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汇总16篇)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2-01 14:23:12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汇总16篇)
时间:2024-02-01 14:23:12     小编:雨中梧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档。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搭配,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整和优化。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一

同学们,一部好小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一个时代的世态和人生;一部好小说还像长鸣的警钟,震撼着每个读者的思想和灵魂。今天,让我们从鲁迅先生的《故乡》这面明镜中去了解旧时代人们的生活,去探究旧时代人们的命运吧!

师:同学们,对于鲁迅我们已经很了解了,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过的文章有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小说《社戏》、《藤野先生》,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这些是我们知道的,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内容呢?

生: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还有《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等。

师:大家找的材料非常好。

师:65页"预习提示"请大家读一下。

生:(略)。

师:我为大家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听准字音,初步了解小说的内容。

生:好!(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小说的要素是什么?(人物、环境、情节)。

2、故事情节分为几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故乡》的作者是谁?选自哪部作品?写于哪一年?在这十年里中国爆发了什么革命?

4、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什么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几个部分(时间;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生四个人一小组,讨论后得出答案。

师:很好,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1-3自然段。

生:(略)。

师:课文中描写故乡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生: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荒村。

师: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故乡深冬的景色,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生:从故乡的荒凉、衰败、毫无生气的景象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日趋衰败的现实。

师:"我"看到这一切心情怎样?

生:课文中说"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生:还可以从课文"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的故乡?"这句话中看出"我"已经不认识它了,因为它变得这样荒凉、萧条,让"我"都不敢认了。

生:还有文中说"因为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师:这几名学生说得非常好,"我"这次回故乡目的是搬家到异地去,此去也许是对故乡的永别,"我"的心绪是惆怅的,尤其是进入故乡看到的景象,更加重"我"的这种心绪。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每个小组同学看问题后讨论。

1、这部分写了几件事情?

2、试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加以比较?可以填写老师的表格(略)。

3、闰土由少年小英雄变成"木偶人"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是怎样描写杨二嫂的?你认为作者对她持什么态度?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写了四件事:我到家后与母亲谈搬家的事;回忆少年闰土;杨二嫂;与中年闰土重逢。

生:我们采用了老师给的表:

语言滔滔不绝讲新鲜事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对生活的态度热爱、乐观寄希望在神灵上。

对我的态度不怕我、送贝壳恭恭敬敬、称我老爷。

性格特点聪明、机灵纯朴、善良、迟钝、麻木。

生:我们总结出把闰土变成木偶人的原因是农村经济日益衰败,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重重压迫,天灾人祸和他自己的原因。

生:大笑!自己的原因?

生:都有六个孩子了,还不计划生育呀!所以是自己的原因。

生:烧香拜佛,祈求能吃饱穿暖,生活过得好一些。

师:求神灵就可以过得上好日子吗?

生:不可以。

师:那应该怎么做?

生:起来反抗!

师:闰土想到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闰土,不,象闰土一样的农民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这说明了什么?

生:思想不解放。

生:没有觉醒。

生:"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细脚伶仃的圆规";"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那么,我对你说,迅哥,你阔了,让我拿去吧";"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大轿,瞒不过我。";"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是愈毫不放松"等。

生:还写了"我"孩子时候看见的杨二嫂,人都叫豆腐西施。

生:还有这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生: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腰间,出去了。

生:我把他们说的内容归纳一下,写了杨二嫂的外貌、语言、神色、动作这几个方面。

师:归纳得很好。还有要说的吗?

生:年轻时的杨二嫂和年老时的对比。

生:杨二嫂说话怪声怪气、爱讽刺人、有小偷小摸的习惯。

师:这些都是她的表现,从这些表现中可以看出她的什么性格?

生:她自私、尖酸。

师:尖酸、刻薄。闰土在文中是主要人物,杨二嫂就是陪衬人物,目的呢?

生:衬托出闰土的憨厚、善良。

师:非常好!作者对闰土的态度是同情的,那么对杨二嫂的态度怎样?

生:否定、批判、鄙视。

师:作者在文中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个人物身上的自私和小偷的习惯进行了批判。但是造成她现在窘况的.原因是封建社会的重重压迫,农村经济的日趋衰败。她和闰土一样都是不幸者,所以作者对她也是同情的。

生: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

师:仅仅指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我与杨二嫂?

生:应该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隔膜。

生:实实在在的物体,说明闰土生活知识丰富,我与我的朋友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

生: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

生:我想一种是像我那样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一种是像闰土一样在生活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一种就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变得尖刻、自私、放肆。

生: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师: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生:可能是"我"不知道怎样实现"我"的希望。

师:对,"我"对新生活既向往又迷惘,希望是美好的,但它在黑暗的社会中要实现则困难重重,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奋斗。

生:那文中结尾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什么意思?

师:问得非常好!把这句话读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地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生:我看这也就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吧!

师:那让我们共同读一下文章最后三段,体会一下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讨论后得出文章主题。(答案不唯一)。

师:这篇小说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及杨二嫂前后的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同时揭示出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束缚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膜,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希望。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练笔。从多角度选材,写一篇反映自己家乡面貌的文章。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决绝的摒弃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决绝的摒弃态度。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学过的鲁迅的小说中,不变的元素是什么。互动两轮,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鲁镇。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结合所学小说谈谈鲁镇在鲁迅的小说中的意义。

(明确: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同时为人物活动和故事情节进展提供了空间。)。

2、同桌讨论,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事的?

(明确:插叙。有关于主要人物的主次事件,在叙述主要事件中穿插次要事件。)。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独立思考,回顾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明确:与人物相关事件——从每一件事中提取人物的性格特征——整合)。

2、教师示范以此思路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

3、同桌合作,分析中年闰土的人物形象。

(明确:生活贫苦、内心麻木,坚守封建礼教,没有主动改变自身状态的中年底层农民。)。

4、小组合作:为什么闰土会从一个天真聪明机智果敢的少年变成一个麻木落魄的中年人?

(明确:外部原因—动荡的时局,统治阶级的压迫;内部原因—闰土自己的性格使然;闰土自身性格的形成深受封建制度浸染以及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镇在这篇文章中又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一方面“路”指的是作者一家离开的水路,另一方面指的是作者正在走的思想的路,即摒弃旧社会旧制度的民主科学的路,鲁镇在鲁迅的小说中一直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地区,在本文中,鲁镇就是封建思想及制度的象征,作者离开鲁镇再不回来,代表着与封建思想及制度的决裂。)。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从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有哪些能凸显主旨,突出人物形象?课下独立思考。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三

1、认识与理解“贪婪、狭长、细腻、甜津津、细雨如丝”等词语。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积累运用。

3、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说话中。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说起杨梅,我们很熟悉,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杨梅吗?(指名说3-4个,评价简洁:形状、颜色、味道)

2、揭题:同学们,作家王鲁彦离开家乡十几年,一提起杨梅就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笔下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自由。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1页,快速标好小节,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

(1)我们班同学读书的习惯真好,老师都不忍心打断了,这些词语会读了没有?自己先试试。

(2)指名当老师带读。谁来带读?正确的跟着读,错误的帮他纠正。(出示词语,重点落实:贪婪、吮吸、细腻)

(3)齐读。

3、整体感知:

(1)词语也读得很好,接下来比比谁最会发现。第一组词语写了杨梅——?(板:树)那么第二组词语写的是杨梅——?(果)(平时我们所说的杨梅就是指杨梅的果实。)

(2)请你再看看这些词,它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果的呢?(板:形、色、味)

(注:有可能从后往前推)

三、品读语言,渗透写法

(一)学习第二小节:树

1、作者是怎么介绍杨梅树的呢?用心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做做动作。

2、做动作,理解“贪婪地吮吸”:谁来演演杨梅树?(师读,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他表演得怎么样。)

( “吮”就是吸的意思,“吮吸”就是合拢嘴唇吸取液体,就像——(婴儿吮吸奶水一样。)那么贪婪地吮吸呢?就是不知满足地吸。)

3、我们一起来做做“贪婪地吮吸”这个动作。

4、采访:可爱的杨梅树,你为什么这么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

长叶子:杨梅树是四季常青的,但吸收了春天的甘露可以长一些新叶。

长果子:为了结出累累硕果,为了丰收的喜悦,为了能给故乡人民带来可口的水果。

5、让我们都把自己当作杨梅树,一起看屏幕读一读,演一演。(全体起立)

(二)学习四、五、六小节:果

过渡:如此富有生命力的杨梅树,难怪作者会这么喜欢,他孕育的杨梅果更讨人喜爱呢!

第一层面:清楚

1、请默读课文4到6小节,划出写杨梅果形状、颜色、味道的句子,然后读读。

2、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出示句子),请用心读读这些句子,感受杨梅形状、颜色、味道方面的特点。

3、我们来合作读读,我读黑色部分,你们读红色部分,第一次配合,要默契哦。

第一层面:具体

1、这5个句子已经把杨梅的特点说得清清楚楚了,4——6小节还写了什么内容呢?选择一部分,用心读读。

2、随机交流:

第4小节:

(1)还写了把杨梅含在嘴里的感觉。是什么感觉?(板:感觉)

(2)理解“细腻”:哪些东西手摸过去或者含在嘴里会感觉细腻?(同学们用手摸摸自己的小脸蛋,你们的皮肤这么光滑柔嫩,就叫细腻。把刺变得平滑了的杨梅含在嘴里的感觉就跟亲着你们小脸蛋一样舒服。

(3)找找这么柔嫩的感觉,用我们的声音、表情来表达感受。(柔嫩、温软、柔和 )

指名读、范读、男女生读

第5小节:

(1)写咬开后看到的颜色。

(2)理解“几乎”: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到底有没有变黑?——他不是真的黑,而是太红了,像黑的。——红的发黑,如果你还不信,那就轻轻咬开一个杨梅,就可以看见那鲜艳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染满了鲜红的汁水。(板:看到)

(3)齐读。

第6小节:

(1)举了个例子,把杨梅的味道很形象地写了出来。(板:举例子)

(2)假如你就是那贪吃的小作家,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情景?看看能不能用你们的声音、表情,让我也看到一个贪吃杨梅的小孩。(读)

3、小结:作者通过写将杨梅含在嘴里的感觉,写咬咬开后看到的颜色,举小时候贪吃的例子来把杨梅写具体了。

4、合作读

5、回归情感:

四、运用写法,学说杨梅

1、我们也学着作者的这些写作方法,来再次介绍杨梅,比一比谁介绍得好。请选择一个方面来介绍,可以借助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

2、自己先试试。

3、第一方面:指名说(1生),点评(观察、感觉、看到、例子),再说(2生)。

第二方面:指名说(1生)。

第二方面:同桌互说。

五、回归课题,领悟内涵

1、作者把杨梅写得这么细致,题目就取我爱杨梅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加故乡呢?(故乡的代表性事物)

2、出示资料:

王鲁彦,浙江宁波人。由于抗战爆发,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别的城市去生活。人在他乡,对于家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倍感亲切与留恋。杨梅勾起了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作者正是借着这小小的杨梅抒发对故乡的深沉的爱。

指名一生读,或师读。

3、总结:看来,把一个事物写详细,能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能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四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写出杨梅特点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板书课题。

二、指导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要读准字音。

2、通过指名读,检查读音的正误。

三、自由读,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为什么要这样分?

四、讲读第一段。

1、集体读第一段。

2、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讨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结合理解“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朗读。

六、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2、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端午节”指什么时间,是什么节日?

3、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七、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声读课文,要读出喜爱杨梅的感情。

二、同学们读了课文,能和作者一样感受到故乡杨梅的可爱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三、小结:

我们写作文也应该像课文的作者一样,先考虑好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并想好记叙的顺序,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识记本课的生字。

1、由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

3、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五、完成“练笔”。

1、指名读内容,明确要求。

2、同桌互相说一说。

(1)准备写哪种水果;

(2)这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3)为什么喜欢它。

3、指名3—5名同学说一说。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六、教师巡视,解答学生作文中的问题。

七、请同学读读自己写的片断,师生适当评议。

板书设计:

枝:常绿

杨梅树

叶:狭长

15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状:

小刺

杨梅果

颜色:

淡红

深红

几乎成黑

味道:又酸又甜

甜津津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五

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采用了3/4的节拍,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生聆听歌曲《军港之夜》。

(同学们,很高兴今天我们又来到了音乐课堂,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听歌曲中都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歌曲的名字叫《军港之夜》)。

2、聆听《军港之夜》后,让生说出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

3、让生说出还有那些歌曲是歌颂大海之情的?(或是说出或唱出与大海有关的歌曲)。

4、教师介绍并清唱一首歌颂大海的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5、导入学习本节课歌曲——《大海啊,故乡》。

二、作者介绍:

王立平,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三、学唱歌曲:

1、让生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旋律。(聆听音乐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聆听时随音乐律动或打节拍的习惯)。

2、教师再次让生聆听,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讨论问题:

(1)《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将思想感情升华到大海的博大就如同我们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如同老师对自己学生的爱,让我们对母亲的爱,老师的爱都释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歌词)。

3、请学生们自己尝试配音乐伴奏完整的朗读歌词。

4、教师范唱,同学们聆听。(加以师生互动)。

5、教师伴奏,学生跟琴用“呜”“啊”演唱。

6、让生带表情(微笑)跟琴歌唱歌曲。

7、随音乐加歌词演唱,教师可随音乐带唱。

(教师指挥,让生加律动动作)。

8、解决重、难点:

(1)节奏性:

3/4ו︳—︱。

3/4×︳×——︱。

(2)1=f3/4121•76|533-|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3)1=f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的时值要唱足。

9、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教师指挥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如“海边出身”)和力度的变化。(歌曲结构十分简洁,除去反复的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

(2)歌曲第一遍全体演唱;重复时a段采用领唱,集体边哼鸣边作身体律动,b段采用齐唱,一组学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间奏时配上朗诵a段歌词。

10、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请学生上台表演。

四、师小结,结束本课。

大海有时风平浪静,充满诗情画意;有时波涛汹涌、涛声如雷,无论是柔静美还是雄壮美,都是人格化的美。音乐世界中的大海,更富于诗意地展现它博大的胸怀与澎湃的激情,涌动着人类对生命力量的热爱与追求。“人生就像大海”,让我们朝着奋发进取的人生目标进军。

板书设计。

节奏性:

(1)3/4ו︳—︱。

(2)3/4×︳×——︱。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认识、会写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几”。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准备:

录音磁带、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美读感悟。

自主学习。

对学生提出读通顺的要求,练读后同桌互相检测。

紧扣习题,读懂课文。

三、理解课文。

问题:作者写了故乡的难忘的事?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说说你对这件事的感受。

方法:先浏览课文,标记出课文写了几件事,再默读这几件事,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细读这件事,说说自己的感受。

多样美读,读好课文。

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把它读生动。

想一想,怎么能读得生动?

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

体味布局。

篇:如果给你这个题目,你会怎么办?

段:你安排的每件事要用多少段落来完成。

词句:选出本文中的最佳词句。

四、拓展升华。

美读课文。

说说这篇文章写的成功之处。

自己仿写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教学流程:

一、感情朗读。

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一段。

二、字词教学。

在小组内学习字词,不理解的全班进行交流。

三、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本上。

3、比一比,组成词。

惑载、蜓、披。

域栽、挺、疲。

仿写:水上飞机被北极风压得离不开水面,犹如一只掉在海中的死蜻蜓。

……犹如……。

四、语文实践。

开展家乡颂诗文朗诵会。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七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段,积累优美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段,积累优美的词语。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水墨画:水墨画是一种绘画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和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和花鸟,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2.我能正确流利的大声把课文读一遍。(别忘了做笔记哦。读正确,流利了吗,再来一遍吧)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散漫: 黄梅:

采撷: 倘佯:

咀嚼: 溢:

5 小组内大声齐读课文(整齐、正确、流利),说说课文各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二 问题交流(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组长监督,看看那组讨论交流最有效)

1.抄写文中的叠词,自己再补写几个。

2.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和背诵课文2,3段。

3.收集有关菱角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主动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菱角的资料。

2、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识菱塘。

(1)在作者的眼中,长满菱角的池塘是什么样的,能用文中 词语概括.。

(2)本段中 用的好,表现了 的状态,能换成其它字吗?

(3)本段写出菱塘 、 、 的美。

3、精读课文2-4自然段,感受水墨画之美。

(2)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慢慢变化着。

a 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 “疏疏朗朗”的意思 说明 你还能用来 、 形容此时菱叶的状态。

b 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 是 。 、 、 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么,为什么? 菱叶的变化不止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形态上,此时的菱叶是什么样子的? 。 表明菱叶很大;“支菱”即挺着,竖着说明菱叶精神 ; 、 描写了菱花的美丽、幽香。

一个“ ”字,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小组内请一位同学演示采菱女的动作)。

孩子们得到菱角后为什么会欢天喜地?

(3)采菱在家乡是一个普遍现象吗?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的诱惑你了”该句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 。 突出了菱角浓郁的香气和吸引人的特点。

4 感受故乡的美

(1)作者想象自己加入了采菱的队伍,边采菱边品尝,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啊?闭上眼想象自己在菱间倘佯的场景吧!

5 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尝试背诵)。

二 问题交流(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组长监督,看看那组讨论交流最有效)

1、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的内容。重点是有争议的问题。

2、把你还有的新疑问向你的伙伴请教吧@

四.展示提升

展示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四 巩固达标

1、背诵全文。

2、再次积累文中优美的字、词、句、段。

3、完成同步练习册。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八

韶关南雄黎口中学邱小兵。

目的要求: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陶冶学生情感;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1、对比分析闰土命运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是重点。

2、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作品中“我”的情感经历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学方法: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讲述,设问、启发、讨论等法。

2、在各环节中,渗透审美体验。

总教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闰土命运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主题,渗透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

一、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故乡,我们的心中便会涌起许多温馨而美好的回忆:有童年的欢声笑语,有熟悉的山山水水,有难忘的'父老乡亲……终生相伴,魂牵梦绕。是的,我们常怀恋故乡的昨日,但我们更应关注故乡的今日和未来。因为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在变,人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故乡也在变,我们应以深情的目光关注故乡的变化。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都曾以深沉的笔调表达对故乡的爱恋、忧伤和希望。

《故乡》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它写出了作者在一个巨变、动荡的时代中对故乡的关注。小说中有父老乡亲的艰辛苦难,有作者无尽的孤独、悲哀和忧伤。作品中的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但“我”并没有什么好心绪,因为这次回故乡却是为了永别故乡而来的。由于母亲的提醒,我想起了童年时代的好友――闰土。于是,“我”便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体验少年闰土带给我的欢乐和中年闰土带给我的悲哀和忧伤。

二、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学生阅读。

(一)整体感知:母亲提起闰土时,我想起了那些情景?

明确:海边月夜图、快乐。

[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九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设想。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介绍写作背景:

3.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蜷(quan)缩    寒噤(jin)    折(she)本    惘(wang)然    恣睢(zi)(sui)。

潺潺(chan)    黛(dai)色    愕(e)然      五行(hang)。

5.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6.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

动作语态  。

对“我”的态度  。

对生活的态度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明确:

(1)外貌对照:

(2)动作、对话对照: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对生活: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明确: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3.“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4.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5.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十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

——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讨论并归纳: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4.“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当年,“我”因闰土

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闰土这个形象闰土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讨论并归纳:其实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6.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性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讨论并归纳: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讨论并归纳: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十一

知识目标: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育目标:教学生由此及彼,联想到自己故乡的变化及自己的感受。

重点难点: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策略方法:朗读法、预习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

1.导入  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

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

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

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

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

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

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

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

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

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作家、作品介绍: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5.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6.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

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

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

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

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明确:

(2)动作、对话对照: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对生活: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2.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明确: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3.“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4.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5.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课后记:这篇课文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由闰土联想到自己,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和自我好胜的心情。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他们掌握的比较好。但是,一些背景知识虽然讲了,学生理解的也不深,因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不很全面。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十二

1、分析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讲述,设问、启发、讨论等法。

1、解决生字词。

2、把握结构,划分层次。

3、找出小说中人物描写片段,找出主人公。

课堂研讨:

一、导入新课。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感知情节: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话,并表现小说的写作意图。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三、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感知情节: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四、合作探究,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1、此次回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明确:能围绕“沉重、失望”,并自圆其说即可。

2、神游《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

明确:变。

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人变。

a、以闰土为例,讨论完成表格。

对比内容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

语态“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4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9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对我态度“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生活态度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明确:精神状态的变化,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他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明确:其实这也是一种对比手法,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2)景变。

二十年前: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美丽)。

二十年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阴晦)。

3、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

明确: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罢了,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

明确: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来自于人的变化:儿时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的“悲哀”。

引导学生探究“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行动,才有路,有实践,才有希望。希望来自奋斗,鲁迅先生要我们明白的就是这一点。

五、拓展延伸。

1、与闰土对话。

2、与先生对话。

同学们,从阴晦的《故乡》中走出来,让我们畅然的呼吸新时代的空气。忽然有所感悟: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述,不正是今天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美好的图画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人间了!

请以“鲁迅先生,让我告诉您”为题,谈谈你身边的和谐社会。

六、课堂小结。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十三

1、能准确、流畅、富有感情地诵读本文。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3、通过反复诵读,能说出小说中议论句的含义和作用。

4、能通过人物命运前后的对比,说出造成人物命运的根本原因。

教学准备。

1、通读课文两遍,查字典解决不会读和不懂的字词。

来自 CooCo.net.CN

2、查资料,收集整理能反映1921年前后的社会状况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到那个年代。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整理的文字图片,老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由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深冬的某天,“我”回故乡卖屋搬家,见到了杨二嫂和闰土,感受到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最后我动身离开故乡,宏儿的话寄托了我的希望。

三、品味“变化”——“景”变:

本文主人公是二十年后再回故乡的,此时的故乡“景”与“人”必然有了一定的变化。请再次细读课文,先找出景物的变化变化。

1、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脑海中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脑海中的风景拟名(如“神异的图画”、“月下绿滩”等)。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神奇”“美丽”等)。

2、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二十年后所见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所见的风景拟名(如“荒村”、“老屋一角”等)。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萧条”“死气沉沉”等)。

四、课后作业。

本文所体现的最大的变化是“人”,读课文,感受“人”的变化。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十四

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大海啊故乡》,表现对大海、母亲、故乡的真挚情感。

2、欣赏关于大海的多种艺术作品,了解优秀的作曲家、诗人,感受他们作品中对大海的艺术形象,体验作品蕴含的真实情愫,并能用优美的声音歌唱大海。

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歌曲。

1、典型的节奏型。

2、能用不同的情绪、唱法分层表现歌曲。

钢琴、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生:是海浪声。

师:是啊,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但是海上还有一些战士,他们在海上航行,保卫我们的祖国,对海军来说,大海就是故乡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海,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

二、初听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音乐)。

1、仔细聆听,听完说说这首歌曲情绪如何?速度是怎样的?

(速度稍慢、深情舒缓地)。

2、你能告诉老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吗?(三拍子)。

介绍三拍子:三拍子通常给人以抒情、荡漾的感觉,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这。

是一首深情荡漾的.歌曲,你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深情地朗诵一遍,好吗?

3、请同学用深情的、起伏荡漾地声音朗读歌词。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读到了深情、从你们的朗诵声中听到了游子的心声,请同学们把感情投入到歌声中去,让我们来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跟琴学唱歌谱。

找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重点加以训练。(课件出示节奏)。

2、用wu模仿海风声进行模唱,提示学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3、填词纠正。

4、这首歌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故乡的高潮部分在哪里?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师:这两句的音与前两句相比较怎样?表现了歌者情感怎样的变化?

(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师:后半部分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的有些什么变化呢?

(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才能表达呼唤的真切)。

5、完整的演唱歌曲。

6、艺术处理。

共有六个乐句,前两个乐句质朴、深情、亲切、如叙家常,属叙事性,低。

吟轻叹,后两个乐句情意深长,感情稍饱满、有起伏感。重复的后两个乐句感。

情饱满、情绪激动、有种呼唤的感觉。

7、分组比赛。

男女生分组比赛,对比一下音色的变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评价。(可让学。

生互评)。

8、视谱练习。

先学词后学谱,学生先视唱后老师教唱两遍,再弹琴让学生随琴唱。

9、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视屏。

四、歌曲及作者简介(出示多媒体课件)。

五、拓展与延伸。

1、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大海啊故乡》,那么关于大海的作品你能举一举例。

子吗?

(生答:高尔基的海﹑普希金的海上日出等)(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总结举例:带海的歌曲如《大海》、《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渔光曲》、《大海摇篮》、《海鸥》、《海的魅力》、《赶海的小姑娘》等。带海的乐曲如《大海》、(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蓝色的爱》。

带海的文学作品如《海的女儿》、《老人与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蓝色的诱惑》、《奇迹的海》、《至东海》、《东海》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其了解更多的大海作品。]。

2、创编舞蹈《大海啊,故乡》。

好,让我们用优美﹑连贯的声音再次唱响《大海啊,故乡》。

3、多媒体播放学生虽多媒体音乐巩固唱一遍《大海啊,故乡》,在音乐声中结束。

六、师总结:

大海是宽阔的、又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十五

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4102想主题。

2.学习本文运用1653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4.体会作者在小说末尾寄予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

同上一。

1.传统讲读法。

2.网络资源辅助法。

3.计算机媒体实用操作法。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之一。

(一)导课问题设计。

1.笔名叫鲁迅的人,原名是什么?名叫周树人的人,他的笔名是什么?

2.请给鲁迅先生的身份一个合理的定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

3.《故乡》这篇小说自发表以来,将近八十年,一直被选进各种各样的语文课本里,成为语文课里的一篇重要的文章。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把它当成一部经典来阅读。尤其是日本,对这篇小说的更是十分重视。原因是什么,是它深刻的思想和和高超的写作手法。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此文。

(二)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

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

具体讲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3.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4.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6.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同学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等候回答问题。

(三)回答问题。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这时候,…………。

全体诵读。体悟与点拨。

2.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全体诵读。体悟与点拨。

3.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哦,我记得了。…………。

所有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们都能读出什么信息来?

原来至少那时的社会还是比较令人过得去的。故乡好,故乡的人也不赖。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之二。

今天我们来看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7.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

8.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

9.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

…………。

二十年前的故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应当变得更好,然而却不然。是什么原因?请找出原文回答。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第三课时课外延伸阅读。

(一)网络信息的获取与学习。

1.打开网上语文课堂。

3.进行阅读。

4.进行思考:小说的技巧何在?价值何在?

对比。加深印象。

(另见局域网:网上邻居。)。

5.练习解答。

(二)小结。

小说写得好的原因是什么?

开放性回答。

1.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2.高超的艺术技巧———对比方法的运用。

第四课时媒体操作。

(一)问题设计。

上一节课已经把《故乡》的有关艺术技巧进行了分析。这节课请用word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篇普通的叙事文章。

(二)操作过程指导。

1.打开网上邻居——教师频道——语文——金传富——共享区——《故乡》语言训练专用表(表1、表2)。

2.选中,复制。

3.粘贴到一个新的word里。

4.存盘到d区。

5.打开网上邻居——教师频道——语文——金传富——共享区——《故乡》原文。

(网上语文课堂《故乡专题》)。

6.选中,复制。

7.粘贴到表格的后面。

8.按表格要求剪接填空。

9.在适当的段落中间补上适当的连接词,使它们成为一篇新的《故乡》。

11.同学诵读。

12.得出结论:

适当地运用对比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3.练习处理略。

教育工作者的故乡教案篇十六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故乡”是个很美丽的字眼,一提到故乡,同学们都想起了什么?(亲人、美景、美食),变化也是故乡亘古不变的话题,你的家乡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一代大文豪,鲁迅,他的家长在二十余年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有哪些变化呢?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共同走进鲁迅的故乡。

展示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及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关于闰土和杨二嫂的描写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条件下分析文中对比写法的作用。

2、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篇文章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毒害,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知识大比拼。

1、鲁迅,原名______,字______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散文集有《_________》,散文诗集有《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等。

2、小说三要素: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秕谷、猹、獾、髀、嗤笑、惘然、恣睢。(解释词)。

三、教学内容.

1、请同学们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自由组合,给同学们六分钟时间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闰土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外貌、动作、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每一组派一个代表回答,看谁回答的最全最完整。

(1)少年闰土: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说话滔滔不绝,动作干脆利落。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羽毛,还告诉我许多稀奇的事情,对“我”友好、热情,建立了纯真的友谊。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2)中年闰土: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灰黄的脸,眼睛周围肿的通红;破毡帽,薄棉衣,像是松树皮的手。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动作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喊我“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生活的困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是很无奈,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闰土由一个天真活泼的英雄少年变成了一个被生活所迫的木偶,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个天真的孩子永远消失了呢?文中就有相关的语句,请同学们快速寻找,看看咱们班谁是第一个破案高手,谁是小福尔摩斯。

总结:多子,饥荒,岢税,兵,匪,官,绅。

教师提示:还有呢?闰土对“我”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受什么的影响?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和束缚。

3、教师总结。

的确,这也跟《故乡》创作的社会背景有关,(展示社会背景)。

这篇小说写于19,辛亥革命之后,封建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地主阶级和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仅仅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同时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人们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在这种双重压迫下,人们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同时没有政治权利的日子中。

4、但是,对于这种毒害的根源,闰土认识到没有?(没有),对这种没有觉悟的国民,鲁迅是怎样一种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那么同学们在鲁迅的其他作品还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藤野先生》中围看枪毙同胞的中国人,《药》中把革命党人的鲜血制成人血馒头给孩子治病的中国人。

5、那么杨二嫂变了没有?变了,同学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回答)。

由一个漂亮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一个尖酸、刻薄、自私的圆规。

我们可以想到原因是不是一样的?(学生回答:是一样的)。

6、猜猜谁是文章的主人公?

闰土“我”“杨二嫂”。(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7、那么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呢?

(1)以杨二嫂的自私、尖酸和刻薄来对比衬托出闰土的淳朴厚实。

(2)从更深的意义上展示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揭示出封建传统礼教对人们精神上的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

(3)我们可以看出文章中对鲁迅由对人物的形象刻画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分析,用到了许多描写方法,若时间允许,进行写作小练笔,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对比的手法要体现出来)。

(4)若是时间不允许,结尾,因为他们的心灵被封建礼教束缚了,因为他们向困难的生活低头屈服了,所以他们的生活注定是不幸福的,再次老师希望同学们:

寄语:不管身处何境,愿同学们都能坚守住灵魂的那一方净土,用心品味,用爱生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