费的点滴时间利用起来,为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要有张有弛,该抓紧的时间绝不能让它白白的溜走,也就是要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就是我在今年的高三教学中的反思和尝试,我会继续坚持这种训练方式,并在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方法,争取更好的训练效果。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七
1。放慢速度,注重基础,顺利过渡。
高三新教材知识内容多,刚进入高三,知识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学生会觉得不适应。学习的难度虽大,但是仍然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这时应该放慢教学速度,使学生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帮助学生慢慢过渡,逐渐适应高三的生物学习。
2。以旧代新,建立知识体系。
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第三册书,但是高三的新教材知识是在高二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一些深入的应用,从高考的最终任务出发,最好方法就是以旧代新,把高二两本教材的内容加进来,先复习,逐步深入,再引出高三教材的新知识,这样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现在的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所剩无几,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复习时应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识整合到高中所学得知识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复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高三教材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过程,我针对教学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4。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所以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5.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1。精简习题。
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精选习题就需要老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同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可以掌握。
2。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
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1。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如此答题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非常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3.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高三下学期,练习模拟题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样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八
2005—20xx学年度我在高三a组担任高三(2)班、(3)班和(5)班的生物课教学任务。并担任学科组长的工作。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全面复习是高三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现将复习情况总结如下:
夯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不可能提高的提高。我们的复习以“教材”为本,以不脱离教材为原则。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是有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角度多层次的发问和引导思考分析,然后跟上典型题目的练习,通过典型题目来训练和巩固,加深记忆。以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成功迁移的能力。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学科间的综合,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从20xx年的北京的理综生物题来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基础,没有偏题、怪题,基础性强,学生感觉难度降低。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简单重复式的复习,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进行创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把握基础知识是点,构建知识体系,是贯穿整个复习中的主线。我们以每节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让学生在消化记忆中构建知识框架,这种通过教师的引导,由个人融会各章节内容而完成的知识网络,便于迅速准确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解决问题。
复习时我们也选用了复习资料,但在每做一节练习时,我们之前都要经过认真挑选排除一些所谓的原创题、试题严重超教材,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每一次检测,我们也要经过严格挑选,保证每次考试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知识覆盖面的广度。06年北京理综生物试题中知识点的分布及所占分数如下表:
题号考查知识点所占分值所占比例1生物工程68.3%2光合作用68.3%3微生物的代谢68.3%4dna复制、细胞分裂68.3%29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代谢类型1216.6%30遗传变异1825%31人体的物质代谢及调节1825%可以看出试题全部考查的是考试说明中的主干知识,同时也说明复习过程中我们挑选习题的做法是正确的。
生物学的知识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或通过实验得到实证的。基础实验的复习一方面要求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复习时我们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实验题的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与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解答实验类试题的基本技能。试题最后一道题给出了:“从突变植株中获得了高蛋白显性纯合体,为验证该性状是否有一对基因控制,请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设计题非常新颖,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理解了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同时还考察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现象,学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得高分。
今后高三的复习工作,我会依然本着这几点原则努力的做好高三的复习教学。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九
生物学科特点是知识点散乱,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因此,许多高三同学下了很多功夫,成绩却提高不明显,这主要是复习思路不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生看书。
许多同学进入高三总复习后,总是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我的要求就是:回归课本。以书为主!做题为辅!
二、指导学生打牢基础,进行全面复习。
高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在解答综合能力试题时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在作题时不要好高骛远,简单题,基础题要保证得分率,这当然需要基础知识相当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一轮复习的看书情况。
三、把握主干知识,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主干就是书上的重点内容,打个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说的中心内容,如果让你把一本小说缩写一下,这些中心内容当然不能放弃。那么对于书上每一节的主干内容在哪呢,比如书上的黑体字,书上本节聚焦,就是主干,在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画一下就了事,应该先把它记下来,进而理解,与前后联系,并要学会应用。不但针对每一节,对于全书来说,也有它的主干,也就是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要求较高的章节。
四、让学生重视记忆,理解,思考。
对于生物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是纯理科的东西,应该以理解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先记忆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不住就记它个大概,我基本上属于后者。但我不能说前一种是错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强行改变。那么对于生物学科来说,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我不但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对记忆,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五、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六、及时归纳、总结。
在课下,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归纳总结外,在做题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对知识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体会,在笔记本上总结出来,每次在考试前翻看一下,会对你提高生物成绩很有帮助。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生物新课标不仅对生物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生物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物观。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生物。
第三,课件使用合理.。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发挥其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例如神经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一
高三新教材知识内容多,刚进入高三,知识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学生会觉得不适应。学习的难度虽大,但是仍然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这时应该放慢教学速度,使学生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帮助学生慢慢过渡,逐渐适应高三的生物学习。
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第三册书,但是高三的新教材知识是在高二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一些深入的应用,从高考的最终任务出发,最好方法就是以旧代新,把高二两本教材的内容加进来,先复习,逐步深入,再引出高三教材的新知识,这样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现在的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所剩无几,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复习时应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识整合到高中所学得知识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复习。
由于高三教材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过程,我针对教学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所以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精选习题就需要老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同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可以掌握。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如此答题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非常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高三下学期,练习模拟题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样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二
生物学科特点是知识点散乱,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因此,许多高三同学下了很多功夫,成绩却提高不明显,这主要是复习思路不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许多同学进入高三总复习后,总是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我的要求就是:回归课本。以书为主!做题为辅!
高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在解答综合能力试题时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在作题时不要好高骛远,简单题,基础题要保证得分率,这当然需要基础知识相当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一轮复习的看书情况。
主干就是书上的重点内容,打个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说的中心内容,如果让你把一本小说缩写一下,这些中心内容当然不能放弃。那么对于书上每一节的主干内容在哪呢,比如书上的黑体字,书上本节聚焦,就是主干,在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画一下就了事,应该先把它记下来,进而理解,与前后联系,并要学会应用。不但针对每一节,对于全书来说,也有它的主干,也就是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要求较高的章节。
对于生物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是纯理科的东西,应该以理解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先记忆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不住就记它个大概,我基本上属于后者。但我不能说前一种是错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强行改变。那么对于生物学科来说,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我不但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对记忆,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在课下,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归纳总结外,在做题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对知识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体会,最好在笔记本上总结出来,每次在考试前翻看一下,会对你提高生物成绩很有帮助。
以上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三
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人们的思维容易形成一定的“定式”,把高考考过的内容全都当作重点;教师的复习导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太深刻了。提高做题的质量,要养成良好的做题的习惯。往往作题,做了成百上千道题,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到自然科学的概念,再做类似的题仍然是错的。做题的时候,要认真地审题,读题,特别是信息题。有一些题目提供了信息,我们首先要看懂这道题,从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从这切入,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再看看适应哪些原理,这样提高做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效果。
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师业务素质的体现。
复习内容的调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加强学科内综合: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概括、综合、归纳形成知识链,进而构成知识网。例如我们可以将教材知识结构重新组织,分成这样几个单元: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甚至可以以问题的形式组织教材,如生物体是如何构成的?生命活动是怎么进行的?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亲代与子代有什么联系?等等。
b、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c、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生物学的热点,主要是指哪些影响最大、几乎人所共知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而不是指偏、难、怪的内容。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指将生物学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
d、加强探索性实验:如后所述。
对高三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宜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切忌超出大纲要求、超出高考内容的范围、超出新高考试题的难度和知识深度的要求滥加拓展。举个例子,复习遗传和变异时,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就不要涉及,对各种遗传几率的计算也要适当控制难度。
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法要灵活多变,要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高三的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所以今后再选择生物一轮复习资料时应注意:首先,书不能过厚,最好不要超过300页,否则一轮复习时间过长;其次,每一节后的题量要适中,难题不宜多,综合性过强的题不应该出现,因为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上原本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本该做适当调整,但我在本学年的一轮复习过程中没有对复习资料做大胆的大量删减,基本上是除超纲内容外全书挨个过,所以致使复习时间紧张,在以后的高三复习中我会精挑细选适量的练习题,在每一章复习完之后进行一次归纳总结和一次考试,这样就不会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松紧适度,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我除了上习题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是从头讲到尾。有些典型例题我在黑板上讲过一遍,一段时间后再遇到同一道题,一部分学生觉得从来没见过,此时我是最受打击的,每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不是都睁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的很认真吗?我们的师生问答不是也都配合的很好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去听同一备课组老师的课时,我才有了答案,学生一天坐在教室里要听九节课,并且堂堂课老师都会强调“同学们,注意了,这是重点”如果不提要求,不去找学生的兴奋点,他们怎么能够做到九节课全部都集中精力的去听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从头讲到尾,对简单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限时解决,对于重、难点知识在讲之前先告诉他们:“此重点知识将不再重复讲解”,并且设问,在讲完之后对之前的设问进行提问,相信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效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学生成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在问我们老师要成绩,所以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也就是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所应该努力寻求的目标,通过对本学年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相信以后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四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生物教学情境中,从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生物新课标不仅对生物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生物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物观。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五
这周学校组织了“高三复习引路课”,我准备了一节《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专题复习课。在备课、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实践,让我感受到了很多,现将这一过程总结如下。
高三复习课综合性强,我是第一次讲复习课公开课,对于我来说有很大难度,也是一次挑战和学习机会。在准备中,我是以考纲和近几年的考试题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这节课。在设计时,通过图片引课,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引出这节课,先介绍这节课在高考中的地位及趋势,然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解。这样设计较为合理,重难点突出,内容精练,习题有代表性。不足之处,幻灯片有些颜色对比不强烈,学生看不清楚。
二.授课过程反思。
1.优点。
语言简洁,注重语言联系性和准确性,注重了知识衔接过度,语速也达到了自己设计的要求,内容讲解有条理。注重基础、注重方法归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缺点和不足。
师生互动不够,没有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教材的重要性,应更好的引领学生阅读教材。过分注重课堂完整性,课件设计上有的字体较小,影响学生听课。
信息技术在备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也起了很大辅助作用。自己应该多掌握一些制作课件的知识,基于考纲和近年来的高考题指导和导向作用,应更多研究考纲和近年高考题。
虽然参加工作几年了,但在教学上仍然是新教师,尤其是复习课,设计和教学更应该做充分准备,多向专家和同学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六
今年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各科试卷整体平稳,在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试说明保持高度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没有出现科学性和政治性问题。首次依据新教材命题,在严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三科命题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变”。(2)各科试题平和,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导向正确,区分度好(3)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时代感强,北京特色逐渐显现,对于今后中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通过自己“参加高考”,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深刻体会高考,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七
茂名一模生物成绩不理想,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茂名重点中学中垫底。在高考已兵临城下之危急时势,这成绩宛如一颗大石投进了平静的湖泊,立即在各个层面掀起轩然大波。化州一中的领导当机立断,立刻和教育局相关领导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沟通,于是乎为期一周的教研员听课视导之举便应运而生了。
在这一周的听课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高三生物的课堂教学状况,并于课后及时组织相关教师集中进行分析研讨和反思,以寻找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1、考试状况:
从九校联考、茂名一模和湛江一模这三次考试的状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绘图制表潜力颇为薄弱,文字表达中涉及专有名词或专业术语时亦出现较多错误。例如九校联考中将突变和基因突变混淆的大有人在,将“假说演绎”写成“假设演译”的比比皆是,湛江一模中将“化能合成作用”写成“硝化作用”的数不胜数,基因型的书写也很不规范,茂名一模中学生对遗传图解的书写错漏百出,湛江一模中有关绘制表格的答题状况也不甚理想。
2、上课方式:
课堂教学上滥用别人的课件的状况比较严重。课件容量太大,教学易入走马观花之途,难以将考点落到实处,学生对教学资料的理解难免会水过鸭背,上课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因为课件的使用,课堂教学成了课件展示课,老师不断地按鼠标,学生不眨眼地盯着荧幕,没有动手训练的机会,没有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潜力,也容易导致在考试中不会写专业名词和术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3、课堂纪律:
听课时发现普通班的纪律普遍欠佳,睡觉者有之,看其他书者有之,教师因设法提高其听课用心性。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十分欠缺,布置的课后练习常常不按时完成,导致上课要抽时间让他们做习题。
1、复习策略:
来自 cooCO.nEt.cn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不求深,不求难,重点帮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多检查学生的作业以督促并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
2、上课模式:
先列出考点,让学生明白考试范围,然后结合考点精讲课本,即将考点拆解分析,考点之外的资料可大胆舍弃,之后紧扣考点精选题目进行精练,最后留十分钟让学生消化(自己看书、讨论和提问)。精讲环节要重视板书,避免滥用课件,一些专用名词或术语要求学生写下来。精讲环节的教学需回归课本紧扣考点,精练环节可充分利用课件,题目数量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五题以内,推荐通过变式训练模式深挖考点拓展知识面。
3、潜力培养。
从每周一次的理综测试和各种大型考试如广州一模、茂名二模等试题中精选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分析,侧重培养学生的审题潜力、分析综合潜力和表述潜力(尤其是绘图制表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潜力。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篇十八
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范文之教学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反思一:多一份实在,少一份形式。
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能搞形式主义。如,人教版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师问:“你见过蛋白质吗你知道蛋白质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想合成蛋白质,你认为首先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免走弯路”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的作用,关于最后一问,学生答到需要知道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以及排列顺序。过渡:“同学们知道氨基酸吗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讲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后,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研究蛋白质有什么意义前后呼应,并适当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教学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这样情境创设能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关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思二:多一份创意,少一份随意。
情境创设来源于现实生活,但需要高度浓缩和提炼,克服创设的随意性,必要时可以适当进行加工处理,更能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实现教学目标。如“细胞分化”的教学,以德国某体操运动员和她白血病儿子的真实故事导入。教师问:“关于白血病,你了解多少正常人体内的白细胞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概念。教师问:“刚才我们讨论了正常的白细胞产生,患者体内异常的白细胞即癌细胞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组织学生讨论相关内容,如癌细胞的产生、致癌因素、癌细胞的特征以及预防癌症的措施。
过渡:“对于患者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案”学生答到:“化疗和放疗以及移植造血干细胞。”教师问:“放化疗方案有什么缺陷”组织学生讨论。过渡:“在药物方面,科学家试图寻找副作用小的一些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并提供紫杉醇的资料,教师问“如何大量繁殖红豆衫满足紫杉醇的用药需求”此问的意图引出植物克隆,并落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过渡:“刚才同学提出第二个方案移植造血干细胞。什么是干细胞,体内除了干细胞以外,还有其他的干细胞吗”播放干细胞视频,组织学生画概念图归纳干细胞类型。再现情境:医生希望给该运动员的儿子移植造血干细胞,但配型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治疗患者所需的造血干细胞组织学生讨论方案。此问的意图引出动物克隆,并落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教师总结:
“刚才讨论了治疗白血病的一些方案,但有些方案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所以现在还有许多患者处在生死边缘,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并适时激发学生对患者感同身受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